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

2017-10-15 20页 doc 41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4月,恩格斯在1888年经过修改,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发表。这个“提纲”是马克思为了清算费尔巴哈所作的理论准备,是未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的草稿。 《提纲》的产生,标志着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彻底决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的转变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从费尔巴哈进一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4月,恩格斯在1888年经过修改,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发表。这个“提纲”是马克思为了清算费尔巴哈所作的理论准备,是未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的草稿。 《提纲》的产生,标志着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彻底决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的转变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从费尔巴哈进一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有三次决裂,第一次是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决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产生为标志;第二次是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以《神圣家族》的产生为标志;第三次是同费尔巴哈的决裂,以《提纲》以及以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产生为标志,在此之前,总的说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例如,《 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过了费尔巴哈,已经是在向历史唯物主义前进了,但是,他还是把费尔巴哈的“发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看作是批判旧的国民经济学的“真正的基础”,把共产主义看成是费尔巴哈提出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完成。在《神圣家族》一书中,仍然对费尔巴哈作了过高的评价,认为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 ”,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而且推崇费(((((((((((((((((((((尔巴哈揭露了黑格尔体系的秘密,摧毁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与说法,用“人”的本质来代替是指“无限自我意识”在内的破烂货,说费尔巴哈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当20年后,马克思回首往事,又重读《神圣家族》一书的时候,曾经向恩格斯说:对费尔巴哈的崇拜是很可笑的,是肉麻的吹捧,但我一点也不感到脸红,而只有从《提纲》开始,才对费尔巴哈作了比较彻底的清算,才真正摆脱了费尔巴哈的影响,标志着和费尔巴哈彻底决裂了。 整个“提纲”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恩格斯在1888年经过修改加工,作为《费尔巴哈论》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发表。 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从内容上看,因为《提纲》的基本思想,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实践观点是《提纲》的灵魂,它犹如一条红线贯串全篇。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基础。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奠定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础。提纲挈领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 理,例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观点等等。其次,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变革,这就不但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批判了唯心主义。 而“新世界观”主要指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践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在《提纲》中,马克思不仅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它作为人类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而且把它引入历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在实践观点上同费尔巴哈的分歧,是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马克思赋予实践以革命的意义,表明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纯自然的人完全过渡到现实的、社会的人,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既唯物而又辩证的哲学。此外,在《提纲》中,马克思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的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变革,不但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这就是所谓“新”之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纲》包含着新的世界观,“是非常宝贵的”。 第二点,从时间上看,《提纲》是马克思实现了自己世界观转变之后的最初著作,但是《提纲》的上述思想还只是刚刚崭露头角,只是以未展开的形式提出的,只是一个供研究而匆匆写成的《提纲》根本没有准备发表,而只是在以后的著作中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发挥,如果说,《提纲》是新世界观的萌芽的话,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是对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全面的制定,《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提纲》的思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二、内容讲解 《提纲》共十一条,根据传统的理解,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根本缺点,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基本原理,指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二条);(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及其认识论根源,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建立完整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三,—九条);(三)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大革命,可以看作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第十、十一条)。 下面,我们分别作简单介绍: 第一部分 第一条 这一条,主要是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地单凭感性直观认识事物的错误,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这一条可以看作《提纲》的总论。可分为三层意思: 1、揭露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点 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这是正确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 解”,这段话集中揭露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性和直观性的缺点。 所谓“事物、现实、感性”三个词,在旧唯物主义的著作里,特别是在费尔巴哈的著作里,说的是一回事,就是指能够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所谓费尔巴哈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就是说,他把人们认识的客观对象只是当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理解,而不是把客观对象当作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去理解,不懂得客体只有在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的时候,才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而是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了出去。因此,它把人对客观世界的关系,只看作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不懂得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认识世界,割裂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他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离开客观实践的抽象的、僵化的统一。因此,它的认识论就不能不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2、批判唯心主义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歪曲 旧唯物主义抛弃了革命的实践,把人的认识仅仅看成是消极的感性直观,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如何看待唯心主义对人的能动作用的发((( 展,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就是说,就它看到了人的能动作用,而和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被动的感性直观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就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言,则又是非常荒谬的。所谓“抽象地发展”是什么意思,主要是说,它片面地夸大了主观能动的作用,把本来是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意识,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使之成为脱离了物质条件和实践活动的东西,并把它当作世界的创造主。例如,费希特的自我可以创造非我,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自我创造出来的。黑格尔则是在抽象思辨范围内谈能动作用,认为“绝对精神”是能动的,自然界和社会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是典型的“精神万能论”,“主观随意性”,所以是十分荒谬的。 那么,造成这种荒谬绝伦的原因是什么,马克思说:“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也就是说,它也不懂得什么是实践,把实践活动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中排除了出去。不错,黑格尔也讲述过实践,但是他所说的实践是指精神的活动,观念的活动,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能动性不但表现在能够认识世界,而且主要 表现在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世界,实践活动是要凭借物质手段来进行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因而它是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对于这一点,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它所说的能动性,是脱离了实践的,被抽象化和被歪曲了的意识的能动性。 3、指出费尔巴哈对于实践的错误看法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先说一下,即“思想客体”和“感性客体”,所谓“思想客体”就是指黑格尔的那个神秘的绝对观念,在黑格尔那里,主体即客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过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其本质仍然是绝对观念,所以,思想客体就是指绝对观念,所谓“感性客体”,主要是指自然界和人。上面那句话的意思是说,费尔巴哈坚决抛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反对把神秘的绝对观念这种“思想客体”作为研究的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当然是对的,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费尔巴哈却不把人的活动本身当作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当作实践活动去理解,而只是把理论当作真正人的活动,这就错了,费尔巴哈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错误,关键在于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尽管他也经常使用实践这个概念,他所说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实践完全是两码事。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实践,主要是指三大基本实践活动,指的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在费尔巴哈那里,主要是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的那种吃吃喝喝、投机经商的利己主义活动,他曾经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说过,“直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是利((((己主义。”1[1]费尔巴哈偶尔也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但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只是一些萌芽,对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请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就是指的革命的实践,马克思的这句话,是针对费尔巴哈特别强调“理论的批判活动”而提出的,此外没有别的意思。 第二条 在这一条中,马克思针对旧唯物论的主要缺点,科学地提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一步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费尔巴哈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承认有客观真理,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怎样检验真理的问题上,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回答。 他说:决定这一点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2[2]也就是说,他把人的感性直观看作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他认为直观是“一目了然”的,是“不证自明”的,只有用直观本身(即认识本身)才能证明直观的正确与否,但是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如果我的直观和你的直观有分歧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又说:只要大多数人同意就是真理。由此可见,费尔巴哈转来转去,所寻 求的真理的标准并没有越出思想的范围,还是像以往的一切旧哲学一样,只是在主观的领域里兜圈子,而没有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这一错误,明确地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能在思想的范围内解决,不论是个人的认识,还是多数人的意见,都必须在思想的范围以外,即在实践中才能解决。因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唯一桥梁。通过实践,人们原来的思想、打算、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就证明这个思想、打算、计划是正确的,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否则就是错误的,不具有客观真理性。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此岸性”几个词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思维的真理性”是指思维和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即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思维,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转变为现实。思维的“力量”一方面是说,思维有正确地反映现实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说,正确的思维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成功地改造客观现实,从而使思维本身得到实现的力量。所以,思维的“力量”也就是思维的“现实性”,只不过是“力量”更深入地说明了“现实性”。所谓“思维的此岸性”,指的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以,上述的几个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一个哲学术语,康德承认有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这是对的。但是,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现象”,这就是康德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而对于“自在之物”本身,他认为处在远离现实世界的彼岸,则是人的思维永远无法达到的,是不可认识的。也就是说,康德认为人的思维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康德的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客观世界根本无所谓彼岸,他在这里只是借用“此岸性”一词,用来说明人们的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马克思在这一条的末尾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是向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如果要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能正确反映现实的话,那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无聊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第二部分 第三条 在这一条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对一些旧唯物主义者关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相互关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 这些旧唯物主义者主要是指十八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以及后来继承了他们的唯物主义学说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欧文等。费尔巴哈也包括在内,因为费尔巴哈也有和他们相类似的观点。 他们的观点是,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观点,就它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这一点而言,有它的合理的成分,而且对当时反封建来说,也有它的积极作用,因为他们把道德的败坏,精神的颓废都归结为封建——即环境的腐朽影响的结果,需要改变。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它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认了环境的形成和改变正是经过人的革命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否认了教育者本人也必须是要接受教育的,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第二,他们所说的环境也并不是指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主要指的是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对于这些上层建筑的东西,他们又认为是由人的理性和意见决定的。他们有一句典型的话,叫做“环境决定意见,而意见又支配世界”,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完全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再进一步追问他们,意见又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为了从上述矛盾中解脱出来,他们说,这要靠个别的天才人物、立法者和统治者等等,是他们的伟大发现,而广大群众则是无能为力的,这些天才人物是天生的教育者,而广大群众则是天生的被教育者,这就完全陷入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对于欧文,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也是鼓吹英雄史观的一个典型,并且自封为“天才”,他制定了一套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大力宣传,并进行了一系列示范性的试验,企图说服统治阶级,达到自下而上地和平改造社会的目的,结果他的这些空想都成了泡影。 针对他们关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相互关系的错误观点,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给以严肃的批判,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就是说,环境改变的过程,也正是人的革命实践活动的(((((( 过程,自我改造的过程,人们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同时又改造人们本身,既教育别人,又教育自己,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统一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即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也是讲的这个意思。 第四条 这一条,是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和批判,指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前面讲过,费尔巴哈在反对旧的宗教问题上,是有巨大的功绩的。费尔巴哈运用异化的观念,对旧的宗教展开了批判,这里,首先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异化,所谓异化,是指这样一种客观现象,它表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同人相对立,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这就是异化,也叫外在化,疏远化等等。所以,一讲到异化,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客观现象,不是一种心理状态。第二,它和人的活动有关,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如果和人的活动没关系,就 不会有异化。比如说,自然规律能支配人,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异化现象,因为它不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如果和人的活动没关系,就不会有异化。第三,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的历史的条件下消失,所以异化不是一种永恒的现象。另外,还必须说明,异化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哲学问题,它是和许多哲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看,它和哲学的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它是对主体和客体关系认识的深化,深化到主体和自己的产物的关系领域,任何哲学都要解决主客体的关系,但是不一定都懂得异化。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异化问题又和矛盾联系在一起,异化就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主体所创造的东西,反过来又支配主体本身,这本身就是矛盾,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异化可以被理解为对立、差别、非同一等等,但异化又不完全等同于矛盾。否则,就把异化的特殊内容取消了。矛盾是普遍的,异化并不是永恒的,普遍的,自然现象产生的不是异化。以上讲的什么是异化。 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不能把什么东西都称为异化,乱用异化这个概念,什么社会主义的异化等等。异化在黑格尔之前就已提出,是黑格尔作为概念使用,异化主体是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异化主体是人,马克思的异化的主体是社会的人。 那么费尔巴哈如何运用异化的观念对旧的宗教进行批判,费尔巴哈是在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上使用这个概念的,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基础归结为或还原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认为上帝、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人分离出去,然后对象化为脱离自身的精神性本体,这种精神性本体,反过来又与人相对立,控制人、支配人。他曾经明确地说,“上帝的一切特性只是从人那里来的”,“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就是整个费尔巴哈的异化观,也就是在本条开头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即“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解释一下,人怎样把自己的本质从人分离出去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类,即人类的共同特征(抽象的),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的,但每一个现实的人,却都是有限的。费尔巴哈认为,这个矛盾就导致了人与自己本质的分裂,导致了超人的神,即上帝的产生。因为根据上述矛盾,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不能充分体现“人”这一本质,人的本质只有在他以外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于是,由于人的依赖感,使本来体现在全人类中的这一本质独立了起来,成了一种超感性的对象,这就是所谓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便成了所谓神或者上帝,所以上帝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例如,全知全能的特性。 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人间世界,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在当时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世俗基础的斗争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起了解放思想的改造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找到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真正途径。他只是憎恨这个“世俗的基础”,但并未认真地去解剖它。所以,马克思 说在批判宗教这个问题上,费尔巴哈只做了一部分工作,而主要的工作却还没有做~ 正是马克思继续完成了费尔巴哈所没有完成的主要工作,阐明了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马克思说,“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一段话就是讲的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其意思是说,人类社会之所以从本体中产生出宗教来,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把自然力加以神化,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宗教,特别是后来,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出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剥削阶级为了剥削和压迫人民,需要用宗教来麻醉被剥削阶级;而被剥削阶级在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这样由于社会压迫的结果,人们就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寄托于来世,寄托于上帝,这就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阶级本质。 因此,要消灭宗教,就首先要改造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所以马克思又说:“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这就是消灭宗教的途径。就是说,首先要从人类社会的阶级矛盾去理解,然后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改造人类社会,消灭阶级,发展生产力,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在这一条的最后,举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上述思想,他说:“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这里所谓神圣家族,是指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以及其它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费尔巴哈把这种神圣家族归结为人间世界,指出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它是人间世界的虚幻反映,这是对的。但是,不能到此为止,所以,马克思强调,应当在理论上批判和揭露人类社会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即阶级剥削制度,并且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人类社会,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才能消灭宗教。 第五条 这一条和第一条的意思相同,主要是批判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地单凭感性直观认识事物的错误,进一步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了费尔巴哈之所以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这里所说的(((((((((((((“抽象的思维”,指的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特征;从概念到概念,不从客观现实出发,所以“感性的直观”,指的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特征,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因为他不满意象黑格尔那样去研究抽象的思维,反对黑格尔那个从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论。而强调研究自然界和人,这是正确的。表明他在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从唯心主义返回到了唯物主义。但是,由于他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只是把对自然界和人的认识看成又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像照镜子式的反映,这样,他对自然界和人的认识就仍然是抽象的、空洞的,正如恩格斯在前面所说的,他“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所以,在一系列的 问题上,就不能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例如,我们在前面几条所讲过的,由于他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正确地解决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不能对“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本身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正确阐明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以及我们将要讲到的,他虽然把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不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等等。 第六条 在这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错误,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费尔巴哈把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去说明神的本质,这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是错误的。他把人的本质抽象化了,为什么呢,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可以从下面两点说明: 第一,他不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具体地历史地考察人的本质,而是抽象地孤立地去考察人的本质,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他“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 里有两个概念需要说明一下,所谓“宗教感情”,就是讲的人的感情,比如友谊、同情心、性爱等。我们在第三章讲过,在费尔巴哈看来,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性爱是宗教的最高形式,在他的宗教哲学里,还可以看到男女的性别之分,而一进入他的伦理学,就连这种差别也没有了,鼓吹不分彼此,不分性别的相亲相爱,这就是马克思所批评的“他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另一个概念就是所谓“人类个体”。这个概念,是费尔巴哈为了说明人的本质,所假想出的一个能够代表人类本质的标本。这个“人”,是一个孤伶伶的抽象的人,他应不属于任何社会,也不属于任何阶级,这个人除了人人都生而有之的一些属性,如吃吃喝喝,饮食男女等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第二,他不是把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而是把人当作一个抽象的人去加以说明,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是用人的社会属性,而是用人的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他所讲的人,不是社会的人,而是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肉体的人。什么叫做“类”,费尔巴哈曾经提出过“个性”、“种”和“类”三个概念,“个性”指的是个体的特性,“种”指的是种族、部落、民族的特性,“类”则是指整个人类所具有的共同性。费尔巴哈说:“在类中一切人都是共同一致的,他们的种族、部落和民族的差别都消失了”。3[3]因此,费尔巴哈所讲的人的本质,指的就是人类的共同特性,这种共同性是什么,就是“理性,意志和心”,就是人的“绝对本质”,由于这种共同性都是人们在自然方面的一些属性,是生而有之的,是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东西,是一种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东西,无声无息的抽象的东西,而不是在社会方面的各种特征,所以,马克思才说,他 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 性。 上述两点,就是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错误之所在,针对费尔巴哈的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错误,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是科学的,正确的。因为,人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一种自然的动物,而是一种社会的动物;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的那一天起,人就不是脱离集体而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要生活,就必须生产,要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结成了家庭、社会、阶级、国家、宗教等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因此,我们在说明人的本质时,就应当把人当作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而不应当把人当作与社会关系根本无关的东西去考察,否则的话,像费尔巴哈那样,是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结论来的。 第七条 这一条,实际上是上一条的继续,是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和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所有这些,前面已经详述,这里从略。 第八条 这一条,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阐明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 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而所谓“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段话集中阐明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社会意识,包括错误的、神秘的思想、理论,都能够从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据、得到说明。例如,宗教理论是神秘的东西,但是它同样可以在人的实践中,在对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中揭破它们的神秘外衣,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比如,东汉人王府说过:“龙有九似。” 社会有机体到社会系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极其复杂、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区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各领域,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 一类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人和人们的共同体,如家庭、氏族、民族、阶级、群众、个人等。 社会有机体的这两类社会要素,可简称为社会和人,社会只能在概念上加以区分,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 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总体范畴,它不是单指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总概括,它是指由一切必要的社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活动发展着的特殊物质形态。 第九条 这一条说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也就不能认识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所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体,这就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说用“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概括社会的本质,这就和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所谓的“一般社会”的抽象观点划清了界限。 而对于直观的唯物主义来说,由于它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它“最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这里所说的‘市民社会’指的就是资产阶级社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直观的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社会实践的作用,所以,它只能把人看成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肉体的人,不能把人当作一个处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进行改造,因而也就只能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诸多孤立的、抽象的人的简单的机械的相加,而不能认识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所以,它就既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的本质。例如,对于人们的活动,它只能说明人们的动机,而不能揭示产生这种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对于社会历史,它只能看到许多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堆积,而不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它只能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等。 以上六条(三一—九条),每条都说明了,实践的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彻底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建立起完整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最后两条,可以看作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因为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哲学发展中所引起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改变了哲学的阶级基础,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从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特点;第二,它改变了哲学的目的和使命,使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工具变成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而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的特点。 第十条 这一条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根本不同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特点。 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里所说的“‘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市民”就是指资产阶级,这就是说,旧唯(( 物主义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社会基础之上的,它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又说:“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 里,“人类社会”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算是真正的人类社会,这里所说的“人类”或“社会化了的人(( 类”,是指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产阶级。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十一条 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 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 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三、重点提示 《提纲》比较难读和难懂,主要原因是:第一,《提纲》虽短,但是言简意赅,不易吃透、吃准;第二,这毕竟是一篇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所使用的术语,概念有的还不十分精确,有的是从旧哲学那里借用的,这就增加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第三,是上的问题,意见又不一致,朱光潜先生曾就编译局的译文提出了不少质疑,不能说朱先生提的问题没有道理,但是,究竟哪一个正确,更接近原意,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所以,鉴于上述原因,要把《提纲》读透,只能和马恩的其他著作结合在一起,不断地反复研究,才能逐步加深理解。 四、问题思考 1、费尔巴哈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家, 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 3、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旧唯物主义有哪些局限性,
/
本文档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