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2018-01-11 8页 doc 84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摘要】 文章主要以1997—200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制造业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趋势进 2009年间行研究,研究发现从1997— 整个制造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对企业其他相关变量分析后发现,整个行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并不呈现下滑趋势,这与最初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下滑趋势有所矛盾,很大程度上证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直接计算并不完全可靠,这是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所导...
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 【摘要】 文章主要以1997—200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制造业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趋势进 2009年间行研究,研究发现从1997— 整个制造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对企业其他相关变量分析后发现,整个行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并不呈现下滑趋势,这与最初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下滑趋势有所矛盾,很大程度上证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直接计算并不完全可靠,这是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所导致。 【关键词】 制造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一、绪论 (一)引言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财务信息需求者通过这两个指标了解企业流动资产的经营状况以及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较合适,如果低于标准值,就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不足,企业容易出现破产、财务困境和债务违约等现象。 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以及该指标内涵的复杂性,指标数值在不同时期或者在不同企业中也未必相同。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制造企业在1997 —2009年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下滑趋势,这一现象与Charles H. Gibson的《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中第六章中描述的美国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1947年到1997年的趋势相同,都呈现下滑趋势。 (二)文献综述 有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趋势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最有代表性的是“FASB Discussion Memorandum— Reporting Funds Flow,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中所讲 述的美国制造业在1947年到1997年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 在国内,关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文献,主要讲述如何正确地评价这两种指标,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如何才能正确地计算这些变量等问题,可以说在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变量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赵丽红(2009)认为: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以及指标内涵的复杂性,指标数值相当的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未必相同。笔者通过三个陷阱问题来解释和说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缺陷。 由于缺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趋势分析方面的文章,因此笔者从这些变量的概念、基本特性、计算过程去探索, 主要参考了部分书籍及教材包括:《中级财务会计》(葛家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CPA会计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学——数字意味着什么》(戴维?马歇尔,丹尼尔?维勒等,沈洁.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等部分教材。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在数据上主要选取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1997—2009年13年的数据,通过删除部分数据不全以及存在异常值的上市公司以后最终得到了572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3年的完整数据。 根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总额×100% 分别统计了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 债合计,存货,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变量。 希望通过分析这些变量后对流动比例和速动比率的变化作出有效的说明和解释;在计算行业数据时主要利用总体样本的平均值为行业数据。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利用标准值,通过公式计算后得到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1997—2009年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平均值。 以下为制造业企业1997—2009年间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趋势图(见图1)。 图中很容易发现从1997—2009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下滑趋势,最低点分别出现在2005—2006年,为(1.26,0.59),(1.20,0.78);如果从上一节中的标准值来分析的话,可以得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一般的结果;整 个行业的流动比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为了找出原因,首先从计算公式中入手,在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在这期间的变化情况,并且作出了以下趋势图(见图2)。 可以看到流动负债的增长明显大于流动资产,在1997—2006年间整个制造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增加了178%和279%,而1997—2009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增加365%和526%,流动负债的增加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加速度。这可以说明整个制造业的流动比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由流动负债的增加所引起。 与此同时对速动比率的几个变量也进行了一定的趋势分析,以下为存货、待摊费用,以及流动资产的1997—2009年间的趋势图(见图3)。 图 3 中可以看出存货没有很大的变化,而待摊费用的变化虽大,但是其变化值不至于影响速动比率的变化,所以简单地分析认为同样是由于流动负债的变化所导致。 2.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的解释和说明 一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高低与 企业的规模、营运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流动比率越高,证明企业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不同时期相同的比率,以及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相同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未必相同,这是因为在流动比率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组成结构,这是问题的根本点。 首先,从我国制造业流动负债的结构中发现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所占的比率都在65%左右,所以说流动负债的增加大部分是由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增加所引起,从而对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下滑有一定的作用。 流动资产同样有较多的因素将影响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应收账款比较多,要进行具体分析,如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其他应收款是否清理,是否会有潜在的损失等等,这些都将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 此外,还有存货,流动比率的高低必然受存货数量多少的影响。当流动负 债为固定值时,存货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高,而流动比率高并不能绝对说明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强。 而待摊费用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变为货币资金。此外,预提费用过大、预收账款过大等,都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真实性。 企业中长时间未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在未转成坏账之前,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流动资产了,所以这些其实并不完全等于企业的支付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率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这两个变量值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比率构成的结构,Charles H. Gibson在 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这本书中写到,通过直接计算得出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趋势存在很大问题,于是笔者同样计算了样本企业在1995—2008年间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并作出了趋势图(见图 4)。 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和图4的结果,可以说制造业的存货周转率从1997年开始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可以证明制造业的流动性较好,与之前流动比率的下滑趋势有所矛盾。 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将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 债能力强。 可以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997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上涨,企业的资产流动快,尤其速动资产方面,所以这也与速动比率下滑的趋势有所矛盾。 因此,可以证明通过直接计算得出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不能在真实意义上证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不能得出我国制造业的资产流动性在下降的结果,认为在计算这两个变量时更应该注重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问题,以及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Discussion Memorandum—Reporting Funds Flow,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 1980, p. 7.中所讲述的美国制造业在1947年到1997年间中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 ,2, 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 by Charles H. Gibson,M,.胡玉明,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3, 赵丽红.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陷阱探析,J,.会计之友,2009(9). ,4, 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2009年CPA会计教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 戴维?马歇尔,丹尼尔?维勒,等.会计学——数字意味着什么,M,.沈洁.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
本文档为【经济论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可靠性与趋势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