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

2017-09-26 14页 doc 33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 葛家澍(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摘 要】 本文讨论公允价值计量面临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带来新意。假定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按公允价值计量(即应用所谓“调到市价会计”),财务报告有可能使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建立在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基础上。联系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甚至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建立在三个基础上: a.它的初始确认不是实际的,而是假想的交易; b.作为计量属性,它仅仅是估计价格; c.它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两个主体间的交换。 ...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 葛家澍(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摘 要】 本文讨论公允价值计量面临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带来新意。假定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按公允价值计量(即应用所谓“调到市价会计”),财务报告有可能使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建立在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基础上。联系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甚至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建立在三个基础上: a.它的初始确认不是实际的,而是假想的交易; b.作为计量属性,它仅仅是估计价格; c.它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两个主体间的交换。 很明显,假定上述基础丧失了(例如,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则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必定产生疑问。 本文的结论是公允价值仍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有用的计量属性,但是现在需要反思并按《美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第132和133节进行修正。 本文还断定,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用于并报告历史的交易和事项及它们的影响是基本的和本质的特征与功能。历史成本是主要的计量属性,而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其他计量属性仅仅是补充。 会计决不能变成估计。 【关键词】 公允价值;调到市价会计;全球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是财务会计的一项新的计量属性。现在有三种实质相同但表述有差异的定义。 第一,《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第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借了IAS32的定义,把公允价值与计量联系在一起,写道“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有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基—3—本准则第42条〈五〉) 第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把公允价值定义写成:“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FAS157 par.5) 由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32基本趋同,但我国未像IAS39增加附录———实施指南中69段至82段“公允价值计量时的考察”等详解部分,相反,我国基本准则第43条却特别:“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并可靠计量。”这样,我们就应根据IAS32、39和FAS157来考虑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首先,公允价值与其他的会计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现行成本(current cost)、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现值(presentvalue)不同,它不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past transactions or events)进行计量,而是对“假想交易”(hypothetical transactions)进行计量,假想交易是交换的双方已达成“确定承诺”(firm commitment),已进行或即将进行的非现实交易。即使交易已进行,该交易尚未完成(结算),从确定承诺日至交易完成日(如买卖衍生金融工具,则为交割日),资产和负债仍在市场存续,风险和不确定性始终是存在的。至于风险应由资产的出售方还是买入方承担,负债是由转出方还是转入方负担,则视金融工具的性质?以及双方确定承诺时所订合约上规定的而定。因此,尽管在这里是假想交易,但由于“确定承诺”是具有严肃约束力的协议,交易的时间、金额、内容和风险与报酬的承担,特别是违约者应付的赔偿,均规定得一清二楚。且违约的制裁十分严厉,以致于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违约而冒支付巨额违约罚款的风险。 其次,既然是假想交易的现行交易,那么,应在什么时候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和初始 计量呢? 理论上是作为假想交易的现行交易的交易日,一般指确定承诺日。在这一天,应已交付合同的抵押金、保证金或期权费。因为,这表示对合同的承诺,即表明一个主体已确认了衍生金融产品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或负债的所有的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这一天,意味着是按公允价值的初始确认日或计量日。 再次,公允价值是怎样计量的? 第一,公允价值的第一个假定是它不是像其他计量属性那样,随着主体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立即产生的交易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estimative price),最佳估计是具有活跃市场,同质产或负债,随时可取得的公开、公平的报价即活跃市场上的市场价格。 第二,公允价值的第二个假定是以市场为计量的基础,而不是以主体相互交易为计量基础。FAS157关于负债的公允价值只指它的转移价格而不是指清偿价格,就意味着负债转移,不是负债清偿,仍在市场存续。 第三,公允价值的第三个假定是市场为活跃的(每日都有大量交易,随时可以取得公开、公平、透明的报价),交易为有序的?。当然,活跃市场和有序交易实际上是相同的含义,前两个假可以合为一个假定。 以市场为计量基础,并以活跃的市场价格为最佳估计,在理论上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对会计计量属性的一个发展。 早在1961年,Moonitz在他所著的“论会计的基本假设”(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 ing)中就提出交换价格即市场价格,是初始记录的恰当基础,并把“市场价格”列为“假设B-2”。2000年,美国FASB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又明确地指出:“市场有多种功能,其中之一,是以价格形式传递信息。当市场参与者给资产确定价格时他们就已经将不同的资产的风险与报酬区分开来了。换句话说,市场定价程序可以确保不同东西看起来相似,而相同的东西看起来不同?。可观察的市场(应指活跃市场)包括了市场参与者对一项资产或负债的一致判断。判断包括资产和负债的效用、未来现金流量、与那些现金流量相关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参与者因承担这些不确定性所要求的金额。”(FASB Concept No.7,par.26) 上述市场的报价功能必须是活跃市场的报价(以价格形式传递的信息)。只有同质资产和负债在活跃市场的报价才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应用指南曾举例说明这一点。 “A主体(A企业)持有B主体(B企业)15%的股本,这些股票在活跃市场上公开交易,股票当前报价为CU100,日交易量为发行在外股份的0.1%,由于A主体认为如果成批出售其持有的B主体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公允价值将高于市场报价。因此,A主体取得了几项、独立的、如果出售所持股份将得到较高价格的估计。这些估计数表明主体能获得CU105的价格即标价5%的溢价。试问:A主体应使用哪个数字对其持有的股票进行计量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实施指南第71段的规定,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才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数。因此,A主体应当使用公开报价(CU100)。A主体不能仅因为独立估计数表明A主体通过成批出售所持有股票可以获得更高(或更低)的价格而背离市场价格?”。 应当注意,既然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是活跃市场上的同质的资产和负债,那么活跃市场如果不只一个呢?若不只一个,应当选择最有利的市场(主市场),即在这一市场上,将会最大化资产的出售价格或最小化负债的转移价格。既然公允价值有最佳估计,还有没有其他估计?有。活跃市场上的同质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是一级估计。如果缺乏一级估计的市场报价,也可选择活跃市场上同类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但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称为二级估计。它是比一级估计可靠性较差的估计。又如果交换的资产或负债根本无活跃市场,也找不到据以估计公允价值的价格参数,怎么办?那只能应用预测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的现值法,或用其他估计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这称为三级估计。显然,三级估计形成公允价值是最差的估计,其可靠性是最不 够的。 我们可以把以上所说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再作一总结,以便按当前金融风暴的特殊经济环境下评价公允价值计量的得失。那就是:它以假想交易为对象,以活跃的市场为计量基础,以估计价格进行确认,并且,交易双方是自愿的。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主要特点和优越性是什么?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合同签订、确定承诺日即能确认并量化记录甚至报告合同约定的资产出售或负债转移的价值。目前,公允价值比较普遍应用于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对于那些能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的非金融资产,如有活跃市场且交易又比较有序的商品,如房地产、黄金、外汇、大豆、小麦、石油等,根据各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时,在每一个报告期,都要按新起点计量(fresh start measurement or remeasure ment,即重新计量当前的公允价值)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fair value changes)(若该资产和负债是在交易中的)计入当期损益;而若属于可供销售的资产和若属于可供销售或转移的负债,则作为未实现已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单列于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之下。 公允价值现在尚未普遍采用,如果企业所有的资产与负债皆可采用公允价值,则将显示这一计量的优越性:该企业(主体)的财务报表将能反映报告日的价值(市值)。而这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表所做不到的。 历史成本计量则另有它的特点和优点。我们知道,经济学家总是希望能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获得企业持有全部资产和净资产的价值信息。但是会计学家根据会计的传统职能,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应如实地反映企业由于过去交易和事项而引起资源、资源的主权及其变动的历史,因而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是描述过去的,似乎同决策不相关。因为决策是为了策划未来。然而,会计学家坚信:不了解一个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决不可能正确预测并选择未来的经营方针。历史信息尽管有面向过去的局限性,然而它却有反馈价值(评估过去的规划并加以纠正)和预测价值(过去的业绩是制定未来经营方针的基础)两大作用。因此,会计信息具有其他经济信息不可替代的功能。 以历史为主的财务报告信息计量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初始确认即开始计量时,历史成本是当时的市场价格或交易双方互认为公平的交换价格。比如购买一台设备,当时双方同意,100,000成交,在交易或事项以后,按照会计惯例,,100,000就转化为取得资产(设备)的历史成本。在市场上,同质的或类似的设备的市场价格必有升降波动,而会计却置之不理。那就是:历史成本不反映已购入设备的市场风险,而在账上始终反映当时购买这台设备的企业资本的实际耗费。反映过去的交易是历史。历史是既成的事实,既成的事实是不能篡改的,这样,财务会计的记录将不会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干扰。 例如一个制造企业,在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管理层与一般职工,又购买了土地,建设了厂房、设备和持有足够的材料储备之后,假定没有其他收支,则这个企业的会计记录,在产品制成以前,只有材料的耗用,厂房、设备的折旧,支付职工工资,以及用现金购买并立即用于产品制造的能源、动力、水、汽等费用。从原材料加工到在产品,形成半成品,直到已完工待出售的产品都只记录成本在不断增加和积累,而产品新增的价值,在账上此时是看不到的。生产过程尽管是价值增值的过程,而价值增值,在此时却无凭无据,看不见、摸不到。会计人员不能对无根据的东西进行臆造。臆造是会计的大忌。理由很清楚:只有销售了产品,取得收入,用产品换回现金,这才表明产品的全部价值已通过销售价格而实现。实现的金额是流入企业的现金,这才是价值增值的事实,它不再代表企业的期望,而是企业已取得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方式。因而记录并报告收入是会计的责任。企业按销售价格所取得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已累计的生产和销售成本。简单地说,是成本,即企业投入资本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它必须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否则,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就不能进行。所以马克思把成本称为“补偿价值”。第二部分是剩余价值,其表现形式为企业的 利润,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 上述变动和变动的结果代表了一家企业现实世界中已发生的经济事实。财务会计如实地把它记录下来,按其本来面目反映出来(以财务报表的形式予以列报)。这一反映经济真实的优点是必须肯定的。 让我们再来观察公允价值计量。先不谈金融风暴这一特殊环境下带来的特殊问。假定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风平浪静的,存在着活跃的市场和有序的交易。当公允价值仅仅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时,按照美国特定债券和权益证券的投资会计的准则?,允许这类投资分为三类(IASB也是如此?): 一、持有至到期(主要指金融债券) „„„„按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 二、在交易中„„„„按公允价值计量 三、可供销售„„„„按公允价值计量 上述在交易中的金融工具期末重新计量的公允价值与账面公允价值的差额,允许计入当年损益(进入收益表),这实际上是承认了估计的、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允许在一个企业业绩中增加一些虚假数字。上述可供销售的金融工具期末按新起点计量的公允价值与账面公允价值的变动也作为已确认的利得或损失,但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之下。其实,这些利得和损失同样是未实现的。如果公允价值计量推广到全部资产和负债,在一个制造企业中,将不知如何计算产品成本,怎样运用配比原则?其利润将有多少水份。 让我们进一步回到当前世界的现实情况来考察公允价值计量。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全球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包括石油、黄金、房地产等非金融产品)的价格暴跌、回升、再暴跌,瞬息万变。比如股票已跌至近年来的新低。石油的期货价格则飘忽不定,4个月内,每桶曾上升至147美元,而又下挫至47美元,跌幅达66%左右。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已日益明显。据有关部门预测,明年即2009年世界经济的涨幅仅为1%,英国为负增长,德国持平,美国则可能在1%至-1%之间。我国也因出口锐减而削减涨幅,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这场金融与经济风暴,来势凶猛,市场参与者缺乏心理准备,产生恐慌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市场环境对会计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带来什么问题呢?不言而喻,活跃的市场越来越少了,有序的交易难于寻觅,特别是,市场参与者经常是被迫而不是自愿(在恐慌心理下抛售,就是一种被迫行为)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能理智地考虑选择在最有利的市场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 只要金融危机和市场衰退在继续,公允价值计量便失去了可靠的计量前提,它必将失去“英雄用武”之地。如果不设法改革,则现在仍按所谓“公允价值”计量已无法按活跃市价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量化表现,所编制的财务报告及其向市场传递的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肯定难以取得投资人和其他报告使用者的信任。 历史的经验证明:每逢经济危机,市场产生动荡,从而影响投资人和其他资本提供者的信心时,财务会计所采用的计量属性都要经受一次考验。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 years)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世界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激烈上涨(at the age of inflation)也是如此。 不过引起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柯立芝总统(President Coolidge) 主张美国实行自由经济,自由经济泛滥,会计也无章可循,由于任意估价,当时美国市场充满了假利润、假报表,因而罗斯福总统(Presi dentRoosevelt)上台后立即实行新政,通过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法,对资本市场加强监管。在SEC的严格控制、授权下,由美国民间独立机构制定的GAAP才随着证券法的颁布和SEC的成立而开始。从此,美国的资本市场从崩溃走向复苏,并逐步走向繁荣,雄视世界达74年之久。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美国又出现高达11%以上的通货膨胀率。于是责难历史成本计量之声纷至踏来。著名会计学家Rob ertN.Anthony甚至在《幸福》杂志记者的谈话 中指责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表正在“报告无用的数字”。为此,SEC和FASB不得不相继采取对策,先是SEC要求若干上市公司披露“重置成本”信息;接着FASB于1978年制定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把财务报表扩大为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财务报告,允许表外披露非历史成本数据。然后再以概念公告为依据发布FAS33《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在表内,仍按历史成本计量,而表外,则按“一般购买力变动和现行成本/不变美元”模式补充披露企业的主要资产价值和利润水平,并反映购买力损益(非货币性项目)。这样,历史成本计量才逃过被否定的危机。 今天,面临考验的,已不是历史成本,而轮到公允价值(fairvalue)了。当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如前所述,股票、证券、石油、房地产等原有活跃市场的商品,无不暴跌,且升降不定。特别是一些世界著名的银行如雷曼兄弟投资银行,有的被政府收购,有的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市场是全球市场中最敏感的市场,金融市场的危机随即成为世界经济衰退的讯号,华尔街已被笼罩在大萧条前兆的气氛中。以市场价格为最佳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现在明显地动摇了,甚至失去了可靠的计量基础。基于这一经济形势,人们怎能不反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信息?有人甚至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还不在于借助于公允价值在表外披露,问题在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财务报表之内确认,已将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如被划分为在交易中的金融资产)。如此导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收益表)的虚假。 反映最快的是美国国会。美国国会2008年通过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以下简称《法案》)第132节“有权中止‘调到市价会计’”(Authority to Suspend Market to market Accounting)其实就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而市场价格在每个报告期都要调整(所谓新起点计量),也就是从原先的市场价格调到当前的市场价格 《法案》第132节重申了SEC的权威性,再次明确SEC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根据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可以通过规则(rule)、条例(regulation)或命令(order),暂停(中止)FAS157应用中的问题。同时指出,自证券法生效之日起,SEC的上述权威性都未受到强制性的约束和限制。因此《法案》133节要求SEC研究FASB“调到市价的会计”(market to marketac counting) 的准则即FAS157。当这种准则可应用于金融机构包括储蓄机构时,上述研究应至少考虑以下6个问题: (1)此一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这一会计与2008银行破产的关系; (3)这一会计的财务信息质量对投资人的有用程度; (4)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所运用的程序; (5)对此类准则的适当的和可行的修改; (6)FAS157财务会计准则的备选会计准则。 《法案》要求SEC在本法案生效90天内将上述研究报告送交国会。 为此,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IAF)主席曾写信给SEC主席说明FAS157的制订是遵守应循程序(dueprocess)的,讨论过程,收到许多回信,FASB均尽可能予以接受,在当前维护FASB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对FASB目前的处境深表同情。但严峻的事实是:挽救金融危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保护FASB的独立性。 确实,FASB(会同IASB)已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采取了应急措施。如IASB于2008年10月发出公告关于对金融资产缺乏活跃市场允许重分类即是措施之一。在重分类时,以改列(重分类)那一天的公允价值为新的成本,其账面价值与新成本的差异均不计入当期损益,改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并单独表示。这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而避免“暂停使用”那样激进。 我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现在虽面临许多责难,但过错不在于公允价值本身。挽救金融危机的重点应当是管制毫无约束、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由于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投资人期望在财务报表中揭示此种交易的价值、风险和报酬,而历史成本计量又无能为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应运而生。为了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市值,公允价值此时当然是一种最佳的计量属性。FASB和IASB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它们为制定和应用这一计量属性的规范和应用指南,如IASB39及其实施指南和应用指南,FASB为FAS157所发布的工作人员的立场公告157-3都力求公正、透明,遵循“应循程序”(dueprocess),避免各种干扰,并投入了巨大的准则制定成本。 金融危机是一场无法预测的经济灾难。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是向市场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手段。事实在前、反映在后,这是无法颠倒的。作为反映经济事实的会计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活动具有防范于未然的能力,而最多只有亡羊补牢的本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允价值是以活跃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它企图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现实(不是过去),而现实却瞬息万变;它以市场为计量基础,而活跃的市场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责怪公允价值这一计量自身吗?笔者认为不能。责任不在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在于公允价值计量赖以存在的前提(假设)发生了崩溃。 因此,本文的初步结论是: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条件确实需要反思,但也不要匆忙地否定公允价值的作用。 第二,如实反映情况或“反映的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 faithfulness)是财务报告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也是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一项本质特征(essential characteristic)。历史成本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是由于它可体现财务计与报告的这一特征。公允价值之所以遭到责难,则由于它企图突破这一特征,使会计和报告从过去走向现在和未来,于是就要借助于失去人们信赖的估计和预测。 第三,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不是财务报告,不包括表外披露),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赋予它的基本任务(从而形成它的本质特征),是对一家企业经济资源(资产)、经济资源的主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因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引起变动(收入和费用)和变动的结果(盈利或亏损)进行忠实的历史写照。在表外,可以允许甚至应当鼓励作某些估计。因为对某些重要事项进行有根据的预测和估计能够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必要和有用的补充,从而增进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有用性,这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必要性。但对财务会计来说,估计信息决不能取代历史的财务信息。人们可以批评财务会计及其信息面向过去的局限性,但不能否定历史(已成为事实的,任何人不能更改的)财务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的作用。 第四,任何事物都要有创新,有发展。这是世界和任何事物不断前进的规律。但创新和发展不能丢掉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国家将长期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这一国策自始至终贯穿了创新。但创新决不能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所以,会计可以在必要时运用有科学根据的估计,而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主导内容的历史的财务信息是不能被否定而变成估计的财务信息的。 附注:?例如买入看涨期权(buycalloptioncontractor“buycall”)这一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它给买入者按协议价格购买合同规定的某种金融工具(如用美元购买十个标准合同的德国马克)的权利,其最大的风险(即损失)只是支付给合同出售者的一定期权费(premium)。当期权合同中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美元对马克)预计不断上升时,买卖方的收益(报酬)将是无限的。但如价格下跌至“协议价格”加“期权费”以下,购买方可以不行权而向市场直接购买马克。因此,买入者看涨期权的买入方风险是有限的(最多是不行权时,被没收期权费)。反之,出售方的 风险可能是无限的。 ?参见IAS 39 Appendix A Application Guidance-Recognitionand Disrecognition(pars.14-42) AG 34 initial recognition(par.14),IFRS2007,第1809页。 ?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意欲交易的资产(一般指资产的出售)和负债(一般指欠债的转移)已经在市场上按照正常的、惯例的、传统的商业行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活动,且通过这种交易活动已传播了一定数量的交易和价格信息,从而使得正常的资产和负债能够在最有利的市场上进行交易。 ?这正是会计信息所要求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实反映” (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的表现。此处,本文引用时有所改动(补充)。 ?参见IAS39———ApplicationGuidance2004中译版(得到IASCF同意的中文译本),第5部分计量5?2?2段,中国财经出版社,第1588页。 ?参见FAS115 Accounting for Certain Investments in Debtand Equity Securities,1993。 ?参见国际会计准则39号第9段———四类金融工具的定义,2004年,第1430页。 参考文献: [1]U.S.FASB.FAS157[R].2006. [2]U.S.FASB.FAS157-3[R].2008. [3]IASB.IAS39[R].2007. [4]IASB.IAS39AppendsApplicationGuidance[R].2007. [5]IASB.IAS39IllustrativeExample[R].2007. [6]U.S.EmergencyEconomicStabilizationActof2008[R].2008.
/
本文档为【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