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017-09-17 9页 doc 2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和 掌握教材的内容,达到学习本课程的预期目的,现将本书各章节 的考核知识点分别列出,逐一说明。希望起到指导学习的作用。 绪 言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开设的意义目的 2.课程的内容轮廓 3.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考核要求 l.课程开设的意义目的 理解:(1)课程开设的意义;(2)课程开设的目的。 2.课程的内容轮廓 理解: 课程教材三编的基本轮廓。 3.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理解:(1)学习的原则;(2)学习的方法。 第 一 编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和 掌握教材的内容,达到学习本课程的预期目的,现将本书各章节 的考核知识点分别列出,逐一说明。希望起到指导学习的作用。 绪 言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开设的意义目的 2.课程的内容轮廓 3.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考核要求 l.课程开设的意义目的 理解:(1)课程开设的意义;(2)课程开设的目的。 2.课程的内容轮廓 理解: 课程教材三编的基本轮廓。 3.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理解:(1)学习的原则;(2)学习的方法。 第 一 编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说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 2.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 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考核要求 l.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 识记:(1)人文科学;(2)社会科学;(3)人文社会科学。 理解:(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2)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3)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 应用:为什么说教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2.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 理解:(1)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的一般特征;(2)人文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个性特征;(3)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 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用:说说教育学和某一具体自然科学学科(比如物理学)的区 别与联系。 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理解:(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定位 2.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社会功能 考核要求 l.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定位 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 2.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社会功能 识记:人文社会科学的八项社会功能 理解:(1)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2)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管理功能。 应用:以教育学为例,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考核要求 l.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识记:(1)定性研究;(2)定量研究;(3)直觉;(4)灵感。 理解:(1)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识记:(1)调查方法、实地方法、文献情报方法的主要含义和功 能;(2)调查方法、实地方法、文献情报方法的主要类别。 理解:(1)抽样调查;(2)半参与观察方法。 第 二 编 第四章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综述 考核知识点 l.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全球背景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 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考核要求 l.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全球背景 识记:(1)时代主;(2)全球问题。 理解:(1)时代主题不断深化;(2)自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3) 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尖锐化。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 识记:(1)系统科学;(2)综合学科;(3)人学。 理解:(1)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 合;(2)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逐步以综合发展为主导倾 向,综合中有分化;(3)20世纪末期进入反思—展望期。 应用:举例评述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以综合发展为主导 倾向的主要标志和历史价值。 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 理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背景。 4.20世纪人文社 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理解:(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益明显;(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3)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 注。 应用:说明当前我国小学推行以文理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 程结构改革,同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第五章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新突破 考核知识点 l.20世纪世界和中国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历史学的重要变革 3.20世纪文艺学的重要进展 4.20世纪文史哲发展的共通特点 考核要求 l.20世纪世界和中国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识记:(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特殊地位。 理解:(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与重大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3)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发展倾向;(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历史性突破。 2.20世纪历史学的重要变革 识记:(1)历史学;(2)历史的计量研究。 理解: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的变革。 3.20世纪文艺学的重要进展 识记:(1)文艺学;(2)接受美学。 理解:20世纪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 4.20世纪文史哲发展的共通特点 理解和应用:(1)20世纪文史哲在学科发展上的新突破;(2)20世纪文史哲在研究内容、理论框架上的新突破;(3)20世纪文史哲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上的新突破;(4)20世纪文史哲在发展形态多样化方面的新突破。 第六章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进展和影响 考核知识点 l.20世纪语言学的重要进展 2.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进展 3.20世纪人类学的重要进展 4.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发展的共通特点和广泛影响 考核要求 l.20世纪语言学的重要进展 识记:语言学;语言和言语。 理解:(1)20世纪语言学发展的三个阶段;(2)索绪尔的主要贡献;(3)乔姆斯基的主要贡献。 2.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进展 识记:(1)心理学;(2)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3)行为科学;(4)认知心理学。 理解:(1)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重要发展方向;(2)20世纪下半叶心理学在三个领域中的重要发展。 3.20世纪人类学的重要进展 识记:人类学。 理解:二战以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 4.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发展的共通特点和广泛影响 理解:(1)三个学科的发展道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 的诸方面的共通点;(2)三个学科广泛作用于两大科学部类的功 能方面的共通点。 应用:举例说明心理学的重要进展对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发展 考核知识点 l.20世纪经济学的迅速发展 2.20世纪社会学的迅速发展 3.20世纪法学的迅速发展 4.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在学科性质上的共通点 考核要求 l.20世纪经济学的迅速发展 识记:(1)经济学;(2)《资本论》;(3)经济自由主义;(4)国家干预主义。 理解:(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20世纪社会学的迅速发展 识记:社会学。 理解:二战之后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3.20世纪 法学的迅速发展 识记:法学。 理解:(1)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指导意义; (2)20世纪法学的重要进展。 4.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在学科性质上的共通点 理解:三门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思潮流派发展演变、社 会功能诸方面的共性。 第八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l.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3.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4.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5.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6.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考核要求 l.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理解:(1)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所面临的挑战;(2)当代人文社会 科学发展的机遇。 2.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识记:“东西方文化”的含义。 理解:(1)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联 系;(2)“在碰撞中发展”这一概括的针对性;(3)东西方文化互补的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理解:(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问题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 重要联系;(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的主要表现。 应用:举例说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对初等教育改革 的积极影响。 4.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识记:(1)大科学;(2)复合系统。 理解: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趋势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5.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识记:软科学。 理解: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的主要表现。 6.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理解:研究手段高技术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第 三 编 第九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考核知识点 l.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形成的关系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形成的关系 3.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关系 考核要求 l.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形成的关系 识记:(1)教育学;(2)《礼记?学记》;(3)《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理解:(1)教育科学思想的萌生;(2)人文社会科学孕育出近代 教育学的雏形。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形成的关系 识记:终身教育论。 理解:(1)20世纪初叶人文社会科学与世界性新教育思潮形成 的关系;(2)20世纪中期人文社会科学推动教育学建设的繁盛; (3)20世纪后期人文社会科学与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 3.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形成的关系 理解:(1)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成果对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整 体带动效应;(2)人文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 关键课题。 应用:举例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对于我国小学素质教育实 践的指导意义。 第十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 考核知识点 l.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学科的广角研究 2.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初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 3.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人类学传播学比较教育学与初等教育 相关属性研究的关系 4.跨学科方法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考核要求 l.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学科的广角研究 理解:(1)现代初等教育为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2)现代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必须注重选择与综合。 2.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初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 识记: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含义。 理解: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对于初等教育研究的 特殊意义。 3.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人类学传播学比较教育学与初等教育 相关属性研究的关系 识记:(1)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的含义;(2)教育人类学、教育传播学、比较教育学的含义。 理解:(1)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对于初等教育相 关属性研究的作用;(2)教育人类学、教育传播学、比较教育学 对于初等教育文化属性研究的作用。 4.跨学科方法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应用:尝试运用跨学科方法分析自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碰到 的某一具体问题。
/
本文档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