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

2017-10-15 6页 doc 18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 从古化石发现,古代的中原地区存在有犀牛,青铜器中也有犀牛的形象,这都说明中国古代犀牛曾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考古发掘尚未有犀角艺术品实物出土,犀牛角只是作为一味中药,被认为是一种特效的春药。明清以前,犀牛角制品没有实物。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沟通了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商业交流,犀角大量流入中土,开始了雕刻犀角的历史。 现在明清两代人留下的犀杯及艺术品,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常常可见。 犀角材质的标准,明人曹明仲《格古要论》提及"正透"、"重透"、"侧透"之论,是根据宋朝人的审美观点,以"透"的程度来...
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
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 从古化石发现,古代的中原地区存在有犀牛,青铜器中也有犀牛的形象,这都说明中国古代犀牛曾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考古发掘尚未有犀角艺术品实物出土,犀牛角只是作为一味中药,被认为是一种特效的春药。明清以前,犀牛角制品没有实物。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沟通了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商业交流,犀角大量流入中土,开始了雕刻犀角的历史。 现在明清两代人留下的犀杯及艺术品,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常常可见。 犀角材质的,明人曹明仲《格古要论》提及"正透"、"重透"、"侧透"之论,是根据宋朝人的审美观点,以"透"的程度来区分材质优劣的等级。 《格古要论》中提出的另一个选材要旨是纹理的色泽,即粟纹绽花,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 明朝以后把犀角雕刻成杯成为风气,犀杯一般有两种形制,一是横卧式,中心掏空,另一种是仿商周青铜爵,上敝下敛,杯沿和柄部雕母子辟邪,或刻教子升天龙纹、灵芝仙草、梅花、玉兰及山水楼阁等。 明末清初尤通以"善刻犀象玉石玩器精巧,为三吴冠",尤其擅刻犀杯,得"尤犀杯"之誉。"尤犀杯,世上仅故宫存藏一件。雍乾时期,清人犀器上广泛地融汇明末江南竹人的雕刻持法。明朝的雕刻比较圆润。清人变通明人遗法,越来越精细,犀器雕刻渐臻圆熟。 这些上佳犀器,离开生命原体的时间至少超过了200余年,内在血气早已散尽,观察可以发现自然蚀化和人工损磨的痕迹,然而质地依旧细润如玉,迎光莹然欲透。 现在人们评价犀器,往往偏重雕工,以镂刻精微、巧俏而论高下,很少注意纹理和色泽。 2001年翰海拍卖会上,一件犀角雕布袋和尚,估价120万元。为这方面的天价,2002年翰海春拍又有17件犀角雕刻品,其中清雍乾时期的遗器居多。 中国自古以来将犀角视为"物之珍"、"国之宝",除有广泛的药用疗效以外,更有辟邪镇凶护平安的作用。收藏犀角艺术品,尤其对中国人来说渊源极深。 犀牛属稀有物种,其角又是名贵的药材,能解脏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等,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无论是黑犀角、白犀角、双犀角、独犀角、大犀角、小犀角、亚洲犀角、非洲犀角,现在都已列入世界野生动物的一级保护之列,禁不可得,况且明清时期的犀牛角雕刻以其独特造型及工艺,铸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犀角按其产地,大约可分亚洲犀和非洲犀两大类。亚洲犀中又分印度犀、爪哇犀(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一带)和苏门答腊犀(印度尼西亚)。非洲犀角雕刻在我国为时较晚,大多出现在晚清时的广州地区,较之明清时的亚洲犀角雕刻相形见绌。 明清时期的犀角雕刻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一、北京犀雕,即清宫造办处犀雕。二、苏州犀雕,指的是苏州及周边地区,包括金陵、梁溪、嘉定等地。三、广州犀雕。自清康熙海禁开放,广州便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至晚清时,大部分进口的非洲犀角都在广州加工雕刻,工艺较粗劣,打磨亦不精。 犀角 【异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 【动物形态】 ?印度犀,又名:独角犀(《纲目》)。 生活于亚热带的潮湿、茂密的丛莽草原。独栖或两只同栖,夜行性,嗅觉、听觉强,视觉弱。以鲜枝、嫩芽、竹、芒果等为食。分布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爪哇犀,又名:小独角犀。 生活于热带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晒。常独栖或雌雄同栖,以鲜枝、嫩芽、叶、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分布爪哇。 ?苏门犀,又名:双角犀。 生活习性与上种相同。分布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 以上几种犀的肉(犀肉)、皮(犀牛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杀死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药材】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余厘米。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主产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种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种:?广角:亦称兕角、柱角或天马角,为非洲产黑犀或白犀的角。?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 【药理作用】 ?有强心作用 ?解热作用 ?其他作用:兴奋、安眠等。 【炮制】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晒干。犀角粉:取犀角锉粉,研成极细粉末。. ?《雷公炮炙论》:"凡修治一切角,大忌盐也。". ?《本草衍义》:"犀角尖,以磨服为佳,若在汤散,则屑之。" 【性味】酸咸,寒。 ?《本经》:"味苦,寒。" ?《别录》:"酸咸,微寒,无毒。" 味甘,有小毒。" ?《药性论》:" 【归经】入心、肝经。 ?《本草蒙筌》:"入阳明。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宜忌】?《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 ?《本草经集注》:"松脂为之使。恶藋菌、雷丸。" ?《纲目》:"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 ?《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近几年,传统收藏大项字画、瓷器、玉器等在收藏市场上表现相对平淡,与之对应的是一些精美的杂项却日益受到市场的追捧,价位攀升明显,犀角雕器就是其中的代表。 犀角雕器所用材料主要为犀牛之角。犀牛是世界稀有动物,产于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据我省藏家丁占佳介绍,犀角十分珍贵,其呈圆锥形,稍有弯 曲,长短不等,在15至30厘米之间。犀角有较粗的直线纹,角的顶端有小砂眼,近似蜂窝状,表面为乌黑色,内中渐浅,为灰褐色,也有浅灰黄色。犀角属于珍贵的药材,性寒,味苦酸咸,是消热、镇惊、止血、滋补的良药。早在汉代,人们就用犀角制成器皿饮酒、喝水以强身祛病。由于犀角不易觅得,受到历朝政府的控制,因此犀角制成的饰物就成为等级尊卑的标志。 ?角雕种类繁多 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丁占佳告诉记者,明清两代是犀角雕刻高度发展的时期,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清代宫廷大约自雍正朝起开始制作犀角器,至乾隆朝达到鼎盛。清宫廷犀角来源于越南、南掌(在今老挝境内)、暹罗(今泰国)等国进献的礼物和各地督抚的贡品。犀角器因受形状的限制除以整角制成酒杯外,还有盅、碗、钵、洗、盒、鼎、炉、瓶、笔山、笔架、花篮、盆景、嵌件以及供欣赏陈设用的人物、动物等雕刻。清代犀角器以犀角杯为多,以雕刻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花形杯 杯雕成花朵和荷叶状,以其枝梗苞叶作把或座,有的用广角制成长过尺余的枝梗,中心穿孔后以供吸酒用,但不能立稳,酌酒后非饮毕不能离手。浙江博客网A[F2W Cq浙江博客网E0x EYy(U&_] 山水杯 杯外雕刻重峦叠嶂、丛林枯木、溪流瀑布、缭绕烟云,文人雅士悠然自得。 人物杯 杯外雕刻狩猎图、西园雅集、仙人乘槎、八仙祝寿等材 仿古杯 取青铜爵、匜之形,呈椭圆口,窄边作流,宽边作把,口外饰回纹或勾连纹带,身部饰平凸或隐起的饕餮纹,三足或圆足。 ?市场价格上扬 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也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这些政策使得犀角雕器在古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一路上扬。"上世纪90年代初,一尊10余厘米高的品相、雕工尚佳的明清犀角杯在国内市场仅1万多元,到90年代中期已达四五万元,而近几年的市场估价已达15万元左右。"丁占佳给记者举例说。据他介绍,在拍卖市场上,犀角雕器的表现更是抢眼。如2001年朵云轩秋拍上,一尊高15厘米的清螭龙纹犀杯估价15万-20万元,最终落槌价为34万元。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文房瑰宝珍藏"专场拍卖上,一件明16世纪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起拍价只有百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1140.56万元,这也是犀牛角制品目前惟一一件成交价超千万元的拍品。在2005-2006年之间,北京的瀚海、嘉德、传是,上海的博海、嘉泰以及辽宁国拍等都推出过犀角雕专场拍卖,成交率都超过了80%,各类犀角挂饰与摆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尽管犀角雕器升值潜力明显,是投资收藏的佳品,但广大藏友并不能盲目购藏。由于犀角雕制品非常珍稀,因此市场上的赝品也屡有出现。在我省各大古玩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摊位在出售"犀角杯",价格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其实这些角雕制品都是用水牛角或树脂仿制而成,因此收藏者在购藏时需谨慎入手。
/
本文档为【犀牛角雕艺术品风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