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2017-09-01 8页 doc 2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成立WHO布鲁氏菌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第一任主任为陆士良研究员,当时的主要 工作任务为: 1.加强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监测、预防及控制工作。 2.进行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召开国际水平的会议。 3.与WHO共同制定有关控制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疾病策略及方法。 4.与其他研究单位广泛合作、交流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相关信息。 5.对有类似布鲁氏...
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成立WHO布鲁氏菌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第一任主任为陆士良研究员,当时的主要 工作任务为: 1.加强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监测、预防及控制工作。 2.进行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召开国际水平的会议。 3.与WHO共同制定有关控制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疾病策略及方法。 4.与其他研究单位广泛合作、交流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相关信息。 5.对有类似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国家提供帮助。 6.提供必要的样本。 1990年,WHO布鲁氏菌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改名为WHO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 200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合作中心主要开展以疾病控制与监测为主,并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多方 面工作任务。目前,合作中心现有8个疾病研究小组。主要从事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立克次体病、土拉菌病、类鼻疽等疾病的防治与基础及应用研究工 作。承担着各类疾病突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实验室诊断、疫情分析与控制工作。召集全国性 学术研讨会、卫生部专家咨询组会议,制定全国疾病监测、以及专门技术培训课程等活 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疾病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训基层人员、帮助 制定区域性疾病控制的规划和策略。 合作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1人,其中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8名。博士学位6名,硕士学位5名,学士学位7名。2/3工作人员在20-40岁之间。 俞东征研究员为现任中心主任,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1981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1985年赴美国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进修鼠疫细菌学,1994年赴英国 Centres for Applied Microbiology & Research 进修炭疽分子生物学,2000年参加中美合作项目并赴美国CDC工作。 合作中心成立以来,对上述各类传染病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 等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兽共患传染病监测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增加,合作中心对鼠疫、炭疽、布氏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疾病的现场监测都进行了重新调整,通过增加国家、省、县三级 固定或流动监测点的数量,扩大监测的面积,增加了早期发现动物间疾病的机会。 2000年以来,中国新发现了青藏高原青海田鼠和准葛尔盆地大沙鼠2种新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合作中心参加并完成了对其主要宿主、媒介和鼠疫菌的初步调查及鉴定。 根据我国炭疽的发病情况,首先在7个炭疽高发省区建立了全国炭疽监测体系及监测方 案,对参加炭疽监测的省疾病控制中心的现场和实验室技术人员(4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现场各类标本采 集、PCR检测方法等,并针对在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在南方部分现场监测点采用EMJH钩体专用培养基,用于钩端螺旋体的现场分离,提高了病原学监测的质量。 根据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合作中心在加强现场监测的同时,用 血清标化了布氏菌试管凝集抗原、虎红玻片凝集抗原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实验室诊断试 剂,提高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可靠性。 2003年,合作中心正式开展了对中国部分地区巴尔通体病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 作,建立了病原体分离和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快速诊断方法,并对中国不同地区和来源的巴 尔通体病原体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室诊断了首例猫抓病病人。 2005年,莱姆病的全国性分布调查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莱姆病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蛋白免疫印记等实验室特异性诊断方法,对所采集的数千份现场标本进行了的血清学和病 原学检测。 2.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分析 基本完成了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和莱姆病螺旋体串列重复序列(VNTR)的实验研究;鼠疫耶尔森菌和炭疽芽孢杆菌的插入序列(IS)的定位分析。通过对上述病原微生物 基因特征的研究,进一步增加了疾病现场调查和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完成了中国钩端螺旋体赖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我国钩体病的重要流行菌群以黄疸出 血群和波摩那群为主。黄疸出血群国际上有 15 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有 6个血清型,其中以赖型为最常见。通过对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结构的全面了解,确证其含有两个环形染色体, 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数量极少,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步完成了来自于中国不同地区的钩端螺旋体、布鲁氏菌的分子遗传学分型鉴定技术? PFGE的标准化,并参加实验室诊断网络平台(pulse net)的组成与建设。 3.新型诊断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在中国的鼠疫监测中,建立了多目标基因PCR检测,胶体金标记抗原、抗体检测,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等新型监测技术,并与鼠疫菌分离,间接血凝、反向 血凝试验方法相对照,确定了新技术的可靠性。提出在鼠疫监测中增加使用基因与抗原联合 检测的新判定标准,不仅可以将大部分鼠疫疫情的判定时间,从以前的96小时,缩短至3至4小时,为及时准确的控制鼠疫疫情争取了时间,明显的提高了鼠疫的确诊率,使以往许 多长期悬而不决的疑似疫情有了判断的可能。 对炭疽毒素蛋白-致死因子、保护性抗原、以及保护性抗原的活性形式PA63进行了克隆达,可通过控制表达条件,使目标蛋白以可溶形式在细胞内高效表达。实验结果显示重 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细胞毒性与文献报道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应用间接ELISA对人群血清特异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致死因子的结果能区别大部分的病人和健康人, 显示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可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工作中评估某地区的炭疽流行程度。研究结 果对于发展炭疽快速诊断方法,改善监测技术,以及将来的疫苗发展都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 参加国际钩端螺旋体病协会/世界卫生组织(ILS/WHO)100个实验室的钩端螺旋体病显 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准确性的国际评测;采用我国参考菌株,对来自澳大利亚考核盲 样进行鉴定,全部样本血清群鉴定结果完全准确;初步进行了国际上钩端螺旋体商品化EMJH培养基和快诊试剂盒(Dri-Dot)的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考核工作。 4.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 根据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条例”的规定,建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炭疽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验室 环境、设施及设备、实验操作及标准操作程序、技术人员培训及管理、实验室废弃物消毒及 处理、实验室污染监测及处理、实验室人员就医要求等内容。该实验室于2006年12月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生物安全认可和国家卫生部实验活动资格的评审。目前, 该实验室已经投入正式运行。 5.人兽共患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中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发病为持续升高的趋势。1999-2006年间,合作中心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处理了多起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 寒、养虫病等突发疫情。 1999年在四川省石渠县发生5例疑似鼠疫病人,因首例病人(当地牧民)将1个自毙猞猁剥皮后感染,并相继感染了其他4例病人(发病者的妻子、小女儿、大女儿、喇嘛), 均为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他们分别于发病后2-3日内死亡。实验人员从1例死亡病例的肺组织中,分离到鼠疫菌,证实为继发性肺鼠疫。调查人员通过对发病者所在地青海田鼠鼠疫自 然疫源地的调查和实验室诊断(PCR特异性基因扩增、Ribotepy, PFGE, IS1541)证实从这次人间病例所分离的鼠疫菌与当地青海田鼠鼠疫菌的遗传学特征明显不同,无直接因果联 系,疫情是由相邻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传入所致。 2003-2004年间,合作中心参加了中国SARS疫情的处理及现场标本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工作人员分别参加了野生动物市场,包括果子狸、狐狸、貉等动物的数千份标本采集、诊断 方法建立、各类标本检测、诊断试剂评价等工作。 6.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1)合作中心成立以来,共培养了近百名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 立克次体病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近年来,合作中心针对基层医疗及疾病控制单位的实际情况,每年举办不同疾病 的有关现场调查、实验室技术等方面的短期专业技术培训。2002-2006年,指导完成了对基层监测点数千人次的进修和培训。 (3)参加了国家卫生部第一版和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教材的起草与编写,对全 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医学院校、疾病控制中心及其它医疗单位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 法规、实验室设施及设备、实验操作、菌(毒)种管理、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实验室污染监 测等内容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7.国际交流与学术活动 2004年5月,俞东征研究员赴瑞士参加了WHO 新发传染病国际研讨会。 2006年4月,海荣研究员参加了WHO在非洲马达加斯加首都召开的世界鼠疫防治工作 会议并进行了大会交流,专题介绍了中国鼠疫流行现状及监测和人间鼠疫管理及防治的经 验,并作为特邀专家主持了第五天的会议。会议期间,参加了实验室组专家圆桌讨论,并赴 马达加斯加鼠疫疫源地进行现场考察。 2006年10月,蒋秀高研究员参加WHO在日内瓦总部举办的钩端螺旋体病全球负担(评 价方法)非正式研讨会。向大会报告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几 十年来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取得的成功经验。 8.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上述人兽共患病的疾病监测和病原微生物研究过程中,合作中心在国内外的 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学术,也获得了一些的成绩。 (1)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钩端螺旋体基因组测序和部分功能的研究,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鼠疫、炭疽疾病控制组被评为2005、2006年全国城镇妇女“巾帼文明岗”。
/
本文档为【世界卫生组织人兽共患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