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2017-09-19 50页 doc 22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5 苹果里的五角星5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课 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要求看图说一段话。 2(板书课题:1 走,我们去植树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课 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 1(出示幻灯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要求看图说一段话。 2(板书课题:1 走,我们去植树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读课文。 教师行间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渎音。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煦: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符:与“附”比较。 版:与“板”比较。 乖:与“乘”比较。 (3)交流词语的意思。 和煦:温暖。 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乖乖:不淘气,听话。 (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范读全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3(读—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组词区别。 照( ) 符( ) 版( ) 乖( ) 煦( ) 附( ) 板( ) 乘( ) 二、细读课文 1、(1)白由读课文。 (2)讨论。 ?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 (“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 ?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告诉学生“到处”和“青翠”要重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细读第3,6节。 (1)指名读课文。 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 (相机板书:绿色工厂绿色宝库增添新绿绿色希望) (3)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绿色宝库”指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4节。 (“离不开”、“宝库”要读重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读第5、6节。 (4)练习背诵。 3(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更多请访问教案910,www.jiaoan910.cn]。 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更多教案请访问教案910,www.jiaoan910.cn]最后一节。 学生练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四、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2 第一朵杏花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3、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5.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6.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7.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 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 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桢 一 丝 不 苟 教学反思: 通过补充资料《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并以此为契机,发动全班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名家汇萃”的故事会,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3 燕子 教学目标: 1(读文,理解词语“赶集”的含义。 2(知道描写春天的不同作家不同的写作角度。 3(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借助小燕子赞颂美好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名句。 1(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 师:在这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赞颂春天的诗句。 2(配乐读诗句和朱自清《春》节选。 这种写法是多么奇特啊~ 二(朗读、记诵描写春天的语段。 1(出示语段,学生自由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自己轻声读一读。 出示: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长句。 师范读:“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这句话是长句,读的时候要注意有换气的地方。 学生个别读,交流读。 3(借助图片,记诵语段。 男女生分别读这段话。 师:文章要多读,多读就能把美好的语言印在脑海里。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图画,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4(通过理解词语“赶集”,再次记诵。 师:作者说红的花,绿的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引读时凸显“赶集”一词)集就是集会,包括庙会、灯会、集市等。(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 看看图片,联系文章内容,想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师再次引读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课题。 1(出示诗句,引出课题。 师: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古往今来,有很多作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春天,有的作者抓住了春天的风来描写,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抓住了春天的花朵来描写,朱熹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有的抓住春天的江水来描写,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国现代散文家郑振铎(出示相片)却抓住了——燕子(板书:燕子)来描写春天。他觉得(出示文字:“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学生读。) 板书:添趣。 2(引背描写春天的语段。 师:这是怎样的百花争艳的盛会呢,引背“阳春三月~春天。” 四(学习作者对燕子的描写。 1(朗读1、3、4小节,理清脉络。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燕子》一文中的第二小节,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其余三小节,品味一下燕子是怎样为春天增添生趣的,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这3节,请你边听边想,作者郑振铎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分别请三名学生读一读。 师归纳:从外形、飞行时和飞倦了三个方面来描写。 板书:外形飞行飞倦 2(学习描写外形的小节。 (1)学生自读投影上的第一小节,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活泼可爱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朗读时要有轻快的感觉。 生边读师边在黑板上画燕子 指板画引背描写外形的句子。 3(学习描写燕子飞行的小节。 师:如此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飞入了春天这美丽的画卷中,自然令春天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趣味盎然。那么,小燕子究竟是怎样为春天增添生趣的呢, 出示两幅图 (1)请学生找到相对应的句子(图片下出示句子) (2)读读句子,结合有关的词句来说说燕子是如何为春天添趣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 (教师随机点评:飞得快,为春天增添生机;像个小画家,灵活而调皮。) (3)体会到了之后,读好这些有趣的情景。多种形式读。 燕子在飞行时,也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4(学习描写燕子飞倦了的小节。 师:燕子在飞行时添趣,在他不动的时候,飞倦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1)添画、想象。 随学生的回答,师在燕子之间画上细线。 你看,这像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读句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2)师引读这一小节。 师:电线像曲谱,小燕子像跳跃的音符。为我们带来了乐趣。也为春天增添了生趣—— (3)谈感受,展开想象。 谈谈你的感受,请你联想一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我仿佛听到了—— 师:飞倦的燕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在作者的眼中,燕子真是——伶俐可爱。 板书:伶俐可爱 难怪作者如此喜爱燕子,在他眼中,燕子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春天的使者 三(总结: 1(全文朗读。 读好文章,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迁移写作。 师:在作者的眼中,燕子是最可爱的,所以他通过外形、飞行时、飞倦了三方面来描写燕子,赞颂春天。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也可以仔细观察,学着这篇文章的样子来写一写春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学习《燕子》过程中,我说郑老先生只所以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读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肯定的。把燕子写神了,那些词来自于平时的阅读积累,来自于不断地观察,来自于多层面的感受,二三月微风,千万条柔柳,阳光下斜身掠过,稻田中,湖面上,电线上, 这一个个场景,构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而少了这些,怎么可能有这篇美文, 学《燕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美文为友,就是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像这样的文章。而阅读这类文章,真的也是一种享受,也许这是散文的一大魅力表现。 学习《燕子》,研究《燕子》,学生除了爱上《燕子》,更重要地要爱上身边的许多小小东西。老师要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事物走近来了,其实就是最好的文章。 吟诵着《燕子》,享受着《燕子》,冷静地思考着《燕子》,拿起自己的笔书写着《燕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那可是了不起的收获。 4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二) 《江南春》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教学反思: 《江南春》可以读出诗人用“春”创造出一种“责任”。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也都写了进去。虽然我们不能告诉学生这么多,但通过点拨引导现在的学生做个有思想的芦苇之路还是要走的。 程颢的《春日偶成》比较简单,这是一个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种快乐,从“偷闲”两字可以读出来。老人如玩童,这是一个人返朴归真的表现。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两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习作一 我的建议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习作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 练习一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5、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 和小芳的对话。 (2) 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 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3) 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 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教学第二部分 (1) 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 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 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 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 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 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 一笔都是横。 (4) 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 “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 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 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 (2) 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一 教学目标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践操作理解、运用文中词句。 3、感悟创造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2、准备每人一只苹果,一把小刀。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想请大家认识两样东西。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2、拿苹果交流:吃过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预习了课文的 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书:苹果里的 3、过渡:看样子,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好了,能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吗,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映示生字:练读 2、映示新词:练读 3、通过预习,你认为这些生字新词中,哪些字的哪些地方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4、大家生字新词的预习能力很强,课文朗读预习的怎么样呢, 指定五位同学,并对其他学生提出听读要求: 如果谁能听出他们朗读中的错误,那就说明你的水平更高。请每位同学手中拿一 支笔,准备记下他们读错的地方,等一位同学读完了再指出他读错的地方。 5、通过预习,和刚才听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点拨: (1)常客。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2)苹果有两种切法。 (3)„„ 6、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引出切苹果,看苹果里的五角星。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引导讨论:小男孩是如何切的,学生比划动作,理解“拦腰”和“切下去”,映示图片。 2、我们平时一般是怎么切的,映示图片。大家都是这样一种切法,那么这种切法就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这种通常的方法来切,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来切,这种切法还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循规蹈矩的切法),这种切法我们都很熟悉,那么这种切法又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不生疏) 3、小男孩的切法可以说成是一种什么样的切法, 4、我们的切法和小男孩的切法不一样,谁能用连贯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况,如果能用上“却”这个字就更好了。 指导不同的说法,如:通常、循规蹈矩等 5、弄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切法,现在我们请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合作,一只苹果按通常的方法切,一只苹果按小男孩的方法切,切后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6、交流: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却„„”、“横切面”、“清晰”„„,并在观察中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指导造句:你平时清晰地看到过哪些东西, 映示文中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读后比较: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 7、刚才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切法,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从未见过“拦腰”切的方法,所以也从未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不同常规的方法带来了不同常规的结果。对于这两种情况,谁也能用连贯的话来说说我们的感受,最好也能用上“却”。 引导不同的说法。 映示文中的一段话,读。 8、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切法切开了苹果,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也描述了我们亲自体验后的感受,并且用上了文中的新词。现在能不能把这个过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要注意说清楚怎么切的,说清楚看到了什么,说清楚自己的感想,尽量学用上文中的词句。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内练习,推选代表。 指名代表。 9、讨论:你喜欢哪种切法,为什么喜欢这种切法,自读第五自然段,看能不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一些词句来回答:我喜欢小男孩的切法,是因为。 (1)自读思考 (2)交流:指导用上“魅力”“创造力” a随机指导理解“魅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魅力”这个词来表达你对小男孩切法的喜欢,板书:魅力 映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引导:句中的“魅力”说得是什么东西,理解“图案”和“鲜为人知”。 五角星有这么大的魅力,以前有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个意思,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表明了,是哪个字,(竟)指导朗读这句话。 第五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说明五角星有很大的魅力,看出来是哪一句话吗, 指导造句:平时见过哪些有魅力的东西, 小结:这样有魅力的五角星,谁不喜欢呢, b随机指导理解“创造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创造力”这个词来表达你的喜欢,板书:创造力 联系课文内容点拨:创造力——创造的能力——不同的切法。板书: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映示句子: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还可以说成换一种干什么事的方法, 映示: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的方法。 讨论:文中哪一种做法是没有创造力的做法,哪些词语不能说明有创造力, 小结:有了这种创造力,就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五角星”,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魅力的东西来源于创造力。完成板书: 教学反思: 让学生手中拥有一个拦腰切着的苹果,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做到的,这需要学生不断阅读,不断研究,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去阅读、研究。 6 最佳路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a、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b、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 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 巴黎。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而产生路径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4、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给予学生很多东西: 一是给予了学生“自由”。自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创造,没有自由可以说就没有世界惊人的创造。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只所评为世界最佳设计,那是因为建筑大师用了人的自由,用了所有来迪斯尼乐园来的顾客的自由。看来他原来50多次的设计肯定在自由上没有走通。自由是让建筑大师走向成功。事实上自由也能让每个学生,包括我们老师走向成功。没有自由就没有知识,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二是告诉学生重视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现象。我们每天遇到的事,看到的东西,往往会成 为一个人成功的“原型”。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看到的老太太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看到了这个原型,受原型启发创造了世界奇迹。 三是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问题,不要随便放弃,要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想这种工具在学习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现在的孩子也许遇不到像文中这样的问题,但不能说他们将来遇不到这类问题。今天学习这课,给予学生一种积累,就是告诉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求解题方法,哪怕是一种放松、玩,也可能解决把非常难的问题解决掉。假如格罗培斯一直坐在屋子里思考,也许能够找到答案,但整篇文章来看,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他肯定找到这条世界最佳设计。他在焦躁之时选择了去地中海海滨,清理一下思绪。没有想到,这个决定让自己获得了成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这个例子给予我们另外一种思维,遇到困难要快速想到另外一种生活,因为另外一种生活会帮助你的。 四是灵感需要马上记录。这篇文章也展示了建筑大师的灵感闪现。每个人都会有灵感,过去笔者常说,每个人的灵感其实都是创造。但灵感来的太快,忘记的也太快。所以当灵感来时,一定要抓住灵感。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读到格罗培斯是如何抓住灵感的。文中写到“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蓝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回到住地,他马上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下草种,提前开放。”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师是怎么处理灵感的,我觉得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拆抓住灵感,处理思考灵感。灵感会让人快乐的,我想大家从课文中可以读到这种快乐。我们如果也能这样对待自己的灵感,同样可以感受到快乐。 7 人类的老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 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1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 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设计: 7 人类的老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教学反思: 《人类的“老师”》这一课,应该说是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列举的创造都是学生随处可见的,而这一课,不像前两篇就一个问题来谈,这一课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文章,如果我们还是按照前两篇的课文方法来学,其编写意图肯定难以体现。所以,笔者认为这一课,应该教成综合,教学之后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理性地去阅读大量的发明故事。 习作2 向你推荐一个人 一、导入 我听说,咱们班有不少同学都想体验一下记者的生活。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这样一个机会,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是全国各大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了。这天,报社给你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去采访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写一篇专访。要写出你为什么对她感兴趣,然后用 一两件事儿写一写。说说吧,你最想采访谁,(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那么多人,课堂上我们不可能一一的去采访。这个工作呀,只有大家在课下完成了。报社急着要稿子,今天上午稿子就要写出来。怎么办,这样,我帮大家一个忙,这节课我就招待招待诸位记者,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你们有什么问题,只要写专访需要,可以来问我。 二、宣布纪律,拓展思路 1、 宣布记者招待会的纪律,规则 ?、在其他记者发问的时候,一律不准讲话 ?、提问前,必须报出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 2、 拓展思路,指导采访 通常情况下,记者参加招待会都是有备而来的,你们想了解我那方面的情况,应该列出一个提纲来,然后筛选一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呆会儿准备在招待会上提出。(自己思考——小组讨论) 三、活动开始 1、 进行活动(课堂实录略) 2、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谈了这么多,我衷心祝愿大家能够写出一篇好的专访来。 四、写法指导 记者招待会结束了,想必诸位记者还在位稿子的事儿发愁吧,(学生频频点头)好,我帮人帮到底,我们一起商量商量,这个专访到底该怎么写呢, 1、 想想报社给我们的专访要求是什么,(学生读要求,分析) ?、写人 ?、为什么感兴趣 ?、写出一两件事儿 ?、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2、 明白了要求,就要根据要求来筛选材料,刚才,围绕着这篇专访,你找到了那么材料。你筛选一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3、 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怎样把这些材料合理的组织在一起了,题目要求我们要内容具体,句子通顺,相信这个人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好了,动笔吧~ 课后作业:仿照课堂上作文的方法(明确要求——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合理组织)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人,作文一篇,题目自拟。 练习二 一、教学要求: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 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 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 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 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 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 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 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 启、戴、氛”这三 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 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 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 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 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 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 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 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 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 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 回报。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背诵《真知》。 2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 能获取真知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 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 2、指导。 (1) 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 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 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 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8 三顾茅庐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 思, 2、自渎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 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 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六、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不复杂,我们这样引导学生阅读,也会引发部分学生用这种方式去解读另外那些邮票,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这篇文章的方式写剩下的那些邮票,其实这也是一次主题习作训练。这类文章怎么写,就是看着邮票,读着名著,用自己的笔来表达,那就行了。非常简单的写作,就可以从这枚邮票开始。 9 祁黄羊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 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病辞职。 4(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 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齐读句子。 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四、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内举不避亲”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举不避仇”。 ?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理解“内举不避亲”。 ?自读第8-11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 决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5(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自读第二段,记住有关内容。 ?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6(小结: ?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再读末节。 五、指导复述。 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板书设计: 9 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文本的解读与表达,通过文本来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文本不是知识的全部,勤奋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好文字、语法与解题技巧,但语感和写作是永远不能“教”出来的。把文本看成是实现文本和人本对话的一个话题,文本与人本的交融,就支撑起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汲取更多语文养料的切入口、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探索未来的一个途径、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门坎。话题面前没有权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甚至也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只有对话者——对话的朋友、合作的伙伴。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话题,发掘这个话题中的资源,迎来源源不断的活水,通过开放话题、延展话题、迁移话题、超越话题,实现话题的可持续性发展,使课文成为理解语文的窗口、使课堂成为师生才智较量的阵地、使语文成为学生追梦的乐园。 公义休拒收礼物 10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课文,基础性诊断。 1、揭题,说说:从题目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预习,你发现本课有什么特点, 3、小结:介绍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4、检查初读,正音,指导朗读。 5、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公仪休为什么不肯收下鲤鱼, 二、群体诊断与矫治。 1、设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交流,归纳筛选。问题大致如下:(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儿看出,(2)他为什么拒收鲤鱼,(3)公仪休是怎样拒收鲤鱼的, 三、精读感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的品格。 1、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圈画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味以及自我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喜爱之情以及公仪休的见解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2、交流:相机出示公仪休的一段话,逐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理解。 A、可设计以下句式帮助理解。 (1)()我喜欢吃鱼,()不能收人家的鱼。 (2)()我收了人家的鱼,()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3)()照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4)()我犯了法,()吃不上鱼。 B、设问:公仪休不收鲤鱼就是为了“一直有鱼吃”吗,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1、指导朗读,提示: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和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朗读出不同的语气并加以动作表演,真切体会语言。 2、通读全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优化矫治。 1、提示:根据人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及神态练习表演。 2、学生自主性练习(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群体诊断、矫治。 五、迁移练习,优化训练。 1、思考:子明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上明白了什么,又会怎么做,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或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 2、自主性练习。 3、交流,优化评讲。提示:表演或朗读时人物的语言、态度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环境。 第 二 课 时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 读课文;二是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所以我的这堂课主要是完成以上教学目的而设计的,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及教学感想(括号内是学生的回答或题目)。 一、通过对比 了解戏剧 课文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看过戏剧吗,(看过)你知道演好一场戏,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吗,(化妆、服装、灯光、演员??)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学生初步了解剧本所包含的内容。 用录音机播放这篇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再和书上的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做台词。 “幕起”即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谁能说这个剧本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 么不同,(比较短;它只有一幕。)我们把只有一幕的戏,叫做独幕剧。一幕以上的戏叫做多幕剧。 二、创设情境 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提自学要求,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出来,?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2、精读感悟。 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过 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学生读出,我出示这段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 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听说读写 学习巩固 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我设计了四道题目。一是连线题(用直线把词语和它正确的解释连起来),是书上的四个成语“日夜操劳、恍然大悟、无可奈何、心满意 所以??、如果?足”;二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虽然??但是??、因为???就??);三是判断题(听读“公仪休解释拒收鲜鲤鱼的原因”一段话,判断老师话是否正确);四是对话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局长,有人给你送来了爱抽的烟,你该怎么说,怎么做,)先写后说,我作为送礼的人,和学生进行对话。 这四道题很好地复习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对这篇课文的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既可以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又联系到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精彩板书 相得益彰 上好一篇语文课,板书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在课文板书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教学反思: 在上完课后我对这堂课也有点遣憾,那就是由于以上教学内容量很大,在时间的没能把握好,后面复习巩固的时间稍短了些这是因为我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到位。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更加充分的备好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断的总结教学的得失,多写教后记,我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 习作3 生活中的新发现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占: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活动,精心准备。 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哪些新发现,并寻找原因,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 二、 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由说蛭写。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然后分组交流并独立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学生动笔写作文,完成习作。 二、习作讲评。 练习三 一、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1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 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 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 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从中体会叶欣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2003年春季,人们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播放护士抗击“非典”的录像。 3、是的,他们就是永远的白衣战士,板书课题。 4、出示:叶欣的照片,本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白衣战士。你们对她了解吗, 5、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补充介绍,那为什么知名人士她为白衣战士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先把课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 (2)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后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这些生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 (2)指名读、齐读生字新词。 (3)在课文中,你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4)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叶欣的什么事, 2、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齐读生字。 2、指导:哪些笔画是关键,该怎么摆位置, 3、师示范。 4、学生描红、仿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组词 呈()予()器()咳() 成()预()嚣()刻()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品读、感悟重点词句,来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 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叶欣的病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3、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学生提问。 二、学习2,7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交流 (1)第4自然段 学生谈感受 (2)“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叶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引读。 (3)“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指名读。你仿佛看到叶欣怎样的工作着? 学生交流。齐读。 (4)“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5)“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反复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叶欣,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6)“虽然上班前她就感觉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 学生自己谈感受。齐读。 3、师总结。 三、学习第8、9两自然段。 1、过渡: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 2、播放追悼会照片 3、出示:“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 4、配乐齐读这两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读完了全文,你对叶欣留下了什么印象, 2、为什么课题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是“永远的白衣天使”, 五、作业 1、写出带有“如”的成语。 2、结合书上的语句,写一写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板书: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救死扶伤 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我们应该让学生拿起笔来写叶欣,写心中的这位白衣天使,在网上给她送上鲜花,送上一文祝福。激励学生写着,并且打印出来,然后把自己选的花与自己写的文章一起贴在网站上,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爱这位天使英雄,我认为这种方法最好 12 番茄太阳 教学目标: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番茄太阳”,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导入、初读课文。 1、老师先向你们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她叫卫宣利,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可是,几年前,由于一次车祸,她的双腿不幸瘫痪了。她还很年轻,对生活充满追求。对她来说,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从此之后他变得怎么样了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姨的生活非常艰难, 3、你们能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卫阿姨的心情吗,你说说看。你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好吗,我们听听,你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了。 4、好好的一个人,一下子失去了腿,成了残疾人,生活又是那么的艰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阿姨的心情是多么的绝望,多么的灰暗。课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写出了卫阿姨当时的心情.哪个词?我们再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5、后来,卫阿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6、指名把这一段读一读。 7、卫阿姨的心情现在变得怎样, 8、是什么让卫阿姨的心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红红的番茄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写番茄太阳的句子。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 1、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番茄太阳”, 2、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多媒体出示: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3、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谁读一读,在你眼中,你觉得太阳真的很像番茄吗, 4、(像。圆圆的,红红的。经过小女孩这么一说,我们觉得太阳和番茄真的有点像。可是生活中,我们却从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不像。太阳是很大的火球,番茄凉凉的,也不是很圆。是啊,番茄,太阳,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难怪很多同学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奇怪。既然不是非常的相象,为什么明明会把太阳叫“番茄太阳”呢,自由读课文2至13小节,想一想,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她为什么会把番茄和太阳联系在一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5、生读。 6、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是个盲童 生下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书上怎么说) 在她的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是什么,(蔬菜) 为什么会是蔬菜呢, 我每次去菜场,总能看到爸爸拉着明明的手,教她认识各种蔬菜。谁把这段话读一读,(多媒体出示“那位年轻的父亲„„圆圆的„„)) 指导朗读 爸爸妈妈以卖菜为生,没有时间陪明明出去玩。明明从早到晚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守着摊位。对于她来说,她最熟悉的东西就是面前的黄瓜、豆角、番茄。在她能感觉、触摸得到的东西中,番茄和太阳是最想像的,所以,她把太阳称为“番茄太阳”。 ?是个爱笑的孩子 你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在写明明的笑。 明明是一个多么爱笑的孩子,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快乐的笑。 加朗读指导,读出明明的乐观、开朗。 ?是个漂亮的孩子 有多漂亮,读给大家听听。 这么漂亮的孩子,为什么却让人看着隐隐心疼呢, 7、明明在同学们的眼中是漂亮的,爱笑的一个小女孩,虽然她的世界一直是一片黑暗,连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可是她依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童心,他的心和健康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再出示并指导读好第一处番茄太阳的句子。 此时,如果你就是心情灰暗的卫阿姨,看到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孩子,虽然和她一样也残疾了,却那么的爱笑,那么乐观,那么富有美好的想象,你会怎么想, 8、是呀,正因为如此,卫阿姨每次看到明明,看到她的笑脸,不由自主地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出示14小节) 9、反复读一读这一小节,想想让我觉得明明的什么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仅仅是灿烂的笑容吗,(对生活的好奇,热爱)谁来读,把你感悟到的读好,指名读。老师再引导:生活中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缺,明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呀~谁再读。再齐读。 10、卫阿姨觉得明明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不仅仅是因为明明的乐观、热爱生活感染了她,还是因为什么感染了她,默读课文15-17自然段。 11、谁来说说。 12、出示第16小节 13、谁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14、谁再来读这一段。把心放进去,通过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15、多好啊。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孩子,一个跟着父母靠卖菜生活的孩子,一个只能用蕃茄当太阳来想象的孩子,在自己有一点点复明的机会的时候,就要把双腿送给我,这怎能不让我流泪,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播放音乐) 16、明明的爱心感动了我。同学们再想一想,明明只是一个小孩子,她的爱心又是谁培养出来的呢,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 ?父母 明明的父母是怎样的人,(生活并不富有,不放弃这个盲孩子,尽自己可能培养她,想方设法为她治病,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还有什么人也影响了明明 ?好心人 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还有好多的好心人。你们看(出示一组图片,音乐“爱的奉献”画外音介绍) 好心人感染了明明细小的心灵,所以,明明对卫阿姨说出了那番话。听了那番话,卫阿姨又会怎么想呢,(我不孤独,有明明这样的人在关怀着我;我并不可怜,我有自己的本领,为什么不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从此以后,出示“红红的番茄太阳„„”,番茄太阳,那是明明的温暖的爱心。卫阿姨从此不再绝望,她坚强地用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是我搜集到的一组关于卫阿姨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卫的成绩) 四、总结 1、卫阿姨终于站起来了。此刻,你想对卫阿姨说什么,想对明明说什么, 2、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成为一个心中有太阳的人;只要心中有希望,那就离光明不远了。 教学反思: 读《番茄太阳》剩下的就是感动,对于我来说有着这种感动,我相信孩子与我一样有着这种感动。如果学生在想想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舞《千手观音》,知道《千手观音》中的那些演员们,把这篇文章与这些演员们加起来,最终不还是“感动”两字吗, 13 第一次抱母亲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三、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 第 一 课 时 一、揭题导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相机板书:原因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 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划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 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板书:难过,愧疚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引导: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师:是呀,“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 “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师: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师: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四、指导写字:越、瘦 五、布置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抄写生字。 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先:换床单(1—3) 后:报母恩(4—5) 感受:难过愧疚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 担子,并且从无怨言,这使作者感到难过和愧疚,从而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这个想法是„„, 二、品读4、5自然段。 师: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师: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 师:母亲流的是怎样的泪水,为什么,(激动、幸福、欣慰等) 引导: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师: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 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真挚的言语中我触摸到美好的心灵。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想起了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是呀,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爱儿女。我想那位护士也一定想起了她的母亲,你看她在文中都有哪些变化,(体会到护士也被无私的爱打动了。) 师:孟子有句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别人的父母,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护士一样孝顺别人的长辈,好吗,请落实在行动上,然后写一篇日记,哪一天有了行动,哪一天写这篇日记,老师看你的日记就知道你是否行动了。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则孝顺长辈的日记。 2、抄写生词并听写。 3、《课程探究》第13课。 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反思: 真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非常感动。我有了这份感动,一定能够让孩子们永远拥有这种 感动 14 我不是最弱小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 成良好道德行为。 教学过程: 课前交谈:关于“最弱小的”,了解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认识。 一、读通课文,感知故事 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通读情况。 2、小组交流各自预习的收获,读懂了些什么。 3、小组推派代表在全班作初读收获的交流。 此为阅读的第一层面:学生借助现有知识、能力基础自读课文,通过交流有所促进,其 认知基本停留在字词的理解,故事内容的了解,人品的初知层面。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对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带着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此为阅读的第二层面:学生根据个体喜好稍作努力品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诵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解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林中旷地景色的美好,雨中蔷薇花 评价:你编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从鸟儿那里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你学到了勇敢、顽强的技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板书课题,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2)(插图上叠映人物)请认真观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妈妈、托利亚他们的表情动作各是怎样,再读读想想书上有关语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2、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每个人都要保护 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 爸爸 托利亚 教学反思: 往前一步,就是创造,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合谐。 习作4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教学要求 1、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2、用睿智的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3、用一枝灵动的笔,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 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 由生活中的热点引起话题,激发表达欲;倡导各抒己见,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精心搜集图片设置讨论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对话片段练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民主、愉悦、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对话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热爱和平。 2、通过讨论,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策略方法 1、由热点话题引入,激发讨论的欲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 2、图片创设情境,进入讨论,升华内心的情感。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把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达到互助学习的目的。 4、片段练写,克服时间不够的因素,抓住重点,互相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和范文; 习作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游戏——我说你说) [设计意图:诱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别人的感情变化。创设一个民主、愉悦、平等的学习环境。] 一、提出话题,激发讨论的欲望。 1、你们听说过伊拉克吗?你听说哪些与它有关的事情? {课件出示} 2、伊拉克那里曾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那美丽的地方流过,无数的人曾慕名前去参观他的伟大,可自从2003年3月,美国发起对伊战争,一切都被改写:历史名城被毁灭,无辜的生灵受到屠杀,那里的小朋友又过的怎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新华社记者发回的图片。 3、朗读小诗《分一点梦给他们》{课件出示图片} 二、图文结合,升华内心的情感。 1、引出讨论会内容——伊拉克小朋友。 2、提出倾听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对精彩的发言可以记录下来,等一会,写的时候还有大用处。 3、你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 4、合作讨论:如果可能,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课件出示} 5、过渡语:祝福伊拉克小朋友早日摆脱战争的折磨,祈祷世界和平。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图片,把关注的眼光投向每位伊拉克的小朋友,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倾听不同的声音,对精彩的对话做适当的记录。同时,诱导学生放飞想象,在如果中去帮助伊拉克小朋友,从内心深处向往真善美并发出和平的呼声。] 三、因势力导,分析具体的范文。 1、为了不让我们忘记这意义深刻的讨论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爱的声音,让我们记叙刚才发生的一切。 2、出示习作内容——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3、出示范文并范读。 4、请同学注意看范文二至五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5、想一想,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详有略、写好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对话片段练写 1、我们都知道,写好一件事要有起因„„ 2、作文中哪一部分应该详写? 3、自由合作,回忆对话并记录下来。 4、将自己的对话描写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互相修改。 5、展示学生对话片段,老师适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点明需要修改的地方。 五、总结评价,点明道理。 同学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用灵动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练习四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 .学会八个成语及 《 三字经》 中的一个片段。 3 .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 .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 (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 (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 ( 《 本草纲目 》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 (今天,书上也出现 7 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 (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 7 种中药。 7 (你知道这 7 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 (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 (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 (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 (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 (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 小柴胡冲剂 》 ,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 7 (指名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所学课文 《 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 (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自己读读这 8 个成语,读准字音。 2 (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衣 战士 》 ,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 (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 (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段。 2 (互相讨论、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 3 (指名说 《 三字经》 的意思。 4 (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 2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 .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 .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 .师范写“羽”。 6 .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3 (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纸毛笔 一、审题 1 (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 (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 (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3 (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15 鸟 语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 热爱。 4、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生字,指导学生描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读了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呢,(生自由提问) 板书课题:鸟语 齐读课题。 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从鸟的语言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自学流程如下: (1)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练读,亦可同桌互相听读。 (2)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识记本课生字的方法,尝试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给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尝试给课文分段。可书面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亦可自己思考。 2、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一些较长和较难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尝试说说自己对一些生词的理解。 (3)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所得,也可提出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或读得好的句段。 3、分组练读课文,加深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课后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2、出示: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小组讨论: (1)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爱鸟,爱听鸟语和想听懂鸟语, (3)你能读出小作者的这种感吗, 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讲述自已课后搜集的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过渡: 于是,小作者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那么作者又从鸟语中听懂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 (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 (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 (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交流: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每组可指名一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2)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a、小作者在同布谷鸟的“对话”中懂得了要做一个“勤劳刻苦”的人。 b、小作者在倾听喜鹊的叫声中,懂得了人对生活和未来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c、小作者在从其他许多鸟的叫声中,明白了各种道理。 (3)检查各组的朗读情况。 各组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在读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指名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合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 学生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从哪些鸟的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想一想,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3、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把你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出示: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音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1)学生说说自己对“疏忽”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境) (2)自已尝试进行造句。 (3)交流评议。 (4)按相同的方法完成对“顽强”的造句训练。 二、学习文章写法,进行拓展练习 1、本文写小作者从鸟的身上想到了很多,在写布谷鸟和喜鹊时叙述详细,而在写其他鸟时则比较简略。 拓展练习一: 在作者所写的其他鸟类中选择一个依照前文进行详写,如:可以写自己同燕子的对话,也可以写自已观看大雁的飞行。要求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可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1)学生练写。 (2)交流评议。 2、本文写了很多种的鸟,作者都能抓住它们独特的地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练习二: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或叫声。要求语言准确、通顺。 (1)学生练习完成训练。 (2)交流评议。 (本次练习可根据上课时间进行安排,亦可安排在课外完成) 三、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2、3自然段。 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3、学生练背。有条件的可当堂试背。 布置作业: 1、选择两个拓展练习的其中一个写下来。 2、背诵全文。 苏教版小语四下《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我做了如下尝试: 教学反思: 爱鸟、知鸟、懂鸟、护鸟,将文本激活,将旧知激活,将孩子们的情感激活。声声鸟语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体现着孩子们心中的爱鸟情。的柔弱无援,还可欣赏某些写法。以下为阅读的第三层面: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经受人文熏陶,提升心灵感悟。 16 天鹅的我故事 1 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 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 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 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 板书:天鹅的故事 、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 )情况下,( )带领( )去( )结果( )的故事, 2、 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 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 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 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 指导朗读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 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 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 齐读、 B 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C (理解“胸脯”)(板书:勇敢) D 结果怎样,(看媒体) E 齐读句子(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理解“窟窿”) (2)众天鹅怎么做,(理解“怔住”) 3 这时众天鹅发出了怎样的叫声, (1) 出示:(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哩—克哩”的叫声,) (2) 自己读、师生互读、 齐读 (三)体会第三次叫声 1 (板书:团结)导读,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 2 此时,天鹅的叫声怎么样, 3 出示:(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 4、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出示:(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好像在说:“。”)(板书:脱险) 6、 积累几个描写和风的词语 说明: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促成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整体朗读三次叫声 (五)齐读课文,说说感动的语句。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 我是以“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家的墙上为什么挂着那杆猎枪”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17 生命的壮歌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3. 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 1、范写生字“蚁”,齐读。 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把这个“蚁”字写得这么小,结合出示卡片:(弱小)的蚂蚁 3、继续板书:国英雄齐读题目 4、这是一个小故事的题目,初次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板书:, 二、 激情揭题 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的壮歌 这就是18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 3、网上征文:故事结束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内心又有何感受呢,同学们,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曾有许许多多英雄楷模涌现,他们身上正是有着蚂蚁的这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你想到了谁, 三、学法小结 1、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另一则小故事。如果我们用上学习《“蚁国英雄”》的方法,就可以自学下一个故事了。 2、回忆小结学法,结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 细读感人之处 朗读表达情感 附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火神肆虐 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 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 勇于献身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 (二)导入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看到这个小故事的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 (三)了解故事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老少分类飞跃山涧 老少配合一死一生 唱响壮歌猎人惊呆 3(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四)细读感人之处 1(过渡: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 3(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桥墩,„„) ?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当老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有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一自然段: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的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幅场景,突出“猛蹬”。 ?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a、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B、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再次指导朗读课文: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图,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继续交流,出示: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 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4(此时此刻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音乐“爱的奉献” (六)作业 1(组词。 蚂()怜()具()弃() 妈()玲()俱()奔()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没有(),没有(),(),()。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也不() 习作5 写一种植物 教学要求: 1、 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 2、 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3、 指导学生进行“定性”。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点”,尽量避免涉及“面”。 4、 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 1、 写植物2、 细致观察3、 写茎(或干)、叶、花(或果实)4、 写出特点5、 由说到写 二、读析例文,感知说法 1、 读例文,知外形2、 析内容,抓要领(1) 小作者是从几个部分写桑树的,(2) 他是怎样介绍各部分的特点的,(板书)叶子:大、翠绿、鲜亮 果实:颜色变化 生命力:叶子生长较快(3) 总结 三、观察盆景,即兴练说 1、 仔细观察,如实叙述 2、 加入想象,锦上添花 四、讨论注意点 1、 观察顺序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方位顺序。(立足点)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 2、 写出特点。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 五、动手试作,巡回指点 1、 选材,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或与众不同的。 2、 提纲,把握好各个方面。 3、 准确表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自改互改,直到满意为止 认真眷写板书 叶子:大、翠绿、鲜亮 果实:颜色变化 生命力:叶子生长较快 练习五》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创作谜语的练习;读读背背,是一项积累语言的练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录、举、碌”等三个字;口语交际,要求学做节目主持人;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它”、“雷”。 教学要求: 1、学会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 2、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 3、积累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 4、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节目主持人。 5 6、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老师这儿有则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猜 一蔬菜名)。 (2) 词典上是怎么解释的呢,打开书来读一读。 (3)讲的都是辣椒,谜语的谜面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呢, (3) 小结:表述间接、语言简炼、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 而词典中的解释,表述是定义性的,严谨、科学、全面。 2、教学第二部分 (1) 了解了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有没有兴趣自己也业创作一首谜语呢~ (2)出示:电脑、台灯、藕、闹钟、电视机、茄子、鞋子、钢笔、足球、复读机,你最 喜欢哪一种物品, (3)这种物品有什么特点,它像什么, (4)自己试着创作一则谜语。 (5)互相交流、互相猜。 3、教学第三部分 ) 把自己创作的谜语给爸爸妈妈猜一猜。 (1 (2) 老师这儿也有几则谜语是自己创作的,你们来猜一猜。 (3)你们还能创作谜语吗,互相说,互相猜。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自己借助字典把八个词语的音读准。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全班齐读词语。 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互相交流交流。 4、师可以相机补充或纠正。 5、读了这八个词语,你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八个词语。 7、这儿还有一篇《古今贤文》,仍然把字音读准。自读,指名读。 8、出示挂图,看了图,你弄懂《古今贤文》说的意思了吗, 9、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10、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古今贤文》。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要求。 (3)总结:这三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其中左右或上下呼应的笔画都要向中心聚,同时 纵向笔画要挺直。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2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提示话题。 (2)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指名读本课说话要求。 (4)师小结归纳要求:a、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B、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c、当众演一演。 2、指导 (1)联系生活经验,或播放倪萍、崔永元主持节目的片断,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 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指名说。 (6)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 话。 3、练习。 (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 巡回指导。 (2)指名上台表演。 (3)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18 沙 漠 绿 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 一 课 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7、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己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步”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厂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理解同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朽“买来、挖去、填土、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渎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 ) 漂( ) 侍( ) 宜( ) 烧( ) 飘( ) 待( ) 宣( )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 ) ( ) ( ) 千干净净 ( ) ( ) ( ) 4(写出近义词。 培植( ) 适宜( ) 美丽( ) 侍弄( ) 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能读到建设,读不到一点破坏,建设是要花时间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坏只需要一刹那。人们为什么不去破坏,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觉遵守的规则,他们把花草树木当作人来看待,当人来培育。美是怎么来的,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探讨这个沙漠变绿洲的过程中,其实也美育之过程。人怎么创造美,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具体,那就是要花大代价,要真心地去保护,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这种美的训练,是非常好的。我们应该抓住~ 19 云雀的心愿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认识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加强朗读与理解能力的自我诊断与矫治。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认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反馈正音。 (3)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4)依据课题质疑。 (5)浏览课文,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相机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自渎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3、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4、检查自学效果: (1)第1段:抓住“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体会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指导读好埋怨的语气;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2)第2段:“从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体会说明什么;从“大伞”、“挡住”、“吸收”、“渗进”、“储存”体会森林是一座大水库;出示反问句式,体会反问语气,指导朗读;仍用上一段的句式练习说话,领悟云雀***话。 (3)第3段:生自渎自说自悟,抓住“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等词语来体会。 5、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读后有条理地说一说。 6、读后两个自然段,读出“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感叹,读出“一定”、“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决心和期盼。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上练习复述,鼓励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将对“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体会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后将课文排练成课本剧。 2、选读有关科普文章,举行“环保我知道”主题会。 《云雀的心愿》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 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20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象),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板书:池上)齐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 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 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结合前后句和文中插图,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剧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生: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2)小娃如何偷采, 生: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 (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 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朗读这两行诗。 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 (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 (4)指导读出情趣。 二、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读、唱、演都可) 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荷塘、荷叶的诗句, 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语 一、理解课题。 分别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 1、配乐范读。边听边想画面。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重点读准:稚子、垂纶、借问。 三、读课文,悟道理。 师: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甲:这么大声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乙: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捉不到鱼了。 生丙:我应该打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生丁:(做摆手动作)不要惊了我的鱼。 生戊:(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 师:你认为文中的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己:那个小孩做的是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告诉他,这样就不会 吓跑鱼儿了。 生庚:我也这样认为,他这样做,既帮助了人,又没吓跑鱼。 师:是呀,大家说的对,这个小孩聪明又有礼貌。他陶醉在垂钓的乐趣之中,还不 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你们也原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四、指导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稚子 垂纶 小儿垂钓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 借问 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习作前确定研讨的内容,并根据讨论的话题,大量搜集相关资料。 2、展开丰富激烈的讨论,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整合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 把讨论的话题写下来。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许多话题都令我们感到兴趣,为此我们忍不住要进行讨论。下面请看如下话题: 二、话题讨论: (一)出示讨论话题。 1、有一位农民种了大片的玉米。玉米成熟了,被野猪吃了不少。过去野猪一来,可以用猎枪打,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打不得了。你不打它,它就糟蹋庄稼。为此农民叫苦不迭。 2、有人说,电池不能乱扔,它会严重污染环境。魏学明同学却不理会,还说:“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有见有多大的危害。” 3、王仁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因此武松称不上英雄。你认为呢, 4、据报道,“非典”病毒的蔓延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二)选择讨论话题。 同学们,这4个话题,有的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曾经报道过的消息,有的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情,都是一些与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等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这些话题值得人么关注。 (三)组织学生讨论。 1、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提高自己的认识。 2、练习方法: (1)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是怎样看的,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2)留心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再进行整理摘录,写成文章。 3、四人小组讨论。 4、指导大组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评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学习别人的创新意识,开阔思路。 2、训练学生点评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一、 整合资料。 1、以“非典”为例: (1)“非典”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 (2)在全国人们进行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涌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3)“非典”病毒从何而来,怎样预防, 2、按三个问题进行搜集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丰富资料。 3、老师适当地指点、辅导。 4、根据讨论内容,列出提纲: (1) 打破平衡,就是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 (2) 为什么这么说,从追寻“非典”病毒的由来说起。(文章的主体) (3) 对人类提出的警示,发出呼吁。 5、交流、评议、补充。 提出修改要点: (1)表达的观点要明确,避免重复。 (2)注意文章内在的逻辑性。 (3)注意活动的有效总结。 习作讲评: 1、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2、做到有详有略; 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别人的语言——说话的内容或各种文字材料中别人的看法。 4、个别学生写的题目不符合写作要求,还写了错别字。 朗读优秀篇: 1、阅读四篇写得好的作文,学生做评价。 2、对照自己的作文,看看老师写的简评,想想怎样写更好。 3、自己修改作文。 订正错别字,教师批改讲解。 练习六 教学要求: 1、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形近字。 、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2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小芳正在调查有关噪声的问题,她查到了一段有关噪声的资料。 (2) 出示这段语。 (3)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借助工具书,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 (4)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齐读这段话。 (5)在文中画出下题所提到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把这些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 (1) 读读这两个词语所在句子,并想想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它同学补充。 (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 (4) “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与某个事物搭配,而“须要”则是一定要的意思,一 般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 (5)你能用这两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利用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 三、教学第三部分 (1)你能帮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 (2) 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 即字的偏旁与意思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 (5)小组合作编顺口溜。 (6)互相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一)教学成语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4、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 5、做游戏,让一个学生悄悄看一个成语,然后做动作,其他同学猜。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诗《小池》 1、借助工具书及诗集,自学这首诗。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 垮、碎、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左半边都比较小,或基础上小结:“ 半边较宽且高。 (4) 教师范写“垮”。提醒学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 指名读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读书上出现的在三个例子。 (2)怎样鼓励,互相讨论、交流。 (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4)分角色扮演。师生共同评议。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 (2)总结。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教材简析 [内容提要] 课文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热爱科学事业和谦逊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学会分段] 本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着随便的老人,父亲告诉她,那 位老人是爱因斯坦。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穿戴。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第8自然段):写小姑娘的母亲问爱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时都谈些啥。 [写作特色] 1(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借助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板书:爱因斯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齐读课题。 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次相遇,相处,成了好朋友) 二、精读训练 (一):快速通读全文,用“——”画出描写他们三次相遇的句子。 (二)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A、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 A“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齐读。 (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课件出示: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脚下足及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A、照样子写词语:又肥又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C、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穿着的句子。 2、当小女孩把这见事告诉父亲后又怎样呢,师引读父亲的话。 3、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小女孩为什么“纳闷”, 4、根据回答出示: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 7、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 (三)、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 1、过渡: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2、找出课文中有两个“仍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1)、读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3)说说“一面……一面……”体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3、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4、分角色读第二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四)、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4、分角色读第三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三、作业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板书: 第一次相遇 撞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第二次相遇 遇 第三次相遇 等待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 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 出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 2、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宋庆龄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红笔标注“舍不得” )指导朗读 4、那么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宋庆龄会如此的喜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感受樟树外形美 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屏示第4小节。 (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板书: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 理解意思: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 A 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一句看出樟树 的蓬蓬勃勃。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 “枝繁叶茂”。) (从“枝干不仅伸向四面八方,而且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 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 师:多美的树叶。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 女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 勃”中的“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 师: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个关联词也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呢,(“无论„„总是„„”) 师引读:是啊,无论 ,它们总是 。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 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 出示句式: 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学生练说。 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4小节)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品味樟树内在美 1、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中找找答案 (这樟树还具有可贵之处。) 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屏示:这是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这个香味保持得也算够久的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他树木比较)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 4、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 屏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师:这还是—— 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四、品一品,感悟人树相同处 1、、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抽屉中取出) 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你读懂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学生说说,宋庆龄与樟树的关系。 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课件出示)学生自读 师:这就是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 (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齐读。 2、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 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 写话,指名读。 3、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正如在人们的心目中,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五、课外拓展 中国福利会还在1985年设立的全国性专项奖——宋庆龄樟树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樟树精神。 板书设计: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精神蓬勃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 坚强不屈 拒虫香气 永久保持 高贵品质 高贵木质 借物喻人 23 黄河的主人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尝试”“提心吊胆”造句。 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2、解题质疑: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 ?“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略) 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 3、生回答思考题。(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 幻灯出示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 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 五、指名分节读全文。 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体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 容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 六、学习课文第一节。 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 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 3、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放映结束,师指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 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生说后师出示:生齐读) 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过渡: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 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读出气势,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第一节,读出气势。 二、交流学习第2-7节。 1、分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2-7节,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读课文的2、3、5、7节,体会:羊皮筏子的轻小、载人载物多,第一次坐羊皮 筏子的胆怯„„ ?重点体会第6节第1-2句。 我不禁提心吊胆,„„破浪前行。 A、找出句子中“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词的反义词。(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 B、如果艄公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3、联系课文2-7节,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4、小结: 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镇静、从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艄公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 指名说说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拓展训练: 1、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2、填空: 黄河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大家想一想,猎人凭着成为大森林的主人。 人凭着成为的主人。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造句: 尝试„„ 提心吊胆„ 习作7 《体验》 教学过程: 一、提出活动内容,提供协作素材,指导体验 1、 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教室里的摆设,猜猜,老师想让同学们干什么呢, 生:老师想让我们玩游戏 „„ „„ 2、 谁想来试试,不过,在比赛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大家要注意了:(1)选手必须蒙眼,学着盲人的模样进行接力比赛。 (2)从本队的独木桥上走到对面的桌前,那到放在桌上的苹果后方可摘下眼罩径直跑回前点拍同伴的手后下一位同学才能开始比赛。最后一个比赛的同学回到起点方算胜利 (3)观赛的同学不许有任何形式的提醒、帮助,否则队违规,必须重新比赛。 3、听清楚了吗,谁来, 二、通过游戏,指导体验 赛前指导 1、 找出3组学生进行比赛<板书:赛前> 2、 现场采访学生:请告诉老师,你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 生:我想我们队一定能胜利的,我很兴奋 生:这有什么难的,小菜一碟 „„ „„ 师评过渡:同学们刚才谈的感受多真实啊~老师希望你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能把它生动地写出来,能做到吗, 3、 好,做好准备,比赛开始~<板书:赛中> 赛中指导 1、现场采访已经赛过的学生:谈谈你刚才的感受行吗, 生:真是太紧张的,我的手心的冒汗了呢~ 2、(比赛结束)刚才的比赛很激烈~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也把参加比赛的过程谈得很具 体也很生动,如果写出来应该是篇很棒的文章。大家刚才都进行了体验,现在,让我来谈谈 刚才学盲人的感受。 生:盲人的双眼看不到东西,真是很不方便呀 生:我觉得盲人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尽量多帮助他们 „„ „„ 师:大家能从这次体验活动中认识到这么深刻的道理,老师真的非常高兴。 三、指导学生写作 1、现在,写作的题材及内容都有了,这样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呢, 练习七、 教学要求: 1、将象棋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熟记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 3、写好钢笔字。 、练习口语交际,小烦脑热线。 4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 2你对象棋了有什么了解, 二、教学第一部分 (1) 自己读读第一部分垢内容。 (2) 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棋输一 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 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三、教学第二部分 (1) 你们想象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一读,读后在自己做的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师巡视指导。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就是著名的象棋大师,看看下面这段语是怎样写他的, (2) 自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3)这段话后面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指名说词义,其他同学补充。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一)、教学成语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都知道吗, 3 4、是的,第一组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 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的。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古今贤文》,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2、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犯、饱、它”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犯、饱、它”上下两钩见了面,总是下钩包 上钩。 (4) 指名说,相互交流,师补充。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 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指导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练习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流利、有条理等。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有困难的学生。
/
本文档为【5 苹果里的五角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