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017-10-23 22页 doc 44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免费~~免费~~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他与其他生命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有意识。有了意识,人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受控于自然界,而是通过探寻和利用规律,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免费~~免费~~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他与其他生命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有意识。有了意识,人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受控于自然界,而是通过探寻和利用规律,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的反映对象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例如:(1)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2)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3)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的需要,促进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不断提供大量新的认识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例如:(1)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余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人耳也听不见超声波,实践提供了望远镜、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等观测工具,突破人的感官局限。(2)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讲过一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一次苏东坡拜访王安石,恰逢王不在。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傲霜斗雪,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便提笔续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他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到了九月重阳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邀友赏菊,恰一夜秋风刚过,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才猛然醒悟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 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不容忽视,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读书,获取间接经验,更要积极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人的认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一步步走向真理。 (1)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当地人一直认为它有毒,不敢碰,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狼桃”。16世纪,英国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时发现了它,带回几株种在皇家花园里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尝一尝。他在吃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不但没死,还发现了一道美食。 (2)19世纪80年代前,科学家们认为动物机体只需要蛋白质和少量的盐类。俄国医生鲁宁对此表示怀疑。1880年做了一个实验。两组老鼠一组用只含蛋白质和盐类的人工乳喂养,一组用自然乳喂养。结果喂自然乳的都很健壮,另一组不久就病死了。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乳中含有一类动物机体必需的未知物质——维生素。 总之,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相反,错误的理论则阻碍实践的发展。例如:海王星的发现。自从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但艾利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置之不理。幸亏法国人勒维烈也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的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和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1)墨子:认为认识知识都是后天的,来源于人的感觉,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简言之,一是以古人的历史经验为准则,二是以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三是以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准绳。三表法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的真伪,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进一步贯彻和发挥。 (2)恩培多克勒:“流射说”。认为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的存在,当这些流射物通过适当的感觉通道进入人体时,就会形成感觉,进而形成认识。 (3)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事物都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外界事物总会发出一种极细微的原子流,在作为媒介的空气上面打下印记。当空气触及人的感觉器官,空气上的印记就打到了人的感觉器官上面,造成了事物的影像。感性认识是由比较粗糙的原子在感官中留下的影像,理性认识是比较精细的原子在心灵中造成的影像。 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4)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本身不会产生认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2、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孔子:对于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他做了两个明确的答案:“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是说有一种人,他们的知识是生而具有的,这是上等人。 ?孟子:“良知”“良能”说。在他看来,善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天赋的,这种天赋的本性叫“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讲的“良知”“良能”是一种道德知识,他把是非善恶的道德知识说成是先天的,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于他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善端是人的内心所固有的,所以,人对自己的本性进行自我认识就可以知道天命,认识外部客观世界。他的求知路线,不是向外部世界寻求知识,而是向内心去求知识。 ?笛卡儿:天赋观念论。他认为知识都是有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共分三类:第一类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他认为第二类观念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神等客观精神力量赋予的。 ?柏拉图:“回忆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对应着各自的理念,在万物产生之前理念已经存在了。人出生前,灵魂在理念世界里就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出生后灵魂由于受到肉体的干扰和污染,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才能把忘掉的知识从新回忆起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黑格尔:“绝对观念”。他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者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又有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2)离开辨证法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为了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 (2)把辨证法应用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 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1)三种形式 ?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一个苹果。看一眼——圆、红、大;摸一下——硬、光滑;吃一口——酸酸甜甜。 ?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形象。例:一个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表象: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映象。感、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对曾经感知过而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例:记忆中的苹果。 (2)特点:形象性、直接性。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还不深刻,因而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抽象性、间接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例:《黄帝内经》记载。一位樵夫多年患头痛病。有一次打柴时无意中碰破了脚趾头,出了点血,可是头不痛了。这一发现太偶然了,没引起他的注意。后来又有一次,碰破了脚趾头,头又不痛了。他心里一亮:也许头痛真该刺脚,于是他在头痛时故意把脚趾刺破,果然头不痛了。屡试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樵夫成了第一个人体针刺穴位的发现者。这个穴位叫“大敦穴”。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感觉到的东西,人们常常并不理解。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 例:压电效应。美国长谷镇一带铁路沿线,常常由一团团火球结队而行,忽明忽暗,摇曳不定,当地居民恐慌不已。起初科学家设想是电荷的作用,拆除了部分钢轨。但火球依然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存在。后来发现许多地方都出现过,把这些地方标在地图上向地质学家请教,发现这些地方都处在或靠近地壳断层区,而且都蕴藏有石英矿。石英是一种压电晶体,受到阻力或扭曲变形时,就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地壳断层错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放电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光。 水银湖: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一天在画家丘罗夫家里看到一幅画:画面上呈圆锥状的山峰临湖而立。山顶白色,山脚和湖面却闪着蓝光,似乎笼罩着一层蓝色的雾气,山石远远望去又呈红色。画家说:“这是卡顿山脉附近的实地写生画。传说这个地方好像有什么魔鬼似的,无人敢去涉足。我出于好奇冒险进入这个危险区。还没走到湖边就胸闷头晕,恶心难忍。湖边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在几乎窒息的情况下,我草草画了这幅画,回家后病了四年。”地质学家更感兴趣。经过反复思考认为:红色的山石可能是硫化汞矿石,高热下它可分解为硫和水银,山脚下的湖必然是一个水银湖,蓝雾是剧毒的水银蒸气。为了证实猜想,他带上防毒面具去考察,果然如此。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觉无思维则盲,思维无感觉则空。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例: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的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记录气温、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每年都要仔细记录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布谷鸟初啼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才形成了物候学理论。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运用辨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因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这些成就与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所取得的材料是分不开的。第谷曾用多种天文测量仪器,花费了30年的功夫,精密的观测行星位置,积累了大量材料。但遗憾的是,他在天文观测方面非常出色,但却不善于进行理论分析。1600年,他请开普勒做自己的助手。开普勒对科学观察不感兴趣,但十分善于理论分析、抽象和概括。 5、正确理解认识辨证运动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略)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1、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例:纸上谈兵。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例:热素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人们认为热是一种没有重量、可以在物体中自由流动的物质。物体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是由热素的流入或流出决定的,1789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福德在慕尼黑兵工厂监造大炮时,发现钻炮膛的钻头越钝,钻出的碎屑越少,产生的热量却越多。后来,他把炮筒放在水槽里,用一支钝得几乎钻不出碎屑的钻头钻孔。几匹马拉着钻具钻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水竟然沸腾起来。这证明热只能来源于钻头的运动。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又进行了冰的摩擦实验。用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并使整个仪器都保持在0?,几分钟后,冰化成了水。这种热量来源只能使机械运动,“热之唯动说”取代了“热素说”,现在又发展到了“分子热运动理论”。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性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针。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如工具等物质条件。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如辛亥革命。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止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 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客体的本质有一个不断显露的过程, 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看到海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只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培根 (2)从客观条件看: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范围、科学技术条件都是人们认识发展的限制。例:古人认为“天圆地方”,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认为地球是圆的,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测量队测量,证实是扁椭圆形,近年来,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和计算机的帮助,认识更加精确。 (3)从认识主体看: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知识水平、立场、观点和认识能力局限性在所难免。 例:古诗《求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非理性因素: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人眼里出西施”。 2、方法论要求:在认识过程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地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唯物论)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例:在能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人们曾经幻想制造一种一经开动便不再需要任何力或燃料而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械装置——永动机。有许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都失败了。定律发现后,人们认识到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1775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接受审查关于永动机的发明。但又有人幻想制造一种能够吸收海水和空气中的热能而永不停止、无限工作的机器,所谓第二代永动机。表面看,这并不违背定律,但仍失败了。原因是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在一个有限系统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最后达到平衡。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在科学发展史上,以权势压倒真理的现象不乏其例,但每一次都以权势者的失败和真理的胜利而告终。 注:真理形式的主观性:既不能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反对真理客观性的错误观点,如实用主义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就其发展来说,无论广度或深度方面都是无限的。随着人类世代的延续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所获得的真理,可以反映物质世界越来越多的部分,物质运动越来越多的形式,物质结构越来越多的层次,以及事物多层次的特殊的和普遍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发展是无限的;从深度来说,它与自己的对象越来越接近,反映日益精确化。因此,原则上说,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认识的发展没有不可逾越的领域,认识的精度也没有不可超越的界限,认识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真理不会有最终被穷尽之日。这是真理发展的无限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而不是最终完成意义上的绝对。 2、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1)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正确认识。对地球和太阳的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一个部分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部分的认识,物理学中的科学真理,只是对物质的物理运动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运动形式的认识。哲学所揭示的真理,虽然普遍适用于各个领域,但只是在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这个层次上反映世界,不能代替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规律的认识。 (2)深度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包含绝对性的颗粒,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每一个真 理性的认识在对有限对象的反映中同时包含着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无限的物质世 界就存在于各种有限事物中,而不是在它之外;每一个有限的具体事物,作为物质世界 的一部分,都在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又有不同的层次,既有同类事物的共 性,又有一切事物的共性,用狄慈根的话说,就是“具有绝对物的本性”。对无限世界 的认识并非是存在于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外的,人们并非是穷尽了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后方 才达到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如果是那样,无限的物质世界就成了永远不可认识的对象, 因为有限物是不可穷尽的。总之,由于有限物是与无限世界相联系的,有限物中包含的 特殊性、个性是与普遍性、共性相联系的,所以,正确反映有限对象的具体真理同时也 在一定意义上正确反映了无限的物质世界。)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总和构成 绝对性真理。 例:人们对某一物体长度的测量必然具有近似性,但在这一定精确度的范围内,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即测量结果与对象的符合性是不容怀疑的,具有相对中的绝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三国时代的刘徽算出π值为3.1416,南北朝祖冲之又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现在用计算机可算到千万位,但永远不会算完。这说明人类对圆周长与直径之比的认识,始终是近似的,但就是刘徽的结果,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四位小数的范围),也确实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圆周率在数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生产实践中无数次的运用,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的确实可靠性或绝对性,这一真理还会继续发展,但永远不会被推翻。近似并不意味着不正确,不可靠。一定精确度的正确反映,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对于一定实践需要来说,是完全可靠的认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实自己正确,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还是在主观的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因此,只有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认识之外的原因引起的,就是错误的认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绝对性、唯一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不确定性(相对性、条件性):实践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 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征 (1)客观性。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生存状态决定的,本质上都是客观的。 例:人要生存必须具备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例:仙丹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反而会使人送命。 “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 ——马克思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2)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尽管价值体现在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属性本身并不是价值。某物是否有价值,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程度,是某物具不具有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刘姥姥对荷叶和树的不同价值取向。 ?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的需要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仅仅依靠自然存在物直接的、现成的存在形态,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而且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其属性是多样的,可以在不同方面对人有用,但那些属性对人会有何用,事物本身不会自动暴露出来。即使事物能显示出对于人的某种有用性,在人们未发现何掌握对它的使用方法时,对人仍不具有现实的价值。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而是对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何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的超越,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超越性关系。价值关系的这种超越性是在主体的实践中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因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无论是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的潜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实际掌握客体的方式,乃至最后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都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例:下雪了堆雪人,用石子当眼睛,用辣椒当鼻子,用笤帚当手臂。 (3)社会历史性。例:文物。由古时的实用价值变为现在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4)多维性。由于主体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客体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例:一块钻石——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使用的价值。这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的做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制约、导向 (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的方向发展。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略)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二者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相互制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2)相互引导: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3)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略)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略)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略) 免费~~免费~~
/
本文档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