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2017-11-22 3页 doc 13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海峡两岸的关系的松动居然是从文学的开始的。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我也没有想到,在新浪谈“共和国文本”之一余光中的《乡愁》时,我突然想到了这一点。而且发现,率先提出“三通”的居然是现代派诗人余光中。 台湾的文学进入大陆,不知道是谁开的禁,这个禁开得好~琼瑶阿姨的小说滋润了多少人,台湾的文学一度曾经成为大陆的畅销读物,以致当时有一本刊物叫《港台文学选刊》,现在好像也不见了。 我最早接触到台湾的文学,好像是诗歌。当时流沙河先生在《星星》开专栏,题目好像叫...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海峡两岸的关系的松动居然是从文学的开始的。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我也没有想到,在新浪谈“共和国文本”之一余光中的《乡愁》时,我突然想到了这一点。而且发现,率先提出“三通”的居然是现代派诗人余光中。 台湾的文学进入大陆,不知道是谁开的禁,这个禁开得好~琼瑶阿姨的小说滋润了多少人,台湾的文学一度曾经成为大陆的畅销读物,以致当时有一本刊物叫《港台文学选刊》,现在好像也不见了。 我最早接触到台湾的文学,好像是诗歌。当时流沙河先生在《星星》开专栏,题目好像叫台湾现代诗人十二家。确实是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是啊,文学无国界,外国的文学作品可以翻译过来,和我们同根同祖的台湾文学为什么不能看呢,何况还不要翻译呢。 文学促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解冻,我们都记得当初读琼瑶、三毛、席慕蓉、白先勇、古龙的喜悦心情,他们让我们了解了台湾,也让我们了解了海峡那边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也知道我们在这头,他们在那头,血脉相连,割舍不断„„ 余光中写的是乡愁。愁是文学作品最喜欢描写的,中国古人描写愁产生了很多的警句,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独上高楼,为赋新诗强说愁。如今识透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李煜那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近人戴望舒也喜欢写愁,尤其爱写乡愁,也留下了不少的诗句,比如《我的怀乡病》。当然乡愁的最高境界还是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寥寥二十字,宏阔大境界。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诗的代人物,但这首《乡愁》却非常古典,或者说将新诗古典化的成功尝试,季羡林先生说新诗写作,迄无成功,我个人认为,《乡愁》属于新诗的成功之作。全篇只有八十八个汉字,但意境开阔,韵味隽永,广为流传,堪称当代的“床前明月光”。 乡愁是诗人最爱写的,也是最难写的,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名篇太多,难以超越。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成为名篇,不仅在于他使用了意象化的手段,因为意象化的手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也算不上新鲜的玩意儿。他使用了意象群来表达乡愁,像音乐里的回旋一样,反复表达同一个主旨,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这些不同的意象反复吟诵着同一个情绪。而且这些意象是不断拓展、延伸、放大的,从邮票到船票再到坟墓,直至海峡,乡愁被放大无数倍,这乡愁也不是一个人的乡愁而是一批人、一群人、一代人的乡愁。由于《乡愁》的独特的文字美,很多作曲家,包括王洛宾在内为它谱过曲,但都没有能够广为流传,说明自身的音乐美难以超越。 乡愁的放大也伴随着诗人的成长,《乡愁》在短短的诗篇里,潜藏这一个成长的主题。从“小时候”到“长大后”,到“后来”,到“如今”,时间在流逝,“我”也在长大,乡愁在放大,世界也在变大,我与世界的联系方式也在变,从邮票到船票,从坟墓到海峡,天地越来越大。 整个《乡愁》写的是与家乡的“隔”,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希望。船票则是交通方式,到坟墓的时候诗人则是绝望。而到海峡的时候,诗人又产生了希望。乡愁原来是通的,到了坟墓的时候,就断了小时候求学在外,邮票是通讯方式,乡愁是通的,靠写信来消除这“隔”,邮票承载的是乡愁,送达的乡愁。到船票的时候,我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结婚了,但两地分居,乡愁转化为对妻子的思念。船票是交通的方式,这个时候,乡愁依然是能化解的,船票能见面的。但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乡愁变成生死之隔,变成了坟墓。诗人是绝望的,“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不可以通话。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难以对话,生与死如此相近又如此遥远,乡愁变成不可以对话,不可以化解了,诗人情绪带有些绝望。但到了乡愁变成“浅浅的海峡”的时候,虽然距离更为遥远,但只是“浅浅的”,其实台湾海峡在地质层面上是非常深的,余光中觉得“浅浅”,是因为他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一张船票能够让他跨越这宽阔的海峡,回到大陆的怀抱。诗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 《乡愁》写了对“三通”的渴望,邮票是对通邮的渴望,船票是 对通航的希望。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诗人就提出近乎后来“三通”的希望,代表了人民的心声。这首诗,被两岸的中学教材选进去了,说明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心声,同时也说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超越阶级、民族、政治、历史的局限。 在《乡愁》这首诗里,乡愁的意象是变化的,“我”面对对象,前三次都是女性,母亲和新婚的妻子虽然是具象,但实际并不具体,可以泛指,指代所有的母亲和妻子,最后的大陆和海峡却是特指,专指台湾海峡和中国大陆,其实如果用我们习惯的政治话语就是:祖国,我的母亲。或许有人会提出来,这第二节不是说的新娘吗,其实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郭沫若在《炉中煤》里就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恋人,“我为你燃烧成这模样”。把祖国比作恋人和女性,是现代诗歌常用的手段,余光中巧妙地将对祖国的思念融化到乡愁这样一个意象中。乡愁无国界,无党界,无阶级界,无民族界,无历史界,只有世界。
/
本文档为【当代的“床前明月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