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年龄的奇迹

年龄的奇迹

2017-09-02 19页 doc 51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年龄的奇迹年龄的奇迹 我们毫无准备地步入中年。更糟糕的是,步入中年的我们错误地以为我们曾经所信奉的事实和原则将一如既往地服务我们。然而,人在中年,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改变,我们不能像从前年轻时那样过活。因为,年轻时候重大的事在中年时候可能就不重要了,而年轻时候的事实到了中年也许就成了谎言。 ——卡尔?荣格《生命的阶段》 目录 年龄的奇迹 目录 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001 第一章漫长而曲折的道路015 第二章你相信魔法吗027 第三章恰逢其时057 第四章惟有上帝知晓075 第五章她的行为方式及发色0...
年龄的奇迹
年龄的奇迹 我们毫无准备地步入中年。更糟糕的是,步入中年的我们错误地以为我们曾经所信奉的事实和原则将一如既往地服务我们。然而,人在中年,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改变,我们不能像从前年轻时那样过活。因为,年轻时候重大的事在中年时候可能就不重要了,而年轻时候的事实到了中年也许就成了谎言。 ——卡尔?荣格《生命的阶段》 目录 年龄的奇迹 目录 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001 第一章漫长而曲折的道路015 第二章你相信魔法吗027 第三章恰逢其时057 第四章惟有上帝知晓075 第五章她的行为方式及发色097 第六章我要活下来119 第七章深夜时分145 第八章亚伯拉罕、马丁和约翰163 第九章我们就是世界183 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引言 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皱纹、健忘;记不起昨天做了什么事,发现眼镜在冰箱里;大腿上的皮肤不再光滑;臀部也变得松弛;年轻人开始称呼你阿姨(或叔叔),过去常常同时向空中抛几个球杂耍,现在却做不到了;甚至不认识镜子中自己的脸;你开始嫉妒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珍惜青春岁月是多么的不可理解;你觉得不再受人重视;不知道现在最流行的音乐风格;你曾经时尚得一塌糊涂,现在却与之渐行渐远„„ 如果上述某几条听上去恰好是你现在的处境,那么欢迎你来我们的专属领地。读过这本书后,也许你可以从此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你所处的人生阶段的转变。 每段新的经历都会让人面临新的选择,变老也是如此。“不再年轻”的阶段会为你带来何种生活,你该怎样度过你的中老年生活,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如果你选择不抵抗——这里所谓不抵抗不是指老庄思想,而是懒人的消极方式——那么将来你会很悲伤。在你变老的过程中将少有幸福与欢乐。 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你将开启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门。就在你考虑以另一种方式来生活时,奇迹出现了。这扇崭新的门触动了你大脑的神经元,体力上和精神上的能量都在涌入。然而若你不乐意接受新的方式,就无法得到这种能量。 成千上万的人都将步入我们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的阶段。其实仔细想想,这个阶段也不是那么糟糕。也许只需要重新规划,它就会成为不同的风景。 显然,中年不是崭新的领域,崭新的是有多少人追求文化表象之外的东西。据威纳?厄尔哈特(“厄尔哈特研讨训练”的创始人)说,我们活着要么演绎环境,要么演绎幻想。但中年之后,我们会锻造出新的版本,这种版本突破了世代相传的思想的束缚。环境是固定的,经历却不是。经历的每种情况都与当时的前因后果有关,无论这种因果是来源于我们主观的还是文化的。对于中年内涵新的阐释,让已经是中年人的我们看到希望。 我所提到的希望是说长寿的希望,不仅仅这样。是说更多乐趣、更多内涵、更多激情、更多感悟吗,正是。提到年龄,不应让岁月更长而是让它更好。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婚宴,坐在我旁边的是个电影明星。已经八十多岁的他用男人的笃定告诉我,一旦大限来临,他将“心甘情愿地离开,开始下一个冒险”。看起来无论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他都能从容应对,因为他一直在从容应对那些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他似乎已经看透了生命的本质,以至于生命即使在该停下的时候也不敢停下。 一个半小时以后我又看到他,那时他和一个小他五十多岁的女人像瓦伦蒂诺那样翩翩起舞。回到桌旁,我又听到他像一位光彩照人的伟人一样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政见,不管你是否赞同。与其说他到达了生命的结尾,不如说他到达了生命的高峰。在这高峰上他能看到前方延展的大地,不比身后的领地虚幻。 我们怎样活着才会不畏惧死亡,我们怎样活着才能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认可,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奉献给生命,中年是结束还是真正开始的时候,是放弃还是索取想要之物的时候,是无所事事还是停止浪费时间的时候,如果我们希望受控于年龄,就像预先好的旅程,那太简单了——现状的路标随处可见。可是如果想为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些新鲜的东西,很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关于中年的思想是有限的,这种限制充斥在我们的文化中。 还要意识到我们能够铲除它们。 很多关于中年的思想都过时了。它们是先辈传下来的观念,已经不适合指导我们和我们的行为。 最近我见到一个女人,她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界代表性的人物。我问她是否想要重返政坛的时候她看着我说:“哦,不,我都六十六岁了。”她指着旁边一桌的年轻女郎说:“现在该她们接手了。” 我吃惊地看着她。据我看来,旁边一桌的女人不可能短期内推动世界向更乐观的方向前进。但我知道,在她心里,她也不能。 “她们,你疯了吗,”我吸了一口气,指着那桌女人,努力从她们脸上看到认真的迹象却一点也没发现。就在我说那句话的时候,她的眼睛亮了。大概她只是需要有人认可她的想法:实际上她现在比以前更有能力,她是我们需要的人。 离席时她对我说:“你说得对。我们以后聊。我想做些不同凡响的事情。” 她需要的只是换个角度思考。只要怀疑一下“她辉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种观念,她就由顺从的胆怯的“轮到她们了”转变为发自内心的“轮到我了”~很多人心里想的也和她一样: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了。不论我们要面对什么,我们渴望现在就做。 但有时候你不敢肯定什么是要做的,即使你做了,可能私底下害怕已经迟了,你在即将开始的旅程的兴奋中和错过最佳时机的害怕中进退两难。然而你个人的过去与上帝的创造之手相比无关紧要:上帝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让任何人出现奇迹,没有什么能阻止上帝,即使你老了奇迹也不会把你抛弃,只是或许会比从前来得晚些。 时间似乎在你年轻的时候走得很慢,然后突然之间疾驰而过,时间的悲剧性体现在风景不准时来临。想要孩子的女人,一直到了已经无法生育的年龄方知晚矣;想换工作的人们,一直 到了无法说服自己开始新的征途才开始后悔没有早些行动,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对于到了中年,选择就会受到限制这个观点很不买账,原因就在这里:生活体现在任何时点,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昨天不能决定今天。不同的情况对于事情正点发生是个挑战——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够让上帝做主让事情正点发生——中年也不例外,上帝时刻准备着把水变成酒。 无论你生来是什么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现在是认真对待继续前进的时候了。你越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就越真心对待你。你的思想,仅仅你的思想,将会决定你可能的际遇。预定的决定你或其他人现在可能的际遇,现在就是超越这些公式的时候。不管你曾经是否发生过什么,现在一直是奇妙机遇的源泉——上帝的补偿法则能确保这一点。无限的可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万物的向往,是持续的无限弹力的动力。它不反映你的过去,而反映你现在思想的状况。 迄今为止你生命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能决定你的未来。相反,你怎样理解发生过的事情,从中学习到什么,才为你可能的明天奠定基础。 生活不是永远一帆风顺的,不顺利的时候其实更多。到四十多岁时,大部分人在一两个主要方面栽过跟头:婚姻、孩子、工作、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等。但生命旅程的精髓不是我们是否跌倒过,而是我们能否学会重新站起来。每个人都会跌倒,因为这是个充满犯错机会的世界。谁能够再站起来,以何种方式,这才是将来的决定因素。 我有个朋友是个出色的歌手,多年来她的声音折服了无数观众。她长得也很出众,面容姣好,因此人人都说她注定要成为明星。但是在二十岁、三十岁,甚至四十岁的时候,她走红了吗,没有。因为像很多人一样,她身体里的恶魔耽搁了她太久。她会因为醉酒而错过一场重要的会议,会因为不成熟而对唱片公司的主管说错话,她常常自己把成功砸成碎片。直到过了四十岁生日之后,她的人品和才华终于相得益彰。当成功降临的时候,她能看清一点——她周围的人也是这样——一旦成功降临,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弯路只会增加成功的光芒。 我所说的“成功的光芒”是指什么呢,是指理解成功的层次。一路走来吸取的大大小小的教训最终不仅影响了她的歌声,也影响了她为人处世的方式;不仅成就她做的事情,也成就了她这个人。原来需要成熟的不仅是声音,还有人品。 或许你在健身房已经不能再把腿抬得很高,但你能依据多年的经验扬起眉毛。一定程度上,扬起眉毛比抬腿更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成熟带给我们的礼物:丰富你的人生。就像我父亲常说的,只有在“喜怒哀乐都经历过”时,感悟就来了。 刚刚成熟是乐观的事情,这种乐观不是年轻时觉得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觉,而是尽管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也尝遍了苦乐,仍然坚持的执著。我们失去某些不该失去的东西,但我们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很多方面,我们不知不觉中变得谙熟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方式,而是更负责地活着,这是我从同龄人身上得出的结论。一旦接受生活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反而能看到从前没发现的美好。 拒绝体面地接受青春不再不是自我欺骗,你相信年龄的限制,但也得相信上帝的无所不能。有些事情已经结束了,没什么不对,但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与其说青春结束了,不如说严重超长的不成熟期终于告一段落——不是说像宴会结束时流浪汉的乞食,而是从终极无意义中得到拯救,你抓住了最后的机会。中年一无是处这一观点,现在正经历中年的这一代是绝对忍受不了的。阻碍了你通往更高境界的畸形的过时的思想模式,现在终于被打破了。一方面你可能对你青春不再有点沮丧,一方面却在为你不再疑惑而狂喜。 就在如果没有一些理智的成年人站出来做什么,世界就会真的爆炸的时候,我们这代人终于成为了理智的成年人。 现在世界在为婴儿潮婴儿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婴儿潮,通常是起因于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及赢得体育竞赛等,但也有因为迷信的因素。英文形容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为 baby boomer。 婴儿潮(baby boom)这个词的首次出现,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从1946年至1964年,这十八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800万。 一代人举行转型仪式,就像一个人通过丛林,看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能,当然什么都不可能拥有;如果能够,得到的就是“你真行,孩子”,无论如何,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才能听到这句话。 现在的中年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二次发育期。经历,包括人生的长度都得重新定义。这段时期完全不同于青年,也完全不同于老年。说它像一次巡航旅游到达了生命的尾声,不如说巡航旅游触到了生命的内涵更合适。有些人还在哀号“我不知道该怎样活着”,在四十岁的时候,仿佛更像青少年而不是老人,突然之间成长了,悟到了。 在《长寿的因素》一书中,莉迪亚?勃朗特写道,我们给生命增加了十五年,但是是加在中间,而不是加在尾端。我们应该把这段时光定义为新中年,因为它确实是新的。这段时光从前不被认可,因为它过去存在的方式不同于现在。当我们认识到当代生活的组成部分中存在一个新的心理要素时,就需要铸成一个用来盛装异常能量的容器,没有这个容器,它的意义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应该庆幸有中年这段经历,并彻底改造它。我们应当通过改变有关观念改造它——观念指导行为,并构建世间经历的蓝图。那我们就要做两件事:摒弃束缚我们的观念,以及建立自由的观念。我们的观念体现在经历上,从身体状况到周围的世界。在重新规划观念的时候我们也在重新规划一切。 对女人来说,说四十岁是第二个三十岁,说五十岁是第二个四十岁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了。我自问到底是我们愿意相信这样还是事实就是这样。对我来说后者更合适。但仔细想想,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看起来年轻的时间延长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思索究竟要多久才能成熟这个问题。前辈们用的时间似乎比我们短多了,多年之后我们才开始了解这点。 我们这些步入成熟中年的人不会被称为“彷徨的一代”,我们只会被认为是浪费了一二十年来寻找自己的一代。甚至并不能说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我们把问题看清楚了,而前辈们并没有看清楚。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是因为思想上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自我感觉在走下坡路也无须担心,此路非彼路,会有不同的风景等着你。 拜访一个幼年时的朋友时,我看到她二十年前的照片。变化太大了,她已经由一个容光焕发的女郎变成了无精打采的妇女,从她的脸上似乎能看出来她早已放弃追求一些荣耀。但我知道她青春的火花并没有熄灭,还能感受到她燃烧的生命。“那才是琳达,”我对她说,“你得把她找回来。”她的眼神清楚地告诉了我,她理解我的意思。 至少我们在中年时不能不用脑子,青春可以让位于有些事情,当被召唤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时,这些事情显得熠熠生辉。我们应自觉坚持要求一个更辉煌的中年,而不是空留想象。 年少的痛已经无所谓,我们现在拥有轻松愉悦的心灵,更加明理,更加返璞归真。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明白没有时间再多做停留了,新的中年生活正在召唤我们。 回首往事时我最大的悲哀是不知不觉间浪费了青春。审视现在的生活,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想再错过今天。邦尼?拉特的歌是唱给所有的人听的:“生活越没得浪费就越弥足珍贵。” 我的青春也充满了诸多奇迹,只是当初视而不见。现在仔细想想还是想不起青春的美好,只知道,青春的美好依然藏在奇迹里。 如果足够幸运,年龄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但怎样决定取决于我们自己。这本书的目的是讨论年龄的一些问题,公正地看待这些问题,在某些令人畏惧的角落播撒爱心,就可 以经历或许在不知不觉中错过的奇迹。 作者注:通篇大量引用了《奇迹课程》的观点,这个系列包括三本书,是关于精神心理的自学课程。它不是宗教,而是在关于普遍的心灵主题方面,心理与思想的锤炼。这个系列的实用目的是通过宽恕获得心灵的宁静。 第一章 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一天,我在邮件中收到了一些录像带,里面有一些我在1988年做演讲的场景。我告诉女儿,我想她和我一起看这些录像,看看她的母亲在她出生两年前的音容笑貌。我原本以为我做这些是为了她,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我其实是在为自己缅怀。女儿看着看着,便为她母亲的模样所痴迷。她仍保持着轻巧的身形和精神,并没有为漫长的悲伤而苍老,反倒是我,多少有点沉迷了。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曾经对我说:“我多么希望在你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你。”看到我的脸当时就抽搐了一下后,他试图弥补这句话,他说他是如何地渴望在那时与我相识,在我还拥有曾经如火的青春激情时。我暗自思忖,但却没有说,其实我还拥有那些如火般熊熊燃烧的激情。从录像带里看到的这些都是他所提到的青春激情,但是我还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我看见了我需要为了自己重新获取的激情,纵使它在这个世界中不断稀释。这团“火焰”属于我,只要我愿意——是的,那火焰已不在我生命的表层燃烧,却也没有从我身上隐去。它仅仅是被层层叠叠的重负与失望所掩埋,而那火焰本身,从永恒之地里,缓缓升起。 看这些录像带时,我为女儿所表现出的讶异而感惊讶。我从未意识到,她并不曾将她的 母亲看成是一个无比快乐的女人,既充满了轻松的玩笑又不失睿智。然后,我看见自己已经逐渐变成我并不应成为的人——在那些艰难的年头里,我渐渐陷入黑暗的心灵沼泽,并为在那里听到的种种谎言而沉沦。 在某些方面,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和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事情一样。年龄就像卡车一样重重地撞击你,让你在冲撞中失去年轻的气息。于是,你花上几年的时间,摇摆不定,四处漂泊,似乎你是被“你还没成为的那个人”所定义,而非“你已成为的那个人”。逐渐地,但确信无疑地,你将进入生命里下一旅程的漫游——与彼时不同,但是不一定截然相反。然而到底有多不同,取决于你自己。 我记得几年前买过一张琼尼?米歇尔 琼尼?米歇尔(1943年11月7日—),加拿大音乐家,词作者,画家。的唱片。封面是她手持红酒的自画像。我对着它,凝望了好几分钟。直到音乐响起,我震惊了。这里面听不到一点以前的感觉。我所听到的琼尼仿佛已不再是我熟悉的她。哦,上帝啊,她已经失去了她的声音,那高亢的、甜美的特质已不复存在。我听她的音乐几十年了,却辨认不出今天我所听到的。至少有五分钟,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反复盘旋:怎么回事,琼尼?米歇尔竟然不能再唱了~ 直到真正开始听,我才明白,如今在我耳边响起的声音,显然拥有一种昔日所无法匹敌的高贵。她的声线潜入了新的深度,满溢着她年轻时不曾有过的渴望。在她的灵魂与咽喉之间,往昔与今日之隔离的某个地方,令人愉快的流行乐早已炼化成超乎寻常的艺术。轻巧明快的旋律被源自事物深处的深邃而突兀的灵魂哭喊所取代。她已迁居到那弥散着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的世界。曾是巨人,今已成神。 她的轨迹,她的变化,于我具有深意。从我第一次站上演讲台,到如今,已二十年有余。时常有人告诉我“多么希望我像往日一样演讲”。我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我曾经冲动,曾经风趣,也曾经把一切说得和真的似的。但天哪,那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啊~若你未经世事,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一个轻松欢快的人。可是,当那不再现实——几十年的光阴挟带着共生的痛苦与喜悦,成为你的保留节目——声音不可能不变。问题在于,你会失去你真正的声音,还是找回它。 季节变迁,却都引人入胜。冬季如夏般美好,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们心中。我们不必觉得年纪大了而丧失魅力,因为我们在其他方面让人神往。既来之则安之,不为羞惭与歉意所挂碍,这是最要紧的。我们的真诚,终将弥补那消逝的美好青春。如今,虽然臂膀已不再匀称,我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我应该用它们来做些什么。 二十来岁时,我非常喜欢说“是的”。是的,我会来的;是的,我会做的。但当我慢慢变老,也变得更钟情于说“不”。哦不,我不能那样做,我女儿还在家里呢;哦不,我也不能去那里了,我没有空了。似乎拒绝已变得不假思索,就像是对处在我安乐窝之外的任何事物的自动应答,而我的安乐窝的范围,还在不断缩小、缩小。直到某一个年龄,我终于意识到,太多的“不”是一种毒药,教我们一不留神也拒绝了生活本身。正是这种“不”,使人苍老。 每个成熟的生命,都担负着责任。这往往使得我们一心专注于眼前的此时此刻,而从这个意义来说,“安定下来”是件好事,但这种专注不一定要以思维的萎缩为代价。如果一个人渐渐丧失自己的好奇心,那么他无法安然地成长、衰老。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些想法:哦,那个博物馆,去那里,行动起来。但无论如何,一旦这段旅途成行,你会明白,你早些时候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切,都不及现在所看到的一小部分。 若不锻炼,肌肉便会萎缩;若不思考,思维也会变得局限。 在生活的种种局限性中,没有什么比思维的萎缩更加可怕,它会为你生命里的所有可能设下难以逾越的障碍。 我们都曾见过一些人带着悲伤老去;而另一些人,充满欢乐。是时候下定决心,享用年龄增长的美妙了。要知道,青春固然是一种美妙,却不是世间惟一的美好;而感怀于这些年 岁换来的终于成长,又何尝不使人慰藉。 新的机会正蜂拥而至。那些人数众多而又过度自负的一代人,已经到了头发稀薄、脊背佝偻的年纪。我们的未来并不是注定,它只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可以默默地顺从那衰老和混沌的转轮,缓缓沉入谷底;或是无所畏惧地踏上新的土地——用我们已从生活中汲取的力量,向这个世界宣告,我们有权得到救赎——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周遭的一切。 太多的东西,等着我们这一代人来承受。因为我们已经纵情欢乐了太久,而成熟得太晚。尽管时日不多,我们最终还是懂得了为此羞愧。我们拥有知识,并且还拥有勇气,去捍卫我们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生命之书的前一章已经合上,但也许下一章并不像上一章那么糟呢。事实上,还有可能变得无比美好呢。这些岁月是可以用来庆祝和珍惜的,只要我们能够鼓起勇气拿起觉悟的缰绳,为我们自己乃至世界创造新的事物。 每个人,都曾经穿越一幕独家戏剧与一段孤独的旅程。如今我们在这里相遇,仿佛是命中注定。我们将才智与信念积聚,心跳同一,点燃荣耀的光。这个年纪的戏剧还不曾完结。此时此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每代人都带着上天的馈赠而来,尽管婴儿潮们的巨大天赋仍埋藏在深处,但他们已与我们心中的定式天差地别。他们会担负起我们遗留下的失败,仅仅把它当做一件“我来买单”的礼让,他们最终会在精神上成长。 每个人,都怀有一种“让一切更美好”的野心,但在实际中,却陷入“越来越糟”的泥潭里。每一代人,最终看来,不过是一些过客。但不管怎么说,在这匆匆而过里,我们所要做的事总是未完成。 很多出生在“婴儿潮”的人都会领悟:青春的挥霍往往不在于消磨时光,而是执著一念,只为自己而活。我们的祖辈父辈,到了适宜的时候,生长成熟,自然而然,习以为常。而我们如今却在穷尽所能地推迟真正的成熟。就像是在高压锅里文火熬炖了太久,潜在的成熟在我们几乎察觉不到的敏感细腻中,终于还是渐渐发生。本该在二十岁或三十岁明白的事情,直到我们已经四十岁、五十岁,甚至六十岁时才终于明白。不过,这也不算太晚。我们有所经历,但不曾真正体味;我们虽鲜血淋漓,却从未真正伤痛;我们开始谦卑,却无法以一颗“一切完结”的心真正匍匐虔诚。事实上,我们亏欠这个世界太多,摆脱一切责罚并非轻而易举。我们生来便带着一个承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承诺——人人都有着兑现承诺的渴望,这种渴望任谁也无法永久压制。 有一个问题尖锐地在我们心中回响:我们要在尚存的时间里做些什么,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死缓,让我们用这额外的时间把错误更正过来。或许在最深的层次,我们渴望着在跨入永恒之前能再有一次机会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永恒仿佛也有了些许延伸。 正是这种新生的谦逊,为我们寻求生命意义的最后一搏注入了惊人的力量。我们会与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生命中的空洞无趣断绝联系吗,即使它如今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标志。我们会施展所拥有知识的力量吗,我们会与宇宙那充满灵性的脉搏保持一致吗,只为铺就那明日的永恒之梯。到那时,再也不会有人说,“哦,他们做的仅仅是放弃”。到那时,人人都会说,“哦,他们终于起程”。一旦我们抵达某个特定时点,进化之门将会再度开启——且仅此一次。这一回没有错误的余地,错误只会将我们引入死亡。 我们所说的“中年”不一定就意味通向死亡之转点,它还可以是向生之途——转折,跨过我们年少轻狂时从未也无从领悟的界限,进入新的生命层次。是的,年迈使人日益卑渺,但它也使我们参透生命的弥足珍贵与纤薄易碎。时至今日,已至我们成为长者与这个宝贵星球的守护人之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我们需要富有激情的实际行动。此时此刻,我们已经能够听见上帝的召唤。我们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正是我们梦的故乡。 不再年轻~这种意识在此刻与我们的内心发生巨大碰撞,带着一种历史性的紧迫感。我 们的眼睛头一次睁开,看清这个非同小可的事实。“为它做点什么”这种念头成了最深的渴望。惟独当我们重新扬帆起航,生命的轨迹才会为我们再次许下未来。昨日已成过往,那就投身未来吧,那个我们力所能及的、理所应当的、必然将至的未来——我们终会成长啊。 挥霍的孩子尽情逐欢,归家是那么的晚,父亲却仍喜形于色,就如我们的父亲那般。 无论你的旅途已延伸到哪里,无论你的成就已累积多少,都要明白,你是用了全部生命,才构筑出此时此刻。 那么,就让你的卓越在此刻喷薄而发吧——这种优异是在你真正体味你所经历的事物之前,永远求之不得的。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构筑成你“真正的自我”的一个因子。纵使身处谷底,恍若你已沉沦,请你相信,你还可以自由飞行,直到参破那最高的天空。为时不晚,年岁尚轻。你还来得及,你会比你以为的更好。 仁慈的上帝 愿我生命的每一步 都受您福泽 愿我的畏惧 不曾阻却您的奇迹 愿我的爱日久醇香 在此之中 仁慈的上帝啊 愿这世界不会让我对您 视而不见 阿门 第二章 你相信魔法吗 在到达某个特定时刻后,生活便越来越多地与你已经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关,而非你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曾以为是未来的东西已成为现在,却仍然无法停止怀想:如果能重来一次,将往日过得更加充实,是否今天会有所不同,变得更好,但你又如何能回头呢,曾经,你是如此迫切地憧憬着将来~ 当你过了某个年纪,你难以相信你竟然曾经挥霍过那美好的青春,没有好好珍惜它享受它,哪怕只是短短一瞬。而今,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当一切正在发生着,你却因为没有认真、深刻地去体验和感受而浪费生命、虚度年华。终于,你懂得了,发自肺腑地,这一刻便是你的全部。 你不再闭目憧憬自己二十年后的模样了。如果你足够聪明,你会认真审视现在的自己,监督自己当下的行为。你把眼前的一切看做一种持续不断的创造,进而更深入地去探寻自己的思想、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我从畏惧与孤立中走来,我便只能带着畏惧与孤立而去”,这个道理你一定懂。你苦苦探索,为求扬长避短。你抚摸心上的伤口,希望上帝能够疗愈它们;你为自己所感羞耻的事而乞求原谅;你不再奢求从外物得到满足,也不再苛求他人的完善,更不奢望能在过去或是现在得到平和的心境。你正是你自己,而非某天有可能成为的某 个人。生活亦是它本身,何需妄谈“总有一天,它会变得如何、如何”。专注于自身与生活的本质,你会终于意识到这个似乎讽刺而荒谬的事实:是的,生命在于过程。 有一件事让我遗憾终身,女儿三岁时,我错过了她的学前班圣诞庆典。人总能找到很多借口来填补这种缺席。比如说,这都怪我的助理没有提醒我。但事实上,那时候,是我自己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没有时间去。直到今日,我偶尔会想:如果是现在,为了女儿的庆典,我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呢~我只知道我所失去的——是一段记忆,以及深埋在时光的洞穴里的,本该属于我的笑容。 虽然难以启齿,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变得多少有些像我父亲了。他四五十岁时过于沉迷于事业,几乎无暇顾及他的孩子,一周里只有一天和我们相处。每周日,我都拥有父亲,而在余下所有的日子里渴望他的爱与陪伴。很多年以后,当他的第一个孙女降临,他才开始愿意放下工作给人带来的快感,安心地享受一回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我曾情不自禁地嫉妒起这些被祖父倾心娇宠的小姑娘们。如果他也曾经这样照料过我,今日的我会是多么的不同啊。你们谁能想象出我的恐惧吗,当时我五岁的女儿用她那令人怜惜的声音嗔道:“我想妈妈,就算她就在我的身边,还是很想。” 觅得那些早年不曾意识的遗憾,我们都有“从头再来”的冲动,但这一次一定要做对。或许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可能的。许多不称职的父亲用那曾经缺席于儿女生命中的爱,来加倍地宠溺他们的孙辈。这迟来的救赎,终于得到儿女的原谅。但还有一些事情是无法补救或重来一次的,有的岁月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是无法弥补的。所以珍惜此时此刻,竭力地做好自己是如此重要。我们永远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 仁慈的上帝 请您打开我封闭的心 拂去我眼底的愁云 看见光亮 跟随您 不再背离美德 迷失方向 让我做足准备去迎接那更美好的事物 阿门 有一天我对镜自照,沉浸于自我哀怜之中。哦,我想我还记得我年轻时的模样。那时候我有紧致的肌肤与挺拔的胸部,我的臀部高翘,是那么性感迷人。那时候我活力四射,青春无限,整个人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噢,我多么希望当时能够意识到这些,在我还拥有它们的时候。而如今,这一切都已一去不复返。 然而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噢,玛丽安„„”它说,“闭嘴吧~让我来为你描述你年轻时的样子吧。你神经紧张,惊惶不安;你思绪紊乱、纵情欢愉。爱情对你是场悲剧,才华空被挥霍。机会总是滚滚逝去,安宁却从未降临。” “今日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重复。你总幻想着如果一切有所不同,你就会更快乐。于是那时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一份什么工作或是其他的东西都能拯救你于苦海,叫你不再苦恼,而今你想如果青春犹存那该多好。想想现实吧,你曾生活在你的黄金时代却浑然不觉,拥有一切却不曾明辨。世界就在你脚下,你却只愿当一个匆匆过客。” “你想得出当时的情形吗,正如此时此刻~” 我终于开始缓慢地从“怀旧综合症”中恢复,而这种病态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摆脱。我知道这不过是一种精神痼疾:以理想化某段时光、某种境况、某个现实,来逃避眼前的现实生活。 试图逃避眼前现实的同时,我们也拒绝了生活中的奇迹。人人皆如此,只因人人皆为自 我之心所驱使。为何不摒弃这种“自我击败”的习性,培育一种更为真实的思维呢,去相信我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完美之时与完美之地。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或不该去改进眼前的一切,尤其是提升自我。但一味沉溺于那种“如果我还年轻,一切将更美好”的念头,最终我们只会带着疼痛逐步老去。 父亲曾经告诉我:“当你老的时候,你并不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我是理解他的意思的。因为我可以想象,即使我到了五十岁,我身体里,内心最深处的本我还将永驻于十五岁的芳华。那么我到底是谁,是那芳华已逝的妇人,还是那不曾为外物所改变的内在真我,我到底是那在饱经风雪后终要老去的妇人,还是那个超脱于时间洪流之外的存在, 有时提起旷远的往事,我们总会说:“我记得它呢,简直鲜活如昨日。”这是因为那些往事从某种程度上看,的确恍若昨日。如果真如爱因斯坦所言——时间是意识的幻觉——那么线形的时间本身便是一部超乎自然的存在。曾经发生过的、现在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一切,都在此刻进行着。这时,从万物永恒的层面上看,才真正算得上现在。 恒定不变的自我穴居在永生之中,而永生与时间流的交点只有一个——那便是此时此刻。在这一刹那,你便是真正的你,亦是爱本身。这是完美存在的最高点,奇迹便自然而然从这里流出。这也是上帝在分分秒秒中再创的神迹。爱,带领我们告别过去,又为我们敞开一扇通向未来无限可能的门。无论你是谁,年长还是年幼,在当下,一切皆有可能。 人会衰老,精神却会长存。当更多地从精神维度来评判生活,我们的经历便开始了从变化到永恒,从有限到无限,从畏惧到爱的转变。时光的旅途总是越走越短,我们的意识却愈发辽远。我们如此受时间的影响,时间反过来也会被影响。当我们对事物中心的爱的体味愈深,我们在尘世中的潜能便愈容易被激发。对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事物的领悟,有助于我们获得力量来面对时刻发生的变数。当我们与永恒的自我保持一致时,年龄不再是一条由迷人青春划向腐朽老年的直线,而更像是一池在阳光下愈发盛放的莲花。老去,便成为了一种奇迹。 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精神层面上的进退仅仅关乎意识而非肉体。当我们用新的角度来看年龄时,会有一种别样的体验。我们的肉体虽免不了苍老,心灵与精神却能长葆青春。总有二十岁就苍老的人,而在六七十岁重获新生。智者中的智者,所罗门王所罗门王,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也是世界上最传奇的君王之一。据《圣经》记载,所罗门在二十岁登基后。他在梦中向上帝祈求智慧,上帝不仅赐给他无比的智慧,还赐给他无尽的荣耀、财富、智慧以及美德。将他的青年时期比做寒冬,而他的迟暮之年,竟有如炽热的夏~总有人身未衰心先老,也有人已至暮年却感觉恍如少年。 当我们精神上变得更加的聪慧,能够愈发清晰地感知到那蕴涵于且造就尘世中一切现实的力量时,年龄的问题也开始转变。精神的成长令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可能,便有希望。凭借着每一句话、每一个念想、每一次行动,我们都可以选择在生命中遇到那些我们所希望的事。旧的念头总是拉开往事的帷幕,然而没有人能够阻拦我们破旧立新。 《奇迹课程》里说,我们收获甚少,因为我们的内心缺乏自制。人太容易为自我贬低的想法、约束的信念以及消极的自我评价所俘虏。并没有人逼你去想这些:啊,我最美好的年华逝去了,再也没有人会需要我,我失去了很多机遇„„噢,你要知道,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念头,也会加倍地放大于潜意识中,最终在你的经历中折射出来。 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会对我们的想法做出反应,我们以无声或有声的语言参与着身体的功能运作。同样,我们也身在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之中。当意识变得虚渺,周遭的一切也将犹如幻梦一场。 是的,这便意味着,随着我们的每一个想法,我们都还有机会开始再创生活。
/
本文档为【年龄的奇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