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2017-11-12 15页 doc 38KB 7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业务学习讲课 讲课内容: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3胎心率电子监护 讲课时间: 讲课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讲课人: 参加人员: 一、关于孕期检查的问题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 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应行双合诊并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及尿糖。 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分娩史者,可以在妊娠早期行绒毛活检,也可在妊娠中期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降低先天缺陷儿及遗传病儿的出生率。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 应于妊娠2...
【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业务学习讲课 讲课内容: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3胎心率电子监护 讲课时间: 讲课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讲课人: 参加人员: 一、关于孕期检查的问题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 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应行双合诊并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及尿糖。 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分娩史者,可以在妊娠早期行绒毛活检,也可在妊娠中期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降低先天缺陷儿及遗传病儿的出生率。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 应于妊娠20~28周为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28~36周以后每2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二)首次产前检查 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各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1、病史 (1)年龄: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的初孕妇容易并发子痫前期、产力异常等。 (2)职业:如接触有毒物质的孕妇,应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 (3)推算预产期:问清末次月经日期,推算预产期。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如末次月经第一日是公历2003年10月21日,预产期应为2004年7月28日。若孕妇仅知农历日期,医师应为其换算成公历再推算预产期。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有可能相差1~2周。若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或于哺乳期尚无月经来潮而受孕者,可根据早孕反应开始时间、胎动开始时间、手测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推算。 (4)月经史及孕产史:月经周期延长者的预产期需相应推迟。经产妇应了解 有无难产史、死胎死产史、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后出血史,了解出生时新生儿情况。 (5)既往史及手术史:着重了解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血液病、肝肾疾病、骨软化症等和作过何种手术。 (6)本次妊娠过程:了解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妊娠晚期有无阴道流血、头痛、眼花,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 (7)家族史:询问家族有无高血压、双胎妊娠及其他遗传性疾病。 (8)丈夫健康状况:着重询问有无遗传性疾病等。 2、全身检查 观察孕妇的发育、营养及精神状态;注意步态及身高,身材矮小(,145cm)者常伴有骨盆狭窄;注意心脏有无病变,检查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检查乳房发育状况、乳头大小及有无乳头凹陷;测量血压,孕妇正常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8,超过者应属病理状态。注意有无水肿,孕妇于妊娠晚期仅踝部或小腿下部水肿经休息后消退,不属于异常;测量体重,于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不应超过500g,超过者多有水肿或隐性水肿。 3、产科检查 包括腹部捡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门指诊。 (I)腹部检查: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 1)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腹部过大、宫底过高应想到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的可能;腹部过小、宫底过低应想到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周推算错误等;腹部两侧向外膨出、宫底位置较低应想到肩先露;尖腹(多见于初产妇)或悬垂腹(多见于经产妇),应想到可能伴有骨盆狭窄。 2)触诊:用手测宫底高度,用软尺测子宫长度及腹围值。四步触设法(见第1题)。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下方;臀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上方;肩先露时。胎心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2)骨盆测量: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时必不可少的项目。测量骨盆有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 1)骨盆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操作简便、临床仍广泛应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 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径值,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指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得出口后矢状径值,正常值为8~9cm。此值不小能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稍小。出口后矢状径值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耻骨弓角度: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2)骨盆内测量:测量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主要测量: ?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骨岬上绿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 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检查者将一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骨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另手示指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其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为对角径,减1.5~2cm为真结合径值,正常值约为11cm。测量时中指尖触不到骶骨岬上缘表示对角径值,12.5cm。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过早测量阴道较紧;近预产期测量易引起感染。 ?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10cm。方法为一手示、中指放入阴道内,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也可用中骨盆测量器,所得数值较准确。 ?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能容纳3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居中骨盆狭窄。 (3)阴道检查:孕妇于妊娠早期初诊时,应行双合诊。妊娠24周以后首次检查应测量对角径。于妊娠最后一个月内及临产后应避免阴道检查。 (4)肛门指诊:可以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间径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并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5)绘制妊娠图:将检查结果,包括血压、体重、子宫长度、腹围、B型超声测得的胎头双顶径(BPD)值、尿蛋白、尿雌激素,肌酐(E/C)比值、胎位、胎心率、浮肿等项,填于妊娠图中。绘制成曲线观察其动态变化,能及早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 4、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RBC计数、Hb值、WBC总数及分类、血小板数、血型及尿蛋白、尿糖、尿沉渣镜检,根据具体情况作下列检查:?出现妊娠期合并症,按需求进行肝功能、血液化学、电解质测定,心电图、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等项检查。?对胎位不清、听不清胎心者,应行B型超声检查。?对有死胎死产史、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孕妇,应检测血甲胎蛋白(AFP)值、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三)复诊产前检查 复诊产前检查是为了了解前次产前检查后有何不适、以便及早发现高危妊娠。 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如头痛、眼花、浮肿、阴道流血、胎动出现特殊变化等,经检查后给予相应治疗。 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复查有无尿蛋白。 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并注意胎儿大小,软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腹围, 判断是否与妊娠周数相符。必要时进行B型超声检查。 4、进行孕妇卫生宣教,并预约下次复诊日期。 二、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 在作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 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 按检查,两手交替,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 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 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 部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巳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作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则应面向孕妇足端。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 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 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 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三、胎心率电子监护 监护仪有两种类型: 1、外监护:临床上最常用,将宫缩压力探头固定在产妇腹壁宫体近宫底部,连续描记40分钟。适用于胎膜未破、宫口未开时。 2、内监护。 用胎儿监护仪:多用外监护描记胎心曲线。观察胎心率变异及其与宫缩、胎动的关系。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 胎儿监护仪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优点是不受宫缩影响。能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因有子宫收缩描记、胎动记录,故能反映三者间的关系。 通过监护仪描记的胎心率图是一条波动起伏的带状曲线,曲线中央的一条假想线,就是胎心率基线水平,也即是胎心率基线。胎心率基线大体分为过速、正常、过缓3大类。具有正常变异的胎心率基线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互相调节的结果。 (1)胎心率的监测:用胎儿监护仪记录的胎心率有两种基本变化——胎心率基线及胎心率一过性变化。 1)胎心率基线:指在无胎动、无宫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的平均值,称为胎心率基线。可从每分钟心搏次数(bpm)及FHR变异方面对胎心率基线加以估计。 FHR,160次,分或,120次,分,历时10分钟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FHR变异是指FHR有小的周期性波动。胎心率基线细变异即基线摆动,包括胎心率的摆动幅度和摆动频率,摆动幅度指胎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度,以bpm表示;振幅变动范围正常为I0一25bpm,摆动频率指计算1分钟内波动的次数,正常为?6次。基线波动活跃则频率增高,基线平直则频率降低或消失,基线摆动表示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胎儿健康的表现。FHR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或静止型,提示胎儿储备能力的丧失。 2)胎心率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持续十余秒或数十秒后又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胎心率一过性变化。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加速:指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 bpm以上、持续时间,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加速原因是胎儿躯干局部或脐静脉暂时受压。散发的、短暂的胎心率加速无害。脐静脉持续受压则发展为减速。 减速:指随宫缩出现的暂短性胎心率减慢,分3种类型: 早期减速(ED):特点是胎心率曲线下降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发生。胎心率曲线最低点(波谷)与宫缩曲线顶点(波峰)相一致,子宫收缩后迅即恢复正常,下降幅度,50bpm,时间短,恢复快。早期减速是宫缩时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无伤害性)的表现,不受孕妇体位或吸氧而改变。 变异减速(VD):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一旦出现VD,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大(,70bpm),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也迅速。变异减速一般认为系因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晚期减速(LD):特点是胎心率下降的起点常落后于宫缩曲线上升的起点,多在宫缩波峰处开始,胎心率曲线减速的波谷落后于宫缩曲线的波峰,时间差多在30一60秒,下降幅度,50bpm,胎心率恢复水平所需时间较长。晚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应予以高度注意。 (2)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1)无应激试验(NST):是指在无宫缩、无外界负荷刺激情况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的观察和记录。本试验是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又称胎儿加速试验。通过本试验观察胎动时胎心率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试验时,孕妇取半卧位,腹部(胎心音区)放置涂有耦合剂的多普勒探头,在描记胎心率的同时,孕妇凭自觉有胎动时、手按机钮在描记胎心率的纸上作出记号,至少连续记录20分钟为一单位,如20分钟内无胎动再延长20分钟监护时间,以等待睡眼中的胎儿醒来,一般认为20分钟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bpm,持续时间,15秒为正常,称为反应型;异常是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称为无反应型,应寻找取因。此试验方法简单、安全,可在门诊进行,并可作为缩宫素激惹试验前的筛选试验。 2)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又称宫缩应激试验(CST),其原理为用缩宫素诱导宫缩并用胎儿监护仪记录胎心率变化,了解胎盘于宫缩时一过性缺氧的负荷试验测定胎儿的储备能力。若多次宫缩后连续重复出现晚期减速,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胎动后无FHR增快,为OCT阳性。提示胎盘功能减退,因假阳性多,意义不如阴性大。若胎心率基线有变异或胎动后FHR加快,无晚期减速,为OCT阴性提示胎盘功能良好,1周内无胎儿死亡的危险,可在l周后重复本试验。 运动与健康 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指导老师:欧阳靜仁 班级:热能092班 姓名:林灿雄 学号:200910814223 摘要: 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 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 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 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参考: 关键词: 骨,骨连接,骨骼肌,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合理的体育 锻炼,三磷酸腺苷(ATP)酶 前言 体育锻炼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都有人在运动,各种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等...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然而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这个答案有多少人知道。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一、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合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一)骨的组成部分: 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各部分骨的名称、数目见下页表。 骨的形状: 人体的骨由于存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形态也各异。按其形态特点可概括为下列四种 : 1、长骨 long bone 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为骺。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 2、短骨 short bone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 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 3、扁骨 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4、不规则骨 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二)骨连接 1、韧带连接 两骨之间靠结缔组织直接连结的叫韧带连接。韧带ligament多呈膜状、扁带状或束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肉眼观呈白色,有光泽,附着于骨的地方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很难剥除,有的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肉眼观呈淡黄色,叫做黄韧带(如项韧带)。一般的韧带连接允许两骨间有极微的动度。但有些骨与骨之间,两直线缘相对或互以齿状缘相嵌,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穿入两侧的骨质中,使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2、软骨结合 相邻两骨之间以软骨相连接叫软骨结合。软骨组织属结缔组织 的一种,呈固态有弹性,由大量的软骨细胞和间质构成,由于间质的成分不同,又有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的区分。第一助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由于软骨具有一定弹性,所以能做轻微的活动。有的软骨结合保持终生,而大部分软骨结合在发育过程中骨化变为骨结合。 3、骨结合 由软骨结合经骨化演变而成,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三)骨骼肌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岩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骨骼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 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被拉长后,当拉力接触时可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程度。肌肉的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肌肉内还有感受本身体位和状态的感受器,不断将冲动传向中枢,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体姿和保障运动时的协调。 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主要起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例如,骨架和肌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它不仅为内脏器官,如心、肺、肝、肾以及脑、脊髓等的健全、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骨、软骨、关节、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能力。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骨的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能获得更多造骨原料,加速造骨过程,加快骨的生长。增强骨的抗折抗弯抗压扭曲等能力,使骨更坚固。还能预防关节的变形,保持骨的弹性,延缓骨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韧带的弹性,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含量减少,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肌肉毛细血管增多。 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活动,促使肌肉内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这样肌肉可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及养料,大力促进肌肉的生长,使差价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加。 三、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适应各种复杂劳动动作的要求。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 体育锻炼可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收缩的能力,而且还使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性增强,供给肌肉的能量增多。肌红蛋白具有与氧结合的作用,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则肌肉内的氧储备量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因为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成倍增加,同时在锻炼时还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安静时肌肉每平方毫米内开放的毛细血管不过80条左右,剧烈运动时开放数可增加到2000,3000条)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因 此,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讨论: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总的来说,太极拳是技击与健身相结合的古老拳术。要求心境意导,呼吸自然,思想专一,心理安静,意念引导动作,呼吸要求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圆括自然,周身协调;刚柔相济。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是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充分协调的全身运动。太极拳运动是一种神经系统协调下的全身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练太极拳可以“蠕筋骨,利关节”,有抗老防衰之功效。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太极拳重视下肢运动,练太极拳腿部肌肉发达,血管丰满,这样就增加了血液输送与回流的泵力。另外,虚实转换能锻炼两腿的耐力,对维持人体的平衡大有好处。即使运动时全身之肌肉虽已成疲劳不堪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到比运动前呼吸轻松舒畅。太极拳运动要求松靜与运动相结合,松靜反应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平稳,呼吸匀长,微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而且练太极拳对许多慢性而服药不易见效的疾病会产生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体育锻炼,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及工作, 完成我们的理想。
/
本文档为【【2017年整理】1孕期检查 2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