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2017-09-19 7页 doc 2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上下腔静脉 肾静脉 脾静脉 肺静脉 双下肢静脉,其中以双下肢静脉多见.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一,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 ...
[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上下腔静脉 肾静脉 脾静脉 肺静脉 双下肢静脉,其中以双下肢静脉多见.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一,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 ,二,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 ,三,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静脉血栓可分为三种类型: ?红血栓或凝固血栓~组成比较均匀~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分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内,?白血栓~包括纤维素、成层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有极少的红细胞,?混合血栓~最常见~包含白血栓组成头部~板层状的红血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血栓构成尾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些病例起源于小腿静脉~另有些病例起源于股静脉、髂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静脉回流障碍所发生的各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静脉血栓形成后~在血栓远侧静脉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小静脉甚至毛细静脉处于明显的郁血状态~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因静脉压力改变而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内缺氧而渗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液体成分向外渗出~移向组织间隙~往往造成肢体肿胀。如有红细胞渗出于血管外~其代谢产物含铁血黄素~形成皮肤色素沉着。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糖尿病 高血脂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特别是骨科手术,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危险性更大。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如 • 2 骨科手术患者VTE的危险分度 • 危险度 判断指标 • 低度危险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 40岁,无危险因素 • 中度危险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40~60岁,无危险因素; • 手术时间<45 min,有危险因素; •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 40岁,无危险因素 • 高度危险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60岁,有危险因素; •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40~60岁,有危险因素 • 极高度危险 手术时间>45 min,年龄> 40岁,有多项危险因素; • 骨科大手术、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预防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 基本预防措施: (1)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2)使用止血带; (3)术后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4)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 (6)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等。 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臵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推荐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单独使用物理预防仅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出血风险降低后,仍建议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对患侧肢体无法或不宜采用物理预防措施的患者,可在对侧肢体实施预防。应用前宜常规筛查禁忌。 下列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 (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水肿; (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3)间歇充 气加压装臵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严重畸形等。 药物预防措施: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增加出血风险的利弊。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治疗窗窄,使用时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常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调整剂量; (2)监测血小板计数,预防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出血; (3)长期应用肝素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 (1)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皮下注射,使用方便; (2)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 (3)一般无须常规血液学监测。 Xa因子抑制剂 治疗窗宽,剂量固定,无须常规血液监测,可用于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1)间接X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较依诺肝素能更好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似。(2)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应用方便,口服1次/天,与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少。与低分子量肝素相比,能显著减少静脉血栓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维生素K拮抗剂 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因价格低廉,可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长期预防。其主要缺点: (1)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需常规监测国际化比值( 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 INR),调整剂量控制INR在2〃0~2〃5, INR>3〃0会增加出血危险; (2)易受药物及食物影响。 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1)由于作用机制、分子质量、单位、剂量以及抗Xa和抗?a活性等存在差异,因此,药物预防过程中只能使用一种药物,不能换用。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及副作用。(2)对肾功能、肝功能损害患者,应注意使用剂量。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不适用于严重肾损害患者。(3)椎管内血肿少见,但后果严重。因此,在行椎管内操作(如手术、穿刺等)前、后的短时间内,应避免使用抗凝药物。(4)对使用区域阻滞麻醉或镇痛(腰丛等)者,应注意用药、停药及拔管时间。神经阻滞前7天停用氯吡格雷;术前5天停用阿司匹林;若使用低分子肝素,应于末次给药18小时后拔管;若使用肝素,应于末次给药8~12小时后拔管,拔管2~4小时后才能再次给药;如使用华法林,不建议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必须于末次给药48小时后拔管;磺达肝癸钠半衰期较长,不建议在硬 膜外麻醉或镇痛前使用。 药物预防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碍;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头颅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血小板低于20×109/L;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者,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孕妇禁用华法林(2)相对禁忌证:既往颅内出血;既往胃肠道出血;急性颅内损害或肿物;血小板减少至(20~100)×109/L;类风湿视网膜病患者。 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具体 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和人工全膝关节臵换术: 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参照第三部分相关内容。药物预防的具体使用方法: (1)手术前12小时内不再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12~24小时(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术后4~6小时给予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恢复至常规剂量。(2)磺达肝癸钠2〃5mg,皮下注射,术后6~24小时(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小时)开始应用。(3)利伐沙班10mg,口服,术后6~10小时(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6~10小时)开始使用。(4)术前或术后当晚开始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监测用药剂量,维INR在2〃0~2〃5,勿超过3〃0。不建议单独应用低剂量普通肝素、阿司匹林、右旋糖酐,也不建议常规预防性臵入下腔静脉过滤器预防肺栓塞。有高出血风险的全髋或全膝关节臵换患者,建议采取足底静脉泵或间歇充气加压装臵进行物理预防,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可采用药物联合预防。 髋膝部周围骨折手术: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参照第三部分相关内容。药物预防的具体方法: (1)伤后12小时内开始手术者:术后12~24小时(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术后4~6小时给予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恢复至常规剂量;磺达肝癸钠2〃5 mg,术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术前或术后当晚开始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监测用药剂量,维持INR在2〃0~2〃5,勿超过3〃0。(2)延迟手术:自入院之日开始综合预防。术前12小时停用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半衰期长,不建议术前使用。若术前已用药物抗凝,手术应尽量避免硬膜外麻醉。术后预防用药同伤后12小时内开始手术者。(3)利伐沙班:暂无适应证。(4)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髋部周围骨折患者,推荐单独采取足底静脉泵或间歇充气加压装臵进行物理预防,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再采用与药物联合预防。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开始时间和时限。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小时内,所以预防应尽早进行。但术后越 早进行药物预防,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高。因此,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预防开始时间应当慎重权衡风险与收益。骨科大手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4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可持续3个月。与人工全膝关节臵换术相比,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后所需的抗凝预防时限更长[18-20]。对施行全髋关节、全膝关节臵换及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推荐药物预防时间最短10天,可延长至11~35天。 • 需要以下几点说明 • 1.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前,应参阅药物及医疗器械生产商提供的产 品说明书。 • 2.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应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 预防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慎用药物预防 措施。 • 3.不建议单独采用阿司匹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 • 4.应用抗凝药物后,应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 做出处理。 • 5.药物的联合应用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不推荐联合用 药。 按上述建议使用后,仍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有关科室会诊,及时诊断和治疗。
/
本文档为【[知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