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

2018-02-03 4页 doc 15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 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 小兒暨家醫科主治醫師 周國燊 一般人均認為兒童及青少年是最自由自在,沒有任何生活壓力,應該不會有心理問題。其實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面臨生理功能、認知模式和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劇烈變化,個人所承受的外在壓力遠超過大人的想像。根據內政部九十年台灣地區青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分析,顯示青少年的壓力來源,比例最高為來自家長62.9%,其次為自己53.4,。就壓力層面而言,比例最高為來自學校課業82.8%,其次為人際關係30.5%。 以不同的特性觀察,女性、年齡較長及在學青少年,碰到情緒起伏時較多...
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
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 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 小兒暨家醫科主治醫師 周國燊 一般人均認為兒童及青少年是最自由自在,沒有任何生活壓力,應該不會有心理問題。其實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面臨生理功能、認知模式和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劇烈變化,個人所承受的外在壓力遠超過大人的想像。根據內政部九十年台灣地區青少年身心狀況調查,顯示青少年的壓力來源,比例最高為來自家長62.9%,其次為自己53.4,。就壓力層面而言,比例最高為來自學校課業82.8%,其次為人際關係30.5%。 以不同的特性觀察,女性、年齡較長及在學青少年,碰到情緒起伏時較多以憂鬱來表現,反之,男性、年齡較輕及未在學青少年,較多出現生氣之情緒反應。一些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指出,國內國中、高中學生中一至二成有憂鬱症狀,些人當中有四分之一會成為慢性化之精神疾病患者。國中、高中學生,甚至大這 專學生罹患憂鬱症產生厭世而自殺事件,亦時有所聞,甚至有國小四年級女學生上吊自殺之悲劇發生。即使是品學兼優者,亦可能因生活壓力或人際關係衝突感到挫折而悶悶不樂。學齡兒童亦可能因課業壓力、學習困難、人際關係欠佳、缺乏自信心或未能達到父母所期望,進而產生負面情緒,陷於無助無望的深淵,覺得生活乏味及人生無趣,對課業不感興趣,甚至不想上學。因此,如何在情緒異常或行為出現徧差時,早期診斷出來,給予適時心理諮商與輔導,才可以防患於未然。 兒童罹患憂鬱症的盛行率是2,,而青少年憂鬱症之盛行率為4-8,,女性約為男性的2倍。一項由十個國家所共同合作的研究發現,罹患憂鬱症終生盛行率最低的是台灣,只有1.5%,美國大概是6%。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至西元2020年,憂鬱症所造成疾病的整體負擔,將躍升為第二位,屆時憂鬱症將與癌症、愛滋病並為二十一世紀之三大疾病。 一些研究證據指出有些精神疾病和基因異常有關,而憂鬱症的病因研究可分為三部份, 1、生物學方面,腦功能障礙有各種不同類型,可發生於不同解剖位置,因 此呈現各種不同類別的精神疾病。在1960 年代中,有學者提出憂鬱症 的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功能不足的假說,認為缺乏這兩種神經介質而引 起。最近的研究顯示,抗憂鬱的作用機轉是改變神經受體的敏感性,以 增強神經傳導的功能。所以憂鬱症的病理生理基礎,可能是受體的數目 增減或功能異常。 2、遺傳學方面,由於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突飛猛進,發現染色體上基因 缺陷與憂鬱症有關,但目前尚未找出易感基因,可能是多個基因和外在 環境共同作用所致。 3、心理社會學方面,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去探討 兒童,青少年與大人一樣,會有情緒的起伏,特別是在經歷挫折、失敗或失望等情況時,青春期尤其是個危險期。和大人不同的是,此階段的認知能力未臻成熟,缺乏正確描述感受的語言能力,因此較不易以成人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自身內在感受,而通常傾向於以行為來呈現他們的情緒問題。 憂鬱症的青少年較傾向於高風險性的性行為和物質濫用。由於患者情緒不穩定,易受外在環境刺激而引發暴力行為,如飆車、械鬥、性侵害等,一旦有明顯精神症狀或自殺意圖,應立即轉介至精神專科醫師作適當處置。有些退縮性患者無異常行為出現,非常用功讀書,一個人很孤單,獨來獨往,呈現給醫師的主並 訴,可能只是倦怠而己。未成年憂鬱症的確立診斷,必須依照國際準則,每天大部份時間都會有以下五個或五個以上症狀,且該症狀持續最少兩週,其中(1)和(2)兩種症狀中,至少應有一種, (1)、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 (2)、對日常生活皆失去或幾乎失去興趣或樂趣。 (3)、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過度。 (5)、精神運動激昂或遲滯。 (6)、疲勞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 (8)、難以集中精神或思考力、注意力減退或猶豫不決。 (9)、反覆的想到死亡或有自殺的念頭。 在確立憂鬱症的診斷前仍須先排除一些可能的精神疾病,像焦慮症、雙向情感障礙症、輕鬱情感障礙症,精神分裂症或適應障礙症等。另外,長期罹患慢性疾病者,臨床上亦可能伴隨有憂鬱之表現。 憂鬱症患若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終其一生有將近15%會走向自殺之途,尤其是一些高危險群,像曾有過自殺意圖、極度無望、併有內科疾病、物質濫用或社會孤立等,大多數人會在自殺的前一個月內尋求醫療上的協助。一般而言,治療憂鬱症發作的有,藥物療法、心理治療、光照治療或電氣痙攣療法。不過,未成年憂鬱症患者,由於身心尚未成熟,且是憂鬱症發病之高峰期,在治療方面和成人有所不同。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病人,心理治療是有用的起始療法,大多數患者可自短期心理治療得到好處,尤其是認知行為療法,其他用於兒童之心理治療,像遊戲療法、行為療法、支持療法、社交技能訓練、團體療法或家庭療法等。同時也可以由簡單的運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散步、健行、跑步、騎車或游泳,從活動中多與別人接觸,建立互動的人際關係。 至於用藥方面,首選的藥物是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SRI),起始劑量 較成人低,至少需使用四個星期,若未見改善,則增加劑量,即使僅是些微進步,仍繼續使用2-4星期,通常若用藥6-8星期後,患者未覺得變好,可考慮其他治療方針。患者一旦有下列一種情況時,則應考慮藥物與心理治療合併實施,(1)有精神症狀,(2)慢性或復發性憂鬱症發作,(3)不願意或不進行心理治療,(4)曾有過嚴重病情以至於心理治療無效。 生活壓力是青少年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對課業不滿意的青少年,超過七成有憂鬱症的傾向。在平時要注意青少年是否有身體不適或行為異常,有些或許是發病的前兆,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本文档为【儿童及青少年忧郁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