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2019-05-07 25页 doc 48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12年9月 前    言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学科,他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验性强的特点。已被国家教委列为医学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 我们编写这本《病理生理学大纲》,希望对同学们学习病理生理学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金惠铭的《病理生理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七版,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时安排(病理生理学共68学时,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24学时。),编写病...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12年9月 前    言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学科,他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验性强的特点。已被国家教委列为医学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 我们编写这本《病理生理学大纲》,希望对同学们学习病理生理学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金惠铭的《病理生理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七版,结合学校教学制定和学时安排(病理生理学共68学时,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24学时。),编写病理生理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相关专业使用。 本大纲着重介绍各章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及思考,能有助于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及灵活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逐渐试行双语教学,专业外语占学生考评成绩的10%,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写的《医学英语词汇》基础部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5 第二章  疾病概论…………………………………………………………………5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6 第一节  脱水……………………………………………………………………6 第二节  水肿……………………………………………………………………6 第三节  钾代谢障碍…………………………………………………………7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7 第五章  缺氧…………………………………………………………………………8 第六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 第七章  休克…………………………………………………………………………9 第八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0 第九章  发热…………………………………………………………………………11 第十章  应激…………………………………………………………………………11 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12 第十二章  呼吸衰竭………………………………………………………………13 第十三章  肝性脑病………………………………………………………………14 第十四章  肾功能衰竭……………………………………………………………14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 容 讲课时数 实验时数 1.绪论 2.疾病概论 3.脱水 4.水肿 5.钾代谢障碍 6.酸碱平衡紊乱 7.缺氧 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9.休克 10.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11.发热 12.应激 13.心力衰竭 14.呼吸衰竭 15.肝性脑病 16.肾功能衰竭 0.5 2.5 2 2 2 5 2 3 4 3 2 2 4 4 3 5 5 5 5 5 共 计 44 24 (含基本技能4学时)       第一章  绪  论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病理生理学学科性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任务与教学。 2.了解:病理生理学发展史。 二、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学科性质(重点讲授) 2.病理生理学发展史。(一般讲授) 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重点讲授) 三、重点和难点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教学内容。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 2.问答题 1).何谓病理过程? 2).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疾病、致病原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脑死亡概念及判断依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熟悉:致病因素分类,致病原因与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疾病概念 (重点讲授) 2.病因学概论 病因学内容:致病原因与条件、诱因(重点讲授) 病因学分类:生物、化学、物理、营养、遗传、先天、免疫与精神性 因素在疾病发生中作用。(一般讲授) 3.发病学概论: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讲授) 4.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般讲授) 疾病的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疾病的转归: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死亡。 5.脑死亡:概念、判断依据、意义。(重点讲授) 重点和难点 疾病、致病原因、条件、脑死亡概念。 思考题 名词解释 疾病、致病原因、条件、脑死亡 问答题 1.举例说明致病原因与条件的关系? 2.试述疾病与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第一节  脱  水 目的要求 1.掌握: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 2.熟悉:细胞内外主要电解质分布,体液容量及渗透压调节。 3.了解:正常人体体液含量、分布、功能,三种类型脱水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体液成分与调节:体液含量与分布,水的摄入与排出,电解质含量、分布与渗透压,体液容量与渗透压调节。(一般讲授) 2.脱水的概念与分类 (重点讲授) 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机制、对机体影响、防治原则。 低渗性脱水:概念、原因机制、对机体影响、防治原则。 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机制、对机体影响、防治原则。 重点和难点 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与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脱水貌、脱水热 问答题 试比较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发生后对机体影响。 第二节  水  肿 目的要求 1.掌握:水肿、凹陷性水肿及隐性水肿的概念,水肿发生机制。 2.熟悉:水肿对机体影响,脑水肿分类,发生机制。 3.了解:水肿分类及特点。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水肿的概念、分类、特点。(重点讲授) 2.水肿发生机制 (重点讲授)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机制: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3.水肿对机体影响:(一般讲授) 4.脑水肿: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一般讲授) 5.几种常见类型水肿和器官性水肿的发病特点。(自学) 重点和难点 水肿、凹陷性水肿及隐性水肿概念,水肿发生机制。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水肿、凹陷性水肿、隐性水肿、脑水肿 问答题 1.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引起组织液过多的机制。 2.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导致钠水潴留的机制。 第三节  钾代谢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低钾血症(包括钾缺失)、高钾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影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2.熟悉:正常人钾含量、分布、吸收、排泄、调节与生理功能; 3.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低钾血症(包括钾缺失)概念、原因、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重点讲 授) 2.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重点讲授) 3.正常人钾含量、分布、吸收、排泄、调节与生理功能。(一般讲授) 4.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防治原则。(自学) 重点和难点 1. 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和心脏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2. 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和心脏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间的关系。 思考题 1.试比较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2.低钾血症为什么可导致碱中毒发生?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要求 1.掌握: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血液指标及其意义;四种单纯型酸碱紊乱概念、原因、发生机制、血液酸碱指标变化特点,对机体影响; 2.熟悉: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酸碱平衡概念,四种单纯型酸碱紊乱发生时机体主要代偿调节机制;混合型(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特点。判断酸碱紊乱类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了解:体内酸碱物质来源;酸碱平衡紊乱分类。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体内酸碱物质来源;酸碱平衡紊乱分类。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一般讲授) 2.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单纯型酸碱中毒概念、原 因、发生机制、血液生化指标及其对机体影响;正确判断各种类型酸碱 平衡紊乱。(重点讲授) 3.四种单纯型酸碱中毒时机体代偿调节; 混合型(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的类型及特点。判断酸碱紊乱类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一般讲授) 4.动物实验:实验性酸中毒 重点和难点 1.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的意义; 2.四种单纯型酸碱中毒的原因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对机体影响。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阴离子间隙、PCO2、BE、AB、SB 问答题: 1.分析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发生时机体主要调节机制? 3.分析酸、碱中毒发生后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第五章  缺  氧 目的要求 1.掌握:缺氧概念、分类,四型缺氧的原因、发生机制及血氧指标变化。 2.熟悉:缺氧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3.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因素。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缺氧概念。(重点讲授) 2. 血氧指标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一般讲授) 3. 四型缺氧(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原因、发生机制和血氧指标变化。(重点讲授) 4. 缺氧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一般讲授) 5.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因素。(实验课学习) 6. 动物实验:缺氧及其缺氧耐受性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 重点:缺氧概念,四型缺氧(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原因、发生机制和血氧指标变化特点。 难点:血氧指标。 思考题 名词解释: 缺氧、血氧饱和度、紫绀、肠源性发绀 问答题: 比较四种类型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特点,分析发生机理。 第六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目的要求: 1.掌握:DIC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诱因),DIC时机能代谢变化。 2.熟悉:DIC分型、发展过程和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 3.了解:正常血液凝固、抗凝与纤溶机制,DIC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DIC概念,分型,正常血液凝固、抗凝与纤溶机制。(一般讲授) 2. DIC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重点讲授) 3.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诱因)。(重点讲授) 4. DIC发展过程及实验室检测特点。(重点讲授) 5. DIC发生时对机体影响。(重点讲授) 6. DIC防治原则。(自学) 重点和难点 DIC的病因发病学机制,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发生时机体 机能代谢变化。 思考题 名词解释: DIC、FDP、三P试验、D-二聚体、裂体细胞 问答题: 1.分析DIC与休克的关系。 2.DIC发生时对机体影响。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第七章  休  克 目的要求 1.掌握:休克概念,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休克时细胞代谢变化及器官功能变化,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概念。 2.熟悉:休克病因、分类、临床表现。 3.了解:正常微循环结构、功能与调节,各型休克特点,休克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休克概念,休克病因、分类,正常微循环结构、功能与调节。 (一般讲授) 2. 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主要临床表现。(重点讲授) 3. 休克时的细胞代谢改变。(一般讲授) 4. 休克时的器官功能障碍,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重点讲授) 5. 休克防治原则。(一般讲授) 6. 动物实验:失血性休克 重点和难点 重点: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主要临床表现,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肾、肺、心、脑、胃肠道与肝),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概念。 难点:休克各期微循环障碍的特点及发生机理。 思考题 名词解释: 休克、自我输血、自我输液、心肌抑制因子、休克肺、休克肾。 问答题: 1.休克第一期的微循环灌流特点,机体主要临床表现。 2.为什么非感染性休克病人亦常发生内毒素血症。 第八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要求: 1. 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及发生机制(氧自由基增多、钙超载及其损 伤机制)。 2. 熟悉:自由基概念及类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血管损伤及白细胞激活 机制及对机体损伤作用;无复流现象概念。 3. 了解: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原因及影响因素;心、脑等其他器官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重点讲授) 2. 缺血-再灌注损伤原因及影响因素。(一般讲授) 3.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氧自由基、钙超载、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 的作用。(重点讲授) 4.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心、脑、其他器官变化。(自 学) 5.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原则。(一般讲授) 重点和难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钙超载、无复流现象。 思考题:  名词解释: 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无复流现象。 问答题: 1. 简述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增多产生机制及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2. 简述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钙超载发生机制及对机体损伤作用。 第九章 发  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热、过热;内生致热原概念、种类;发热机制。 2.熟悉:发热激活物概念及种类;发热的中枢正、负调节介质;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特点;发热时物质代谢及器官功能的变化。 3. 了解:发热对机体影响(有利及不利)及发热处理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发热、过热、生理性体温升高概念。(重点讲授) 2. 发热病因和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概念和种类。(一般讲授) 内生致热原概念、种类。(重点讲授) 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般讲授) 发热基本环节;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特点。(重点讲授) 3. 发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重点讲授) 4.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一般讲授) 重点和难点: 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调定点、中枢正负调节介质、发热 的机制、分期与特点、发热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 问答题: 1.体温升高就是发热吗?为什么? 2.以内毒素为例说明引起发热的基本机制。 第十章  应  激 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 2.熟悉:应激原概念及分类;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对机体影响;应激时机体代谢及功能变化。 4. 了解:其他激素在应激时的反应;应激时泌尿生殖功能变化、内分泌功 能障碍、心理精神障碍;应激生物学意义。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概念。(重点讲授) 2. 应激原概念及分类、应激生物学意义。(一般讲授) 3.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重点讲授) 4. 应激时机体代谢及功能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重点讲授) 5. 应激与疾病:应激性溃疡(重点讲授) 6. 应激时泌尿生殖功能变化、内分泌功能障碍、心理精神障碍。(自学) 重点和难点: 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的神经内 分泌反应。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 问答题: 1.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意义和不利影响 2.热休克蛋白的组成与功能是什么? 3. 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是什么? 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紧张源性扩张概念;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概念及发生机制,心脏受到损害时心脏自身代偿方式;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的变化。 2.熟悉:心力衰竭分类;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及诱因;心力衰竭发生机制;过渡肥大心肌发生心力衰竭机制。 3. 了解:心脏受到损害时心脏以外代偿方式;心力衰竭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心力衰竭概念;原因与诱因;分类。(重点讲授) 2. 心力衰竭时心脏代偿方式(心率加快,紧张源性扩张、心肌肥大)。(重点讲授) 3. 心力衰竭时心脏以外代偿方式(一般讲授)。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自学)。 4. 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心肌结构破坏、能量代谢障碍、钙离子运转障碍);肥大心肌引起心力衰竭机制。(重点讲授) 5.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肺循环、体循环淤血)。(重点讲授) 6.心力衰竭防治原则。(自学) 7.动物实验:急性实验性右心衰竭 重点和难点: 心力衰竭原因、心脏自身代偿作用、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及机体机能变化。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心力衰竭、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紧张源性扩张、端坐呼吸、夜 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问答题: 1.高血压病人发生心力衰竭机制? 2.左心衰竭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右心衰病人发生心性水肿的机制 第十二章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概念、呼吸衰竭原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熟悉:呼吸衰竭分类、呼吸衰竭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ARDS)、各型呼吸衰竭给氧原则。 3.了解:呼吸衰竭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呼吸衰竭概念(重点讲授) 2.呼吸衰竭分类(一般讲授) 呼吸衰竭原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重点讲授)。 通气障碍(限制性、阻塞性)、弥散障碍、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功能分流增加、死腔样通气、解剖分流增加)所致呼吸衰竭原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概念(一般讲授) 5.呼吸衰竭时机能代谢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肺源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肺性脑病)(重点讲授) 6.呼吸衰竭防治原则 (一般讲授) 通气障碍型呼衰给氧原则。 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衰竭概念、呼吸衰竭原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难点:呼吸衰竭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性脑病 问答题: 1.阻塞性肺气肿为什么会引起呼吸衰竭?血气变化特点? 2.休克肺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是什么? 第十三章  肝性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发生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及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 2.熟悉:肝性脑病分类、诱因。 3.了解: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其他机制,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肝性脑病概念与分类(重点讲授) 2.肝性脑病发病机制 (重点讲授) 氨中毒学说:血氨增高的原因,氨对脑组织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产生及其对脑功能影响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失衡原因及引起脑病机制 3.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重点讲授) 4.治疗原则(一般讲授) 重点和难点: 重点:肝性脑病概念,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难点: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思考题: 1. 肝损害导致血氨升高机制? 2. 肝损害导致假性神经介质产生增多机制? 3.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是什么? 第十四章  肾功能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及其对机体影响。 2.熟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过程,尿毒症概念。 3.了解:尿毒症发病机制及机体机能代谢变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 原则。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重点讲授);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与类型(一般讲授);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重点讲授) 2.慢性肾功能不全概念与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过程及其机制;(一般讲授)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重点讲授) 3.尿毒症(一般讲授) 尿毒症概念;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尿毒症发病机制。 重点和难点: 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 响。慢性肾功能不全概念、发病机制、对机体影响。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矫枉失衡学说、肾 性高血压、肾素依赖性高血压、钠依赖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营养 不良、尿毒症。 问答题: 1.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少尿的机制。 2.简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
本文档为【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