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

2017-10-25 50页 doc 95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BCD)。P24 A、前期投资损耗 B、制度性损耗 C、管理损耗(人事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 2、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BCD)。P28 A、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 B、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 C、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 D、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 3、人力资源的可再生...
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
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BCD)。P24 A、前期投资损耗 B、制度性损耗 C、管理损耗(人事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 2、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BCD)。P28 A、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 B、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 C、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 D、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 3、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主要体现在(ABD)。P32 A、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意味着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4、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确立起(D)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指导原则。P36 A、科学发展 B、和谐发展 C、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 5、(B)的创造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耕地、空间、能源所决定的,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智慧所决定的。P36 A、信息经济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知识经济理论 D、人力资源理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狭义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公职人员培训。 (?)P27 2、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人通过思想意识、思维的创新,可以整合其他资源而创造价值。 (×)P17 3、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P25 4、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P25-26 5、人力资源规划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6、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P15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治性很和道德品质要高于国家人力资源整体的平均水平。(?) 8、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授能”为导向的积极的管理。(×)P28 9、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停留在靠党规党纪和说服教育的层面。(?) 10、经济学家经测算后认为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以及个人投资的收益率均远远高于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 三、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2、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其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力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的总和。P20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P20-21 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2、21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注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2)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 (3)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 (4)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答:今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家治理以及政府管理职业化。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随着政府管理复杂性的增加,随着政府管理对大量信息的需求,随着政府管理日趋技术化和专门化,政府管理对专门性的需要更加强烈,这一切均导致了知识工作者的兴起。(2)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这种管理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等。传统的以控制为导向的管理不免使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僵化、缺乏活力。而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积极性。所谓积极性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乃是要在已有的公共部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公务员潜能发挥的良好环境,促使公务人员具有使命感,从而更好地促使组织目标的达成和效能的实现。与传统的控制导向不同,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授能”,即授权赋能,主要特征表现在:开放参与决策机会;提供行政人员发展自主性的机会;发展组织共同愿景;发展并维持组织成员之间的依赖、开放式沟通等。(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4)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型组织的整合。(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6)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7)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8)公务伦理责任的强调和重视。2、试述21世纪人力资源的特征。 答:(1)稀缺性。(2)层次性。(3)知识性。(4)创造性。 (5)流动性。(6)可再生性。(7)收益递增性。 第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第一个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1902年在( B )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P44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完善了我国的人事,使我国的公务员法律体系完整、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人力资源研究劳工管理阶段的核心思想是(BCD )。 A 人们主要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 B 人天生是懒惰的 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 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4、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B)。 A. 俸禄 B. 品秩 C. 薪级 D.等级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B )开始施行。 A. 2007年7月1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6年7月1日 D. 2007年1月1日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方法与私营机构是没有质的区别的。( × )P46 2、理性官僚制的弊端在企业组织比在行政组织体现得更加明显,帕金森效应更容易在企业组织中发挥作用。 )P48 ( × 3、人类历史上约定俗成的“选贤任能”的程序就是人类人事制度的最初萌芽。( ? ) 4、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服从于其决策层的意志,无须对社会公众公开,其操作过程也是经常隐蔽不公开的。( × ) 5、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 ) 6、我国尚没有对政府公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的职位说明书。( ? ) 7、人们把建立在“社会人性观”假设基础上的新型人事管理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把此之前的人事管理称为传统人事管理。( ? ) 8、在公共部门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中,能力素质始终排在首位。( × ) 9、韦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会要求更高的官僚化体制以保证安定的经济生活。( ? ) 、职位分类首创于英国,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0 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 × ) 三、名词解释 1、品秩:是官制中与官职并行的身份等级制度,它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 2、致仕:是指官吏因年老或有病不能继续任职时,交还朝廷所给予的官职及待遇,退职休养。 四、简答题 1、 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答:(1)政府所有行政组织系统与公务人员管理形态都以韦伯的“理想型官僚体制”为典范,管理法规齐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功能完善;(2)管理的人力资源以专业性人才为主,重视启用专业人才; (3)具有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便公务人员的职业稳定; (4)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的制度,保证了行政工作的连续性; (5)实行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选录制度,公务人员的录用与甄选以注重才能为标准; (6)公务人员体制以有效的政策规划与严密的法治管理为支撑。 2、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答:(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五、论述题 1、 试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 答:(1)价值取向差异使管理目标不同。 (2)管理对象行为取向的不同。 (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差异。这一区别是由于公共部门本身的政治性决定的。作为行政部门总是不可避免的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行政与政治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当前公共部门政府 公务员招考信息对应聘人员任职资格中公务员对宪法及法律以及对党和国家所具备的忠诚,是制度化的要求。公务员的道德素质被排在前面,能力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和行政职业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于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实际上并不是政府的第一目标,尽管口头上很多政府都将之称作第一目标。 (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面,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适用法律方面的差异。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多是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以行政执法为第一要义,对法律责任的关注始终居于第一位,选择主动性、创造性行政行为的责任风险或法律风险就会相应加大,这也是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是趋向于保守的重要原因。企业则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生长的组织,以效率为中心制定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时这些行为规范可能是与法律规范相冲突的,当企业利益与法律规范相冲突时,极易采取规避措施。企业在个人利益保障方面,企业适用《劳动法》界定劳动关系,《国家公务员法》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规范。公务员的个人权力较容易得到保障,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规定比较原则性,企业必须依照此制定更加具体的管理规范。由于主雇地位的非对等性,企业容易制定有利于雇主的规则,就存在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可能。例如,政府淘汰公务员比较困难,而企业组织淘汰一个员工有时只需老板的一句话。 1、 试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1)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务人员政治中立的原则出现变通。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政治—行政”二分,为此,公务人员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政治是由那些政务官来负责政策的制定,而公务人员只负责行政即执行,且不受任何党派的左右。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中,公共人事制度日趋政治化的问题突出。一方面,公务人员确实参与政策的制定,在通常情况下,实施由公务人员参与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理效果。在政策执行阶段,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公务人员在政策的制定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欧文?休斯的观点,“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和政治雇员之间以及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传统模式中,管理者和政治雇员之间的关系是范围狭小的和技术性的,是发号施令者和执行命令者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主义模式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灵活和紧密。公务人员与政治官员共存于管理的互动过程之中。 (2)公共人事制度中职业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传统被打破,现实的公共人事实践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官僚制,公共人事制度要在组织形式和运作上确保这种体制的高效运转。但是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永久性会造成公共组织的功能失调,并看到公共组织内部的不协调已经带来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改革通过公共服务中的可选择替代性组织形式或机制,降低公共组织的作用,减少公共组织雇员的数量。主要途径是将原来由公共组织机构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转变为通过其他组织形式和机制提供。对现有的公共雇员,增加雇佣关系的灵活性。公共部门使用临时性、兼职或季节性雇员的数量明显增加,另外通过雇佣契约使用的不受传统公共人事制度保护的雇员数量大大增加。对于公务人员来说,今后面临的是公共组织多样化的雇佣模式,诸如以签约方式受聘、担任顾问性工作,公务繁忙时期临时聘请人手等。这样有越来越多的终身职位被取消。这使公务人员的管理多样化和非职业化,而不是目前传统模式的刚性。这在本质上有助于让更多的组织和人员参与问题的解决。 (3)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兼容并蓄和工资制度的改革。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人员本人。以英国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国家实行的是与职位分类不同的品位分类制度。它是一种以文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这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4)简化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5)新的改革使公务员制度朝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方向发展。受传统人事行政思想的影响,公共人事制度通过对人的一定程度的控制,达到官僚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公务人员的进入、使用、退出这 三个机制始终贯穿的一个现实就是公务人员是一部机器中的零部件,必须是有理性的,而且必须使其时刻保持理性,否则整个机制的运作会存在问题。 (6)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整个官僚体制,使行政管理朝着后官僚制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外部生态环境包括(ABCD)。P67 A.政治制度 B.市场体制 C.劳动力与人口素质 D. 经济与技术环境 2、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具有( ABC )的特点。 A.系统性和复杂性 B.动态性和稳定性 C.相关性和独立性 D.统一性与多样性 3、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BC )。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4、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D )。 A.做好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预测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5、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B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公共部门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一般来说,社会整体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 ) 2、人才环境的质量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是正相关的关系。( × ) 3、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 ? ) 4、开发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 × ) 5、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 ) 6、我国在人才的考核评价方面,无论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都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导致考核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 ) 7、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见,致使中国的人力政策缺乏稳定性,变化太快,这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充分发挥政策的公信作用。( ? ) 8、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人才观念。( × ) 9、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时期,由于社会分工、分层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也日趋复杂。开始形成真正的独立的人力市场和全面完整的人才观。( × ) 10、公共部门内部的生态环境决定和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活动。(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P67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 (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 (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 (4)劳动力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五、论述题 1、试述优化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对策。 答:(1)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供给量过剩,而地区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 (3)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 (4)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 (5)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 第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理论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始自( B ),但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想,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却早已有之。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BC )。 A.明确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B.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D. 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B )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A.培训 B.教育 C.素质 D.投资 4、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BC )。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 ACD )为基础。 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和 D保障机制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始之前。( ? )P88 2、人力资本思想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得到萌芽式的阐述,他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 × )P88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提高人口质量是关键。(? )P96 4、贝克尔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 ) 5、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标志是马歇尔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所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著名演讲。( × ) 6、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是人力资本最本质的性质。( × ) 7、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支出而非简单的消费支出。( ? ) 8、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因此不具备私人性质。( × ) 9、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的再投资也应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分享人力资本的收益权。( ? ) 10、根据新增长理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知识的增长。(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整合。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指的是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针对公共权力使用者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归属依法生成契约而分别拥有的一系列权利。 四、简答题 1、人力资本具有哪些性质,P94 答:人力资本的性质可以从其与物质资本及其他形式资本统一性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是人力资本最本质的性质。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2)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同其它形式的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性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在何等优越的条件下,一个人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及其维持的实践终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存量的增加投入劳动、时间和金钱等稀缺性资源。所以存量水平越高的人力资本,其稀缺性也就越大。 (3)人力资本的可变性。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口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存量水平或价值可能会增加,也可能消耗、闲置和贬值。因此,在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维护,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发挥正常的生产功能。 (4)人力资本的功利性。人力资本是其所有者用来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一个人之所以愿意牺牲或放弃眼前的利益和满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为了在将来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满足。当然,人力资本本身还可以导致外部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而这类收益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特点, 答:人力资本虽然具有许多与其他资本一样的共性,但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概括为: (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能够直接转让和买卖,只能被出租,或转让使用权; (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都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受其个人偏好的影响; (3)一个人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但其总量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一个人所具有的非互补的人力资本也不能同时使用; (4)人力资本的形成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当然有时也在生产领域; (5)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涵义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的不同。 答:(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这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特征。它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以社会资本为中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育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在产权上不十分明晰,在成本上具有差异,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是通过个人的自身努力和投资形成的,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私人性质。 (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因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大部分是非物质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具有外部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是延迟的,只有在一定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因此,经济学家称其为“非市场产出”。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其贡献无法用劳动边际生产率或生产要素贡献率确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只是其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按照其贡献支付应得到的收益是相当难以测定的。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承载着合法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本,这使其发展成本与自身私人投资成本出现差异。所以,在市场交易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受到更大的限制。 第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D )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B.公共部门工作分析 C.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使用 D.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 D )为导向。 A.公共服务 B.公共价值 C.公共产品 D.公共利益 3、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B )。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 指令性人力资源规划 D. 指导性人力资源规划 4、( D )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A.人力资源的环境分析 B.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C.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平衡状况 D.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5、( D )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 德尔菲法 B. 自下而上预测法 C. 人员继承法 D. 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 )P123 2、德尔菲法主要适合于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宏观的长期趋势预测,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资料的预测有较好的效果。( ? ) 3、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组织不适于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 ? ) 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预测未来对员工个人的需要。( × ) 5、自上而下预测方法是,先由最高层次的部门开始,各部门依次预测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最终汇总得出人员需求的预测总数。( × ) 6、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强调运用统计技术来预测未来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的结果非常精确。( × ) 7、相比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供给预测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富有前瞻性。( ? ) 8、人员继承法为国内外许多组织所采用,我国党政机关实施的后备干部选择和培养计划就是一种比较典型人员继承法。( × ) 9、内部供给分析的对象是在组织按照以往方式吸引和遴选时,计划从外部加入组织的劳动力。( × ) 10、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比外部劳动力供给预测较为精确。(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四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基础的,是为实现公共组织战略目标服务的;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要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行动方针的过程;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挑选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 (2)在进行预测之前,首先应取得参加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认真地进行每一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向组织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决策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 (3)问题表设计应该措辞准确,不能引起歧义,征询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不要问那些与预测目的无关的问题,列入征询的问题不应相互包含;所提的问题应是所有专家都能答复的问题,而且应尽可能保证所有专家都能从同一角度去理解; (4)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于不同专家的权威性应给予不同权数而不是一概而论; (5)提供给专家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充分,以便其做出判断; (6)只要求专家做出粗略的数字估计,而不要求十分精确。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答:(1)维持政治稳定。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明确政府在未来发展的总体人员需求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政府遭遇紧缩管理的时候,能够采取积极的调控对策,进行合理的人员分流,以维护政府工作的连续性,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2)促进行政发展。公共组织通过短期、中期、长期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及时获得自身需要的人才,有计划地对人才进行更新激励,实现人与事的有效结合。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长期预测,使组织明了未来人力资源的结构,保证公共组织的持续发展。 (3)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使公共组织做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发挥人才使用的最佳效益,而且可以从宏观上控制人力资源在录用、作用、使用、培训、服务等环节的成本,寻求增加产出或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的使用效率。 (4)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现代公共组织不断引进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管理人力资源,使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更加合理和有效。人力资源规划是人事行政中技术手段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它包含了战略规划、预测技术、评估技术等多种方法。公共部门推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5)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现代公共组织不仅重视组织总体的发展,也重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满足,力争使员工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机地协调起来。人力资源规划是联系组织与个体之间的桥梁,通过规划,使员工了解自己在组织现在与未来工作中的适用性,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身素质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求提高自身水平的途径,使自我得到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第六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为( ABC )。P136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组织的需求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D )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A.人力资源考核 B.人力资源招募 C.人力资源培训 D.人力资源流动 3、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ACD )。P140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4、( C )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P140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5、( D )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A.人力资源政策 B.人力资源供求关系预测 C.人力资源制度 D.人力资源市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调配功能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 ? )P144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个人意愿,而且更取决于外在环境的要求。( ? ) 3、委任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 4、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不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 ? ) 5、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 6、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 7、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职人员的流动更多的是因个人意愿;现在工作需要在流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激励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 ) 9、身份的改变是调任与转任共同的特点。( × ) 10、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是指根据工作需要或个人意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变换公职人员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2、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的人事行为。 3、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中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的人事交流活动。 4、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上级、下级或者其他地区的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人事交流活动。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1)用人所长的原则; (2)人事相宜的原则; (3)依法流动的原则; (4)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决定流动去向。在人员流动中坚持个人自主原则,就是允许人员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组织和岗位,组织要尊重个人选择,照顾和保护公职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理要求。同时,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性,公职人员有义务服从组织因工作需要而做出的流动安排,并按规定的期限到职就任,不得拖延或拒不服从安排。 2、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有哪些, 答:(1)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2)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 (3)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4)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 3、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答:(1)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体系;(2)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3)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4)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的秩序。 4、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有哪些, 答:(1)人力资源的市场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2)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3)户籍制度改革滞后;(4)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 答:(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有利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如长期两地分居、上班路途遥远等,体现组织对公职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具有稳定公职人员队伍的作用。 2、试述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答:(1)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 (2)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 (3)改革户籍制度。 (4)破除官本位观念。 第七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作为一种常规性工具,(D )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A. 人员招聘与录用 B. 员工培训与开发 C. 员工激励 D. 工作分析 2、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 D )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A. 工作分析的目的 B. 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 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 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3、( B )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 职位分析问卷 B.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 体能分析问卷 D. 心理分析问卷 4、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 D )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 职位 B. 工作 C. 工作条件 D. 人 5、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BC )。 A.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C.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D. 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组织管理的基础。( ? )P152 2、工作分析的思想来源于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 )P154 3、访谈工作分心法不能单独使用,只适合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 )P159 4、分类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速度快、花费少,缺点在于其评估结果主要依赖于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只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 )P165 5、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 )P170 6、到20世纪70年代,工作分析已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并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职能。( ? ) 7、工作分析是展开工作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而工作评估则可被看作是工作分析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 )P164 8、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各个国家的通例,美国主要是采取是品位分类的方法。( × ) 9、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繁琐、死板、不易推行。( ? ) 10、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兼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之长。(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工作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的过程。 2、品位分类:是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3、职位分类: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P170 四、简答题 1、简述品位分类的优缺点。 答: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面的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容易。 品位分类制度的缺点是:?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局面;?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近年来英国对品位制度作了较大改进,表现了向专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方向发展的趋势。英国现行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职位分类的精神建立起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 2、简述职位分类的优缺点。 答: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 职位分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在适用范围上,职位分类较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职位,而对高级行政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和通用性较强的职位,则不太适用;?实施职位分类的程序繁琐复杂,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参预,否则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地步;?职位分类重事不重人,强调“职位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严格限制了每个职位的工作数量、质量、责任,严格规定了 人员的升迁调转途径,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个人积极性不容易得到充分发挥;?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繁琐、死板、不易推行。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 答:第一,工作分析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第二,工作分析为公共部门人员甄选与录用提供了客观标准。 第三,工作分析对公共部门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工作分析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第五,工作分析有助于薪酬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第六,工作分析有利于公共部门员工的动态调配与安置。 第七,工作分析有助于劳动安全。 第八,工作分析有助于公共部门的工作设计工作。 第八章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人才测评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P180 A. 笔试 B. 心理测验 C. 评价中心技术 D. 面试 2、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 A )仍然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 笔试 B. 资质测试 C. 评价中心技术 D. 心理测验 3、面试和笔试相比突出的特点表现为( ABCD )。P193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D.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4、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 ABD )等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 无领导小组讨论 B. 公文筐 C. 心理测验 D. 角色扮演 5、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最后的小组意见也要求以书面形式报告,并要应试者签名承认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校正和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加深对岗位的了解,对其以后的工作情感和意志品质均有益处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 )P200 2、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 ? ) 3、笔试作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一种测评方式,是现代公共部门的新创。( × ) 4、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面试的产生远早于笔试。( ? ) 5、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由于方法的多样,对考生素质的测评更为全面。( ? ) 6、现代人才测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和形成的。( ? ) 7、评价中心的核心技术是情境模拟测试。( ? ) 8、管理游戏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相同的地方在于通常既包括可见行为(如一定的体力活动),同时也包括不可见的更为复杂的决策过程。( × ) 9、角色扮演适用于较低层级的管理者。( × ) 10、在人类测评手段不断创新的现阶段,评价中心技术、网络在线测试、资质评价等测评方式日趋时兴, 笔试已经过时。( × ) 三、名词解释 1、人才测评: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事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2、评价中心:是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的新方法,它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能力、个性和情境测试对人员进行测量,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人个性、动机和能力等较为准确的把握,做到人职匹配,确保人员达到最佳工作绩效。 3、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4、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5、管理游戏:亦称商业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6、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哪些特点, 答:(1)经济高效; (2)测评面宽; (3)误差易控; (4)督导力强。 2、面试具有哪些特点, 答:(1)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2)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3)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4)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5)主观性强。 第九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为了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和录用工作的质量,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 ABCD )。 A.能岗匹配原则、因事择人原则 B. 德才兼备原则 C. 公平竞争原则 D. 信息公开原则、合法原则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 B )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 A.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B. 内部环境 C. 外部环境 D. 经济环境 3、公共组织从外部招募公职人员的方法主要包括( ABC )。 A. 应聘者自荐 B. 员工推荐 C. 猎头公司 D. 档案法 4、在我国,( A )在人员招募中发挥主体作用。 A.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B.私营就业服务机构 C.猎头公司 D.互联网 5、互联网招募是一种新型的网上职业中介机构,目前我国互联网招聘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ABCD )。 A.信息可信度不高 B.保密性不好 C.信息更新缓慢、网站相互复制 D.双方缺乏感性认识 ,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 1、能岗匹配原则是任何组织进行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 ) 2、我国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招募与录用应采取社会公开招考和平等竞争的方式获取高素质的任职人选。( ? ) 3、工作分析是制定人力资源招募计划的前提和依据。( × ) 4、通常,公务员职位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考;专业技术职位通常在跨地区的人才市场上进行招募;操作人员和办事员往往在组织所在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招募。(?) 5、录用比值越小,相对来说意味着录用者的素质就可能越高;反之,录用者的素质则可能越低。( ? ) 6、录用人员的人数多,就意味着招聘效率高。( × ) 7、内部招募的主要优点在于了解全面,准确性高。( ? ) 8、外部招聘的缺陷在于内部员工得不到机会,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 ) 9、当组织的关键职位和高级职位出现空缺时,往往采用内部招募的方式。( × ) 10、校园招募的弊端表现在录用后易产生较高的流失率,士气也比较低。(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是指以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为工具,通过招募、甄选、录用和评估等程序,从组织内外获取合适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组织人才输入和引进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获取工作有助于塑造和推广组织形象; ?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有效性影响组织人员的流动率; ?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影响到人事管理费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能岗匹配原则。 (2)因事择人原则。 (3)德才兼备原则。 (4)公平竞争原则 (5)信息公开原则。 (6)合法原则。 第十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D )。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 B )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 任职培训 B. 初任培训 C. 专任培训 D. 技能培训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 B )。 A.有助于增进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并有助于节省培训经费 B.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C.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强应对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D.有利于部门工作经验的传授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也有利于保持部门的优良传统和工作的连续性 4、在学校培训中,( D )的培训是政府部门公务员最基本的培训形式。 A. 高等院校 B. 中等学校 C. 职业学院 D. 行政学院 5、( C )是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A. 讲授式培训法 B. 研讨式培训法 C. 案例分析培训法 D. 合作研究培训法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在我国,根据规定公共部门每人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5天,以公职人员补充、更 )P238 新知识和拓宽相关知识面为目的。( × 2、一般来讲,培训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也是是唯一的手段。( × ) 3、理论联系实际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原则。( ? ) 4、任职培训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 ) 5、任职培训一般采用脱产培训,培训时间相对较长,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 ? ) 6、专业培训的对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 × ) 7、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 ) 8、合作研究培训法一般是在公职人员培训的前期采用。( × ) 9、案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具体、复杂的管理情景,让学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 ? ) 10、我国公共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实地考察学习等均属于部际培训。(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培养和训练。P232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答:(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提高公职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怔;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职人员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和处理方法也处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之中。一些新的理论和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共管理中,这些变迁给公职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快速的学习,运用新的方法从事公共管理活动,以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公职人员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公共部门管理职能调整和转变的要求。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形式有哪些, 答:(1)部内培训。 (2)部际培训。 (3)交流培训。 (4)工作培训。 (5)学校培训。 (6)选择培训。 3、目前较具代表性和较为通用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方法有哪几种, 答:(1)讲授式培训法。 (2)研讨式培训法。 (3)案例分析培训法。 (4)合作研究培训法。 (5)角色扮演培训法。 (6)人格拓展训练培训法。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还包括自学法、领导成就训练法等,还可采 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视听技术培训法和计算机培训法等。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学用一致的原则。 ?按需施教的原则。 ?讲求实效的原则 总之,理沦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和讲求实效是贯穿公职人员培训整个过程中的准则。贯彻这些原则(可以防止学用脱节,避免培训流于形式,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健康发展。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与( D )结合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A. 经济资本 B. 社会资本 C. 知识资本 D. 人力资本 2、( B )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提升,是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根本所在。 A. 以知识为本 B. 以能力为本 C. 以技术为本 D. 以人力为本 3、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BCD )。P268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4、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BC )。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 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 5、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一种正常的人事调动,不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 × ) 3、古代的孔子对赏罚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具特色的,他从人性善出发,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 × ) 4、用人的目的是“激活”人,而非“管住”“管死”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必须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 ) 5、公务员降职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作用,为行政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 ) 6、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唯才是举不能照搬古人作法,在选人时,要以德为先。( ? ) 7、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制度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 × ) 8、选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 × ) 9、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 ) 10、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 ) 三、名词解释 1、选任制:是以选举的方式任用公职人员,即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决定公务员职务的任免。 2、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3、降职: 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答:?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 ?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人尽其才。 ?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激励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 A )左右的差距。 A.60, B.50, C.70, D.40, 2、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论认为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都属于( B ),它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才对人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 A. 内在激励 B. 外在激励 C. 正向激励 D. 负向激励 3、外附激励是指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由管理者运用,作用于管理对象,对被激励者来说是外附的一种激励。其方式主要包括( ABCD )。P284 A.赞许 B.奖赏 C.竞赛和考试 D.评定职称 4、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BC)。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目标设置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5、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B )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在通常情况下,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负向激励的效果,而且越是素质高的员工,负向激励对其产生的负作用就越大。( ? ) 2、内滋激励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它产生的力量是最大、最有效的。( ? ) 3、传统的激励办法是以各种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为手段,根据员工的绩效给予一定的工资、奖金、福利、提升机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扬、认可和荣誉等。这些激励都与工作本身并不直接相关,只是作为对于员工付出劳动的补偿,因而称为外在激励。( ? )P283 4、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按时计酬的人员一般情况下只发挥了20,,30,的能力。( ? ) 5、双因素该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和激励作用。( ? ) 6、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 ) 7、权力是公共部门进行激励的有效方法。权力激励就是要向公务人员适当分权,而不能对权力进行制约。( × ) 8、精神(物质)奖励是最古老和传统的激励方式之一,我国古代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说。( × )P302 9、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荣誉激励的重大作用。( × ) 10、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侧激进行激励的方法有:用危机感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等。( × ) 三、名词解释 1、人力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简答题 1、简述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答:(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 (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 (5)管理者要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2、简述目标设置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答:(1) 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得到精确观察和测量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直接调整和控制,具有可应用性。 (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帮助下属设立具体的、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使下属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变成员工行动的方向和动力。 (3)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使下属获得较高的目标认同:?使所有下属人员了解组织目标,并参与目标设置过程;?支持和鼓励下属认同目标,相信下属人员的能力及承担完成目标的责任;?对目标的实现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肯定,以强化和调动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4)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信息反馈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运用目标理论,通过设置、核查目标,使员工经常看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随目标的实现进程不断予以反馈,实施反馈控制。 3、简述强化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答:(1)正确选择强化物。要根据员工的需要和特点,正确地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强化物,不能搞“一刀切”; (2)正确选择强化的方式。员工的差异性很大,组织应该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强化方式; (3)正确选择强化时间。选择强化的时间段时必须注意最适合于强化的时间; (4)设立一个目标体系。分步实现目标,不断强化行为; (5)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6)强调员工的社会学习; (7)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强化。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答:?公务人员身份保障。公务人员由于有任用身份上的保障,一直被称为“铁饭碗”打不破,因而只要“大错不犯,小错可以不断”,这种情形使得人力激励的手段——赏罚分明制度——打了许多的折扣,无法重罚,也无法即赏即罚。 ?层级节制。官僚组织的层级节制,使得公务人员在升迁、沟通、公文的传达上皆比一般企业缓慢、无效率许多,也因此产生了“天高皇帝远”或“公门好修行”的心态,使得公务人员存在与组织、他人或自己疏离的情况,继而妨碍了激励手段的运用。 ?法规限制。公务体系由于受到太多的法律规章限制,造成公务人员过度消极、僵化,甚至不推不动、阳奉阴违的形式主义,以及把遵守法规当成第一要务的“目标替代”情况。而且,法规的修订旷日废时,导致公务人员的服务永远赶不上人民的期待,不但引起民怨,公务人员自己本身也无奈,因而产生反激励效 果。另外,譬如“图利他人”的罪刑,也让许多公务人员生怕动辄触犯法律,而采取明哲保身,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预算限制。官僚组织预算有限,而且必须要受到立法机关的严格审核,因此无法做到即时有效的奖赏作用,同时也无法编列足够的预算在公务人员的教育训练上。 ?升迁。 公务人员能否升迁除了受到法令的限制外,也时常传出有因意识形态、政党、小团体的差异或裙带关系或不够会吹会捧等原因,而有升迁不公的情况。更惨的情况是:表现良好的公务人员由于受到极度的“欣赏”与“重用”,主管反而舍不得他升迁,而要把他留在身边,上述情况皆是对公务人员士气和激励上的伤害。 ?人事制度的缺失。官僚组织除了以上五种问题,其他譬如现行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及任用制度是否能找到最适当的人,并把他(她)放在最适当的职位上,恐怕仍有许多的疑问。其次,公务人员考绩制度也有同样的问题,常无法明辨优劣。一方面是因公务绩效难以衡量,先天限制,更因制度未彻底落实或长官主观、人情、徇私之弊;而且在考绩方面,也无法给予公务人员有效、即时的赏罚。 ?政治挂帅。公务体系如果太政治化,可能导致反激励的三种情形:(1)绩效放两边,政治摆中问:不论是非、不论表现,只要加对政党、跟对人,每日汲汲营营搞政治,就可官运亨通;(2)政治横行,专业弃守:如果公务人员以其专业拟定出来的政策,轻易地即被政党、长官以意识形态或政治的理由,或民意代表所扭曲,对公务人员之士气势必造成相当的伤害;(3)成群结党,破坏关系:组织里面分成好几派,或把别人归为哪一派,都造成彼此间失去信任,而导致人际(沟通)关系和组织气氛不良,甚或相互诋毁、攻击。 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目前,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 B )的类型。 A.发展型评估 B.判断型评估 C.参与型评估 D.专项型评估 2、( A )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 A.持续沟通 B.实施绩效评价 C.提供绩效反馈 D.绩效改进指导 3、( B )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A.记录考核法 B.360度绩效评估 C.行为观察量表法 D.评级量表法 4、通过引入( A ),可以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顾客”即公务员服务对象对该公务员的评价,并影响考核的结果,从而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A.绩效评估 B.绩效管理 C.绩效反馈 D.绩效改进 5、实践证明,采用( B )的考核方法,很难区分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业绩的差别和同一部门内工作性质差别不太大的公务员工作业绩的高下,也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客观、完整地评价一个公务员。 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360度绩效分析 D.平衡记分卡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公务员法》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工作胜任能力。(× )P322 2、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部门考核的全部。( × ) 3、公共部门产品或服务交易的特殊性导致了公共部门的绩效难以考评和评定。( ? ) 4、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判断型评估的类型。( ? ) 5、发展型的评估是现代组织进行业绩评估的发展方向。( ? ) 6、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 ) 7、平衡记分卡是把战略放在了组织管理过程的核心地位,以一种深刻而一致的方法描述了战略在公司各个 层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具有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 ) 8、对公共部门来讲,通过360度绩效评估可以解决那些绩效难以量化的专业人才的绩效考核问题。( ? ) 9、采用定性分析的考核方法,很难区分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业绩的差别和同一部门内工作性质差别不太大的公务员工作业绩的高下,也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客观、完整地评价一个公务员。( ? ) 10、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要相对复杂的多,社会目标、无形目标和长远目标等具有更根本的意义。( ? ) 三、名词解释 1、绩效:是指某一组织或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作效率、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效益。 2、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P309 3、360度绩效评估:又称为全方位评估,它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包括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四、简答题 1、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具有哪些特征, 答:(1)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2)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3)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2、简述绩效评估的程序。 答:(1)制定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是员工与直接上级就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及其有效完成的标准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确定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 (2)持续沟通。持续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 (3)实施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对员工在一定期间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察和评定,确定员工是否达到预定的绩效标准的管理活动; (4)提供绩效反馈。绩效评价结束后,上级或主管应就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进行沟通使之明确绩效不足或改进方向以及个人特性和优点。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 (5)绩效改进指导。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后,如果不进行绩效改进和提高的指导,这种反馈就失去了意义。 3、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重视定期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按比例分配名额。 4、造成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可比性. (2)岗位之间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一致. (3)考核制度设计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4)考核中没有规定不称职人员的比例. 五、论述题 1、 试述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管理者成为业绩考核的中坚推动力量。 ?目标管理与行为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协调好业绩评估的监督职能与引导职能。 ?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要注意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要注意评估标准的合理性。 ?要注意评估过程的完整性。 第十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所谓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主要包括( ABCD )。P332 A.工资 B.奖金 C.津贴 D.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 ABD )。 A.依法分配原则 B.平衡比较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平等原则 3、从1993年10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结合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建立了适合公务员职业特点的( B )。 A.结构工资制 B.职务级别工资制 C.职务等级工资制 D.绩效工资制 4、法定休假日安排公职人员工作的,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 D )的报酬。 A.150% B.200% C.400% D.300% 5、英国2003年对高级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时,引入了( C )绩效工资,突出奖励成绩显著,工作出色的公务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A.职务工资 B.等级工资 C.绩效工资 D.结构工资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薪酬主要由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直接薪酬是薪酬的核心部分。( ? )P333 2、2003年4月,佛山市政府宣布:为规范辖区内镇级公务员的收入,对镇长实行10万元至15万元的年薪制,这属于用法律方式确定公务员收入的典型例子。( × ) 3、福利津贴一般以现金形式提供,是公职人员工资收入以外的收入,它涉及衣、食、住、行、乐,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以多种名目出现,而且称谓不一样。( ? ) 4、凡在公共部门工作满3年以上,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并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 ) 5、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福利项目的设置都带有“供给制”的色彩,社会属性体现较多,劳动属性和分配属性则体现较少。( ? ) 6、在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水平效益好的部门与差的部门大概在三倍到两倍之间。( × ) 7、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应以工资收入为主体,而以津贴为补充。( ? ) 8、公共部门人才资源福利一般是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员工某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并且以低费形式提供。( × ) 9、福利往往采取实物或延期支付的形式,因为与劳动能力、绩效和工作时间的变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有固定成本的特征。( ? ) 10、一般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往往处在社会平均工资的中等偏下水平。( × ) 三、名词解释 1、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福利:一般是指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员工某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并且以低费或免费形式提供。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部门工资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1)公务员工资结构不够合理; (2)公务员工资总体水平偏低,难以体现公平原则; (3)工资调整不及时、增长机制不完善; (4)津贴制度不完善,补充功能难发挥作用。 2、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1)福利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老化; (2)福利待遇差距大,标准悬殊; (3)福利形式过于社会化; (4)福利资金提取和使用混乱,“小金库”盛行,滥发补贴和实物的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监督。 五、论述题 1、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福利制度, 答:?简化各项补贴项目,实现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化。 ?建立驻地财务中心制度,加大预算外资金监管力度。 ?福利费的增减应与国民收入相协调,按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上下浮动。 ?通过全国统一平衡和调节,逐步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第十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监控的对象是指国家机关与第三部门中从事公职的人员。其内容包括( ABCD )。 A.对公职人员守法的监控 B.对公职人员执法的监控 C.对公职人员廉政的监控 D.对公职人员勤政的监控 2、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表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一些刚性约束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上级与下级,或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向沟通,即( D )。 A.资格约束 B.刚性约束 C法纪约束 D.柔性约束 3、( A )在对整个公职人员监控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层次。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控与约束 B.国家司法机关的监控约束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控约束 D.政党的监控约束 4、外部监控与约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与控制。它包括( ABC )。 A.法律监控与约束 B.道德约束 C社会群团和媒体监控与约束 D.政党的监控与约束 5、在我国,( B )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最经常、最全面的监督。 A.行政机关的监督 B.权力机关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监督 D.政党的监督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我国行政机关(权力机关)有权对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最经常、最全面的监督。( × )P364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差别主要在各自的侧重点(功能)不同。( × )P356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控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监控与约束。( ? ) 4、法治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 ) 5、道德约束对公职人员队伍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一样的,是公务员所“共有”的约束。( ?) 6、我国的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而西方不存在独立的群众监控。( ? ) 7、由于长期以来受“官本位”、“上智下愚”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由此造成了中国的行政监控基本是“封闭”活动,对公务员的监控缺乏公开性。( ? ) 8、西方的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 × ) 9、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监控侧重于事后监控。( ? ) 10、舆论对公职人员的约束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等形式来实现的。(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机制: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规范对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从事公职管理活动的行为进行监督、监察和纠正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手段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他律”行为。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是指公共部门组织与个人的“自律”行为,约束就是管制,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乡村民约等社会规范对行为进行管制,既包括行为人的自我管制,也包括外部的行为管制。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的对象有哪些, 答:(1)对公职人员守法的监控。即对公共组织在对其成员管理的过程中执行贯彻法规情况的监控; (2)对公职人员执法的监控。也就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行为提出建议、加以纠正甚至予以必要惩戒的过程; (3)对公职人员廉政的监控。主要是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对公务员个人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的监控; (4)对公职人员勤政的监控。这一方面的监控着眼于公职人员行政活动的效能和效率。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内容有哪些, 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监控约束和外部监控约束。 (一)内部监控约束。即公共部门内部对人员的监督与约束。它主要由如下两方面的形式组成:(1)监控约束。(2)制度监控约束。 (二)外部监控与约束。外部监控与约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与控制。它包括法律监控与约束、道德约束、社会群团和媒体监控与约束。(1)法律监控与约束。(2)道德约束。(3)社会群团和舆论的约束监控。 3、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监控与约束机制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和双向化格局,并使这种格局呈现出了系统性、制度化、独立性和双向性的运行方式。 (1)系统性。(2)制度化。(3)独立性。(4)双向性。 4、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有什么特点, 答:(1)在我国,公职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党管干部”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共产党对公职人员的监控与约束是实施党的领导的手段和必然要求; (2)在西方各国,工会在监督政府人事管理活动、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公职人员不是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存在工会对人事的监控; (3)根据我国宪法中人民主权的原则,我国的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而西方不存在独立的群众监控; (4)我国的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而在西方国家,大多采用的是系统外监控方式,且其监督公务员的机构都是与政府相对独立的。 5、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1)确立新的监控理念。首先,要树立公开监督的理念;其次,要树立分权监控的理念;再次,要树立利益监控的理念;最后,要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对公职人员实行“软性监督”:当前加强公共部门及其 工作人员道德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第二,祛邪扶正;第三,建立国家公职人员个人信誉制度。 (2)完善加固监控制度 (3)健全规范监控约束机制。首先,规范分权监控机制;其次,健全源头监控机制;最后,建立维权监控机制。在政府行政机关内部建立维权监控机制,其主要途径有:?建立公共部门和内设机关的维权监督机制。?建立逐级行政单位的维权监督机制。?完善公务员申诉控告监督机制。除此之外,在公共部门系统外,要鼓励人民群众对公共部门进行广泛监督,真正把人民群众对公共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制度化,经常化。 五、论述题 1、试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答:?监控约束的法制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且法制监督的弹性空间很大,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没有突出各级、各类公职人员工作的具体特点,有的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全体干部的规范上,其内容过于笼统、划一,很难准确把握。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就会使法律很难在实际中得到贯彻落实,这就给人治提供了法律的空隙。 ?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不平衡,缺乏独立性。在监督与约束实践中,只有共产党的纪委监督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政协监督)由于受到现有的宪政体制的制约,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力支持,在监督上的作用难以彰显。由于隶属关系、平行关系、利益关系等多种没有厘清的关系,往往存在着无权监督、无法监督、无力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 ?侧重事后监控。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监控侧重于事后监控。即在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后,才调查取证,依法惩处,致使只能起到“事发查处”的作用,而事前防范、事中督察的功能被弱化。 ?缺乏双向监控。我国对公务员的监控注重上级领导者对下级的监控,公务员中的领导者可利用职责对下属公务员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的检查督促。而下级对上级的监控却难以落到实处。公务员的维权观念淡泊。 ?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保障机制不匹配。从我国公务员目前的工资水平来看,收入水平不高,而且地区、行业收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容易造成公务员的心理失衡,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和谋取私利。此外,我国现有的公务员行为失范后的惩罚措施同公务员本身的利益相关性小、力度不够,往往因缺乏威慑力而使监督流于形式。 ?缺乏透明度。
/
本文档为【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小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