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编11

2020-03-08 14页 doc 67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8343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编11一、《经济生活》中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方法技巧  ⑴熟记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⑵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x%,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⑶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个别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二者成正比。假设个别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编11
一、《经济生活》中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方法技巧  ⑴熟记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⑵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x%,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⑶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个别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二者成正比。假设个别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现在的价值总量=原产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x%)。 (二)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                                原价格 方法技巧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现在的商品价格=          ,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1-x% 原价格 同理,货币升值,现在的商品价格=          , 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 。 1+x% (三)货币流通量的计算 方法技巧(1)熟记货币流通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由公式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纸币贬值率 方法技巧 ⑴概念不同: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纸币贬值率则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之比。 (2)计算方法不同: 方法一:利用概念推导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100%=  ×100% 纸币贬值率= ×100%= ×100%      例:一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则:通货膨胀率= (200-100)/100×100%=100%,纸币贬值率=(200-100)/200×100%=50% 方法二: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物价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纸币贬值率= (纸币贬值率是由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例:一国去年商品的平均价格是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是150元.则: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 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3% (五)汇率计算题 ⒈方法技巧  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⒉方法技巧 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 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若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1+x%);若N国货币贬包%,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1-x%); 若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是m/(1+x%):n;若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是m/(1-x%):n。 (六)存、贷款利息的计算 方法技巧  存款利息的计算 存款利息的: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如果有利息税的话,应扣除利息税;如果让计算本息还需要加上本金。 方法技巧  贷款利息的计算 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贷款利息=本金×利息率×贷款期限。如果让计算复利,第一年贷款的利息应计入贷款的本金。 (七)增值税的计算 方法技巧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二是直接用企业增值额乘以税率。 (八)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方法技巧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扣除基数(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分段计算。即第一步,用个人所得总额减去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得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分段计算,加总求和。以月收入9000元为例,先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9000—3500=5500(元);再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分段计算,加总求和:1500× 3%+3000×10%+1000 ×20%=545(元)。(注:个人所得税计算不能用应纳税所得额直接乘以相应段的税率) 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一)辨析题 方法技巧  第一步:判断正误(辨——是什么)。准确判断是正确说理的前提和基础。高中阶段的辨析题通常为正误混杂型。第二步:分析说理(析——为什么)。即说明某观点对或错的原因、理由,这是解答辨析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关注问题,提炼辨点;其次,回归.对应原理;再次,有理(理论)有据(材料),言简意赅。 第三步:摆明观点(怎样做)。即强调正确的观点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二)图表题 方法技巧 ⑴图表题的类型:表格型、坐标图型、饼状图型、柱状图型等。 ⑵图表题的审题策略: ①审标题,标题是对图表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②审内容,首先对图表呈现给我们的信息进行比较。横比找差距(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存在差距),纵比找变化(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然后对比较得出的信息进行全面归纳、。 ③审备注,备注是图表信息的延伸,是图表内容的补充部分,必须予以重视。 ⑶图表题的答题策略: ①回答“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不仅要答出现象,还要做到从现象到本质的揭示(如通过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数据,要能够揭示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②回答“图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可借鉴哲学部分联系多样性的知识,从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角度思考。 (三)“原因”(为什么)类型 方法技巧 ⑴原因类问题的答案应包括两部分,即必要性、重要性。 ⑵必要性包括理论必要性(材料中各方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等),现实必要性(常见于反面材料中,多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⑶重要性即意义,可从材料各方的不同角度加以全面阐释。 (四)“意义”(重要性)类型 方法技巧 ⑴设问限定角度的,要严格地按照设问有要求作答。如回答“利率上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时。就必须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作答,如果答对居民的影响则完全跑题。 ⑵设问未明确限定角度的,则要自己找全材料中不同的主体或客体(如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客体有国家、社会——生产力、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企业;个人;等等)。以确定作答的角度。 ⑶答案要有层次,即先找准、找全主客体后,再按照从大到小(先国家、社会.再组织、个人)的角度组织答案;涉及国际影响的还要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作答。 (五)“”(怎么样)类型 方法技巧 ⑴找准材料中不同的“怎样做”的主体,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需要自己挖掘。找全相关主体后,再联系教材相应知识作答。 ⑵经济生活常见的主体包括:生产力(根本)、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企业、个人(观念、行动)等。⑶政治生活常见的主体包括:党(地位、性质、宗旨、指导思想、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政府(职能、宗旨、原 则)、人大(职能)、其他国家机关(职权)、政协(职能)、人大代表(权利、义务)、公民(权利、义务、原则、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等。 (六)“认识”类型 方法技巧 ⑴答案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组织。 ⑵“是什么”.即材料在表述一件什么事,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性质、作用等)。(如:材料表明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⑶“为什么”,从原因角度思考某事件出现或存在的依据。(答题方法见上) ⑷“怎样做”,即针对某一现象应当怎样做,如何解决问题。(答题方法见上) 方法技巧 供需曲线“三字经” 一、总述“三字经” 分组及说明 “二三字经”内容 第1组认识图形 供需图,逆向看,先看纵,再看横;需求线,右下斜;供给线,右上斜 第2组区别弹性 弹性图,看陡缓,陡必需,缓高档,0或∞,很特殊 第3组分析变化 左右移,是线移,他因变;向左移,价不变,数量减;向右移,价不变,数量增。上下移,是点移,自身变;向上移,价格涨,数量减;向下移,价格跌,数量增;均衡点,看方向     二、细析“三字经” 第1组“三字经”适用于准确区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⒈细析“供需图,逆向看,先看纵,再看横”。 数学上的坐标图,其认识顺序是先看横轴,再看纵轴。然而经济学上的供需曲线坐标图恰好相反,其认识顺序是先看纵轴,再看横轴,体现了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或供给的变动。 ⒉细析“需求线,右下斜;供给线,右上斜”。 需求法则是指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需求量同该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根据该法则,若以需求价格(Price,简写P)为纵轴,需求数量(Quantity,简写Q)为横轴,那么需求(Demand,简写D)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 图1需求曲线    图2供给曲线 供给法则是指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供给量同该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根据该法则,若以价格为纵轴,供给量为横轴,那么供给(Supply,简写S)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 第2组“三宇经”用于判定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能够准确区分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 ⒈细析“弹性图,看陡缓,陡必需,缓高档”。 需求弹性曲线描述的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即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其需求曲线陡直,如图3;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即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其需求曲线平缓,如图4。 图3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图4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 ⒉细析“0或∞,很特殊”。 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弹性为0,即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或供给,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或供给总是相同的,如图5。 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弹性为∞(无穷大),即完全富有弹性的需求或供给,表示价格发生极小的变动也会引起需求或供给很大的变动,如图6。 图5弹性为O                    图6弹性为∞ 第3组“三字经”用于分析动态中的供需曲线,揭示曲线变化反映的理论与原因 ⒈细析“左右移,是线移,他因变;向左移,价不变,数量减;向右移,价不变,数量增”。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左右移动时,是整条曲线在移动,纵轴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动,但横轴的数量却发生了变动。这表明数量变化不是价格变动引起的,而是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等。 如图7,D到D1是整条曲线向左移动,纵轴价格P0既定(不变),对应的横轴数量由Q。减少到Q1,表明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需求量减少。图8、9、10以此类推。 图7需求曲线向左移      图8需求曲线向右移          图9供给曲线向右移        图10供给曲线向左移 ⒉细析“上下移,是点移,自身变;向上移,价格涨,数量减;向下移,价格跌,数量增”。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上下移动时,是曲线上的点的移动,纵轴的价格与横轴的数量都发生变动,说明是由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了数量的变动。 如图ll,商品价格由P1上涨到P2,对应的数量由Q1缩减到Q2,表明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图12、l3、14以此类推。 图11需求曲线向上移      图12需求曲线向下移          图13供给曲线向上移        图l4供给曲线向下移 ⒊细析“均衡点,看方向”。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为均衡点。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图15均衡曲线 均衡价格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会随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图l6,供给曲线保持不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曲线交点由原来的E0向E1变动,相应的纵轴价格由P0向P1上移,横轴数量由Q0向Q1右移,这表明在供给曲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引起了商品的价格上涨,原来的均衡点往右上方移动才能保持市场的供求平衡。图l7、18、19以此类推。 图16              图17                      图l8                        图19
/
本文档为【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编1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