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2017-09-06 43页 doc 319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夏超凡 744400甘肃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康复科 2007年以来笔者运用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收效满意,现将相关机制做一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6例患者,男35例,女31例;年龄32,69岁,以52岁左右为多见,病程5天,8年余。其中47例有颈椎病史,10例有明显长期低头工作史,4例有颈部外伤史。患者大多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反复发作性眩晕,伴随恶心、呕吐,深则出现晕觉。症状每与头后仰或转动至某一方位出现...
【精品】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夏超凡 744400甘肃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康复科 2007年以来笔者运用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收效满意,现将相关机制做一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6例患者,男35例,女31例;年龄32,69岁,以52岁左右为多见,病程5天,8年余。其中47例有颈椎病史,10例有明显长期低头工作史,4例有颈部外伤史。患者大多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反复发作性眩晕,伴随恶心、呕吐,深则出现晕觉。症状每与头后仰或转动至某一方位出现,当头部改变为其他方位时,症状即暂时或减弱消失,发作时患者大多神智清楚。?颈项部酸痛、僵硬,上肢时有麻木等异常感觉,或伴随头脑胀痛、耳鸣、目花。引颈实验,椎动脉扭曲实验,压顶扣顶实验常阳性。?X线片可见4,6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滑椎,椎间孔变小,项韧带钙化等。?排除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等血管病症状。 治疗方法:?松解颈项通筋法:患者座位医者立于后侧,先拿捏颈项及后背部两侧肌肉;用拇指从风府穴按揉指陶道穴,弹拔按揉颈项两侧肌肉,重点在患侧;拿肩井,按天宗,点揉肩外俞。?独手拔伸牵引法:患者座位,医者站于一侧,一手托住患者下颚,一手拇、食二指挤压其两侧风池穴,同时用力将患者头部向前上方拔伸,牵引,并缓缓转动其头部。?按揉枕后催眠法:患者正座于一方凳上,医者立于其后,左手扶住患者前额部,右手拇指按揉患者枕项下线及枕项上线5,7遍。右手目视二指沿枕下缘捏揉两侧及后侧软组织5,7遍。然后用拇指在枕大孔部位超前上方以较重的力量按揉其部位约1,2分钟。最后点按风池穴、风府穴、闹虎穴结束。?点穴清脑醒神法: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一次点揉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印堂、神庭、百会、风府、童子髎、太阳、率骨、风池等穴位,在肩背部使拍打、掌击法结束治疗。?按揉二穴止晕法:左手按于患者头前,右手拇指与食指按揉患者枕后,府外二穴约2分钟。以上手法,每日1次,操作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20分钟左右,10次为1个疗程。术后叮嘱患者选择适宜的枕头,适宜的睡眠体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坚持功能锻炼。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自觉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头颈部无明显不适,恢复原工作。?显效:眩晕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已有好转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则加重。 结果 本组66例中治疗时间3天,2个月余,多在2个疗程(20天)左右。其中临床痊愈49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9%。随访33例,1年复发者6例。 讨论 中医认为眩晕虽有多种病因,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着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敛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疾浊中阻,或风阳夹疾,上扰清空,均可发为眩晕。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窍等五型。无论是哪一型,中医治疗眩晕的职责都是以疏通经络,充盈气血,平衡阴阳为目的。中医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推拿手法治疗能使经络得以通畅,气血得以充盈,阴阳得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目的。 因长期低头工作和学习、不良睡眠姿势、外伤等因素导致颈部肌肉长期受牵拉、劳损、筋膜炎性渗出水肿,颈韧带增厚等使肌肉及血管痉挛,从而压迫枕大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神经、枕小神经及椎动脉血管受到刺激,颈椎两侧肌肉平衡失调所引起的头疼、头晕、失眠、恶心等症状。推拿手法作为良性的物理刺激能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眩晕症状,改善椎动脉对大脑的供血功能及颈椎两侧肌肉协调平衡。并对第三脑室灰质中的植物神经具有调节作用。在颈项部使用软组织松解手法能恢复骨性结构周围变形软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加颈椎和消除一部分临床症状又为拔伸牵引手法做准备。枕后的枕大孔是各个神经的传出及通往大脑血管的出入口,在此处实行手法操作能够调节神经改善椎动脉对大脑的供血供氧作用。用较重的手法在枕大孔处做按揉,能够改善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在临床上通过按摩手法操作对于患者在夜间的睡眠有明显的改善。结合穴位按摩,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治疗颈型眩晕必要手法之一。 独手拔伸牵引有以下功效:?纠正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椎间关节半脱位而使椎动脉弯曲扭转压迫减轻。?减轻颈项部肌肉痉挛。?暂时增宽椎间隙和增加椎间孔。?减少椎间盘内压力以缩小膨出,结合软组织松懈手法能使椎动脉避开其压迫物,建立一个新的内在平衡互不干扰关系,而达到治疗目的。头面穴位点按有清脑醒神,止晕从而明目等功用,故多数患者已经治疗后症状即有明显好转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枕头的高低决定头颈部的姿势,而正常的颈椎生理前凸是维持颈椎椎管内外平衡的基本条件。正常情况下,颈椎德尔褶皱和变形足以满足颈椎伸屈所造成的颈椎管大小改变。国内赵定麟、李家顺等主张枕头以中间低、两端高之元宝形为佳,长度40cm,50cm。此种形状的优点是可利用中间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头颈都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与固定作用,以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小儿伤寒35例临床分析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陆美芳 201700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 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的发病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对小儿伤寒35例作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农民及外地民工子女91.4%,饮生水者34.3%。本组全部采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并采用自拟“间隙疗法”,全部治愈,无一复发。本组伤寒并发症发病率为45.7%,并发症种类亦多,可累及气管、肺、心、肝脏等器官。结论:小儿伤寒发病以农民和外地民工最多,水源性传播仍是伤寒主要传播途径。选用合理的治疗对治疗伤寒特别重要。小儿伤寒可使全身各脏器受累,引起各种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伤寒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1.170 资料与方法 1997,2003年收治小儿伤寒35例,男19例,女16例,1,3岁5例,3,6岁3例,7,12岁21例,家住农村23例,外地民工子女9例,城镇居民3例,有饮生水者12例。 诊断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确诊伤寒。?发热,同时血、骨髓、尿、粪培养任何1种或1种以上为阳性者;?发热5天以上,肥达氏反应:“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且有逐步上升趋势者。 临床表现:热型:稽留热15例,弛张热8例,不规则热12例;表情淡漠5例;厌食15例;腹泻5例;咳嗽15例;咽痛3例;肝肿大20例,脾肿大9例。肺部啰音9例;心音低钝3例,早搏2例,玫瑰疹1例。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培养33例,血培养阳性者17例(48.6%);血肥达氏反应“O”>1:80,“H”>1:160者有27例(77.1%);血白细胞5,8?109/L4例(40%);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0者25例;胸片示肺炎者9例,支气管炎5例;EKG检查异常者3例;ALT升高者4例(80,320U)。 讨论 近年来各地的耐药性伤寒的暴发流行主要为水源性传播,而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主要见于散发地区。本组35例小儿伤寒中,农民和外地民工子女(91.4%),其中饮生水者12例(34.3%),说明目前伤寒仍是农村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而水源性传播仍是伤寒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加强对外地民工的卫生管理,以及加大对农村卫生宣传力度,是控制伤寒流行的一个主要环节。 目前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伤寒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选择药物治疗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尤显重要。本组伤寒采用我院自拟的“间隙疗法”,即抗生素使用至患者体温正常一周,停药一周后,再用药一周,大便培养三次阴性,方可结束治疗。药物的选择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即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菌素,本组病人,经上述治疗,疗效满意,无一例复发。 近年来,由于伤寒的临床变异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伤寒的临床类型趋向非典型化[1]。本组伤寒的临床经过符合这一规律,80%病人无伤寒中毒症状,多数病人热型不规则,肝肿大多于脾肿大,而典型的相对缓脉缺如,玫瑰疹仅一例可见。周围血象白细胞多不减少,因此,对发热不退,即使白血球不减少但处于流行区域的患者,也因注意有无伤寒的可能。 伤寒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种类亦多。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6l例),与文献报道相符[2]。本组患者中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炎者9例,因此,肺炎是小儿伤寒主要的并发症。35例病人中,20例肝肿大(57.1%),ALT升高4例,并发中毒性心肌炎3例,其主要表现为心音低钝、窦缓或窦速及早搏,EKG提示心肌损害。本组患者中无肠道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综上所述,伤寒的并发症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不容忽视,虽然近年来伤寒的并发症的死亡率明显减少,但并发症仍为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和认识并发症,提高治疗水平,乃是继续降低伤寒病死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石兴彬.山东医药,1984,7:29. 2喻忠才.中华传染病杂志,1987,4:235. 呃逆的治疗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李东法 235000安徽淮北市消防支队卫生队 机械刺激法 ?舌牵引法:嘱病人伸舌,用纱布包住并向外牵引,一般持续3,5分钟,同时嘱其有规律地深吸气、屏气,如此重复;?腭刺激法:用一根软胶管或清洁导管经鼻孔插至咽部,留置3,4小时,期间时常拉动胶管,以刺激软腭后部,呃逆可逐渐停止;?棉签摩鼻法:取1根消毒棉签,软端放入鼻腔内轻轻按摩,使喷嚏自出;?眼球按压法:令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其双眼眶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当用力揉压眼球上部,直至呃逆停止;?角膜冲击法:用注射器接上额窦穿刺针,抽取2,4?生理盐水20mL,从眼球侧方与角膜成30?,45?角处快速注射,两眼各1次,必要时予以口服苯妥英钠片配合治疗。?CO2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潴留法:在患者鼻子上套纸袋反复呼吸,或者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令患者不喘气喝下1杯水,则体内CO2潴留,其浓度提高。但是临床上只对少数人有显著效果,并不适用于酸中毒或神志不清、无法配合者。 膈肌起搏疗法 电极放在双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中点,另两个无关电极置于胸前皮肤,开启起搏器,放出微弱电流并经颈部皮肤至膈神经,引起有规律地收缩,膈神经异常兴奋所致的呃逆因之消失。对顽固性呃逆有良好的效果。 西药治疗 氟哌啶醇:4mg/次,3次/日,一般2,3日见效,或者5,10mg肌注,1次/日;麻黄素:10,30mg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一般几分钟见效;利他林:每次肌注10,20mg,2小时后可重复治疗,反复发作者可重复注射;东莨菪碱:每次肌注0.3mg,6,12小时重复1次,直到呃逆停止;丙咪嗪:初服25mg/次,3次/日,当增至150mg时呃逆明显减少,服至225mg时呃逆消失,继续治疗6,7天减量停药;乙酰唑胺:每次0.25,0.5g,服药5,10分钟显效,30分钟后呃逆完全停止,治疗神经精神性呃逆;华蟾素:每次肌注2,4mL,每日2,3次。一般治疗2,3天呃逆消失。维生素K3:肌注8mg,片刻后呃逆即止;苯妥英钠:0.1g/次,3次/日,以中枢性呃逆效果较佳;利多卡因:给予2%利多卡因10ml+20ml水中口服或鼻饲,对脑干病变患者效果不错;消心痛:舌下含服5mg,30分钟内呃逆不止者,舌下追服5mg,呃逆复发者可重复使用,24小时最大用量不超过60mg,首次剂量不宜大于20mg;心痛定:舌下含服10mg,若30分钟内呃逆不止者,可追服10mg,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100mg;巴氯芬:每次口服10mg,2次/日;最大剂量为15mg,3次/日;穴位治疗:主要是穴位注射,常用药物有阿托品、鲁米那、维生素B1、维生素B6、胃复安等,一般主张呃逆消失后再治疗几次,以巩固疗效。 中医疗法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敷脐疗法:用芒硝10g,胡椒40g,朱砂5g,共研细末,拌匀,敷肚脐。配合按摩肚脐疗效更佳。 敷涌泉法:用吴茱萸20g,苍耳子20g,肉桂5g,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次10g,敷于双足涌泉穴。一般用药3天即可痊愈。 拔罐法:患者俯卧位,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的隔俞穴处,取竹火罐2个,运用闪火法将火罐分别吸附在该穴位处,留罐10分钟即可。 小验方 患者吃一茶匙白砂糖,干吞不配水。可以在数分钟内止住打嗝;咀嚼并且吞咽干面包。嚼服生姜片。抱双膝并压胸;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ml,分2次口服,50ml/次。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取长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进纸盒内,然后使之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端紧压在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张口作吃食物动作,吞咽烟雾,但忌吸入烟雾。吞咽1,3分钟,打嗝即可停止。然后,用中药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散加减,1剂/日,服用2,3剂,可巩固疗效;用陈皮、茯苓、半夏、杮蒂各10g,水煎80,100ml,频服。 素发生率94.6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存在脐带因素133例(64.25%)。单纯VD组剖宫产率为21.24%,而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为55.3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见表1。 讨论 变化减速波形与新生儿结局:Krebs等[3]报道不论减速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典型VD者胎儿酸中毒和Apgar低评分具有高发生率,相反单纯VD的不良结局十分少见。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本研究中单纯VD剖宫产指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典型VD中因胎儿窘迫和 妊娠并发症的手术指征明显增加,术后分析胎儿窘迫的原因胎心率基线变化同样 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变化减速具有正常基线时,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但若合 并基线过高或基线变异减少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单纯变化减速通常是无害 的,而不典型变化减速尤其是频繁发生者提示胎儿缺氧的风险增加[4]。 NST中变化减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波形有可能提前预测胎儿宫内 储备状况和围产儿预后,正确识别与判断不典型VD图形的出现,及时发现胎儿 宫内窘迫的征象,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凌罗达,顾美礼.难产.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00-101. 2刘宝华,李俊英.电子胎心率监护.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2:220-230. 3Krebs HB,Petres RE,Dunn LJ.Intrapartum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Atypical variable decelerations.Am J Obstet Gynecol,1983,145:297-305. 4Kazandi M,Sendag F,Akercan F,et al.Different types of variable deceler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neonatal outcome.Singapore Med J,2003,44(5):243-247. 冬病夏治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体会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付荣国孙胜 314107浙江嘉善县干窑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预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方法:本组均属2000,2009年门诊病例,采用“冬病夏治”即: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口服预防治疗。结果:治愈1235例,无效65例,治愈率95%。结论:“冬病夏治”能使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清除体内痰饮,减少减轻疾病反复发作,为中医“上工治未病”的良策,充分体现了“防重于治”的医疗原则。在社区尤为重要。 关键词:冬病夏治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我院采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口服预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30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0,2009年收治门诊病人1300例,男720例,女580例,年龄6,75岁。其中6,14岁550例,15,59岁530例,60,75岁220例。病程2,30年。 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者或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片、呼吸功能等)[1]。 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的方法包括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内服。中药穴位贴敷:方法用细辛10g,延胡索10g,白芥子15g,甘遂15g研成药末,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放在6个盒盖,中间加入少许丁桂散(丁香,肉桂等份为末)。选择“定喘”,“肺俞”,“膏盲”六个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敷0.5,1小时,待皮肤潮红或皮肤有麻辣感后既可取下,不使起疱。中药内服:药用:炙黄芪30g,炒白术20g,防风10g,茯苓15g,陈皮10g,制半夏10g,甘草3g,补骨脂10g。肺阴虚者加南沙参30g。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两次。夏天三伏期间,中药穴位贴敷及中药内服同时治疗,每隔7,10天1次,共3次,连续治疗3年。 结果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本组1300例病人,治愈1235例,无效65例,治愈率95%。 例1:患者,男,50岁,农民。咳嗽、咳痰反复发作7年,发病时服用消炎止咳药物治疗,病情一直反复发作,不能根治,舌苔白腻,脉滑细。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条索状阴影,以双肺下野明显。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每至夏天三伏期间,中药穴位贴敷,10天1次,连续3次,每次1小时,连续3年。同时服中药:炙黄芪30g,炒白术20g,防风10g,茯苓15g,制半夏10g,陈皮10g,补骨脂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10天1疗程,连服3次,连续3年,之后未复发。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咳嗽”,“痰饮”,“咳喘”范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失护,复加感受外邪以及与肺,脾,肾三赃功能失常有关。本组病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刺激,经过皮肤黏膜的吸收和渗透,通过经络对内脏的阴阳气血产生治疗性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以固卫阳,补中气的玉屏风散(炙黄芪30g,炒白术20g,防风10g)和燥湿化痰的二陈汤(茯苓15g,陈皮10g,制半夏10g,甘草3g)以及补肾助阳,纳气平喘的补骨脂10g。共奏益气固表,补肾助阳,健脾化痰功效。使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清除体内痰饮,减少减轻疾病反复发作。临床效果较满意,治愈率达95%。“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患有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咽炎、咳嗽、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秋冬季节容易复发和加重疾病的患者,选择在这个“春夏养阳”的季节里进行预防性治疗,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增强体质治疗疾病,具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为中医“上工治未病”的良策,充分体现了“防重于治”的医疗原则。在社区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爱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注射用川芎嗪对脑梗死治疗作用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李慧涛杨声坤 465400河南光山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川芎嗪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2月130例脑梗死患者诊断均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均经CT诊断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单病灶性梗死39例,多发性梗死15例,腔隙性梗死11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岁;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6小时,17天。对照组130例,其中单病灶梗死30例,多发性梗死14例,腔隙性梗死11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4小时,15天。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200ml含盐酸川芎嗪80mg静滴,每天1次,疗程14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天。根据病情需要,所有病例可同时使用抗血小板、降血压、降颅内压、降血糖、降血脂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禁用其他血管扩张剂及脑代谢赋活剂。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尿常规、便潜血、血糖、血脂、血凝系列、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并于治疗结束后当天进行评分,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断治疗效果。结合病残程度疗效评定标准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18%以上。 统计学方法: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积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 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8例(43.08%),显著进步18例(27.69%),好转16例(24.62%),无效3例(4.61%),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基本痊愈23例(35.38%),显著进步15例(23.08%),好转14例(21.54%),无效13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127,P<0.01)。 两组治疗前ESS、Rankin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讨论 川芎嗪注射液是以活血化瘀中药川芎主要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疏通微循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等作用。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的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的四甲基吡嗪,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起抗氧化和脑的保护作用,抑制血小板集聚和降低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1],通过调节血栓烷A2/前列腺素E2,纠正血循环中血栓素B2及B6酮,前列腺素F1α平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2];活血化瘀作用:作为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它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缓解高凝状态,使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3];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并解除血管痉挛,故能抗凝血、抗缺氧、扩张血管,增加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脑血流量。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阮秋蓉.川芎嗪抗血栓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动脉硬化杂 志,1998,6(4):297-300. 2张秋才,李黎辉,赵桂英.川芎嗪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栓素B2及B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942. 3王万铁,林丽娜,徐正祥.川芎嗪对心脏换瓣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3-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性眩晕49例疗效观察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刘萍张忠堂 834700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全部病例为我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选择有典型眩晕症状,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TIA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X线拍片、MRI检查,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症状及体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系统的诊断。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伴高血压8例,颈椎病20例,高血脂11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7,69岁,平均60.5岁;其中伴高血压8例,颈椎病18例,高血脂8例,糖尿病8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两组疗程均15天,降血压、调脂、降糖等对症治疗,两组相同。 观察指标:?每日患者眩晕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感等)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TCD。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2%,对照组为78.57%,经X2检查,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TCD检查结果比较(X?S),见表2。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动脉管腔狭窄;?颈椎病等原因导致椎动脉受压、变窄或闭塞;?基底动脉舒缩动能障碍[1],均可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脑灌注减少,影响脑组织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多数病例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有血黏度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川芎嗪注射液是纯中药川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芎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2,3],同时,扩张血管及提高组织耐氧能力,改善脑缺血,增加脑血流量,川芎嗪能与Ca2+通道受体可逆地结合,调节Ca2+的细胞内流量,保护脑神经元线粒体的完整性,减轻脑缺血时的脑损伤,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5. 2王京,史荫绵,郑惠民,等.川芎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417-419. 3戈继业,张振玲.川芎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638-640. 中西医结合对肝胆外科病人术前肠道准 备的临床护理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窦花园 743000甘肃定西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探索肝胆外科患者术前口服简易无不良反应的中西药肠道清洁剂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日番泻叶20g,250ml开水浸泡30分钟后上午10: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00口服,睡前晚9:00再口服石蜡油40ml。观察服药后排便次数、术前排便有无粪渣、术中检查肠内有无粪便、术后腹胀发生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及副反应。结果:全组118例。用此法后平均排便5次,末次排便仍有少量粪渣者占50%以下,按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疾病分组统计,上述结果均无明显差异。需追加灌肠者肝脏外科疾病组100例与胆道外科疾病组18例分别占19.0%与11.11%,差异非常显著(P<0.01)。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5.10%。术中均未发现肠道内有粪便,肠鸣音均于术后第1天恢复,无明显腹胀发生,术后4,5天第1次排便。结论:此法简便、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效果非常满意,极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欢迎,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番泻叶石蜡油肝胆外科疾病术前肠道准备 为探索口服中西药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2008年11月,2009年6月用口服番泻叶+石蜡油的方法清洁肠道118例,结果非常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118例,其中男97例,女21例,年龄25,83岁,平均50.2岁。肝脏外科疾病100例,包括无合并肝硬化1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8例,直肠癌肝转移1例,肝局灶性脂肪增生,肝炎性假瘤,肝脂肪肉瘤、肝腺瘤各1例。合并原发性肝癌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2例。胆道外科疾病18例,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9例,胆管癌胆囊癌4例,胆囊息肉4例,胰头癌1例。患者体重>60kg者87例,?60kg者31例。手术前1日开始进流食,上午10:00服番泻叶浸泡叶。先将番泻叶20g用纱布包裹,以沸水250ml浸泡30分钟,待水温达30,35? 1次服用,下午开始排便,睡前再服液体石蜡油40ml手术当日晨6:00再排便1次。 结果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服药后至术晨,排便次数、末次排便有无粪渣、不良反应,服药后至术日晨排便次数,肥皂水灌肠或用开塞露灌肠等其他措施,术中医生检查大肠内有无粪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情况,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 讨论 肝胆疾病尤其是肝脏疾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脏功能损害。患者有多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低蛋白、低糖或高糖血症、外源和内源性有毒物质、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在体内增多、水钠潴留等;还可由于肝功不全门脉高压致门脉系统淤血、肾血流量减少、内毒素血症、假性神经递质形成所致的血流量重新分布、胆汁淤积损害肾血管上皮等,最终发生原尿生成减少,代谢产物储流,出现肝肾综合征。门脉高压还可造成门脉高压性胃炎,肠壁瘀血、水肿等,致胃肠功能障碍。对于这些患者,常用的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方法,如选用常规灌肠法、常规肠道准备法[1]或口服1500ml以上平衡液等方法,电解质溶液进入肠道刺激肠壁蠕动增加,加重黏膜充血[2],使上述病理生理改变加重。传统的灌肠法操作频繁,多次插入肛管给病人带来不便和痛苦,特别对那些有肛肠疾患的病人[3],常发生患者无法耐受或肠道清洁效果不佳、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慢、腹胀严重、第1次排便困难等情况。戴付敏等[3]报道认为,传统的清洁灌肠属侵入性操作,需多次插入肛管,给病人带来不便和痛苦,特别对那些痔疮、肛裂等直肠疾病的老年病人。 中药番泻叶能促进肠蠕动导泻排便无不良反应,石蜡油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开始预试验期选用番泻叶10g泡水下午服,导泻作用不明显,睡前再加石蜡油20ml,术晨排便时仍有少量成形大便,需再灌肠,共应用11例效果基本一致,后改为上午开始服用番泻叶浸泡液,用于5例病人,除大便次数增加至2,3次外,其他与前相同。稍后我们加大番泻叶剂量为20g以250ml沸水冲泡30分钟后服用,再于睡前服石蜡油40ml,术前日大便可排便4,5次,多数术晨末次排便为少许液体无粪渣,故开始固定于该剂量及用法进行正式临床观察研究。观察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种类的胃肠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至资料时共118例,以求个体剂量及用法与效果。结果有53.81%末次大便无粪渣,全部患者术中检查结肠内无粪块,术后未发现有明显腹胀发生,肠道清洁效果良好。肝脏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外科疾病组需追加灌肠者,占19%,而胆道组需追加灌肠者,仅占11.11%,两组间相差非常显著,提示肝脏外科疾病患者肠蠕动较慢,胃肠淤血而致功能降低。所以对60岁以上,体重>60kg患者至下午4:00未排便或仅一次者,可再用第1次泡后之番泻叶第二次泡水250ml,下午4:30继续服1次,即可达到满意效果。 经统计分析选用前述用法、剂量的排便次数、末次排便有少许粪渣者,病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年龄、性别、体重无明显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0%,全部发生于肝病组,包括肠痉挛/腹痛3例,虚脱3例,提示可能与肝疾患患者体质较差有关。然而,不伴肝硬化者23.07%发生不良反应,合并肝硬化者87例,仅3.45%发生不良反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似乎不伴肝硬化者体质更差,其实前者包括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发生腹痛1小时后缓解,肝海棉状血管瘤未进早餐发生虚脱,进食后立即好转,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发生轻微腹痛30分钟后消失各1例,均与全身情况无关。合并肝硬化组中的3例均为体质较差有关。 2009年6月后,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科继续常规应用于临床至今,共98例,再未发生虚脱及腹痛,且末次排便有少量粪渣者极少,效果非常满意,极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欢迎。此法简便,费用低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孟超,盛志勇,王正国,等.新编外科临床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9:36. 2于皆平,雷亨郎.纤维肠镜临床应用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1. 3徐禹静,吴晓芹,朱金凤.老年人不同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19.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毛中华 段世锋 李生棣 733000甘肃武威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对照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配合抗感染对症治疗104例,单纯抗感染对症治疗6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6%和96.1%,高于对照组的73.3%和93.3%,且平均退热、止喘、止咳及肺部啰音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喘憋性肺炎肺炎喘嗽麻杏石甘汤 喘憋性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1,6月的小婴儿为主,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该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58%,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均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少数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1]。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易致心衰、呼衰,是冬春季儿科常见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对本病应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喘憋性肺炎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4例,男62例,女42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两组年龄均为3个月,3岁,平均10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个月。诊断要点: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喘憋,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部分患儿有缺氧症状。肺部听诊有喘鸣音及弥漫性细湿啰音或中湿啰音;X线检查可显示支气管周围炎征象,或肺纹理增重。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在正常范围,少数有淋巴细胸增高。诊断参考《实用儿科学》第7版。 治疗方法:均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较重患儿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合并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喘憋严重者用硫酸镁或酚妥拉明,并辅以雾化,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处理同时配合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2,4g,杏仁4,6g,石膏8,30g,甘草3g。随症加减:高热加银花、连翘、黄芩、喘重加僵蚕、地龙、苏子、葶苈子、冬花;痰多加桔梗、桑皮,瓜萎、浙贝;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等,有表证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呕吐加竹茹、半夏、枳壳;腹泻加藿香、薏苡仁、石榴皮;体弱气虚加太子参、白术;汗多加五味子、浮小麦等,每日1剂水煎频服。 疗效判断标准(两组均在治疗5,10天判定):?痊愈:热退、咳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热退、咳喘及肺部啰音均减轻;?无效: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或者症状体征无好转。 结果 治疗结果:104例治疗组:痊愈8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痊愈率84.6%,总有效率96.1%,平均退热时间2天,止喘时间4.2天,止咳及消除啰音时间6天。60例对照组:痊愈4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痊愈率73.3%,总有效率93.3%。平均退热时间3.2天,止喘时间6天,止咳及消除啰音时间7.8天。 典型病例:患儿,男,10个月,4天前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经输液治疗3天,发热、鼻塞流涕减轻,咳嗽加重,伴气喘来诊。症见咳嗽频繁,喉中痰鸣,烦燥。查体:T 38.1?,P 132次/分,R 32次/分,口周发绀,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滞,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细小湿啰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重,中外带有小的点片状阴影。西医诊断:喘憋性肺炎,中医辨证属肺炎喘嗽之风热闭肺。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2g,杏仁4g,石膏10g,僵蚕4g,地龙4g,银花6g,苏叶4g,桔梗4g,桑皮4g,甘草3g。2剂水煎服。二诊:体温下降,咳喘减轻,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有轻度腹泻,舌质红,苔稍黄腻,上方去银花、桑皮、石膏减量,加薏苡仁4g,茯苓4g,车前子4g,2剂水煎服。三诊:体温正常,咳喘大减,肺部啰音消失,调理而愈。 讨论 喘憋患儿因缺氧及呼吸困难,病房要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因患儿对周围刺激都很敏感,常因哭闹而加重缺氧,除适当的给镇静剂治疗外,还要有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尽可能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及惊吓,患儿普遍抵抗力差,易继发细菌感染,应注意隔离,勿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同住一病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利于使喘憋减轻。要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吸痰、翻身,必要时拍背、仰卧、头偏向一侧,同时要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及时发现和处理分泌物的堵塞,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喘憋性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小儿感受风寒、风热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侵犯肺卫;亦有脾肺不足,生湿酿痰,壅滞肺经,遇外邪而触发。虽然致病原因不同,其病位都在肺经。病机为邪闭肺络,肺失宣降。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司腠理开合,开窍于鼻,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肺气以下降为顺,上升为逆。邪痹肺络,肺络失宣,则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为痰,阻于气道,或温热之邪直接灼伤肺津,炼液成痰,痰热交阻,肺气郁闭,故常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喉中痰鸣诸症[2]。 由于喘憋性肺炎多因病毒感染引起,单纯西药疗效欠佳。麻杏石甘汤出于《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后世用于治疗肺热咳喘,凡热邪犯肺、肺热炽盛所致的身热、咳喘,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加减用之。方中石膏清泻肺胃之热,即能透解邪热又能生津止渴,麻黄宣肺平喘解表,石膏用量大于麻黄,制约麻黄温性及发汗作用,二药合用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现代研究:麻黄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抗病毒、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杏仁肃降肺气,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且与石膏合用生津止渴,防止石膏过于寒凉。四药配伍清、宣、降三法俱备,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体会到,本方是由辛温和辛凉药配伍而成,临床上可根据具体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证型,调节麻黄与石膏用量之比,酌情加减运用于各种喘证,不必拘于热喘寒喘,只要加减适当均可收到喘平咳止,热退痰消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2王萍芬,朱大年,何珉,等.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42. 《金匮要略》对于冠心病的证治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赖雪莲 101101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病因病机 阳微正虚是发病的根本:历代医家认为“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年高正虚,阳气不足。在《金匮》称为“阳微”。何处阳气不足,一是指上焦阳气不足,即心肺阳气虚;二是指中、下焦阳气不足,即脾、肾阳气亏虚,尤以肾的阳气不足为主,因肾阳为诸阳之本。以上是说阳气虚的部位。 心阳虚:胸中之阳主要是指心阳。若心阳不足,心气无力,一则温煦推动血脉运行的功能减弱,血行不畅,心脉瘀滞;二则胸阳不振,寒邪易于客犯,造成心脉挛急,同样可致冠心病的发生。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肾阳虚:对于胸痹心痛的成因,《金匮》不仅指出“阳虚”,更重要的是强调“极虚”。阳虚除上焦胸阳不足外,下焦肾阳亦虚,故“阳微必肾也”。对于“极虚”,历代医家多不重视,其实这才是关键所在,“极虚”是虚极至肾,是肾阴肾阳的亏虚,有“极虚亦为劳”之意。 阴邪干犯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本虚”是冠心病发病之本,在本虚的基础上,实邪干犯,尤其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痰浊、水饮、血瘀等病理产物的积聚,上逆胸中,痹阻心脉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如《金匮》所说:“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本虚标实是病机特点 《金匮》用“阳微阴弦”作了高度概括,说明“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虚主要是年老肾亏,心、脾、肾阳气的亏虚。在本虚的基础上,加之调摄不慎,劳逸失度,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等而致寒饮、痰浊、气滞、血瘀等标实之邪痹阻心脉而发病。在临床上往往出现虚中挟实等复杂病证。 以症探病,以古谈今 胸痹之名,有病位、病机、症状三个方面的含义:胸中者,乃上焦心肺之分,此言病位。痹者,闭也,因胸中阳气虚衰,阴邪阻痹,此言病机。心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此条所述证候特点,类似于现代医学说的“卧位型心绞痛”。心痛专论,指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短气为胸痹心痛的一个并发症状,但亦可单独发生。从《金匮要略》全书来看,短气一证,有因虚、因实的不同,当结合条文论述的具体病情加以分辨,尤在泾说得好:“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疾而来者;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二者并否,其为里实无疑,此审因察病之法也。” 心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金匮要略》有两个方子应重点讨论。炙甘草汤:一提到炙甘草汤,人们自然就想到《伤寒论》所说的“伤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之条文。分析原文,所谓“虚劳不足”,乃指病机。“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乃指发病特点。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硬化型类似。“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此言预后。这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所引发的卒死又非常类似。炙甘草汤气血并补,阴阳并调,是治疗虚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良方。《金匮要略》及《伤寒论》还有一个治疗心悸方,即桂枝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临床个案报道,救逆汤对心律失常有效。本方之功,以蜀漆(为常山之苗,可用常山代之)为主。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从常山中提取的常山碱乙具有奎尼丁样抗心律失常作用。 气喘(心力衰竭):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利则为喘。由于心肺同居上焦,生理上血脉相连,病理上密切相关,故肺病固然为喘,而心病及肺亦可喘。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第24条说:“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木防己汤主之”。本方证颇费解,膈间支饮“为何”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呢?笔者临证时治疗一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肝硬化患者,才对本方恍然大悟。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病及肺(肺瘀血),肺失宣肃则“其人喘满”;进一步肺病及肝(体循环静脉瘀血),肝脏肿大则“心下痞坚”。木防己汤具有扶正补虚(强心),利水散结(利尿)之功效。心力衰竭得治,肺病气喘则随之减缓。 讨论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冠心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明本书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从中医讲以心病证治,属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1987年8月全国中医急症研讨会(长春)中医诊疗规范中,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名及证候诊断标准。在此规范中,冠心病病名沿用的既是《金匮要略》之“胸痹心痛”,于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证治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基础地位得到了更加肯定。通览全书,《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篇论述心病证治,系统地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对目前指导冠心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金匮》理论与临床实践对其病因证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孙晋营.从《金匮要略》探讨冠心病的证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3):184-187. 2马晓妍,张明雪.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河南中 医,2009,29(12):1145-1148. 阳痿中医治验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梁建峰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院 有关阳痿病因病机的问题 《内经》称阳痿为“阴痿”、“阴器不用”、“宗筋弛纵”,并认为其病的主要原因是“气大衰”和“热”。隋、唐时代,通过研究,明确提出它的病因是劳伤和肾虚。明?王纶《明医杂著》指出阳痿之病除命门火衰之外,还有郁火所致者。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认为阳痿之病不但有命门火衰所致者,而且有湿热、惊恐、思虑等所致者。清代医家通过研究,认为阳痿的病因除了前代医家所述的房劳、七情、郁火、湿热之外,还有忍房事、失志、肝郁、胆郁等。近世医家多宗以上诸说,而尤重视肾阳不足。朱老在临床过程中发现以上诸家之说还不能解决临床中的所有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发现阳痿一病还有肺之阴虚、气虚所致者,郁证之中不但有火郁,而且还有湿郁、寒郁、血郁、痰郁者。 有关阳痿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自从隋唐时代称阳痿主要是肾虚所致以来,历代医家莫不重视此说,一些医家一见患者说是阳痿病,即以鹿茸、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淫羊藿、杜仲、续断、狗脊、补骨脂、冬虫夏草、蛤蚧、枸杞子、紫河车、菟丝子、锁阳、韭子、阳起石、熟地、山萸肉、附子、肉桂,甚至雄蚕娥、鹿肾、驴肾、黄狗肾、海狗肾等治之。1985年版《中医内科学》称“(阳痿)涉及肝肾阳明三经。”并列:?命门火衰者,症见“阳痿,面色咣白,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腰膝发软,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治宜补肾壮阳,用五子衍宗丸,或赞育丹加减。”?心脾受损者,症见“阳痿,精神不振,夜寐不安,面色不华,苔薄腻,舌质淡,脉细,治宜补益心脾,用归脾汤加减。”?恐惧伤肾者,症见“阳痿,精神苦闷,胆怯多疑,心悸失眠,脉弦细,苔薄腻,治宜益气宁神,用大补元煎。”?湿热下注者,症见“阳痿,小便短赤,下肢发困,苔黄,脉沉滑,或濡滑而数,治宜清化湿热,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朱老在临床时虽然注重前人诸法、诸方的使用,但不效者亦甚多,久久深思,综其诸因,多与病性病位不明、标本不分、比例不明有重要关系。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有关阳痿辨证论治时的几个问题 《实用中医内科学》一书指出:“(阳痿)辨证要点:?辨别有火无火;阳痿而兼见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为无火;阳痿而兼见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者,是为有火。其中辨证的依据,以脉象、舌苔为主。?分清脏腑虚实:由于恣情纵欲、思虑、忧郁、惊恐所伤者,多为脾肾亏虚,命门火衰,属于虚证;由于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者,属于实证。”治疗原则:“阳痿属虚者宜补,属实者宜泻,有火者宜清,无火者宜温。命门火衰者,阳气既虚,真阴多损,且肾恶燥,故温补之法,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宜血肉温润之品。湿热下注者,治用苦味坚阴,淡渗去湿。” 朱老在临床时发现纯虚、纯实、纯寒、纯热,或在一脏一腑,或在一经一络者甚少,所以但予补、予泻、于清、予温而鲜有见效,即或注意了补阳之时必予滋阴,除湿之时“苦味坚阴,淡渗去湿”亦常不效。综其原因大多如上所述为病性病位不明、标本不分、比例不明有关。那么如何辨别这三因呢?通过反复探索,发现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按照中医基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所有问题进行一元化的分析。例如: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色咣白,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尽量以命门火衰的一个诊断去解释,而不要以肺、脾等证去解释。 按照基本理论所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尽量应用一元化的观点去分析。例如:阳痿、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小便黄赤,脉弦数,尽量以一个肝脏去解释。 症状繁多,诸种表现很难应用一种原因解释,甚或相互矛盾时,在解释标本、比例时一定要以脉象为主。例如:症见头晕头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阳痿者,若见脉弦就应考虑兼寒,就应考虑以寒为主;若见脉滑数者,就应考虑以痰热为主;若脉弦数者,就应考虑以肝胆实火为主。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症状复杂,虚实并见时,应以脉、色为主去分辨虚实的多少.例如:素有强阳不倒,交接反萎软,且时见尿热尿痛,口干,而若见脉弦尺大而涩者则应为肾阳不足,反之尺脉数者则以相火妄动为主。又如:阳痿,尿黄身热,舌红苔黄,而面见皓白,脉虚大而数者,则应诊为以气阴俱虚为主,湿热为次。 辨证难明时,要认真分析用药后的效果,结合脉证要审慎分析。应建立一个凡是不效的即是不对的,有效的就是对的概念,只要是用药不效,就应考虑用药至少是有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它的原因。 治案简介 例1:患者,男,61岁,阳痿20多年,前医云肾阳不足,治用八味地黄丸、男宝、三肾丸、蜂皇浆等不效。细询其除阳事不举,或偶举即遗泻之外,并时时小腿沉重,甚或轻度浮肿,或见尿热尿痛,头晕脑胀,别无所苦,舌苔黄白而腻,脉虚大弦紧稍滑。综合脉证,反复思之:张仲景、王叔和均称脉虚大者气血、气阴俱虚之质也,紧者寒也,稍滑者痰热相兼也。其虽证有热而仍宜处补气养血之黄芪、当归;益肺滋肾之麦冬、五味子、生地;燥湿利湿之苍术、茯苓、泽泻;交通心肾之黄连、肉桂等。服药2月,诸症恢复正常。并云:蛋白尿亦消退净尽。 例2:患者,男,28岁,结婚半年来,发现或者阳势不举,或者举而不坚,或者稍事接触即早泄,为此其妇甚不满意。医先予补肾壮阳,并配合西药治疗不效,后又配合针灸亦无功。查其除阳痿之外,别无他证,惟时见咽干,舌苔薄白,脉浮缓。综合脉证,思之浮脉者心肺之脉也,且其咽干,乃肺阴亏损不得生肾水之故也。因拟滋肾水,助肾阳,处以天冬、麦冬以滋肺养阴,淫羊藿、蛇床子、肉苁蓉以助肾阳,3剂效,20剂愈。 例3:患者,男,29岁,结婚3年多,或者阳势不举,或者举而不坚,前后服男宝、三肾丸、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鹿茸精近3年不效。近半年来,经常出现牙痛、头痛、烦躁、失眠等,尤其是近两个多月几乎每天发现鼻衄、齿衄,为此不得不予泻火之药,然服药之后却出现阳势麻木不适,而它证不减。审其舌苔黄白而腻,脉弦紧而数。因思脉弦者肝脉也,紧数者寒饮郁久化热也,且牙痛、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头痛、烦躁、失眠亦为肝证。乃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甘草、玄参为法。服药4剂,头痛、牙痛、烦躁、鼻衄减,继服30剂,竟愈。 心可舒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来源: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江瑞平金华管吉宝266200山东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心可舒片降血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心可舒组108例,辛伐他汀组104例,治疗前后作相关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可舒片可明显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以降低TG的作用为著(P<0.01),且优于辛伐他汀(P<0.05);降TC、LDL的作用逊于辛伐他汀(P<0.05);升高HDL的作用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可舒片降血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 关键词:心可舒片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起病隐匿,危害性大,发病率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降脂药种类较多,疗效不一,如何选用效高、不良反应低、价廉的降脂药是每个临床医师都要深思的问题。我们自2007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用心可舒片治疗高脂血症108例,并用辛伐他汀胶囊作为对照,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2007年11月1日,2009年10月31日收治高脂血症患者212例,均为观察期内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并除外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及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整个观察过程的患者。治疗组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37,83岁,平均59.79岁;对照组104例,男63例,女41例,年龄38,83岁,平均59.51岁。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 ?TC?6.2mmol/L;?TG?2.3mmol/L;?LDL?3.1mmol/L;?HDL?1.1mmol/L,凡 符合前3项中的1项或1项以上即诊断为高脂血症。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胶囊,每次2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降血脂药,如有其他伴发病,则相应治疗之。 观察方法:2组病人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由同一检验室用同一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检验血脂及肝肾功、尿分析,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各项均数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见表1。 药物的不良反应,见表2。 由表1可以看出,心可舒片有明显降低TC、TG、LDL及升高HDL的作用,以降低TG的作用为著,且优于辛伐他汀(P<0.05);降低TC、LDL的作用逊于辛伐他汀(P<0.05);升高HDL的作用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所有患者查肝肾功及尿分析均无异常,仅有1例出现眼睑轻度水肿,未影响继续服药,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多,症状较轻,也未影响继续服药。 讨论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特别是TC、LDL升高及HDL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还是冠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TG是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测因子,与缺血性心脏病有关[1]。血脂中的脂蛋白或脂蛋白衍生物可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使内皮受损,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试验表明,心可舒片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凋亡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因此可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脂质在动脉管壁及细胞内的沉积,从而阻断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环节[3],降低高脂血症的危害。心可舒片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组成,有明显的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的三七、丹参有抑制凝血机制和促进纤溶系统的功能,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小板第三因子,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4];丹参还能使高脂膳食大鼠的主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葛根中的葛根素能提高前列环素(PG12)及HDL水平,使升高的血浆血栓素A2/PG12的比值降低或恢复正常;山楂对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5]。上述诸作用是心可舒降血脂的主要机理,且该药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极小,并有显著的治疗冠心病和治疗高血压病、头晕、头痛、颈项疼痛以及心律失常的作用,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1-995. 2梁绪国,田卓.心可舒片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76. 3万淑娟,江水平,管吉宝.心可舒片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396. 4吴立明.心可舒片对心绞痛和血液流变学的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436. 5于存娟,郝军.心可舒片对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医药学刊,2006,24(4):760.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
/
本文档为【【精品】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1期免费阅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