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2017-09-02 33页 doc 61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第40届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李建民 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 北京李建民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www.gupen.com 李建民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五环五线骨膜压揉矫正法 概论 一、起源与发展 1、少林拳法整复术 (武术与中医整合)----------- 大野秀一(日本) 2、日式骨盆矫正压揉法 (中、日、西方精华整合)----- ---- 西元寺正幸(日本) 3、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西医骨科与中医针灸按摩整合)------- 宣蛰人 (中国) 4、西方...
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第40届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李建民 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 北京李建民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www.gupen.com 李建民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 --------五环五线骨膜压揉矫正法 概论 一、起源与发展 1、少林拳法整复术 (武术与中医整合)----------- 大野秀一(日本) 2、日式骨盆矫正压揉法 (中、日、西方精华整合)----- ---- 西元寺正幸(日本) 3、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西医骨科与中医针灸按摩整合)------- 宣蛰人 (中国) 4、西方现代临床按摩法(瑞典)(东西方自然疗法整合)-- 克莱(美) 庞兹(美) 5、五环五线骨膜压揉矫正法 (古今中外各门派诊疗整合)------- 李建民(中国) 李建民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是中国版的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学术名称为“五环五线骨膜压揉矫正法”。它是历代医者智慧的结晶,是集千百年医 将古今中外医学相关理论整合的新概念手法。此手法结合了21学文化之精华, 世纪全新理念,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最新产物,是医学进步的宝贵财富。它的历史传奇和神奇效果,正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该方法起源于中国,辗转日本后又回到中国,如今又升华于中国。它给我们一份骄傲,同时也使我们感觉到一份责任。由衷地希望,李建民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能给每一位学习者点滴启迪,为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共尽当代人的责任。 二、五环五线骨膜压揉法的含义 多少年来,中医按摩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学位指导临床实践。随着 时代的发展,让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直观化,走出中医理论难学、难懂、 抽象、模糊和黑匣子的误区。树立“解剖学与诊断学结合,解剖学与治疗 学结合”的全新理念。用现代技术和眼光去解读中医。传统的穴位治疗与 现代的非穴位治疗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产物。学习国外医术,并非离经叛 道,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鸿扬祖国医学。为便于学习者对人体肌肉起止点 易损伤、易发病部位的理解和记忆,把人体躯体五个横截面骨骼肌附着处 称为五环,使复杂的解剖简单化。 躯体五环 1、一环------- 头颈结合部水平线; 2、二环------- 肩胛骨、锁骨水平线; 3、三环--------剑突和肋弓软骨水平线; 4、四环--------骨盆上口水平线; 5、五环--------骨盆下口水平线并分为内外五环。 以上五个水平线在临床中是十分重要诊疗依据 1 骨盆与生命繁殖和诞生有重要联系,它是脊柱的基础,又是脏腑的盆床,中医认为“筋柔骨正,骨正筋柔,筋骨并重”。因此,骨盆的移位可以导致脊柱、全身关节的力学失衡并带来相应的脏腑功能紊乱;反之,骨骼肌、韧带、滑膜和滑囊的病变可以导致骨盆、脊柱全身骨关节的失衡,进而引起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躯体与内脏疾病的密切联系,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骨盆与健康的重要关系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遗憾的是他们的研究仅限于骨盆矫正的方法,忽视了骨盆移位的病因的研究。中国版的李建民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从骨骼肌运动系统和骨连接系统入手,利用骨盆上下口的内外五条线,系统压揉病变的软组织,三维的调整骨盆、脊柱和四肢关节的移位,从而有效地治疗人体八大系统的各类疾病。是突破国内外传统理论,所创立的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 骨盆五线(单侧骨盆) 1、一线-------竖脊肌线:伸展脊柱的肌群。肌痉挛或肌挛缩引起骨盆侧倾或前倾、 脊柱侧弯等 2、二线-------腹直肌线:弯曲脊柱的肌群。肌痉挛或肌挛缩引起骨盆侧倾或后倾、 脊柱侧弯等 3、三线-------腘绳肌线:伸展髋关节和屈曲膝关节的肌群。肌痉挛或肌挛缩引起 骨盆后倾 4、四线-------股直肌、髋收肌线:股直肌屈曲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肌痉挛或肌 挛缩引起骨盆前倾 5、五线-------髂腰肌线:屈曲髋关节。肌痉挛或肌挛缩引起骨盆前倾。 骨膜压揉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通而不痛,痛而不通”;我的老师,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教授认为,软组织“松而不痛,痛而不松”。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骨骼肌常因骤然暴力牵拉、持续静力牵拉,以及垂直撞击、划伤、手术缝合等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前两种情况,尤其对骨骼肌骨膜附着处损伤比较严重但又常被忽视。 骨膜压揉法是针对人体骨骼肌附着处骨膜施行压揉的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通俗易懂,操作简便易行,效果立竿见影。是集百家之长的新概念手法,是21世纪最前卫的自然疗法。其原理是压揉损伤的骨骼肌骨膜附着处,人工代谢有害物质。即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无菌炎症所产生的疼痛物质。 该方法是笔者继承和发扬《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结合自己20多年临床和教学实践中,集百家之长创立的21世纪新概念手法。旨在推动中医按摩的新进展。 2 三、压揉祛痛的基本原理 疼痛是一种物质,是多源性病因逐渐在肌体损害部位产生堆积的异物。肌织痉挛,因失治或误治渐进为肌挛缩。当肌紧张超过了动脉和静脉的压力,将导致循环代谢障碍,无力自行排出有害物质(疼痛物质)。针对病灶做有节律的物理运动,可以松解肌紧张和人工代谢疼痛物质。施术者可以在操作中,通过内视(手的眼睛)感觉到受术者患处的结节、条索或水肿在压揉中逐渐缩小或消失。同时,受术者即刻感觉如获重释。压揉法使受术者损害部位借助被动的物理运动,人工代谢了体内的疼痛物质,激活了患部沉睡的细胞和自主代谢能力,使有害物质代谢,营养物质送达。吐故纳新,改善和重建了肌体环境。对慢性顽固肌挛缩引起的软组织变性(软组织硬化),配合有针对性的体疗,药物等,使受术者的水牛背、板状腰等逐渐改善。对中老年股四头肌挛缩使膝关节屈曲受限的所谓的骨性膝关节炎、髌骨软化症和“O”型腿等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功能。达到宣蛰人老师提出的“松而不痛”和传统医学理论“通而不痛”之功效。所以,针对软组织损害病灶的压揉手法将贯穿全。 四、骨膜压揉的必要性 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四十,有肌纤维和肌腱部分组成,是人体最大的运动器官,也是每天最忙碌的部分。不言而喻,最忙碌的部位就是最易损性行的部位。肌纤维部分活跃而富有的弹性,最大可收缩或延长自身长度的百分之五十,有很好的的缓冲力;肌腱部分是致密的结缔组织,伸缩呈惰性,因而缓冲力差。骨骼肌腱在骨面附着处为骨膜,是骨骼肌的深筋膜。在生物力学中,肌肉附着点(骨膜)在运动牵拉时极易受损,且该处分布有十分敏感的感受器,即末梢神经。由于所处位置的深在性,它的撕裂、血肿、炎性水肿以及损伤,愈合,再损伤,再愈合造成的组织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等导致的肌痛症和活动受限难以察觉而被医者忽视,传统观念错误的把问题所在归咎于没有感受器的骨骼,故称之为骨性脊椎病或骨性关节病等。 当骨骼肌腱附着处(骨膜)损伤时,采用常规方法,对穴位和肌腹的各种治疗,实属张冠李戴,因靶位不准而疗效欠佳。因此,我们不能无视骨骼肌附着处(骨膜)损伤后疼痛的呼唤。宣蛰人老师的重大贡献,就是经过数千例手术患者的临 3 床实践,创立了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无菌炎症致痛学说,并针对椎管外损伤的骨骼肌附着处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手术松解、密集型银质针和强刺激推拿松解的诊疗技术。他的理论,不仅启发和指导了我的临床实践和教学,也唤醒一代医者,使21世纪人走出传统的误区,有力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李建民骨膜压揉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的。 五、临床应用 1、详细询问病因病史; 2、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3、通过身体动态检测,引出疼痛,鉴别诊断椎管内、外的某一肌肉或肌群; 4、触诊查体; 5、对症治疗等步骤。 6、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治疗 7、结合压揉,制订病变肌肉的牵拉和收缩的运动康复训练和治疗,即体疗。 对病情复杂,点、线、面、体损害的患者,要普遍搜索,重点治疗。针对骨骼肌骨膜附着处隐性或显性的痛点,“面痛找痛点,痛点分深浅”,用掌、指、肘或手的替代物,采用推浅层,拿中层,压深层,整体治疗肌肉的浅筋膜、深筋膜和远端、近端(肌肉的起止点)骨膜附着处的。李建民骨膜压揉法强调肌肉整体平衡观念,提出对紧张僵硬或挛缩的肌肉要施行“两点一腹对抗肌或协作肌的治疗。”即针对肌肉的起点、止点和肌腹治疗的同时,治疗该肌肉的对抗肌、协作肌等相关肌肉。达到软组织整体平衡,以求远期疗效,消除残余疼痛。 六、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西医的分科把完整的人体划分的越来越细,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整体性。宣蛰人教授作为西医骨科专家,经历了48年的研究,52年临床的权威性实践,经过6000例软组织松解手术,6000例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治疗的病例研究和4万例强刺激推拿治疗创立的软外理论,并着重强调软组织平衡的整体观,弥补了西医整体观念的部分空白。 4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损害的部位出现疼痛反应时,中枢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对应补偿调节平衡。其实对应补偿调节并不公平,因为,它又给其他软组织带来了麻烦,可称之为对应损害。例如:脊柱左侧肌肉损伤时,为缓解疼痛,躯体向左侧弯,右侧肌群受对应牵拉。所以,在对应补偿调节中,对患侧的保护姿势无意中伤及健侧,逐渐出现左病及右,由后及前,由上及下,由下及上,由及里,甚至波及身体更多部位,并引起脏腑功能障碍和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西方世界称之为躯体内脏疾病,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称之为点、线、面、体的损害。医者在诊疗过程中,如果缺少全局观念,很容易全盘输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换位思考,才能三维立体的认识问题。宇宙是复杂多变的,其实人体的宇宙也是一样的。两点一腹(对抗肌和周围的邻居,需要检查的其他肌肉) 矛盾总是在不断转化的。简单矛盾在主要矛盾解决以后,次要矛盾迎刃而解。复杂的矛盾常为主要矛盾解决以后,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不同的病人,虽然在同一治疗起跑线上,他们到达终点的时间是不同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学好辨证法,才能做到辨证论治。 七、穴位与非穴位治疗的不同适应症 穴位治疗的适应症是软组织功能性疼痛,非穴位治疗的适应症是软组织损伤器质性疼痛。 采用传统的经络穴位,治疗功能性疼痛是快捷有效地,远期疗效是比较乐观的。因此,十分感恩我们的医祖如此领先的发明和利用网络技术,并传承至今供我们享用。但是,当人体局部软组织损伤形成增厚、粘连、水肿和无菌性炎症致痛物质,刺激骨骼肌骨膜附着处的敏感的末梢神经出现疼痛反应,形成软组织器质性病变的时候,远离损害部位的穴位治疗会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点是需要正视的。不假思索的尊古训和盲目否定祖国医学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李建民骨膜压揉法将直观的解剖学与诊断学结合,解剖学与治疗学结合。准确确定病灶的解剖部位,用压揉手法施行靶向和靶点治疗,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5 八、认识手术与非手术各自的适应症: ?椎管内 ?椎管外 ?椎管内外(混合型) ? ? ? 手术(全减压、半减压) 手法、理疗、 首选:手术、微创 微创(臭氧、激光、射频) 牵引、封闭、 后选:手法、理疗、 骶疗、硬膜外 针刺等 牵引、封闭、针刺 九、准确把握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和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后,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1、肌紧张;2、肌痉挛; 3、肌挛缩。因此,明确诊断为椎管外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不当,也不会取得满意疗效。 在临床上通常把针具和刀具进入皮肤的治疗称为侵入性治疗,不进入皮肤的治疗称为侵入性治疗。因此,把握两种治疗的适应症尤为重要。从能简单不复杂的治疗原则来讲,应首选非侵入性治疗。通过非侵入性治疗结合运动康复,或配合非甾体抗风湿镇痛药物以及中药治疗后效果不佳,则考虑选用侵入性治疗 1、侵入性治疗适应症: 肌挛缩 采用针刀、火针、封闭、银质针等 2、非侵入性治疗的适应症:手法、理疗、牵引、膏药、刮痧、拔罐等 3、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中、西药物内服外治 4、骨科专家认为:“运动康复治疗是骨科的命根子”。在这里同样适用我们治疗各种良性疼痛。原则是急性期禁忌使用运动康复治疗处方。 总之,以各种针、刀为工具进入人体施术,属于侵入性治疗,适用于肌挛缩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麻木、畏寒、关节活动受限等。以施术者掌、指、指间关节、肘或替代物为工具作用于人体,属于非侵入性治疗,适用于肌紧张、肌痉挛和早期肌挛缩引起的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不适等。 应该着重强调的是以各种针、刀为工具施行侵入性治疗,要注重查体触诊。否则将是无的放矢的治疗。由衷的希望,从事各种针和刀具治疗的医生着重学习和提高手法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能。找准靶子,才能有的放矢的对症治疗,才能不做影像学的奴隶。 6 十、关于肌肉痛症 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形容腰为肾脏之家。同理可认为:肌肉为神经、血管和淋巴之府。X光用于医学影像检查以后,骨骼的关节间隙、排列、密度、形态结构等被医生视为病理改变的依据。连同骨骼正常的的生理改变也难于幸免被声讨为病理改变。例如骨质增生、腰椎间盘退变或突出被视为疼痛的靶子。 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感受器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骨连接和肢体运动,极易在损伤受累和病变后出现疼痛反应。在临床中, 、核磁共振成像读片成为仅借助影像学检查肌痛症显而易见是片面的。X光、CT 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理疗科、甚至软伤科的医生约定俗成的诊疗程序和依据,遗憾的是取代了最重要的查体触诊。 中医的经络和穴位不能直观的看到其物质存在,并缺少对肌肉解剖的描述。使初学者感觉抽象和学习难度大。西医的影像检查,认为骨结构形态异常压迫神经致痛,忽视骨骼肌病变所致,使疼痛由简单被列为疑难病。古代西方医学中的研究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经说过“能治疗疼痛者为神医”。足见古代西方重视疼痛的研究,并认识到治疗疼痛的难度和复杂性。 历史证明,每当人们面临一种危机的时候,将孕育出现一场新的生机。在人类忍受困惑和疼痛的煎熬中,在众所云云和争论不休中。21世纪初,“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鸿篇巨著的推出使学术困惑出现了新的生机。 宣蛰人教授从50年代初开始从事骨科手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他严肃质疑和反省自己的职业,总结和发现骨科手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质疑了腰椎间盘突出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创立了软组织疼痛源于椎管内、椎管外和椎管内外混合型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病因学说。揭开了躯体疼痛的面纱,揭示了人们对疼痛困惑已久的奥秘,解释了躯体疼痛引起脏腑和各个系统功能紊乱的因果关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理论提出的“躯体内脏疾病”学说完全吻合。准确鉴别椎管内、椎管外和椎管内外混合型三种类型,就会明确手法、针具和刀具各自的适应症。就会明白没有最好治疗,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是历经半个世纪,用手术刀撰写的鸿篇巨著,为压揉手法的诊断和治疗肌痛症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结合当今瑞典现代按摩手法和我的临床实践,中西合璧整体治疗躯体软组织损伤和损害。所以,现在讲授的新版骨盆矫正压揉法被广大同仁誉为“当今以指代刀的新概念手法”。 十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脑溢血、脑血栓、脑萎缩、病毒性脑炎、脑肿瘤占位等病变 颅外:头面部、颈部软组织损伤及五官病变 椎管内: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脂肪组织水肿、良性或恶性肿瘤占位等 椎管外:椎管外软组织损伤为多发病,常并发椎管内软组织损害,形成椎管内外混合形软组织损伤。 关节腔内外:膝部痛常被诊断为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其实膝部周围软组织损伤病因尤为多见。 神经源性: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神经炎等 7 骨源性:骨关节紊乱、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骨结核、骨肿瘤及骨伤后遗等 肌源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后遗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形成水肿、粘连、瘢痕、组织增生、钙化、肌肉萎缩、骨化性肌炎等 风湿免疫性: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炎(如东北老寒腿、月子病等) 十二、原发性病变与继发性症状举例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原发:冈后三肌(冈下、小圆、大圆) 前臂伸肌群 十三、药物与非药物结合 ,、急性发作的疼痛(芬必得、舒筋活血片) ,、大面积的疼痛 ;、迁延性的疼痛 ,、虚症(补法、钙、能量制剂、中药、六味地黄丸、金匮(桂附)肾气丸等) 急性期:芬必得、去痛片、安定、6542、激素类地塞米松片。 VB12、腰痛宁、颈复康、钙片。 亚急性、慢性期:双氯芬酸钠(英太清)、VB1、 十四、针刺疗法 针灸:取穴方法 在督脉上——人中 腰背部膀胱经——扭伤穴对侧找最敏感点(米字形寻找) 臀部下肢痛麻——坐骨点斜刺45度向腕骨方向(手针10分钟行针一次,一般3次起针) 静脉放血:工具三棱针(大;小)、注射针头,自行溢出。 取穴:血络;即怒张的紫暗的血管。(宁失一穴,不失一络) 间隔时间:12天一次, 取穴原则:少而精 如肩痛症上下相配 1、肩前痛取尺泽+局部痛点、散点拔罐 2、远近相配 肩外痛取曲池+局部痛点 3、前后相配 肩后痛取中渚+局部痛点 4、常用穴位:头颈痛:太阳穴(刺络)、大椎(散刺), 偏头痛加下关、颊车、项伸肌群。 5、肩背痛:中渚、委中+局部 6、腰背痛:委中+局部 7、腰臀痛:局部+委中、承山(后侧痛);阳交、风市、绝骨、丘墟(外侧痛)。 8 十六、对患者的动静要求: ?急性——主静,控制活动 手法:手法要轻柔,病人的耐力是力度的 刺激量:面积大小;次数;施加力度。 ?亚急性、慢性——主动,配合运动康复疗法 十七、骨骼肌附着处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1.关节活动障碍 2.脏腹功能紊乱 3.骨盆移位 4.自身疼痛 5.传导痛 6.全息论 十八、新线杆理论:左右、前后 十九、温馨提示,矫正有风险: ?法律 ?禁忌症 ?适应症(小关节错位适应症) ?操作技巧 压揉法适应症:软伤,骨膜附着处,肌肉起止点。 二十、敏感的末梢神经: ?皮肤 ?滑膜、滑囊 ?骨骼肌肌腱附着 骨膜被遗忘和忽视,因此骨膜压揉法是与众不同的方法。西式手法关注筋膜的治疗,祖国医学强调经络穴位学说,骨膜压揉法属于非侵入性疗法。软组织松解术、银制针、小针刀等施术于骨骼肌附着处属于侵入性治疗。 新兴的双用火针:既有火针祛风寒湿邪气的威力,又有冷针的松解结节、条索,改变肌张力作用 二十一、肌肉功能:骨连接、自主收缩、延长拮抗肌 呼吁全社会要懂得关爱肌肉,呵护肌肉才能做到呵护脊柱关爱脊柱,人人都应该懂得姿势与肌肉处于平衡状态,才能得到保障人体健康 。 9 二十二、知名专家洪绍光尖锐的提出: 很多患者死于无知。因此,每个医师负都负有教育和告知病人的义务和责任,善用非药物处方者为上工。 二十三、肌肉与肌腱 肌肉两部分:?肌腱、 ?纤维 ? ? 致密,不可伸缩,堕性组织。 疏松,可伸缩,活跃组织。 肌肉肌腱结合部易损伤,肌腱和骨膜结合处最易损伤。 二十四、筋膜介绍参阅《基础临床按摩疗法》P10页 关节受限不能局限于关节病变,骨骼肌损害多为为原发性病因不可忽视。 应答反应:肌肉痉挛效果较好,肌肉挛缩效果较差 告知压揉反映(排毒),疼痛3天,7天后二次治疗。 人体自身有自愈力,5?6自愈,1?6治疗。 运动康复(体疗):通过肌纤维收缩的肌力训练,增加肌纤维的横截面。 阳性反应物:结节;条索 对密集型软组织损伤压痛点,要密集治疗,不要跨越。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意识~ 此格言对医生的诊疗有触类旁通的启发 推油治疗 面痛找痛点,痛点分深浅。浅层和疼痛敏感患者可使用推油治疗。 内视病灶,有的放矢:用心看,用心感受条索、结节。 压揉动作要领:吸定皮肤往回拉,压紧骨膜向前推。(一、二、三号示意图) 压揉手法特点: ? 多部位操作——全手掌、大小鱼际、拇指(指骨尖、侧峰、指间关节、指腹)、 掌根、腕骨。 ?躯体力学—充分利用地球引力,目的一省力,目的二渗透力,达到深、沉、稳。 压揉的频率:接近心跳的频率为宜,每分钟60—90次左右。 周期:保健手法——天天或是隔一天一做。 治疗手法——7天一次 10 关于禁忌症 关于压揉反映: 关于特殊部位治疗 关于痛点寻找 关键词解释】 【 1、压痛点 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特定部位,不论是头颈背肩部、腰骶臀髋部还是四肢,必须有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其上滑动按压时会立即引出局限性剧烈压痛,与局部的主诉痛相符合。其解剖特点是在骨骼肌附着处,病理特点是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 2、肌肉: 骨骼肌是一种可以收缩的软组织。肌肉纤维部分可缩短其原来长度的50%。它们以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存在,占体重的40%,是人体最大的运动器官。 3、肌腱: 肌腱连接肌肉到骨骼起止点或皮肤、韧带等。肌腱能经受肌肉施加的最大力的2倍。作为惰性软组织,最容易损伤肌肉与肌腱的移行处(如承山穴)和骨骼肌附着处。 4、筋膜:(三种筋膜组织) 筋膜是一个拉丁词,意思是“带状物”或“绷带”。是肌体中最普遍的一类组织。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脑膜、骨膜、心包、腹膜、胸膜、封闭肌肉群的叫筋膜。(请参阅基础临床按摩法) 1、浅筋膜位于皮下,含有脂肪、血管和神经,是疏松或致密的组织,并很薄; 2、深筋膜(骨膜、肌筋膜和软骨膜)可在不同的肌肉组织间起到相互连接的作用,有分开肌肉组的功能。筋膜损伤可出现炎症反应,称筋膜炎。严重时产生纤维化瘢痕,临床表现为僵硬和活动功能受限等麻烦(常被误认为关节活动受限); 3、浆膜下筋膜在胸、腹和盆腔器官周围 综述 在推、拿、压揉手法中,要仔细搜索扫描潜(隐)性或显性痛点。潜性痛点是医者查体后告诉患者的部位,显性痛点是患者明确告诉医者的部位 局部与整体的结合治疗:医者要做到普遍搜索,重点治疗。之后还要检查周围相关肌群的病变,做好巩固治疗,以防按下葫芦起来瓢的现象出现。 关于力度的要求,主张关爱受术者的感受,手法力度易轻不易重。特别是注意根据不同体质和病情变化,循序渐进,由轻到重。 关于疗程,经常是医患诊疗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尴尬的问题。有些患者甚至会咄咄逼人的要求量化回答。如若答不上来就大有医者无能或有意拖延治疗多赚 11 钱之嫌。其实,疾病变化是极其动态的,与患者的营养、心态、年龄、体质、病程、病情、文化、职业、生活习惯、健康观念和所处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医者有义务告知和教育引导受术者。这属于非药物处方范畴。急慢性患者症状消失后都有症状反弹的可能。一般规律是急性发作好得快,慢性疾病具有复杂性而相对较慢。巩固性治疗重要,体疗处方同等重要。 关于应答反应针对个别患者病情已久或身体虚弱出现的治疗应答反应差者,施行手法治疗后也要一周后观察后效应。 一位德国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六分之五靠自愈,六分之一靠治疗。小小药片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体的自愈能力是无限的。他的理论无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充分调动和利用生命力是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 注:1、针对软组织挛缩患者不属于手法治疗的适应症,应考虑侵入治疗。 2、针对广泛性疼痛或疼痛急性发作的患者要给予中西药物配合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要给予营养补充剂。扶正祛邪,内服外治,形成合力,治疗疼痛疑难患者。 软组织损伤后形态结构异常称之为阳性反应物: 软组织病变时可触及水肿、血肿等不排列: 圆形为结节 长条状称之为条索 肌纤维变粗变短质地僵硬 韧带钙化摩擦音 状况: 1、 无结节或条索,有疼痛(初期) 2、 有结节或条索,有疼痛(中期) 3、 有结节或条索,无疼痛(后期) 注:条索或结节无疼痛症状,暂视为非病理改变 上述手法中压揉骨骼肌骨膜附着处,是诸多门派中最容易忽略的重要部位。所以,压揉骨膜是贯穿本课程中的重点。 【定义】以指、指间关节、肘等吸附于体表,着力于骨骼肌附着处,贴紧骨膜作单向或来回推压的手法,称为骨膜压揉法。 【动作要领】术者以指、指间关节、肘等吸附于体表,先向后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延展至极限,然后稍用力下压至骨膜,再慢慢向前推,至皮肤向前延展到极限。 12 【剂量】剂量可分为轻、中、重。轻手法与人体钝性接触,适于保健手法和敏感痛点以及视年龄、体质、耐受力而选择;重手法与人体锐性接触,为强刺激,适用于肌挛缩和痛阈值偏高的患者。取决于施术剂量的两个因素,一是给予施术点施压的重量,二是给予施术点重复压揉的次数 【频率】每分钟60至120次。可分为快速轻柔法和慢速深压法 【周期】保健手法每个部位可间隔1至三天,治疗手法每个部位须间隔一周(以压揉术后反应消失为度) 【适应症】椎管外软组织损害 【禁忌症】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感染溃烂、血液病(血癌、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严重糖尿病、结核、癌症等恶病质部位。 【压揉反应】压揉后患者感觉病症缓解,皮肤微痛属于正常压揉反应。一般三天自行缓解 【注意事项】1、提前告知受术者压揉反应属于正常反应;2、施术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要吃生葱蒜类;3、指甲剪短以防止伤及皮肤;4、控制室内温度,穿单衣不冷为度。5、说话轻、走路轻,服务用语;6、隐私部位操作要告知必要性,并有第三人在场。 1. 【操作口诀】吸定皮肤向后拉,压紧骨膜向前推(也可以反方向或双向) 【躯体压揉】采用1、2、3号为操作 【压揉状态】在皮肤上吸住不动,在骨膜深层移动按压称之为“上不动下动” 【治疗部位】通过点线面体骨面无盲区的搜索扫描,垂直压揉椎管外软组织损伤骨膜附着处的压痛点。 全身压揉各论 第一课 微循环保健疗法 ?微循环保健疗法(全身圆筒微循环): 一、佛手回春——双手合十,摩擦生热,双手放在面颊上; 二、压搓耳前耳后法; 三、毛发梳理:虚握拳用2至5指间关节或刮痧板梳理帽状腱膜、枕肌、 13 颞肌等; 四、颈后部和侧部推法:用拇指指腹,从发际风府穴的后一线向下推至第七颈椎;两拇指指腹依次推侧一线、侧二线、侧三线、侧四线、侧五线至颈椎横突的位置; 五、颈前部和侧部推法:用2至5指的指腹推前一线的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至颈椎横突的位置; 六、左右手掌交替横推颈后部肌群; 七、左右2至5指的指腹交替横推颈前部肌群; 八、单手握拿或两拇指对捏颈后部伸肌群: 九、用手掌从对侧胸大肌起推上肢屈肌群至手指末端(双侧交替); 十、用手掌从颈椎的根部起推上肢伸肌群至手指末端(双侧交替); 十一、用手掌从颈椎的根部起推上肢桡侧外展肌群至手部虎口末端; 十二、用手掌从腋窝起推上肢尺侧至小指末端; 十三、用手掌从胸骨切记迹起,由上至下推到耻骨联合;之后由内向外依次 扩展至腋下和脊柱后一线。此动作也可横向平推; 十四、骨盆圆周; 十五、股骨圆周; 十六、小腿圆周; 八、足背、足底、足内外侧、足趾圆周 第二课 陈李氏阴阳调和功 陈香仙教授主讲 提示:瑜伽练习注重肌纤维和肌腱的牵拉、健身器械练习注重肌纤维和肌腱的收缩、压揉(包括按摩)注重的是肌纤维和肌腱的挤压。这是三种相互不能替代的运动。 第三课 基本手法 推、拿、压 1、推浅层:以掌、指腹、指间关节或肘部渗入体表的推法,适应于浅筋膜软组织损伤,关节向屈曲受限者。 2、拿中层:以握拿、三指拿、二指拿法,松解肌肉表面的深筋膜,适应于肌筋膜损伤。 14 3、压深层(骨膜):以指腹、指间关节、肘等吸附于体表,着力于骨骼肌附着处,贴紧骨膜作单向或双向移动的手法,称为骨膜压揉法。适应于骨骼肌附着处损伤。 第四课 斜方肌急慢性损伤的诊断治疗 斜方肌有五个之最:1、面积最大;2、位置最浅;3、功能最多;4、最易发病;5、最易治疗。 [应用解剖] 斜方肌近端起于枕骨上项线和颈椎、胸椎的全部棘突,远端止于肩胛冈上缘和锁骨上缘外三分之一。是覆盖在枕部、颈部和肩背部面积最大,位置最浅的肌肉。 易发病原因:颈部屈曲时半径最大,因而浅筋膜最容易损伤,大部分人都存在问题。 易治疗特点:手法很容易接近斜方肌筋膜和骨骼肌腱骨膜附着处,缓解症状可逆性强。 [适应症] 头枕部、颈部和肩背部疼痛或酸困沉胀,引起头颈部屈曲或侧屈、旋转受限。 斜方肌损伤经久不愈,将由表及里逐渐波及深层的肌肉和神经、血管,引起相应的刺激症。如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下降,五官症状甚至肩臂症状。 [基本操作] 1(推法 以掌面、指腹或四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着力,顺肌纤维走向直线单向推动的手法。主要用于斜方肌浅层损伤,颈项前屈功能受限者。 操作部位:(1)从枕骨下缘发迹沿后正中线至T12棘突; (2)从枕骨下缘沿斜方肌肌腹与肌腱交界线向下至T12棘突旁; (3)从颈根部沿肩胛冈上缘向外至肩峰; (4)受术者头对侧屈,从枕骨下缘近乳突处沿斜方肌上部、锁骨上缘向外至锁骨肩峰处。 2(拿法 以拇指或掌根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捏肌筋,并提起做一紧一松节律性操作的手法。有握拿法、三指拿法和二指拿法。具有松解斜方肌深筋膜的作用,适 15 于肌肉表面压痛明显者。 操作部位:从颈根部沿斜方肌上部向外至肩峰。 3(压揉法 近端以单或双手拇指重叠压揉斜方肌枕骨上项线附着处、枕骨嵴、环椎后结节和颈椎、胸椎的全部棘突;远端以拇指螺面压揉肩胛冈上缘和锁骨外三分之一斜方肌骨膜附着处。 [操作要点] 根据受术者的主诉和体位动态评估以及触诊获取骨骼肌压痛点,之后对其施行压揉,力度以受术者的耐力为度。直至疼痛缓解。对非压痛点每个部位也可施行5至10次的压揉。 第五课 压揉头面部骨膜 由于颈项部肌群长期肌紧张,影响脑部血供,继发头面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引发头面五官疾病,如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头痛、失眠、易怒、精力不集中、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耳鸣、牙痛、咽痛不适、鼻塞等。针对头面部压揉可以十分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后遗症的治疗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鼻疗:前一线、侧一线(双侧)、侧二线(双侧); 2、压揉鼻翼两侧(颧小肌和颧大肌)、颧骨下缘(咬肌附着处)、颧骨上缘和颧骨表面。 3、a、压揉颞肌止点;b、下关穴、c、压揉下颌骨关节突 4、压揉下颌骨冠状面(咬肌附着处) 5、压揉下颌骨前沿、后沿、下沿、上下牙龈。 6、压揉口轮匝肌 7、压揉眼窝和眼轮匝肌(内圈和外圈) 8、挤压颜面部和分离颜面部的手法 9、压揉头部正中线(额肌与帽状腱膜) 10、压揉头部侧区(颞肌附着处)(Z字形压揉) 11、压揉头部后区枕肌 注:要求头面部压揉骨面无盲区 16 第六课 压揉项平面骨膜(后一环) 项平面是项伸肌群的远端附着处。即项韧带、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头最长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附着处。有密集的肌肉附着点,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通过。天然的条件,使该处成为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部位。 适应症:后头痛、前头疼、偏头痛、头顶痛、全头痛、眩晕、失眠、牙痛、咽部不适、血压异常、头皮吊紧、头皮水肿、颈和肩部疼痛僵硬、沉困、酸胀活动受限、眼球胀痛、眼皮沉困、视物不清、飞蚊感、异光、心慌胸闷、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周围血管刺激症。 效果:进行到对骨膜压揉,是令人十分兴奋的。骨膜压揉是贯穿全课程。如果能够掌握操作要领,术后顷刻就可以与受术者一起分享“三清(轻)”的喜悦。即头脑轻松、眼睛清楚、颈部轻松。对某些个体来说,他(她)们还可能快乐的讲述出更多的轻松。 关于体位:各种体位几乎是没有不可以的,要学会运用多种体位。受术者体位可根据病情或现场条件取坐位、俯卧位、侧卧位甚至站立位均可。就项平面而言,取俯卧位更容易利用身体的重力。 施术者可根据受术者的胖瘦、耐受力和肌紧张程度选用拇指指腹、拇指侧峰、宣氏一指禅、日式双手拇指90度重叠、食指指间关节对其压揉。 宣氏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检查头颈部压痛点,并准确做好标记 纵向压揉枕骨嵴(项韧带附着处) 横向压揉侧一线(头半棘肌、头后小直肌) 纵向压揉侧二线、侧三线至乳突内缘 斜向压揉乳突内缘、外缘、乳突尖和乳突面 压揉下项线和上项线与上述手法基本相同 操作要领:吸定皮肤(拇指)靠环椎,垂直压紧骨膜向上推。短发者头发要先压倒。 17 关于强、中、弱刺激量的条件:1、接触面积大小;2、施加力度大小;3、动作速度快慢;4、动作次数多少。 注意:乳突尖附着有舌骨上肌的二腹肌后腹和胸锁乳突肌。对颈侧区和颈前区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第七课 压揉颈椎骨膜 很多头颈肩背痛症状,被冠以颈椎病的帽子。通过压揉项伸肌群颈椎骨膜附着处。“颈椎病”的帽子就该摘掉了。 1、压揉第一颈椎(环椎)横突尖、背面、前面、下缘、上缘(根据敏感程度选择钝性或锐性) 要领:体表标志是乳突尖直下半寸,注意不要找错C1的水平高度。受术者体位可选择坐、卧、仰、侧等体位。 2、压揉第二颈椎(枢椎) A、压揉第2至7颈椎棘突尖(后一线) B、压揉第2至7颈椎棘突尖侧面(侧一线) C、压揉第2至7颈椎棘突椎板 (侧二线) D、压揉第2至7颈椎关节突(侧三线为水肿多发部位); E、压揉第2至7颈椎关节突侧面;(侧四线) F、压揉第2至7颈椎横突后结节 G、压揉第3至6颈椎横突前结节 3、水平操作适应症 4、垂直操作适应症 第八课 压揉斜角肌(中二环) 斜角肌是颈椎侧曲的主要肌肉,也参与颈部的屈曲、呼吸和抬高胸廓。前、中斜角肌形成的斜角肌角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所以,它不但可以引起上臂的疼痛和麻木,也可以出现颈部过伸受限和心区的功能性障碍。 1、压揉2-7颈椎横突后结节的中斜角肌止点 18 2、压揉第一肋骨中斜角肌起点 3、压揉3-6颈椎横突前结节的前斜角肌止点 4、压揉第一肋骨中斜角肌起点 主治:颈部过伸、侧弯受限和颈肩结合部侧面疼痛、心慌胸闷、手臂麻木疼痛 第九课 压揉胸骨、锁骨和肩胛冈骨膜(前、后二环) 针对前二环与后二环的骨膜压揉,治疗骨骼肌附着处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局部症状之外,对颈前区的甲状腺、扁桃腺、气管、食道等颈前区器官的各种症状和肩部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压揉胸骨柄切记3个点(胸骨舌骨肌) 2、压揉胸骨柄切记下(胸锁乳突肌内侧头附着处 前二环) 3、压揉锁骨内三分之一(胸锁乳突肌外侧头锁骨附着处 前二环) 4、压揉锁骨外三分之一(上斜方肌锁骨附着处 前二环) 5、压揉肩胛冈上缘(中斜方肌附着处 后二环) 6、压揉肩胛骨上角和一至四横突(肩胛提肌 后二环) 7、压揉冈上窝和肱骨大结节附着处(上臂外展肌) 8、压揉肩峰下缘和肱骨中段稍上(中三角肌) 9、压揉锁骨外三分之一下缘(前三角肌) 10、压揉肩胛下缘(后三角肌) 第十课 压揉竖脊肌(1至12胸椎和肋骨骨膜) 胸椎和肋骨是竖脊肌、斜方肌、菱形肌、上、下后锯肌、肋间肌、膈肌、背阔肌等重要软组织附着处。其损害与心脏、肺脏、支气管、肝胆脾胃的功能性障碍有密切联系。压揉治疗其周围软组织受损害,不但可以有效治疗损害部位的疼痛僵硬、酸胀沉困等症状,对非内脏器质性改变引起的功能性障碍,会有十分可喜的效果。 1、压揉胸椎棘突(斜方肌、棘上韧带、竖脊肌、菱形肌、上、下后锯肌、背 19 阔肌、后一线) 2、压揉胸椎棘突侧面(胸棘肌、胸半棘肌、多裂肌附着处、侧一线) 3、压揉胸椎椎板、关节(胸回旋肌、侧二线)) 4、压揉胸椎横突(胸半棘肌、胸多裂肌、胸回旋肌、侧三线、) 5、压揉肋骨结节、肋骨角(胸最长肌、侧四线) 6、压揉肋骨下缘(胸髂肋肌、腰髂肋肌侧五线) 7、压揉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的方法 第十一课 肩痛症 传统观念把肩痛症称为五十肩、漏肩风、凝肩、冻结肩、肩周炎等。肩周炎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炎等。压揉法要求对软组织损害的诊断要细化到肌肉的细节,而不能笼统称为肩周炎等。 1、压揉肩胛骨内侧缘(菱形肌、前锯肌) 2、压揉1-9肋侧区(前锯肌、胸侧区) 3、压揉肩胛骨冈下窝(冈下肌、小圆肌、) 4、压揉肱骨大结节(冈下肌和小圆肌远端) 5、压揉肩胛下角(大圆肌近端) 6、压揉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和背阔肌远端) 7、压揉肩胛骨外侧缘(大圆机、小圆肌) 8、压揉肩胛骨盂下结节和尺骨鹰嘴(肱三头肌长头近端和远端) 9、压揉肩胛下窝(肩胛下肌近端) 10、压揉小结节(肩胛下肌远端) 11、肩前区痛要参考胸大肌、胸小肌等附着处 12、第一课至第七课的内容与肩痛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上臂、前臂、手腕。上臂 发病,下臂发病。 第十二课 压揉锁骨、胸骨和肋软骨骨膜 前胸部是锁骨下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腹直肌、腹斜肌、膈肌的肌腱附着处。该部位软组织损害与胸前痛、肩前痛、乳腺疾病以及心肺和肝胆脾胃症状密切相关。 1、压揉胸骨柄切迹水平以下至剑突骨(胸肌浅筋膜、腹直肌、剑突易轻以防骨折、 20 前一线) 2、压揉胸骨与肋骨连接处(胸大肌近端、腹直肌、侧一线) 3、压揉锁骨内侧二分之一(锁骨部胸大肌起点附着处) 4、压揉1-6肋骨前表面(锁骨下肌、胸大肌附着处) 6、压揉肱骨大结节嵴(胸大肌止点附着处) 7、压揉2-5肋骨前表面(胸小肌起点附着处) 8、压揉肩胛骨喙突(胸小肌止点附着处) 第十三课 腰痛和臀腿痛 当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急性或慢性腰、臀、腿疼痛和麻木症状的时候,经过CT或核磁共振成像查处有腰椎间盘突出物存在的时候,因机械性压迫而导致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学说成为不加思索的诊断依据。这近百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王朝,可能把一些椎管软组织损害的患者无辜的推上了手术台,盲目扩大手术适应症的不当医疗行为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影响了医患关系。 下列骨骼肌的急慢性损害与腰椎曲度、侧弯、骨盆移位有直接联系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内、椎管外、椎管内外。 1、压揉十二肋骨下缘(腰方肌、后三环) 2、压揉腰椎棘突(背阔肌、竖脊肌、棘上韧带、腰部多裂肌、胸棘肌、 后一线) 3、压揉腰椎棘突侧面(多裂肌、侧一线) 4、压揉腰椎椎板(回旋肌、侧二线) 5、压揉腰椎乳突(腰部多裂肌、侧三线) 6、压揉腰椎乳突侧面(侧四线) 7、压揉腰椎横突背面(胸最长肌、侧五线) 8、压揉腰椎横突尖(腰方肌、侧六线) 9、压揉髂嵴内、上、外缘(背阔肌、竖脊肌、腰方肌) 第十四课 压揉腹直肌、腹斜肌、膈肌、脏腑 腹部肌肉的损伤、变性与局部痛、腰痛、腰椎曲度、侧弯、骨盆移位以及腹 21 腔、盆腔、生殖泌尿系统、脏腑、乳腺等疾病的密切联系被忽视,使得很多非内 脏器质性病症成为棘手的疑难病。祖国医学的外病及内和西方现代躯体内脏疾病 的理念应该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认识。 1、压揉耻骨联合、耻骨嵴(腹直肌、前四环) 2、压揉胸骨剑突和第五至第七肋软骨(腹直肌、前三环) 3、压揉肋弓内缘(膈肌、前三环) 4、压揉脏腑(垂直或平行走向) 5、压揉腹股沟(腹斜肌) 6、压揉髂嵴外侧缘(腹斜肌、侧四环) 7、压揉第五至第12肋骨(侧三环) 第十五课 压揉骨盆(骶骨、尾骨、耻骨、坐骨髂骨) 骨盆是躯干的基础,是脊柱的底座。其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 专家广泛关注。针对骨盆移位的矫正手法已经有很好的研究和展, 但是针对软组织失衡对骨盆移位的影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压揉骶骨(腰髂肋肌、骶多裂肌) 2、压揉髂骨、骶骨、尾骨后面(臀大肌近端) 3、压揉髂腰肌(4步入路) 4、压揉髂骨外侧面(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臀大肌远端) 5、压揉髂骨后外侧面(臀中肌、臀小肌) 6、压揉髂骨大切记(梨状肌) 7、压揉髂前上棘和胫骨粗隆内侧缘(缝匠肌) 8、压揉髂前下棘(股直肌、股内外侧和股中间肌) 9、压揉耻骨上支(耻骨肌、长收肌、) 10、 压揉耻骨下支(短收肌、股薄肌、大收肌、) 11、 压揉闭孔内边缘(闭孔内肌) 12、 压揉闭孔边缘外(闭孔外肌) 13、 压揉坐骨结节外侧缘(股方肌) 14、 压揉骶骨下和尾骨上(尾骨肌) 15、 压揉尾骨至耻骨(尾骨尖 ? 骶骨侧面 ? 髂后下棘 ? 坐 骨大切迹 ? 小切迹 ? 坐骨支?耻骨支、五环) 22 第十六课 压揉股骨、胫骨、腓骨、跟骨、足底、足背面骨膜 1、压揉股骨前面(股四头肌、髌下脂肪垫、骨盆前旋) 股四头肌体疗 (1) 原地收缩和放松 (2) 屈髋收缩:双单 (3) 负重收缩:蹲起、沙袋、弹簧 2、压揉股骨内侧(髋收肌、股内侧肌、推或握拿、骨盆前旋) 3、压揉股骨后面(腘绳肌、腓肠肌、骨盆后旋) 注:臀沟三点:a、臀大肌第二附着点;b、小转子;c、腘绳肌 4、压揉股骨外侧(阔筋瞙张肌、髂胫束、股外侧肌、腘肌) 5、压揉胫骨前面(胫骨前肌) 6、压揉胫骨后面(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参考肌: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7、压揉胫骨外侧(趾长伸肌、) 8、压揉腓骨前面(MU长伸肌、趾长伸肌) 9、压揉腓骨外侧面(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 10、 压揉腓骨后面(MU长屈肌、胫骨后肌) 11、 压揉跟骨(腓肠肌、比目鱼肌) 12、 压揉股骨4个面 13、 压揉胫骨、腓骨8条线(伸肌及伸肌支持带、屈肌及屈肌支 持带、腓骨长或短肌及腓侧支持带) 14、 压揉足背面(趾伸肌) 15、 压揉足底(足底腱膜、趾屈肌肉) 第十七课 压揉肱骨、尺骨、桡骨骨膜、掌骨、指骨 1、压揉肱骨前面(肱二头肌、肱肌) 2、压揉肱骨背面(肱三头肌) 3、压揉肱骨内侧(喙肱肌、旋前圆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桡侧腕 屈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 23 4、压揉肱骨外侧(肘肌、三角肌远端、肱桡肌、旋后肌、桡侧腕短 及长伸肌、尺侧腕伸肌、小指伸肌、指伸肌) 5、压揉桡骨前面(旋后肌、旋前方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6、压揉桡骨背侧(拇短伸肌、拇长展肌) 7、压揉桡骨外侧(旋后肌、旋前圆肌、肱桡肌、指浅屈肌) 8、压揉尺骨前面(旋前方肌、指伸屈肌) 9、压揉尺骨背侧(食指伸肌、拇长伸肌、拇长展肌、肘肌、尺侧腕 伸肌、尺侧腕屈肌) 10、 压揉尺骨桡侧(旋后肌) 11、 压揉肱骨4个面 12、 压揉桡骨、尺骨8条线 13、 压揉掌面(腕和指的屈肌及支持带) 14、 压揉掌背面(腕和指的伸肌及支持带) 第十八课 五环五线压揉学习顺序 推拿斜方肌?压揉头面部?压揉项平面 ? 压揉颈部5条线 ?压揉横突前结节 ?压揉第一肋骨?压揉胸骨?压揉锁骨?压揉肩胛冈?压揉肩胛上角?压揉冈上窝?压揉三角肌附着处?压揉胸椎五条线?)压揉 肩胛骨?压揉胸骨五条线?压揉12肋骨下缘?压揉腰椎五条线?压揉髂骨嵴?压揉肋软骨?压揉耻骨联合+压揉骶骨?压揉臀部肌肉?压揉腹股沟?压揉耻骨、坐骨、尾骨?压揉四肢 第十九课 骨盆、脊柱和四肢的矫正 一、骨盆移位的三个类型 1、冠状面移位(骨盆侧倾)、 2、矢状位移位(前倾或后倾)、 3、水平面移位(左旋或右旋) 二、矫正 祖国医学筋柔骨正,骨正筋柔的理念,充分说明筋柔易于复位。强制性复 24 位对软、硬组织都有损伤。按照先压揉后矫正的顺序,有利于小关节的矫正复位和自动复位。 颈椎矫正 1、旋提法 2、旋紧法(粗调与定位微调) 3、旋推法 2、矫正肩关节和上部胸椎 3、矫正脊椎(日式、美式、奥式、中式) 4、矫正腰椎(粗调与定位微调) 5、矫正骶髂关节 6、矫正髋关节 7、矫正足趾关节 8、矫正手指关节 9、禁忌症:新鲜骨折.(3—6个月)、脊椎骨肿瘤、骨结核、骨质疏松、先天畸形 10、适应症:脊椎微小错位 (半脱位) 11、操作资格:执业医师 三、提示:脊椎矫正手法虽然操作短平快,但国内外每年都有医疗事故发生。因此特别提醒:脊椎矫正有风险 25
/
本文档为【新版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