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7-09-18 14页 doc 41KB 2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 要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家 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学前儿童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方 式,传达着教育观念、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课堂。本文从 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和分类,学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进一步分 析了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 响。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创造了较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提供了促进语 言发展的机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专制型...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摘 要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家 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学前儿童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方 式,传达着教育观念、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课堂。本文从 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和分类,学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进一步分 析了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 响。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创造了较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提供了促进语 言发展的机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专制型、溺爱 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使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产生全面阻碍影响。家长应以民主 方式教养孩子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本研究指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 童语言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具体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导致学前儿童的语言 发展的差异性。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学前儿童 语言发展 ABSTRACT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the best period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Pre-school children of parents rearing a number of facto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amily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education through specific way to conve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behavior patterns, which form the first class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the Family Education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semester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emocratic,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parenting type methods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Democratic type of family education to the children to create a way to communicate in a language rich environment tha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language development, children in the nurture of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skills.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parenting type manner so that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of full obstruction. Parents raising children in a democratic way to promote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Family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fic nee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tools to explore how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lead to pre-school children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arental styles pre-school children language development 目录 1前言„„„„„„„„„„„„„„„„„„„„„„„„„„„„„„„1 2(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1 2.1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1 2.2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内涵„„„„„„„„„„„„„„„„„„„„2 3.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4 3.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内涵„„„„„„„„„„„„„„„„„„„„„4 3.2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4 3.2.1语音的发展„„„„„„„„„„„„„„„„„„„„„„„„„„5 3.2.2词汇的发展„„„„„„„„„„„„„„„„„„„„„„„„„„5 3.2.3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5 4.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影响的分析„„„„„„„„„„„„ „„6 4.1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8 4.2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8 4.3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8 4.4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9 5.研究展望„„„„„„„„„„„„„„„„„„„„„„„„„„„„„9 6.附录.............................................................10 7.注释„„„„„„„„„„„„„„„„„„„„„„„„„„„„„11 8.参考文献„„„„„„„„„„„„„„„„„„„„„„„„„„„12 9.致谢„„„„„„„„„„„„„„„„„„„„„„„„„„„„„13 1(前言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和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及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从发展来看,所有社会中家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年幼者使其健康成长。每个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有着不同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因为学前儿童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方式,传达着教育观念、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学前期儿童之间的交往主要以语言进行,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家庭教养方式概述 2.1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Parental style,在国内译作家庭教养方式或父母教养方式。关于什么是家庭教养方式,通常也称为父母教养方式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起来有如下几种:(一)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二)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三)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为了一定的教养目的,在某种家庭教养氛围下,养育子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四)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五)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及其教育观念。总的来看。虽然这些定义各有侧重,但均认为父母 教养方式包含以下特性:(一)是一种行为倾向。(二)是教育态度和观念的反映。(三)具有一定稳定性。最早关于教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父母如何管教孩子的研究。陈陈在其研究中指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 2.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当代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最著名的属美国心理学家 Diana Baumrind 。Baumrind[2] 对父母们展开了广泛的观察和访谈,将教养方式分成三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为民主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教养范方式的家长对儿童提出适当的和限制。父母关爱孩子并对孩子负责,给孩子的爱好追求和探索中提供情感和支持。这些父母对孩子具有高度的培养要求(例如对成就的期望),但是父母会通过双向的交流和指导(例如解释自己的行为)来解释自己向儿童提出的的要求,鼓励孩子独立,确保儿童的言行符合相应的的规范。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和要求是建立在对儿童的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所期望的不仅仅是孩子按一定的规范言行,同时也期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会做出合理的判断。所以这些父母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引导、解释和交流。例如,当对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时(例如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这些父母会提供给孩子这种要求的合理性(上学会让你像成人一样成功)。 专制型父母在温暖和责任上的测量分数特别高和在控制和成熟要求分数上。Baumrind 指出专制型父母对他们的缺乏温暖和积极的反馈。他们高度期望子女能成熟。专制型父母用规则和要求来表达他们的对孩子的成熟期望,但是没有和孩子交流这些规则和要求背后的合理性。例如,专制型父母可能会坚持: 你最好在学校好好表现,因为我之前已经有要求过你。这些父母在成熟要求需要和控制维度上得分很高,但是在反应、温暖和双向交流维度上得分很低。 Baumrind 指出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要求的反应总体上是比较趋中的(例如一些父母较高,一些父母较低)。可是这些家长会过度地放松他们对孩子成熟的期望和对不合理行为的忍耐。溺爱型父母在纪律问题上以一种接受、甚至顺从的方式对待儿童,较少对儿童的行为做出要求,赋予儿童高度的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自由。在和孩子交流时,这些父母常常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者漠不关心。这些家长在对孩子反应上的得分适度但是在控制维度上得分较低。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后来,Maccoby 和 Martin 又加入了第四种分类:忽视型。这些忽视型的家长和溺爱型的类似在控制和成熟要求水平上但是在负责和温暖上不一样,他们的分数在负责和温暖控制上都比较低。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对这些类型的文献进行一致性分析,Baumrind 将教养方式类型分成了两个维度:要求性和反应性。要求性指父母对孩子融入社会和家庭的能力要求,包括成熟、遵守纪律的要求。反应性指培养孩子的个性、自我管理、自我主张。父母的反应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敏感的程度。 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分布如下: 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高要求、高反应。 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孩子高要求、低反应。 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低要求、高反应。 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低要求、低反应。 所建立的模型图1[3]。 图1 家庭教养方式模型 3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4] 学前儿童在游戏、学习、自我劳动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跟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语言能力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3.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内涵 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也称幼儿。语言的发展是指3-6岁的儿童对母语的理解和产生能力的发展。儿童出生头两年已经发展了最初步的言语交往能力,进入幼儿期以后,在与成人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在大脑皮质机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随着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也迅速发展起来。幼儿期是掌握本民族口头言语的最佳时期,口头言语的发展也为儿童入学后掌握书面言语准备了条件。 3.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子的发展和语用能力的发展。 3.2.1语音的发展 在婴儿期语言发展的基础之上,随着语音器官的成熟,大脑皮层分化抑制 及皮质对发音器官调节机能的发展,儿童进入幼儿期后发音能力迅速提高,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最为迅速,在正常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一般认为4岁儿童已经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刘兆吉[5]等人1980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岁城市儿童声母、韵母发音的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7% 和100%,同龄农村儿童正确率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74% 和85%。 3.2.2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不断增加。从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来说,词汇包括两种:一种是能够说出或写出的单词;另一种是自己还说写不出来但听到见到时能够理解的单词。从发展上看,后者的获得要先于前者,而且词汇量更为丰富。因此,儿童特别是幼儿懂得的东西比他能说出的东西要多得多。 ?掌握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儿童对不同词类的掌握也有一个先后顺序: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 ?对词义的理解不断确切和深化。 3.2.3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学前儿童掌握比较丰富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很快地发展起来。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连贯性的表达能力的发展。从整体性来看,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带有很大的情境性,从发展来看,幼儿是处于从情境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过渡之中。与一般来说,在正确教育条件下,连贯性言语才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4(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 儿童是在语言运用中获得和发展语言的,也是通过语言的运用,发展认知而不断社会化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环境,是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据有关学者研究证明,如果剥夺儿童从小和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严重缺乏语言交流的刺激,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哑巴”。? 语言的发展与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刺激量的多少有关,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多的孩子,其语言发展就快于其他儿童[6]。对于儿童来说,语言交流是习得和发展语言的有效方式。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7](Halliday,M.A.K)在解释语言习得时持“交流习得”的观点,认为语言在交流中发挥着工具、调节、交往、表现自我、启发、想像、表达等作用,儿童通过发挥语言的这些功能习得语言。进一步讲,儿童语言交流过程能产生多方面的意义。首先,语言交流能产生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在语言的习得中发展个体的语言理解能力。克拉申(Krashen)[8]指出,交流中总有略高于听者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这是促进个体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 由此可见,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丰富、合适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最大可能地把个体先天的语言潜能挖掘出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言语能力的个别差异,逐渐表现出来,语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地加大了,这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尤其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颜君[9]等人在2004年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对广州市80例3-6岁儿童进行调查。筛选出语言智商高常以上儿童19例,语言智商低常及边缘儿童16例,采用自编的《正常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家 长进行问卷及询问式调查,结果表明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带养人文化程度及其语言、父母是否吸烟饮酒、胎教等对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有一定影响。 家长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就会有对儿童有不同的要求性和反应性,交流模式也会各有其特点。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创造了不同的语言环境,学前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长期处于某种教养方式下,家长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对儿童语言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沟通策略、与儿童会话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影响。同时,家庭中父母的语言输入特点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发展。周兢[10]教授在对汉语儿童语用发展的研究中发现,高教育背景的家庭和低教育背景的家庭,儿童在言语倾向、言语行动和语用发展三种水平上的评价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父母的语言输入方式不同有关。 Cusson [11] 2003年就发现母亲的教养敏感性与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呈正相关;Fish[12]2003年研究得出在早期交流技能上得高分的婴儿可由较积极的母亲和儿童的气质所辨认,儿童和母亲的相互作用变量在学前期比在婴儿期能解释更多的儿童心理变化。 刘志军和陈会昌[13]2005年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发展状况,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通过父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语言中的汉字数量、不同的字数数量、句子的数量每句话中的平均含有字数和在儿童环境中可被理解和接受的句子两的关系进行调查,发现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语言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密切联系。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父亲是权利和权威的象征,父亲的拒绝和惩罚就是对他 们的否定,儿童为逃避这种消极体验就必须不断前进,父亲过渡的保护反而会使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亲严格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提高[14]。 中国的母亲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充当教师的角色,孩子时她的学生和注意的中心,母亲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控制孩子,目的在于把知识技能交给孩子,是一种权威主义的儿童教养方式,高控制的母亲与孩子交往时,把话题的选择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较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侧重教授孩子知识,低控制的母亲对孩子较少表达自己的想法,话题也是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所以高控制的母亲语言量较大,常常出现母亲言语不止,孩子无动于衷的情况,有时是孩子接不上话,有时时孩子不感兴趣,而低控制的母亲语言量较少,经常是顺应孩子的兴趣,这种教养方式是的儿童更多的关注与知识的讨论,较容易同意母亲的观点。 儿童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语言的。儿童语言的获得是环境与儿童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也许并没有有意识地、系统地教给孩子学语言,但孩子迅速而奇迹般地获得词汇,甚至是复杂的句法结构。不同教养方式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方式不同,父母的语言能力和沟通特点往往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4.1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民主型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行为进行反应;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尊重儿童的意见、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已的想法并参与讨论。这些父母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引导、解释和交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民主型父母会经常和幼儿进行阅读,多以看书讲故事为主。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 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父母与幼儿经常以叙述故事的方式交流可以为学习说话的幼儿提供成熟的语言样本,这些样本可以让幼儿模仿,记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的其他场合。总之,这些父母愿意耐心地以有信心和使人安心的方式对孩子说话,这些都给孩子创造了较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提供了促进语言发展的机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2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控制很严,要求儿童无条件地遵循有关规则,缺少解释,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与孩子的双向交流很少。专制型的家长与孩子交往时,把话题的选择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给与孩子很大的压力,使孩子不敢说,甚至不原意说,久而久之,有可能会使儿童形成语言上的障碍。一些学前儿童出现口吃现象,与父母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儿童需要大人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关心照顾他们的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理,使他们感到可亲可信,胆怯感逐渐消除,感到生活的乐趣,产生说话的愿望。 4.3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溺爱型家长给与孩子过多地爱,生活中常常是孩子的“代言人”,这一方面使孩子形成一种依赖,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就容易形成孩子语言发展迟缓。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自主性较差,在游戏和学习中很少主动开口要求,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阻碍行影响,表现为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及对人对事关心方面发展水平最低,因此是一种最差的教养方式。家 长需要适当的放手,给与孩子锻炼的机会,遵循科学规律,相信自己孩子已经长大,注重悉心指导,做到持之以恒,这样就会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而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4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家长缺乏对孩子爱的情感和积极的反应和行为的要求、控制;亲子间交往很少,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孩子如果生活在语言交流比较少的环境中,孩子的语言表达欲望也就不强。当家长一次次地以消极忽视的方态度对待孩子的交流欲望时,孩子也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他们会认为家长不喜欢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感,于是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忽视型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性阻碍影响,使儿童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仅略高于溺爱型教养方式。家长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 5(研究展望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因为学前儿童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方式,传达着教育观念、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工具。知识技能的传播和品德行为培养都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思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本研究指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具体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导致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角度比较片面,多数研究只是选取父母或孩子一方面的特征来研究。 双向的、全面的研究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目 前不是很多。 ?目前国内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问卷大多都是对外国的量表进行翻译和修订,而且介绍不充分,有的没有建立全国常模。因此,需要我们针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性,编制出专门针对我国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测评工具, 并逐步形成我国文化特色的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理论与研究工具。 ?目前对我国学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干预研究目前并不多,为了给父母教育孩子提供科学的参考,我们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2]Baumrind, D.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s,1971,4:1–103. [3]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4]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刘兆吉.在识字教学中关于同音归类与形近字归类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分 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01 [6]洪黛玲,王春梅,吕元霞.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优 生优育,1994,4(5):116-119. [7]Lenneberg, E.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Wiley,1967. [8]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regamon Press,1982. ,刘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9]颜君 育,20041,(20) [10]周兢.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1]M.Cusson.Object: To examine factors influencing peterm infant language development.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12]Fish.M,&Pinkerman.B. Language skills in low-SES Appalachian children:normative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infance to preschool.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 Psychology,2003,23:539-565. [13]刘志军.陈会昌.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科 学,2005,28(05):1126-1130. [14]贾红霞,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8,4(49):42-44. 注释 ?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1日版:30 ?张仲华,匡华.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环境.糖果雨儿童心理教育咨询中心. ?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
本文档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