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茶文化知识

2017-09-05 29页 doc 69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茶文化知识第九章 茶文化知识 [ 教学要点 ] 茶税与茶法,茶马古道,茶马互市;茶与宗教 茶与诗词、茶画、陆羽《茶经》 [ 教学时数 ] 6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茶政茶法(2学时) 第二节 茶与宗教 (2学时) 第三节 茶与诗词、茶画(2学时) ] [ 考核要求 领会:茶与佛教的关系 识记:“榷茶制”、“茶引制”, 陆羽《茶经》梗概、贡茶。 运用:茶诗,茶典故。 第一节 茶政茶法(2学时) • 茶税与茶法 • “榷茶制”、“茶引制” • 茶马互市 • 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茶政”,是国家对...
茶文化知识
第九章 茶文化知识 [ 教学要点 ] 茶税与茶法,茶马古道,茶马互市;茶与宗教 茶与诗词、茶画、陆羽《茶经》 [ 教学时数 ] 6学时 [ 教学 ] 第一节 茶政茶法(2学时) 第二节 茶与宗教 (2学时) 第三节 茶与诗词、茶画(2学时) ] [ 考核要求 领会:茶与佛教的关系 识记:“榷茶制”、“茶引制”, 陆羽《茶经》梗概、贡茶。 运用:茶诗,茶典故。 第一节 茶政茶法(2学时) • 茶税与茶法 • “榷茶制”、“茶引制” • 茶马互市 • 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茶政”,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茶政也即政府对茶叶生产、运销的一种干预,是茶业一定发展的一种标志。我国最初的茶政,建之于唐 。是从贡茶和征收茶税所开始的。以贡茶和税茶的时间来说,贡茶比课收茶税的时间似乎还要早些。 榷茶和茶马互市,虽提出始之于唐,但实际成制于宋。 一、茶税与茶法 唐代前期,茶业还没有多大发展,茶利也不显著,所以官府对茶也没有课税和形成什么固定的政策。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茶习俗上有不少发展,就是在原来所没有的茶政、茶法上,也获得了一 系列的建设和发展。 从茶的赋税制度来说。在大历(,,,-,,,)以前,我国茶叶还只有土贡而没有赋税。贡茶,实质上也是一种赋税。我国文献中最早的税茶记载 《新唐书》记及的贡茶,就是一种实物税;而顾渚贡茶,则是带有一种劳役性质的赋税。 顾渚贡焙,是大历五年长兴县与当时义兴均贡才专门设立的。义兴贡茶,最初只进“万两”,后来愈贡愈多,“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八斤”。 真正课收茶税,还是德宗李适统治期间的事情。建中三年(,,,),为筹措常平仓本钱,赵赞上言“收贮斛 权轻重以利民。从之"。于是赵赞"乃於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十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 贞元时茶税岁入不超过四十万贯,还不算太重。 穆宗长庆元年(,,,)每年的茶税一下增加到六十万贯以上。 827年一百增至五十。 二、“榷茶制”、“茶引制” 榷茶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宋代乃至明清茶政的两项主要内容。 (一)“榷茶制” 文宗时(835年),王涯为相,为尽取茶利,他进一步提出了官营官卖的榷茶制度,自兼榷茶使,于大和九年颁令榷茶。强徙民间茶树于官场,并焚其积旧;商人只能购买官场的茶叶,而且大增茶税,一时搞得天怒人怨。不久,王涯被诛,榷茶也随之中辍。武宗会员元年(,,,),崔珙任盐铁使," 榷茶是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实质上也是一种茶叶税制。实行榷茶,一般寓税于中,不再设税。其实不是不税,本身首先把税利就考虑计算在内了。在垄断茶叶生产和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低价向农民收购,高价向商人售出的手法,一买一卖,转手之间,除税额以外,还取得了惊人的差额;这也是其与茶税又同又不同之处。 宋朝是一个长期在辽、金和西夏侵扰、威胁下被侮苟安的朝代。所以,作为其敛财来源之一的榷茶制度,也常随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动 宋代榷茶,始于乾德二年(,,,)。宋朝榷茶的规定是,园户(山区种茶的农民)生产茶叶,先向附近的山场兑取“本钱”,采制以后,以成茶折交“本 钱”;多下来的茶叶,不准卖给别人,要悉数出售给山场。至于茶商买茶,也一改过去向产区农民直接收购的习惯,而是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券到榷货 务货栈和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再运销各地。 最初的榷茶,只限江淮和东南一带,川峡、广南,听民自买自卖,禁其出境。 嘉祐四年(,,,,),废榷茶改行通商法(徽宗崇宁后又复榷东南茶叶)。 熙宁七年(,,,,)原来不榷茶的川峡一带,实行起榷茶来了。增设提举司,“榷川茶以换取边马”,于川(成都)、秦(甘肃天水)分别设立茶司和马司,专掌以茶易马之务。 (二)“茶引制” 崇宁四年(,,,,)推行引制以后,宋代榷制开始稳定下来。 引法分长引和短引两种。长引在商人交纳银钱边粮以后,由榷货务发引自买于园户,然后返销引面注明的远方州军。短引只限于产地和邻近州县出售。 崇宁以后,南宋、元、明和清代,虽然有时也短期实行过税茶或其他榷制,但基本上都仿效和沿用北宋这种引制,直至咸丰(,,,,—,,,,)以后,清廷被迫允许外商在我国腹地开厂设栈,引法渐废,榷茶才最后为厘金和其他捐税所替代。 三、茶马互市 宋与辽、西夏、金对峙期间,北方产马地区被辽、西夏、金所侵占,他们不但限制战马流入宋王朝,且在战场上掠夺战马,造成宋战马严重短缺。“夷人不可一日无茶”,而宋朝不可一日无马,以茶易马,是双方解决紧缺物资的主要途径。 北宋建立以后,开始以绢、铜钱、茶叶折支马价。但是一匹绢值为一贯,一匹马值为三十贯,用绢买马显然是朝廷难以负担的。每年消耗铜资源铸造的铜钱既使全部买马也就只能购买几万匹。况且,“有司言,戎人的钱,销铸为器(兵器)”,在军事上造成很大的危害。 宋代,年产茶五六千万斤,全国人口最多是为四千余万,茶叶人均占有量为一斤多 。当时茶叶是国家专卖,所的的茶利每年都有好几百万贯,“国家利源,茗居半”。茶利能为为中央财政提供几万匹马的马价。 从以上对绢、铜钱、茶叶博马的利弊分析,可以认为,以茶博马是最理想的举措。 上等马一匹,最多只换茶120斤。 以铜钱买马:每匹马约30贯钱,以每年买马二万五千匹计算,耗资七十五万贯。铜饯大量流往戌人得钱,悉销铸为(兵)器”,这就等于为对方输送武器 。 以绢买马 :一匹绢值一贯,一匹马值三十贯,则需三十匹绢买一匹马,绢贱马贵。则中央财政绢的支出几乎占全年二税收入的三分之一多 。 茶马比价:元丰间,马源充裕,一百斤茶可换一匹马。后以茶价格下滑,要二百五十斤茶才能换。崇宁年间,“马价分为九等(良马三等,纲马六等)(良马上等者每匹折茶250斤,中等者220斤,下等者200斤。纲马六等,每匹分别折茶176斤、169斤、164斤、154斤、149斤、132斤”。南宋时,马源锐减,马价上涨十多倍,要千斤茶才能换一匹马。 名山茶是川茶中的上等茶,“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阙”,名山茶最受少数民族欢迎。名山茶专用于博马,在博马任务没有完成之前,禁止商人贩运等等。 马有骏驽之分,茶有优次之别。南宋时,马源短缺,马价上涨了10倍多,造成马贵茶贱,博马由北宋年平均约,万匹降至约50,,匹。 仁宗时西夏发动对宋战争,茶马互市停止,使西夏“饮无茶,衣帛贵”,竟成为停战议和的原因之一。 《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前,市马分为二,其一曰战马……其二曰羁縻马。”榷茶主要是买战马 。 所谓“羁縻”,就是笼络使不生异心,不反对宋王朝。羁縻马产于西南,不及西北马马体健壮高大、奔驰敏捷,羁縻马经挑选后,只有一小部分补充战场急需,其他多分配内地部队。 元朝不缺马,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明代初年,恢复茶马互市,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由上述榷茶和茶马互市,我们从茶政的建设上,同样也能看到宋代在我国茶业史上所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 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一条是:普洱?昆明?昭通?四川的泸州、叙府? 成都?重庆?京城。 二条是:普洱?下关?丽江?西康?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县的易武茶山起始,马帮运至老挝的丰沙里,再到河内,上火车至海防装船,销往南洋。 滇藏道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而后再经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然后出境。 川藏道 它是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卢定、康定(打箭炉)、巴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 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 四、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上贡制度的理论依据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食土之毛( 指农产品),谁非君臣”。 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相传,延续几百年之久,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茶对整个茶叶生产的影响和茶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贡茶除了贡物制度的强制性敛取之外,还有一种地方上的主动推荐贡献现象。这种现象也是使贡茶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时一地的物产,可以通过上贡的形式,达到名扬四海的目的。 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贡茶使千百万茶农蒙遭苦辛,但贡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它 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納貢,即意味著君臣关系的确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贡品主要被用來滿足君主及上层阶级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之需,即所谓“致邦国之用”。 随著贡品需求量的增大,贡賦制度逐渐的严密起來。从“隨山浚川,任土作貢”,最后发展到設官分职进行管理。有所謂“九賦”、“九贡”。 九贡即“ 祀贡、嬪贡、器贡、币 贡、材贡、貨贡、服贡、贡”。茶叶就是“物貢”中的一类。 关于贡茶的一些制度和规定,是随贡焙建立以后才逐渐严格和完善起来的。 唐代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 朝廷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州定额纳贡。有常州阳羡茶,湖州顾渚 紫笋茶; 茶;岳州邕州睦州鸠坑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雅山茶;饶州浮梁茶;溪州 灵溪含膏;峡州碧涧茶;荆州团黄茶;雅州蒙顶石花;福州方山露芽等20多州的名优茶。雅州蒙顶茶号称第一,名曰“仙茶”。常州阳羡茶,湖州紫笋茶同列第二。荆州团黄茶名列第三。 选择茶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品质优异,产量集中:交通便捷 的重点产品,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即贡焙制),专业制作贡茶。湖州长兴顾渚山,与常山宜兴唐贡山接壤,东临太湖,西北依山,峰峦叠翠,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茶树生态环境优越,水陆运输方便,所产“顾渚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而不忘”。广德年间与常州阳羡茶同列贡品。大历五年(770)在此建构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管理精细,制作精良的贡茶院,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国营茶叶加工厂。 贡茶院由“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是中央官工业的一个组成部份,除中央指派官吏负责管理外,当地州长官也有义不容辞的督造 之责。这种官工业体制,对巩固封建经济结构,维护封建制度是极其 有利的。 唐代名茶:唐代名茶有:湖州“顾渚紫笋:”;常州“阳羡茶;”寿州“黄芽、六安茶、天柱茶”;靳州“靳门团黄”;雅州“蒙顶石花”;东川“神泉小团”;绵州“昌明茶、绵州松岭、兽目茶”;峡州“碧涧”“明月”、“芳蕊”、“茱萸寮”;福州“方山露芽、峡州“夷陵茶”、“唐茶“柏矮茶”; 州“香雨”、“茶岭茶”;靳州江陵“楠木茶、仙人掌茶”;湖南衡山“衡山茶”;岳州“邕 湖含膏“、婺州”东白“;”鸠坑茶“;洪州“西山白露”;彭州“仙崖石花”;金州“茶牙”;陕西紫阳“紫阳茶”;义阳郡“义阳茶”;黄州黄岗“黄岗茶”;宣州宣城“雅山茶”;杭州“天目山茶、径山茶”;歙州婺源“歙州茶”;越州“仙茗”、 “溪茶”;建州“蜡面茶”;属州“横牙、雀舌”、“鸟嘴”、“麦颗”、“片(鳞)甲”、蝉翼;邛州“邛州茶”;泸州纳溪“泸州茶”;眉州“峨眉白芽茶”;汉州广汉“赵坡茶”;袁州“界桥茶”;属中“九华英”;剑州“小江园”。 宋代名茶:建州“建茶“(共有40余种,典型的如龙凤茶、石乳、龙团胜雪等);湖州“顾渚紫笋”;常州义兴“阳羡茶”;歙州婺源“谢源茶”;分宁、洪州“双井茶”;四川蒙山“雅安露芽”、“蒙顶茶”;江西清江“临江玉津江西宜春“袁州金片”;建安“青凤髓”;泸州“纳溪梅岭”;湖北巴东“巴东真香”;安徽六安“龙芽”;福州“方山露芽”;云南昆明“五果茶”;西双版纳“普洱茶”;浙江淳安“鸠坑茶”;浙江乘县“瀑布茶”、“五龙茶”、“真如茶”;“紫爱茶”、“胡山茶”、“鹿苑茶”、“大昆茶”、“小昆茶”、“焙坑茶”、“细坑茶”……四川青城“沙坪茶”;四川邛县“邛州茶”;峨眉山“峨眉白芽茶”……等五十多种。 元代名茶:建州“头金”、“骨金”、“次骨”、“末骨”、“粗骨”……等。 明代名茶有五十余种:剑南“蒙顶石花”、“玉叶长春”;……浙江龙游“方山茶”等。 清代名茶:有些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新创的。清代,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了乌龙茶。清代约有四十余种名茶。安徽歙县“黄山毛峰”;……四川灌县“青城山茶”、“沙坪茶”;四川雅安“名山茶”、“蒙顶茶”;四川峨眉山“峨眉白芽茶”……西双版纳“普洱茶”等。 思考:1、说出各朝代的主要贡茶名称及特征 2、简述“榷茶制”、“茶引制”、茶马互市 第二节 茶与宗教 (2学时) 佛教与茶 中国茶道与道家 茶与儒家 茶文化与宗教: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 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 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茶道”二字应是由禅僧首先提出来的,禅宗是日本茶道的母体,是源。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 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 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道家从茶中追寻一种空灵虚无、“无为而无不为”的意境;儒家则希望冀从茶中培养一点超脱的品质。 一、 茶与佛教 (一)寺院中的茶 1、佛教认为茶有三德: ? 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 ?满腹时,帮助消化; ?茶为不发之药(抑制性欲)。于是喝茶就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 事。和尚家风——‘饭后三碗茶’ 古代印度无茶饮,僧人坐禅时常用槟榔树的果实制成的饮料来消除疲倦,提神醒脑,但它没有茶叶的效果好 寺院中的茶叶也有别于其他,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其中上等的茶叶用于供佛,中等待客,下等的则自奉。”此外根据用处不同, 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接受戒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 2、关于寺院茶 “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 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 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采制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 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一) 佛教传入我国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 传入与发展 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在上层人士传布。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术,用来麻醉老百姓,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 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 东汉都城洛阳——白马寺 第一座寺庙 2、隋唐 宗派林业的全盛期 中国化宗派涌现。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内容。 隋朝3千多所寺院,唐朝有5万所,僧尼30多万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即天久宗(法华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唐朝统治者提倡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 3、明清 由盛而衰的停滞期 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儒家的伦理刚常是中国政治的精神支柱。而佛教主张不婚配,“无君无父”。不敬王者、不拜父母,表现出逆反性,唐宋之际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对心性问题的认识以趋一致。“心性” 问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为中国心性学说奠定了基础,佛教本着探讨人格本性即心性,大讲“佛性”,以此为人心之本,成佛的依据。 (二)、佛教与茶文化 1、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佛教的影响较大。 以陆羽之《茶经》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正式标志。溯其成因,除了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殊因素: • 唐代的科举制度。朝廷以茶来解除考生和监考官之疲惫,于是饮茶便在土 人中广为流行。 • 唐代诗风之鼎盛。茶常作提神助兴之物,于是在以诗人为核心的文化圈中 茶得到大力普及。 • 佛教的发展。茶作为坐禅必备之物而被广为推行 。佛教的政治地位是中 国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 。 • 武则天经常邀请当时的禅宗宗师慧能入宫,与之商讨国事,佛教之盛行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 佛教的 修行:戒、定、慧。 中国禅宗的坐禅(定、慧),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因此,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 2、茶与佛教掌故 • “吃茶去”公案:赵州古佛从谂禅师。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诗云:“七 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 • “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 “吃茶去”的含义是佛法说不出,说再 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体验。 3、茶与佛教名人 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 4、关于“茶禅一味” Same sense in tea buddhism 指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 茶禅一味的渊源,出自湖南石门夹山寺,而夹山寺的茶禅一味,出于圆悟克勤(1063-1135)书赠日本弟子,收藏在日本大德寺。 5、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 推动了饮茶之间风的盛行 • 发展了中国茶园、茶叶加工。 • 创造了饮茶意境。 • 对中国茶道向国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茶道与道家 (一)茶与道教的缘由 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己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 (二)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1、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2、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3、坐忘 (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3、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5、 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 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毫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三、茶与儒家 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 四、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比较 道家主张无为,而儒家主变;.道是众人之学,儒是贵族学术.;道讲出世,儒讲入世.;道讲无名、而儒重名;等等....。 道家好比“水”,其形难以名状却又变化万端,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可圆 可方;儒好比“风”,轻柔入怀,以“仁”服人,虽不凛冽霸道却可使人心悦诚 服 。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 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们失意,也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三家在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们过于疏散,儒士们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 思考题: 1、比较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 2、、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有什么贡献, 第三节 茶与诗词、茶画(2学时) 一、茶与诗词 二、茶与茶谚 三、茶与美术 四、茶与小说 一、茶与诗词 所谓茶叶诗词,大体上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两种。狭义的指“咏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是茶,这 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 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广。现在 一般讲的,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 。我国的广义茶叶 诗词,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宋代多达1000首, 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总数当在2000首以 上,真可谓美不胜收、琳琅满目了。 《娇女诗》左思 晋代诗人杜育的《荈赋》 (一)、茶与唐诗宋词: 唐代诗人爱茶写茶的很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卢仝等多人写了400余篇涉及茶事的诗歌。 白居易有:“琴里知闻唯渌水(古曲名),茶中故旧是蒙山” 杜甫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 •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 宋代因朝廷提倡饮茶、斗茶、分茶技艺盛行,朝廷上下,茶事活动大兴,宋词因而有了许多关于茶的佳作。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 “从来佳茗似佳人” 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 。他的诗“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特点。为“宋四家”之一。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 •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现代,咏茶诗篇也是很多的,如郭沫若的《赞高桥银峰茶》,陈毅的《梅家坞即兴》,以及赵朴初、启功、爱新觉罗?溥杰的作品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好茶诗。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1、寓言诗 2、、宝塔诗 3、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4、联句诗 5、唱和诗: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三、 茶与对联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花间渴想柏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无月书生。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 头茶苦,二茶补,三汁四汁解罪过。 • 头茶气芳,二茶易馊,三茶味薄。 • 姜是老来辣,茶是后来配。 • 吸烟吸头,喝茶喝尾。 • 新沏茶清香有味,隔夜茶伤脾胃。 • 砂土杨梅黄土茶。 • ?向阳好种茶,背荫好插柳。 ?土要深耕,肥要深施。 ?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 ?基肥先,追肥速。 ?茶叶不怕采,只要肥料待。 四、 茶与书画篆刻 茶与书法篆刻的结缘最早可上到战国时期,古玺印即有“候茶”、“事茶”之例。 一般都没有题诗,甚至也不直接署名,譬如大画家范宽的宋代以前的茶画, 名作「雪景寒林图」,只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棵树的枝干上,非常隐蔽。 明代的文人茶风十分盛行,不仅茶画多,画上的题诗也多。沈周、唐寅、文征明、徐文长等人,都是茶中知己,画过不少茶画,而且每画必题诗。 在清代画家中,最有趣的要数“扬州八怪”里的郑板桥,此公嗜茶如命,写了不少茶联,流传甚广,譬如:“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再如:“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坐;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郑板桥的许多画册,却找不到一幅直接描绘茶事的画作。而更奇的是,虽然没有茶画,倒有不少茶诗题在画上,譬如在一幅「墨竹图」上,板桥先生就题了这样一首诗:“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有茶诗却偏偏不题在茶画上,郑板桥大概是画史上的一个特例 五、茶与小说------《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这部旷世奇书几乎是以茶演绎展述情结内容的。《红楼梦》中的茶与文人雅士、琴棋书画融为一体,极富诗意。作者曹雪芹可称为清代著名的“茶学博士”,他对茶的属性、茶具、茶水、品茗要略等茶艺事项认识得非常透彻。全书公描写茶事活动有260处之多。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是《红楼梦》一书描述品茗最为精彩的章节: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化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这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躅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第四节 茶的传说、茶事掌故、《茶经》 一、 陆羽及《茶经》 (一) 陆羽生平 颂陆羽 茶经七千言, 传世千余年。 继承陆羽志, 开创新纪元 1、茶神传说、煎茶高手: 陆羽(公元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肃宗上元初年,在苕溪(今浙江西北部)隐居。皇帝两次召他做官,都被拒绝。以著书为事。又爱饮茶,著有《茶经》三篇,对茶的源流、饮法及茶具都有详细的叙述。旧时被人称为“茶神”。 据文献记载,一个秋末冬初的日暮之时,大约三岁的陆羽被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在一座小石桥下,并带回寺中抚养。 为什么陆羽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3岁之大而遗弃,这是陆羽身世的千古之谜,也许永无披露之日了。 智积禅师收养了这个弃儿之后,为他削发,收为弟子,期望他以后能继承衣钵。但是寺院之内的永无变化的庄严的塑像,僧人们的冷冰冰的面孔,单调的清一色的僧衣,永远的清茶淡饭,严格的佛门清规戒律,都使有着倔强个性和自尊心的小陆羽感到无法忍受,于是他产生了“耻从削发”的念头。 当智积禅师觉察到小陆羽对佛经并不热中,并且经常阅读儒家的书籍时,就决定必须对这个小弟子,进行一番劝诫。于是,这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在寺院之中展开了。小陆羽在这场辩论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以及它宁折不屈的坚强个性。师徒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终还是各持己见,不欢而散。 而智积禅师在之后的日子里,对他严加管束,以繁重的苦役和严酷的惩罚来折磨陆羽。这时,在苦难中挣扎的陆羽,毅然选择了出逃这条路,它要逃出寺院,返回世俗,争取自由,施展抱负,实现平生夙愿。这一年,是在天宝四载(745),陆羽大约十三岁。 陆羽出逃之后,来到了一个小剧团里当伶人。他的相貌丑陋,又有口吃,所以并不登台演出,而是从事编剧业务。由于陆羽为人忠厚正直,乐于助人,人又聪明,所以深得剧团的信任。 2、陆羽的前半生经历受到了4个人的重大影响,既是两僧两吏:两僧为智积和皎然,两吏为李齐物和崔国辅。 )、玄宗天宝五载(746),河南府尹李齐物慧眼识才,见陆羽(13岁)是1 一个聪慧异常的少年,李公决定将陆羽留在郡府里,亲自教授他诗文。在人生歧路上徘徊的陆羽,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学子生涯,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孤苦无依的陆羽,都得到了李公的亲切关怀和照顾,这对陆羽后来能成为唐代著名文人和茶叶科学家,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的。 2)、天宝十一载(752),陆羽与崔国辅老夫子(被贬为竟陵司马)往来频繁,较水品茶,宴谈终日,他们之间的情谊日渐深厚,成为忘年之交。这也陆羽的才华、品德和崭露头角的烹茶技艺,已经为世人所赏识,也定然会在学业和经济生活上给陆羽以相应的帮助。 3)、陆羽约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来到了吴兴,同乌程县杼(助)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并且他住进了妙喜寺。陆羽同皎然大师从至德初结谊以来,直到他们相继辞世,凡四十余年,友谊一直不变,情谊始终不渝。真可谓是达到了生相知,死相随,佛缘高情,生死超然的境界。此情此谊,堪称千古珍闻。 陆羽亲自设计、施工的“三癸亭”茶亭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落成在好友皎然所居的妙喜寺旁边,成为当时湖州的胜景之一。 4)、竟陵(今湖北天门)积公和尚(智积禅师):智积禅师收养了陆羽。 (二)《茶经》 陆羽在唐天宝十一 年(752)出巴山,涉峡州,考察茶事,结识不少社会名流。22岁,陆 羽潜心于茶事研究和著述。至乾元三年(760),开始隐居湖州苕溪一 带搜集采茶、制茶、饮茶的资料,四年后,他根据32州调查资料,写 成《茶经》初稿。其后,在大量读书,翻阅资料的基础上,《茶经》 才被修订成书,出版于建中元年(780)。 《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全书共分3卷10节。 上卷3节: 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 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 格和使用方法。 • 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 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 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 中卷1节: 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 • 下卷6节: 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 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七种工具。 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 《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二、 茶的传说、茶事掌故 1、神农尝茶 :“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2、茉莉花茶:传说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有一年冬 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 师,大师笑着说: “陈老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 3、台湾乌龙茶 有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回福建考中了举人,住了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临行前考虑带什么礼物呢? 觉得福建的茶很有名,就要了36株茶苗带回台湾,种在了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上。 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台湾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说:“好茶,好茶。”问是什么地方的茶,林凤池说是福建茶种移至台湾冻顶山后采制的。道光皇帝说: “好吧,这茶就叫冻顶茶。”从此台湾也叫“冻顶茶”。 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 4、18棵御茶 相传在清乾隆时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他来到了杭州。来到胡公庙,老和尚恭恭敬敬地献上最好香茗。和尚奏道:“此乃西湖龙井茶中之珍品——狮峰龙井,是用狮峰山上茶园中采摘的嫩芽炒制而成。” 清乾见庙前的十多棵茶树,芽梢齐发,雀舌初展,心中一乐,就挽起袖子学着村姑采起茶来。当他兴趣正浓时,忽有太监来报:“皇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急了,随手把采下的茶芽往自己袖袋里一放,速返京城去了。太后接过香茶,慢慢品饮,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哩,真像灵丹妙药,把为娘的病也治好啦~” 乾隆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太后享用。 5、大红袍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附近的九龙窠,地势险峻,只有不畏艰险的人们才可到达。峭岩之上有股山泉,淙淙而下,终年不绝。 关于大红袍在武夷山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三则美妙动人的传说 7、福鼎大白茶的传说 相传太姥娘娘原是尧帝的母亲。一天,尧帝带着母亲泛舟海上,船至东海,突遇风雾,迷失了方向。待日出雾散之时,眼前出现一座宝兰色的山峦,山后万道华光,朵朵五彩祥云 。在神奇的石林之中,有一巨石横空而出,两壁直立, 形成天然石室,这就是太姥山一片瓦。 尧母发现鸿雪洞外有一树长于岩壁夹缝之处,芽叶翠绿剔透,满坡白色茸毛,发出阵阵清香。尧母十分珍惜,一日,尧母感到口干舌燥,胸闷腹痛,苦于无药 ,便随手摘取数张,放入口中细嚼慢咽,顿觉口内生津,闷痛之感全消。尧母便于每年芽叶盛发之季,亲手采制成“绿雪芽茶”,分送给众人消疾除病。救了不少人命,人们称之为“仙茶”。 不知过去多少个年代,福鼎点头竹栏头村有一孝子名陈焕,因土地贫瘠,虽终年操劳,也难求双亲温饱,深感愧对父母。听说太姥娘娘有求必应,便应斋三日,上太姥山祈求太姥娘娘“托梦”,指点度日之计。 朦胧之中,只见太姥娘娘手指一树,曰:“此乃山中佳木,系老妪亲手培植,君可分而植之,当可富有。”此树便是福鼎大白茶,所采茶叶成为加工厂红、绿、白茶的高级原料。 8、碧螺春 江苏太湖的洞庭山上,出产一种“铜丝条,螺旋 形,浑身毛,吓煞香”的名茶,叫“碧螺春”。据清王彦奎《柳南随笔》载:“洞庭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初未见异。康熙某年,按候而采,筐不胜载,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者争呼吓煞人香。吓煞人吴俗方言也,遂以为名。自后土人采茶,悉置怀间,而朱元正家所制独精,价值尤昂。己卯,车驾幸太湖,改名曰 碧螺春。” 9、蒙顶茶传说 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两人成亲,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 。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 • 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 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三、茶事掌故 茶事掌故,主要的有两类,一是与茶事有关的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茶事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历史上有记载的茶事掌故实在是太多了,三国志中的"以茶代酒";晋人陆纳为教训其侄不节俭而打他四十大板;王安石泡茶验水,识破苏东坡取水地点上的破绽;明太视朱元璋将私贩茶叶的女婿斩首示众;清高宗乾隆皇帝以银斗量水评等级,并创造了以水洗水之法。这些历史故事,有的耐人寻味,有的读来新奇。凡此种种,不失为增长知识,引以为戒的读物。 1、孙皓赐茶代酒 2、陆纳杖侄 3、单道开饮茶苏 4、王濛与"水厄" 5、王肃与"酪奴" 6、李德裕与惠山泉 7、苦口师 9、贡茶得官 10、吃茶去 四、名人与茶 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无能的昏君,却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是北宋非常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是旷古绝今的“瘦金体”书法大师,还是一位技艺不凡的品茶大师。他常与臣下品饮斗茶,亲自点汤击拂,能令“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达到最佳效果。在所谓的“百废俱举,海边晏然”的大观年代(1107-1110),宋徽宗编撰了一部《茶论》,《说郛》刻本改称《大观茶论》。这部茶论虽然只有2800多字,内容却非常广泛,首为绪论,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依据陆羽《茶经》为立 论基点,结合宋代的变革,详述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作、茶品的鉴别。对于地宜、采制、烹试、品质等,讨论相当切实。 《大观茶论》造诣最深、描述最精者,还是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宋代斗茶。 思考题: 1、简说陆羽的《茶经》 2、说出各朝代著名茶画,并且加以说明。
/
本文档为【茶文化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