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2.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0-03-09 27页 doc 88KB 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22.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考点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直面环境问题 (2012重庆卷文综5~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答案】C 【解析】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
22.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考点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直面环境问题 (2012重庆卷文综5~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答案】C 【解析】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应该是“厄加勒斯暖流”的一部分,故应该属于补偿流,受大陆阻挡改变方向。 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矿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所以排放多。 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答案】B 【解析】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出现与大气逆辐射有密切的联系。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012浙江卷文综1~2)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2题。 3.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考查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主要针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一些举措,如推广新能源太阳能、核能;增加森林覆盖(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降低单位GDP能耗等。降低非化石能源一次性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选B.  4.据下表,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测站:29°50′S   31°2′E   海拔5m)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5 24.5 23.5 22.0 19.0 16.5 16.5 17.0 19.0 200 21.5 22.5 降雨量(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判读:常年气温在大约15°以上——热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南半球),干湿季明显,结合测站位置和海拔,综合判读应为热带草原气候类型。选B. (2012海南卷地理14~15)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5~6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7 草 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 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5.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答案】B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该地生态恶化,由图5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所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选B. 6.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地理区域荒漠化问题差异比较。结合表格:区域草地面积为主,但荒漠化(盐碱地面积大,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土地面积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松嫩平原中部较大),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选D. (2012安徽卷文综28~29)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2 题。 7.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提取有效信息能力,①③④与区域特征相符,②项从北南气候类型差异: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比较差别应该不大,说明背部地区湿润多雨作为调水地理不成立。 8.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答案】D 【解析】理解“水银河”: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1993年前后都有运作,采取“同类相容”法比较,A、B、C为同一人文类,则D为自然因素突发影响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再有相关材料支持就完美了。 9.(2012广东卷文综)(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4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地)  水分(海陆分布) (3)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处于山脉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山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山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 (4)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限制载畜量,种植人工草场;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草场退化,恢复植被等。 【解析】 (1)维多利亚所在纬度50°左右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位于大陆内陆地区,山脉阻挡削弱了西风带来的水汽,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考查书本基本结论,从温哥华岛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从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3)【商榷】冰酒是利用气温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要求所在区域在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来满足冰葡萄的生长需求,而在圣诞节前后的气温要足够寒冷,受气候影响,大多数产区往往要隔3到4年才能收获一次冰葡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都有冰酒出产。由此看出,葡萄产地最好有一场急速降温冰冻葡萄,才能较好满足冰酒的要求,而加拿大欧肯那根河谷又是南北走向的,受地形影响,秋冬季很容易受寒潮影响,形成速冻葡萄。而参考答案中没有地形或寒潮,不知这样想行不行。两个角度可参看:其一,冬季易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影响;其二谷地地形有利于冷空气集聚导致逆温。不知道为什么答案都没有。不过想来也不奇怪,2011年意大利那不勒斯那道工业区位题,最后的评分标准里面,就是深水良港给2分,海运便利而廉价再给2分,其它的产业基础好,临近欧洲巨大消费市场等角度再怎么写也是2分。没办法,综合题怎么改,完全取决于组长和几位专家,谁让人家是专家呢! (4)此问题可参看书本案例、结合材料提示信息综合回答。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域条件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考点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海南卷地理14~15)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2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7 草 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 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10.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答案】B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该地生态恶化,由图5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所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选B.  11.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地理区域荒漠化问题差异比较。结合表格:区域草地面积为主,但荒漠化(盐碱地面积大,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土地面积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松嫩平原中部较大),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选D. 12.(北京卷文综39. )(22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图13为某城市绿地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第(3)、(4)题。 (3)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4分) (4)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6分) 【参考答案】(3)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4)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解析] (3)本题突出的是对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仔细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使用地理语言概括出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绿地分布的不同特点。 (4)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作用,突出了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主要起着吸附飘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的作用。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绿地分布特点和城市绿地(绿色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 【思路点拨】第(3)题,从图中信息易知绿地主要沿主干道呈放射状分布,在边缘呈网状分布。 第(4)题,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即城市绿地的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阻挡飞扬的灰尘,吸收各种有害的气体,从而起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地还可以减弱噪声。 【评析】 39题中的第3、4题为地理,主要考察了描述题的回答方式及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结合绿色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解决城市环境质量问题。 (2012安徽卷文综26-27)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题。 ①  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③  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       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13.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 【答案】A 【解析】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四地中,①地在距地6米内,水平减风速的面积(水平距离)最大。选A. 14.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B正确。 【答案】B  【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到华北平原整体性下植被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宜选B。 (2012江苏卷地理19~20)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 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2题。 15.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答案】:AC 【解析】: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主要是因为道路经过地区地形特殊多断崖和深谷修建隧道和桥梁不仅仅可以缩短路程更能保证通车后的平稳安全,若多高山和陡坡一般选择盘山公路,角峰、U形谷主要出现在冰川侵蚀地貌。 16.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答案】:CD 【解析】:大量桥隧能有效保障通车后的平稳安全,沿线岩层破碎极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修建桥梁和隧道能有效防止此类地质灾害的危害。 17.(2012江苏卷地理)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8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 ②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 ④ 原因 ⑤ ⑥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 【答案】:(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调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解析】: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整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结合题目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并参考题目所给图文信息获取回答题目的有效信息进行两个工程的对比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缓解供水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节流是主要的分析角度,除了产业结构、技术措施外还包含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考点1】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012福建卷文综 5-7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 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题。 18.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有关知识。根据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的原则,甲地区地处平原,因此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故选项C正确。 19.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答案】A [解析] 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其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故A正确。 20.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3S技术。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 5、 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A错;本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性质一致,B错;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C正确;距海远近对光热条件的影响不大,D错。 6、 对玉米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中热量条件。 7、对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采用的手段是地理信息系统。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判读、农业的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 (2012四川卷文综3~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2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及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相比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故丙城市最符合题意。 2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答案】D 【解析】该国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容易出现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所以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选D 2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 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 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然后再结合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蒙古国的区域特征。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并不是河流稀少、有内流河就是内陆国,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但我国不属于内陆国,故A项错误;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故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温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故C项错误;由图可知D项描述正确。 【解析】此组题考查区域是中国的邻国蒙古,考查了城市的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植被带的更替。需要从图中获取做题依据,体现了对获取图表信息能力,空间定位,知识迁移等能力的考查。 3题人数最多的是降水量相对较多,河流交汇处,蒙古的首都丙,所以选C 4题该国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容易出现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所以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选D 5题图中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植被呈现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所以选D 24.(2012重庆卷文综)(39 3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合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 【答案】①土地盐渍化;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加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由“生态环境问题”推导出需要的答案应该是“西北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引起的生态破坏”,而生态破坏的类型在高一下册第8单元有很清晰的界定(具体有哪些,你自己翻翻书)。又因为地区确定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以很轻松地推导出“生物多样性减少” (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地水分含量          。(4分)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8分) 【答案】亚寒带针叶林;高 ①热力条件得到改善;②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③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④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解析】 (2)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参照:东北地区由南向北,逐渐由针阔混交林过渡到大小兴安岭北端的“针叶林”。而该地区更在大小兴安岭以北,所以判断其必然为“亚寒带针叶林”! 由于该地区在我国东北以北的临海,故可判断其应该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加上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推导出答案水分含量“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对农业产生影响必须首先要改变农业的“区位条件”,进一步推导出“变暖”对自然区位有没有影响?”、“对社会经济区位有没有影响”。再联系高一地2单元“大气环境问题”一节中的“气候变暖对全球不同纬度气候的影响”,可推导出“该地区降水会增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降水因素)、“热量增加,生长期变长”(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热量因素)。 (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12分) 【答案】①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俄罗斯耕地资源充足;②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大。 【解析】 (3)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区位条件”很嗨(很好的意思),所以可从农业区位切入,不过这道题显然降低了难度,明确告诉高三的童鞋只需要从“土地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分析就可以了。很简单吧!继续看我怎么把答案找出来!由材料中的“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背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可得出“我国耕地资源不足,俄罗斯充足”(搞定);市场因素,请你用眼睛仔细看问题题干,第一句就是“大豆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都能推导出肯定是“中国人口多,大豆的市场广阔”。 (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解析】 (4)还是材料中的一句话“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背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说明到俄罗斯租土地至少可以减轻我国耕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后面一句,那就“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相关联系创新回答。 25.(2012新课标全国卷)(40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⑴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⑵ 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⑶ 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1)根据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岸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气候干旱。(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岸地区芦笋种植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农作物的用水来源。   【考点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2012江苏卷地理17-18)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9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26.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秸秆直接在田间燃烧不仅仅浪费能源更污染环境,这种做法不可取;④既能提供生活能源(沼气)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沼渣、沼液还田)符合题意。②、③做法虽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比①的做法合理但并不符合题意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秸秆的利用。把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既可以产生沼气解决能源问题,沼渣又可以作为肥料返还给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27.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在农田大面积燃烧秸秆会带来大气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导致突然表层有机质因燃烧而失去,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不是主要影响。 [解析] 在农田里大量燃烧秸秆不但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28.(2012广东卷文综41.)(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 【答案】. (1)乙、丁;甲、丙 (2)旱地、建筑用地 (3)沿海港口分布;技术(科技) (4)地处洋山国际深水港、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紧靠浦东国际航空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以上海为依托,周围经济腹地范围广,市场广阔;地处海滨,环境优美;国家政策支持;旅游资源丰富。(临港,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严重;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 【解析】 (1)根据等深线的分布可知,淤积作用明显是水深较浅的乙、丁两处,水深大于5m的是甲、丙两处。 (2)此问可从图10中直接看出: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和建筑用地。 (3)从图中可知,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础都是分布在沿海港口附近。微电子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则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 (4)结合材料提示“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和所学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来回答。 (5)抓住关键词“F围垦区”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重点从生活环境和环境污染方面来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评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深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数值不难读出甲、丙深度大于5米,乙、丁深度小于5米。 (2)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难度较小,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答案。 (3)本题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不难读出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业工业基地的布局;影响微电子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技术。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国家政策等。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不难得出答案。 (5)可持续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的时候,必须考虑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工业产生的“三废”等环境问题,F围垦区位于沿海位置,所以还要考虑全球变暖等对该区的影响
/
本文档为【22.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