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

2017-12-11 50页 doc 104KB 1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影视心理学影视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 电影的诞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视的诞生也有8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电影电视的发 展,一门作为电影学或者影视学的学科也在逐渐构建并发展起来。 一:影视学的学科体系 1:一般与特殊角度 一般影视学 新兴交叉影视学 特殊影视学 影视哲学 影视心理学 世界影视史 影视美学 影视符号学 国别影视史 影视艺术学 影视社会学 影视理论 影视经济学 影视文化学 影视人类学 2:内部、外部研究的角度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综合内外部研究 影视语言学 影视教育学 影视文化学 影视风格学 影视观众学...
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 电影的诞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视的诞生也有8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电影电视的发 展,一门作为电影学或者影视学的学科也在逐渐构建并发展起来。 一:影视学的学科体系 1:一般与特殊角度 一般影视学 新兴交叉影视学 特殊影视学 影视哲学 影视心理学 世界影视史 影视美学 影视符号学 国别影视史 影视艺术学 影视社会学 影视理论 影视经济学 影视文化学 影视人类学 2:内部、外部研究的角度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综合内外部研究 影视语言学 影视教育学 影视文化学 影视风格学 影视观众学 影视哲学 影视符号学 比较影视学 影视社会学 影视类型学 影视教育学 影视心理学 影视叙事学 3:按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角度来看 科学主义影视学 人文主义影视学 影视技术学 影视美学 影视经济学 影视艺术学 影视工艺学 影视文化学 影视社会学 影视教育学 影视符号学 影视心理学 二:何谓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解决了影视创作、影视接受、影视传播等环节中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影视心理学研究受众的感知心理特点(平面设计广告) 视觉的感知的整体性与形象化特点 视知觉的空间透视规则 感知心理的连续性以及想象心理 丰富的联想心理 影视心理学研究社会文化心理趋势 分析影视作品的中的人物性格 对影视创作中的一般有效规律进行解密 影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普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以及影视艺术学、影视技术学、美学等 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文理兼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交叉的多元化学科,是一门以心理 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研究影视创作、传播、观赏中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三:作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简单发展历程 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由两个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组成,前者的含义是“心 灵”、“灵魂”,后者的含义是“解说”、“讲述”。所以两者合起来就是“对心灵、灵魂的解说。”这可以说是心理学最早的定义,但历史上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所以这个定义更具有哲学而非科学内涵。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界定才逐渐演变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里活动规律的科学。” 临床心理学家——从与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打交道到对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临床心理学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这通常是社区医生或者医疗部门工作的一部分。 咨询心理学家——可能和个人或团体打交道。他们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人们克服自己的问题和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受雇于一本的医疗从业者,大型组织,企业或者自己开业。 职业或工业心理学家——在产业内工作,帮助选拔合适的应聘人员,开发项目,研究工效学,开发健康与安全策略及程序。 教育心理学家——受聘与学校、医院、幼儿园或者其他单位,诊断和解决学习困难以及社会情绪问题。 2:心理学研究什么, 现代心理学论及的广泛议题: 为什么说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脑,而不是心脏,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吗, 我们的研究所看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 喜怒哀乐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了解什么是智商,和情商吗, 为什么在人际印象形成中第一印象很重要, 还有怎样提高记忆效果,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的气质从何而来,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两个方面;心理现象还可分为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人类的行为规律 人类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人类的意识活动 *行为规律——behavior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说话、攻击、散步等等,甚至还包括生理现象肌肉活动,神经系统的电活动等等。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受到不同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并最终反应人的内在心理活动。 所以通过对外显行为的系统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这个意义上,心理学也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活动——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 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2)社会心理活动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有关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实用的学科,如研究婚姻家庭关系,社会营销管理等等。 *意识活动——又分为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人的意识活动具体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觉察到外部正在发生的事情,如老师正在提问你;对内部刺激的觉知,感觉的自身内部发生的事情,如由于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而感到心跳加快和面部发烧;对自身的觉知,觉知到自己正是上述各种体验的主体,察觉的自我,感到羞愧,这时候是把自己当做客体来认识,所谓的自我意识;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觉知自己正在下决心认真学习,争取下一次成功,觉知自己了解哪些事情,不了解哪些事情。 心理学的分类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人格心理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心理咨询counseling psychology 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 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 营销心理学sales psychology 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运动心理学sports psychology 司法与犯罪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感觉、知觉与意识 学习、记忆与思维 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动机与情绪 个体差异 社会心理 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 3:心理学源流 学派名称与年代 主要人物 研究对象 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 冯特、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分为感觉、意向、1879——1900年 激情三种基本要素 机能主义 詹姆斯 意识的功能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1890——1930年 结构更重要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意识的组织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1912——1940年 和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结构主义 冯特的两大贡献:1873-1874《生理心理学原理》。1879莱比锡大学设立心理实验室。 心理物理学取向 意识:个人对自我状态的觉知 内省introspection:被试自陈对刺激的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 意象image、感觉sensation与情感feeling三元素 1898年铁钦纳发表《结构心理学的主张》,正式宣示他们的理论为结构主义(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功能主义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90年《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认为意识是随时流动的心理历程,不适合分割地分析意识的元素。“意识流” 主张心理学不仅限于在实验室研究“意识”,还要研究人如何凭借意识经验来适应坏境。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完形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912年提出。 “似动现象”:两条直线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呈现可被知觉为一条运动的直线,说明这个运动现象是一个完形。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行为主义 华生、斯金纳 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1913年至今 行为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派 心理障碍的根源 1900年至今 认知心理学 奈瑟、西蒙、皮思维等复杂心理过程 心理学需要料及人是如何获取、储存、1950年至今 亚杰 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心罗杰斯、马斯洛 人类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理学 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区别。 1950年至今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 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行为,因为只有外显的行为可以观察与测量。 1913,华生(Watson)发表《行为主义者对心理学的看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可以观察测量的人类与动物的外显行为。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旨在发现影响个体行为的客观条件,从而预测并控制个体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需观察与测量外显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到行为变化法则,达到研究目的。 人与动物在行为上没有基本差异,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行为。 受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 S-R)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精神分析pyschoanalysis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根据其多年精神病治疗经验归纳后形成的兼顾心理、病理、治疗各方面的一种理论体系。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病研究》是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建立的标志。《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起始于对癔症的治疗。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因素之所以转化为身体疾病,是由于患者的本能冲动(性欲与攻击),因社会文化禁忌不能随意宣泄,只好压抑下来,形成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现代心理学思想多元并存 行为主义观点 新行为主义:操作条件作用 精神分析观点 新弗洛伊德主义 人本主义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心理学应该帮助人按其自由意志做正确选择,发展自我潜力,臻于自我实现 认知主义观点 行为主义与完形心理学 刺激本身不能决定行为,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段心理历程:认知 奈瑟(Neisser)60年代末所写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是认知心理学的开端。 心理生物学观点 探讨神经系统与脑组织和功能,了解行为以及心理历程与生理运作的关系; 探讨内分泌系统的组织与功能,了解腺体与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关系;探讨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与其遗传因素的关系。 进化论观点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近十年来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新理论。 自然淘汰是进化的动力 适应环境是遗传的能力 个体差异是可行的研究取向 四:《影视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参考书目课程的基本价值与理念 (1)为学生获取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提供初级平台。心理学作为20世纪发展迅速的社会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为学生普及心理学基础常识、重要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电影、电视作品更深入和具有学术价值的分析方法、创新精神与科学观念。 通过分析影视创作心理、作品人物心理帮助学生对影视艺术形成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影视观众的接受心理,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影视市场的深层心理需求,更好的拓展以后实际创作的有效途径。 (3)提升学生的理论评论创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做和具体科研提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视角。 第 三 讲:影视受众的感知心理 人的视觉对运动的捕捉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哪个领域呢, 观众爱看什么,爱听什么, 内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对这个心理研究领域科学而系统的了解又会为我们更好的把握受众心理有何帮助呢,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人类认识的起点。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举个例子来证明感觉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3: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随时都能感觉到,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绝对感受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 阈下刺激 当刺激强度低于阈限,我们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但它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双耳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家电影院老板在银幕上打出“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的字样。 影视植入广告: 4.感觉的基本规律以及影视中的应用 视觉后像:视觉刺激消失后短暂存留在视网膜上的影像。 正后像:色彩与明度与原刺激相似。 负后像:色彩与明度与原刺激互补和相反。 节日之夜的烟花,常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其实,任意一瞬间,烟火无论在任何位置上只能是一个亮点,然而由于视觉残留的特性,前后的亮点却在视网膜上引成线状。 再如你在电灯前闭眼三分钟,突然睁开注视电灯两三秒钟,然后再闭上眼睛,那么在暗的背景上将出现电灯光的影像,以上现象叫正后像。 电视机、日光灯的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很高,大约100次,秒上,由于正后像作用,我们的眼睛并没有观察到。电影技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的,在电影胶卷上,当一连串个别动作以16图形,秒以上的速度移动的时候,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是连续的动作。(电影每秒24帧).现代动画片制作根据以上原理,把动作分解绘制成个别动作,再把个别动作续起来放映,即复原成连续的动作。 正后像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负后像则是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因此 它的反映与正后像相反。 例如:当你长时间(两分钟以上)的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把目光迅速转移到一张灰白纸上时,将会出现什么呢, 11 视觉后像与影视造型: 视觉后像可看作是视觉彩色互补的内在规律,如果导演和美术师想让观众在红色画面后看到微弱蓝绿色,那就不一定要在下一个镜头中使用蓝绿色,而可以尝试使用白色,从而利用视觉互补的后像规律是的效果更为自然。 感觉适应: 观众视觉的色疲劳。颜色的浓淡与刺激时间的长短有关,同一颜色乍看觉得浓,久看觉得淡。我们还有这样的经验,清晨走出室外周围色彩鲜亮纯净,这与人眼在夜里的休息有关。如果一部影片中长时间的出现某一纯色画面,会使观众的视觉产生色疲劳。久而久之对色彩反应变得迟钝。 三: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1:什么是知觉,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知觉?感觉相加之和 完全没有客体意义的感知觉是很少的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种类和特性 2 根据知觉时候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 *视知觉 (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运动的知觉)、 *听知觉 (声音的方向、节奏和韵律的知觉)、 *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知觉的显著特性: 知觉选择性 因观察的着眼点不同,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觉。 不同点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知觉选择性与相对性相关 物体与其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 形象与背景 两歧图形 两种具有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导致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明显。 知觉的理解性 (1)定义:指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 (2)影响因素:知识经验、语言提示 知觉的组织性 (1)定义:是指在刺激物不完备时知觉者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2)影响因素:知识经验、关键成份 接近性:分散性的刺激彼此接近时,在心理上倾向于将之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知觉经验。 相似性 各刺激的特征彼此类似者,在心理上不自觉地倾向于将之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知觉经验。 连续性 刺激与刺激之间具有空间(或时间)上连续关系着,在心理上倾向于不自觉地将其看成连续的关系。 闭合性 刺激间显示具有闭合形象意义者,在心理上倾向于不自觉地将之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知觉经验。 知觉的恒常性 因环境改变而导致刺激的特征随之改变时,纵使刺激引起视网膜上的影像也随之改变,而个体对原刺激所得到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倾向。 大小常性 形状常性 颜色常性 明度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关于错觉及其应用 3 错觉illusion:当人们被感觉所蒙蔽而以错误的方式产生某种刺激模式的体验现象,叫错觉。它是人们对客体的不正确的反应。可以在感觉水平发生,也可以在知觉水平发生。 (错觉的视频) 错觉 四:色彩感知心理与影视创作 1:色彩三要素: 波长——色调(色相) 亮度——明度 纯度——饱和度 色相: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象特征。所谓红、蓝、黄、绿等称呼就是色彩的色相。 光线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红(品红)、黄、蓝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明亮程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要提高色彩的明度,以颜料色为例,就是要向这种颜料色中添加白色颜料。 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 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 含色成分越小,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2:影视色彩心理——色彩的情感价值心理 大庭三郎色彩情感价值表 色相 心理感觉 联想的事物 红 热情、愤怒、危险、祝福、庸俗、血、太阳、火焰、日出、战争、仪式 警惕、革命、恐怖、勇敢 黄 光明、希望、快活、向上、发展、菜花、中国、水仙、柠檬、佛光、小提琴(高音) 嫉妒、庸俗 绿 和平、成长、理想、悠闲、平静、草原、植物、麦田、平原、南洋 久远、健全、青春、幸福 蓝 神秘、高尚、优美、悲哀、真实、回蓝天、海、远山、水、月夜、星空、钢琴 忆、灵魂、天堂 白 洁白、神圣、快活、光明、洁净、明雪、白云、日光、白糖 朗、魅力 黑 罪恶、恐怖、邪恶、无限、高尚、寂黑夜、墨、丧服 静、不详 第五课:影视受众心理——注意力与悬念 黄金收视时段消极视听者占 60%——70% 广告时段:20%离开、10%没有看、30%同时在做其他事情、40%在看广告 60%积极视听、40%注意力不集中 1:心理学中注意力的引起 *什么叫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意识的聚光灯,外部信息进入主观的阀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种类: 注意可以被分为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对活动做深入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电视剧中常用的“下集预告” *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付出努力的注意,也叫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对比、活动和变化或者新意的刺激物等。也包括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等。影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某些邂逅的情节貌似不随意注意,而实则对观众是一种随意注意的吸引力。《步步惊心》片段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早在1930年,由汉密尔顿发现在地上洒一把石子,人们很难同时观察6个以上的石子,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 ,一般每一次起伏的平均时间为8秒——10秒。人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感知某一事物。 2:如何更有效的吸引电视观众的注意力, 关键词:内容、形式、结构编排 *内容: 美国影视学家沃尔夫里拉分析了美国的电视剧,经过筛选和提炼,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内容类型是“医生”题材和“警察”题材,甚至有的电视剧合二为一构成“警察医生”题材。 这两种题材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它无论多么虚假,所涉及到的都是人类永恒的母题:生与死的问题,而这正极大的调动了观众的注意力。 *形式: “威利斯《电视脚本创作》中唤发观众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开场就让他们看到剧中人陷入某种难以自拔的困境中,或者面临某种危机。 如果在电视剧开始之后才开始从头讲起你的故事,那么形成高潮之前缓慢冗长的背景戏会使你失去众多的观众。” 案例分析: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开篇的注意力设置 片段一:故事开头从白家老号的第三代掌门人、全剧主角白景琦的诞生开始。 02’39 片段二:通过接生报喜一焦点事件,将白家众多人物一一介绍。4’55 片段三:通过一段过门式短小精干的情节引出大儿子白颖园和小儿子白颖宇。15’11-16’ 片段四:第一集的主要矛盾和核心悬念的出现,新生儿的父亲、白家二儿子白颖轩到皇亲詹王爷家给大格格号脉,道出是喜脉,结果被赶出门不说,还砸了车马。13’、19’13、22’ 3:注意力的持续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被引起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手段将他保持下去,那很快就会松弛,有意注意也会流失掉。 节目中不断的巩固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大致有两种方法较为可行: 一是悬念的连缀 二是节奏的调节 (1)悬念的连缀:在心理学中有很高的价值,也是许多影视作品成功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 举例来说:一部电视连续剧中有多少种悬念的可能这似乎是无可尽数的,美国电视学者理查德布兰姆把影视作品的悬念情节概括为八种类别,并认为万变不离其宗,绝大多数故事的情节都可以纳入其中,每剧都有一个支配性的类型,再考虑其他辅助类型,以此设定人物和分支。我们也不妨简单了解一下。 悬念类型一: 以今年迅速兴起的韩国影视行业来看,主要的影视作品中都离不开一种十分重要的悬念话题:爱情与浪漫 悬念类型二: 好莱坞历年最座的电影,一般被这一悬念话题为主线的影片占领:奇幻(科幻) 悬念类型三:复仇 悬念类型四:生死存亡 悬念类型五:寻找与探险 悬念类型六:集体与家庭纽带 悬念类型七:回归 悬念类型八:成功与进步 讨论题:从悬念心理视角对比分析电影《大武生》和《武侠》的影片结构优劣之处。 成功而有效的悬念连缀: 1:主线索清晰突出、贯穿始终。需要有足够的内在矛盾冲突推动主线发展,节奏错落有致但始终不缺乏内在动机的强劲动力。 对比点一:悬念主线 《大武生》 主线:复仇——前半段两师兄弟替师父余胜英复仇(夺回武生泰斗名号);后半段女徒弟木兰替师父岳江天反复仇 《武侠》 主线:寻找与探险——侦探徐百九寻找凶手的真面目:“刘金喜你到底是谁,” 成功而有效的悬念连缀: 2:辅助悬念线索最易多样但须统一。这样有助于节奏紧凑,始终抓住观众注意力。 3:主线与复线的关系处理: (1)主次一定要清晰,不可过于凌乱甚至喧宾夺主。 (2)各悬念之间最好内部有合理的逻辑联系。而非为了情节的多样而拼凑堆积。只有层层递进才能使情节丝丝入扣,最后将全剧推向高潮。 对比点二:悬念复线 《大武生》 1:爱情——席木兰与师父岳江天,以及仇人孟二奎之间的恋情。 2:寻找与复仇——孟二奎自幼全家被斩首而寻幕后仇人的身世之谜。 :家庭与集体的纽带关系——关一龙、孟二奎两异姓师兄弟最终对友情、亲情的回归。 3 《武侠》 1:奇幻色彩——精通医术的徐百九对各种犯案现场细节的推销和解析。例如刘金喜如何手无寸铁捉杀两凶狠恶贼。 2:家庭与集体的纽带关系——唐龙早年与杀手集团头目的父子关系;刘金喜退隐江湖后与阿玉及孩子间的质朴亲情 3:生死存亡——徐百九最后放弃立场原则以生命换取刘金喜全家的团圆。 4:复仇——杀手集团对唐龙突然背叛的追杀。 (2)节奏的调节: 视觉节奏——镜头长短、景别、运动、特技等方式实现 有源音乐与无源音乐的交替、强弱、长短、音色的穿插听觉节奏——各种声音的搭配使用、 使用 内容节奏——以电视新闻内容编排为例子。把什么样的新闻放在开头,然后排列什么新闻,最后又以什么新闻结尾才能使得整档节目一直吸引人呢, 根据这个测验得出结论,不把新闻作片面的版块式聚焦,而是遵循视听心理进行有节奏的穿插变换 。 一种就是考虑新闻的共同性,把内容和主题相关的整合在一起,美国一位学者形象的将美国主流新闻内容结构归结为“政坛新闻——劳工事件——世界性灾难——天气预报。” 另外一种方法是按地区性进行划分:地方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在地级电视台。因为观众往往最关心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 第六课: 理解、想象、联想心理 一:理解心理 理解机制的调动标志着电视观众的视听心理活动有表层的感知进入了理性阶段,通过缤纷的荧幕形象,观众开始了解电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经济领域的瞬息万变,学会日常生活的点滴尝试,领会电视剧中人物和情节,甚至对电视作品所表现的思想主题作出自己理性的社会判断。 1:何谓理解, 理解在心理学上是指通过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它包含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 而聚焦电视视听过程中的理解则另有特点,更多是渗透着感知、想象、甚至情感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理解活动。 2:形象思维的特点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大类。 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种思维在幼儿期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儿童数数的时候就是靠头脑中的事物表象,如苹果、糖果、手指等的支持下来进行的。 二:影视化理解的特点 1:首先表现在电影电视是一种线性时间、过程性的传播媒介。 2:另外,影视媒介突出对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吸引,极具形象化传播的特征。 因此,受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带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力求:精简和形象化 1:精简的电视表达 以数字为例。数字的电视表达,首先不宜繁琐和过于细化。 例如电视文稿中提到“银行存款9712万元” 就不如简化为“9700多万元”便于理解和记忆。 简化以后虽然牺牲了精确,但却更利于理解和整体记忆。 2:形象化表达 同样是对数字和数据的电视处理,除了尽量精简,使其呈现整体印象以外就是要利用电视的画面多使用字幕、标版、和图画等形象化手段,强化视觉形象的印象,并进而加深理解。除了数字可以采用精简和形象化的处理手段,其他诸如概念、名词、理论等也可以如法炮制. 例一,“新疆鄯善县建成中国最大的沙漠公园沙山公园,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 寻找生活中常见参照物,进行形象化处理: “新疆鄯善县建成中国最大的沙漠公园沙山公园,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4000多个天安门广场。” 例二: 中央台《新闻30分》就曾有过一个成功的案例。消息的标题是《人类基因图谱完成》,一开始编辑拿到的新闻通稿是这样的: 原稿:“继进化论、相对论、人类登月飞行之后,今天人类又拥有了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基因图谱今天宣布绘制完成。专家表示,这是医学史上一场革命的开始。” 有改编后更为形象和直观化: “如果现在来到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还要通过照X光等传统的繁琐方法看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新出生的孩子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他们一出生便会绘制一套自己的基因图谱,拿这套图谱与人类标准图谱一比较,就可以预测将来可能得的疾病,从而提前预防或者治疗,这也许就是今天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为我们展示的未来。” 形象化也包括具体和细致化的处理。 以新闻记者的提问设置来看: “你感到怎么样,” “你有什么想法,” “你的心情如何,” 这个时候我们的问题无非是要让观众对讲述故事有更全面的理解,深入的认识。所以提问要有助于被采访人讲完他的故事。 原稿:“当你的朋友从悬崖上摔下来,你感到怎么样,”或者“你的钱被偷了以后你的感到怎样呢,”恐怕对方的回答只有“我觉得更穷了吧。” 改稿:更细节具象化的改编:上述的问题可以具体深入为“你的朋友当时知道哪里是悬崖吗,”或者“你的钱被偷了,听说是藏在床底下的,这是你仅有的积蓄吗,” 二:想象和联想 1:想象的心理学机制 心理学上的想象,是指人脑将原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是文艺创作和接受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活动。 两组数字:15%、50% 提高想象力的方式:存储表象、积累词语、丰富知识、发展联想来培养和开发自己的想象 力。 2:电视观众的积极想象力 小男孩扔石子的例子。 反之忽略观众的主动想象力,而将一些很难呈现的场面现实于电视荧幕,事实证明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列举《三国演义》关公刮骨疗伤一段。 小说中这一段的文字:“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息息有声。账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盈。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 3:联想与电视受众心理 何谓联想:心理学中提到想象经常还会顺带提及联想,并有人认为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 联想具体是指在审美感知中连带想起其他相关事务的心理过程。中国古代绘画中“迁想妙得”就是对此心理的描述。 片例《话说运河》第一集《一撇一捺》 第七课:情绪和情感心理 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学性质 1:何谓情绪、情感, *人的心理状态晴雨表 *定义: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以一种心理活动。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者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经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要指感情的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的手舞足蹈、愤怒时候的暴跳如雷。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者消失。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美的欣赏等等。做为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要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中蕴藏着情感,情绪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那么在注重科学研究的心理学中,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用情绪这一概念比较多。 3: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中国古代《礼记》中有”七情说”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克雷奇(美)的情绪分类 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疼痛、厌恶和轻快 与自我有关的情绪:骄傲、羞耻、内疚、悔恨等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爱和恨两大类 *情感的主要分类 (1)道德感(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安慰感,否则则会不安自责或者内疚。爱慕敬佩尊重,否则就会产生厌烦、鄙视甚至憎恨) (2)理智感(求知欲、认识兴趣、好奇心。献身真理感到的幸福与自豪,和违背歪曲事实真相时候的愧疚等。) (3)美感(自然美、人性美还有社会美) *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1)觉知自己情绪状态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情绪低潮时能自我激励的能力 (4)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 (5)与别人建立并维持深厚感情的能力 二:影视受众的情绪心理 1:情感因素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性(以电视剧为例子) *中国电视金鹰奖:自1983年开始的由中宣部批准,中国艺术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别的综合性电视艺术大奖赛。 来看金鹰奖2006——2010年最佳电视剧 由此可见,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是与当代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展示人生历程中的甘苦。 这些作品不再以包蕴重大的主题或者发人深省的哲理为诉求,而更多是展示剧中人物的感情波折,一种复杂的人生况味和哲理悄悄的融入了观众喜怒哀乐的情感中,欲罢不能。 2:受众情绪产生的前提(以电影欣赏为例子) 关于情绪产生的原因各心理流派说法不一,综合来说,目前对影视受众的情绪心理研究博采众家之长的观点。对各个心理学派的观点融会贯通来分析,复杂的情绪情感过程。从深层能量、外界刺激、认知评价到后天学习,共同作用下影响着观众的观影情绪。 (1)深层能量:心理分析学派认为,感情是心理能量的以一种形式,由无意识控制的感情被定义为本能能量的释放过程。 朱光潜也指出: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情绪与本能密切相关,一种情绪产生时,必定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同时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突然瞥见一只老虎,迫近危险,引起他逃生的本能冲动,而他内心经历着恐惧的情绪。深层能量是一种动力性因素,个体观片的情绪动力,首先来自他们深层心理中的能量驱力。 (2)影像刺激: 行为心理学注明的刺激情绪反应实验“小阿尔伯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外界的刺激是引发情绪反应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刺激——情绪反应”或“环境——情绪行为”的基本公式。这主要是指条件性情绪反应。 *恐惧的产生: 生命主体都不愿意死去,都有一种活的愿望,都有生的本能,但他一旦看到某种情境伤害了生命,那么这种情境以及它所包括的一切细节就都会变成一种伤害信号。下一次主体看到这种信号就会产生恐惧感。这种信号就是条件性刺激,观众在观赏惊险篇、恐怖片或者战争片的时候,其情绪反应同样遵循这一模式。 *焦虑的产生: 焦虑是主体对危险即将到来,对所爱就要失去的强烈预期。主体想竭尽全力避免、制止,挽回厄运,但又无能为力,于是产生了焦虑,焦虑是忧郁的继续发展反应 。 *愤怒的产生: 愤怒产生的最简单原因是,生命主体或在精神上、或在肉体上、或在物质上遭到了侵犯和攻击,于是不少影片特别是武打和惊险片在影片的前部和中部,让正面人物遭到对立面的攻击、侵犯或者迫害。 (3)评价和认知 情绪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主体只有在理解外部刺激后,才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情绪反应。而若要弄清楚刺激,则必须通过认知过程,我们对某人某事产生强烈的情绪,来源于我们对该物、该事、该人的理解。而也正是由于观众理解能力、评价标准的不同,或者认知深浅不同,对影片叙述的事件、勾画的人物,也就产生不同的情绪。 3:如何营造良好情绪、情感效果 大致而言,电视情感在空间上需要意象化,在时间上需要意志化,在沟通上具有二度传递性。 *空间上的意象化 英国美学家贝尔很早就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一说,将其运用与电视情感的表现中,就是需要一个恰如其分、与之同构的表现形式。举例子来说《走向共和》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有很多出色的手笔。 *时间上的意志化 意志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并不是单纯的抒发毫无目的的情感,而是使得情感足够强烈,并由此产生明确的目标,使电视作品的主要人物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使电视作品也能沿着这个目标演进,那么情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表现淋漓尽致,甚至越来越浓。 *沟通方式的二度传递性 与电影和戏剧相比,电视观众显得十分孤单,因为电视的观赏不像走进影院或者剧场的观众是会有一种整体情绪的感染。于是为了增加情感强度,让人觉得有人在陪伴自己看电视所以电视编导会在节目中穿插一些参与者,通过他们来营造群体效应。例如室内戏剧的罐头笑声,还有演播室里的现场观众。 第八讲:社会文化心理与影视受众接(上) 一:社会文化心理探析 1:何为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长在同一文化区域或地理区域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总体特征,概括来说社会文化心理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结构性范畴并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它往往具有稳定性、演变性和群体性特征。 社会文化心理具体包括:审美倾向、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目标、尺度、取向)等心理模式。 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已经有近90年历史了。西方社会心理学建构与西方文化背景之上,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其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文化价值: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 2:社会文化心理模式如何而来, 生物遗传说——列宁曾经说过:“人们从降生的时候开始,就吸取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 集体无意识说——荣格将“社会属性”融入精神分析学。 集体无意识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类的共性方面;其二是民族性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或者民族内部因地域造成的区别。 深入到影视作品来说,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性则体现在:要想打动观众就必须懂得,并使作品迎合时代感、民族性乃至地域特色合力导致的时代情绪、社会情感、民族心理、个人欲望和情感。 二:社会心理与影视接受 以下主要从社会阶层、不同地域和社会变迁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角度来分析。 1:社会阶层心理与影视接受 *不同的职业定位、知识水平、经济水平,必然导致社会阶层的差异,不同的社会阶层其文化心理自然也会有差异。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即“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划分观念中。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重大课题成果《当代社会阶层研究》中将当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9、农业劳动阶层 3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10、 城乡无业失业 5、办事人员阶层 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陈旭光在《影视受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将此与影视受众划分 为五个阶层: (1)拥有充分资源的强势集团 (2)拥有少量或者基本没有资源的弱势群体 (3)大众审美中间阶层 (4)知识精英型中间阶层 (5)小众趣味型中间层 除了这五个阶层以外,还有一个阶层作为当下特殊的阶层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被称为草根阶层或者后小资阶层。 思考题: :请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一档成功的电视栏目(包括受众定位、栏目主旨、栏目内容、1 制作形式、节目风格等方面), 2:联系社会文化心理的相关知识,请为两个不同受众群体设计两档电视栏目。(栏目类型不限,但应体现出对比性,设计具体包括栏目名、栏目内容、制作形式、节目风格) *强势集团——拥有权力、资本、知识,年龄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对于影视题材更倾向于历史题材、主旋律题材,喜欢电视新闻、文化类、高端访问、以及高尔夫球等竞技类体育节目。 *大众审美中间层——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年龄跨度比较大,他们对影视题材的选择以轻松、娱乐为主,电影倾向于都市轻喜剧、贺岁片等,应该说他们是电视剧的主流收视群体,特别喜欢看家庭伦理类电视剧《幸福来敲门》、《金婚》,另外还喜欢都市新闻《守望都市》、娱乐节目《超市大赢家》、大众体育类节目。 *知识精英中间层——属于中间层的顶端受众,喜欢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节目。比如旅游卫视、凤凰卫视等。 *小众趣味的中间层——这往往是个不同与一般群体的小众群体,思想活跃而另类,往往观点新锐、独特,追求时尚和变化。例如第六代导演的追寻者,先锋电影的喜爱者,贾樟柯《站台》、《青红》、娄烨《苏州河》等等 *草根阶层——也属于当下的小众群体,他们往往以网络显示自身独特的存在,并且有自己的亚文化偶像,这些偶像多数是小人物、平民英雄的 “草根偶像”如芙蓉姐姐、小沈阳、忐忑神曲之类。 2:不同地域社会心理与影视接受 京派 王宫贵族历史厚重感、胡同文化、市井文《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 化、 《不见不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康熙大帝》《甲方乙方》、 海派 独特的经济港口、精明能干、勇于创新、《围城》、《半生缘》、《新上海滩》、海派清 中西合璧、流行时尚感、奢华、小资 口周立波 东北 豪爽、大气、不拘小节、敦厚实在的乡村《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东北 农民文化 一家人》、 西部 深厚悠久的文化、边陲古城、高原的自然《老井》、《红高粱》、《黄土地》 风貌、粗犷豪放又略带保守封闭的性格, 与自然和自我抗衡 岭南 广东深圳等改革开放的港口城市,物质生《外来妹》、《情满珠江》、《72家房客》 活相对富裕,最易受港台风尚影响 3:社会变迁与影视接受 1905——1949年 诞生之初的新奇、抗战爆发后的政治斗《神女》、《渔光曲》、《马路天 争 使》 1949年——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政宣传,人民对新生《青春之歌》、《泪痕》、《小 活的憧憬 街》、《牧马人》、《芙蓉镇》、《黄 土地》 20世纪80年代 第三代、四代、五代导演创造了形势多《小花》、《庐山恋》、 改革开放后 样,内容多元的中国电影繁荣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娱乐电影开始渐渐走上商业市场 《霸王别姬》、《有话好好说》、 冯小刚系列、 21世纪以来 全球化大潮影响下的视觉和娱乐大片好莱坞系列影片《变形金刚》、 倾向,内地与港台影视界的频繁合作 《阿凡达》、张艺谋等、王晶、 叶伟强等 第九讲: 社会文化心理与影视受众接受(下) 三:文化心理与影视接受 知识点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19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所谓文化就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提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 1、物质文化(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 2、制度文化(经济制度、企业等) 3、精神文化(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感受、对艺术品位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精神文化当中包含着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诸多子系统。 1:民族文化心理与影视接受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会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渗透到受众内心,影响着影视创作和观众审美趋势。 ——荣格 *“西部梦幻”是美国观众对民族历史上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追忆;印度的歌舞片盛行则是对 印度民族崇尚音乐与舞蹈历史传统的最好呈现;日本的武士电影与日本民族精神深处的武士道精神息息相关。 “五千年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范式是一种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这种‘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对中国的影视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彭吉象《影视美学》 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血浓于水的民族凝聚力,„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人文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的超越意识都始终贯穿于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接受过程。 下面具体来说一下中国影视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 (1)伦理观念——习惯于中国传统道德范式 “文以载道”观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无论是孔子对“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仁、义”之行的强调,还是《大学》中“国与家”的辩证思考,都使得观众拥有对伦理道德、家庭亲情歌颂的审美需求,以强调“美善合一”的人伦关系为社会和谐之本的“期待视野”,平民化和生活化的家庭伦理剧成为满足观众的主要影视题材。 符合这一民族文化心理而得到成功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从中国电视剧刚开始起步90年代的《渴望》、《便衣警察》、《空镜子》到后来的《咱爸咱妈》、《苍天在上》、《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 近几年的一系列“婆媳”题材的电视剧等均是例证。其实某种程度上注重家庭伦理话题讨论的“韩剧”在中国掀起的收视热潮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反应。 (2)文化偏好——钟情于历史和武侠题材 (2)文化偏好——钟情于历史和武侠题材 究其文化心理根源,在于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认同实际上是人们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及回答和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欧洲心理学家塔吉尔和特纳等人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会自动将其他个体分类(如男人或女人、老人或青年、中国人或外国人),并将自己归于其中一类,对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认同,以及产生内群体的偏好和外群体的贬损。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是人的认同感决定了他的生存感。 而影视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首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们获得自我身份认同感,使我们一时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后代。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时代这种身份认同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其实就是在用中国文化的历时性辉煌来对抗西方文化的共时性渗透,用以秩序、团体、共荣为本体的东方伦理精神来对抗以个性、自我为本位的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 另外武侠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产,其历史可追述到先秦时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刘若愚在《中国之侠》一书中提到“侠与侠文化在战国时期最为兴盛秦汉之后仍流风不绝。”只说徐克执导的港片经典武侠制作《笑傲江湖》、《黄飞鸿》、《新龙门客栈》足以说明我们对“侠文化”的推崇。 因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理想人格: 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扶弱济贫等侠文化价值观符合了各类观众的民族文化心理。 (3)情感方式——对集体记忆的关注 对集体记忆的关注之所以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因为经历过那段集体记忆的观众需要通过影视来重温历史,没有经历过的观众则希望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和间接体验那段影响父辈一生的经历。 所以文化大革命、知青下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近代历史的集体记忆就成为了我国影视创作的良好题材。 2:时代文化与影视接受 时代文化心理是指一个时代大多数人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主导趋向,它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影响着文学和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 时代文化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艺术的总体趋势,这就是不同时期形成不同文学艺术思潮的主要原因,如人文主义思潮、古典主义思潮、启蒙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等。 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曾强调:“目前居于„统治?地位的视觉观念。” 从记录方式上,照片、影像取代绘画、雕塑、文字;从表达交流方式上,文字让位与语音、视频;从艺术呈现方式上视听、触觉甚至嗅觉感知的调动取代了传统的单一的艺术形式。 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曾强调:“目前居于„统治?地位的视觉观念。” 从记录方式上,照片、影像取代绘画、雕塑、文字;从表达交流方式上,文字让位与语音、视频;从艺术呈现方式上视听、触觉甚至嗅觉感知的调动取代了传统的单一的艺术形式。 *视觉文化转型的内在原因: 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就为我们指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景观’为中心的社会” 奇观作为一种视觉经验并不是起源于现代社会,在未有影像技术之前人类也时常会制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奇观景象。 这些古达奇观显示一种人类普遍共存的文化心理:人们喜欢奇观被制造出来产生视觉审美经验的震撼性,并借此展示权力的合法性、神秘性和威慑力;制造奇观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活动,它与权力、金钱、技术资本、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而1895年以后活动影像技术的出现使得奇观获得了保存和传播的机会,极大的延展了奇观的范围和影响力。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人被“异化”的程度不段加深,为了排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娱乐产业成为人们最大的精神需求。 因此说电子媒体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奇观”视觉文化最直接、最经常、最集中的领域。 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奇观技术为当代影像带来了生机,人们运用它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消遣娱乐,然而无穷尽逼近真实的“视觉奇观”也为人们制造了太多的幻想(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和欲望,推动消费性社会的不断升级,而过渡强调消费同时也以为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 (2)后现代文化心理 *后现代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生产力发展所致——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 前工业化社会时期:人主要靠征服大自然直接猎取和终止生活资料为生存手段这主要是指农业社会; 工业化社会时期:人们开始借助蒸汽、煤炭、电力等新能源开始大量的制造生产资料,提高生产力这也是大多数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状态; 后工业化时期: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不再是第一、第二产业,服务性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核心,这也以美国、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 精神危机所致——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人们无法为失去宗教权威性的灵魂找打安身之所,这也是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人一直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最大的讽刺。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不是预言中更快乐、单纯、发达的人类家园,而是利用技术理性攫取利益最大化带来的人类的自 我毁灭。 于是,一战、二战期间和结束以后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比如胡塞尔的“现象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等,直至利奥塔、福柯、鲍德里亚、詹姆逊等解构主义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为后现代文化思潮打开了新的路径。 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和超越,以解构、平面化、复制、主体丧失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在迅速崛起,著名后现代思想家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而在这个阶段表现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如反叛传统、规范、甚至否定一切。后现代思潮是伴随着后工业时代而来的,以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后现代文化消除了真品与复制品的界限,艺术家甚至拉近了与平民百姓的距离。 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影视接受的影响: 张扬个性化:当下影视受众中的青年群体,渴望张扬自我个性,表现独特的内心感受,追寻平等文化权益。由此催生了《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一系列带有平民选秀色彩的大众展示节目,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强化观众自己投票选偶像的方式,以短信、现场投票、网上投票等方式不断的制造具有独特个性化的平民文化偶像。 解构与恶搞:后现代思潮下的影视观众渴望娱乐,拒绝教化,适应平面,排斥深度。这就使得影视受众带有强烈的娱乐心态,希望通过幽默搞笑的荧屏形象释放现实生活中得压力,获得自我放松。如带有东北特色的“小沈阳”、浓郁海派文化特征的“周立波”正是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现今观众对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于死板、僵化、严肃有余风趣不足的影视风格的一种解构。 而这种对传统的解构甚至发展为后来的“恶搞”现象,这种依托于网络技术,完全由网民自发制作的视频、帖子、PS图片等等,迎合了青年一代娱乐至上,颠覆一切固有模式的审美主张。 比如《大电影》系列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小成本喜剧片《疯狂地石头》、《十全九美》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比如《疯狂地石头》一篇中就恶搞了“千手观音”、“蜘蛛侠”等经典的主流影视文化形象。 山寨文化风行:“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初是指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如今山寨一词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心中一种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标志。 (3)全球化时代的“时尚文化心理”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到的“地球村”如今已经实现,伴随着通讯科技的发达,几乎在地球任意角落发生的事件都会同时迅速传遍整个“村落”。随着全球资本、人口、商品、技术、信息和意识形态的快速流动,流行文化也在东西方之间相互渗透展开,以“时尚”的姿态引领商业消费。 然而时尚从来都不单纯的审美潮流变更,她更内涵这对少数阶级主导意识形态的美化和叫卖。 33 举例来看:分析当今流行的白领阶层形象 以塑造白领阶层的社会价值感为主导的文化消费策略其实也很明显的表现在国内的一些电影电视作品中。《杜拉拉升职记》、《恋爱时尚》、《谁知女人心》等形象的塑造其实无形中就是对西方白领消费时尚的倡导。 《瑞丽》杂志描述的成功女人榜样是这样的:“开蓝色奥迪,佩戴古董玛瑙,穿GUCCI,笔记本电脑形影不离,在办公桌上摆放白色的百合花当清新剂”;优雅有品位的生活是这样的:“当阳光透过飞扬的白色纱窗洒进来,闲适地坐在纯白色的木地板上,沏一壶英国红茶,放上小野丽莎的JAZZ " 这类时尚影片、电视节目或者杂志在叙事中把商品与所谓的身份、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情趣联系起来,赋予了商品一定的文化象征含义,从吸引读者按照杂志所介绍的方式组织生活和购买商品。在杂志文本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叙事,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十一讲:近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简史 及影视心理学理论脉络(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两个方面;心理现象还可分为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一:简要回顾心理学研究对象 人类的行为规律 人类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人类的意识活动 *行为规律——behavior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说话、攻击、散步等等,甚至还包括生理现象肌肉活动,神经系统的电活动等等。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受到不同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并最终反应人的内在心理活动。 所以通过对外显行为的系统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这个意义上,心理学也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片例《火柴人》 对男主角的 行为观察 Matchstick men 火柴人是美国俚语,指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都会有办法用高明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影片就是描述这样一个技艺精湛的行骗高手一段惊险但充满温情的故事。 男主角行为的观察和心理病症的描述 片段一:影片开端 通过行为描述心理:通过行为我们可以发觉罗伊是个异于常人的心理疾病患者。强迫症是指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罗伊的强迫症集中表现为极力维持生活环境的干净和整洁,他居住的房间使用的工具都是一尘不染的,他的衣物等用品都是摆放有序的,如果不这样,他就会无法容忍脸部抽搐,甚至无法呼吸。 片段二:罗伊在“客户”家中行骗 行为分析:引发罗伊行为失态的原因是房门的突然打开,他被暴露在开放的空间,这给他带来强烈的不安,并出现呼吸紊乱等身体症状,也就是说,他患有空间恐惧症,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者处境为主的神经病。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生,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正因为如此罗伊一离开工作环境就几乎足不出户把自己藏在屋子里,而且门窗紧闭,窗帘也终日封闭。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他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 *心理活动——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 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的案例 片例《非诚勿扰》1中,征婚一段,对征婚对象和秦奋对自我的描述就是典型的对客体从外在到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例子。 (2)社会心理活动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有关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实用的学科,如研究婚姻家庭关系,社会营销管理等等。 片例: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克莱默夫妇》、 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廊桥遗梦》、 师生关系、个人社会化过程——《放牛班的春天》 *意识活动——又分为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人的意识活动具体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觉察到外部正在发生的事情,如老师正在提问你;对内部刺激的觉知,感觉的自身内部发生的事情,如由于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而感到心跳加快和面部发烧;对自身的觉知,觉知到自己正是上述各种体验的主体,察觉的自我,感到羞愧,这时候是把自己当做客体来认识,所谓的自我意识;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觉知自己正在下决心认真学习,争取下一次成功,觉知自己了解哪些事情,不了解哪些事情。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至今经历的大约一百年的时间,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在此期间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了基本共识。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使得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源流。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结构主义 冯特的两大贡献:1873-1874《生理心理学原理》。1879年莱比锡大学设立心理实验室。 学派主张“意识结构”研究:个体对自我状态的觉知。 内省introspection:被试自陈对刺激的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 意象image、感觉sensation与情感feeling三元素,三者结合构成复杂意识经验。 结构主义又称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就是通过内省法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元素之间的结构。 构造主义与影视心理: 对感觉、意象、激情的研究为影视创作和接受心理提供了更科学和微观的研究依据,使得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得以被精确的分析。在心理学出现之前人们无法科学解释艺术创作的者不同的艺术创造能力,于是将其称为神秘的“天赋和灵感”。如果我们利用构造心理学来审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过程不难发现,整个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活动在起作用:创作者的感觉——意象——激情——再现意象——观赏者的感觉——观赏者的意象——观赏者的情感。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功能主义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90年《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认为意识是随时流动的心理历程,不适合分割地分析意识的元素。“意识流” 主张心理学不仅限于在实验室研究“意识”,还要研究人如何凭借意识经验来适应坏境。 詹姆斯的意识流研究——以思维为例子,构造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则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而且,詹姆斯还批评构造主义只是静态的研究意识的元素,而忽视了意识像流水一样有其动态的连续性,永不中断、没有分离的即他所谓的“意识流”。 意识流包括感觉、思维、记忆、幻觉、联想等。这些因素在特定的时空中汇成飘忽不定、连绵不断的流。它变化极快稍纵即逝。意识流虽然有选择性,但选择常常是不自觉的,它往往由现在的某一情景引起,可以随时联想到过去某一相似情景,也可以随时诱发对未来情景的憧憬。意识流是私有的和隐秘的,在意识流中,过去、现在和未来往往在意识中不断穿插、纠结。 机能主义与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就是詹姆斯所描述的景观。在电影特定时空中,充斥着随意跳跃、非理性的怪诞、无逻辑闪接。回忆、梦境、幻觉、狂想、自由联想等意识活动构成意识流电影作品的全部内容。戏剧性的线性结构不在出现,时空的线性顺序不复存在。 意识流电影主要代表作有,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欧作品: 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第七封印》、《处女泉》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八部半》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的里昂巴德》 片例电影《八部半》是典型的意识流电影,导演费里尼要叙述的是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的生存状态,这个主角就是基多。基多面临许多和现实中的人物的冲突,主要有与妻子的冲突、情人的冲突、与制片人的冲突、与女演员克劳迪娅的冲突、与母亲的冲突。但影片并没有按照任何一条冲突线索、遵循冲突的叙述规律来设置故事,娓娓到来,而是展示多种冲突中基多的混乱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痛苦的心灵。基多的形象,不是艺术典型,而是一种心态的典型承载体。 影片中基多,自始至终处于感情和创作的双重危机之中: 在感情生活方面他与妻子露易莎、情人嘉拉、理想中的白衣女神克劳迪娅关系极度混乱 在创作上,他想拍一部反映自己生活和人类末日的影片,但又神思枯竭无从下手。影片中有两个表现基多梦境的镜头,如果运用机能心理和精神分析的方法理解起来会更透彻一些。 《八部半》片段分析 镜头一:(20分07秒) 基多在睡觉,情妇在床上看书,已故的母亲在床边擦墙;我们可以把这组镜头看做是基多不停在流动的意识思维,这样解释:第一个镜头中,基多出于本能与情妇在一起,而母亲则代表基多内心潜意识对基督教中伦理教义的敬畏。擦墙则是一种隐喻,表示基多在潜意识中无法逃避道德的谴责,认为与情妇在一起实际是灵魂的不洁净。 《八部半》片段分析 镜头二:(23分钟) 另一个镜头是基多与已故的母亲拥抱,但就在镜头切换的刹那,母亲变成了妻子。可以看做是基多潜意识中恋母情结的展现,或许在他的意识深处,母亲和妻子的感觉是一样的,温暖的栖息地和灵魂的避难所。但现实中妻子与基多的感情却又出现了裂痕,两人相处是冷漠的,所以这也是基多内心的期待吧。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叙事线索,所有时空都是零碎的、拼贴的、任意转换的。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完形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912年提出。 “似动现象”:两条直线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呈现可被知觉为一条运动的直线,说明这个运动现象是一个完形。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行为主义 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行为,因为只有外显的行为可以观察与测量。 1913,华生(Watson)发表《行为主义者对心理学的看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可以观察测量的人类与动物的外显行为。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旨在发现影响个体行为的客观条件,从而预测并控制个体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需观察与测量外显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到行为变化法则,达到研究目的。 人与动物在行为上没有基本差异,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行为。 受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 S-R)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精神分析pyschoanalysis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根据其多年精神病治疗经验归纳后形成的兼顾心理、病理、治疗各方面的一种理论体系。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病研究》是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建立的标志。《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起始于对癔症的治疗。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因素之所以转化为身体疾病,是由于患者的本能冲动(性欲与攻击),因社会文化禁忌不能随意宣泄,只好压抑下来,形成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第十二讲: 近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简史及影视心理学理论脉络(二)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这个词在德文中指“整体”,也被用作“形式”、“形状”的同义词。 (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人的这种整体感知的能力,并认为人脑或心灵天生有将这种零碎、片段进行“完形”,主动综合成整体的能力,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912年提出。 大家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眼睛看到的只是具体的线条、色块、体积。 然而人类的知觉却有将具体感觉单一因素按照一定规律综合、整理并实现“整体不等于、或大于部分之和”的人类感知心理规律。这也是一次典型的完形心理过程。 1: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学派创世人——马克思惠特海默 “顿悟学说”提出者——沃尔夫冈苛勒 学派理论推广者——库特考夫卡 将格式塔理论勇于电影研究第一人——鲁道夫阿茵海姆 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可以看做是经典影视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话题比较庞杂,大多数围绕着意识的组织和感知觉的活动规律展开。 (1)其中与影视创作和分析联系比较密切的,主要包括114条左右的感知规律,包括(接 近率、相似率、连续性、求简率、闭合率、恒常性等等,在前文我们已经介绍过) 知觉的恒常性 因环境改变而导致刺激的特征随之改变时,纵使刺激引起视网膜上的影像也随之改变,而个体对原刺激所得到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倾向。 大小常性 形状常性 颜色常性 明度常性 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可以看做是经典影视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话题比较庞杂,大多数围绕着意识的组织和感知觉的活动规律展开。 (1)其中与影视创作和分析联系比较密切的,主要包括114条左右的感知规律,包括(接近率、相似率、连续性、求简率、闭合率、恒常性等等,在前文我们已经介绍过) (2)另外一个相关比较密切的就是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本质的探讨,即顿悟心理的解析。 大多数科学家认同桑代克用猫进行的“迷箱实验”得出的“试误说”,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人无意识的,在一次次尝试、失败中摸索出来的解决路径。 桑代克的“迷箱实验” 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思考解决问题)是一种盲目、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太大的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家惠特海默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思想意识在人类的行为规划中一定有这特殊的意义。他对伽利略等多位科学家的经历加以研究,更让他坚信人类思维的突破往往是有不规律的突进性,也就是某种恍然大悟也叫顿悟可以导致主体对难题产生全新的想法和解决办法。而后他的学生苛勒用实验证明了老师的这一想法的价值。 总之猩猩总会在一些节骨眼上突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苛勒把这种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状态叫做“顿悟”,并将其精确定义为“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完美的解决方法。” 苛勒的发现对学习心理学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顿悟式的学习不需要通过“试误”来达到。 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如何拿到香蕉,而是突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 苛勒认为这是一种知觉的重组,猩猩突然发现了箱子与香蕉之间的关系,它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因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就叫做顿悟的学习过程。 (3)格式塔的“顿悟学习理论”与影片情节分析: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顿悟”常常是角色成长和个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可以把影片中角色的顿悟看做是一次格式塔成功完型的过程,这个时候顿悟的产生和试错、刺激都没有根本关系,其决定作用的是来自主体自己的结构性调整。 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春风化雨1996》(也叫《生命因你而更动听》、《贺兰先生的乐章》) 故事梗概: 关于梦想: 作曲家——普通音乐教师 关于家庭: 激情——承诺——亲密 关于成长: 理想——接受现实 葛楚玲对音乐的内心感知结构变化: 前:动机为争取尊严——感官关注的是乐谱——音乐带给她的是压力 后:动机为喜欢和好玩——感官关注的是此刻当下的全身心投入——音乐带给她的是自信和快乐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涵盖的内容也很宽泛,包括人的本能、情绪理论、人格后天形成等。但不管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他们主要的核心都是要说明外在环境对人的本能、情绪以及人格等方方面面心理活动的影响重要性。 *受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 S-R) 经典条件作用的重要概念 强化:影响“刺激——反应”联结强度或增强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过程。 泛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其它刺激,也会引起类似的条件反应。 辨别:只对条件作用中受到强化过的条件刺激做反应,不对其它刺激作出反应。 习得: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伴多次出现后,前者逐渐取代后者的作用,最后单独由条件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应。 消退:条件反应形成后,如果一再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而非条件刺激不出现,原来形成的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最终消失。 自然恢复:消弱现象出现后,有时不再出现非条件刺激,也可以出现条件反应。但是,如果长期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最终会消失。 *人格形成过程:“环境决定论”表现在,华生在研究孩子的本能行为时候就发现,复杂的反应和行为,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外部刺激、和有目的性的训练形成的。比如能力、才能、气质甚至性格都可以由“环境决定论”来解释。在华生看来,只要世家一定的条件,并控制好外 界刺激,就能形成各种复杂的行为 。 *情绪的形成过程:再有华生对情绪的研究也强调了“外界刺激的——反应”(stimulus-response, S-R)理论的价值。小阿尔伯特的实验。 (3)行为主义性理学对影视审美行为研究的启示 华生后期就职于薪水丰厚的汤普森广告公司,在担任其公司心理学顾问期间,将行为心理学的知识与推销技术想结合,策划了一系列成功的商业广告。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也是一个接触的广告煽动家。 20世纪中期计算机科学悄然兴起,计算机科学要求了解人脑是怎么加工、处理信息的,以及人脑是怎样认识外界的。只有把人的认识规律了解清楚以后,计算机才能模拟期进行计算,于是认知心理学应遇而生。 1: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主要理论 *奈瑟(Neisser)60年代末所写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是认知心理学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锐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又加深了对认知理论的发展。 *认知主义观点行为主义不通过,认为刺激本身不能决定行为,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段心理历程:认知。 *所谓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觉、直觉、记忆、学习、理解、想象、言语、思维等。 *例如,在解答一道数学应用题时,从感知文句、理解题意、寻找已知条件、推导解答、实际运算到验证结果一系列活动就是比较完整的认知活动。 2、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成果体现在信息加工和联接主义理论。 具体来看这些理论其实也可以用于对信息产生和传播互动性的研究,例如联结主义理论对人类认知结构的研究使得影视叙事的结构和时空顺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既然人脑可以只根据只言片语来推断准确结果,还有根据提示信息自行组成完美结构的能力,影视作品中的时空编织就可以更灵活、更跳跃,这样不仅不会影响观赏者的理解,还会 让观者在“自我完善式”的联结中激活更多的时空单元,这种叙事模式引起悬念的设置甚至能更引人入胜。 第十三讲: 西方心理学流派与影视心理学理论(三) ——精神分析学说与影视艺术原理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背景、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有关精神分析的理论已经远远超过了心理学,它对西方哲学、神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和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过渡。一方面社会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富人穷奢极欲,中产阶级为生活奔命,穷人在贫困线上挣扎; 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生存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的抑郁、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社会迫切需要能治疗心理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材料一: 国外医学专家认为人类社会在本世纪已经从传染病时代、生活方式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时代进入到精神疾病时代。当然这是指发达国家而言,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呈现出生活方式疾病和精神疾病同时出现的局面,而且生活方式疾病和精神疾病常常互为因果,所以,科学养生既要预防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又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材料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事故、变迁、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逐渐形成心理疾病。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7亿人受此类病的困扰。我国著名的精神卫生专家张明圆教授认为,“在经济的转型期,精神疾病发病率将提速,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张教授说,人的精神障碍是随着社会压力增大而增多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时,有精神卫生专家去云南的小山村做调查,那个村子的人从来没听说过有自杀的人。再过了10年,到了21世纪初,专家又去那个村子,村民就说已经有10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杀或试图自杀。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著名的心理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早年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对大量精神病患者(如:忧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强迫症)的观察与治疗,以及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艰苦分析而提出了一系列完全打破传统认识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观点可以从他对精神病症根源的思考线索来总结: 1:潜意识理论 2:人格心理结构 3: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4:人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涵: 核心问题——精神病症根源是什么, 1:精神病症的发病是源于人类心灵世界的“潜意识领域”,而不是可控的理性领域。 2:与人类“潜意识心理”相对应的人格心理结构。 :导致精神病症的直接原因多为“焦虑”,同时他讲到如何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抵御焦虑。 3 4:精神病症的最根本内在原因为潜意识中的人性本能。 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各理论的主要内容: 1:潜意识理论 费希纳“冰山理论”的延伸和完善。 “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结构就像冰山一样,能被人感知的意识只是浮于水面的一小部分,而真正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前意识、潜意识则像冰山藏于水面以下的部分,容量巨大,蕴藏的能量也是难以估量的。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又可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和欲望,特别是性本能。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关系。 2:人格结构理论 在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位置 产生 遵循原则 与他者关系 本我 底层 与生俱来 快乐原则,基本生物具有天生的排他性 需求。 自我 表层 社会环境接触中由本我分化现实原则,选择适当驾驭“马”的骑手 而来 的对象途径来满足 本能。 超我 介于中间 由童年道德体验影响产生,道德原则,由两只和自我的监督者 从自我中分化而来 自我理想构成,使人 的行为符合社会道 德规范。 3:焦虑与自我防御方法 精神病症很多最初的症状就表现为“焦虑”,从某种角度看焦虑也是上述三层面人格发生冲突时必然的结构。 自我受压制——现实焦虑 本我受压制——神经症焦虑 超我受压制——道德焦虑 人在承担无法回避的焦虑的同时,又具有天生的对抗这种焦虑的自我防御方法。最常见的有八种:压抑、反向、投射、文饰(否认)、转移、自居作用、升华、倒退。 4:本能理论(本能和冲动、动力、驱力等密切相关) 弗洛伊德将很多精神障碍出现的根源归咎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某些本能欲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绪与精神创伤等因素。 这些被压抑的东西,比如某种欲望,虽然人们在日常的理性生活中不会察觉,但潜意识内并不安分守己,而是不断兴风作浪,从而引起患者本人也不能理解的焦虑、紧张、恐惧、抑郁与烦躁不安,进而出现癔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等多种精神障碍。 三种最重要的本能: 1:*性本能又被他称为力比多(libido)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它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 2:*自我本能则是趋利避害,是保护自我不受伤害的一种力量。 3:*而后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弗洛伊德的思路有了改变,他逐渐意识到在人的本能中还有一种毁灭的本能。这种本能表现在外部就是攻击性行为:锁在内心则向纵深发展,就像强迫性重复动作中表现出来的那样。 三:《爱德华大夫》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解析 1:故事梗概 《爱德华大夫》是希区柯克拍摄与1945年的经典悬疑影片。有英格丽褒曼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片长111分钟,获得了当年第18界奥斯卡最佳戏剧片和戏剧音乐奖项。 格林马纳精神病疗养院新来了一位年轻有为而又言行神秘的院长爱德华大夫。他的到来给医院里的两个人带了很大的触动,一位就是莫奇森大夫——疗养院前任院长,还有一位就是美貌的女医生康斯坦斯彼特森。爱德华大夫的到来使前者被迫让出院长职位,颜面尽失;而同时爱德华大夫又使得彼特森对其产生好感,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随着交往的深入爱德华大夫的一些奇怪举止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用餐时的突然失态、手术室里的意外晕厥等等)很快,彼特森通过调查发现面前的这位“爱德华大夫”其实是假冒其名的陌生人,而他真是的身份无人可知,甚至是他自己也想不起来他的名字、身份,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顶替爱德华大夫。 2:电影片段解析 影片众多疑点问题如果向前推进最终都关联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什么促成了JB先生的“犯罪妄想症”,也称过失情结, 二:JB先生与真的爱德华大夫经历了什么事情才使得JB先生的“犯罪妄想症”被再次强化,这次经历一定与JB先生早年的创伤经历有相似之处。才使他坚信自己就是杀死爱德华大夫的凶手,并以冒名顶替来掩盖罪名。 (1)JB先生的“犯罪妄想症”表现 外在表现为对某种特定刺激的焦虑性应激反应:紧张、烦躁、晕厥甚至攻击他人的行为。 片段一:16分、片段二:29分、片段三:1小时11分钟 、 片段四:1小时30分 观众可以猜测出JB先生对平行线条和白色特别敏感,而且会产生身体不适应。 (2)自由联想法与JB先生的童年创伤——揭秘“犯罪妄想症”的情节 精神分析治疗当中弗洛伊德发现一开始由医生主导的催眠和带有暗示性的提问并不一定对所有的患者都有效果,特别是对那些催而不眠的人。于是他后来就开始尝试使用自由联想法,让病患主动讲述他们的经历,医生不随意打断病患的回忆,当然这种回忆往往被鼓励从童年的一些遭遇或挫折、不愉快的经历等开始,医生希望能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因素。 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患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节或者矛盾冲突,把它待到显意识中,使患者对此有所领悟,并重建健康心理。 片段一:49分钟(通过JB先生的自由联想,彼德森推测出他真实的职业) 片段二:1小时30分(通过对滑雪和之前JB先生多次焦虑经历的联想和分析,彼德森猜测JB先生的“妄想症”一定与滑雪有关系) 片段三:1小时37分(最终JB先生通过情境再体验在又一次面临危险困境的时候,促发了他回忆起过往的经历 ) (3)爱德华大夫之死与“梦的解析” 梦的分析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爱德华大夫一片中影片故事的展开与 案情侦破都与梦息息相关。弗洛伊德从性欲望的潜意识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 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意识理性的检查作用松懈,所以潜意识就会用伪装的方式闯入意识而表现为梦境。而梦的内容往往又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影片中片段一:1小时26分钟、 第一次释梦:赌场可能是JB先生和爱德华大夫之前共同到过的地方,玩纸牌代表着欺骗和阴谋,巨大幕布和眼睛及锋利的剪刀代表企图掩盖真相,掩人耳目。一个长胡子的人站在斜塔边,斜塔可以代表雪山,那个长胡子的人可能是爱德华大夫,长胡子慢慢的倒下悬崖可能代表爱德华大夫意外坠崖而死。 然而JB先生梦境中的其他事物却被忽略了,这可能也是因为JB先生觉得童年时弟弟的死是一次意外,这一次爱德华大夫的死也应该是一次意外。 片段二:结尾1小时48分钟 第二次释梦:赌场里没有脸的主人其实就是真正杀死爱德华大夫的凶手,梦中的那一声巨响其实是莫奇森大夫开枪打死爱德华大夫时候发出的枪声。这个时候赌场主人再次出现手里拿的变形轮子其实寓意着左轮手枪。 事件的真相是,莫奇森大夫得知爱德华大夫要来替任他的院长一职,便怀恨在心,于是趁爱德华大夫在滑雪场度假同时也是在给JB先生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枪杀了他。而JB先生因为受到惊吓当场晕厥,在醒来后发现爱德华大夫已经坠落悬崖,于是童年时期因失误导致弟弟死去的“犯罪情结”致使他暂时失忆,并妄想自己就是杀死爱德华大夫的凶手于是就有了影片开始的情节。 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 1、慢慢吃 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等你发现自己吃撑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了。然而当发现自己因为吃得太撑感到不适时总是为时已晚。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大概20分钟,才能接收到“已经吃饱了”的讯息。营养学专家Wesley Delbridge表示。“在吃第二碗饭前,不妨先喝上一杯水,等个十几分钟。”他说,“让你的大脑告诉你,你是否已经吃饱了。“ 2、切碎你的食物 不论是享用牛腩、三文鱼、面包圈还是鸡蛋卷,在食用之间都可以尝试把这些食物切成碎片。近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被给予切好的面包圈的参与者,比直接食用完整面包圈的参与者,在试验中吃的要少得多。在20分钟后的免费午餐招待中,那些吃面包圈切片的参与者仍然吃的比较少。研究人员表示,预先切好食物能使食用过程中的每一次咀嚼都更加舒适,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饮食量的掌控。 3、饭后刷牙、剔牙 “一旦结束午餐或晚餐,应当立刻使用牙刷或者牙线。”匹兹堡Nutrition CheckUp的营养学家Heather Mangieri如此建议道。 当你感到牙齿清洁、口气清新时,你就不会再没心没肺的呆在厨房吃个不停了。 久坐族常常都有恼人的“游泳圈”,不仅仅影响美观,还很难减,这可怎么办呢,来看看小编推荐的10个最佳的瘦腰运动吧~总有适合你的一种,还等什么,赶紧动起来吧~ 1、简易坐扭转 这个体式可以很好的帮你拉伸脊柱并消除背痛,然后帮你按摩腹部减少腰部的赘肉,来促进消化器官的蠕动。 盘腿坐在一块折叠的毛毯上,骨盆水平,挺直腰背。吸气向上拉长脊柱,随着呼气的时候拉伸着向右后方转,左手放在右大腿上,右手放在身后毛毯边缘,保持30秒,然后收回。相反方向重复同样的动作。 2、半鱼王 这个扭转可以很好的作用在腹部区域,把横膈膜及腹腔带进行一个强烈的扭转,它的扭转力度会非常强大,帮助收紧腰腹肌肉。 这是一个更为高级的扭转体式。我们需要让一腿折叠在下方,让脚掌竖着立在地面上,上面的脚跨过来放在膝盖的外侧,脚尖和膝盖在一条线上,上面腿应该是垂直的。可以把臀部下面垫上一个毯子,以防骨盆不会向后部倒,使背能向上立起来,随 着呼气的时候转,同样吸气拉伸脊柱,呼气把中背部推入体内,增加扭转。快速瘦腰一:“椅子运动”像是坐在椅子上那样,双手做扶扶手的姿势,后背靠在椅背上,注意其实没有椅子,只是自己想象着坐在椅子上。之后身体慢慢下蹲,感觉屁屁真的坐在椅子上一样。在做这个动作时腰部要用力,脚的位置不动,让大腿来承受身体的重量。 3、自行车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手放于脑后,左腿膝盖弯曲并尽量向胸部靠近,右手肘向左腿膝盖靠近,右侧肩榜随之抬起。之后换另一侧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4、交错腿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腿交叉,双手抱头,之后交叉的双腿慢慢抬起,尽量向上抬,使双腿与地面呈直角,头部也随之慢慢抬起。当抬到最高点时停顿呼吸一次,之后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5、健身球运动 让自己躺在健身球上,使下背部接触健身球,双手交叉放于胸部,也可以抱头。腰部用力抬起上身,使身体离开健身球,注意保持平衡。之后再躺下来,重复进行这个动作,像在健身球上做仰卧起坐一样,对于瘦腰腹很有效果。 6、蜘蛛侠式 这款动作可以运用到腹肌上的全部肌肉,也能兼顾到小腿、大腿、胸部、背部、手臂、肩膀的肌肉。先是俯卧撑的姿势,手 臂要伸直,保持手肘和肩膀在同一条直线上,从侧面向前提拉右腿,如图中的方式,让膝盖尽量靠向右臂手肘,到极限的位置时再放下腿;之后换左腿,提拉再伸直,循环反复,两侧各15个算一组。
/
本文档为【影视心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