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

2017-09-01 6页 doc 18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 燈前禪影(三)兩岸猿聲啼不住 王開府 台灣師大國文系教授87.8.9 泰國著名的法師阿姜查在他的譬喻集《森林裡的一棵樹》中,有一段題為「木頭」 的生動譬喻,大意如下: 一塊「木頭」扔進河裡,如果它不腐朽或停滯在河岸的任一邊,終究會漂流入海。 木頭猶如「心」。河岸的一邊代表貪愛,另一邊代表嗔恨;或者一邊是快樂,一邊 是不快樂;一邊是自我苦行,一邊是感官享樂。其實,愛、恨、苦、樂的真面 目,祇是感覺而已。有這樣的覺悟,心就不會輕易地漂向這些感覺而被束縛。心 由中道而行,不去滋養這些感覺,不去執著...
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
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 燈前禪影(三)兩岸猿聲啼不住 王開府 台灣師大國文系教授87.8.9 泰國著名的法師阿姜查在他的譬喻集《森林裡的一棵樹》中,有一段題為「木頭」 的生動譬喻,大意如下: 一塊「木頭」扔進河裡,如果它不腐朽或停滯在河岸的任一邊,終究會漂流入海。 木頭猶如「心」。河岸的一邊代貪愛,另一邊代表嗔恨;或者一邊是快樂,一邊 是不快樂;一邊是自我苦行,一邊是感官享樂。其實,愛、恨、苦、樂的真面 目,祇是感覺而已。有這樣的覺悟,心就不會輕易地漂向這些感覺而被束縛。心 由中道而行,不去滋養這些感覺,不去執著它們,心終會自由無礙地流入「涅槃」 海,達到真正的寧靜。 這樣讓心不停滯於兩岸,自由無礙地漂流入涅槃海,正如李白〈下江陵〉所描寫 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阿姜查法師自述讀過有關禪宗的書,在《菩提道》〈真理的兩面〉一文中,他提 到六祖「風動幡動」的公案,並說:「如能如理思惟,那麼將一物不存,它是空的---- 幡也空、風也空。」當幡在風中飄動,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呢?兩位僧人爭論不休,惠 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僧人的心漂向感覺,而起了分別執著,或 執著於風,或執著於幡,更執著於動靜的分別,心失去了真正的寧靜,這正是六祖所 說的「心動」。傳為六祖的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埃?」既然悟得「本來無一物」,風、幡、動、靜豈不都只在人心的感覺中,甚至「心」 也非真實的存在。阿姜查說「一物不存」,和六祖所說無異。南傳佛教的教法,和中國 禪宗,其實殊途同歸呢! 豈只愛、恨、苦、樂、風、幡、動、靜,在人心的感覺中,不離心而獨存;善、 惡、有、無,也在人心的思惟中,不離心而自生。當心起了善、惡分別而執著一端 時,它已離開中道,而漂向一邊了。六祖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 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句話指點出,由於不落善惡的分別思惟,才能發現自己的生 命真相。究竟哪箇是「本來面目」?並無具體固定的面貌可以指認。「本來面目」是本 無面目的,所謂「本來無一物」。 對善、惡都不執著,在阿姜查的教言中隨處可見,如: 人們一味地尋求善,試圖拋棄惡,但是,他們卻沒有學習非善和非惡。……如果 只取善,惡一樣會隨至;如果只取樂,苦同樣隨至。訓練你的心,直到它超越 善、惡。此時,修行才算告一段落。(《森林裡的一棵樹》〈刀子〉) 我們不求惡,也不求善;我們不求負擔,也不求輕鬆;不求幸福和痛苦。像這樣 地,當我們的欲求終止,寧靜便穩固地建立了起來。(《菩提道》〈與眼鏡蛇同住〉) 為什麼連善也不求呢?阿姜查認為,當認識善、惡後,人們試圖去執著善,苦就 尾隨而至了。人們說:「我要成為這樣子、那樣子。」但從不說:「我什麼都不做,因 為實際上根本沒有『我』。」他們達到善,就迷失在其中。假如是真正清淨的話,心應 該超越善惡,甚至超越清淨,這就是修行結束的時候。阿姜查在《靜止的流水》中開示 說:「我們首先必須先『取』,這是欲求沒錯。可是,未來它會引領我們到『波羅 蜜』。……善和惡,我們都知道,可是我們要放下。我們不要愚痴地去執著事物,但要 以智慧來『取』它們。……讓心如此來瞭解這種方法,並使智慧生起。一旦心擁有了智 慧,還有什麼需要去尋求呢?」 泰國另有一位知名的佛使比丘,在《生命之囚》一書也指出:「只要執著事物為『我』 或『我所有』,便會產生繫縛,而人一旦陷入繫縛之中,就好比身陷囚獄一般了。」於 是,他提出一些驚人之語:「道場是囚牢。」「師父是囚牢。」「神聖是囚牢。」「善 是囚牢。」「清淨是至高無上的囚牢。」這讓我們想起老子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 「不貴其師」,禪宗的「呵佛罵祖」,達摩回答梁武帝的「廓然無聖」。佛使比丘並非 故弄玄虛,他對此頗有切中肯綮之論: 人們狂熱於善、迷醉於善、迷失於善,直到善變成了一個問題。因此務必要相當 小心,不要讓善變成一座囚牢。……人們一旦執著善,便為善所繫縛,就會向著 至高無上的善前進,那時,無上的善也會變成無上的囚牢。 宋明理學受佛學影響,也有超越善惡之說。朱子便以南宋理學家胡五峰「性無善 惡」說,出於東林常摠禪師(見胡五峰《知言〃附錄》引)。明代王陽明有名的四句教 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傳習錄》下)又說:「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 無善無惡,是謂至善。」「為學工夫有淺深。初時若不著實用意去好善惡惡,如何能為 善去惡?這著實用意,便是誠意。然不知心之本體,原無一物。一向著意去好善惡 惡,便又多了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書》所謂『無有作好作惡』方是本體。」 (《傳習錄》上)陽明的這些見解,和佛學、禪宗實有相通之處。陽明曾說: 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佛氏為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 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傳習錄》中,〈答陸原靜書〉) 可惜有些儒者門戶之見太深,對超越善惡之義無法正視,這連朱子也不免。明末 東林學者顧涇陽即有此病,他說: 嘗觀竺經所載七佛偈,及七十二祖轉相囑付之語,總其大指,不越無善無惡四 字,而告子業已道破。……乃知告子之學正與二氏相表裡。(《顧端文公遺書〃證 性編〃罪言上》) 告子的「無善無惡」是沒有善惡的中性義,不是超越善惡的絕對義。顧氏把理學與 佛學的「無善無惡」,等同於告子之說,這樣草率地論斷,不但不了解陽明、胡五峰, 其見識也比不上如阿姜查、佛使等南傳的比丘。 陽明以「無善無惡」「有善有惡」「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立教,不認為它們之 間有所矛盾。這和七佛通偈,以「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和超越善惡的「自淨其意」 同為諸佛之教,是可以相通的。 《金剛經》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 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的清淨,關鍵在「無所住」,善、惡都是「法」,即 使是善法、佛法,也不可住。所以《金剛經》說:「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與非法,都不取不住,豈不 是「兩岸猿聲啼不住」! 其實這樣的教理,並非高深莫測,平常說「為善不欲人知」「施恩慎忽念」都是這 種智慧的實際展現。舉例來說,能勉強自己「日行一善」,相當值得稱許,但是如果因 而對自己的善行,沾沾自喜、念念不忘,便是「思善」「求善」,執著於「善」而放不下。這樣必然產生自己與他人心理上或精神上不必要的負擔。把「行善」當作一種「工作」或「功課」,做起來勉強不自在,就不易行之久遠。而自視為行善的善人,則「我執」「我慢」越做越大,和解脫更是背道而馳。把善、惡、人、我等法,都看成是實有之物,不僅是我執,也是法執。梁武帝大作佛事,達摩卻說他「並無功德」,其理在此。
/
本文档为【灯前禅影(三)两岸猿声啼不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