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网盘赚钱的那26个站点

2017-09-20 3页 doc 13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网盘赚钱的那26个站点文言文阅读 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聚焦】 高考对 文言文阅读 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聚焦】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每年《考试说明》的要求来看,近年来要求越来越降低。就数量来说,就由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的18个。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
关于网盘赚钱的那26个站点
文言文阅读 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聚焦】 高考对 文言文阅读 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聚焦】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每年《考试说明》的要求来看,近年来要求越来越降低。就数量来说,就由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的18个。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每组二句,着重考查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所考查虚词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那几十个虚词这一范围。 【高考示例】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002年全国高考题)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C(既出塞,出东道 (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但从试题来看,除第一组中“以”而外,其余三个皆在《考试说明》所列的20个虚词范围之外,这说明在时,并不能局限于所列的20个虚词范围,对课本上出现的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的副词,更应引起特别重视。 A项中第一个“以”表示引出对象,不译;第二个“以”表方式,可译为“把”“用”。B项中两个“会”皆意为“恰逢”。C项中两个“既’”表已经。D项中两个“无”意为“无论”。 2(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全国高考题)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十骑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答案:C 解析:此题集中考查虚词中某一项的意义和用法,具体表现为对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这道题的命题应该说对我们文言教学颇有引导作用,那就是要切实把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落实到对原文的把握上,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突出上下文语境的提示作用。这种考查有利于测试对文章内容上下联系的理解与把握。C项中“之”并非指代上文的“赏赐”,而是针对平日军营生活而言(说他与士兵一块吃饭,“之”应指代饭食。“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与“饮食与士共之”是两个方面,在具体内容上没 2 有直接的联系。 【考点分解】 第一讲。把握具体语境、辨明用法 第二讲。重视课本材料、突破重点 第一讲. 把握具体语境、辨明用法 【名师导学】 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再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一句中,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辨词性,抓标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加以辨析。 3 【典例剖析】 1、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回:“臣父清恶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2000年全国高考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答案:A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意义和用法。A项中第一句“故”解释为“所以”,第二句为“故意”,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两句中“每”都为“每次”“每逢”之意。C项两句中“因”都可理解为“依靠”“凭借”。D项中两句“及”都是“至”“到”之意。 从加点虚词在语句中的位置来看,B、C、D三项中两句都基本相同。B项中“每”都在句首,后面也都为动词,是修饰动词的,译为“每次”“每逢”之意。C项中两个“因”也是在句首,都表示“通过某种方式做某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译为“经由”“通过”。D项中两句结构及语意也是相同的,两个“及”都是“至”“到”之意。 A项中两个“故”不同。从结构来说,似乎它们在句中处于相同的位置,但结合语意来看,则差别很大。“故以为汝粮耳”一句中“故”是连词,连接两个分句,( 表示前后两句的因果关系;“故久立与其客语”一句中“故”是副词,在动词前,( 译为“故意”。 2、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葘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倾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 4 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以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2001全国高考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 答案:B A项中两句“以”都用在分句与分句之间,表示两个层次间的关系,在语句结构上基本相同。从语义关系来说,都表示目的关系,即说明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且缓攻即墨”的目的是“待其事”之变化,“穷予生之光阴”的目的是想“疗梅”。 C项两句结构上基本相同,两个“乃”都是副词,可译为“就”。 D项两句结构及语义关系也是相同的,两个“因”都是连词,可译为“于是”。 B项中两个初看起来,其句子结构似乎一样;但分析起来,则大不相同:“遣使约降于燕”的主语在前,是省略的“田单”,“降于燕”意为“向燕国投降”,“于”引出对象;“内惑于郑袖”指被郑袖欺骗,“于”表被动意义。 【综合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 5 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 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 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笃于教子 B(称贷于人 (( 文炳明于听断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D(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而贷家取息岁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B (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B(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以恩济威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 C(县贫,重以旱蝗 D(县以民蚕麦偿之 (( 数年间民食以足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答案C (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当为代偿 B(吏亦不惮之 (( 公为我献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C(籍其家 D(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古者丈夫不耕 (( 答案A (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 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众以为不可 B(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 C(同列束手下之 D(自幼俨如成人 (((( 答案C (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附译文: 6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蒿城县令。官府中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要几倍高的利息,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把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离失所的人逐渐少了,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族、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邻近县中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让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怎么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第二讲.重视课本材料、突破重点 【名师导学】 高考所选虚词大多数来自于语文课本要求掌握的虚词,而且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对常见常用的虚词进行细致的归类复习,以便化繁为简。要以教材为依托,对每个虚词常见的用法及意义归类,通过对典型的、熟悉的例句中的虚词的掌握,起到举一反三、提高识记效率的目的。 另外,从高考虚词的题型来看,往往采用分组比较的方式,考查对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以判断同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是否相同。而每组句子中的第一句是所给材料中的,第二句则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因此,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课本材料,注重积累。 再从近几年高考题看,入选到考题中的虚词比较集中。例如,从1996年-2002年的8次考试中,“以”出现了5次,“因”字出现了三次,“于”字出现了两次。并且在春季高考题或上海题中这些词的考查频率也是很高的,其中还有几次是单独考查“以”的用法,这就说明我们在复习时既要有“面”的兼顾,还要有“点”的突破,要重点突破这些考查频率比较高的词。 7 【典例剖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1999全国高考题) A(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B( 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 C( 人遂竞贡新果。 ( 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 D(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 答案:D 这道题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其中有四个例句是从中学课本中选来的。从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来看,1999年-2002年都沿用了这种考查方式,因为这样做便于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但”均为副词,意思是“只、只管”。B项中的两个“以”字均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以便”。C项中的两个“遂”均为副词,表示事理上的相承关系,即下文的事情是由上文的事情引起的,意思是“于是、就”。D项中的两个“且”字不相同。前一个是副词,表示“将要”的意思;后一个是表层进的连词,相当于“而且”。 2、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00上海题)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今以钟磬置水中 (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D((刿)问:“何以战?’, ( 答案:D 这道题集中考一个“以”字。例句中的“以”是介词,表凭借,意思是“靠、凭”,与D同。A项中的“以”解释为“因为、由于”。B项中的“以”是介词“把”。C项中的“以”是表并列的连词。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 8 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楔,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颠,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颌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顾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 注:?楔,古代风俗,于三月上巳在水边洗濯,祛除不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 B(导因进计曰 (( 虚己倾心,以招俊义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C(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 D(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 (( 二人皆应命而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答案B (B连词,因而,于是/介词,趁机。A表目的,用来,以便。C连词,表顺接。D连词,表转折) 2(下面对“之”字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帝之在洛阳也 ?导每劝令之国 ?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 ?光禄大夫览之孙也 A(????各不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相同,??不同 答案A (?主谓间助词,?动词,?代词,指代前文中的人,?结构助词“的”) 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乃相率拜于道左 ?帝乃使导躬造循、荣 (( ?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A( 两个“乃”相同,两个“则”也相同 B( 两个“乃”不相同,两个“则”相同 9 C( 两个“乃”相同,两个“则”不相同 D( 两个“乃”不相同,两个“则”也不相同 答案C (??“乃”于是,就;?“则”,那么,连词,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则”,副词,助判断语气)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会敦来朝 会帝出镇下邳 (( B(俄而洛京倾颠 俄而夕阳在山 (((( C(导每劝令之国 每劝帝克己励节 (( D(帝亦雅相器重 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 答案D (A恰逢;B不久,时间副词;C每每,经常;D前一个“相”是指代性副词,指一方对另一方,后一个“相”是“互相”。) 附译文: 王导字茂弘,是光禄大夫王览的孙子。王导父亲王裁,作镇军司马。王导年少时风度气质出众,才识高,抱负远大。十四岁的时候,陈留那一姓张的名士见到他后感到惊异,对王导的堂兄王敦说:“看这少年的容貌志气,是个做将相的人。”当时元帝司马睿为琅邪王,和王导平日关系友善亲密。王导知道天下已乱,于是全心全意辅助元帝,暗中立下兴复国家的志愿。元帝也特别器重王导,二人融洽得如同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恰巧赶上元帝出京去镇守下邳,就请王导担任安东司马,参与军事谋划,王导尽智尽力。等到元帝调转去镇守建康,当地吴人不亲附他。过了一个多月,官员和老百姓没有一个人来拜见元帝,王导很忧虑。恰逢王敦来见,王导对他说:“琅邪王仁德虽然高尚,但是名望还轻。哥哥您威名已经远扬,应当对琅邪王有所帮助。”正赶上三月上巳节日,元帝亲赴水边观看人们洗灌。他坐着肩舆,仪表威严庄重,王敦、王导和许多名流都骑马跟在后面。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名士,他们暗中察看,见到元帝这样威严,全都很敬畏,于是—一跪拜在路旁。王导因而献计说:“古代为帝王的,没有不以宾客之礼对待故老,关怀各地风俗,谦卑虚心,以招揽天下贤士。况且现在天下衰败混乱,国家分裂,您的大业刚刚开始,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顾荣、贺循都是这里众望所归的人物,不如把他们拉到身边来,以拉拢人心。这两个人来了,那就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拜访贺循、顾荣,两人都接受邀请到元帝的府中,这样吴地人士纷纷前来拜见,百姓归心于元帝。自此之后(逐渐尊奉元帝,君臣关系开始确立。不久,京城洛阳沦陷,中原上层男女大部分来到江南进乱,王导功元帝选用其中有才能、有品德之人,和他们一起谋划大事。这时荆州和扬州社会安定,人口众多,王导管理政事力求清静安民,经常劝导元帝严格约束自己,砥砺节操,辅助君王,安宁国家。于是王导更受元帝重用,两人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朝野上下都敬慕他,称之为“仲父”。过江的士人,每有空闲的日子,就相约到新事饮宴。 10 周顾坐在席间叹气说:“风景未变,举目望山河已非旧时模样。”大家相视无语,痛哭流涕。只有王导变了脸色,。心情沉重地说:“我等本当努力效忠朝廷,光复神州,何至于像一群楚囚相对哭泣~众人于是停止哭泣,表示认错。 [巩固练习] 【考点2?第一讲】“把握具体语境、辨明用法”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 赵广汉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推,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普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活全郎,甚厚~”送狱,敕史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1(分别比较下面加点的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 ? 设欲知马价,则先问狗 ?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 A(两个“或”不同,两个“则”相同 B(两个“或”相同,两个“则”相同 C(两个“或”相同,两个“则”也不同 D(两个“或”不同,两个“则”也不同 答案D(?句中的“或”是“有时”,?句中的“或”是“或许”,?句中的“则”是连词“却”,?句中的“则”是“于是”“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根株窟穴所在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B(参伍其贾,以类相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C(豫为调棺,给敛葬具 而身为宋国笑 (( D(此宿卫臣也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答案A “所”结构助词,与动词“在”(存在)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存在的地 11 方”。(B目的连词,“用来”/连词,表并列;C介词,给/介词,“被”;D助词,表判断/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性精于吏职 (( B( 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 (( C( 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 (( D( 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 答案A 词义为“本性”,与今同。B恳请要求,C事情的实际情况,D价钱的高低 附译文: 赵广汉为人强健有力,天生就精于吏职。接见属吏百姓,有时整夜不睡觉一直到天亮。尤其善于多方调查比较。他调查比较,比如想知道马的价格,却先问狗的价格,接着问羊的。再问牛的,然后再问马,参照比较,根据同类行情互相推断,就可以知道马贵贱的实际情况了。这种方法只有赵广汉能精通,别人效仿没有人能赶得上。赵广汉对郡中里巷盗贼和行为不轨分子的活动据点在什么地方,对官员即使轻微的受贿行为,全都了解。长安几个不法的年轻人在偏僻里巷的空房子里聚集一起商量劫持人的事(坐下来还没谈完,广汉就派人把他们抓来并使他们全部服罪。富户苏回为郎官,被二人劫持。过了一会儿,广汉带领吏卒来到家里,站在庭下,派长安丞龚普敲击堂门,对劫贼喊道:“京兆尹赵君劝诫两位,不要杀了人质,此人是宫廷负责守卫的侍臣。放了人质投降,会好好地对待你们,侥幸赶上大赦的命令。或许得以解脱。”二人惊愕,又向来听说广汉的名声,马上打开门出来,下堂叩头。广汉跪谢说:“幸蒙你们使苏回保全性命,太感激了~”把两人送到狱里一命令吏卒好好对待他们,供给他们酒肉。到了冬天要处死他们的时候,广汉为他们事先准备了棺材,然后告诉那两人,两人都说:“死了没有什么怨恨的~” ? 何远 何远字义方,东海炎人也。高祖践祚,为步兵校尉,迁武昌大守。后为镇南将军,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支鹅为别„„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有之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茸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事。在吴颇有酒失,迁东阳大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12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会所遇,未曾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每戏语人曰:“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注:?高祖践祚:梁武帝(萧衍)即位,践祚,指登上皇帝宝座。?缣:细绢。 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诸县盛供帐以待焉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B(所过若营家焉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C(诸县盛供帐以待焉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D(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 吴起„„之伦制其兵 (( 答案D 两个皆为第三人称代词。(A目的连词/因为;B好象/你的,第二人称代词;C代词“他”/助词)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特为豪右所畏惮 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 B(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 C(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 (((( D(近代未有之也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 (( 答案D 代词,“这样的事”/结构助词“的”。A与助词“所”一起表被动;B代词;C固定短语,没有……的东西。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年,迁树功将军 期年:满一年 (( B( 擢为宣城太守 擢:选取 ( C( 卿能得我一妄语 妄语:虚妄的话、假话 (( D( 绝请谒,不造诣 造诣:造访、登门拜访 (( 答案C“擢”:提拔 附译文: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郊人。梁武帝即位,何远为步兵校尉,迁任武昌太守。后来他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武康令。他更加修养节操清廉为官,去除劳民伤财的祭祀活动,在履行职务的一切活动中以身作则,百姓十分钦佩并称颂他。太守王彬巡察属县,所到各县都以盛宴来款待王彬。到了武康,何远只为他准备了干粮和清水。王彬离开武康,何远送至县界,送上一斗酒和一只鹅作为临别赠礼。梁武帝了解到 13 何这有才干,提升它为宣城太守。从县令直接升任靠近京都大郡的长官,是近代没有过的事。宣城郡受过盗匪抢掠,何适尽力安抚民心治理地方,又使宣城有了显赫的好名声。过了一年,何远升任树功将军、始兴内史。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出任杜州刺史,一路抢掠骚扰,但进入始兴境内,却连草木也不敢犯扰。 何远在任时一注重开通道路街巷,修理整治墙垣屋舍,小至民居、市场,大至城墙壕堑、马厩仓库,他都像经营自己家业一样加以修治。他应得的田酬俸钱,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用这些钱充当他们的赋税,长期这样做。后来他又出任信武将军,监理吴部事务。他在吴郡因饮酒过量,有一些失误,改任东阳太守。何远在职为官,非常痛恨豪强巨富者,视之如仇敌;对贫穷孱弱者视为子弟。因此,豪强巨富对他尤为畏惧、他在东阳任职一年多,又因受罚者的诬告,被免职放还故里。 何远性情耿介不徇私情,在日常生活中,谢绝他人来访拜谒,也不去拜访别人;与人通书信,不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与人见面交往,从不低声下气以显卑恭。因此,常受到俗士的忌恨。他曾出任过好几个郡的太守,见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没有改变他廉洁的品性。他从入仕到离开东阳归家,多年来不谈个人的荣辱毁誉。他轻财好义,在人窘迫时给予周济,说话从不虚妄。他经常与别人开玩笑说:“你如果能抓到我一句假话,我就送你一匹细绢作为酬谢。”大家都注意他说的话,但谁也没有找到一句假话。 ? 羊续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大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都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服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祗、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大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簿敛,不受赠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 14 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7(比较下列句中“为”‘”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四迁为庐江太守 ?续为上言 (( ?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 A(?与?同, ?与?同 B(?与?同, ?与?不同 C(?与?不同, ?与?同 I)(?与?不同, ?与?不同 答案D(?动词,做,担任;?介词,给,替;?副词,才;?副词,于是) 8(下列各组语句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举袍以示之曰 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B(灵帝欲以续为大尉 君何以知燕王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敛赀财以送其行 D(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答案B(B动词,任命/介词,凭;A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目的;D介词,因为)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之”字所指代的对象不正确的是( ) A( 大破之 指代前文中的“黄巾贼” ( B(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 指代前文的“慈” ( C( 续深疾之 指代“权豪之家多尚奢丽” ( D( 令中使督之 指代前文中的“三公” ( 答案D“之”指代向东园交纳礼钱一事。 附译文: 羊续字兴祖,是太山平阳人。 羊续因为是忠臣的后代被拜为郎中,离宫以后,被征召到大将军窦武府中。等到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也因同党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多年。他过着独居清静的日子。到同党的禁锢取消以后,又被征召到太尉府,多次升官做庐江太守。后来扬州的黄巾军攻打舒地,在城中放火,羊续征发县内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拿上武器加入作战队伍。让其中弱小之人,都担水浇火。召集了几万人,合力作战,大败黄巾军,郡中得以安定。以后安风一带戴风等人起义,羊续又击败了他们,斩首级三千多,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首领以下的党羽原本是平民,羊续发给生产工具,让他们回乡务农。 中平三年,江夏将领赵慈反叛,杀死了南阳太守秦颉,攻占了六座县城。羊续 15 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到进入南阳郡界时,羊续穿着破衣服从小路走,仅带一个侍童,察看各县情况,了解当地民情,然后才进入南阳府。这样,郡中贪赃的官员、善良奸邪的吏民,他全都了如指掌,郡内之人都感到震动、惊恐。于是出兵和荆州刺史王敏一同进攻赵慈,斩杀了他。又取叛军五千多首级,其它县中的贼人一齐请求归降。羊续向皇上请求宽恕赵慈手下的人。已经平定了贼寇,于是就颁布政令,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高兴并遵服他。当时权贵大户大多崇尚奢侈华丽,羊续特别愤恨,常自己穿着破旧衣服,吃简单饭食、府丞曾经给他送去活鱼,羊续收下并挂在庭前;以后府丞又给他送鱼,他就拿出上决悬挂的鱼,以此来打消他再送的念头。以后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秘一同到郡府来见他,羊续闭门不见,妻子又带着儿子秘走了。羊续的资财贮存之物只有布被、破衣,盐、麦几升罢了。他对儿子说:“我的官俸就是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和你母亲呢,”让他与母亲一起回去了。 中平六年,汉灵帝准备任命羊续为大尉。当时拜封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称这是“左驺”、监督此事的宦官所到之处,都要上等礼节相迎,并给他丰厚的贿赂。而羊续却让他坐在单席上,举起旧棉絮做的袍子给他看说:“臣下的家产,只有这件棉袍而已。”这个宦官了灵帝,灵帝很不高兴,羊续因此没有登上三公之位。又征召他任大常,还未成行,不巧病故了,当时年仅四十八岁。留下遗言要求简单安葬,不要接受朝廷的赐赏。依照旧例,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去世,要赠钱一百万办丧事。府丞焦俭遵照羊续的遗嘱,一文钱都没有接受。灵帝下诏予以赞扬,令太山太守把官府办丧事的钱赐给羊续的家人。 ? 龚遂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符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悦,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敕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慰安牧养焉。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功曹以为王生素嗜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忍逆,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会遂引入官,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宣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说其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 16 曰:“臣非如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丞,以褒显遂云。 10(比较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上选能治者 ?持兵者乃为盗贼 (( ?不符所闻,心内轻焉 ?选用良吏,慰安牧养焉 (( A(两个“者”相同,两个“焉”也相同 B(两个“者”不同,两个“焉”相同 C(两个“者”相同,两个“焉”不同 D(两个“者”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答案A (两个“者”在动词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用法相同;两个“焉”字都处在句尾,作动词的宾语,相当于“他”“他们”,用法也相同。) 11(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宣帝即位,久之 夫晋,何厌之有? (( B(渤海废乱,朕甚忧之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C(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D(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 答案A (A前一个是音节助词,后一个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代词,这种情况;C结构助词“的”;D代词“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B(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C( 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D(天子说其有让 吾其还也 (( 答案A(A“被”;B介词,用,拿/介词,在;C代词“他”/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D代词“他”/语气助词,表委婉语气,“还是”)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欲安之也 固:本来 ( B(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乃:于是,就 ( C(唯缓之 唯:只有 ( D(会遂引入官 会:突然 ( 答案D 恰逢,正碰上。 17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以为渤海太守 (( B(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 (( C(得一切便宜从事 (( D(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 (( 答案D(A以之为,任命他担当;B法令条文;C“便宜”与今不同) 附译文: 宣帝即位时间长久了,渤海郡和它相邻的郡遇到灾荒,盗贼并起,郡太守不能捉拿制裁。皇上选择能够治理渤海的官员,丞相、御史举荐龚遂可以任用。皇上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多了,形貌矮小,被皇上召见,皇上从远处看到龚遂的样子,与所听说的不相称,内心就有些轻视他。对龚遂说:“渤海政治废乱,朕对此很忧虑。您打算怎样平息盗贼,来使我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海边的地方离京城很远,老百姓得不到圣上的教化,为饥饿寒冷困扰但官吏却不知道体恤救助,所以才导致陛下的赤子百姓拿走兵器在水溏中捣乱。如今想让为臣用武力战胜他们,还是要安抚他们呢,”皇上听到这些回答,很高兴,回答说:“朕选用贤良的目的,本来就打算安抚百姓。”龚遂说:“臣听说治理乱民好比整理乱绳,不能着急,只有实行宽缓的政策,才可以治理好。臣希望丞相御史暂且不要用法律条文来束缚我,使得我能够便宜行事。”皇上答应了他。派遣他时格外赐予他黄金。龚遂乘着驿车来到渤海界内,郡中听说新太守来了,派遣军队来迎接,龚遂把他们全打发回去了。行文命令各属县:“全部撤消捕盗的官吏,所有拿着锄钩这些农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不得盘问干涉,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乘着单车独自来到州府,郡中一片和顺,盗贼全部罢手。渤海境内又有很多结帮抢掠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命令,都扔掉兵努拿起了钩锄为民。盗贼从此全部被平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开仓赈济贫民,选用良吏,抚慰管理他们。 几年以后,皇上派人征召龚遂回朝,议曹玉生希望跟从。掌管人事的功曾认为王生嗜酒没有节度,不能让他去。龚遂不忍心违背他(就把他带到京师。王生每天饮酒、不去理会太守。赶上召龚遂入朝,王生喝醉了。在后面喊道:“明府暂且停步,我有话说。”龚遂回来问他原因,王生说:“皇上如果问您怎样治理渤海,您不要谈自己的政绩,应该说‘都是圣主的恩德,不是小臣之力’。”龚遂来到近前,皇上果然问治理的情况,龚遂于是按照王生的话来回答。皇上高兴他谦让有礼,笑着说:“您从哪里得到这种长者之言,来使我满意呢~龚遂于是上前说道:“臣本来不想这样说,是巨的议曹教给我的。”皇上因为龚遂年老不能再胜任公卿的重责,让他做水衡都尉,以此来褒奖龚进。使他地位显耀。 18 【考点2?第二讲】“重视课本材料、突破重点” 训练题 (即《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6、吾恂恂而起。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8、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 9、老妇恃辇而行。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1、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5、秦师轻而无礼。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朝济而夕设版焉。 18、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9、灭滑而还。 20、军惊而坏都舍。 21、而翁归。 22、若欲死而父。 23、而母立于兹。 答案:1-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5-9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10-11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12-15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16-19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20通“如”:好像,如同。21-23通“尔”,你,你的。 二、何 19 1、君何以知燕王,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客何为者, 4、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5、却看妻子悉何在。 6、豫州今欲何至,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10、作计何不量~ 11、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1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3、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5、吾何爱一牛, 16、徐公何能及君也,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8、吾欲之南海,何如, 19、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20、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22、何乃太区区~ 23、万钟于我何加焉~ 24、何其衰也~ 25、如太行、王屋何, 26、其如土石何, 答案:1-3什么。4-7哪里。8-10多么。11-14为什么。15、16怎么。17何:通“呵”, 喝问。18-20“何如”怎么样,怎样。21“何意”岂料,哪里料到。22“何乃”怎 么能。23“何加”有什么益处。24‘何其“多么。25、26“如„„何”译为“对„„ 怎么样”。 三、乎 1、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 壮士,能复饮乎, 3、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 10、日食饮得无衰乎,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5、吾尝疑乎是。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幽独处乎山中。 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无以,则王乎, 答案:1-3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4-7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8、9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11-13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14-19同“于”,对,于。20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21-22表 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四、乃 1、乃入见。 2、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良乃入,具告沛公。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5、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8、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9、今君乃亡赵走燕。 10、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1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21 1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8、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9、作计乃尔立。 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1-4于是,5、6才,这才。7-10却。11-14是,就是,原来是。15-17竟然。 18、19这样。20你,你的。 五、其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5、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 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7、 既其出。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10、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其孰能讥之乎, 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3、其为死君乎, 14、怀其璧。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3、则齐国其庶几乎, 2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5、其若是,孰能御之, 答案:1-3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4-6其 中,其中的。7-9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们”“我(的)”、“自己(的)。”10-13 22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14-1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17、18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19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件事”之类的词。20、21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22、2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24、2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4、不出,火且尽。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旦夕且死。 7、吾攻赵,旦暮且下。 8、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9、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0、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11、且矫诏纷出。 1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3、且使遽告于郑。 14、且秦强而赵弱。 15、且相如素贱人。 1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7、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9、示赵弱且怯也。 20、磐石方且厚。 21、四体康且直。 2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24、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2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答案:1-3暂且,姑且。4-7将,将要。8-13而且,并且。14-17况且,再说。18尚且,还。19-22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23-24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25“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七、若 23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4、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形若土狗。呆若木鸡。 8、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9、若无罪而就死地。 10、其若是,孰有御之。 11、若毒之乎, 1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13、若何为生我家, 14、若入前为寿。 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答案:1-4如果,假如。5-10像,好像。11-15你(的),你们(的)。16此,如 此,这样。 八、所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某所,而母立于兹。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失其所与,不知。 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荆柯有所待,欲与俱。 9、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10、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1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1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13、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24 19、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20、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21、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22、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答案:1-4处所,地方。5-9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 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10-11“所 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12-15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16-18“所谓”所说 的。19-22“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2、竟为秦所灭。 3、为仲卿母所遣。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夫子何命焉为, 6、何辞为, 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9、且在邦域之中,何以伐为,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1、慎勿为妇死。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1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15、为击破沛公军。 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7、公为我献之。 18、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聊资一欢。 19、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22、君为我呼入。 23、为君翻作《琵琶行》。 24、臣请为王言乐。 25、为长者折技。 26、为之奈何, 27、不足为外人道也。 28、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9、如姬为公子泣。 25 30、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1、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32、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3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答案:1-4介词“被”。5-9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10指心理活动。11-13 为了。14--25给,替。 26-29对,向。30-32因为。 33在,当 十、焉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不复出焉。 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5、且焉置土石, 6、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则牛羊何择焉, 10、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11、今其室十无一焉。 1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3、悲予志焉。 14、则牛羊何择焉, 1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6、谨食之,时而献焉。 1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犹且从师而问焉。 19、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答案:1-4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5、疑问代词“哪里” 6-8疑 问副词,译为“哪里,怎么” 9-14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15作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16-19相当于代词“之”。 十一、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6 8、余闻之也久。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0、是说也,人常疑之。 1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1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3、此不知人之祸也。 14、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5、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1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8、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也, 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0、毋从俱死也。 2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2、穷予生之光阴以疗也哉, 23、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1-3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4-7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8-10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11、12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13-16用在句中 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17、18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19、20用在 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21-23(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十二、以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不赂者以赂者丧。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忽魂悸以魄动。 6、樊哙侧其盾以撞。然而隐忍以行。 7、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8、遂自投汨罗以死。 9、各各竦立以听。 10、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2、属予作文以记之。 13、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4、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5、以乱易整,不武。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7 17、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18、皆以美于徐公。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0、以勇气闻于诸侯。 2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23、策之不以其道。 24、今以实校之。 25、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26、贵以近知远。 27、固以怪之矣。 28、日以尽矣。 29、无以,则王乎, 30、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31、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32、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33、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3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5、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3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37、人人自以为必死。 38、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39、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40、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41、铸以为金人十二 答案:1-3因为,由于。4、5连词,表并列。6-8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9-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11-1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14-16介词,可译为把,拿,用。17、18以为,认为。19-22凭,靠。23、24按照、依据。25、26是介词“根据”。27、28通“已”,已经。29通“已”,止。30-33译为介词“在”。34-36“以为”即“以之为”,译为“把......当作”或“把.....作为”。37-39是“认为”,与今同。40-41是译为“把......制成” 十三、因 1、因取刃杀之。 2、因屏人曰。 3、因拔刀斫前奏案。 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5、因谗之曰。 6、变法者因时而化。 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因其固然。 28 9、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我欲因之梦吴越。 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伺者因此觉知。 12、因河为池。 1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5、不如因而厚遇之。 16、因击沛公于坐。 17、因入京师观太学。 1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20、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21、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22、于今无会因。 23、因遗策。 答案:1-5于是,就。6-8依照,根据。9-14依靠,凭借。15-17趁着,趁此。18 通过,经由。19-21因为。22缘由,机缘。23沿袭。 十四、于 1、贫者语于富者曰。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4、于众人广坐之中。 5、乃设九宾礼于庭。 6、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7、故燕王欲结于君。 8、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9、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10、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1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1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17、君幸于赵王。 18、受制于人。 19、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9 20、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答案:1-3对,对于。4-6在。7、8与,跟,同。9、10到。11、12从,自。13、 14在......方面。15、16比。17-19被。20向。 十五、与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 2、秦伯说,与郑人盟。 3、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4、相如闻,不肯与会。 5、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7、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 8、失其所与,不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0、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11、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12、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答案:1-4介词“和、跟”,5、6是连词“和、与”,7-9是动词,“给”“联合” “结交”,10-12是句子末尾的语气助词,同“欤” 十六、则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4、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5、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6、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7、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之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4、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0 16、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1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18、不然,则其所疏远。 19、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20、临视,则虫集冠上。 21、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22、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答案:1-3却,可是。4-7那么,就。8-15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16-18就是。19、20原来是。21、22原来已经。 十七、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1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14、石之铿然有声者。 15、近者奉辞伐罪。 16、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17、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答案:1-3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 事情、地方)。” 4-6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7-9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引出原因。10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11、12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13、14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15-17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语助作用。 十八、之 31 1、我见相如,必辱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9、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10、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后一个之“之”。) 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2、之二虫又何知, 13、何陋之有, 14、宋何罪之有, 15、句读之不知。 16、何功之有哉, 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后一个“之”。) 18、君将哀而生之乎, 1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0、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2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2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后一个“之”。) 2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8、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29、石之铿然有声者。 30、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答案:1-4他,她,它(们)。5-7结构助词“的”。8-10动词“往,到......去。” 11、12代词“这,此”。13-17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18-23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24、25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26-28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29、30是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记忆板块】 32 一、常见文言虚词对译 而:你,你的; 并且,而且,来,可是,地,如果; 就,才。 何:多么;哪里,什么,为什么,怎么。 乎:于,在;吗,呢,吧。 乃:才,却,竟,甚至;你,你的。 其: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应该;是……还是……;他(他们),他(他们)的,我(的)其中的,这(个),那(个)。 且:暂且,姑且;将要;况且,尚且,而且,并且。 然:然而;这样;……的样子;地。 若:如果;你,你的。 所:……的人,……的事,……的地方,处所。 为:被,替,因为;呢。 焉:它,哪里;不译,呢,……的样子,……的声音;于此,于之。 也:用于句末、句中,不译。 以:通“已”;因为,而且,来,着;因为,在……时候,凭,把,用。 矣:了。 因: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于是,便。 于:从,比,对,和,与,向,在。 与:和,跟,同;呢,啊。 则:就,却;那么,如果。 者:句中不译;的人、的东西、的事情,个,样,项;……时候。 之:的,主谓之间,提宾标志,词尾均不译;他,我,这(些、个、样)。 二、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能够。 俄而:不久,一会儿。 而况:何况,况且。 而已:罢了。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既而:随后,不久。 既……且……:又……又……。 见……于……:被。 可得:可以,可能。 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33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再说,而且。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 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唯……是……:只。 为……所……:被。 未尝:从来没有。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大约,大致。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 法,没有条件……。 无以……为:用不着。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向使:假如,如果。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所以。 以……故……:因为……所以……。 以是: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 用……做……,把……作(为)……。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34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 的办法。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何所……,所……的是什么,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孰与……,与……相比,哪个……, 安……乎,怎么……呢, 独……耶,难道……吗, 何为……,为什么……, 何……哉,怎么能……呢, 何……为,……干什么呢, 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之何……,怎么能……呢, 独……哉,难道……吗,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直……耳~只不过……罢了~ ……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该不是……吧, ……庶几……欤,或许……吧,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其……其……也……,是……还是……呢, 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即《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十八个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5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勾 践 灭 吴 》)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寄十二郎文》)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呱呱而泣。(《项脊轩志》)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36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赋》)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可废也,以羊代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五)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3(可作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37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致诚,(才,《寄十二郎文》)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却,却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竟然,《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才,《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前一个译为“于是,就”,后一个译为“仅仅,才”,表范围的限制。《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 (一)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一) 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38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 践 灭 吴》)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如: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3.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另外,两个“其”连用还可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寄十二郎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六、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况且。如: 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9 (三)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如: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四)可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如: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译为“就像”,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4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七、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作定语。《捕蛇者说》)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齐桓晋文之事》)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40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失其所与,不知。(《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伶官传序》)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 处所,地方。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5. 表示大概的数目。 如:.父去里所,复还。 6. 所谓,所说的。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九、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为之奈何,(《鸿门宴》)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君子疾乎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41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为是其智弗若与,(《弈秋》)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十、焉 1(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2( 疑问代词,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疑问副词,译为“哪里,怎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4(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如: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 践 灭 吴》) 5(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如:盘盘焉(《阿房宫赋》) 6(相当于“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惟俟夫观人风者 42 得焉。(焉:它,指作者。) 7(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十一、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公逸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故遣将守关者,备它盗之出入于非常也(《鸿门宴》)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43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寄十二郎文》)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登泰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致,《勾 践 灭 吴 》) 44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4、固定短语“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东西、话等”。例如: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因力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在)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45 数遗威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向)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境。(《信陵君窃符救赵》到)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 》到)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 之 武 退 秦 师 》)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件事上。”) 于是余有叹焉。(“对此,对这件事。”)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从这个时候。”) 十五、与 1(副词。表范围,都;整个。例:与前世而皆然兮(整个)《涉江》 2(作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和。例:吾与汝毕力平险(和)《愚公移山》 46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3( 介词。介进对象。跟,同,替。例: 微斯人,吾谁与归(跟)《岳阳楼记》 去时里正与裹头(替)《兵车行》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寄十二郎文》) 4( 作助词,通“欤”。表疑问,感叹。吗,吧,啊。例: 无乃尔是过与(吧)《季氏》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十六、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勾 践 灭 吴》)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书》)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勾 践 灭 吴》)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47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 践 灭 吴》) 十七、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屈原列传》)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 践 灭 吴》)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老臣今者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夕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五)助词,译为“的”,往往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而诸侯敢救者——而敢救者诸侯;(《信陵君窃符救赵》)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者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子犯请击之。(《烛 之 武 退 秦 师》代人,秦军,作宾语。)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之 武 退 秦 师》代物,指土地。)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48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夫晋,何厌之有?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 践 灭 吴 》)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勾 践 灭 吴 》)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 之 武 退 秦 师》)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六)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49
/
本文档为【关于网盘赚钱的那26个站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