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一上历史期中复习

2020-03-08 8页 doc 21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上历史期中复习高一历史期中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内容:分土授民(分土建邦) 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期诸侯国势力强大,造成诸侯割据,削弱周天子权威。 2、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内容 特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内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关系 3、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A、皇帝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 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使国家能有效组织人力、物...
高一上历史期中复习
高一历史期中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内容:分土授民(分土建邦) 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期诸侯国势力强大,造成诸侯割据,削弱周天子权威。 2、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内容 特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内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关系 3、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A、皇帝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 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使国家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4、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 “中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度 5、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作用 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6、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是什么 废除丞相制, 7、清代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军机处的设立 8、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达到顶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也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 消极影响:后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造成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思想文化专制,束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9、香港岛是什么时候被割占的,台湾是什么时候被割占的、圆明园是毁于哪一次侵华战争 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0《南京条约》中“议定关税”反映了什么侵略要求 商品输出 11、《马关条约》中“允许设厂”反映了什么侵略要求 资本输出 1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埠、允许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辛丑条约》内容:钱(赔钱)、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兵(拆除炮台并驻兵)、馆(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3、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战争、条约、(内容)、影响 14、义和团运动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和历史功绩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历史功绩: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组织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1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1937年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1945年8月15日 16、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国共两个战场的主要战役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 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游击战争、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援 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8、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背景、过程(标志性事件)、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形成背景: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所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让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孙中山转变思想决定“以俄为师”。 标志性事件: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结果: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国民革命失败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形成背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的不断努力;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性事件: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结果: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纲领、兴衰过程、历史功绩、局限性。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 纲领: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兴衰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兴起)——1851年9月,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革命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到1856年,北伐、西征、天京突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期)——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历史功绩: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局限性: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不能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20、辛亥革命性质、纲领、兴衰过程、历史功绩、局限性 性质:反帝反封建 纲领:三民主义 兴衰过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功绩: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经济工业化、社会生活习俗的转变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主要内容、有何实质意义 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实质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阶段及其重大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和革命道路是怎 样开创的 主要阶段:A、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重大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共一大)、国民革命(1924——1927)、南昌起义(1927、8、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8、7,)、秋收起义(1927、9、9,)、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红军长征(1934、10—1936、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革命纲领(即中共二大的纲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 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将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3、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什么,被动挨打的局面是如何转变的 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战略转移。 转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民群众的支持。 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两半社会的历史,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本文档为【高一上历史期中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