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2017-10-21 12页 doc 29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 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2、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 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2、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3、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 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1 (2) 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3)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 局面, (4) 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5) 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 代表作, (2) 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 现, (3)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4) 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5、“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 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 (2) 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 (3) 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它的含意是什么, (2)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7、“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 诗中“舍已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2) 他有什么主要事迹, 如何评价他, (3) 他的塑像为什么会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4) 请用史实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 8、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两个材料分别是谁的诗,他们有什么代表作,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点, 9、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 材料一 “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 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 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4) 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10、材料一:软舞和健舞 材料二:“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 蓬舞。” ) 结合材料一和二,说明这种乐舞出现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乐舞有什么特(1 点。 (2) 材料二所描绘的是哪个舞,它是从哪里传来的,当时还有哪些著名舞 曲, ,宋,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入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明白,矣”。 (1)“帝王凡易入性,战斗不息„”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直接摘抄原文) (3)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可以摘抄原文),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11、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比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嘉祐集》 (1)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 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始于什么盟约, (3)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4)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段历史, (5)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12、材料一: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岳家军作战英勇~金军很惧怕他们。 材料二:金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岳家军”是怎么回事,他们取得哪些辉煌的战绩, (2)“岳家军”最终没有取得抗金斗争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的人说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3、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忠骨”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2)“佞臣”是指谁,他为什么被称为佞臣, 14、 “苏湖熟~天下足。” (1) 这是哪一朝代的谚语, (2) 这个谚语说明了什么问题, 15、材料一:如下表 南方 北方 朝代 占全国户口数的占全国户口数的人口,户, 人口,户, 比例 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3)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6、“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1) 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 (2) 为什么宋朝时期这个部门这么兴盛, 17、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利润丰厚,~若措臵,经营,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18、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 这种货币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区, (2) 它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19、观察课本第62页宋墓壁画“宴饮图”,然后回答: (1) 壁画主要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的哪些方面, (2) 壁画中的主要人物的当时应处于哪一阶层,试陈述你的理由。 (3) 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日用家具布置有什么样的格局, 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反映了人们欢庆什么节日, (2) 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风俗习惯, 21、课本第58页《货郎图》 ,1, 这副图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劳动场面, ,2, 这副图反映了当时这一行业的什么特点, : 1、(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意思是“藩镇割据,地方将领权力过大”)。(3)建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措施: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的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 2、(1)宋真宗,契丹族建立的辽。(2)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等钱物。澶渊之盟。(3)背景:宋军打退辽军,辽军请求议和;由于宋真宗害怕战事,主张议和。评述:对北宋而言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客观上,给边境人民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加强了边境地区同内地的联系。(4)北宋人,议论的是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历史。(5)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以历史为鉴,不要重蹈覆撤;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即北宋统治者一味地纳“岁币”赂辽以求苟安的现状,正是苏洵“证史”的背景。 3、(1)“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绩:南宋初年,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2)宋朝统治腐败,统治者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妥协投降。(3)不对。民族英雄是指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英雄人物。而女真族和汉族同属于中华民族,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之分。故岳飞不应属于民族英雄。至于千百年来人们都很尊敬岳飞,主要是因为他坚持抗金是正义的,并在抗金过程中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4、(1)岳飞。功绩:南宋初年,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2)秦桧,他谋害了抗金英雄岳飞。 5、(1)宋朝(2)说明宋代,苏州、湖州所在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6、(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7、(1)海外贸易(2)主要原因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另外,宋朝的科技发达,尤其造船技术居当时世界首位,造船业的繁盛也为海外贸易带来了便利条件。 8、(1)南宋的外贸收较多,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2)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点是东南地区。南宋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南方,且外贸收入较大,再加上南方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北方,故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9、(1)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2)原因: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0、(1)(提示:可围绕服饰和家具的特点展开说明)(2)官僚、地主或贵族。理由:第一、贫困人家的墓葬不可能有墓壁画等饰品。第二、画中的主要人物有众多的仆人,不可能是普通百姓。第三、宋代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只有达官贵人才会衣饰精美。(3)这一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日用家具的布置有一定的格局,即富裕人家的厅堂中,多在屏风前正中放置一桌两椅,供宾主对坐,两侧又各有四椅相对。 11、(1)王安石,欢庆元旦(2)挂年画、贴桃符、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守岁、正月初一喝屠苏酒。 12、(1)宋代南方经商场面。(2)南方商业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出现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 22、材料一:世祖皇皇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得中书省„„ ——摘自《经世大典系录•官制》 材料二: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 材料三:元自世祖用伯顔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始自至元二十年,至于天历、至顺,由四万石以增为三百石以上,其所以为国计者大矣。 ——摘自《元史•食货志•海运》 ) 材料一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1 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岁漕东南粟”指什么,由“海道以给京”的具体路线又是怎样的, (4) 为了解决运输粮食的困难,元世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23、“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1) 这段话反映了元世祖什么认识, (2) 基于这种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4、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马可•波罗行纪》 )“此城”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1 (2)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来中国说明了什么, (3)《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对西方人有什么影响, 25、材料一: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诗选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元末的什么情况, (2)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 你能说说元朝民族融合的情况吗, 26、“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 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在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说明了什么, (2) 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 这首词的名称是什么,是谁的作品, (2)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词的风格有哪些, (3) 词中的“周郎”指谁,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连在一起, (4) 试简述词的发展历程。 28、“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他是哪朝人,如何评价他, (2)此书是什么体例,记载了哪段历史, 8、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有所参决。” (1) 以上是哪个皇帝所采取的措施, (2) “罢丞相不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后来有何变化, 29、明太祖时,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骗我。”说着就拿出一张画着宋濂请客的座位图。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1) 监视宋濂的是什么人,他们由谁直接指挥, (2) 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明朝统治者后来又增设了什么特务机构,由谁统领, (3) 这段史实说明了什么,反映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 30、“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 这是哪位著名思想家说的话,他抨击了什么,哪一时期的, (2) 文中的“焚书”、“咸阳之郊”指的是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3) “八股文”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危害, (4) 历史上还有其他类似于“咸阳之郊”和“八股之害”的事例吗, 11、 “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出其起止时间及最远到达的地方, ) 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 (3) 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4) 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1、“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 这句诗是的作者是谁,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愿望, (3) 作者最主要的事迹是什么,这一事迹的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能取得成功, (4) 如何评价作者,为什么, 3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教材 机户出现于何时,何地,机户以生产什么为目的,,、机户相当于早期的的什么,计工相当于早期的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何时,具有这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了, 答案:1、(1)文字狱。最严重:康熙、雍正、乾隆。(2)目的: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加强君主专制。相同的有: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3)后果: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1)郑成功。(2)第一、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天的台湾);第二、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今台湾);第三、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第四、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五、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台湾府,福建省。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4)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构想使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祖国。 3、(1)中俄《尼布楚条约》 (2)1689年,在清政府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后,经双方平等协商签订的。(3)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性质:平等。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1)蒙古族。渥巴锡。民族英雄。(2)回归原因: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宗教信仰不同,不愿受其役使;俄国不断征调土尔扈特人当兵打仗。赈济原因:土尔扈特部受到沙俄围追堵截,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物资奇缺。(3)乾隆帝。(4)意义: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5、(1)“闭关锁国”政策。近200年。(2)原因: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有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十分有限;统治者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且目光短浅,不屑与外国互通有无;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封建统治阶级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滋生事端,便利洋人侵略中国。 (3)后果: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代以来盛大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 (4)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5)启示: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 6、(1)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时朝中后期。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达。 7、(1)出自《天工开物》。宋应星。(2)作者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3)内容: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地位:这部书后来被译为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要注意与自然相协调,适应生存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但不能超载自然。
/
本文档为【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练习.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