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2017-09-05 7页 doc 20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 我们一般把引起别人不安,甚至恐怖的敌对性和侵犯性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在每所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会遇到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尽管在幼儿园很多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但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育不当,将会给孩子一生的社会性发展造成危害。可以这样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而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心理、教育、家庭等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关建词] 幼儿 攻击性行为 家庭成因 对策 一、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 我们一般把引起别人不安,甚至恐怖的敌对性和侵犯性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在每所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会遇到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尽管在幼儿园很多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但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育不当,将会给孩子一生的社会性发展造成危害。可以这样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而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心理、教育、家庭等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关建词] 幼儿 攻击性行为 家庭成因 对策 一、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几种不良的家庭环境 1(娇宠、溺爱的家庭环境 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最容易养成任性、霸道、独占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有分享过程的问题时,孩子的心理便会承受不起,从而便产生攻击性行为。 事例?: 乐乐一早来园就高高兴兴地拿出一个新买的玩具一个人玩了起来。这时,有几个小朋友看见她的玩具又新又好玩,便走过去想和她一起玩,可是乐乐不愿意,还对别的小朋友伸手就是一拳头,说:“谁也不许玩,这是我的新玩具,谁都不准动~” 成因分析:乐乐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她的家人对乐乐提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只要他做的不比别人好,爸爸妈妈就会批评他,并且还和好的小朋友相互比较,久而久之,程程就产生了对他人的敌对行为。 3(残缺的家庭环境 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经常会现出性格古怪、神经质,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事例?: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翔翔的脚上,翔翔当时就非常生气,那个踩他脚的小朋友都已经和他道歉了,他还是动手打了那个小朋友。 成因分析:翔翔的爸爸妈妈在前不久离婚了,翔翔和妈妈、外婆生活在一起。平时,妈妈和外婆总是担“一呼百应”,久而久之就使她形成了要什么有什么的心理。乐乐已经习惯 1 了以自我为中心,并有了强烈的占有欲,以为是她的东西,别人绝对不能动。 2(服从、专制的家庭环境 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最容易形成逆反、暴躁、自私的性格。 事例?: 手工课上,小朋友们都在做飞机,很快程程和超超都做好了,他们就在一起相互比较起来。“瞧,我做的飞机比你好,呆会儿肯定比你飞得高~”程程说。“哼,你的飞机一点都不好,看,你这里都被你剪破了,呆会儿肯定飞不了了,哈哈哈„„”超超说。这时,只见程程一边把超超的飞机抢过来撕掉,一边大声叫着:“敢和我比,敢说我的不好,看我不把你的飞机撕个稀巴烂~” 成因分析:程程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平时要求也非常严格,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做的十全十美,并不能输给别的小朋友。有时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爸爸会遭人欺侮,所以总是告诉他要是有人欺侮你,你不要怕,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潜移默化中,导致了翔翔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行为的保持取决于对行为后果的强化。幼儿攻击行为的保持首先包括不恰当的惩罚。恰当的惩罚通常会导致幼儿对攻击行为的内疚和焦虑,从而有助于抑制其攻击行为的发生。但是,不恰当的惩罚不但达不到这一效果,反而会增加幼儿攻击的消极作用。例如老师对幼儿形成的攻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了解,不能找出问题性的“病因”,即未能“对症下药”,最终难以消除病根。再者与老师繁忙的业务和本身的师德有一定关系,繁忙工作后往往使老师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良行为”幼儿便容易成为“发泄”对象,不管情况如何,只知一味的批评孩子以求得暂时的平静,但过后这些幼儿还依然如故。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1.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 西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里品质。如果环境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其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的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2 2.提高家长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危害严重性的认识。 首先,家长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当成是孩子一时的情绪化行为和偶然行为,从而以“孩子还小”作为心理安慰。一旦产生这种行为,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家长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调整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少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间接、委婉的办法,努力改变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方法。同时,通过家长园地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逐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在与“攻击性行为”幼儿家长的联系中,应改变以往那种只是一味告状的做法,而是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这样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各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只是一味的学习模仿,因此作为成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给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邻居、朋友、亲戚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就可以与他们共同合作,相互探讨,从而帮助自己的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同时也可以从别的家长身上吸取他们的教育方式和经验 3(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 家长应与幼儿园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上步伐一致,家长在家及时监督,老师在幼儿园及时引导,双方共同探讨教育,以便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往往面对的是被小朋友回避、拒绝,被成人训斥的氛围。因此,应试图利用“皮格马翁效应”对幼儿施加正面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凡凡把自己比做,把宁宁当作小偷,并用玩具手枪对准宁宁开去,还用擒拿的方法一下把宁宁摔倒在地。无辜的宁宁哭着跑来告状,凡凡意识到闯祸了,站在一边等着挨训。我把凡凡叫过来问:“你是不是很喜欢当警察,”凡凡使劲儿点头。我接着说:“警察能抓坏蛋,警察很勇敢,凡凡也很勇敢,对不对,”凡凡更加使劲地点头。我又问凡凡:“你喜不喜欢警察,”凡凡说:“喜欢。”我又说:“你不能把小朋友当小偷打,那多疼呀~你俩个用玩具插个警察和小偷,玩游戏好不好,”两个孩子很高兴,我示意凡凡向宁宁道了个歉,随后,俩人高高兴兴地去玩游戏了。 3 4(调节好幼儿的情绪 1?父母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惹父母生气了,做父母的首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出现暴力行为;其次做父母的也不要在高兴时把孩子捧到天上,不高兴时对孩子大打出手,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 2?父母要调节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果孩子的情绪不好,很激动,家长不如引导他转移注意力。如: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玩的游戏;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可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3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尽量做到不争吵,不打闹,做好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中,从而产生幸福感;同时,父母要多带孩子去和别的小朋友交往,给孩子提供煅炼的机会,从中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5(允许幼儿合理宣泄 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比如,好问、好探索的幼儿应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步引导幼儿去寻找,把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态度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 所以,对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幼儿,家长和老师要适时引导他们恰当的情绪发泄。比如组织一些户外体育游戏,为孩子的紧张情绪缓冲减压;经常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变幼儿的情绪,使他们慢慢变得温和、宽容、冷静,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6(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孩子正确的非攻击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4 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这就是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幼儿期最富于模仿性,成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幼儿的具体榜样。所以父母教育子女应从自身做起,使幼儿能从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外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矫正的重点不在于训话、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在于及时使孩子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方法,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终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三、给被攻击幼儿家长的建议 1、家长要摆脱“自己的孩子被人欺侮”的心态,“以牙还牙”只会制造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一旦被攻击的幼儿尝到攻击的甜头,很容易造成幼儿从被人人攻击走向攻击别人。 2、家长要教给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通过改善社会交往技能使孩子学会与人友好想处;遭遇攻击时通过大声喊叫等引起第三者的注意或通过逃跑躲过冲突等。 3、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不畏强暴的勇敢精神,对于性格胆小懦弱的孩子,家长要除去撑在孩子头的保护伞,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可以通过探险等亲子活动,使孩子学会坚强。 综上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往往受生理的、心理的适应,造成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幼儿时期是实行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一阶段对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难免使孩子出现不合理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切忌用粗暴的方式惩罚儿童,平时,教育者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以人为善的品格,这才能铲除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土壤,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李旭大 《我们教育孩子的观念 》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2、宋宁 《幼儿攻击行为之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3):46-48 6 7
/
本文档为【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