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2018-01-22 19页 doc 4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 唐忆文屠炬黄胡郑燕詹歆晔 陈心恺孙征宇杨楠桢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 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从园区规划到场馆建设.从示 范应用到技术展示,低碳理念贯穿于各个层面,各 个阶段,成功地将世博园区打造成为传播,推广和 实践低碳经济理念的示范区.对推进上海建设低碳 城市具有重要影响力. 1世博低碳展示的亮点 11综合性 本届世博会低碳经济展示是世博会历史上首 次以"低碳"为主题的全视角,全方位,全覆盖,全过 程的...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 唐忆文屠炬黄胡郑燕詹歆晔 陈心恺孙征宇杨楠桢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 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从园区规划到场馆建设.从示 范应用到技术展示,低碳理念贯穿于各个层面,各 个阶段,成功地将世博园区打造成为传播,推广和 实践低碳经济理念的示范区.对推进上海建设低碳 城市具有重要影响力. 1世博低碳展示的亮点 11综合性 本届世博会低碳经济展示是世博会历史上首 次以"低碳"为主题的全视角,全方位,全覆盖,全过 程的综合性展示,为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参观者 全面,直观,深入地展现了"低碳经济"的各个环节. 1.2创新性 本届世博会展示了大量先进的新能源,节能和 低碳技术,并且在低碳经济的展示形式,低碳理念 的宣传机制以及低碳技术和产品展示的表现手法 上都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1.3实践性 本届世博会的低碳经济展示立足"低碳世博" 的核心理念,引导参展场馆和参观者积极参与全面 实践"低碳"发展的行动,通过案例展示,互动体验 和示范应用等手段,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低碳发 展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为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4引领性 本届世博会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低碳技 术"试验田",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发电,新 能源汽车,智能电网,TD—LTE,LED照明工程等示 范技术获得了大规模应用;同时,立体绿化,垃圾气 力输送,智能化节能家电等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 点领域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些应用和展示为未来 经济和生活的发展指引出一条绿色,清洁,节能,智 能的道路. 2世博低碳展示的重点 本届世博会的低碳经济展示紧扣"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突出"低碳世博"的内 涵,围绕园区规划,场馆建设,成果展示,理念宣传 等各项环节,在能源,建筑,交通,市政,产业,生活 六个领域展示和应用了先进的低碳产品和技术. 2.1低碳能源 1)清洁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大量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本届 世博会规模最大,技术应用最密集的新能源技 术,园区内的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 等标志性建筑屋顶和玻璃幕墙上安装的太阳能发 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每年大约可以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000吨,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 阳能光伏示范区.此外,日本馆展示了应用薄膜太 阳能电池技术的发电窗;比利时欧盟馆,荷兰馆,意 大利馆,瑞士馆等展示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在交 通领域的应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主要应用于零 碳馆和上海企业联合馆,比利时欧盟馆等展示了太 【作者简介】唐亿文,女,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长 SHANGHAIcONSERVATIONi01 阳能光热发电站. (2)江水源热泵是世博园区内新能源利用的 又一亮点.世博轴,演艺中心,世博中心,城市最佳 实践区等区域集成应用了江水源热泵和桩基地源 热泵技术,供冷供热覆盖面积合计达到61.8万平方 米,相当于每年节电量约1907万千瓦时,可实现二 氧化碳减排45739吨. (3)首次大规模展示生物质能.中国馆,日本 馆,比利时欧盟馆展示了微藻固碳技术及微藻制柴 油技术.希腊馆,蒙特利尔馆,台北馆,零碳馆展示 了垃圾发电技术.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馆及实践 区集中展示了木材发电技术. (4)风电展示.本届世博会的风电技术以展示 为主,包括微风发电技术等陆上风电技术及海上风 电技术,在国家电网馆,不莱梅案例馆应用了风电 技术. (5)海洋能展示.中国船舶馆展示了舰载洋流 能发电机组. 2)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次世博会试点应用和集 中展示的能源高效利用产品和实例主要有以下几 类: (1)区域供能系统.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 心应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未来馆应用了分布式供 能系统(冷热电三联供),多个展馆展示了分布式供 能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 (2)LED绿色照明在本届世博会获得了广泛的 应用.世博园区内共有10.3亿颗LED芯片使用,成 为全球最集中地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示范区,场馆 室内照明光源中约有80%采用了LED绿色光源,较 普通白炽灯省电90%左右;先进的OLED照明技术 也在德国馆得到应用展示. (3)部分场馆展示了先进节能设备.日本馆,德 国馆,沪上生态家,远大馆等多个馆展示了节能空 调,节能冰箱,家用燃料电池等家用节能设备.瑞典 馆展示了运用滚动轴承减少机械旋转的摩擦实现 节能的抗磨擦技术;日本馆展示了利用汽车和建筑 机械等发动机的余热发电的热电堆及应用压差发 电技术的发电地板. 2.2低碳建筑 园区内的255个场馆均运用低碳建筑的理念 设计并建造,集中展示了从建筑设计到使用全过程 低碳的技术与理念. 1)低碳建筑设计得到重视.建筑的设计与终 端用能方法密切相关,本届世博会从多方面展示了 各类低碳建筑设计理念. (1)自然采光.典型案例如世博轴通过阳光谷 将阳光导入地下,满足地下空间日间的照明需求; 日本馆与万科馆顶部使用ETFE薄膜,可透过部分 阳光,减少人工照明能耗;英国馆通过表面的数千 根亚力克管将阳光引人室内,营造出繁星一般的效 果. (2)自然通风.万科馆采用风压与热压两种自 然通风模式减少空调与通风系统使用;日本馆通过 建筑顶部的---~E循环呼吸柱及三个呼吸孔引入室 外自然空气,改善室内环境;沪上生态家将自然通 风作为主要生态元素之一;汉堡案例馆应用了德国 被动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 (3)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 馆等建筑都在屋顶,玻璃幕墙上安装了光伏发电系 统,并与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总装机容量超过 4.68兆瓦.年均发电可达408万千瓦时. 2)低碳建材得到广泛利用.本届世博会场馆大 量利用了节能环保及循环利用的建材,可分为三 类: (1)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如中国石油馆使用 聚碳酸酯材料,日本馆与万科馆采用ETFE薄膜材 料,卢森堡馆,澳大利亚馆以耐候钢为主要建材,瑞 士馆采用大豆纤维材料,意大利馆采用Low—E低辐 射玻璃,德国馆展示isofloc生态隔热材料等起到透 光,隔热保温,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减少日常维护 等作用. (2)循环利用材料.上海企业联合馆外墙由CD 光盘回收制造的聚碳酸酯透明塑料管制成;芬兰馆 的外墙装饰由废纸和回收塑料制成的木塑复合材 N 麓Gt4,,AIENERGYCONSERV… 料组成;零碳馆采用混合型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 料,其中含有50%的煤灰,矿渣等建筑废料. (3)传统建材的新型利用.竹子,木材,藤条等 传统建筑材料得到了创新利用,如越南馆从内到外 由竹子制成,具有隔热保温的性能;温哥华案例馆 整体采用木结构建筑,西班牙馆外墙装饰由藤条板 组成,不采用染料,具有一定的防火防湿性. 3)新型设备得到示范应用.高效空调与新风系 统得到综合应用,世博所有场馆均采用了非电空 调.节能空调,节能冰箱,家用燃料电池等家用节能 设备在日本馆,德国馆,沪上生态家,远大馆等馆得 到展示.此外,运用低碳能源的江水源热泵和LED 绿色照明等新型设备在世博园内得到大量应用. 2.3低碳交通 上海世博会交通体系充分体现了"低碳交通" 的理念,从交通出行结构,交通智能技术,交通低碳 机制等各个方面打造低碳交通系统,力争实现"园 区内零排放,园区周边低排放"的目标. 1)以公共交通为核心打造集约化交通网络. 上海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系统,为了缓解世博会每天 数十万客流的问题,形成以"地面公交为基础,轨道 交通为主题,世博专线为骨干,限制小汽车直达"的 集约化交通网络. 2)以新兴技术为核心打造新能源汽车体系. 本次世博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集中应用和展示的场 所.从应用角度来看,世博会大量地运主要聚焦在 三大方向: (1)混合动力车,园区共运用混合动力车500 辆. (2)纯电动车,园区共运用纯电动汽车321辆. (3)燃料电池车,园区共运用燃料电池汽车 196辆.除了大量运用新能源车作为世博园交通工 具外,各个展馆也大量地展示了许多运用前沿技 术,尚未产业化的新能源汽车.包括通用馆的EN— V电动联网概念车,日本馆的单人电动汽车,荷兰 馆和比利时一欧盟馆的太阳能汽车,意大利馆的法 拉利混合动力跑车,葡萄牙馆的电动汽车和充电站 以及法国,丹麦等等国家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众多新 能源概念车. 3)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打造智能交通体系.本次 世博会将先进的信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传感技 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 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出行综合信息服务诱导系统, 公共停车服务系统,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 为引导游客出行,支撑世博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及支持. 2.4低碳市政 1)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 (1)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方面,世博园 区主要采用了生态浮岛,浮床种植,水生植物生态 修复,生态护岸及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来进行河道 与景观水体修复及水质维护,白莲泾,后滩湿地公 园的水环境得到优化. (2)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雨水收集利用是 本届世博场馆的一大特色,预计可节约自来水约 100多万立方米. (3)在饮用水方面,大阪案例馆展示了将下水道 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生化块和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以 及将海水处理为淡水的反浸透膜等一系列尖端技术. (4)在城市水环境及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瑞士 日内瓦,苏黎世和巴塞尔联合案例馆,杭州,广州, 伊兹密尔案例馆都体现了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存,荷兰鹿特丹仿制的水广场更展现了欧洲水都的 独特魅力. 2)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 (1)在垃圾收集清运环节,世博会研发采用了 国际领先的垃圾气力输送技术,应用于世博中心, 中国馆,主题馆和文化中心等核心区域. (2)在资源回收利用环节,世博建设,运营过程 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均加以回收利用,资 源化利用达到5O%以上. (3)在垃圾处理环节,瑞典马尔默案例展示了 先进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经过分类回收和资 源化利用后,不能利用的部分被安全清洁地焚烧, 上海苟能 sHAN.HAlN..ON . SERVATFON03 产生电力供应城市,整个过程全部符合当地严格的 环境. (4)在城市垃圾的系统化管理方面,台北案例 馆展示了台北市十年来"垃圾减量,回收,再利用" 的实践,通过新的管理模式,城市垃圾的产生量将 大大减少,而且多数可回收垃圾可以实现再利用, 无需掩埋. 3)城市生态绿化. (1)世博园区生态绿化技术运用的典型案例是 资源型生态透水路面,植物改良修复土壤技术,耐 践踏草坪,生态绿萍,屋顶景观绿化及生态水处理; 世博会主题馆生态墙;世博"沪上.生态家"室内花 绿化技术. (2)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则体现了立体绿化的 理念.沪上生态家展示了建筑墙体,屋顶与绿化的 结合,并采用智能化控制绿化微灌系统.阿尔萨斯 案例馆利用流水,青枝绿叶打造生态墙水幕太阳能 建筑,使新能源建筑完美地与城市绿化相结合.相 比之下,马德里的"空气树"则更注重植物元素,建 筑的主要作用即为将绿化立体化,从而增强美化环 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效. 2.5低碳产业 本次世博会,从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中,众多 应用和展示的相关产业都体现了"低碳"的特色,信 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都纳入了广 义的低碳产业范畴内.从狭义角度进行梳理,主要 包括以下四大产业: 1)新能源产业.本届世博会首创"低碳世博"的 理念,在演绎"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三大主 题的过程中.园区内应用,展示了大量的包括太阳 能设备,风能发电,海洋能装备,生物质能等各种新 能源产业,展示了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世博会大量应用来看, 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三大产业已经基 本进入产业化阶段,而电动联网概念车,单人电动 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概念车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 还未大量投产. 3J新材料产业.在本届世博会上,有别于传统 建筑材料的新建筑材料产业得到了集中展示与大 规模应用,包括新型材料,循环利用材料及传统材 料的创新利用.除了各个场馆建造中使用的高性能 氟碳涂料,高强度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ETFE薄 膜,耐候钢,大豆纤维,低辐射玻璃,生态隔热材料 外,各场馆中也展示了正在研发和即将产业化的新 材料,如可自然降解与回收利用的织物材料,可储 能调节室内温度的相交建筑材料,可用于绿化种植 的储水颗粒材料,具有极佳稳定性与延展性的人造 蜘蛛丝材料,用于压力注塑的高流动性工程塑料材 料,温度波动下膨胀几乎为零的无孔无机微晶玻璃 材料,由石油衍生品制成的轻量高强度碳纤维材料 等新材料,充分体现了新材料产业未来巨大的市场 前景. 4)节能环保产业.世博园区应用,展示了大量 的节能环保产业.节能产业主要有以下区域供能方 面;有建筑节能方面,有设备节能方面.环保产业主 要有水环境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垃圾处理和生态 绿化.随着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 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机遇愈加变大. 2.6低碳社会 本届世博会上集中展示了在家居生活和社区 建设中的低碳生活方式,并在机制构建方面作出了 有益尝试. 1)低碳家居注重通过智能化的科技和管理减 少居室生活的能源物质消耗.伴随着以物联网为代 表的更智能和更人性化的科技支撑,居室能源管理 更加精细化,按需管理,降低能耗. (1)高效的居室用能管理.思科馆展示了基于 物联网的智能家庭能源控制,国家电网馆展出的智 能电网能够帮助每个家庭实现远程控制家庭电器. (2)主动的居室节能设计和系统.由西门 子提供的完整的楼宇解决方案为德国汉堡案例实 现能源的节约利用,智能化控制的照明和电动窗帘 实现了对自然光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有效降低 40%以上的能耗,而楼宇自控系统则防止热量流 04NGHAIE…. 失,保持了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 (3)生活习惯的低碳化.在技术普及前,小小的 生活习惯也能起到节能减碳的效果.德国汉堡馆有 工作人员提示随手关门,降低居室内外的热交换. 积极的生活习惯能够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 中. 2)低碳社区是指通过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 和碳中和机制等实现社区范围内较低的碳排放.低 碳社区有两种实现方式: (1)被动的低碳社区,这类社区主要依靠普及 低碳生活方式,从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出发,实 现纯朴的低碳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许多国家馆展 示了和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 如非洲和中美洲国家集中展示了各自的传统生活; 马尔代夫展示了依托旅游业发展起来的美丽优雅 的现代生活:宁波滕头案例提倡天地合一的乡村生 艺术等精神世界 活.这些社区生活简单快乐,文化, 丰富,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愈发显示出其对 城市居民的吸引能力. (2)主动的低碳社区,这类社区主要依靠先进 的低碳技术,辅以碳中和机制实现社区的低碳化. 伦敦案例以世界首个零碳社区——贝丁顿社区为 原型,通过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实现零 碳排放.马尔默"Bo01"住宅区又被称为"明日之 城",是瑞典第一个零排放社区,能源100%采用当 地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固体废弃物全部经过资源化利用处理. 3)低碳机制是指运用经济,金融等手段实现碳 交易的机制.本届世博会接待参观游客约7200万 人次,产生碳排放900多万吨.其中,世博会将通过 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承担150万吨的碳排放,其余 750万吨碳排放将通过公众自行购买.目前,碳中 和已经覆盖了世博会的多个层面. (1)场馆方面,比利时欧盟馆,葡萄牙馆等白行 承诺抵消碳排放,联合国馆和万科馆通过上海能源 环境交易平台购买碳减排指标中和场馆建设和运 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2)参观者方面,启动了"世博绿色出行活动". 吸引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 3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上海要借助世博实践与经验,结合城市建设, 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全方位地推进低 碳城市的建设. 3.1以推进新城建设和iEt城改造为重点内容, 强化低碳城市系统建设 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碳 锁定性,一旦建成就决定了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碳排 放水平.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上海城市规划和布 局要更加强调能源系统优化和生态保护,能源体系 要进一步优化,市政建设要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和经 久耐用,城市交通要更加强调公交优先,合理组织 和低碳运输工具的应用,从而实现"低碳,绿色,生 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 1)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城市尤为重要. (1)能源供应结构调整要突出"清洁,低碳",从 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向更多利用低碳能源转变.严格 控制煤炭总量;大力增加清洁能源资源及绿色外来 电的供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促进传统化 石能源绿色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能源供应方式调整要突出"安全,高效",从 集中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转变.优化供能系统布 局,持续推进电力"上大压小",增强天然气发电能 力,积极发展热电联供与分布式供能系统,形成大 中小相互调节,互为补充,安全高效的供应体系. (3)能源平衡模式调整要突出"互动,智能",从 注重保障资源供应向供应侧与需求侧双向互动转 变.结合本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 积极开展智能电表和家域网试点,逐步建设和完善 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发展基于用户端应用的智能电 网互动平台,引导能源消费模式积极转变. (4)鼓励因地制宜,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清洁,高 效的能源基础设施,积极运用技术成熟的低碳能源 SHANGHAIENERGYONSERVAT}ON 为探索城市型低碳能源的应用开发模 技术和产品, 式,积极打造多能互补,能效较高,特点鲜明的低碳 能源综合利用区域,搭建集技术试点,衍生品开发, 应用展示,监测检测中心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平台.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与常规 能源形成多能互补,促进区域的能源资源特点转化 为供能特色.通过区域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供能 方式的优化匹配,输配系统的智能化提升,促进能 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 全面提升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同时也为探索具有 可复制性的低碳样板区域奠定基础. 2)构建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以实施城市 公交优先战略为核心,以推广应用智能交通信息技 术与低碳交通工具为手段,加快构建高效,清洁的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举措. (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固化"公交优先"的理 念.特别在新城建设中,优先牢固"公交优先"的理 念,在规划用地,设施建设,路权通行和政策扶持等 方面强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结合新城的人口规 模,空间布局等特点,加强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P+ R换乘体系建设,推进步行设施系统的规划建设, 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 (2)结合城市建设推进智能化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采用先进信息,通讯,传 感,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交通信息采集,分析 处理系统与信息发布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在系统中 的有效流通,提高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引导合理的 交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交通运输的潜力. (3)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后世博的推广与应 用.通过在世博园区内大规模采用新能源汽车,跟 踪各类新能源车辆的技术特点,总结运营管理与后 勤保障经验,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结合地区特点选择 合适线路或区域,全面实践"+城千辆"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应用示范工程. 3)推进城市市政建设低碳化.本届世博会在 城市市政领域给上海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结合 上海特点应选择性地试点推广. (1)在水资源方面,在管网规划中要高度关注 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 推进回用管网建设,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循环 利用方式预留空间;结合旧城改造适度扩大水面面 积,形成连通水系,注重恢复和完善城市水体的生 态服务功能,跻身世界级亲水城市行列. (2)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应健全废弃物回 收利用体系,尽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 统,发展高效,清洁,经济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3)在绿化方面,注重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城 市碳汇,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森林和立体绿化建设, 建立沟通市中心与新城的生态廊道,改善上海城市 生态环境. 3.2以严格绿色建筑规范标准为强制性手段. 引领全国低碳建筑发展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建筑总面积已超 过8亿平方米,未来每年新增建筑面积3500万平方 米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8%左右,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从国际水平来看,发达国家 可见,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为1/3左右,上海的建筑能耗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作为我国经济 最发达地区之一,上海应在建筑的设计,规划,建 筑,运营等全过程贯穿低碳节能理念.以严格建筑 规范标准,完善建筑检测体系为手段,领先全国低 碳建筑发展. 1)严格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可借鉴德国 建筑能效证书的成功经验,引入建筑物能效标准与 标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上海实际情况,从建 筑实际能源需求量出发,细化建筑节能的量化指 标,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筑节能标准,以保障 上海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与效果. 2)设立低碳建筑准入要求.上海可借鉴弗莱 堡,巴塞罗那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示范城区招商 时设置约束性指标,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绿 色建筑标准,新建住宅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 并做好区内的低碳交通,分布式供能等配套规划. 圆NGHAIENERGYCONSERVA-iIO 3)完善建筑用能监测体系.目前我国建筑用 能监测以少量抽样调查为主,缺乏详实可靠的建筑 能源消费数据.上海可参考思科馆,国家电网馆等 参展内容,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 搭建在线建筑用能监测体系,获得详实,可信的建 筑能源消费数据,更好地监测建筑节能的运行效 果,并为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可靠的数 据支撑. 3.3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 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力度 将产业发展重点从传统高能 优化产业结构, 耗,高排放产业向以低污染,低能耗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升级是上海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的重 要环节.上海要总结本次世搏会低碳经济展示经 验,结合自身特色,聚焦发展新兴产业,抓牢这新一 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低碳经济有序发展. 1)大力提升上海新兴产业规模和能级.从低 碳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上海应从新兴产业中进一 步聚焦细分发展方向.在新能源产业中,聚焦核电, 风电和太阳能产业.核电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 成套能力;风电要实现大型海上风机产业化;太阳 能重点发展薄膜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油电混 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新材料产业 中重点发展特种钢,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 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同时,大力推动能源服务业 发展,上海应未雨绸缪,积极培育和发展包括工程 服务,节能服务,以及绿色金融等特色能源服务业, 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低碳科技在上海低碳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示 范和技术攻关.上海要通过结合自身低碳产业发展 方向,在世博会后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广低碳技术的 示范应用.并且挑选部分代表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方 向的关键技术,组织各部门资源,集聚人力,财力, 物力的支撑,形成大量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争取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科技成果,并鼓励进行产业 化推进. 3)培育低碳产业领军企业.上海要充分利用 低碳企业资源,吸引集聚国际标杆企业.跟踪关注 本次世博会中展示和应用前沿低碳技术的国际企 通过引入外资, 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特征, 联盟合作等方式将这些标杆企业吸引集聚,并以此 作为低碳产业发展核心主体,带动国内企业发展, 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同时要充分应用世博低碳科 技,培育发展国内核心企业.推广世博低碳科技,培 育上海本土低碳产业主体.通过传统老牌企业技术 低碳创新,培育若干个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等方 式,逐渐成为低碳产业的发展主体,全面带动行业 发展. 3.4以持续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为发展平台, 提升低碳科技创新功能 上海和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不问断地与 国内外进行长期互信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 的科技理念和技术,集聚相关科技资源和人才. 1)搭建常态化的低碳科技平台.借鉴世博科 技交流机制,成立以宣传和推广低碳技术为宗旨的 低碳科技中心.以该中心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上 源于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交流,尤其要加强与欧 盟,美国和日本在前沿低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通过各种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 先进的低碳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技 术. 2)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目前,国际上 在低碳技术发展上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气候变化 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 技术,低碳产品认证等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将逐步 成熟.必须充分展开对低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分 析,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国际低碳技术 标准,理念,创新结合中国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际,制 定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技术标准,引 领我国低碳经济顺利发展. 3)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情报平台.为了低碳经 济保持良好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有效衔接,可通过成 立低碳经济发展情报平台,通过日常的资料和情报 收集,积累,掌握和熟悉市场状况,打造包括企业名 上海节蘸一 SHANGHAIENERGY.ON … SERVATtO 糍 N07 录等在内的专业信息库,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 参考. 3.5以综合性低碳实践区建设为主要突破口, 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建设低碳城市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充分借鉴本次世博城市最佳案例实践区的相关低 碳经济建设的案例,将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与自身 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低碳实践区特色,探 索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发展模式,等,应成 为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亮点. 1)牢固确立和推广低碳实践区制度.低碳经 济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上海发 展低碳经济不仅要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大战 略,更要符合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规则.同时,随着节 能减排考核和问责制形成,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 展将必然作为与GDP同等对待的重要任务指标. 打造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 要以低碳实践区作为新的体制机制的突破作为低 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创新型的制度模式. 上海必须充分总结低碳实践区在发展中的经验和 教训,进一步创新体制,将低碳实践区制度广泛应 用于城市化进程中. 2)探索低碳实践区管理和运作模式.低碳实 践区在上海建立尚属首次,在全新的背景和形势 下,上海三大低碳实践区必须承担起探索新的区域 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的重任.虹桥商务区开发是上 海创建以服务经济为特色的低碳实践区工程的重 中之重,不仅对上海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而且 对全国其他城市发展新型服务业集聚区也能发挥 示范带动效应.同样,临港和崇明低碳实践区也应 以低碳世博为契机,发挥世博后续效应,结合自身 的高端制造业和生态农业的特点,在低碳技术,低 碳设备,低碳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和运 作模式.通过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3)尝试制定低碳实践区的扶持政策.低碳实 践区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验田,除了认真贯彻落 实国家关于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优惠政 策外,可结合上海实际建立促进低碳实践区推广和 发展的法规体系.可尝试研究出台促进低碳实践区 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低碳发展基金,规 定每年新增财力的一部分投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 购,信贷担保等手段对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给予支 持.应探索创新低碳实践区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争 取设立碳排放交易平台,推动更多的减碳,低碳项 目参与国际碳交易,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在实践区内 建立碳信托基金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 开征碳税, 进低碳实践区发展拓宽资金渠道. 3.6以提高全社会民众低碳意识为引导方向, 构建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随着上海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用能也 将刚性增长."十一五"前三年上海居民生活用能年 均增长12-2%,已超过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年均7.5% 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提倡积极低碳的生活方 式,减缓用能刚性增长,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至关 重要的影响. 1)要将世博低碳宣传活动长期化,形成全社 会的宣传氛围.围绕本次世博会,上海市开展了形 式丰富多样,群众参与广泛的低碳宣传,这些活动 广泛发动市民关注世博,实践低碳,起到了良好的 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世博结束上海应总结成功经 验,长期开展群众关注认同,喜闻乐见的低碳宣传 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要将世博低碳生活理念普及化,形成全社 会的公众参与.本届世博会申办和举办过程中,社 会各界通过各种形式积累了低碳家居和出行的生 活经验和典型案例.世博后有必要切实推动这些低 碳生活经验的普及推广.鼓励公众积极实践. (1)政府机关要做好履行低碳生活的带头作 用,推动机关节能和绿色采购.在社区居民中推广 节能家电,节能照明灯具,节水节气设备等节能产 品,组织推广生活低碳经验,并积极倡导低碳绿色 的消费理念.企业要加强管理节能,提倡绿色办公, 并积极探索将世博绿色出行推广(下转第17页) 08NGHAIE…唧. 分布式供能专栏 通委员会,2008:P3 2.分布式能源系统:联产和联供,龚婕,华贵,沈 阳工程学院(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卷第1 期:P1-P5 3.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小型热电冷联产, 王振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第五届国 际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联盟年会论文集,2004: 44|一P453 4.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天然气空调发展 专项扶持办法,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建设和 交通委员会等,2008年12月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 加快推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 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125号) +一-4-"+一+一+一+一+一—-卜十++"++*十-+-+-+一十一+一+一十-—+_一--+_一 --卜一—十一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一—--卜-—--卜—?卜-— ?一一—?卜-—— (上接第08页) 到商务出行领域. (2)政策保障方面,要建立低碳生活的技术支 撑平台,将绿色出行碳计算器进一步拓展,编制符 合上海城市生活特点的低碳生活计算器,引导公众 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研究建立低碳标准体系, 实施低碳产品标识制度,对市民采购节能产品适当 给予财政补贴.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高 决策透明度,在能源价格,市政建设,环境和生态保 护等低碳生活相关领域作充分宣传和广泛动员,为 政策推进作好铺垫. 形成全社 3)要将世博低碳社区模式实践化, 会的示范引领.结合在虹桥商务区,临港新城,崇明 正在推进的低碳经济实践区建设,建设一批亮点突 出,特色鲜明,模式创新的低碳功能区域.同时,以 街道,社区为单位,结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和命名一批贴近公众生活,便于经验推广的低 碳生活试点.研究整体引进世博参展的零碳社区案 例,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借力世博推动上海社区建 设和城市发展. 4)要将世博低碳机制创新应用化,形成全社会 的共同责任.总结世博"绿色出行基金"运作经验,依 托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平台,扩大低 碳扶持基金,吸引企业和个人自愿抵消碳排放.广泛 宣传申博办博过程中的低碳理念,推动上海国际会 展服务业发展低碳化特色,推动上海低碳机制的持 久创新.鼓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自愿 承担碳减排义务,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上海市节能协会 《上海节能》杂志编辑部 为适应当前加强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更 方便为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在 市经济信息化委统一安排下,经协会七届四次理 事会批准,上海市节能协会定于2011年3月1日 迁址到虹口区花园坊上海节能环保园区办公,《上 海节能》杂志编辑部也迁往同一地址办公. 自2011年3一月1日起,凡寄往协会和编辑 部的邮件及工作联系等事宣请按新地址办理. 上海市节能协会新办公地址及有关通讯方 迁址启事 式如下: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一路121号花园坊A1幢 718室 邮编=200083 电话:60805335转接各分机 传真:60805315 上海市节能协会 《上海节能》杂志编辑部 20i1年2月15日 SHANGHAiENERGYONSERVATiONt17
/
本文档为【世博低碳和上海低碳城市建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