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中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

2017-10-14 14页 doc 72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高中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 英译汉是国内英语考试特有的题型,因此做惯了多项选择的考生做英译汉时如临大敌;因为它的难度大,许多英语基础不是太差的考生做这类题时也觉得如履薄冰。一句话,英译汉是一种令人伤脑筋的题型。但是,像英语学习本身一样,只要用心钻研、寻找规律,英译汉也是可以突破的。 组长:管彦敏 组员:聂尚芳、汪昊增、吴华英、蔡婷、傅伟强、杨卫明 指导老师:张秀香 有位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了两位二十岁左右西班牙 小伙子和中国小伙子,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内用英语写同一篇作文,结 果,西班牙小伙子潇...
高中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
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 英译汉是国内英语考试特有的题型,因此做惯了多项选择的考生做英译汉时如临大敌;因为它的难度大,许多英语基础不是太差的考生做这类题时也觉得如履薄冰。一句话,英译汉是一种令人伤脑筋的题型。但是,像英语学习本身一样,只要用心钻研、寻找规律,英译汉也是可以突破的。 组长:管彦敏 组员:聂尚芳、汪昊增、吴华英、蔡婷、傅伟强、杨卫明 指导老师:张秀香 有位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了两位二十岁左右西班牙 小伙子和中国小伙子,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内用英语写同一篇作文,结 果,西班牙小伙子潇潇洒洒地写了五百多字,意思表达基本明了,但 拼写语法错误不胜枚举,改动处不多;而中国小伙子只拘谨地写了不 到三百字,拼写错误不多,但语法改动不下二十余处,使人难以流畅 地阅读。显然,前者只注意思想表达,后者则有很强语法意识——— 生怕犯语法错误,这种意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思想表达。由此可见,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人,会有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学习新语言 时,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这种习惯带到新语言里去,产生这样或那样不 良结果。 值得一提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方法确在许多方面存在着 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确确在束缚着中国学生,成为他们英文写作中拦 路虎,使他们不能畅所欲言,不能准确而简洁地表达思想。因此,本 文就大学英语写作中常出现问题谈谈英汉表达几种差异。 一、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英美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英 美人思维方式是直线式,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 (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 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原则。请看短文: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1)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2)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 (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 (4)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上面这则短文中,主题句(main idea sentence)也就是文章中 心是第一句,(1)(2)(3)(4)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 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 谓“前因后果”,如果要表达相同意思,我们通常这样说: 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 别人撞,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疼痛,所以说,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 运动。 再比如写下面一则便条,因你母亲突然生病,周末你不能和汤 姆去跳舞了,你找了舞跳得很好时黛来代替你,并表示抱歉。 此英语便条为: July 6, 2002 Dear Tom, 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 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 In order not to disappoint you, I have asked Shi Dai to take my place. She is a better dancer, I think. My regrets. Joe 从便条中可以看出,英语表达先“果”—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后“因”—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 即所谓“先果后因”。 一般来说,在单个句子中,英语句子也是先中心,也就是将主 要思想、结果放在句首,放在主句里表达;而汉语正相反,一般为后 中心,主要观点、信息往往放在句末。如: 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因为他病了,昨天他不得不呆在家里。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 生活中既然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所以说,大学生用英文写作时,就要按照英美人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避免写出中国式英语。 二、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英汉句子结构特点。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相距甚远,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来比喻英语句子,即英语句子是由断不可缺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宛如节节相连竹子;而汉语句子则被比喻为“流水句法”,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仍行文流畅。所以说,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英语句子中如果少了连接词如or,but,if,so,because,when,although , in order that,so that,所要表达意思就支离破碎了,而汉语如没连接词,只从句子本身意思就可以把概念或关系表达清楚。如: Conquer the desires, or they will conquer you. 你如不能战胜欲念,欲念将要战胜你。 An English 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三、就是因为英语中各种连接词与替代词广泛使用,使得英语中出现“多枝共干”式长句,复合句;汉语则常用短句,简单句。请 看下面一个英语长句以及其汉意。 It was on a Sunday evening, when he was lying in the orchard listening to a blackbird and composing a love poem, that he heard the gate swing to,and saw the girl coming running among the trees, with the red cheeked, stolid Joe in swift pursuit.一个星期日傍晚,他正躺在果园 里,一面在听画眉鸟啁啾,一面在写一首爱情诗,忽然听得大门砰地 关上,接着看见那姑娘从树丛里奔出来,后面飞跟着那呆头呆脑红脸 乔。 这是个英语强调句,其重心是:he heard the gate swing to and saw the girl coming running among the trees, 而when he was lying in the orchard listening to a blackbird and com posing a love poem.是一个 时间状语从句,这两个句子通过it was„„that„„这个强调句型巧妙 地合为一个复合长句,整个句子简单明了,结构紧凑,若用汉语表达 则须分成好几个短句。再如: The president said at a conference dominated by questions on yesterday's election results that he could not explain why the Republicans had suffered such a widespread defeat, which in the end would deprive the Republican Party of long-held superiority in the House.在一次记者 招待会上,问题集中于昨天选举结果,总统就此发了言。他说他不能 理解为什么共和党遭到了这样大失败。这种情况最终会使共和党失去 在众议院长期享有优势。 这个英语长句是由一个带有分词短语主句,两个宾语从句和一 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组成,整个句子主干简单明了:The president said„„that„„,若用汉语来表达,须把此长句拆开分成三个单句来分别叙述。 四、英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被动句多。英语重物称,常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词语作主语,由于这些“无灵”物称充当主语,使得被动句大兴其道。在英语被动句里,不必强调动作施行者,就将其置于句尾由by连接;不必、不愿或不便言明动作施行者,就干脆将其省略。相对而言,汉语习惯于人称化表达,主语常常是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物体,所以汉语中主动句多。请看例句: It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there is a fir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rt and the liver.长期以来,大家知道心脏与肝脏关系是最主要。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practically destroyed by the big fire.大火几乎使这家有名旅馆全部毁灭。 They were given a hearty welcome.他们受到热烈欢迎。 五、英语又一显著特点是其丰富时态。不同语言具有不同时态,有语言甚至很少或没有时态,汉语基本上就是借助词汇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汉语动词除了只有“着”、“了”、“过”若干说法与英语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对外,别无其他与英语相对应时体形式;而英语不仅有时态,而且种类繁多(共有16种时态),区分细微,习惯性强。英语就是通过这些固定语法手段将动作进行过程与状况描绘得更准确更精细,有时甚至能表达说话人感情色彩。如: You're always asking me such questions! 你老是问我这样问题~(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厌烦) I am now living in a very pleasant flat.我现在住在一间非常舒适公寓里。(用现在进行时表示满意) 所以,传递同样意思,英语只要选用合适时态就可以了,汉语则必须使用词汇手段。又如: 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ose who live, or have lived, in the shadow of death bring a mellow sweetness to everything they do.人们已经注意到大凡受到死亡威胁人或是死里逃生人对于他们所干任何事总是兴趣盎然。六、从词汇方面讲,英汉两种语言也有很大差异。就词组而言,英语中词组或短语可谓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与独立结构等,它们语法功能不一而足,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与表语等。如:Marriage may be compared to a cage: the birds outside despair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despair to get out.婚姻好比鸟笼,外面鸟儿想进进不去,里面鸟儿想出出不来。(不定式短语to get in,to get out作状语) I am utterly in the dark about the matter.我对这件事完全不知道。(介词词组in the dark作表语) Christmas is coming up.圣诞节就要到了。(动词短语come up作谓语) 相比之下,汉语更偏重以单音节或多音节单词为其基本句法成 分,而且其短语用法十分有限。 语言形成与发展深受本国、本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影响,英语、汉语也不例外。英语中某些词含义并不完全与汉语对等,比如lover这个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爱人”(丈夫或妻子),其实在西方lover指是情夫或情妇;再比如First Lady,在英美等国指是总统夫人或州长夫人,而在中国常会被误解,认为是“原配夫人”,说不定还会有“二奶”、“三姨太”之类;又如intellectual这个词,在英美等国其范围较小,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而多数中国人认为intellectual就是“知识分子”,而且汉语中知识分子所指范围很广,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生、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以及一切受过大学教育人都可以称为知识分子。 此外英语中许多词常常一词多义,它们所表达各个含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词或词组相对应,所以,在用英文写作时,一定要慎重地选词用词,以期贴切地表达思想。 本文想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这一角度谈谈英译汉的技巧。 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这个句子氏达30个单词,是个典型的复杂句。从内容上讲,它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It applies to... historians,二是historians的具体情况;从结构上讲,它是一个主句带两个由who引导的从句。尽管结构复杂、信息量大,这句话在英语里并不紊乱,因为句子结构环环相扣,语义清楚楚: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放在名词后面修饰这个名词,这是英语中较常见的表达形式,两个从句的语义既相对独立,又和主句连成一体。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成: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Traditional historians(or the former)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or the latter)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是表达方式略显平淡、罗嚏,这说明英语表达非常重视句子结构,句子结构上的适当安排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修饰成分过多或过长会造成喧宾夺主、语义含混。我们先看一看这句话的直译: 它同样适用于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的传统历史学家,和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 这样的译文倒是很忠实,但在表达上却不像是中文,译者译的时候费劲,读者读的时候也费劲。现在我们把译文调整一下: 它同样适用于传统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历史学家,传统历史学家(或前者)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或后者)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的研究方法。 很显然,调整后的译文给人更清楚、更顺畅的感觉。很巧的是,它与改写后的英语句子结构上更加接近,这说明汉语不需要通过复杂的结构提高表达水平,只要意思清楚、正确,表达方式上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句子往往比较长, 汉语句子则常常比较短。这一点上述例句的翻译已经表现得很清楚。弄清这一区别之后,翻译时会理所当然地摆脱原文的束缚,争取一定的主动,这便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get the meaning, forget the words”(得意忘言)。要想顺利完成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关键是要做好对英语长句的结构,把长句按意群切分成若干个小段。请看下面的例句: ?For example,they do not compensate for gross social inequality,and thus do not tell how able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 have been 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这句话长达31个单词。从结构上讲,它是主句(they do not...)+并列谓语(and do not...)+宾语从句(how able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条件状语从句(had he...);从资义上讲,它有四层意思:不能„因此不能„会有多大的才干„如果„。根据对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我们可以把它切分成四个小段: For example, they do not compensate for gross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us do not tell/how able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 have been,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由于每一小段包含一个意群,切分后我们就可以试译成: 例如,它们不能弥补巨大的社会不公,因此不能说明一个物质条件差的年轻人会有多大才干,如果他在较好的环境中长大。 这样的译文可以说已经很清楚,汉语也基本过得去,但仔细检查一下。我们仍然发现汉语表达中还有英语的影子,那就是表示条件的“如果„”放在句子最后不大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接下来我们就要讲一讲英语与汉语在这个方面的差异。 3(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所谓前重心是先说结果后说细节。后重心则是先说细节后说结果。由于汉语多把重心放在后面,上述译文应该修改成:„一个物质条件差的年轻人,如果在较好的环境中长大,会有多大才干。下面我们再看一例: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分析,这个句子可分成五段:主句(There is no...)+从句(whether...)+后置定语(peculiar to...)+选择性并列从句(or...)+后置定语(appropriate to...)。从语义上讲,主句讲的是结果,从句说的是细节。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中文译文的 表达顺序与原文正好相反: 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如果按英语的表达顺序来翻译,中文简直无法通顺。由于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有的考生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只好歪曲“there is no agreement”的意思,一厢情愿地译为“没有人同意”。“没有哪个赞成意见”等等,整个译文情屈聱牙,就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可见不了解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4(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英语里面经常使用被动结构,而汉语里却很少使用被动结构。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现在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这个句子有三个被动结构:...is imagined...,...be compared...,...be required...。第一个被动结构的后面有动作的发出者,这种被动有时只要把动作发出者提到前面就可以变成主动: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many imagine that...因此译起来也比较容易:“许多人认为„”这属于被动改主动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汉语不需做任何改动就能将被动译成主动,句中第二个被动结构就属于这种情况,be compared with可以直接译为“与„相比较”,因为“与„被比较”在汉语里显然是错误的。第三种情况则需要对整个句子做很大的调整才能正确处理好:句中第三个被动结构后面虽然有介词by引导动作发出者,但简单地交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显然行不通,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词的使用造成的,如代词they到底指什么,动词required在句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上的差异。 5(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在前面所举的例子当中,除?之外,其余均有代词出现:?中有it,?中有they,?中则有it和they,这说明英语常使用代词。汉语虽然也使用代词,但使用频率明显不如英语高。翻译时为了弄清句子的确切含义,不知道代词的指代情况往往是不行的,因为不明白主语是什么时谓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也无法确定,弄错了代词的所指更会使译文受到影响。如?中的it指前文提到的fal1acy(谬误),?中的they指的是文中谈论的test(测试),?中的it是形式主语,they则指前面提到的“these processes”,而“these processes”确切他说是指上文所说的“the process of these men of science”(这些科学家的思维过程)。由于这些代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译成汉语时往往必须还原为名词,这看起来是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实际上却是在考查你对句子的理解,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善于从文章中寻找线索,把句子的确切含义表达出来。现在我们看例?的中文翻译: 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相比较,他们并认为这些(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注意代词they译成了名词“„思维过程”; be required译成了“掌握”,不但被动没有了,而且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我们就自然会想到英汉表达的下一个区别。 6(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如require一词在英译汉句子中经常出现。我们的感觉是,这个词明明认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或者是明确知道它不是我们已经了解的那个词义。 其中原因可能很复杂,但英语中的两句俗语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一句是“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要知道一个词的意思就要看它周围是什么词);另一句是“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也就是说,词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新的含义。从原作者的角度来说,这个新的词义一般都是原有词义的引申;从翻译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引申便变成了推理。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recreate”词典上解释为“重新创造”和“娱乐”,但无论是“重新创造”还是“娱乐”都不符合句子的意思,因为历史既不能“重新创造”也不能“娱乐”“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过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常识上判断,recreate译成“再现”比较符合客观事实;因此这句话应译成: 尽管关于历史的定义和历史学家几乎一样多,现代实践最符合这样一种定义,即把历吏看作是对过去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解释。 注意代词one译成了名词“定义”。英语为什么用one,汉语为什么用“定义”,这又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另外一个区别。 7(英语多查化,汉语多重复。前面讲过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这一差别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表达相同概念时的差异:英语要么改变表达方式,要么换一个不同的词,如上面刚刚提到的one便是用代词代替名词,以避免重复使用definition一词,例?中的view...as和equate...with其实都是指“认为”或“把„看作是”,例?中的historical work和historical inquiry实际上都是“历史研究”的意思;译成汉语时则不一定要有这种变化,该重复时就重复,只要意思正确就行。前面各个例句中的译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重复现象,这便是最好的例证。下面我们看英汉表达的最后一个区别。 8(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所谓抽象实际上是指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表达方法,英译汉如果都是一看就明白的句子,那便失去了考这种题型的意义,所以考生感觉到很多英译汉句子都比较抽象是很正常的,而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明白句子的意思,因此译文中不能出现让人似懂非懂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确是英语中抽象的内容多,汉语中具体的内容多。请看下面的句子: ?Odd though it sounds, cosmic inflation is a scientifically plausible consequence of some respected ideas in elementary-particle physics,and many astrophysicists have been convinced 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decade that it is true the better part of a decade that it is true. 这句话有三个地方比较抽象:一是consequence,二是respected ideas,三是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decade。首先我们看一看consequence,它的词典意思是“后果、结果”,用这个词义来说明cosmic inflation(宇宙膨胀说)似乎没有切中要害,因为文章告诉我们它是从Big Bang(大爆炸论)发展起来的一种观点,确切他说应该是一种“推论”;respected ideas给人感觉好象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受尊敬的理论”显然不是清楚明白的中文,“公认的理论”才会让人一目了然:至于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decade,首先better一词用得比较怪,根据“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原则,我们应该从part和decade两个词推出better 在此相当于greater,而“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又是什么意思呢,用“Get the meaning,forget the words”的办法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地道的中文表达:“七八年”。下面是整句话的翻译:宇宙膨胀虽然听似奇特,但它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一些公认理论在科学上看来可信的推论,七八年来许多天体物理学家来一直认为这一学说是正确的。 将抽象变为具体需要有深厚的英语和汉语功底,只有用心学习、反复实践的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以上是英译汉所涉及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八大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就一定能攻克英译汉这座堡垒。
/
本文档为【高中英语研究性课题——英汉表达差异.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