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2017-11-09 7页 doc 22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时间:2011-04-22 11:54:1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英语习语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既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借以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后者,通过分析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从而揭示其文化负载。文化特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决定英汉习语不同的文化负载,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渊源,文化负载,文化特征 英语习语是人们在社...
[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 时间:2011-04-22 11:54:1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英语习语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既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借以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后者,通过分析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从而揭示其文化负载。文化特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决定英汉习语不同的文化负载,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渊源,文化负载,文化特征 英语习语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既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借以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就其广义上来说,习语泛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语和特殊的表达方法,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俚语,惯用语等。狭义上来说,习语是英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汪榕培,1997)。本文主要探讨后者,通过分析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从而揭示其文化负载。 一、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 文化(Culture )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耕耘,耕作”。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具有社会性;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一定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民族性。无论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看,文化都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的行为。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英语习语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免费论文。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化特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众多,主要产生于英语民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古代典故,文学作品和外来习语等。 1) 社会渊源 由于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英语习语的许多喻体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水手习语,军事习语,渔业习语,家庭习语,体育习语,狩猎习语等行业习语,还有大部分习 语产生于人们的兴趣爱好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如 tide over 顺利渡过;as close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 未雨绸缪;at daggersdrawn 剑拔弩张等来自军事术语; 还有一些习语来自家庭主妇的生活习俗,如 to wipe the floor 一败涂地;to stew in one'sjuice自作自受;有些动物和英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英语中存在大量和动物有关的习语,如:call offthe dogs 停止查询;give the reins to 放任自流;还有许多习语来自人们的衣食住行,如:put their heads together 集思广益;put the cart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还有一些习语表现了英语民族对颜色的喜好,如:be red with anger 恼羞成怒;brown horse 拍马屁;a red letter day 大喜之日等。 2)宗教渊源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全然不了解(他是什么人)”;还有很多习语和上帝有关,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 傻人有傻福;God speed you.祝你一路顺风;还有很多习语出自《圣经》,如 the salt of the earth 社会中坚;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清良莠;loaves and fishes 物质利益,all things for all men 八面玲珑等。 3)典故来源 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对英语习语产生重大影响。典故能使文章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然而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习语有the apple of discord ; the Sword of Damocles ; Homericlaughter 等;an ass in a lion's skin ;a dog in the manger ;to cry wolf ;to rise like the Phoenix from theashes等源于《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like a Trojan 英勇顽强;the web of Penelope 缓兵之计等出自《荷马史诗》。 许多英语习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尽管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于300多年以前,但是他的剧本中的许多台词流传至今。有些话已经成了日常英语习语的一部分。例如: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不记仇; that’s all Greek to me 我对此一窍不通; all’swell that ends well 结果好就一切都好;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发亮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都有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已成为具有类似特征的人的代名词。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的人物或名称也已家喻户晓:a Cleopatra(克娄巴特拉),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权--这是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4) 源于外来语的英语习语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吸收许多外来语,其中英语习语受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的影响最大。这些外来习语带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又融合了英语的文化特征,文化色彩尤显突出,在习语中最富有文化内涵,反映出社会语言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中希腊神话为习语提供许多素材,如:a Herculean task 艰巨的任务;the razor's edge 生死关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还有一些习语借用于拉丁语,如:a storm in a tea-cup 小题大做;one's second self 得力助手;有些习语源于法语,如:be out of one’s element 不得其所;还 有一些习语来自德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等其他外来语,如:an ugly duckling 丑小鸭(丹麦语);tilt at windmills 与假想的对手作战(德语);paper tiger 纸老虎(汉语);second chop 二等(印度语);还有一些习语保留了外来词语的拼写和读音在此不再缀述。 二、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 英语习语是语言的基石,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经历,地理条件,传统习俗,民族风情,思维方式等关系密切。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决定英汉习语不同的文化负载,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的翻译也相应地出现和汉语文化重叠、文化互补和文化空缺现象。 1)文化重叠 人类文化千差万别,但由于外部条件和人类自身的共性,两种文化有时也会惊人地相似,表现在语言上就会出现文化重叠现象。英语习语作为文化的载体,也会出现和汉语文化吻合和一致。习语的比喻蕴涵着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的同一喻体英汉语义相同。例如:如释重负to take a load off one's mind;人多好办事 manyhands make light work;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A rat crossing thestreet is chased by all。在英语习语中有很多以heart (心)为例的表达方式和中文不谋而合,如:break one's heart 心碎;win the heart of a girl 赢得姑娘的芳心;a heavyheart 心情沉重;the hear aches心痛;black-hearted黑心的等。 2)文化冲突 文化特色丰富多彩,文化观念千差万别,英语习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英语习语的表达也会和汉语文化出现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现象。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形似意不似,貌合神离的假朋友,即所指意义相同但实用意义不同或正好相反的习语。有的英语习语表达的字面意思和汉语相近,但受文化特征的制约,含义却大相径庭;有的表达方式相同,而使用者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有的习语指称相同但联想意义各异。如laugh off one’s head和“笑掉大牙”,前者指to laugh in an extreme that one may,or beyond reasonable limits;而汉语“笑掉大牙”却是“看笑话”的意思。自食其言?toeat one’s own words 前者指说了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后者指收回自己说的话,一般多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使他丢脸。有些习语含有褒贬义,翻译时不可随意对应。免费论文。如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will appear带有贬义,而汉谚“说曹操”并无贬义。把“雨后春笋”与like mushrooms相对应也是不合 适的,前者指好的事物大量出现,且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英语中的mushroom往往同时含有“生长迅速、灭亡消失也迅速的意思”。 3)文化空缺 两个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文历史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英语文化所特有的语言现象在汉语文化中有时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或相近的表达,这就表现为英汉习语中的文化空缺。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英汉习语的深层联想就有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文化对其具有深刻的影响,英语习语中许多喻体都与航海业有关。如:all at sea 茫然不知所措;plain sail一帆风顺;to know the ropes了如指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汉语言与农业有着很大联系。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免费论文。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 存)等等。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人们的认知取向的差异,反映英语民情的习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说法,表现为文化空缺。还有一部分习语产生于英美特定的社会和政治制度,这些习语在汉语中也出现空白。 结论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英语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只有了解习语所承载的文化,才能了解英语习语。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作用下,体会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才能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Bassnett-MeGurie,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Methuen; 1983 2.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1991 3.Cook,Guy;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4.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Translat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5.蒋磊; 《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2001 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9.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0.王德春; 《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1.陈柏松;《英语习语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3 12.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4. 郁福敏;《英汉习语对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0
/
本文档为【[教学设计]浅议英语习语的文化负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