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长春工程学院

2017-09-02 11页 doc 27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50年代末,原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升格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招收培养河川枢纽与水电站建筑和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文明单 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百所大学之一。 二、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西校区(宽平大路)、东校区(同志街)和南校区(前进大街)等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2.50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7.94万?;运动场地总面积10.37万?;固定资产总值4.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121万册,电子图书32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建有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10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24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相对稳定的基地84个。 学校有1个吉林省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吉林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 三、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14人,教学科研人员总数为813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86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29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学科研人数的62.4%。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2人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1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被中国科学院和吉林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8人被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人才培养 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919人,其中本科生11724人,专科生、高职生2195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语系、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体育部、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防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 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九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年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 五、教研与科研 ”以来,全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十五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408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9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28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10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和省级优秀课程32门。 学校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近五年,我校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59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3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吉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授权专利3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835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47篇。在节能建筑、污水处理、供热通风、配电技术、勘查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所建树。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德国奥尔登堡应用科学大学、俄罗斯南部国立技术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英国佩思利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五年,共选派50余人次教师赴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外高校进行短期访问、交流或进修。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 校际交流 为了吸取国内外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丰富我们学院的教学工作,学院正在逐步展开 与国际友好学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我院已经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俄罗斯南方国立技术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与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办学 2000 年 9 月 6 日, 10 日,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校长鲁尼一行四人来我院,就进一步同我院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商谈并签署了《关于教学、科技合作的协议》等四项协议。这是学院在原水电高专与其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友好合作。 6 日上午 9 : 00 时,我院院长高为峰与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校长鲁尼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该校副校长卡尔巴捷尼卡以及两位校长夫人的陪同下进行了座谈。座谈间,高院长及鲁尼校长就各自学校的自然状况、占地面积、在校人数、师生比例、专业设置、办学条件等互相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磋商,尤其在教学及科研课题方面双方就合作意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座谈会结束后中俄双方互赠礼品,并合影留念。 9 月 8 日下午 2 : 00 时,“中外教育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在长春国际展览中心二楼会客厅举行。我院院长高为峰代表长春工程学院与俄南部国立工业大学校长鲁尼正式签署了“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关于教学科技合作的协议”“长春工程学院、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互派留学生协议”“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校级领导和教师互访协议”“联合举办大学生假期交流活动的协议”等四项协议。这标志着学院与俄罗斯国家高校进行实质性合作办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签字仪式后,双方领导来到我院在长春国际展览中心设置的展位前,观看了我院教学科研展览。学院俄语教师潘恒承担了此次的翻译任务。 长春工程学院外事办(提供:梁冀) 二,,,年九月十五日 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简介 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原诺沃切尔卡斯克技术大学)前身是华沙技术学院 10 月 18 日)。 1934 年 (创建于 1905 年)和顿河技术学院(成立于 1907 年 2 月学院命名为诺沃切尔卡斯克工业学院。 1999 年 2 月 2 日被命名为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 该大学拥有 10 个学院, 103 个教研室,在沙赫提市、伏尔加顿斯克、卡明斯克沙赫亭斯基有 3 个学院(分院制管理),在顿河 — 罗斯托夫、格奥尔吉耶夫斯克、马哈奇卡拉市、迈科普、诺沃沙赫基斯克、红苏林市有 6 个分院。拥有 3 个职业技术专科学校(负责地方职业技术培训)。 12 个科研学院。还有顿河科技园, 7 个科研生产企业,诺沃切尔卡斯克市技术信息中心。大学配合教学与科研还设有出版机构与出版刊物。 大学现在在校生为 22000 ,大学有 1500 教师。该大学现有 10 个学院 70 多个专业。(专业情况参看下表) 俄罗斯南部国立工业大学专业简介 高为峰院长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访问 2001 年 6 月 5 日至 2001 年 6 月 21 日,以高为峰院长为团长,由科研处处长靖向党、外语系主任安晓灿、机械工程系主任王华一行四人组团赴德国进行了为期 16 天的考察访问。 本次出访目的,是在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德国原奥耳登堡高等专科学校十年合作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合作变为长春工程学院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两所大学间的合作,使合作进一步拓宽、加深。 在德国访问期间,高为峰院长会见了德国应用大学校长 Arno Jaudzims 。双方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情况,特别是合校的情况:高院长重点介绍了过去十年与奥耳登堡合作的成效,双方就德语培训、互派学生与教师、相互承认学分与发放文凭及科研合作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谈,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高为峰院长还会见了奥耳登堡( Oldenburg )市副市长 Neidhardt 。副市长 Neidhardt 介绍了奥耳登堡市的基本情况 , 该市现有奥耳登堡大学和奥耳登堡高等专科学校两所大学 , 其中奥耳登堡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历史较长 , 在当地享有盛名。该市以服务业为主,两所大学在该市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市政府支持本市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今后将依靠大学发展高科技。高院长介绍了学院的情况及与奥耳登堡高等专科学校十年合作成效,副市长很高兴, 希望进一步加深、发展。高院长在留言簿上写下了:“愿长春工程学院与德国西北科学大学友谊长存”的留言。 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访问期间,高为峰院长分别会见了两位副校长 Klaus-peter Hammerling 与 Ingo Poth 。双方就原来的合作扩大到现在合校后的两所大学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 起草了合作协议;并就两校土木工程系、建筑系间学生交流、教授交流、合作项目的继续及新项目的起草等外事办全体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 俄罗斯南方国立技术大学,位于俄罗斯南方诺沃切尔卡斯克市,学院分两个大的校 区,在校学生近 4 万人。它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理工科为主,强项专业有核能开发与利 用、能源动力、地质工程、航天等专业。其中有很多专业与我院相同或相近,这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广阔的前景。 访问团在陈忠礼副书记的带领下,首先同俄罗斯南方国立技术大学的校长,科研、教学、行政等副校长进行了交流,就如下三个方面,签订了意向性协议: 1 、由中方投资,俄提供场地及用房,共同合作开发建设“中国文化城”。 2 、由中方选派优秀大学生,俄方负责管理接收中国留学生。 3 、在教学、科研及人员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双方同意互派师生,加强教学及科研合作。 访问团一行四人还参观了俄罗斯国立南方技术大学的教室及能源动力、地质钻探、电工电子等实验室;参观了伏尔加顿涅茨克市分院的实习基地——伏尔加顿涅茨克市核电站;参观了我院留学生住地,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陈书记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发奋学习,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访问团时间虽短,但达到了访问目的,在俄罗斯访问期间,俄方大学的管理理念、方法,俄方管理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两校交流的不断深入,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长春工程学院外事办(资料提供:吴景华) 二 OO 一年十月十五日 任玉珊副院长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学术考察访问 2003 年 3 月 11 日— 4 月 1 日,由任玉珊副院长领队组成代表团对德国应 用科学大学进行为期 22 天的学术考察访问。 本次出访目的,是通过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巩固我院与该大学间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在教学管理和学科专业两个层面上加强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 ` 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 两次正式会见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 Werner Heckler 教授。 13 日举行,双方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概况和现状,任副院 第一次会谈于 3 月 长回顾了 Oldenburg 的领导和老师对我院的访问和双方已结题的教学、科研合作项目,重点介绍了我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双方就互派学生与教师、德语培训、系部交流与科研合作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谈。 3 月 24 日举行了第二次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 DAAD (德国学术交流计划)项目和互派教师和学生的细节问题,加强了沟通和了解。 在考察期间,任玉珊副院长还会见了 Wilhelmshaven 校区机械工程系主任 Alberb Weisgerber 教授,双方对所进行的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和工程与管理系的 Hofert 教授进行了交流。在与 Ahrens 教授会谈时,双方探讨了新的合作方式,并就德国 “ Fachhochschule” 类高校的学制、教学模式以及“ Fachhochschule” 类高校与学术型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的区别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访问期间,任玉珊副院长等代表团成员为了寻求广泛的合作,借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深入五个校区,详细参观了各校区的实验室和图书馆。 为增进双方在科研上的了解,寻找合作机会,代表团广泛接触了相关专业的教授和实验技术人员,并同 Heckler 教授、 Beilcke 教授分别进行了两次深入讨论。双方认为,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合作:首先,双方互相邀请教授讲学。这不但可以增加双方教师和学生的了解,加强双方在设计规范、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上的交流,还有利于双方找到科研合作的切入点;其次,双方对选定的可行性科研题目进行立项申报,利用两校的人员和设备共同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外事办(资料提供:任玉珊) 二 OO 三年四月二十日 我院代表团赴韩国莲庵工业大学访问 以石曙光院长为团长、熙莹副院长为副团长的长春工程学院赴韩国莲庵工业大学访问代表团一行 7 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于 11 月 2 日满载而归。 这次出访,是在与韩国莲庵工业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10 周年以及正值学院开展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调研工作之际按照学院年度安排的。 出访的任务:( 1 )庆祝两校合作十周年;( 2 )签署 2005 , 2010 年两校合作备忘录;( 3 )研究 2005 年两校合作项目;( 4 )交流两校教学科研工作;( 5 )交流两校专业办学情况。 代表团在莲庵工业大学参加了两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座谈会和签署合作备忘录仪式。两校领导一致认为:在新世纪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 形势下,高等学校建立跨国间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春工程学院与莲庵工业大学应进一步加强联系,务实合作,注重实效,共同发展。代表团与莲庵工业大学领导就两校 2005 , 2010 年合作事宜和 2005 年具体合作事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达成如下意向: ( 1 )两所学校继续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并在中国与长春工程学院建立唯一稳定的合作伙伴。 ( 2 )双方互派留学生,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合作与交流,主要为 LG 集团培养技术人才。 ( 3 )两所学校互派教授讲学。 ( 4 )长春工程学院为 LG 集团中国境( 5 )长春工程学院为莲庵工业大学学生培训中国语。 ( 6 )双方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交流和科研的合作。 代表团还参观了莲庵工业大学的现代信息技术系列实验室、机械测试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流体实验室、测试中心、计算机软件控制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图书馆、网络中心、科技产业大楼、会议厅、体育馆等设施,了解了该校教师、学生的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新产品,考察了 LG 集团等离子家用电器现代化生产线。 通过考察交流,代表团一致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院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制定我院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时借鉴。 代表团在莲庵工业大学访问期间,受到了郑光秀学长等学校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招待。同时,也受到韩国当地新闻媒体的关注,韩国《庆南日报》等家新闻媒体于 8 月 27 日以显著标题和照片刊登了长春工程学院与莲庵工业大学签订 2005 , 2010 年两校合作备忘录的消息,并刊发了两校合作备忘录。 这次出访,不仅进一步增进了两所学校间的友谊,促进了校际间的务实合作,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必将对学校未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长春工程学院外事办(资料提供 : 黄金林) 二00四年十一月七日
/
本文档为【长春工程学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