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戒掉爱中的伤害

戒掉爱中的伤害

2017-09-16 20页 doc 43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戒掉爱中的伤害戒掉爱中的伤害 怎样成为好父母,戒掉爱中的伤害 100位父母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呈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广州日报 时间: 2010-10-02 来源 广东科技出版社 马宁 著 1 爱中的伤害——安全感的流失 在众多的家庭关系调整中,我看到了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的无助。父母们心痛: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从小用心疼爱养大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父母努力的方向偏差这么大呢, 一、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原因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原因~如果只从行为上去调整,很可能是这次好了下次...
戒掉爱中的伤害
戒掉爱中的伤害 怎样成为好父母,戒掉爱中的伤害 100位父母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呈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广州日报 时间: 2010-10-02 来源 广东科技出版社 马宁 著 1 爱中的伤害——安全感的流失 在众多的家庭关系调整中,我看到了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的无助。父母们心痛: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从小用心疼爱养大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父母努力的方向偏差这么大呢, 一、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原因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原因~如果只从行为上去调整,很可能是这次好了下次又出新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又出现类似的问题。 有三个因素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作为执行者的身体、作为情感和感知中枢的心理、作为思维中枢的大脑。这三个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在起作用。如何看待这三者间的关系呢,哪种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大呢,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头脑对行为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看起来每天做的任何行为都是头脑决定的。也有人认为,身体的影响最为重要,当身体虚弱的时候,他很难去做一些高难度、重大的工作~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人生最快乐的两件事就是:(1)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2)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生命中所有的行动和心理活动,都围绕着如何成就自我价值、如何拥有良好的关系来进行的。亲子教育也一样~ 二、爱和安全感是孩子敢于探索的力量源泉 在多年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中,我深刻感觉到:一个成年人的潜能发挥程度,一定和他内心的安全度有关。安全度高的地带,潜能就会发挥很好;而安全度低的地带,潜能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一个人内心最基础的安全感正是来源于生命的初期。亲情的安全感是每个人体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础需要。而安全感来自对于爱、被关注、被理解的感受~感受不到足够的爱,孩子便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真实的自我成长以及关系的建立上~ 一个和父母没有良好关系的孩子,会因为在最早期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上的失败以及安全感的缺失,而影响到成人后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各种自我认知。他很难有真正的社会归属和角色定位;或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无论外在的评价如何,都很难有足够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我的咨询和经验中,经常看到:同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身上,可能一年就能解决,而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化解10年都未必能顺利;一个3岁孩子的情绪发泄和处理可能只要几分钟,一个成人却几个月也缓不过来,还会影响其他的事件;一个10岁的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15分钟就可以弄清楚,一个企业高管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感受出大概的东西。 对于成人来说,可能需要解决许多衍生出来的问题,才可能碰触到核心问题。 因为成年人从小没有解决的问题模式,已经派生出了各种的思维模式,在后来的成长经历中,会定向选择吸收周边信息。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件事情是怎样的,就会选择和这个观点相关的事件和结果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三、爱和安全感让孩子愿意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妈妈带着10岁的小男孩来见我。妈妈对我说:“孩子的成绩很不好, 一位 并且经常在学校里打架。”我问男孩是否愿意尝试画一张画,他很乐意地接受了。他拿着纸和笔,刚画个弧度,妈妈就开始说:“你这是在画太阳吗,绿色的太阳多难看,用黄色的来画吧~”孩子拿着笔到处乱画着,画了很多的叉,妈妈在旁边说:“你怎么这样画,这画的是什么,”孩子继续不停地画着。妈妈又说:“老师让你画,你不好好画~从来就是这样胡搞~” 我等孩子拿起另外一张纸再画的时候,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心里很烦,又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故意画得很乱给妈妈看,”孩子立刻抬头瞪着眼睛看着我说:“阿姨,你怎么知道,”我笑了笑,说:“我带着妈妈先到旁边去聊天,等会你画好了拿来给阿姨看好吗,”孩子马上点头说好。过了一会,他拿来一幅画,充满着色彩感和内容感。 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这样做。如果父母眼中仅仅看到孩子有形的成绩和考分,看不到孩子无形的内在需要被认同和鼓励的感受,孩子会认为父母不了解他的需要。 在教育孩子正确的行为和自我认知时,要有机会让孩子感受到所有教育的前提——爱~否则,关系就容易受到伤害,教育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感受不到爱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容易导致和父母努力的方向相反的效果~ 爱和安全感,让孩子愿意跟随父母的引导前进,长辈的期望不再是压力,而是祝福和支持。爱和安全感是一个孩子成就自我、感恩父母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养料~ 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异常,一定和爱与安全感的流失有关。 如果父母的方法和方向是错的,爱得越深伤痛就越深;爱有多深伤痛就会有多深~这样的爱,不仅让孩子受伤害,也让父母受委屈。因此,看清在爱中无意识混入的伤害,才有机会让父母和孩子同时有机会获得幸福~ 2 “残酷”的父母——模糊的精神疆界 一、亲子关系的不清晰定位导致错爱 一个人的不安全感觉会导致痛苦。不安全感的产生,是因为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者没有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繁杂的关系,早在幼年时期的亲子关系模式就已经奠定了基础,我们会在幼年的家庭关系模式中,看到成年人的各种行为和关系模式的缩影。分清楚关系中问题的责任归属,首先必须了解一个概念——精神疆界。 每个人都有着他的身体疆界。实际上,在我们有形身体里面还有一个无形的隐形人,它就是我们内在精神世界的代。所有看不见的内在心理认知、情绪感受、潜意识系统和文化信仰组成了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内在隐形人的存在也同样需要被“看到”和认同。当内在不安全的感觉出现时,隐形人也需要安置舒适的家、建立自己的防御设施来遮蔽“风雨”。而保护内在隐形人的家就是每个人的精神疆界。然而,我们在心理和精神上往往分不出 彼此的疆界,经常忽略身体里面的精神疆界。 父母经常指手画脚地对孩子说:“这件事情你应该是这样做~”这就是在对孩子的内在隐形人说:“你走路的时候,应该听我的,什么时候该迈左腿,什么时候该迈右腿,我比你还清楚~”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隐私和想法都要去管,偷偷地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短信,不允许孩子的房间上锁,还经常在说“我是为你好~”这些行为父母都是带着善意的,只是想要提醒孩子或者安慰孩子。但是,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的内在感受,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二、模糊精神疆界的两种表现 1.父母把自己的认知投射到孩子身上 父母经常会把“我认为这就是你要的”当成“这就是你要的”。我们总是在给予孩子我们认为他们需要的,而那也许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来到一道沟坎之前。这个沟坎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孩子走不稳,可能会碰伤身体、流血疼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您会怎样做呢,大部分的中国父母会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孩子直接抱过去。如果没有把孩子抱过去,会发生什么呢,当然,是孩子受伤,擦破皮、流血、疼痛、哭泣。如果这个受过伤的孩子下一次再见到这个沟坎,孩子有什么反应呢, 这个问题,我在许多场讲座中都问到过,父母们给我的答案有多种:害怕,所以停下来,哭泣,不知道怎么办。害怕,所以绕过去。害怕,要妈妈抱过去。没什么感觉,继续向前走„„ 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到底是我们认为孩子是这样的,还是孩子真的就是这样呢, 实际上,一个没有受过外界影响的孩子,他会兴趣盎然地尝试了解外在世界。当孩子在第一次学习跨过沟坎的时候,有可能受伤,不过本能会让他拥有不妥协的意志。当再一次遇到同样的沟坎,出于本能,他会停下来思索,然后更加谨慎地上前;也许还会跌倒,但他还会继续更加谨慎地练习,直到若干次后他成功走过这道沟坎,他会非常自豪地表现出来:“我征服了这个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面对外界困难时,会主动增强自我的信心和认知。如果孩子的真实状况是这样的,为什么父母却产生出那么多不同的想法呢, 父母对孩子不同的认知,造成父母不同的应对。当父母把孩子抱过去,也许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人间不缺少爱,只是父母总是在错爱。这是一种缺乏确认的爱的臆断。 2.父母把“期望孩子做的”当成了“孩子应该做的”或者是“孩子需要的” 孩子可以为父母的期望而学习,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但是孩子也有玩耍和享受生活的权利。如果父母的付出必须要求孩子用放弃自我的自主权来回报,这好比我们为一个人做了很多好事,于是要求他用命回报一样。 无意识当中,父母把爱变成了一种交易。父母的付出,似乎孩子一定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接受:不可以不喜欢父母做的饭,不可以学习的时间短于父母的要求。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不接受父母的关爱,或者接受了却并没有感谢。有时,为了家庭的平和,孩子从小会过于地懂事、努力、会看眼色(实际上是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无法建立自我客观的价值观),长大后容易过多承揽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这种情绪过大的孩子,如果加上完美情结,往往到一定年龄,对什么事情 都提不起兴趣。 另外,如果一个孩子保护自己的力量比较强大,而父母总是想模糊彼此的疆界,他会出于自我保护,把自己的“家”装备森严,让父母很难碰触到他的内心世界。这时,孩子会表现出和父母的对抗、拒绝交流等行为。这些让父母感觉不舒服的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尝试着学习保护自己的方式。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行把门砸毁,而是学会敲门而入。打开的门越多,留下的防护栏就越少。 3 情绪是精神疆界的外在呈现 一、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 伤害之所以会偷偷藏匿在父母给孩子的爱中,是因为父母混淆或者忽略了彼此的精神疆界。因此,要改变这种伤害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划分彼此的精神疆界。所以,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首先要认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呢,对于情绪,是否可以像色彩的基础颜色一样,也能找出它的基础情绪,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年龄越小时感受越单纯,年纪越大时感受越复杂,不同的经历和周边的引导模式,会导致他产生不同的内在经验,随着时间的增长,经验不断内化、沉淀,而让人的感受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两种感受就是爱和恐惧。即便是婴儿在看到妈妈哭泣时,也会掉转头去看妈妈,想用眼神去安慰妈妈,这是人天生就带有的爱意,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婴儿在出生时,身体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给他带来与生俱来的巨大恐惧。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平衡这两种感觉。 因为爱,孩子得到满足,因此会互助;因为恐惧,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会防御甚至攻击。孩子长到10个月左右,开始具有一些思考能力的时候,他的情绪开始演变为四种基本状态:喜、怒、哀、惧。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的情绪都一般逃不出这四种。 当孩子长大,他的这四种基本情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划分,比如:“喜”包括了“快乐”、“喜悦”、“高 兴”、“惊喜”、“狂喜”等;“怒”包括了“不高兴”、“生气”、“嗔怒”、“大怒”、“狂怒”等;“哀”包括了“难过”、“悲哀”、“忧伤”、“悲痛”等;“惧”包括了“害怕”、“担心”等。成人后,在这四种基础情绪中交错组成很多其他的感受,如无奈、委屈、挫败、无助、无聊、嫉妒、憎恨、厌恶等。 二、情绪的良性作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是被教导知道“情绪无用论”,情绪如洪水猛兽,情绪会让人失去理性做出很多失误的事情~我们的周边充斥着大量的对情绪的负面评论。甚至在医学上也有这么一种观点,负面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那么,怎样正确地认知情绪,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和他人~ 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打了,他同样还手打人了。这个过程中,他被打之后愤怒的情绪是没有错的,可采用何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愤怒,是有对错的。我们常把愤怒的情绪和大声喊叫、打人这样一些表现行为混在一起;还常常会觉得孩子在不恰当的时间哭泣,因此告诉她“不要难过”。实际上,哭泣只是难过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和“难过”这种情绪等同。我们理解孩子失去一个心爱的东西难过,但是行为上过于夸张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父母没有分清楚这两点,在处理孩子的行为时,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否定了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进而用不恰当的 方式来进行防卫。 情绪的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表达的方式方法上是有对错的。当父母因为不同意孩子的行为,就一并否定了他的内在感受,那么孩子内在的被理解和接纳的安全感就会下降。下面一起来重新客观地看待情绪,这样才有可能通过情绪了解到孩子的内在世界。 (关于“喜”。大概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喜”的情绪,人的一生都是在追 1 求幸福、快乐的感觉。 1)喜悦是一种主动的能量,让孩子自然而然愿意主动地学习和做事。所 ( 以,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愿意做什么,首先要让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喜悦~一个孩子弹钢琴,因为累了不想弹了,爸爸妈妈如果在旁边说:“你不弹也要弹~”孩子这时很难谈得上快乐,甚至在疲惫上又增加了不被理解的感受,还可能对钢琴产生排斥心理~要让孩子有坚持力,父母就要想办法让他快乐地坚持,这样孩子的主动性会更强~ (2)喜悦还是一种分享的能量。拥有喜悦心情的孩子,他心里的爱会自然流淌出来。人在高兴的时候,会感觉到满足,在这种满足的状态下,会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和他人分享,并且帮助他人~ 2(关于“怒”。愤怒是内在无形人保护自己尊严和界限的能量。 一个没有愤怒情绪的人,在生活中总是感觉到被人逼来逼去。直到被逼到角落无处退让,依然没有能力解决别人被逼迫的命运~ 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在逼他,而是别人不知道他的底线是什么~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在家里父母不允许他表达愤怒,很可能他在外面更加不敢愤怒,长期这样,当他遇到一些不良情况的时候(如面对社会不良青年利诱或者迫使),就没有拒绝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父母们不想看到的~ 另外,表达不出愤怒的孩子,往往很容易表现出恐惧。 如果孩子过于乖巧、听话和懂事,我们也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还拥有为自己争取的愤怒力量。 对于每个人来说,适当的愤怒是必要的,允许彼此愤怒的感受,但要注意调整愤怒之后的表现形式。孩子在感觉自己的尊严和内在需要被侵犯的时候,会用愤怒来进行保护。 4 关于“哀” (1)悲哀是结束的能量。 失去一样心爱的东西或者和重要的人分离,孩子自然会产生悲哀的情绪,悲哀代表着曾经的一些经历就要结束和过去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告别经验,人只有告别了过去,才可能真正活在当下和未来。如果我们不懂这些,总是立刻切断种种悲哀的感觉,想要把它们忘记,结果只能将这种情结隐藏起来,直到碰到其他类似的事件,曾经的感觉就会双倍地重复出现,那些过去的情结依然影响着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于是人的年龄越大,活得越沉重,因为背着太多过去的感伤和疼痛。 (2)在关系当中,悲伤孕育了大量的慈悲和善良,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心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一起跳动。 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悲伤,就没有彼此的支持,没有同情心,这个家庭就缺乏亲密度。 孩子对父母说:“我心爱的玩具丢在公园里了!”父母也许会对他说:“哎呀,多大的事情,不要难过,再买一个就好!”孩子摔倒了,碰疼了,父母也许会对他说:“不要哭!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疼!”“别哭,哭了就不可爱、不好看了!” 如果您是那个难过的孩子,您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呵护、被帮助了吗? 父母对待此种悲伤和难过的方式,往往出于好心想帮助孩子、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贴心地理解他的感受,或者觉得父母不愿意关心他、和他探讨这件事情,或者认为父母根本就看不起、不愿意尊重他的感受。于是,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难事,总是不敢和父母倾诉,父母也就失去了了解孩子想法和需要的机会。 父母越是想要帮助孩子、给予他支持,他越是远离父母。 父母在教导孩子:“哭鼻子是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许哭!”于是父母连同孩子哭的行为和悲伤的情绪一并否认了。孩子会认为,难过和悲伤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于是在长大的过程中,不仅不允许自己随意表现出难过,甚至不允许自己难过,导致情感慢慢僵化,缺乏同情心,难以找到感动的感受。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难民和流离失所的人群,还有贫困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当一些人忙于公益的同时,很多人已经不能够为此有所动情,内心的慈悲感受不到,爱释放不出来。释放不出来的爱,并不等于没有爱。 很多老年人流着泪说着话,可子女面无表情甚至不耐烦地对他们说:“哎呀,这些话不要总翻来覆去地说,没有用说它干什么!”如果您在晚年的时候,同样遭遇这样的不被理解,不要仅仅责备孩子,因为您当年没有教会他们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是您无意中掩上了他们慈悲之门。 重新看待孩子的内在需要,允许他内心的无形人呈现,给予适当的陪伴和体谅,于是孩子的内在就容易得到恢复。当孩子的内在悲伤被允许时,他的慈悲心就开始成长。人总是因为自己曾经痛过,就会更加地疼惜他人。 (3)悲哀还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能量。 我发现,那些整天嘻嘻哈哈的人,很难在某种领域走得非常深入。而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政府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的各种行政、技术高管,往往在性格中都会带着某种淡淡的忧思。甚至那些抑郁症和狂躁症患者,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感知比一般人都更加深入。只是他们看到的不够平衡或者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解决方法。 悲悯之心让人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他可以停在这个感觉中,去寻找伤痛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4.关于“恐惧” 很多人不敢说自己胆小、害怕或表达自己的恐惧,对于父亲这个角色来说,更是如此,同时父母也不允许孩子表达他的恐惧,以为恐惧一出现,勇敢就没有了! 其实,父母搞错了,当父母不敢承认自己的恐惧时,说明自己连恐惧本身都惧怕。 一个胎儿还在母体中时,从最早的受精卵开始,就生活在没有光线、黑暗的地方,到处充满了温暖的羊水,羊水轻抚着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胎儿几乎不用努力,不用哭闹,不用表达,就会有大量的营养通过胎盘传递到身体,存在就是幸福的! 突然有一天,天摇地晃,胎儿身体的周围不停地发生抽动,伴随着各种说话声、叫喊声,周边温暖的羊水慢慢减少。在不断的挤压中,胎儿来到一个陌生的 环境。 那些时刻都轻轻抚摸的温暖羊水消失了,肌肤完全裸露在外面;然后是莫名其妙的光亮,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眼前晃来晃去„„ 您可以想象出来这种危险而又恐惧的感觉吗? 当你正在安静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停电了,紧接着天崩地裂,你整个人被甩来甩去,眼睛看不到东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如同地震期间)。连续这样12个小时,然后突然天亮了,发现您站在一个陌生的星球,周边全是各种长相奇特的外星人,他们不断追逐您,还用器物弄痛您,此刻,您的感受会是怎样? 这两种感觉区别并不大! 5 正确面对孩子的情绪 ,(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情绪之后的表现行为才有对错 当有多种情绪同时参与时,有些事情才能够顺利进行。比如,孩子参与各种竞赛游戏,在过程中有欢笑、紧张、担心等情绪,所有的情绪共同帮助孩子完成了整个竞赛过程。但是,我们往往记住了开心的感觉,而忽略了其他情绪对我们的帮助。从现在开始,重新来看待情绪,情绪在每一种状况中的产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一定范围之内,它会给我们各种帮助,给予我们力量或者保护,并警醒我们。 一个12岁的女孩早恋了,妈妈在书桌里发现了男孩写给她的情书。妈妈着急了:“你只有12岁,怎么能做这种事,绝对不允许~”孩子又羞又愧,但还是背着父母继续与男孩交往。 母亲简单的禁止,让孩子感觉父母没有办法了解恋爱的美好,似乎这就是代沟。其实,女孩的情感需求没有对错,爱和被爱本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只是用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时间最为合适,这些才有对错。 同时,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早恋的同时,看到孩子那颗需要被重视和关注的心,然后从家庭中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和重视,那么,这个看起来是问题的问题,就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了。表面上的思想冲突,其实让我们更加有机会亲密~ 弟弟把哥哥的作业本偷偷撕毁了。经过了解,原来,哥哥的学习成绩比较好,父母总是夸奖哥哥,而弟弟因此总是沦落为批评和打击的对象。所以,弟弟出于嫉妒,把哥哥的作业本偷偷撕毁了。弟弟的行为伤害了哥哥,但是行为背后,他的感受是什么呢,恐惧~害怕因为哥哥的优秀,而失去父母的关爱~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没有错~恐惧本身也没有错,只是他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父母如果理解孩子需要被认同的心,给予他想要的尊重,然后调整他的 行为,就可以让双方都得到满足,既解决了问题,又加深了感情~ 因此,并不是说坏孩子才会发生让人不理解的事情,好孩子就一定不会有让人不理解的举动~也许还没有出现异常行为的好孩子,已经在承受种种情绪、感受,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从这个概念上说,人性本不是恶的。重新看待孩子的很多行为模式: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没有错的内在心理需要。行为有对错,人没有对错,情感没有对错~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孩子的问题行为。所有不恰当的行为后面,都存在着一些恐惧或者伤害的来源,找到彼此的情绪根源,才有办法找到恰当的方式 来解决它。 2(情绪的自然通过有修复的作用 情绪需要自然通过,这个过程是具有修复作用的。一个人的皮肤受了伤,我们会给它时间来进行修复。而内在隐性人很受伤的时候,却往往希望它立刻就好,不给它修复的机会和时间~ 这个过程中,父母不但没有帮助隐性的孩子消毒和包扎,也不允许他的伤口自动复原,甚至还拿着层层的布和盔甲把它裹起来、藏起来。孩子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让不良情绪顺利通过,长此以往,这个孩子将会失去快乐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成人都是这样:焦虑、烦躁、没有快乐,或者快乐非常短暂,即便有成就却没有成就感、没有满足感;或者觉得生活中的苦太多,甚至没完没了。 现在有机会通过孩子的成长来得知这一点:焦虑是来源于对自我情绪的不自知,因而无法知道情绪之下的自我内在发生了什么问题~ 快乐让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快乐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不想要什么,从而得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菩提烦恼本一体”。 通过有形行为看到无形内在 内在的各种心理活动伴随着各种情绪表现出来,然而情绪也同样是无形的,我无法触摸到它的真实存在,但情绪的变化会通过外在有形的行为有所体现。 孩子身体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他的外在体表特征看到。如果缺乏营养,可能导致身体表现的变化,如体弱多病、个头矮小、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甚至出现肌体病症。 有形的身体会生病,隐形的身体也会生病,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心理感冒”,通过各种异常行为表现出来。 内在精神隐形人的成长,如果安全和爱的“营养素”足够,孩子就会表现出满足和喜悦,愿意为自己和他人努力;如果缺乏关注和“营养”,就会出现各种非喜悦类的情绪,然后导致孩子的各种行为变化,比如,容易哭闹、胆怯、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各种成瘾状况(包括网瘾、药瘾、赌瘾、性关系成瘾等)、叛逆、暴力行为、人际障碍、抑郁等。 通过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父母有机会去触摸孩子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客观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非常重要。要帮助孩子的内在和外在同时健康成长,父母就必须通过有形的事件和行为把这些无形的感受分类,再进行,并找出相应的面对方法。 , 为什么要学习事件描述 1.把问题具体化 很多时候,父母的谈话引导模式都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内容,这些模糊的概念掩盖了真实、具体的问题。如果问题本身都不是具体的,怎么谈得上去解决呢,于是效果经常会失真。 比如以下几个父母的表达方式: “我的孩子注意力从来都不集中,”孩子是否真的所有时候都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在某些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他有没有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感觉到他注意力不集中,而让你担心了呢, “她从来就不会体贴人~”对方是否真的从来就没有关心你,还是在一些时候,她的关心你没有收到,或者她给的一些关心是以你不舒服的方式出现,还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没有及时给到你, 看到这里,有很多读者也许明白了。当身体出现了发烧、感冒症状,周围的人大都会说:“要爱护身体,记得看医生。”可是当孩子的“心理感冒”时,大部分的父母会严厉地对孩子说:“你怎么又这个样子~”随意下定义、贴标签,使得问题不但难以探讨,也让那个“生病” 的孩子更加孤单。在孩子“心理感冒”的时候,多给他陪伴、理解、支持,允许他有时间修复。 2.让彼此更加清楚谈论的内容 正确客观描述可以让沟通的两个人脑海中出现相同的图像,让双方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谈论的内容~能更有效地探讨我看到的图像和你看到的图像是否相同、哪个地方不同,才能够让彼此的探讨深入下去~如果我们的叙述都是自己的主观评论,那么在每个人头脑中出现的图像就是不同的。 还记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如果对于自己所看到的直接下定义,很可能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无法让谈话继续下去。只有把真实状况说出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进行探讨,沟通才可以更加深入。 妈妈:“对面的黄薇薇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儿子:“她懂事,才怪~” 妈妈:“她本来就很懂事,你听我这样说嫉妒了吧,”儿子:“我嫉妒她,有没有搞错~” „„ 这个结果是怎么样出来的呢, “懂事”是一个主观描述词,当妈妈用“懂事”来形容的时候,她的头脑中出现的图像是:“黄薇薇在楼下看到奶奶买了很多菜,主动帮助奶奶拿菜。”而儿子头脑中的图像是:“黄薇薇经常不带学习工具,还总是问我借~” 两个人对于黄薇薇懂事与否的讨论,各自脑海中出现的图像不一样,怎么可能达成一致呢~在沟通的时候,如果感觉讲了半天都是鸡同鸭讲,说也说不明白,或许不见得是别人理解的问题,可能是你的表达描述不够清楚。所以,如果没有行为描述,只有各自的主观评论,沟通就容易出现断层;如果行为描述得好,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很多的谈话都是这样被莫名其妙地转了弯,最后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你从来都不听话~” “你就是这样故意让我伤心的~” “我就知道你是这样不愿意学好的~”我们看看在这些话当中,孩子真的能够了解父母在说他什么地方做错了吗,什么叫做听话,所有的事情都要得到父母允许吗,下了定义的话语,很难让对方愿意继续真诚对话,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了解事情真相的机会。 如何进行事件描述 事件的描述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描述,只包括我们眼睛看得见的、耳朵听得到的、双手触摸得到的,同时去掉那些形容词、副词。感受和情绪、思想等都属于主观性的认知,不在行为描述范围内。 比如,您看到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争玩具,自己的孩子把对方的玩具拿走了,玩具的小主人哭了。您会怎么处理,或许最常说的是:“你怎么这么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而也许事实的真相是:玩具的小主人本来决定把这个玩具送给您的小孩,后来又改变决定了,可您的孩子认为既然送给我的礼物,就应该说话算话,于是把玩具抢了过来。 所以,当父母使用的语言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判断,结果让父母失去了 了解事实真相的机会,还会给孩子什么感觉呢,这个事件中的行为描述是:“我看见你们两个在争抢玩具„„” 有效谈话的基本要点在于事件描述的能力(不轻易下定义)~事件描述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发生了什么。这样,才有可能探讨具体事件如何来解决。 一个人痛苦,往往是因为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情感和责任,或者没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情感权利。要让孩子和父母同时获得幸福,必须要划分清楚彼此的精神疆界,才有机会让每个人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未来~结合刚才练习的客观事件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知,现在来了解怎样划分彼此的精神疆界。 如前所述,当一个人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是愉悦的、满足的,他的感受将是喜悦、平静和祥和。因此,某个事件中当一个人对对方行为的内在感受是喜悦、平静或祥和时,说明对方的行为产生的时候,他在安全区。 7 划分彼此的精神疆界 当一个人安全感不够时,他会出现生气、愤怒、无助、委屈、讨厌、难过等情绪。因此,一个人对对方的行为感到愤怒、无助、委屈、讨厌、难过、害怕等所谓负面情绪时,亦即他的精神疆界被触碰。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快乐或者安静的状态时,这是他的安全共享地带;当他的情绪处于任何一种非喜悦类情绪时,他需要建立适当的精神疆界来帮助自己,让自己在这个疆界内更好地照顾自己,为自己负责。 简单来说,通过孩子和父母的情绪感受,把发生的事件进行划分。这样就可以知道:在哪些事情上属于需要考虑孩子的精神疆界;在哪些事情上需要为自己的精神疆界进行维护和协商。 当孩子有了怒、哀、惧或者其他非喜悦类情绪时,父母要知道,这说明孩子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需要解决这个没有满足的需要,所以他在问题区域。 当父母有了某种怒、哀、惧或者其他非喜悦类情绪的时候,说明父母的内在有待满足的需要,所以父母自己在问题区域。 有时也把彼此的精神疆界区域称之为“问题区域”。即,当一个人的不安全感产生时,说明他的内在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简单说事情属于这个人的问题区域。 这一点和以往的谈话方式不同~在以往,是谁引起了问题或者我们认为谁需要改变行为,或者认为谁做错了,问题就属于谁。比如,孩子玩过的玩具撒得满地没有收拾,你可能会说:“这个孩子真有问题,自己的东西乱放~”意思在说他的行为不对,需要改变。 然而,家庭中很多的事情很难分谁对谁错,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甚至我们每个阶段的价值观也不同。你说我错了,我还说你错了呢~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不停地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往往是就事论事,却忽略了每个人最深处的情感交流。 所以,本书中谈到的问题区划分,并不以认知中的对错为划分标准,而是以人的精神疆界为划分标准。 当我不舒服、我在问题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就是我错了、对方的行为就不需要改变;同样,当对方在问题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是他错了。在一个家庭中,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重要的是谁需要帮助~我们先不去看谁对谁错,而是看谁 需要帮助。 通过这个标准,把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所有事件行为进行彼此疆界的划分: 第“1”事件区域(孩子在问题区):代表孩子在这个事件中有不开心、无助、沮丧、恐惧等情绪存在,说明孩子的心里有需要没有被满足。 第“2”事件区域(父母在问题区):代表父母在这个事件中有不开心、不认同、无助、沮丧、恐惧等情绪存在,说明父母有需要没有被满足。 3”事件区域(父母和孩子都在问题区):代表父母和孩子都有不舒服 第“ 的感觉,说明在这个事件中双方都有需要没有被满足。 第“4”事件区域(双方舒适区):代表双方相处无事,或者非常愉快。 在各自的精神疆界领域内:第一,每个人都有感受自己内在的权利,拥有对自己思想、感受和情绪的认知和管理权,旁人需要尊重他;第二,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认知、行为负责任。 所以,精神疆界的划分就是: (1)谁在事件中有不舒服的感觉,说明谁的内在隐形人有问题需要解决,谁就在问题区。 (2)谁有不舒服的感觉,谁为自己精神疆界内的问题负责,他人只是协助的角色。 中国有句古话叫“欲取之,必先予之”,当父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就会增加,同时父母越能理解孩子的问题,孩子也更愿意把他的问题和父母分享,父母引导和帮助孩子的效果会更好。 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孩子才有机会在父母的支持下,更加清楚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更好地认知对自己的情绪、发生事件的状况以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问题区域,那么属于孩子精神疆界内的事情,父母不具有主观责任,也不具有替代选择权,所要做的事情是协助解决。把孩子的问题主权还给他们,然后学习适当的方式协助他们成为自己的责任者~ 孩子安全感差,精神疆界防卫过于森严,那么父母要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帮助他减少一些防御;孩子依赖性很强,自我的精神疆界不够,那么父母需要协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精神疆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明白该为自己做什么,同时能为别人做什么~ 如何划分父母和孩子精神疆界的问题区域,有时比沟通的技巧更重要。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问题的来源。如果问题的来源都搞不清楚,后面的技巧方法就可能用错地方,影响使用效果,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有时还会出现负面效应。 完
/
本文档为【戒掉爱中的伤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