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2019-01-20 9页 doc 21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 概述: 诊断的范围:脑、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与发展:影像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很重要。脑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和脊髓疾病,常需要影像学检查以定位、定性。诊断主要靠X线、CT、MRI、DSA。 第一节脑 一、检查技术 1、头颅平片:正侧位片 2、脑血管造影:将有机碘引入脑血管内再摄片,用以显示脑血管。需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照片。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血管闭塞等症并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常用DSA技术。 3、头颅CT 平扫横断面为主,有时...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 概述: 诊断的范围:脑、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与发展:影像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很重要。脑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和脊髓疾病,常需要影像学检查以定位、定性。诊断主要靠X线、CT、MRI、DSA。 第一节脑 一、检查技术 1、头颅平片:正侧位片 2、脑血管造影:将有机碘引入脑血管内再摄片,用以显示脑血管。需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照片。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血管闭塞等症并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常用DSA技术。 3、头颅CT 平扫横断面为主,有时加用冠状面。横断面听眦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8—10个层面。层面厚皮多用5或10mm。 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含碘水溶性造影剂再行扫描。增强是指病处密度的增高。病灶增强与病变组织供血、充血、过度灌注,病变血脑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坏有关。病灶增强后显示更加清楚。依有无增强、增强的程度和增强的形式,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CTA 静脉团注造影剂后,当造影剂经脑血管后进行扫描,采集的数据经后处理后重建出脑血管图像。 4、头颅MRI 平扫横断面、冠状面、矢状位扫描。 增强扫描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进行扫描 MRA 根据血管的流空效应无需注射造影剂获得颅内大血管的影像。 二、正常影像学现 (一)、X线检查 颈内动脉进颅后先分出眼动脉,游行入眶.继分出脉络膜前动脉及后交通文向后走行,后者分为大脑前、中二动脉。大脑前动脉分为骈周动脉及骈缘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出额顶升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额后文,于侧位上易分辨。前后佐上大脑前动脉居中线, 1 而大脑中动脉则居外方,其分支重迭。正常脑动脉有一定的迂曲。走行自然、由近向远逐渐变细。管径光滑、分布匀称。而各支的位置较为恒定并与脑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CT检查 密度变化原理及正常解剖介绍 (三)、MRI检查 基本原理介绍,重点水的角色 三、基本病变表现: (一)、X线检查 脑血管造影的地位 (二)、CT检查 1、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病灶:新鲜血肿、钙化、富血管肿瘤 等密度病灶:肿瘤、血肿、炎症 低密度病灶:脑炎、梗塞、血肿、囊肿、等 混合密度病灶 2、增强扫描特征 均匀强化:脑膜瘤、动脉瘤、肉芽肿、转移瘤等 非均匀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 环形强化:脑脓肿、转移瘤、胶质瘤 无强化:囊肿、水肿、液化 3、脑室系统变化 占位效应 脑萎缩 脑积水 4、颅骨骨质改变 颅骨本身病变 颅内病变累及颅骨 (三)、MRI检查 皮髓质、脑脊液、脂肪、血管、骨皮质、钙化、脑膜 1、水肿 2、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3、囊肿 4、梗死 5、变性 6、肿块 三、疾病诊断 (一)、脑肿瘤 发病率 1、胶质瘤 病理分型: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的分级 影像学表现:CT平扫肿瘤多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病处;亦可表现为均匀 低密度、等密度或以低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病灶,极少数病例可表现为高密度病处。增强后扫描,多数肿瘤出观不问程度的增强,多为不均匀增强,少数可为均匀增强。多数肿瘤周围伴低密度脑组织水肿。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级别不同信号有变化。鉴别诊断:低密度无强化(脑梗死、蛛网膜囊肿、胆脂瘤)、囊性肿瘤(脑脓肿、转移瘤、成血管细胞瘤) 2、脑膜瘤 临床及好发部位:中年女性,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连,好发于矢状窦旁、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天幕等。 病理特点:包膜、血供、钙化、出血囊变 影像学表现:大多数脑膜瘤CT平扫时为均匀的略低密度或等密度,肿瘤多数为圆形成卵圆形,少数力不规则形。边界清楚锐利,少数为边界不清。增强后几乎所有的脑膜瘤都变成分界清楚强化表现,MRI大多为T1T2等信号,轮廓可以十分光滑整齐,也可以呈分叶状或带有切迹,强化明显。 3、垂体瘤 影像学表现:CT:可以及鞍上池,或局限于鞍内生长,或略偏一侧生长;增强后除坏死、突变、出血和钙化区外,整个肿瘤病灶均匀强化。MRI:T1、T2和质子密度加权图像上可以显示鞍内肿物向鞍上和鞍旁生长,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形态圆形、椭圆形或略不规则形,轮廓清楚。 4、听神经瘤 影像学表现:肿瘤多为均匀的等密度以略低密度,肿瘤边界不清,可呈锥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增强扫描绝大多数明显增强,呈均匀性增强成不均匀增强。 MRI:可清楚地显示听神经瘤的大小、形态。还可清楚地显示肿瘤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大部分肿瘤伴一定程度的内听道扩大。 5、脑转移瘤 影像学表现:多发病灶CT平扫时脑内转移瘤可呈现为低密度、高密度或等密度。转移瘤常伴有明显水肿,显示为低密度区。有时病灶甚小,而用同水肿极为明显,颇为特征性。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水肿显著,注射Gd—DTPA后,多数脑内转移有增强。 (二)脑外伤 1、脑挫裂伤:脑挫伤: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水肿脑肿胀。脑裂伤: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大片低密度脑水肿区中,有多发高密度小出血灶,同例脑室常受压变窄和移位。单纯脑挫伤只表现为低密度的脑水肿,边界清楚,于伤后几小时至3 天内出现,以12—24小时最明显,可持续几周。 MRI:水肿、出血 2、脑内血肿 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CT:急性脑内血肿表现为脑内圆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清楚,周围有脑水肿。在外伤着力点下方、较表浅。如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积血处呈高密度影。 2、MRI:形状、信号变化与血肿期龄有关 3、硬膜外血肿 病因:脑膜血管损伤 各种影像学表现: CT:急性硬膜外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均匀高密度区,与脑表面接触缘清MRI:形状、信号变化 4、硬膜下血肿 病因: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 各种影像学表现: CT: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薄层广泛的均匀高密度区。亚急性期,形状不变,但多为高或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后者需依脑沟与脑室改变来确定。慢性朗血肿呈梭形,为高、混杂、等或低密度。 MRI:形状、信号变化 5、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脑血管疾病 出血性、缺血性 1、脑出血 病因及好发部位: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同血肿的病期有关。新鲜血肿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2—3天后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约1周后,血肿从周边开始吸收,高密度灶向心缩小,边缘不清,周围低密度带增宽。约于4周后则变成低密度仕。2个月后则成为近于脑肯液密度的边缘整齐的低密度囊腔。cT可反映血肿形成、吸收和囊变的演变过程。 MRI: 2、脑梗死 病因: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低血压及凝血状态 病理: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腔隙性梗死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与梗塞类型及病期有关,分述如下。 (1).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闭塞后24小时内,可无阳性发现。以后则出现低的或混杂密度区,累及髓质和皮质,多为楔形和不整形,边缘不清。常并发脑水肿和占位表现.2—3周后病灶变成等密度(模糊效应),与脑水肿消失和巨噬细胞反应有关,可出现脑回状、斑状或环状增强。增强同脑梗塞后修复反应性新生血管长入有关、而血脑屏障破坏,造影剂血管外渗则是次要的。1--2月变为边缘清楚,近于脑脊液密度的囊腔.病侧脑室扩大。 (2).出血性脑梗塞大片低密度区中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出血班。 (3).腔隙性脑梗塞系因小的终末动脉闭塞所致,位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直径小于2cm,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 MRI:对病变发现早,各序列表现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