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兽医温热病学

2017-09-15 50页 doc 98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兽医温热病学中兽医温热病学 上编 总 论 第一章 绪 论 中兽医温热病学是研究动物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温热病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转变规律,从而揭示温热病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温热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与温热病作斗争,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温热病学在中兽医临床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动物温热病目前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分种类、性别、年龄的畜禽皆能罹患;且其发病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甚致造成大流行。因此,认真贯彻“预防为...
中兽医温热病学
中兽医温热病学 上编 总 论 第一章 绪 论 中兽医温热病学是研究动物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温热病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转变规律,从而揭示温热病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温热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与温热病作斗争,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温热病学在中兽医临床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动物温热病目前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分种类、性别、年龄的畜禽皆能罹患;且其发病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甚致造成大流行。因此,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兽医温热病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广大兽医工作者长期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实践证明,它的理论与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是解放后,在继承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兽医结合预防畜禽疾病的群众运动中,中兽医学在治疗畜禽急性传染病方面更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控制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蔓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开这门课同时,还要开《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病学》,这两门课所讲的疾病的范围基本上涵盖了《中兽医温热病学》所讲的范围,但为什么我们学校还把《中兽医温热病学》纳入教学呢?这是因为: 1(中兽医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如现在兽因临床上有很多病特别是病毒性病,西兽医只讲预防不讲治疗,因为西兽医尚未研究出特效的抗病毒药。而中兽医通过辨证论治,很多病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2(中药治疗疾病无耐药性:临床上长期应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就很少出现这一弊端。原因是中药多为复合作用,一般应用多为复方,随症加减药物,以复方中多种成份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能量代谢的各个环节来干扰细菌代谢。例如黄连、黄柏、大黄、甘草四味药组成一个处方,其中黄连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谢:黄柏能抑制其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大黄能抑制其脱氢酶;甘草能阻止其脱氧核糖核酸(DNA)代谢。这样这个中药处方就不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3(无公害食品发展的需要:西医、西兽医在治疗疾病造福人类的同时,带来一些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使我们对中医、中兽医的自然疗法重新作出评价。目前从多方面证实在应用化学药物后动物体内的药物蓄积和残留对人类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使癌变、突变和畸变机率增高。如:康泰克所含PPA,兽药喹乙醇、磺胺喹恶啉等,而中兽医主要是应用与人类、动物长期共存的植物、矿物和动物类中药和对机体无毒害、无残留的针灸等法来防治疾病,属天然医学的重要,为世人所瞩目。所以目前世界各国到中国来学习研究中医药和中兽医技术的人员日益增多,形成了学习研究中兽医学的热潮。特别是当今绿色食品热的兴起更限制了很多化学药品的使用,为中兽医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4(培养中西兽医结合型人才的需要:学习《中兽医温热病学》重在临床使用,防病治病。但是在病因病理方面的研究传统兽医学远没有现代兽医学研究得透彻,所以我们在突出中兽医治疗特色的同时必须将现代病因病理理论和诊断技术应用进去,才能收到更好 1 的疗效。 谈到中西兽医结合再讲一点:在西兽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兽医在我们国家应用了几千年,为保障我国历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从西兽医传人我国以后由于其直观性和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紧密性也很快得到了我国广大兽医工作者的认可,从此以后我国兽医工作由原来的单轨制变成了双轨制,存在着中西兽医两条线。但从临床使用的效果来讲还是中西兽医结合使用效果比较好,所以多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就一直在探索结合的路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以及运用现代手段对中药的应用研究。黄连素,双黄连等都证明了中医药的科学性。 下面再说一下我们如何来学这门课。就是授课的计划如何安排?总体上我们是以中西兽医理论结合起来来讲,那套理论阐述得清楚,在临床上适用就用那套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们这门课分两大部分来讲。第一部分讲总论(主要讲温热病的概念、特点、分类、病因、辨证和治疗法则等,这部分主要以中兽医理论为主给大家讲,有些内容能够和现代医学对号入座的结合起来讲(如病因说中西都讲)。第二部分讲各论,主要讲多种畜禽共患的温热病和常见畜禽单发的温热病,这部分主要结合临床实际挑选临床上遇到比较多的病讲,在治法上选切实可行、适用的方法讲。疾病的分类和病名按现代兽医学来讲,理法方药按中西兽医结合方法讲。有关疾病的诊断,由于《家畜传染病学》和《家畜寄生虫病学》中已讲得很清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二章 温热病的概念 第一节 温热病的含义 温热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热象偏重为主要特征并具有季节性和不同程度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发热疾病。这类疾病虽然发病季节不尽相同,病源各异,但它们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都具有“温热”性质的特点,所以总称为“温病”或“温热病”。 温热病四季均可发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因其具一定的传染性,易在动物群体中和群体间传播蔓延,甚致造成大流行,能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节温热病的特点 温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在很多方面有其特殊性。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温病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病不同于风寒外感,更有别于内伤杂证,其基本界限在于。致病原因是外感温热之邪。祖国兽医学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于温病的致病因素,大多数医家只能着眼于四时气候的变化影响,根据“外感不外六淫”的认识,认为是六淫化热成温所致。明代吴又可通过长期的实际观察、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疠气(戾气)致病学说,认为温病的发生是自然界别有一种致病物质,并非什么风、寒、暑、湿。这在现代微生物学诞生之前,确是一重大创建。随着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已经明确认识到了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原虫等(其中细菌包括球菌、杆菌、梭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疠 2 气致病说与现代微生物病因说已非常相近。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温病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发热病,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这是温病不同于其它疾病的特征之一。但传染性的强弱,各种温病则有很大差别,这除了与传播途径有关外,更主要的决定于动物体对病原体的反应状态,亦即正气的强弱(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某些温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在动物群体中间广泛蔓延,而造成程度不同的流行。这一点在古代医学家已经发现,如吴又可说:“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天受”指空气传播。“传染”则指接触感染。又如王叔和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3(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温病之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有四时温病之分。祖国医学从“四时主气”学说出发,认为一年四季由于四季气候变化的不同,形成的致病因素各异,因而温病的发生也就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多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夏季很少;痘病一般发生在秋末冬初;鸡的白冠病中原地区发生在夏秋交界时;肠道传染病一般夏季多发等。有些温热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湿热致病以江南水乡为多。如球虫病南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北方只在夏季多雨潮湿季节发生。 4(温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温病的发生一般呈急性过程,具有发病快、传变速、变化多的特点。古人形容温病“其来也速,其去也快。”“一日三变”。尽管温病的发展迅速,变化较多,但其演变过程一般不外由表传里,里热外发以及表里同病三种类型。而这些类型的病理变化,又都表现为“卫气营血”及其有关脏腑的机能失调或实质损害:因此掌握了“卫气营血”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及其所反映的证侯特点,临床上对温热病便能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 5(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发热是温病的必有之症。由于温为阳邪,易化燥伤阴(故温热病大多发热较重,且伴有口渴、尿黄等证。由于温邪传变迅速,易于内陷,故温病过程中常出现斑疹、吐衄、神昏,甚至动风痉厥等危重证候。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霍乱皮肤肌肉的出血斑点;还有猪瘟、猪丹毒、皮肤出血斑点;兔瘟出现鼻出血等。 第三节 温病病种和类型的划分及命名依据 温病是一类急性热病的总称,它们除了具有上述的共同特点之外,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温病还各有特点。祖国兽医学正是根据这些特点对温病进行分类和命名的。 1(季节即按温病不同的发生季节进行分类。就是说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发生的温病病因各异,临床表现也有区别,因此温病应有四时之分。如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为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称为暑温(初见壮热,烦渴,热象比较重)、湿温,发生于秋季的称为秋燥,发生于冬季的称为冬温等。 2(临床特点有些温病的发生虽无严格的季节性,而临床表现却有其特性。因此前人便根据这些温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命名。属于此类的温病有温疫、温毒、湿热痢和伏暑等。 3(病邪性质这是按四时温病感受的病邪性质而作出的一种概括性归类。四时温病虽然感邪不同,但分析其性质则不外乎温热和湿热两类。属于温热的病种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等;属于湿热的病种有湿温和伏暑等。这种分类方法,是在区别四时温病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其共同性。因此对于临床辨症施治具有规律性的指导意义。只要掌握了温病的这种个性和共性,临床上就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4(发病类型 即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病变在表,在里的不同类型,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两类。凡发病初起病变在表,出现表症的称为新感温病,如风温、秋燥等。初起病 3 变在里(出现里症的称为伏邪温病,如春温,伏暑等。这种以发病初起表里不同证侯反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其临床意义主要在于及早判断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转化的趋势以及规定初起发表或清里的不同治则。 上述的分类方法,都是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不断分析、探索而逐步总结出来的。尽管分类的角度不同,但其意义都是为了指导临床能更好地进行辨证施治。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分类方法都是建筑在直观现象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各种特异病原体所引起的不同传染病还不能从病原学上一一地揭示出其特异本质。这对临床掌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确立病因学的治疗方法都必然带来一定限制。所以我们必须走中西兽医结合的道路,把传统医学的温病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成果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全新的具有中国医学特色和中西兽医学共同优点的高效无毒的新中兽医温病学,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节 温病与伤寒新感与伏邪 1(温病与伤寒 温病与伤寒是祖国兽医学有关外感的两个不同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温病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温病与伤寒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有所不同。晋唐之前,温病学尚未形成独立体系,此时伤寒含义较广,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正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温病是属于伤寒的范围,两者是隶属关系。明清时代温病学兴起,温病逐渐脱离伤寒自成体系。温病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成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而伤寒的范围明显缩小,只限于指感受风寒引起的一类外感疾病。综上可见,温病学形成之前是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温病学形成以后则温病义广而伤寒义狭,这种概念的转化正深刻反映了医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外感热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感受风寒引起的伤寒与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虽同属外感疾病,初起均见表证,但其病因性质截然不同,证侯表现亦有差异,治疗判然有别,临床应予区分。在病因方面,温病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伤寒是风寒病邪外袭所致。在病机方面伤寒初起寒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演变较慢,而温病初起属热邪为病,表证短暂传变迅速。此外,由于寒为阴凝之邪,故易伤阳气;而温为阳邪,则易伤阴。在证候上,温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且多伴有口渴,苔虽白而舌边尖红,脉浮带速;伤寒初起虽亦发热恶寒,但多发热轻恶寒重,且常兼有身痛无汗,脉象浮紧,舌苔白而舌质正常。在治疗上温病初起用辛凉疏表方法以散热邪;伤寒初起用辛温解表方法以驱散寒邪。 伤寒与温病初起证治鉴别 ????????????????????????????????????????????????? ? ? ? 证 候 ( ? ? ? ?病因病机 ? ? 治疗 ? ? ? ???????????????????????????????? ? ? ? ?发热 ?恶寒 ?头身疼口渴 ?小便 ? 舌苔 ?脉象 ? ? ?????????????????????????????????????? 4 ??????????? ? ?寒邪外袭 ? ? ? ? ? ?舌正 ? ? ? ? ?伤寒 ? ?较轻 ?重 ?重 ?不渴 ?清利 ? ?苔白 ?浮紧 ? 辛温发汗 ? ? ?郁闭卫阳 ? ? ? ? ? ?常 ? ? ? ? ????????????????????????????????????????????????? ? ?温邪上受 ? ? ? ? ? ?舌边 ? ? ? ? ?温病 ? ?较重 ?轻 ?轻 ?微渴 ?微黄 ? ?苔白 ?浮数 ? 辛凉解表 ? ? ?卫气失宣 ? ? ? ? ? ?尖红 ? ? ? ? ????????????????????????????????????????????????? 2(新感与伏邪 新感与伏邪是指温病的两种不同发病类型。它是前人根据温病初起的不同临床表现而作出的理论概括。感受外邪时就发病称为新感,感受外邪潜伏畜禽体内过时而发的称为伏邪。 区别新感与伏邪的临床意义,并不在于区分感邪后的发病迟早,而主要在于区别温病初起的不同证候类型,标示病变的浅深轻重和转化趋势,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一般说,新感温病病情较轻,初起病邪在表,如风温,症见发热,恶寒,被毛逆立,咳嗽等,治易疏表透邪之法;伏邪温病病情较重,初起即邪热在里,如春温,出现发热、口渴、烦燥、尿黄等里热症状,故治疗开始须采取清泄里热的方法。 前人关于伏邪的学说中还有邪伏部位的说法,所谓“邪伏肌肤”、“邪伏少阴”等。实际上也是根据临床不同证候表现的分析、推断而得出的结论,其目的是为了临床辨证时能区别类型,治疗时随证用药。所以对伏邪和邪伏部位的理解不能与现代传染病学中的“潜伏期”、病原侵入部位等概念等同起来。否则不仅不符合客观实际,而且也失去真实意义。 第五节 温病与温疫 温病是指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在概念上两者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相关的。古代医家由于所处历史环境的差异,临床观察结果和体会的不同,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认识不尽一致。一种看法认为:温疫乃温病之别名,两者名称虽异,但所指相同,理由是温病具有传染性,所以亦可称为温疫。如吴又可说:“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另一种看法是:温疫与温病不同,区别在传染与否,传染者为温疫,不传染者为温病。如陆九芝说:“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温疫辨者无它,盖即传染与不传染耳。”上述两种看法,其共同之处,都认为温疫是指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其分歧点则在于:温病与温疫有无区别,亦即温病有无传染性的问。从现在的观点看,这些认识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前所述,温病既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急性感染 5 性疾病,因之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但各种温病的传染和流行的程度,则有显著的区别。故把温病一概视为烈性传染病,在概念上与温疫混为一谈,是不够妥当的,反之,以传染与不传染作为绝对依据,而把温病与温疫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在防治实践中,为了从概念上明确区别温病不同的传染和流行情况,把其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称为温疫,以区别于一般温病,引起防治上的高度重视,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控制其发展蔓延,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在一些书上还可见到“瘟病”和“瘟疫”的说法,二者含义与温疫相同。“瘟”通常指人或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如人的大头瘟和动物的牛瘟、猪瘟、鸡瘟等。 第三章 温热病的病因 第一节 概述 病因泛指疾病发生的原因。温病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内伤杂证,基本界限在于其致病主因是外感温热之邪。 从现代观点分析,温病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患,其发生是由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原虫等所引起。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祖国兽医学对这些病原体还不可能进行生物病原学的分析和研究,而只能根据实践中觉察得到的某些与温病发生明显有关的客观现象,作出朴素的病因解释。在与温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前人逐步体会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可对畜禽身体发生影响,与温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基于这一认识,于是便提出了“外感不外六淫”的病因学说,由于温病具有热象偏重的特点,因而又进一步提出了“六淫化热成温”的理论。此后,又有人根据温病传染、流行的特点,提出了“疠气”,“疫疠之气”,“时邪”等病因学说。所有这些都是根据临床观察而得出的结论。目前看来,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虽然可以影响微生物在外界的生长繁殖和动物体的抵抗力,但还不是引起温病的直接原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四时气候变化仅是温病的发病条件之一。但是应该看到传统上既把“六淫”作为温病的主因看待,并且在实践中六淫学说已成为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理论之一,那么今天就不能把它单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物理致病因素,而应看成包括致病微生物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科学水平的限制,前人不可能明确认识罢了。 还须指出,感受外邪固然是温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没有外邪感染就不可能形成温病。但是外邪能否侵入畜体,侵入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畜体内在机能状态即正气的强弱。一般说,外邪只有在畜禽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可能侵入。当外邪侵入机体后,体现抗病能力的正气即与之斗争。斗争的结果有两种转归:一是正气尚盛,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相比,占优势地位,因而足以抗邪外出使之不产生临床证状;一是正气虚弱,或是正气不虚,但与外邪的力量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其结果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出现临床证状。前人有“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之说,这就说明了只有当有机体正气不足以抗御外邪或邪气侵袭有机体的力量超越有机体正气时,才有可能发病。这一讲法与现代传染病学上讲的有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力有关。 第二节 六淫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6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它是前人根据四时外感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的气候变化而作出的理论概括,正由于“六淫”学说是建立在临床证候的观察、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其实际意义就不仅限于说明病因,而更重要的是借以概括临床证状,区别症候类型,确定治疗原则,从而作为临床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因此,只要掌握了每一病邪的致病特点,临床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证候分析进行辨证求因,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审因论治”。可见,“六淫”学说对温病的辨证施治,具有规律性的指导意义。 根据四时温病的发病特点与其有关的六淫病邪主要是风、暑、湿、燥四种。分述如下: 1(风热是冬春季温病的致病主因。风温、冬温等冬春季节的常见温病都是由风热病邪所引起。春季温暖多风或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最易造成风热为病。风热病邪致病,最易侵犯畜体上焦肌表。而出现卫表肺经证候。如微恶风寒、发热、口微渴、咳嗽、苔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由于风性善行数变,故风温病发病较急,传变较速,初起治疗不当,常可逆传心包。 2(暑热是夏季温病的致病主因。它的形成与夏天酷暑炎热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暑温就是由暑热病邪引起的典型病种,由于暑热病邪其性炎热,传变最速,所以发病初起证候较重,一般多无卫表证,而径现壮热,烦渴,多汗,脉洪大等阳明气分证侯,故有“夏暑发之阳明”之说。在发展过程中,暑热极易内陷心营,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惊厥等危急症状,又因暑性酷烈,易伤津耗气,所以暑温病常可出现津气损伤证候。此外,暑热之中常兼挟湿邪,所谓“暑必挟湿”,即是此意。 3(湿热是发生于雨湿偏多季节的温病的致病主因。它的特定环境是气候偏热,雨湿较多,以致湿热两盛,故夏秋之间霉雨季节最易致病。湿温就是因感染湿热病邪而致的常见温病。湿热病邪致病的主要特征是既有发热的“热象”。又有身重肢倦、胸脘痞闷、呕恶、苔腻、便溏等“湿象”。其病位以中焦脾胃为重心。由于湿为阴邪,粘腻淹滞,故发病缓慢,病程长。 4(燥热是秋季某些温病的致病原因。秋季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易于引起燥热为病,由燥热病邪而致的温病称为秋燥。其特点是:初起除一般表热证外,还伴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疼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粘膜津气干燥的现象,简称“燥象”。 综上所述,温病病邪尽管种类较多,各类病邪致病又各具特性,但其属性不外“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型。除湿热病邪属于湿热类外。风热病邪、暑热病邪和燥热病邪等均属于温热类。暑热病邪虽然常夹湿邪,但其本身则属热邪范围。这两类病邪致病各有特点,一般说,温热病邪致病,起病急剧,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而且病程较短,传变较快,易于“逆传”突变,伤津耗液严重;湿热病邪致病,起病较缓,传变亦慢,病程相对较长,湿热留恋,可损伤阳气。 第三节 现代兽医学对发热病病因解释的简述 现代兽医学认为,机体产生发热反应是有机体自卫的一种方式,用以调动机体的防卫机能抵御外来异物(主要是蛋白质)的侵袭。这种方式从保卫机体自体不受伤害方面意义重大。但从另一方面,发热毕竟是一种病理过程,特别在高热时抵御外邪的同时,使自身也受到伤害。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发热反应的是异体蛋白质,各种病原微生物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有细菌和病毒,还有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等。在《兽医微生物学》中大家都已学过,这里不多敖述。 7 第四章 温热病的辨证 第一节 概述 温病辨证是在温病学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对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温病病症的本质,从而为判断预后,掌握演变,确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因此,辨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温病病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临床诊断过程。它的任务在于正确阐述温病病证的产生原因,病变部位,病理变化以及机体反应状态等。可见“证”的概念,既不是指一个单纯的症状,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症候群,而是反映了病症现象内在联系的一个具有病理生理学意义的诊断概念。温病辨证在理论指导上,经过古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至清代已形成了独立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分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症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它的产生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对不同病证的反复观察,分析研究,在掌握了温病病症内在本质的基础上而逐步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于温病的辨证治疗是具有规律性指导意义的。 温病辨证首先要着眼于临床主要症状的观察、分析。因为症状是内在卫气营血、脏腑器官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是临床辨症识病的入门向导。同一症状可由不同病因和病机所引起,而同一病因病机又可产生一系列不同症状。因此认真鉴别症状的异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临床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章以介绍卫气营血辨证和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为主要内容。由于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多重迭和交叉的地方,在应用时两者相提并论往往造成内容混乱和说理上的复杂化。因此我们在讲时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体,将三焦辨证有关内容贯串其中,以使两者能做到有机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便于临床掌握和运用。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动能活动的物质。卫气营血辨证是应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概括了热性病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阶段,用以说明病位深浅,病情的轻重以及各个阶段的病理表现和传变规律,为治疗热性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卫气营血辨证既是对温热病四种症侯的概括。又是表示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情轻重深浅的四个阶段。温病在临床上的共同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高热、渴饮、脉数,易于伤津耗血,化燥伤阴。其感染途径。主要是从口鼻或皮肤而人。温病初起,病在表、在肺与皮毛,病势较轻,称“卫”分症候;病邪接下来即由肺传胃,由皮毛入里,即由卫分至气分,若失治或误治,再由气分入营分,直至血分,越来越重。卫、气、营、血四者的关系,除热势的深浅轻重以外,还与伤津耗液的程度有关。当病在卫分时,以伤津液为主,及至病人营血,则主要以伤血为主,或由耗血转致伤阴。在卫由于邪热轻浅,伤阴未甚,故燥象亦较为轻微,临床仅干咳、咽喉肿痛、烦渴等,但烦渴现象不太明显,热邪深入气分,则津伤现象比较突出,或为口渴而饮水多,或为肠燥粪便秘结,这都说明津液的耗伤比较严重。津伤及血,则邪已人营;伤血多者则 8 为血分。温热病之所以必须辨气血,与温热伤津伤血有关,而津血之间的关系,又构成温热病中卫、气、营、血的不同证候和阶段。 温热病与伤寒虽然都属于外感病的范围,但二者在病因、病理以及辨证治法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伤寒是感受寒邪,阴胜其阳,寒易伤阳:温热病多是感受风、热、暑、燥等温热邪气’,阳胜其阴,热易伤阴。在治疗上病变初期,伤寒宜辛温解表以散寒,温病宜辛凉解表以去热;后期,伤寒应注意回阳,温病则应着重养阴。 一、卫分病证 卫分证一般见于温热病早期,病位在皮毛与肺。也就是温热病在表阶段,既见到呼吸系统的症状。又见到肌表卫分的症候。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干,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口色微红,脉浮数。 【病因病机】风热外邪犯肺,侵于肌表,邪气束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见发热。恶寒则轻,一般微恶风寒,仅见于疾病初起,既热之后即行消失,热不甚,则不喜饮水。热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 卫分病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辛凉解表为主。辛味的药是用来解表的。也就是给病邪以出路,使之从皮毛汗孔得到解散。凉药是用来解热的,使热去而阴液不受耗伤,有清热保津作用。卫分病又分温热重在皮毛和重在肺两种类型,由于病情和病位的重点所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致。 1(邪在皮毛 【主症】 发热、微恶风寒,苔白,脉浮数或有咳嗽、流涕等症。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饲养管理不良,卫外机能不固,气候骤变,冷热失常或风邪疫毒侵犯皮毛所致。病为温热,故以发热为主。邪在皮毛,卫外之气受到损害,故见微恶风寒。邪气在表正气抗邪,故脉浮数。肺合皮毛与卫气相通,卫气被郁则肺气不宣,故见咳嗽等与肺有关的症状。 【治疗及方例】辛凉解表。银翘散随证加减。 2、邪生于肺 【主证】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呼吸加快,咽喉肿胀,口红苔白,脉浮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温热疫毒侵犯皮毛,内传于肺或直接犯肺所致。肺气失宣,放咳嗽、流涕。温热在肺,故发热,呼吸加快,咽喉肿胀等。 【治则及方例】 宣散肺热。润肺散或桑菊饮加减。 二、气分病证 气分证是温热邪气内人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症。卫分证与气分证之别,主要在于舌苔,前者多白苔,后者多见黄苔。气分证的特征是以里热盛为主。 【主证】 高热,恶热,口渴,气粗,出汗,尿短赤,口色红燥,苔黄干,脉洪数。 【病因病机】病邪已人里,不在皮毛,因此不再恶寒。邪入气分,邪盛正气亦盛,正邪相博,故高热、恶热。 由于邪气所侵犯的脏腑、部位不同,表现的症候也不同,一般多见温病在肺,热入于胃,温热在肠及湿热内郁四种类型。 1(温热在肺 【主证】 高热,出汗,咳嗽,气促喘粗,胸痛难移前肢,口渴多饮。口色鲜红,苔黄,脉洪数。 【病因病机】热壅于肺,肺失清肃,故气促喘粗。热灼津液,津凝为痰,痰浊阻肺。气机不利,故咳嗽胸痛。里热炽盛,逼津外泄,故高热出汗。津液耗伤,故口渴多饮。病在里而不在表,故虽出汗而热不解。同时见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及方例】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9 2(热入于胃 【主证】 高热,口渴贪饮,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大。 【病因病机】热炽阳盛,胃热亢盛,故壮热不已。阴不内守津液外泄故出汗。热盛津伤胃阴已亏,故食少饮多,苔燥,尿短赤。内热充斥,气盛血涌,故口色鲜红,脉洪大。 【治则及方例】清热生津。白虎汤加减。高热加黄芩、桑皮、山栀、连翘等;口渴加天花粉、芦根;便秘加大黄、瓜萎仁、芒硝。 3(温热在肠:有两种不同表现。 (1)肠燥便秘 【主证】 发热,肠燥便干,粪结不通,腹胀,有时腹痛。口红,舌干,苔黄燥,尿赤,脉沉实有力。 【病因病机】热结肠道,津伤化燥,燥热与糟粕相结,腑气不通,故便燥结不通。不通则痛,故有时腹痛。舌干、苔黄燥、尿赤、均为里热伤津所致。病在里故脉沉,正气未虚故脉实。 【治则与方例】润肠通便,泄热滋阴。增液承气汤加减。腹胀痛较重者宜重用枳实、厚朴,粪便带血者加赤芍、丹皮。 (2)肠热下痢 【主证】泻痢频繁,气味腐臭,渴而多饮,苔黄燥,脉数。 【病因病机】肠热下迫,故见泻痢频繁。热甚伤津,故渴而多饮。苔黄燥、脉数为燥热内盛之象。 【治则与方例】泻热生津。葛根芩连汤。 4(湿热内郁(里热夹湿) 【主证】精神倦怠,眼闭嗜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热但热度不高,持续难退,口唇、眼膜黄染,大便秘涩,小便短少深黄,口红,苔淡黄而腻,脉滑。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湿热郁于气分,热挟湿邪所致。湿性重浊腻滞,容易阻塞气机,故湿热互结,低热难退,精神倦怠,眼闭嗜睡,食欲不振;湿热困脾,脾不健运,湿热内阻中焦。肝胆疏泄不利,故见黄疸。口色、脉象均为湿热的病理反映。 【治则及方例】清热利湿,芳香化浊(先化湿后清其热)。茵陈蒿汤加减。如有火热口渴,见热多湿少加生石膏、知母;如发热不高,但稽留不退,口不渴,是湿多热少,加佩兰、白蔻仁等。 三、营分病症 营分病是温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营是血中之精气,周流全身,内通于心。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点。 温热入营的途径大致有三:一是由卫分传人,即温热病邪由卫分不经气分而直人营,这叫做“逆传心包”;二是由气分传来,即先见气分热象,而后出现营分症状;三是温热之邪直入营分,没有出现卫分气分症状,直接出现营分症状。 营分证一般有热伤营阴和热人心包两种证型: 1(热伤营阴 【主证】高热不退,晚上加剧,躁动不安,口干饮少,呼吸喘促,舌质红降,脉细数,重者粘膜或舌上可有隐隐出血点,在猪皮肤上可发现红斑,倒地抽搐,神志昏迷。见各型脑炎及猪的急性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的过程中。 【病因病机】 邪热入营,热势更猖,故高热不退。热邪入营而伤阴,营血受损,故夜晚热势加剧。热扰心神,则狂躁不安。舌为心之苗,故舌质红绛。热邪灼伤经络,迫血外溢,故有斑疹。津耗气伤,则见呼吸喘促。血热伤阴,故脉细数。 【治则及方例】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清营汤加减。 10 2(热入心包 【主症】 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耳鼻四肢俱凉,舌色红绛,无舌苔,粘膜隐现出血斑点。四肢抽搐痉挛,甚至倒地难起,四肢呈游泳状,脉细数。 【病因病机】 热邪内陷心包,邪热内闭,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故神志昏迷。热人心营,阳气不能外达,故耳鼻四肢俱凉。营阳受损,畜体虚弱,故无舌苔,舌色红绛。热极肝风内动,故四肢抽搐痉挛,甚则倒地难起,四肢呈游泳状。脉细数为热灼营阴之象。 【治则与方例】清心开窍。清营汤加减。 ( 四、血分病证 血分证是营分证的进一步发展,是卫气营血辨证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病情已到了衰竭危险期。它的病位主要在心肝肾。本病证的主要特征是:舌质红绛,高热神昏,便血,尿血,衄血,项背强直,阵阵抽搐,脉细数。 伤于肝,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热邪迫血妄行,肝不藏血而致出血(包括衄血、便血和出血斑等),亦称“动血”。二是热邪耗血,致血不养筋而发生筋脉强直或抽搐,亦称“动风”。伤于肾主要表现为津血亏损太甚,而造成血热伤阴或亡阴失水之症。 热入血分的途径有二:一是由气分传来,即病由气分直入血分;二是由营分传来,即先见营分血热、神昏而后传入血分。 1(血热妄行 【主证】身热,神昏,出血(衄血、便血、发斑),血色深红带紫,发热夜重,舌绛,脉细数(按现代医学说,已发生败血症、心衰、缺氧)。 【病因病机】热扰心神,故身热神昏。血热动血,故引起出血。血中热毒犹存,故血色深红。血热阴虚,则发热夜重,舌绛脉细数。 【治则及方例】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加减。 2(肝热生风 【主证】 目赤,发热,项背强直,阵阵抽搐,舌质红绛,脉细数。亦有气分热未罢,兼有肌热或肠热便秘的,则为气热生风。 【病因病机】肝经热甚故目赤。血不养筋,筋脉失养,筋膜拘急,故项背强直,阵阵抽搐。血热伤肝,故舌红降,脉细数。 【治则及方例】 清肝熄风。羚羊钩藤汤加减。气热生风的,用白虎汤加羚羊角、钩藤或大承气汤加羚羊角、钩藤。 3(血热伤阴 【主证】低热不退或午后体温升高,精神倦怠,口干舌燥,脉虚无力。 【病因病机】 血分热久不退,动肝肾之阴,阴虚而阳热内扰故持续低热或发潮热。阴精亏损,神失所养,故精神倦怠。阴精不能上承,阳浮于上,故口干舌燥。 【治则及方例】滋阴养液。复脉汤加减。午后体温升高者,宜养阴清热,可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4(亡阴失水 【主症】毛焦体瘦,唇舌萎缩而燥裂,目陷睛迷,神昏似睡,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或四肢抽搐。 【病因病机】亡阴是较伤阴为甚的一种全身性的失水状态。由于肾主水液,故本病重点在肾,真阴亏耗,机体脏腑器官得不到阴血津液的滋润濡养,故毛焦体瘦,阴血亏虚,水液乏竭。热蕴于内,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故四肢厥冷,阴气垂亡。孤阳无济,故脉微欲绝,真阴被灼,血不养筋,筋脉拘挛,虚风内动,故四肢抽搐。 【治则及方例】滋阴潜阳。三甲复脉汤加减。抽搐明显加五味子,鸡子黄,即为大定风珠。 11 五、相兼病证 相兼证分为两种。卫分之邪未除,而又兼气分证或营分证的。称为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也有气分之邪未解,而又兼见营分证或血分证的,称为毒燔气营或气血两燔。 1(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口渴多饮,尿短赤,肚腹胀满,苔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为伏暑初期,暑湿之邪侵入机体所致的急性热病。邪在卫分则恶寒发热。无汗。暑热内郁,则口渴多饮,尿短赤。湿邪阻于气分,则肚腹胀满,苔腻。湿郁热蒸,则脉滑数。 【治则及方例】解表,清暑,利湿。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等。 2(气血两燔(毒燔气营) 【主症】高热,口渴贪饮,衄血,便血,发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浮大而数或沉数。 【病因病机】热毒亢盛,灼炽气分,则高热。热盛入血,迫血妄行,则衄血、便血、发斑。高热耗损津液,则口渴贪饮、苔燥。 【治则及方例】清气,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第三节 卫气营血的证候传变 1(顺传 温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它体现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温热论》指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病一般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这种按卫一气一营一血的演变过程,称为“顺传”,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由实到虚的传变过程。临床观察证明,这与现代兽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由潜伏期啼前驱期?症状明显期一衰竭期的演变程序是基本一致的。 2(逆传 顺传这种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畜禽体质强弱各异,温病病邪在不同的病畜身上,可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就是说除“顺传”外,尚有一种“逆传”。所谓“逆传”是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实践证明,“逆传”是“顺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和“顺传”过程中出现的营分、血分证在内脏病变的本质上无显著差异,临床证候表现也基本类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传变过程的渐进性与暴发性。 但须指出,温病传变,由于病邪类别的差异,体质强弱及反应性的不同,而又有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初期不见卫分症,而径见气分或营分病证;有的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更有气分证尚在,同时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称“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尤其严重的是热邪充斥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营血同时累积的局面。 卫气营血的证候传变虽无固定形式,但其病机层次却反映了病变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具体说,卫分证病位最浅,属表证,病情最轻,持续时间也短,治疗容易。气分证病位进了一层,属里证,病情较卫分证为重:虽然证情较复杂,热邪逗留时间较长,但正气尚盛,抗邪力强,治疗及时一般尚可治愈。营分证和血分证病位最深,病情危重,热邪步步深入,正气节节衰退,若处理失时,正气不能敌邪,往往险证蜂起,危及生命。 综上所述,把握温病卫气营血的病位浅深,对于判断病情轻重,掌握转归趋势,积极主动地采取治疗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营分与血分证虽有浅深之分,但有时营分证的严重程度亦不比血分证 12 轻,如热入营分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热闭心包证,其严重程度就不下于一般血分证。 关于痉厥动风之证,也有不同情况,因热盛而动风者,可以在血分证阶段出现,也可以出现于气营两燔阶段,在气营两燔时正气尚足,往往热退风即定,痉厥自止。在血分时正气渐衰,热邪深锢,动风持续时间可能较长。而虚风内动者则多在恢复期阴液耗伤太甚时才出现,来势虽无实风猛烈,但常难速愈。 阴虚与阳虚之证,多在温病恢复期出现,此时正虽虚而邪已退,故病情尚较单纯。而亡阴与亡阳之症,则是气阴衰竭,阳气欲脱的危候。生命垂危,采取急救措施刻不容缓。 最后尚须指出,近年来随着温病领域中中西兽医结合的开展,卫气营血的传变理论也 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充实。临床实践表明,在依靠西兽医学的有关特异性诊断指标明确诊断,了解分期分型情况,掌握温病发展规律的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运用卫气营血进行辨证分析,实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样取中西兽医各自所长,不但会丰富,完善辨证内容,而且也充实了治疗措施。如根据卫气营血之辨证结合西兽医学对有关温病的认识,可以发现不同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还各有其特殊性。有些病只在卫分,而不一定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如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称为感冒;有些病到气分阶段即停止发展,如肺炎,急性原发性肠胃炎等;而有些病则很快进入营血分,如乙型脑炎等;也有一些温病热邪充斥表里,卫气营血各阶段均被累及,而且传变迅速,界限不清,如败血症等。 第四节 几个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出汗,昏厥等。这些症状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具体表现各异。因此临床认真鉴别其异同,并结合整个证候进行全面分析,对于正确辨证辨病具有重要意义。 1(发热 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发热,而外感温热之邪则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所以各种温病都具有发热这个共同症状。温病发热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温病初期阶段,发热是一种主动防御反应,是正邪相博,正气抗邪的必然现象;另一方面,发热毕竟是个病理过程,常会消耗正气,损害机体,严重的甚至因发热而造成不良后果。温病发热的机理,可以这样认为:热邪侵袭机体后,正气奋起抗邪,由于正邪交争,导致卫气营血功能紊乱,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盛则热”或“阴虚内热”的病理变化,以致体温升高而发热。 发热见之于温病,类型复杂,要正确鉴别,必须抓住这一主证的特点,结合伴随证候表现进行分析比较。 温病发热多属阳盛发热,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变化多而快,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热势较高,并常伴有阳热亢盛的一系列表现,这和内伤发热显然有别。当然在温病末期,由于热邪逗留,气阴亏虚,也可出现类似内伤发热的虚热症或虚实夹杂证,但其病因及病理经过与内伤发热有所不同。 各种温病均有典型的热型,根据发热时体温的升降和持续情况分,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消耗热,回归热,波状热以及不规则热等;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又可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过高热。温病初期,热邪在卫时,常见低热或中等热。温病中期邪在气分时,以高热居多,温病极期热邪深入营血时,则多见高热或过高热。温病进入恢复期,如有发热多见低热。致于不同的热型,则常见于不同温病的自然过程中。联系具体病种,这些不同的热型的分布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伤寒、大叶性肺炎可见典型的稽留热。败血症、 13 脓毒败血症往往可见弛张热、消耗热。不规则热可见于多种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支气管肺炎等较常见。 中兽医对各种发热的辨证主要分如下几种类型: (1)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为温病初起邪在卫表的特征。在败血症时,由于热邪充斥表里,正邪剧争,则可见憎寒战抖,壮热不退。 (2)寒热往来:寒时不热,热时不寒,界限分明,交替出现。是邪在半表半里的主要特征。 (3)但热不寒:是热邪入里的主要标志,但同是里热症,临床有在气、在营、入血的区别。气分热炽的典型热象为高热,肠府实热证多表现为蒸蒸发热或午后潮热。湿热症逗留气分,多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汗出热稍退,继而又发热。 (4)发热夜甚:热邪传入营、血分,发热夜间尤甚。 (5)夜热早凉: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 (6)低热:温病后期持续低热,为肝肾阴虚,虚多邪少之候。 2(出汗 出汗是腠里开泄,汗腺分泌增强所致,隐性汗一般不被人们注意,显性汗则易看见。出汗可以排泄废物,驱邪外出,散发热量而降低体温;但过度出汗往往伤津液耗阳气。因此,在温病过程中注意汗之有无、多少,以及出汗时的全身状况,对于辨别症侯、判断病情、预测转归、有一定实践意义。 无汗,见于温病初起,多为邪袭肌表,卫气被郁,腠里闭寒所致,故必兼有发热恶寒。如热入营分,烦躁高热而无汗的,则多因热邪消灼营阴,津液耗伤,不能作汗所致。 常有汗出而热不为汗所退者,多为湿热交蒸所致。汗多而兼壮热烦渴者,为气分热炽,正邪剧争的表现。大汗淋漓而肢冷脉伏,神志恍惚者,是亡阳虚脱的预兆。 另有一种战汗,即病畜突然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出汗,多见于热邪逗留气分阶段。为正气积聚力量抗邪外出的佳象。故战汗之后,大多邪随汗出,热退身凉,脉象平和而病渐向愈。但也有少数战栗而不能出汗,或战汗之后发热不退,烦躁不安,脉疾不平,乃正气虚惫不能抗邪外出而复热内陷的危重现象,病情严重,须防变幻。 3(昏厥 指昏迷和痉厥。 (1)昏迷:昏迷是由热邪或湿热痰浊蒙闭心窍所致。是病情危重的标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昏迷根据程度轻重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温病中容易引起昏迷的病种很多,如急性中毒性痢疾、肠炎、乙脑等可继发脑炎的传染病及中暑、败血症等。这些病引发的昏迷一般多属闭证、实证。与阴虚或阳虚到极点的阴阳离决的脱症,如严重脱水等不一样。在闭证中还有热闭和痰蒙两种。热闭是由热邪内陷心包,清窍闭阻所致,其昏迷程度较深,且伴有高热、狂躁、舌绛、苔焦黑等症,多见于热邪深入营血阶段。治则采取清热开窍剂。痰蒙因湿热痰浊内蒙清窍而成,一般昏迷程度较浅,发热大多不高,有的可在喉部听见痰声,舌苔浊腻黄厚。治则采取清热利湿化痰。 ??????????????????????????????????????? ? ? 浅昏迷 ? 深昏迷 ? ??????????????????????????????????????? ? 意识 ? 基本丧失,偶尔有反应 ? 完全丧失,对外界无任何反应 ? ?????????????????????????????????????? 14 ? ? 瞳孔 ? 多缩小 ? 多散大 ? ??????????????????????????????????????? ? 吞咽反射 ? 存在 ? 消失 ? ??????????????????????????????????????? ? 疼痛反射 ? 对疼痛刺激有防御反应 ? 对疼痛刺激无防御反应 ? ??????????????????????????????????????? ? 大小便 ? 潴留或失禁 ? 失禁 ? ??????????????????????????????????????? 此外,还因气分胃肠实热引起的昏迷,常兼有高热、口渴、肚腹胀痛拒按、便秘等阳明实热之症。 综上可见,同样是昏迷,其成因不同,症候表现亦有差异,属热闭痰闭之症一般昏迷的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属危急之候。而在气分高热时出现的昏迷现象程度较浅,往往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较短。l临床上应注意区别。 (2)痉厥:痉指痉挛强直,轻者四肢发硬,颈有抵抗;重者肢体抽搐,口角痉挛,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致角弓反张(如破伤风)。厥指四肢逆冷,昏厥。 痉与厥本来是两个不同的症候,由于温病过程中常常先痉后厥,厥而又痉,痉厥并见,故习惯统称痉厥。温病出现痉厥,皆为肝风内动之象,临床上有虚实两大类型。 实风由于热邪炽盛所致,所谓“热极生风”。邪热炽盛,阴液急剧耗损,筋脉干涸拘急则痉。如阳气被遏,郁而不运,则四末不温;清窍失灵则神昏。 由于温病常有高热,故肝风每易妄动。除热入肝经引动肝风外,其它如气分胃肠实热亢盛,心营热盛,亦可引动肝风,临床均各有不同的兼症。 实风多发在温病的极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抽搐来势急剧,频繁有力,振幅较大,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肢冷昏厥,脉多洪数或弦数有力,舌红或绛,出现这些现象往往表示证情危急。临床实践证明,痉厥发生次数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与 预后的好坏关系极大。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有效地防治实风内动,仔细观察痉厥出现之前的一些动风先兆,是十分重要的。动风先兆有:不定时惊跳,肌张力增强,颈项有抵抗,两目凝视,口唇时而颤抖以及狂燥,意识障碍等。 虚风内动由阴虚而导致,多因热邪逗留日久,阴津血液慢性耗损,筋脉失于濡养,而呈现动风之象,故称虚风内动。虚风内动多发生在温病的后期阶段,临床表现除常见的低热、形体消瘦、口干舌燥、盗汗、神疲欲眠、舌赤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带数等肝肾真阴大伤见证外,还可见四肢抖动,口唇颤抖等表现。 第五章温病的诊断特点 15 第一节概述 温病的诊断从中兽医的角度来讲,一般不外四诊、八纲及症候分类等范围。为了适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要求,临床上常辅以现代的理化、生化、生物学检查,以明确病因或病理诊断。其中四诊、八纲及症候分类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已经讲过,现代理化、生化、生物学检查也在兽医学中学过,不再重复。本章重点介绍对动物温病诊断具有独特意义的辨舌和辨斑疹两项内容。 动物温病具有发病快、变化多及流行性等特点,因此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病原诊断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不仅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掌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确其流行特点,从而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其蔓延传播。目前对临床上温病的诊断,必须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既辨病又辨症,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辨证是为了更好地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1(温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动物温病在临床上的特点,诊断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1)症状表现:通过症状的综合分析,以识别病证的本质,这是温病诊断的首要一环。不仅对辨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辨病也有一定的价值。因为各种温病的临床症状虽有共同性(如发热、出汗、口渴,神志变化等),但不同的温病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病因病理不同,其具体表现则有差异,而且伴随的证候电不尽相同,临床辨证通过分析比较,就可在普遍性中找出其特殊性。再从辨病来说,传染病的不少早期症状虽无特异性,但通过周密诊察,详细分析,也往往可以找出一定的病变重心,从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线索。何况有些传染病还具有特殊的病理特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鸡传喉中喉头可看到干酪样物,鸡法氏囊炎胸肌和大腿肌肉出血(透皮可见),兔球虫病时肚腹胀大,肚皮发青(肿大的肝脏颜色通过腹壁皮肤透出)、动物痘病长出的结节等。 (2)特殊体征:温病过程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特殊体征,主要是指舌苔变化和发斑、出疹。临床通过这些征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为辨病辨证提供重要依据。舌苔变化虽然在内伤杂证中也可见到,但一般不如温病来得明显和多样。因此温病中的舌苔变化,既是辨别卫气营血证候的客观指征,也是辨病的重要依据。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舌苔多见厚腻:猪瘟、牛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则常见舌红、苔燥。斑疹是多种传染病的特征,临床通过其形态、色泽、分布部位、出现早晚、数目多少的观察,可有助于不同传染病的鉴别诊断,同时对辨别病邪浅深轻重、正气的强弱盛衰也有重要意义。 (3)发病季节:是温病诊断的依据之一。就四时温病而言,均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临床根据其不同的发病季节,结合症候表现便可确诊。从传染病的角度而论,不少传染病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鸡的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多发于夏末至秋初;猪丹毒多发于春夏季节等。可见发病季节是传染病流行病学诊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畜禽的年龄、所在地区、当时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类似疾病的接触史等方面的资料,在诊断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兽医临床上通过中西兽医诊断方法兼而施之、取长补短,在传染病的诊断上形成一套非常适用的方法。四诊结合实验室诊断,如三大常规化验,病原体的直接检查和分离,免疫学检测等。可以使温病诊断快速而准确。 2(温病诊断需注意的几点 16 温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临床诊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运用,而且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地、客观地、辨证地分析各种矛盾。临床上重点着眼于以下几点: (1)邪正的消长:温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邪正斗争相互消长的过程。一般说温病的早、中期多属邪实而正盛,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往往转化成正虚而邪盛,其后期可因邪热深重,而造成严重后果,也可由于邪退正复而趋向痊愈。因此,临床上正确估量和分析邪正的力量对比,对掌握疾病的转化,决定治疗上的祛邪或扶正以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局部与整体:动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温病的病理变化虽常以某局部的组织、器官为重心,但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可影响整体,反之,整体也可对局部发生影响。故临床诊断必须确立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全面地、有联系地分析病情,绝不能孤立地只看到局部变化而忽视整体情况,或只着眼于整体而忽视局部的影响。 (3)证候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很多温病在症状上有着共同的表现,但各种不同的温病又有其特殊性。即同一温病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各有特点。如发热症为多种温病所共有,但不同的温病和温病的不同阶段,其热型则有区别。再从证候类型上说,多种温病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候反映,但不同的温病中,证候的产生阶段则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也有差异。如大肠杆菌感染和沙门氏菌感染都出现拉稀、脱水证候,但出现的时间不完全一样,粪便的颜色、稀稠等也不同。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4)病证的发展变化:温病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机、证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临床注意观察并正确认识这些变化,不仅是辨证施治的需要,而且也是辨病的重要一环。因为证候演变可反映出疾病的性质和特点,这就有助于在临床诊断中作出全面、正确分析。否则以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看待发展变化的温病,必然会造成诊断上的片面性甚至错误。 (5)本病和同病:在温病过程中往往兼挟其它病证。有的是在其它病的基础上继发温病感染,也有的是在温病过程中并发或继发其它病证。因而往往造成病情上的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的局面。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本病为主,兼病为次,但有时兼病也可成为主要矛盾而影响全局,故临床诊断不仅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更重要的是要权衡其轻重缓急,矛盾主次。 第二节 辨舌 主要用在大中家畜温病诊断上。 舌诊是中兽医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温病诊断上更具有特殊意义。舌诊内容含辨舌苔、辨舌色和辨舌体三个部分。因为“舌为心之苗”,动物体有很多经络又与之相通,所以“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皆形于舌”。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秉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寒热虚实也”。就温病而论,舌诊主要是从舌苔的色泽、形状、润燥等方面的变化,以辨别病邪的性质,区分卫气营血的证候类型,判断津液的存亡。近年来随着国外医学界对舌诊的重视和研究,对其临床意义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据现代研究认为:消化系统障碍往往可使舌苔变厚,这是由于上皮细胞营养受到障碍,产生异常代谢的结果;而舌的润燥可作为全身水液代谢的观察指标;而舌色的变化与血液循环改变及细菌毒素的侵入以及机体的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着明显关系。 1(辨舌苔 舌苔由胃气蒸发而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正常舌苔是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的角化树 17 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的白细胞及唾液等构成。温病过程中由于邪正交争、发热、伤津及脾胃失运等原因,可使舌苔发生多种不同的变化,临床通过这些变化,可以辨别邪之在卫在气,性质属湿属热、属虚属实,进而推知病情的轻重、进退和转归。 辨苔时应注意苔的有无、颜色、厚薄、润燥、腐腻等情况。健康的马属动物应为无苔或微有薄白苔;健康的奶牛的舌苔多为白黄色;健康水牛的舌苔有灰褐色、黄褐色和灰白色三种。病理情况下,苔的有无表示胃气的盛衰。苔迅速增厚,表示病邪热盛;苔迅速退尽,舌面光亮而干,病理舌色依然存在,而且病情有增无减,表示病转危重。苔少是病轻,苔满舌面为病重。苔色变化反映病邪的进退:苔由白转黄或由灰转黑色,表示病邪渐盛;反之表示病邪渐退。苔的润燥表示津液的盈亏。苔润是津液未伤,过润是寒湿内聚,苔燥是津液已伤,苔由润变燥是表邪化热入里,反之则是邪热消退。苔的厚薄表示病邪浅深:苔由薄变厚,由疏松变致密,表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反之表示病邪渐退。苔的腐腻表示湿浊的轻重:苔腐(苔疏松而厚,易剥离),表示阳气有余,属热证实证,苔腻(苔细腻致密,擦之不去),表示阳不胜阴,湿浊内蕴;苔由腐转腻为病进,反之为病退。苔气味臭为病邪深重,苔气味淡为病轻。 病理性舌苔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 (1 )白苔:薄白苔主病在卫分,属表属肺,一般见于温病初期病情较轻者。厚白苔主湿在气分,属里属脾,多见于湿遏之证。 ?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外感风热之邪,病在肺卫,多见于温病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早期等。 ?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风热在表而肺津受伤。素体虚亏而外感风热者最易见到。 ?白苔多腻:湿阻气分。湿热证湿邪偏重者易见。 ?白苔干燥:气分湿邪未化而胃津已伤,气不化液。 ?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之象。一般属病在气分;但热毒人营而气分湿邪未化者亦可见到。 现代兽医学认为:白苔的形成主要为舌之自洁作用受影响所致,与病中食少、发热、失水等因素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口腔的咀嚼,吞咽动作及唾液与饮食之冲洗,而使丝状乳头间的物质及角化上皮脱落清除,使白苔仅表现为很薄白一层。当有病时,由于饮食减少,口腔之咀嚼动作及对舌苔之机械摩擦作用相应减少,故舌苔易于堆积;或因发热失水,致使唾液分泌减少,影响舌之自洁作用,以致使丝状乳头延长,而使白苔较正常为厚。 温病中的白苔除表症初起外,恢复期阶段也可见到,慢性炎症感染也常出现。挟湿者出现白腻苔,可能与脾胃失健,消化功能紊乱有关。 (2)黄苔:黄苔是温病发展过程中较多见的一种舌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主热邪在里,候气分之邪。温病由表入里,由卫入气,则舌苔亦由白转黄。临床辨别要区分厚、薄、润、燥等情况。 ?微黄不燥:邪热初人气分,津液未伤。 ?黄而干燥:气分热盛而胃津已伤。 ?黄苔微带白色或黄白相兼:邪初转气,表邪未尽。 ?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燥热积滞结聚胃肠,即阳明腑实之证。 ?苔黄厚腻:湿热内蕴。湿温病湿热流恋气分时多见。 总起来说,黄苔主里、属实、属热。薄者病浅,厚者病深;润泽者津未伤,干燥者津已伤;黄厚焦燥者为阳明腑实,黄厚腻浊者系热邪夹湿。 近代研究认为:黄苔是由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加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含菌量增多所致。其原因与炎症、感染、发热、消化功能紊乱等关系最大。有人实验观察到,黄苔 18 渗出细胞较薄白苔为多,尤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升高更为明显。所以说黄苔的形成与感染炎症发热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代谢失调和消化功能改变及舌苔局部细胞代谢障碍、口腔腺体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 (3)灰苔:多见于黄苔转黑的过程中,是湿、热发展到病情较重的表现,亦系里热实证的反映。 ?灰而干燥:阳明腑实,热结阴伤。 ?灰而粘腻:湿痰内阻。见于温病兼夹痰湿者,临床出现胸脘痞闷,口吐涎沫。 ?灰而滑润:阳虚有寒。临床见肢冷、脉细或上吐下泻。 (4)黑苔:是由黄苔或灰苔转变而来,是病情危重的标志,预后一般不是太好。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抢救预后情况可有改观(种畜,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有治疗价值)。 ?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热毒炽盛,阴液耗损。温病阳明腑实,应下未下,而致热邪化火,热极伤阴。 ?黑苔干燥甚至焦枯:温病后期,为热邪深入下焦,肾阴耗竭之象。某些慢性炎症感染,病程延缓,反复发作,久病及肾者也可见到。 ?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湿温后期湿热化燥,深入营血损伤脉络,大量失血而致气随血脱者多见此苔。由于病变转化迅速,舌苔未及转化,故虽苔仍黑而舌质已淡,此与热盛伤津之黑苔焦燥而舌质红绛者不同。 ?黑苔滑润舌质不红:阳虚寒盛。温病后期阴竭阳脱之虚寒症象。 总之,黑苔主病虽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在温病过程中毕竟是热盛阴伤者多,而阳虚寒盛者少;因痰湿者则是温病中的兼证,又当别论。临床辨别除根据苔之润燥、舌质是否红赤外,还须结合全面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根据近代研究结果,黑苔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甚,出现黑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增殖所致。其病理改变多扩大到粘膜下层。其原因与高热、脱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等,都有密切关系。 2(辨舌色 主要是通过色泽的观察,以辨别温病热入营血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淡红舌色的形成是由于舌粘膜下层和舌肌的血管均丰富,红色的血管透过一层白色半透明带有角质的粘膜面,因而构成了正常的淡红色舌色。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舌的血液循环状况的改变,可出现不同颜色的舌质变化。温病过程中的舌色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 (1)红舌:比正常颜色深一些的舌质变化。一般标志着热邪渐入营分;但也有阴虚而导致的,多见于病的后期。温病邪在卫分、气分,由于热邪亢盛舌质亦可变红,但多局限于舌边、尖部位,且舌面上多罩有苔垢,与热在营分全舌纯红有所不同。 (2)绛舌:是指比红舌更深的一种舌色。其机理与临床意义与红舌基本相同,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的差别。一般说绛舌多由红舌发展而来,舌色由红转绛标志着热邪更加深入,热在营分或入心包。 (3)紫舌:温病中的紫舌,大多由绛舌发展而来,是营血热毒极盛之征。往往是热盛动血或动风痉厥之先兆。 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红舌、绛舌和紫舌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机理非常复杂,除了舌质血管充血、血管增生因素以外,还与感染中毒素刺激、高热、脱水、维生素缺乏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紫舌的形成还与心肺衰竭、血氧含量降低有直接关系。 由于不同种动物舌色本身颜色差异比较大,所以舌色辨别在临床上把握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就这样简单作以介绍供参考。 3(辨舌体 温病舌诊除了辨舌苔和舌色外,舌体形态的辨别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正常的舌 19 体应是胖瘦适度、富有弹性、灵活自如。病理情况有如下几种: ?舌体僵硬,运动不自如:是由于气液不足、络脉失养、有动风的趋势,如破伤风初期和多种能引起中枢神经病变的温病。 ?舌体淡白胖大多为脾肾阳虚。 ?舌体坚敛苍老多属实证等。 ?舌头肿大、发硬、挤满整个口腔,见放线菌感染,中医称“木专病”。 以上所讲的辨舌的三个方面:辨舌苔、辨舌质(色)、辨舌体,其中辨舌苔临床意义最大。但在辨舌苔时必须注意如下因素的影响: ?光线:光线强弱,光线颜色的影响。 ?饮食:食物摩擦使苔变薄,饮水后使舌变润等。 ?染苔:食物色素使苔染色。 第三节 辨斑疹 斑疹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体征。斑小的成点,大的成片,一般不高出皮肤,抚之不碍手,但也有例外的,如猪丹毒出现的红斑略高于皮肤;疹如云头隐隐或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一般高出皮肤,抚之碍手。斑疹包括现代医学上所讲的出血点、出血斑、瘀血点、瘀血斑,还有充血斑点、痘疹等在内。 1(斑疹成因 中兽医学认为温病发生斑疹,多因热邪内郁,侵入营血所致。但病机有浅深之别。发斑大多由于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外溢肌肤而成。出疹则多系肺热郁闭,波及营血,外窜血络所致。 现代兽医学认为,某些传染病发生斑疹,主要由于感染细菌的毒素或病毒造成凝血系统紊乱和血管损伤所致。具体讲与下列因素有关: (1)传染病严重阶段,由于肝脏的严重病损而导致凝血机制破坏; (2)细菌毒素直接损害毛细血管,使管壁内皮细胞脆弱而破裂; (3)细菌在毛细血管内形成栓塞,管壁坏死,以致红细胞渗入周围组织; (4)近代研究证明,细菌毒素和病毒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导致血液中促进凝血物质与抗凝血物质问之平衡紊乱。 2(诊断意义 中兽医学认为斑疹外透,标志着内伏之邪有外透之机,但宜见而不宜多见。因为温病热入营血,如斑疹发而不透,则说明邪热郁闭于内,病势深重;但若多见则又标志着邪重毒盛。由于斑疹的外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内在的病理变化,因此临床通过其色泽、形态、分布的观察。可以了解温病邪之轻重,正气强弱,从而为判断预后,确定治疗提供依据。 (1)观察颜色:红为斑疹之正色,无论是斑是疹,总以色红而活,荣而润为顺。红色不深,热毒较轻,若色红艳如胭脂或紫赤类鸡冠花色的,均为热毒炽盛的表现。色黑标志热毒极盛,病势严重,但其预后也随着机体正气盛衰情况而有不同。如黑而光亮者,虽属热毒深重,但气血尚充,依法治之尚或可救;若黑而晦滞,毫无荣彩则热毒盛而气血衰,多预后不良。 (2)辨别形态:斑疹形象的松浮或紧束,与病情轻重,预后良恶有一定关系。凡斑疹以松浮,朗润为邪浅病轻,预后大多良好,如紧束有根,则属热毒深重,预后不良。 (3)注意分布:分布的疏密可反映出毒邪的轻重。分布稀疏均匀为热毒轻浅之象,一般 20 预后良好,若一出就稠密如饼,融成一片则为热毒深重的表现,预后不良。 现代兽医学认为,很多传染病具有皮疹的临床特征,但不同的疾病其皮疹的形态类型、分布部位、出现顺序与时间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掌握各种传染病皮疹的特殊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第六章温热病的治疗 第一节概述 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根据辩证与辨病的诊断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选用有效的方药,以驱除病邪,调补机体,从而促使病畜恢复健康。 根据温病特点和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的要求,温病治疗方法的确立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病邪的类型:即按六淫病邪的致病特点“审因论治”。温病的基本病因是外感温热病邪,但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其病邪类型又有风、暑、湿、燥的不同,反映在临床证候上初超即各有特点,因而其治疗原则也就有疏风热、清暑热、化湿热、散燥热的区别。 2(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即按卫气营血的证候类型辨证施治。四时温病的病邪类型虽有不同,初起表现亦各有特点,但其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则不外卫气营血的传变范围,反映在证候上则有四种不同类型,临床治疗也就有“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规定。 3(特异病原体:即按传染病的不同病原体辨病治疗。根据辨病与辨症相结合的要求,目前温病的治疗除按六淫、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外,还常针对各种传染病的特异病原体进行病因治疗,如抗菌、抗病毒、抗螺旋体、抗原虫等。现代药理试验及临床观察证明,中药的很多单方和复方,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临床已应用于多种急性传染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现代西药在治疗细菌病、原虫病中的作用,治疗时要中西药结合使用。 温病过程矛盾复杂、变化多端,临床治疗除依据上述原则用药外,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祛邪注意扶正; (2)注意整体,着眼局部; (3)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各有所长,临床结合使用,可互补、提高疗效。 (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5)掌握原则,灵活运用。 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突出表现结合阶段性治疗和对症处理。 第二节 温热病的常用治法 根据六淫、卫气营血等辨证施治原则而确立的温病治法主要有: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固阳等法。兹分述如下: 21 一、解表法 解表法是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的作用。使用后常能达到“汗出而解”的目的,所以又称为“汗法”。根据现代分析,解表法可能有如下作用: 1(促进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抑制细菌以及加强机体吞噬细菌的能力。 2(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退热作用。 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 临床主要适用于邪在卫分的表证,热性病的初期阶段常使用本法以发散透邪。由于温病表邪有风、署、湿、燥的不同,因此解表法也相应地有多种类型。兹分述如下: 1(解表泄热:以辛凉之剂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袭于肺卫,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脉浮数、苔薄白、舌边尖红等。银翘散为本法代表方剂。 2(解表清暑:用辛散清涤之品透表清暑。适用于夏月受暑为寒湿所遏,肌表郁闭,症见头痛、恶寒、身形拘急、发热无汗、口渴心烦等。代表方为“香薷散”。 3(解表化湿:以芳香宣透之品疏化表湿。适用于湿邪困表,恶寒身重,微热少汗,脘痞苔腻等。常用方剂为藿香正气散加减。 4(解表清燥:以辛凉佐以甘润之品疏表清燥。适用于湿燥伤肺,头痛身热。咳嗽不已,咽干喉痛,鼻干唇燥,苔白舌红欠润。代表方桑杏汤。 解表法除上述几种外,临床还根据病情的兼挟而有不同的加减配合,如滋阴解表,益气解表,解表清里,解表透疹,疏表解毒等。 运用解表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温病初起无表证者禁用。?风热表证忌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法;即使“客寒包火”表闭较重的亦只能在辛凉剂中伍以辛温之品。?使用解表法要适可而止,以免过汗伤阴。?上述各种解表法适应证均有一定的针对性,方药组成亦有一定的选择性,临床应用不可相混。 二、清气法 属于“清法”的一种,是清泄气分热邪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存津,除烦止渴的作用。温病系热邪为患,“热者寒之”,故清气法在温病中运用较多。从现代医学观察看。清气法可能具有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及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邪热入里而未入营动血之气分证。清气法根据作用不同,又有如下几种: 1(轻清宜气:功能宣畅气机,透热外达。适用于热初传气,气机不畅而里热不甚,证见身热微渴,苔薄黄等。常用方如栀子豉汤加萎皮、杏仁、苇根等。 2(大清气热:以辛寒清气之品大清气热以达到退热存津。除烦止渴之目的。适用于阳明胃热炽盛,而见壮热,汗多,心烦口渴,苔黄,脉洪数等症。白虎汤为本法之主方。 3(清热泻火: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适用于热蕴气分郁而化火,症见发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方如黄芩汤加减。 清气法在运用上根据病情变化有加减配合。常用的有:?宣气透表:即轻清宣气剂中加入透表之品,用于热初入气而表未尽解之证。?清热生津:即于清气泄热剂中配以生津养液之品,用于热盛津伤之证。?清热宣肺:即于清热剂中合以宣开肺气之品,主治热邪闭肺,肺气壅塞之症。?清热解毒:即于清热药中配以解毒消肿之品,适用于热毒壅结,局部有红肿热痛者。 使用清气法的注意点:?温病初起热象虽高,但病邪在表者,不宜使用。?上述各种清气法,作用和药物组成均有差别,临床运用必须有所选择。?素体虚弱者,应谨慎使用。 三、和解法 和解法亦称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分清上下、宣泄气机等作用。从现代观点看,可能 22 有解热,抗菌消炎,利胆以及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温病邪郁少阳、流连三焦或邪伏募原,均宜用本法治疗。具体运用又有如下几种: 1(清泄少阳:具有清泄胆经气分热邪的作用。适用于热郁少阳,胆气失和,证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泛恶,苔黄舌红,脉弦数等。小柴胡汤为常用之方。 2(分清走泄:主要作用是宣展气机,清化痰湿,以分消三焦之邪。用于邪留三焦气分,气机不畅,痰湿蕴阻,证见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常用方为温胆汤加味。 3(开达募原:作用在于疏利透达募原湿浊之邪。用于湿热疫证,邪郁募原,而见寒战热炽,脘痞呕恶,苔白腻如积粉等。主方是达原饮。 和解法临床根据病情变化,常配合疏肝利胆、退黄利尿以及健脾和胃等法使用。 注意点:(1)和解法虽有泄热透邪作用,但其清热之力毕竟较弱,故气分热盛者则力不胜任。(2)分清走泄,开达募原之法,作用均偏重于疏化湿浊,故热盛津伤者须慎用。 四、化湿法 化湿法是以芳香、淡渗或苦燥之品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凡温病热与湿合,特别是在湿重热轻的情况下,均须使用本法。从现代观点分析,化湿法具有抗感染、调整胃肠功能、利尿等作用。故临床使用化湿法治疗湿热之证,其作用虽不在发汗、退热,但服药后常因气机宣畅、湿浊开透而汗出热退。化湿法的种类主要有: 1(芳香化湿:以芳香之品宣化湿邪。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邪偏重,身热不扬,头胀如裹,脘痞腹胀,口渴不欲饮,苔腻脉缓。例方如藿朴夏苓汤。 2(辛开苦降:即以辛开苦泄之品,宣降湿热之邪。适用于湿温病湿渐化热,郁遏于里,证见发热,脘痞泛恶,口渴不欲多饮,小便黄赤,苔黄滑腻等。例方‘连朴饮。 3(淡渗利湿:以淡渗之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中挟热蕴阻下焦,小便短涩甚或不通,热蒸头胀,不渴,苔白等。常用方如茯苓皮汤。 上述化湿三法虽各有适应范围,但临床每多配合运用。此外,化湿法还常配合清热、利胆、退黄等法使用。 下列情况必须慎用化湿法:(1)湿已化燥;(2)阴液不足。 五、通下法 通下法亦称“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可能包括有增加胃肠蠕动、改进肠管血液循环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茵消炎、排除毒素等作用。凡湿病有形实邪内结,诸如燥屎、积滞、瘀血积聚等证,皆须应用通下之法,使内结之邪从下而解。 1(苦寒攻下:以苦寒下夺之品泻下实热。适用于热结肠府,腹满便秘,苔老黄,脉沉实等症。例方如调胃承气汤。 2(导滞通府:其作用是导泄郁热积滞下行。适用于郁热挟积滞交结胃肠,证见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肛门灼热,舌苔黄厚等。例方如枳实导滞汤。 3(通瘀破结:其作用是破散下焦蓄结之瘀血,借攻下而为出路。主治温病下焦蓄血,少腹硬满急痛,大便秘结,小便自利,漱水不欲咽,舌紫降,脉沉实等。例方如桃仁承气汤。 通下法,尤其是苦寒攻下法,是温病中运用较多、奏效迅速的一个治疗方法。在运用上亦往往根据病情变化而有加减配合,如攻补兼施,即攻下合以扶正或滋阴,以适应阳明府实未去而正气或阴液已虚的病变。又如攻下兼宣肺、开窍、清火等,均各适用于不同的兼证,临床可随证使用。 运用通下法必须注意的是:(1)温病表邪未解者一般不宜使用,即使已兼里实的,也只能先表后里或解表与通下并用。(2)正气虚弱者须慎用。如正虚而邪实非下不足以去病者,则应采取攻补兼施、寓补于泻的方法。(3)导滞通府与通瘀破结,其治疗目的分别是利导胃 23 肠湿热积滞和破散下焦蓄血,使之从下而解,与阳明府实燥屎内结,治以苦寒攻下者有所不同,临床应加区别。 六、清营凉血法 清营凉血法亦属“清法”范围,由于营分证和血分证只是病情程度的浅深、轻重差别,而在病理性质上基本一致,治疗用药亦有类同之处,故将清营法与凉血法合并论述。清营凉血法的作用主要是清营泄热、凉血散血和滋养营阴。从现代观点分析,可能具有抗感染、抗炎、抗毒、镇静以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促进血液凝固、调整血管舒张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热邪入营、动血,热毒炽盛的证候。 1(清营泄热:即于凉解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目的在于透热转气。主治热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呆,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代表方剂清营汤。 2(气营两清:即清营与清气合用。用于邪已入营而气热仍盛的气营两燔症。症见壮热,口渴,烦躁,苔黄舌红绛,甚或发斑。常用方如化斑汤等。 3(凉血散血:具有凉解血分热邪,活血散血的作用。适用于热邪深入血分,血热炽盛,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衄血、便血、溲血,斑疹紫黑,甚或发狂,舌质紫绛等。主方如犀角地黄汤。 4(清痘败毒:即以大剂清热解毒之品以清解气血热毒。主要用于温病热毒壅盛,充斥气血、三焦;症见壮热烦渴,口臭熏人,狂躁不安,斑疹紫黑或吐血、衄血、苔黄焦燥。舌质紫绛等。 清营凉血法临床除与清气法配合外,常根据症情需要,配合开窍、息风等法使用。 使用清营凉血法的注意点是:(1)清营与凉血在用药上虽有类同之处,但两法的治疗目的有所不同,药物配伍有异。前者在于“透热转气”,故清营中配以透泄之品:后者着重“凉血散血”,所以凉血中合以活血散血之品。临床应用必须有所区分。(2)热邪虽盛,但无入营、动血证象者不可使用。(3)温病热毒充斥气血、三焦,其症多来势凶猛,证情险恶,病机上已无卫气营血可分,故治疗非一般气营两清方法所能胜任,而须及时采取大剂复方,大清气血、清瘟败毒。 七、开窍法 开窍法是治疗温病神志昏迷的一种方法。具有清心化痰,芳香透络,开闭通窍等作用。根据现代药理分析,其作用主要是兴奋大脑皮质的功能以苏醒神志,以及镇静、止痉等。临床用于邪闭心包的神昏病变。根据其病机的不同。临床运用又有清心开窍和豁痰开窍之分。 1(清心开窍:其作用主要是清泄心包邪热、化痰宣窍,以促使神志苏醒。用于热邪内闭心包,神昏,舌蹇肢厥,舌质纯绛等证。代表成方如安官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 2(豁痰开窍:作用在于清化湿热痰浊、宣窍醒神。主治湿热郁蒸,酿痰蒙闭清窍,神识昏蒙,时明时昧,身热不高,舌虽红而苔黄腻等。例方如菖蒲玉金汤。 温病邪人心包,每多伴有营血热盛,或兼肝风内动,故清心开窍法常配合清营凉血、凉 肝息风等法使用。 注意点:(1)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的作用、适应症有所不同,临床运用不可相混。(2)温病邪入营血而未见厥闭者,不可早用清心开窍。(3)使用豁痰开窍法,须根据湿与热的偏轻偏重和痰浊的多少,而用药时做到合理配伍。 八、息风法 息风法是以清热凉肝或滋阴潜镇之品以平息肝风,定惊止痉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镇静、抗惊厥。适用于温病肝风内动,抽风惊厥之证。但其病机有热盛动风和阴虚生风的不同,所以息风法也有凉肝息风和滋阴息风的区别。 24 1(凉肝息风: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肝,息风定痉。适用于温病热盛引动肝风,症见四肢抽搐,灼热肢厥,神迷,口噤,脉弦数等。例方如羚角勾藤汤。 2(滋阴息风:作用在于滋补肝肾,潜镇风阳。用于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肝脉失养,虚风内动。症见四肢蠕动,肢厥神倦,舌干绛少苔,脉虚细等。例方如大定风珠。 息风法临床使用亦多配合,如凉肝息风常与清气、凉营、攻下、开窍等法配合运用。 运用息风法必须注意如下两点:(1)凉肝息风与滋阴息风作用不同,前者着重祛邪,后者偏于扶正,临床务须辨清动风的属实、属虚而分别施治。(2)某些幼畜在病之初期阶段,即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其治疗应根据病之在卫、在气而以清热透邪为主,一旦热势减退,抽搐亦即停止,不宜径投凉肝息风之品。 九、滋阴法 滋阴法属于补法的一种。其作用是滋补真阴、壮水增液,以达到生津养液、滋阴润燥的目的。从现代兽医学观点分析,可能具有调节体液代谢,调整神经功能以及滋养强壮等方面的作用。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劫液,特别是温病后期尤多阴伤现象,而阴液之受伤程度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所以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中亦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机会多(范围较广泛,凡温病过程中出现阴液不足现象的,均可根据具体病情单独使用或配合应用。主要有如下几种: 1(滋养肺胃:以甘寒濡润之品滋养肺胃津液。适用于气分热邪渐解,胃阴或肺阴受伤,症见口干咽燥,舌苔干燥,或干咳无痰等。例方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 2(增液润肠:具有生津养液、润肠通便的作用。主治阳明沮病,津液不足,肠燥便秘,咽干口渴,舌红而干等。代表方如增液汤。 3(滋补肾阴:以威寒之品滋补真阴,壮水增液。用于温病热邪久羁。劫灼真阴,身热,口干咽燥,神倦欲眠,舌绛而干,脉虚细等症。例方如加减复脉汤。 滋阴法与其它方法配合运用的机会较多(如滋阴解表、滋阴清热、滋阴通下,滋阴息风 等。 注意点:(1)邪热亢盛之实证,不可滥用,以免留邪为患。(2)湿热证忌用本法,以免恋滞病邪。胶着难解。 十、回阳固脱法 回阳固脱法是治疗阳气衰亡,正气虚脱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回阳救逆和益气固脱两种作用。现代兽医学研究,证明有较好的强心,升压效能。温病过程中虽以伤阴为多(但亦有因体质因素或汗、下太过等而导致阳虚气脱的特殊变化。这在治疗上就必须及时采取回阳救逆或益气固脱的方法进行抢救。兹分述如下: 1(回阳救逆:用温阳祛寒之品以回阳救脱。主治亡阳虚脱,四肢厥冷,恶寒倦卧,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象沉微等。代表方四逆汤及其加减方。 2(益气固脱:作用在于补益气阴,升压固脱。用于温病津气两伤,气虚欲脱,证见血压下降,汗多神倦,气短而促,脉微欲绝等。主方生脉散。 上述两法临床常合并应用。此外,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配合固摄之品以摄阴敛阳。 注意点:(1)回阳固脱法多用于病情危重之际,故用药必须及时快速,给药间隔时间和次数以及药物的剂量,都必须掌握适当,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相应调整。(2)危重病例可结合西医方法综合抢救。 以上讲了中兽医治疗温病辨证施治常用的方法,其中解表法、清气法、和解法、化湿法和通下法、清营凉血法和滋阴法较常用,其它几种不太常用,主要由于动物的经济价值决定。 25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动物温热病的药理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西兽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开展,在防治动物温热病方面,除了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外,还总结出了不少针对传染病特异病原体的中药病因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很多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不仅有抗菌效能,而且对抑制某些病毒也有效果。在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对各种传染病有较好疗效的单方、验方和协定处方,为温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兹根据文献报道简介如下: 1(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 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的中草药主要有:穿心莲、千里光、一支黄花、黄连、黄柏、山栀、黄芩、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了哥王、四季青、鱼腥草、紫花地丁、马鞭草、丹皮、知母、白头翁,马齿苋、地锦、大黄等。其中多数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但有的也有一定针对性,临床可根据具体的病情需要,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也可配合其它作用的药物组成复方使用。在剂型上,除汤剂散剂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还有片剂、丸剂、饮水剂、注射剂等,大大方便了临床使用。现将根据辨病治疗而确定的针对各种细菌感染病的有效药物作一简介: (1)用于上呼吸道细菌感染:鸭跖草、一支黄花、蒲公英、板蓝根、银黄(银花、黄芩)剂,紫花地丁、穿心莲等。可根据病情单独应用或组成复方使用。 (2)用于肺炎:鱼腥草、穿心莲、金荞麦根、虎仗等。除可单味应用外,临床还应分别配伍蒲公英、鸭跖草、半枝莲、马鞭草、二花等药物组成复方应用,以增强其抗菌效能。 (3)用于肠炎、痢疾:黄连、黄芩、黄柏、辣蓼、地锦、马齿苋、白头翁、凤尾草、千里光、穿心莲等。除可单味煎服外,临床还制成了多种复方成药应用,疗效确切。 2(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有不少中药(其中有些同时具有抗菌作用),对病毒性感染疾患有较好效果,从而为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丰富了现代传染病治疗的内容。常用的有:贯众、板蓝根、银花、连翘、忍冬藤、蒲公英、大叶桉、穿心莲、紫草、草河车、垂盆草、田基黄、虎仗、黄芩等。临床上可单味应用或配合应用。 3(具有抗螺旋体作用的中药 实验证明,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青蒿、鱼腥草、紫花地丁、大青叶、野菊花、二花、连翘、黄芩、胆木等有一定的抗螺旋体作用。 4(具有抗原虫作用的中药 常用的有常山、青蒿,马鞭草、鸦蛋子、白头翁等。 5(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中药 在众多的治疗传染病的中兽医方药中,经过现代药理研究有些药物本身具有抗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作用,但其中也有经体内外试验没有直接的抑杀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是经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又确实有效。于是研究工作者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中药进行研究。证明很多中药都对有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影响,表现为免疫增强、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对有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是中兽医补法主要使用的药物,补法是为虚证而设的一种治法。现代研究证明虚损病证或处于虚损状态者都表现为免疫功能的低下、增高或紊乱。而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能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病理变化,改善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变化,改善营养状态等病理变化,这些功效也都为改善免疫功能奠定了基础。在补益类中药中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有:山药、白术、白扁豆、仙茅、石斛、百合、西洋参、阳起石、 26 麦冬、龟板、黄精、旱莲草、沙苑子、何首乌、阿胶、香姑、菟丝子、蛤蚧、锁阳、桑椹、云芝、鳖甲等。具有降低免疫功能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大枣、巴戟天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有:人参、甘草、肉苁蓉、党参、黄芪、淫阳藿、紫河车、冬虫夏草、杜仲、北沙参、女贞子、熟 地、枸杞子、刺五加、白芍等。 (2)具有理血功效的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具有理血功效的中药包括止血和活血化瘀两大类。止血功效主要是制止体内外出血以治疗各种出血证,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加快凝血、促进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等药理作用,有些还具有利尿功效。活血化瘀功效主要是通利血脉、消散瘀血、有行血、散瘀、通经、消肿、定痛等作用。活血化瘀法是中兽医治法中的消法之一,是为血瘀证或挟瘀证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 有理血功效的中药可以使免疫功能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或使其逆转。如大蓟、川芎、仙鹤草、茜草根、益母草、侧柏叶、虎仗、降香、莪术等都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郁金、桃仁等对免疫功能都有某些抑制作用。三七、丹参、牛膝、红花、艾叶、蒲黄等对免疫功能有既可增强又能减弱的双重作用。 瘀血证常有血凝的病理现象,具有抗血凝作用的中药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如能增强免疫功能且具有抗血凝作用的中药有川芎、虎杖、莪术、白术、菟丝子、黄连、生地、紫草、茵陈、海藻、瓜萎、罗布麻、大蒜、露峰房等。能抑制免疫功能且有抗血凝作用的中药有郁金、桃仁、秦皮、泽泻、前胡等。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又能抗血凝作用的中药有三七、丹参、红花、蒲黄、当归、冬虫夏草、党参、黄芪、熟地、紫河车、肉桂、牡丹皮、黄芩、桂枝、防己、麝香等。 血瘀症常有血小板聚集的病理现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中药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如能增强免疫又能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中药有黄连中的小檗碱、大蒜、何首乌、川芎、虎仗、知母、吴茱萸等以及一些中药的黄酮类成分。能抑制免疫功能且又能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中药有厚朴、麻黄、大黄、银杏等。对免疫功能既可增强又能抑制且能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中药有木防已中的木防已素、灵芝、白芍、当归、山茱萸、丹参、甘草、人参、黄芩、蒲黄、淫羊藿等。 (3)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主要是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类中药。现代研究表明,热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升高或低下出现异常紊乱,以致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使用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可以改善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加速形质损伤的修复。如吞食细胞可识别并吞噬进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而使自身免遭疾病,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板蓝根、石膏等对吞噬细胞具有增强吞噬病原徽生物的作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或使增殖的作用。玄参、天门冬、麦门冬等可加速抗体形成并延长抗体的生物活性。黄连、黄芩、生地等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许多对病原徽生物有抑杀作用的中药,尤其是抗细菌抗病毒的中药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如具有抑菌杀菌而又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有生姜、牡丹皮、紫草、生地、龙胆草、黄连、黄柏、知母、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鸦胆子、茜草、皂荚、瓜萎、马兜铃、白术、补骨脂、麦门冬、早莲草、黄精、石榴皮、露峰房、诃子等。抑菌杀菌又能抑制免疫功能的中药有荆芥、辛夷、蚤休、秦皮、商陆、大黄、秦艽、艾叶、百部、白果等。抑茵杀菌又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桂技、防风、黄芩、苦参、二花、穿心莲、地骨皮、板蓝根、雷公藤、肉桂、黄芪、甘草、冬虫夏草、白芍、女贞子、当归、五味子、山茱萸、马钱子等。 (4)具有解表功效的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7 具有解表作用的中药主要为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解表功效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免疫的化学中介物质都有作用。如升麻、葛根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柴胡、生姜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并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又能增加体液免疫的抗体生成。紫苏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又可诱生干扰素:蝉蜕可诱生干扰素;桂枝对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抑制作用,使受抑的免疫器官减重回升等。有些外感疾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而有些具有解表功效的中药还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如麻黄能抑制和变态反应有关的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化学递质,拮抗过敏化学递质的过敏作用。桂枝对嗜异性抗体反应表明有抗补体活性。柴胡对多种变态反应性炎症都有抑制作用。紫苏、荆芥、防风、生姜、辛夷等也都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还有苍耳子、辛夷、细辛、荆芥、蝉蜕等。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有升麻、防风、桂枝、柴胡、葛根。 (5)具有祛风湿功效的中药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中药的祛风湿功效一般都有抗炎作用,是以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问的风湿为其主要功能的一类药,主要用于治疗痹证。凡有祛风湿功效的中药都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镇静、抗炎、扩张血管、抗血凝、松弛肌肉、解痉及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具有祛风湿又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的中药有桑枝、桑寄生、鹿衔草等;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五加皮、秦艽、豸希莶草等;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马钱子、防风、青风藤、肿节风、雷公藤等。 (6)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咳、痰、喘常常于临床中并见,许多中药都具有平喘、止咳、祛痰作用。如常用于咳、痰、喘病症的中药中有抑制化学过敏递质和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中药有黄芩、桔梗、前胡、猪胆汁等;在此类药中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的有马兜铃、半夏、瓜萎、皂荚、桔梗、海藻、杏仁、生姜、鱼腥草等;对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石蒜、白果、百部、前胡、麻黄、紫苏,细辛等;对免疫机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洋金花、黄芩、桂枝、柴胡、葛根等。 临床上常用于止咳而又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中药有知母,商陆、罗布麻、茜草、石苇、侧柏叶、半夏、杏仁等;具有止咳而又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有紫苏、麻黄、牛黄、秦皮、白蒺藜、百部等:具有止咳功效而又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青蒿、青风藤、灵芝、艾叶、甘草、淫羊藿、五味子、马钱子等。常用于祛痰而又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的中药有知母、商陆、石苇、侧柏叶、茜草、马兜铃、杏仁、桔梗、瓜萎、皂荚、半夏等;具有祛痰作用而又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荆芥、白蒺藜、白果、前胡等;具有祛痰而又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青蒿、艾叶、冬虫夏草、甘草、沙参、马钱子、五味子等。临床常用具有平喘功效而又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的中药有罗布麻、杏仁、桔梗、补骨脂、百合等:具有平喘功效而又对免疫作用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辛夷、紫苏、荆芥、麻黄、牛黄、蚤休、秦皮、地龙等;具有平喘功效而又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青蒿、灵芝、枳实、苏叶、淫羊藿、冬虫夏草、当归等。 (7)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中药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中药利水渗湿药是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其主要功效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淋证、黄疸以及腹泻、痰饮、痹证、湿疮等。在此类药中具有利水渗湿功效而又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有石苇、桑叶、龙胆草、知母、石膏、连翘、蒲公英、鱼腥草、商陆、茵陈蒿、桑寄生、罗布麻、青黛、虎杖、川芎、白术、西洋参、露蜂房等;具有利水渗湿功效而又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有地肤子、泽泻、秦皮、白蒺藜、地龙、大黄、大枣等;具有利水渗湿功效而又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桂枝、防风、苦参、黄芩、牛蒡子、黄芪、升麻、柴胡、丹皮、五味子等。 28 各类中药中都有很多种中药能够对有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中药中含的某种化学成分产生的,有些是多种化学成分产生的综合效应。因此,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加工、炮制、贮藏等可能对中药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能对中药的免疫作用造成影响。 中药的免疫功能是近一二十年来经多种实验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所显示出来的药效之一。这些药效可以说绝大多数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排除有些是人为的实验方法造成的。因此对某一种药的免疫效果的评定要尽量客观化,且应以临床效果为主要依据。 就中药的免疫作用问题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具体每一味中药对机体免疫作用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请参考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忠主编的《免疫中药学》。 以上我们讲的这些内容主要是用以阐明中兽医药治疗动物传染病的药理基础,说明中药为什么能够治疗传染病,尤其是西药无法治疗的某些病毒性传染病。 29 30
/
本文档为【中兽医温热病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