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

2017-10-11 14页 doc 29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 第 二 十 四 章 尿 的 生 成 和 排 1 出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 一、肾的功能解剖学 (一)肾脏 (二)肾单位 1、结构:肾小体+肾小管 2、功能:产生尿液的基本 结构与功能单位。 3、特点:数量大但不能再生。 4、类型:皮质肾单位85% ~90% 2 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皮质(浅表)肾单位 近髓(髓旁)肾单位 分布 外皮质层,中皮质层 内皮质层 数量 多,约85?-90? 少,约10?-15? 体积 小 大 ...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 第 二 十 四 章 尿 的 生 成 和 排 1 出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 一、肾的功能解剖学 (一)肾脏 (二)肾单位 1、结构:肾小体+肾小管 2、功能:产生尿液的基本 结构与功能单位。 3、特点:数量大但不能再生。 4、类型:皮质肾单位85% ~90% 2 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皮质(浅)肾单位 近髓(髓旁)肾单位 分布 外皮质层,中皮质层 内皮质层 数量 多,约85?-90? 少,约10?-15? 体积 小 大 髓袢 较短,只达到外髓质层 很长,延伸到内髓质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 肾小动脉口径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脉(2:1) 围绕在近曲小管或远曲小管周围; 分布于皮质部的肾小管 二级毛细血管网 形成细长的U形直小血管,与髓 周围 袢并行 3 功能特点 参与尿生成 参与尿液浓缩和稀释二、球旁器 (一)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入球A接近肾小球的一段,由平滑肌细胞 分化 ?内含分泌颗粒,可分泌肾素; 4(二)致密斑 ?远曲小管起始部靠近肾小球一侧,细胞 呈高柱样变; + - ?对远曲小管中的[Na ]、[Cl ]敏感,调节肾 素的释放。 (三)球外系膜细胞 ?存在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围 成的三角区内;属间质细胞。 ?具有收缩吞噬作用 5三、肾脏的血液供应 (一)血流量大 ?重量占体重0.5%,而流量占心输出量20~25% 1100ml/min; ?有利于大量血浆滤过;有利于大量水份和溶 质重吸收; (二)血液分布不匀 皮质?髓质?肾乳头 90%?8%?2% (三)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利于滤过; 6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胶渗压高?利于重吸收。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C 至L脊 12 2 髓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 支配肾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 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平滑肌)、 肾小管和释放肾素的颗粒细 胞。肾交感神经末稍释放去甲 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 和肾素释放。 7 ?未发现肾有副并感神经支配。五、肾脏的主要功能(调节内环 境稳态) (一)排除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二)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三)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四)调节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 (五)协助调节血糖浓度:糖元异生作用 (六)调节动脉血压:水钠平衡,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8复习思考 1、肾单位的结构、类型及各型的特点。 2、近球小体的组成。 3、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是什么? 4、试述肾脏的生理功能。 9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肾小 管分 第二十五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泌与 排泄 [尿生成三环节]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 10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水份 小分子溶质 11(一)概念 ?肾小球滤过作用: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 管时,除蛋白质外的血浆成分滤过进入肾小囊 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二)滤过指标 1、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滤过液体的总量。 GFR=两肾原尿量 ml/min=125 ml/min =180 L/d 2、GFF: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 GFF= GFR/肾血浆流量×100%= 125/660×100%=19% 12v滤过二要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及面积 有效滤过压 13二、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基础) (一)滤过膜的结构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层(窗孔) 2、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 层(微纤维网的网孔) 3、肾小囊脏层上皮层 (滤过裂隙膜孔) 14自由通过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部分通过 小分子多肽等 白蛋白 不能通过 大分子蛋白质 15(二)滤过膜的通透性特征 1、通透性大(比一般毛细血管大几百倍); 2、选择性通透性: 1)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机械屏 障决定)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 - u 半径<1.8nm 能自由通过(水、Na、Cl) u 半径在1.8~3.6nm之间能部分通过 u 半径>3.6nm 完全不能通过白蛋白 162)溶质分子所带电荷不同,通透性不同 (静电屏障决定)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电学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 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1、通透性 u 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过; u 中性溶质静电 次之屏障 ;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u 负电荷溶质不能通过。 2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 3)各种物质通透性不同 2、面积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三)滤过膜的面积 滤过面积??GFR??尿量? 2 u正常人两肾滤过膜面积为1.5m; 17 u保持稳定,代偿能力很大。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 肾小囊胶渗压?0 18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四、肾小球 毛细血管滤过的特点 1,毛细血管压高 2. 对蛋白质通透性低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 4. 肾小囊静水压较高 19? 五、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 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Kf)=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滤过面积 ? Kf=GFR/NFP ? 正常值:12.5mL/min?mmHg ? 滤过系数高,是肾小球快速滤过液体的基础。 ? 影响因素:通透性+面积 20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 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1、通透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2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 2、面积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21(二)有效滤过压对滤过 率的影响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1)动脉血压 2)入球小动脉阻力 3)出球小动脉阻力 2、囊内压 3、血浆胶体渗透压 22动脉血压对滤过率的影响 u 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波动时,自身调节, 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不大; u 动脉血压低于 80mmHg 时,交感神经强烈兴奋,肾血 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及有 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下降; u 动脉血压低于 40-50mmHg 时,无尿(休克) u高血压晚期:入球小动脉硬化、口径变窄,毛细血管血 压下降,滤过率下降。 23肾小囊囊内压对滤过率的影响 u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变化较小; u 尿路梗阻时,肾小囊内液体流出不畅,囊内压增高, 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u有些药物如果浓度太高,可在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中析 出结晶,如磺胺类药物,导致囊内压增高。(大量喝 水,口服小苏打) 24肾小球 血浆胶体 有效 ? GFR ? 尿量 ? ? 囊内压 Cap.血压 渗透压 滤过压 + 如:大失血?交感N、NE?? Cap.收缩 高血压晚期?肾A 硬化而缩小 入 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如:结石、肿瘤 25(三)肾血浆流量 1、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特征 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全长?水 和溶质逐渐滤出?胶体渗透压 渐??有效滤过压渐?? 到达出 球小动脉端之前已经降低到零 (此时称滤过平衡 ?滤过只在入球小动脉以后的 一段毛细血管进行; ?滤过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 血管滤过的长度。 262、肾血浆流量对滤过率的影响 1)肾血流量增加?滤过平衡位置接近出球A端? 具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滤过率增大 2)反之则发生相反的变化 27复习思考题 1、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测定血浆清除率有何意义? 3、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尿量发生什么变化, 机制如何? 28第二十五章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 泌尿功能 u概念 重吸收:某些物质被选择性地从小管液中转运至 血液,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小管上皮细胞) 分泌:某些物质由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或从血液 中转运到肾小管腔内,称为分泌。 29重吸收部位: 近端小管:14mm 髓袢:2~10mm 远端小管: 13.6mm 集合管: 20mm 30一、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特征和方式 (一)重吸收和分泌的特征 1、重吸收量大: 水分99%;葡萄糖100%; 氨基酸100%;全部种类的无机盐:99.3%; 2、选择性重吸收:精细调节体液成分 (二)重吸收方式 1、被动重吸收: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 (溶质)或渗透浓度(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扩散 到管周组织间液,无需消耗能量。(水、尿素、 - - HCO 、Cl等) 3 312、主动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溶 质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管周组织间液的过程, 需要细胞膜上“泵”的存在,需消耗能量。 + (Na、 + K等) (原发性主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重吸收/胞饮) (三)分泌的方式 1、被动分泌:细胞内或血液中的某种物质顺着电化 学梯度通过管腔膜或上皮细胞转运到小管液,无需 消耗能量。 2、主动分泌: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细胞内或血液中的 某种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小管液,需消耗能 量。 32跨细胞转运 细胞旁途径 肾小管 肾小管 ? ? 管 基 管 基 腔 底 腔 底 膜 膜 膜 膜 上皮细胞 血管 33一、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特征和方式 (一)重吸收方式 1、被动重吸收: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顺电化学梯度或 渗透浓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扩散到组织间隙, 无需消耗能量。(扩散、渗透、易化扩散) 2、主动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溶 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组织间隙,需要细胞膜上 + + “泵”的存在,需消耗能量。(Na、K等) (原发性主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34原发性主动重吸收 细 胞 ??转运过程中的 间 质 能量来自ATP水解直 接供能,如:近曲小 管细胞基底外侧膜钠 + 泵对Na的主动转运 过程 小管上皮细胞内 基 底 膜 35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转运过程所需的 能量来自另一种物质所 小管上皮细胞内 造成的势能储备。如: 管 + 管腔膜上Na -葡萄糖 周 葡萄糖 偶联转运体对葡萄糖的 膜 泵 + Na 逆向转运过程 载 体 ? 36? 二、肾单位不同部位的重吸收和分泌 (一)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 - 1、Na、Cl和水的重吸收(60-70%) + 渗透梯度 水通道 1)近端小管前半段: Na和水 + - 2)近端小管后半段: Na和Cl 37同向转运 主动转运 扩散作用 + + Na -H交换反向转运 细胞旁通路 + - 38(二)髓袢的重吸收和分泌 u髓袢降支对水通透性高,对溶质通透性低; u髓袢升支对水通透性低,对溶质通透性高; u髓袢升支粗段是重吸 收溶质的重要部位。 + + - (25-30%Na、K、Cl 2+ 在此重吸收,Ca 、重碳 + - + Na等正离子 2+ 酸盐和Mg 等) 39
/
本文档为【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