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神经病学试题

2017-10-15 22页 doc 39KB 1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神经病学试题神经病学试题 神经病学——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单选题) 发布日期:2008-2-28 (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1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节 2(某患者能唤醒,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 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 3(患者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能唤醒,醒后模糊做答,旋即熟睡。 此时为: A(嗜睡 B(昏睡 C(浅昏迷 D(中...
神经病学试题
神经病学试题 神经病学——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单选题) 发布日期:2008-2-28 (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1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节 2(某患者能唤醒,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 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 3(患者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能唤醒,醒后模糊做答,旋即熟睡。 此时为: A(嗜睡 B(昏睡 C(浅昏迷 D(中昏迷 E(深昏迷 (以下关于失语症正确的病变部位是: 4 A(Broca失语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Wernicke失语在优势半球缘上回后部 C(传导性失语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D(命名性失语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 E(经皮质性失语在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5(患者为右利手,意识清,能理解他人讲话内容,但不能达自己的意图,病变在: A(左侧额上回后部 B(左侧额中回后部 C(左侧额下回后部 D(左侧角回 E(左侧顶上小叶 6(关于遗忘综合征临床特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慢性遗忘常伴发于痴呆 B(导致严重意识丧失的头部外伤必定伴发遗忘综合征 C(脑炎后遗忘症属于急性遗忘综合征 D(脑缺血缺氧可导致急性遗忘 E(脑肿瘤也可导致遗忘 7(右侧同向性偏盲的病损位于: A(右侧视神经 B(视交叉 C(左侧视束 D(左侧颞叶视辐射 E(左侧顶叶视辐射 8(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 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 D(颞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上象限盲 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下象限盲 9(霍纳(Horner)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因引起 A(眼交感神经麻痹 B(眼交感神经兴奋 C(眼副交感神经麻痹 D(眼副交感神经兴奋 E(动眼神经麻痹 10(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正常,病损位于: A(对侧视神经 B(同侧视神经 C(对侧动眼神经 D(同侧动眼神经 E(同侧视神经及动眼神经 11(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A(上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对侧、向上、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或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12(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眼球向上方注视有复视 13(右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B(左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C(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D(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E(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4(62岁女性,因口角歪斜两日来诊。查体双眼闭合有力,示齿口角左偏,该体征是: A(中枢性面瘫 B(周围性面瘫 C(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 D(舌咽神经损害 E(迷走神经损害 15(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区别是: A(前者额纹消失 B(后者病变在皮质脑干束 C(前者多有舌前2/3味觉改变 D(后者眼睑闭合无力 E(前者口角下垂 16(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正确的是: A(镫骨肌支以下面神经损害有听觉过敏 B(膝状神经节及其附近面神经损害可出现Hunt综合征 C(舌前2/3味觉障碍提示面神经管外鼓索神经病变 D(一侧面下部肌肉瘫痪提示病变在皮质脑干束 E(茎乳孔以下损害多伴唾液分泌减少 17(29岁女性,因视物旋转、呕吐1周来诊,诊断右前庭神经病变,与本病不符的症 状和体征是: A(严重眩晕,转头可使症状加重,闭目不减轻 B(水平性眼震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 C(站立不稳,平衡障碍 D(伴恶心、呕吐及面色苍白 E(双侧指鼻试验(+) 18(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延髓麻痹的概念: A(真性延髓麻痹是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 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 E(真性延髓麻痹可伴舌肌瘫痪、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19(假性球麻痹的病变部位在: A(疑核 B(舌咽、迷走神经 C(双侧皮质脑干束 D(内侧纵束 E(丘脑皮质束 20(延髓麻痹的主要表现是: A(眼球外斜、瞳孔扩大、视物双影和上睑下垂 B(伸舌偏斜、视物双影、面部麻木和眩晕耳鸣 C(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睑裂变小和面部无汗 D(声音嘶哑、饮水返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 E(额纹消失、闭眼无力、口角下垂和味觉缺失 21(假性球麻痹的病因包括: A(脑卒中 B(延髓空洞症 C(重症肌无力 D(肉毒中毒 E(Guillian-Barré综合征 22(下述哪项是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点: A(可伴肢体抽动 B(可伴尿失禁 C(伴意识障碍 D(呈发作性 E(可以反复发作 23(下列感觉障碍部位的哪项判断不正确: A(周围神经末梢性损害可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子型深、浅感觉障碍 B(脊髓半侧损害可出现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C(延髓背外侧病损可出现同侧面部与对侧躯体交叉性感觉障碍 D(丘脑病损可引起同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深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E(皮质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等复合感觉障碍 24(脊髓病导致音叉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的病变部位在: A(前庭脊髓束 B(红核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与楔束 25(C5~T2脊髓前连合受损可出现: 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C(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D(双上肢及上胸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E(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26(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A(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 B(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 C(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伴自发性疼痛 D(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E(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27(一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中脑背盖部 B(桥脑背盖部 C(桥脑基底部 D(延髓背外侧部 E(延髓基底部 28(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敏,病变部位在: A(顶叶感觉皮质 B(内囊或基底节区 C(丘脑 D(中脑 E(桥脑 29(内囊受损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 B(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伴自发性疼痛 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感觉过度 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缺失 30(脊髓半侧损害感觉障碍表现为: A(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B(受损节段呈节段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C(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D(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触觉障碍 E(受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 31(患者右下肢无力3个月,左下半身麻本,检查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右膝腱 反射亢进,右Babinski(+),右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觉减退,病变为: A(T4水平横贯性损害 B(右侧T4水平半侧损害 C(左侧T4水平半侧损害 D(右侧T4水平后索损害 E(左侧T4水平后索损害 32(患者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实体觉、皮肤定位觉及两点辨别觉明显障碍,伴左上 肢发作性感觉异常,病损部位在: A(左侧颈髓后根 B(左侧颈膨大后角 C(右侧丘脑 D(右侧顶叶皮质下白质 E(右侧顶叶皮质 33(30岁男性,因口周麻木1个月来诊。查体口周及鼻尖部痛觉消失,触觉存在,该 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部 B(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下部 C(三叉神经脊束核上部 D(三叉神经脊束核下部 E(三叉神经中脑核 34(患者近半年自觉四肢麻木。查体双上肢肘以下、双下肢膝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此 病人可能是: A(神经干损害 B(多发性神经病 C(脊髓后角病变 D(后根受压 E(横贯性脊髓病变 35(30岁男性,双上肢针刺不知疼痛,热水烫无知觉。查体双上肢痛温觉丧失,触觉 存在,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A(脊髓前角 B(脊髓前角,锥体束 C(脊髓后索 D(脊髓灰质前联合 E(脊髓半侧损害 36(50岁男性,自觉走路地面不平,似踩棉花感。查体双下肢触觉丧失,Romberg征 睁眼正常,闭目站立不稳,可能的定位诊断是: A(脊髓前角 B(脊髓前角,锥体束 C(脊髓后索 D(脊髓灰质前联合 E(脊髓半侧损害 37(20岁男性,2年前发现左手不知冷热。查体左上肢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深感觉 正常,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A(后角 B(灰质前联合 C(侧角 D(后索 E(脊髓丘脑束 38(锥体束病损的肌张力改变为: A(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B(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D(弛缓性肌张力减低 E(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 39(大脑皮质运动区病变引起的瘫痪多表现为: A(单瘫或不均等偏瘫 B(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C(交叉性瘫 D(四肢瘫 E(截瘫 40(引起中枢性偏瘫(包括同侧中枢性面、舌瘫)的病变部位是: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丘脑 E(内囊 41(下列哪项符合锥体束损害反射改变: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42(下列哪项属锥体束征: A(Kernig征 B(Lasegue征 C(Romberg征 D(Brudzinski征 E(Babinski征 43(病理反射的发生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受损 B(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 C(基底节受损 D(锥体束受损 E(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44(鉴别肢体中枢性瘫与周围性瘫最有价值的体征: 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 B(有无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或减低 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 E(有无病理反射 45(右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 A(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左侧舌肌萎缩 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右侧舌肌萎缩 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 D(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左侧舌肌萎缩及舌肌颤动 E(伸舌时舌尖偏同右侧,伴右侧舌肌萎缩及舌肌颤动 46(下列哪项可能不是脊髓病变引起的瘫痪: A(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B(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C(双上肢下运动元性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D(一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E(一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47(颈膨大损伤引起瘫痪的表现是: A(双上肢痉挛性瘫,双下肢弛缓性瘫 B(四肢痉挛性瘫 C(双上肢弛缓性瘫,双下肢痉挛性瘫 D(双下肢痉挛性瘫 E(双下肢弛缓性瘫 48(右侧胸髓损伤的主要表现是: A(右上下肢痉挛性瘫,左侧半身痛觉障碍 B(左下肢瘫,右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C(右下肢瘫及深感觉障碍,左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D(右下肢瘫、膝腱反射消失、Barbinski征(,) E(左下肢瘫,右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49(脊髓半侧损害最常见于: A(髓外硬膜内肿瘤 B(脊髓炎 C(髓内肿瘤 D(脊髓蛛网膜炎 E(脊髓空洞症 50(患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单瘫,伴左上肢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发作,病变位 于: A(右侧额中回后部 B(右侧额下回后部 C(右侧中央前回上部 D(右侧中央前回下部 E(右侧旁中央小叶 51(患者意识清醒,右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外斜视,额纹对称,露 齿时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左侧中枢性偏瘫,病变位于: A(右侧桥脑 B(右侧中脑 C(右侧桥脑及中脑 D(右侧延髓、桥脑及中脑 E(右侧内囊病变发展形成天幕疝 52(右面神经周围性瘫,双眼不能向右侧凝视,左侧偏瘫,左侧Babinski征(+),病变 部位在: A(右侧内囊 B(左侧桥脑 C(右侧桥脑被盖部 D(右侧桥脑基底部 E(右侧内囊病变延及桥脑 53(伸舌偏右,右侧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左上、下肢中枢性瘫,病变位于: A(右侧延髓 B(左侧延髓 C(双侧延髓 D(右侧桥脑及延髓 E(左侧桥脑及延髓 54(60岁男性,活动中突发头痛,右侧肢体瘫。查体:右侧同向性偏盲,右侧中枢性 偏瘫,右偏身痛觉减退,右下肢病理征(+)。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左侧大脑皮质 B(左侧内囊 C(左侧中脑 D(左侧桥脑 E(左侧延髓 55(40岁男性,扛重物时突然出现颈部疼痛,继之四肢瘫痪。查体:神清,脑神经正 常,双上肢弛缓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桥脑 B(延髓 C(高位颈髓 D(颈膨大 E(胸髓 56(13岁患儿,1年前出现四肢无力、僵硬感,行走呈剪刀样步态,病情逐渐加重。查 体:四肢肌力4级、折刀样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肌容积正常。最 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前角 B(灰质前联合 C(脊髓丘脑束 D(皮质脊髓束 E(脊髓小脑束 57(男性60岁,突然视物双影,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周来诊。查体:左眼内斜视,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偏,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Babinski征(+)。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Wallenberg综合征 B(Jackson综合征 C(Weber综合征 D(Foville综合征 E(Millard-Gubler综合征 58(男性50岁,近半年出现双手无力,肌萎缩,缓慢进展。查体:双手骨间肌、鱼际肌萎缩,伴肌束颤动,双侧病理反射(,),无感觉障碍。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脊髓前角细胞 B(脊髓后角细胞 C(神经根 D(神经干 E(周围神经 59(男患,65岁,突然右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右偏身对针刺不敏感,看不见右侧物体,病变位于: A(左侧中央前回 B(左侧中央后回 C(左侧额下回后部 D(左侧内囊 E(左侧枕叶距状裂 60(患者右下肢无力2个月,左下肢麻木,检查左脐孔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右膝腱反射亢进,右Babinski(+),右踝部音叉振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觉减退,病变为: A(胸髓10水平横贯性损害 B(右侧胸髓10水平半侧损害 C(左侧胸髓10水平半侧损害 D(右侧胸髓10水平后索损害 E(左侧胸髓10水平后索损害 61(男患40岁,双手如爪状,肌无力伴“肉跳”。“肉跳”应解释为: A(肌阵挛 B(肌纤维颤动 C(单纯性局灶性运动发作 D(肌束颤动 E(应激性反应 62(肌束震颤的病损部位在: A(上运动神经元 B(下运动神经元 C(神经肌肉接头 D(肌肉 E(锥体外系统 63(患者走路时上肢前后摆动消失,小步态,起步慢,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止。病变 定位在: A(小脑半球 B(小脑蚓部 C(锥体外系 D(上运动神经元 E(下运动神经元 64(患者讲话缓慢,走路时两腿分开,向两侧摇摆,睁、闭眼站立均有倾倒现象,病变 可能在: A(小脑 B(脊髓后索 C(前庭系统 D(基底神经节 E(丘脑 65(女性50岁,近半年左手活动不灵,静止出现每秒4~6次的节律性颤动,随意运动 时减轻,入睡后完全消失。此症状为: A(静止性震颤 B(舞蹈样动作 C(手足徐动症 D(扭转痉挛 E(意向性震颤 66(男性62岁,双手相继出现震颤8个月,如“点钞样”,走路慌张步态,面无表情。 该患者双上肢肌张力特点最可能是: A(折刀样增强 B(齿轮样增强 C(交替样增强 D(混合样增强 E(肌张力减弱 67(男性53岁,1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震颤,休息时明显,行动缓慢,行走时小步, 向前冲,面部表情少。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壳核 B(内囊 C(尾状核 D(丘脑底核 E(黑质 68(下列哪项体征不属于小脑病变临床表现: A(静止性震颤 B(指鼻试验不准 C(反跳试验(+) D(肌张力降低 E(跟膝胫试验(+) 69(患者60岁,走路时双脚踩棉花感,睁眼站立稍不稳,Romberg征极明显,双下肢 音叉振动觉缺失,病变在: A(小脑 B(脊髓后索 C(脊髓侧索 D(脊髓后角 E(大脑额叶 70(检查深感觉时令患者两足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看其有无倾倒,称为: A(Lhermitte征 B(Kernig征 C(Lasegue征 D(Romberg征 E(Gower征 71(女性34岁,近两个月头痛、头昏和走路不稳,易向左侧倾斜。查体眼球向左注视时出现粗大震颤,左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左手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左侧。此病人病变可能在: A(小脑蚓部 B(右小脑半球 C(左小脑半球 D(新纹状体 E(苍白球、黑质 72(患者近两个月头痛,走路不稳。查体:指鼻试验正常,站立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摇晃不定,状如醉汉。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小脑半球 B(小脑蚓部 C(锥体外系 D(上运动神经元 E(下运动神经元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C 7.C 8.B 9.A 10.D 11.D 12.B 13.C 14.A 15.D 16.B 17.E 18.D 19.C 20.D 21.A 22.C 23.D 24.E 25.B 26.B 27.D 28.C 29.B 30.C 31.B 32.E 33.C 34.B 35.D 36.C 37.A 38.A 39.A 40.E 41.C 42.E 43.D 44.E 45.E 46.E 47.C 48.C 49.A 50.D 51.B 52.D 53.A 54.B 55.D 56.D 57.E 58.A 59.D 60.B 61.D 62.B 63.C 64.A 65.A 66.B 67.E 68.A 69.B 70.D 71.C 72.B
/
本文档为【神经病学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