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版心肺复苏

2017-09-28 26页 doc 218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版心肺复苏新版心肺复苏 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及 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早CPR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 心搏骤...
新版心肺复苏
新版心肺复苏 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及 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早CPR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一、 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 指南证据评估流程 , 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对复苏研究进行为期36个月的、讨论 , 制作了包括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总结 , 2010年初召开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及治疗建议国际指南会议——德克萨斯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HAH)以中英文版形式,同步向全世界正式发 布 2010版指南的年龄划分 新生儿: 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 婴儿: 出生后一个月到1岁 儿童: 1 —8 岁 成人: ? 8岁 (与2005版比较,没有改变~)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修改 生存链:2005版 , 早期识别和启动EMS 早期CPR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生存链:2010版 , 立即确认心脏停止并启动EMS 尽早CPR,并强调先做胸部按压 , 进行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新指南BLS部分 关于判断 ,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是喘 息) , 然后该人员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 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 , 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修改要点 1.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止的辨识能力 医务人员应电话指导非专业施救者于患者「没有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喘息)」时开始 CPR,而无需检查脉搏 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楚脉搏(如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 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 2. BLS的步骤由 A-B-C?C-A-B (A 打开呼吸道、B 人工通气、C 胸部按压) 理由:A-B-C 步骤中,胸部按压在急救人员打开呼吸道,取得隔离装置,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收集和装配通气设备时受到延误。 C-A-B步骤中,胸部按压可较早开始,且通气的延迟可减到最短,即只需进行第一个 30 次胸部按压周期所需的时间,约18 秒。 从A-B-C变更为C-A-B~通气之前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患者的初始心律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关键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可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并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利于第一目击者(不会开放气道或不愿意人工呼吸的非专业人员)立即施救,可提高存活率 3.刪除“看、听和感觉判断呼吸”步骤 在提供 30 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施救者直接打开患者呼吸道并提供 2 次呼吸。 理由:依照新的「先提供胸部按压」步骤,CPR 应于成人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执行。因此,在检查心脏停止时已短暂检查呼吸状态。 4.胸部按压速率:由大约100次/分钟更改为至少 100 次/分钟。 理由:CPR 期间每分钟实施的胸部按压次数,是恢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维持良好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较多按压次数可提高存活率,而较少按压次数则会降低存活率 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比保证按压速率更重要~ 5.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4-5cm更改为至少 5 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 1⁄3,分别约5cm和4cm 理由:按压主要是透过增加胸內压并直接按压心脏以产生血流。按压至少 5 cm深度时较按压4cm时更有效~ 6.强调胸外按压:对非专业施救者可仅提供单纯的胸外按压,于胸部中央用力按压+快速按压 理由:徒手单纯按压CPR 对于未经训练的施救者来说比较简单,愿意实施,易由医务人员通过电话指导进行 对医务人员仍应严格执行:按压+通气~ 高质量心肺复苏 , 按压部位与手势、姿势必须正确; , 快速按压:频率 ,100次/分; , 用力按压:下陷幅度至少 5 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 持续不断按压:中断时间最好不超过5秒,最长不超过10秒;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充分回弹; , 避免过度通气:先压后吹、多压少吹、快压慢吹、急压缓吹、重压轻吹、只压不 吹。 , 先“压”后“吹”(第一步就是按压) , 多“压”少“吹”(比例仍为30:2) , 快“压”慢“吹”(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而人工呼吸只需8,10次/分,两者 之间比较相差了十多倍) , 急“压”缓“吹”(每次按压用时不得超过0.6秒,而人工通气每次至少持续 1秒钟、 直到患者胸部被吹抬起为止) , 重“压”轻“吹”(胸外按压幅度至少为5cm、要求每次用力压出患者颈动脉搏动, 而人工潮气量小于10ml/kg) , 只“压”不“吹”(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 Hands-Only CPR, 即仅为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而不用做人工呼吸,当然医护专业 人员必须按30:2交替) 7.不建议在心脏停止时常规作环状软骨按压 理由:虽然环状软骨按压可在球囊面罩通气期间避免发生胃胀气,并减少胃酸反流与吸入的风险,但也可能阻碍通气 。 可能延迟或阻碍高级呼吸道装置的放置,仍可能发生吸入情形, 要适当训练施救者使用此操作法很困难 。 8.EMS的启动 先检查患者反应及简单判断是否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后再启动 理由:目击者不应延迟启动紧急应变系统,但应同时取得以上两项资讯,以便医务人员电话对现场抢救进行指导 9. 强调团队复苏的重要性 , 理由: BLS 流程传统上以步骤的形式操作,帮助单一施救者按优先顺序进行各 项动作 ; 如果有多名施救者在场,则可通过指派队长建立团队,指导施救者合理分 工,同时进行抢救 。 10. 儿童和婴儿使用AED , 在无法取得手动除颤仪及配备剂量衰减功能的AED时,可使用普通AED , 理由:适用于婴儿和儿童有效除颤的最低能量剂量及安全除颤的上限均不明确, 但,4 J/Kg (最大 9 J/Kg) 的剂量可有效为儿童和动物实验模型的小儿心脏除颤,且 不会有显著的副反应 11. 除颤电极的贴放位置 , 前方(右胸前方,锁骨下)-侧壁(左乳房的侧壁)电极片放置是适当的电极位置 ; , 前方-后方; 前方-左肩胛下方; 前方-右肩胛下方; 但默认位置,仍为前方-侧壁。 理由:新资料证明四种电极贴放位置同样有效~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2005版) 判断反应 胸外按压,100次/min,按压:呼吸 为30:2,5个循环检查循环、呼吸 启动EMS AED/除颤器到达 取AED 检查心律, 开放气道 是否除颤 检查呼吸 无呼吸 可以 不可以 2 次人工呼吸 每5-6秒一次 呼吸每2分 电击1次,即5 立即5周期CPR, 钟检查脉搏 无个循环CPR 每5周期检查心律 检查脉搏 脉 搏 自主循环恢复 复苏后体位 检查脉搏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2010版)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AED到达 30 : 2 分析心律 可以除颤 不可除颤 电击一次后 继续 继续5个周期CPR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 新指南ACLS部分 1. 二氧化碳波形图量化分析以确认并监控 , 气管插管位置 , CPR 质量 , 监测ROSC(自主循环恢复) 2.简化并合理化 ACLS 流程 3.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IV/IO 剂量 1 mg/ 3-5 min 血管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 IV/IO 剂量 40 U可取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胺碘酮 IV/IO 剂量 首剂 300 mg,第二剂 150 mg 阿托品 不建议常规使用, 已从 ACLS 流程中去除 腺苷: 不同于国内常用的ATP 05指南仅用于窄QRS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新指南建议在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腺苷 禁用于不规则宽QRS波心动过速,可造成 VF 系统的心脏停止后监护(复苏后处理) 复苏后处理 移送至ICU加强监护 A E 预防及治疗B 维持心肺功能 MODS,避免过及重要器官血心脏停止后监护 度通气与氧过流灌注 剩) C D 对ACS及其它控制体温以达 可逆因素的辨到最理想的神 二、双人法心肺复苏标 准 操 作 流 程 识与治疗 经系统复原 (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最初紧急处置:第一个ABCD (基础生命支持BLS,最为重要)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30次 A Airway 然后才徒手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器械或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D Defibrillation 体外电击除颤(AED) 注意:在胸外按压之前仍然是先判断--A即Assessment,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和意 识丧失,必须首先检查他的神志、呼吸和心跳,在10秒钟内快速完成~ 第二阶段处置:第二个ABCD (高级生命支持ACLS,技术后盾) 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 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 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 (D还有Defibrillation、Debasing temperature与Differential diagnosis 等四层含义) 第三阶段处置:第三个ABCD(心肺复苏成功后的进一步治疗 A Assist 多器官功能支持 B Brain 脑保护与冬眠、促清醒 C Care ICU床旁重症监护 D Diagnosis 确诊并祛除病因 已超出现场心肺复苏的范围,从略 心肺复苏的方法与流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1) 徒手胸(1) 徒手(1)口对口/(1) 体外 阶段一 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面罩人工呼电击除 术 压头抬颏 吸 (AED) (2) 持续人(2) 建立(2)人工正压(2) 应用 阶段二 工循环:药物人工气道:通气: 呼吸复苏药物: 器械 气管插管 机 副肾素 (3) ICU重症(3) 多器(3)脑保护与(3) 诊断 阶段三 监护、亚低官功能支冬眠、促清与鉴别、祛 温 持 醒 除病因 三、CPR(双人法)操作程序指引 (共计25步) 注释—— 字母编码 abcd代表基础生命支持 大写编码ABCD代表高级生命支持 数字编码序号表示先后操作步骤 数字“0”表示需提早做的前期准备 1. a0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天看地看周围后报告 ?( “一看”,由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 2. a1判断患者有无反应:低头呼唤并掐“人中”, ?(“二唤”) 观察呼吸是否正常,限4秒钟完成 3. a2确定昏迷呼救:呼叫来人、启动急救系统 ?(“三呼”) 携带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 4. c0摆放抢救体位: 去枕、解上衣、垫背板, ?(准备) 下达口头医嘱“建立静脉通路” 5. c1判断循环征象:触摸颈动脉搏动,并抬头 ?(判断) 巡视四肢和面色改变,限6秒完成 6. c2胸外心脏按压:快速定位后,用正确的手 ? 势和姿势、17秒钟连续用力地完成30次按压 7. c3下达紧急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边压边说) 请助手立即开放气道 ? 一旦AED送达患者身旁立即下医嘱:“打开 ? AED、粘贴电击片” (助手都要回应“是”) 8. a3检查清理口腔:与此同时,助手跪在患者 ? 的头顶部,先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异物, ? 装配面罩-球囊,必须始终维持气道畅通 9. a4徒手开放气道:助手用“托举双颌”手法使 ? 患者头后仰,并且全程保持头部无回位, ? 管理气道是助手最重要职责(稍后用器械) 10.b0准备呼吸器械:助手用的“E-C”手法, ? 单/双手固定密闭面罩,复苏球囊接通氧气 11.b1给予人工呼吸:手捏球囊缓慢通气两次, ? 每次通气>1秒至胸部抬起,共用时<5秒 12.d0准备电击除颤:贴压电极板位置正确,提 ? 醒离开,但非目击或儿童单人救护暂缓除颤 13.d1判断是否室颤:心电示波快速识别是否室 ? 颤或无脉性室速,而AED可全自动分析心律 14.d2尽快给予一次电击:如果是可电击心律, ? 选择双向波200J/单向波360J充电,立即除 颤放电 15.c/b继续CPR轮回:从按压开始,按压/通气 ? 遵循30:2交替、2分钟不间断地完成5个周期 16.BLS全面检查评估:包括呼吸与循环征象、 ? 意识瞳孔、P和BP,尤其12导ECG描图 17.如果复苏成功:恢复体位、吸氧、转送ICU ?(至少2分钟后) 进入“第三个ABCD” 18.A0否则开始ACLS:若一次除颤失败, 立即 ? 进入“第二个ABCD”,准备气管插管物品 19. A1尽快气管插管:20秒内完成,确定导管 ? 的正确位置,期间不间断地心脏按压 20. B0准备人工呼吸机: 连接并调试呼吸机, ? 及时进行气管内吸痰、监测血氧饱和度 21. B1复苏球囊过渡:纯氧“捏皮球”正压通 ? 气8~10次/分持续,不再与心脏按压交替 22. C1不间断地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 ? 每隔2分钟检查并换人,有条件开胸按压 23. D1及早给予复苏药物:只要静脉一开通即 ? 应给药、首选肾上腺素,重视病因鉴别 24. D2反复除颤和用药:持续心电监护若提示 ? 室颤应反复电击与药物除颤,提示心脏静 ? 止应紧急心内膜起搏;亚低温保护、纠酸 25. 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在常温下持续抢救超 ? 过半小时,心电图连续描图仍然呈一条 ? 直线,直到诊断“生物学死亡”(而不是 ? 临床死亡或者脑死亡~)方可终止抢救 补充 基础生命支持被描述为一系列操作,应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实施。因为医护专业人员都以团体抢救患者,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且团队成员通常可同时执行各个基础生命支持操作。例如,第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拿取除颤仪、面罩-球囊并求援,而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从而使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四个操作几乎都能同步施行,但仍以按压为最先。 在医护人员参与的复苏过程中,一开始就会有多名专业施救者。进行培训时,应致力于随着各个施救者的到达来组成团队,或者在有多名施救者的情况下指定团队领导者。随着更多人员的到达,原来由一个施救者依次完成的各项任务职责,现在可分配给团队的各个成员了,从而同时执行这些职责。因此,基础生命支持的医务人员培训不仅应教授个人技能,还应当训练施救者作为一个高效团队的一名成员如何进行配合。 深圳市医生与护士配合双人法BLS操作考核“行为和用语规范”标准 说 明 , 适用于医护专业人员2人急救操作考核; , 仅限BLS阶段(第一个ABCD)的技能; , 假设倒地者是一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 , 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担任主角A,而另一施救者为助手B、从旁协助;医生与护 士互为A-B角色,临考核时抽签决定; , 用徒手配合器械的方法实施急救,下医嘱的内容可以“只说不做”、助手必须回应 “是”,而不需要真实地进行电击除颤。 1. a0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天看地后报告 ?(“一看”)由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 2. a1判断患者有无反应:低头呼唤并掐“人中”, ?(“二唤”) 观察呼吸是否正常,限4秒钟完成 3. a2确定昏迷呼救:呼叫来人、启动急救系统 ?(“三呼”) 携带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 4. c0摆放抢救体位: 去枕、解上衣、垫背板, ?(准备) 下达口头医嘱“建立静脉通路” 5. c1判断循环征象:触摸颈动脉搏动,并抬头 ?(判断) 巡视四肢和面色改变,限6秒完成 6. c2胸外心脏按压:快速定位后,用正确的手 ? 势和姿势、17秒钟连续用力地完成30次按压 7. c3下达紧急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 “开放气道,保持气道畅通” 8. a3检查清理口腔:与此同时,助手跪在患者的头顶部,打开口腔检查并且清除异物, ? 第一施救者下达口头医嘱“准备氧气面罩” 9. a4徒手开放气道:助手用“托举双颌”手法使患者头后仰、保持全程无回位,管理好气道 ? 第一施救者下达口头医嘱“球囊通气两次” 10.b0准备呼吸器械:助手用规范的“E-C”手法, ? 左手固定密闭面罩,复苏球囊已接通氧气 11.b1给予人工呼吸:右手捏球囊缓慢通气2次, ? 每次通气>1秒至胸部抬起,共用时<5秒 12.d0准备电击除颤:AED送到后下医嘱“打开 ? AED、粘贴电击片”, “分析ECG,不需要除颤” 13. c/b继续CPR轮回: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遵 ? 循30:2交替、2分钟不间断地完成5个周期 14. BLS全面检查评估:包括呼吸与循环征象、 ? 意识瞳孔、P、R和BP,尤其12导ECG描图 15. 如果复苏成功:报告--“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 恢复体位、吸氧、转送ICU进一步抢救” 操作结束 终止院前CPR的标准 1.对仅接收BLS的院前心脏停止成人患者,救护车运送前停止BLS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沒有 急救医务人员或第一旁 观者目击到心脏骤停 (2)完成3个完整的 CPR 循环与 AED 分析后沒有恢复自主循环 (3)沒有进行 AED 电击 2.对于有急救医务人员人员现场提供ACLS的院前心脏停止成人患者,救护车运送前停止A,LS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沒有旁人目击心脏停止 (2)沒有旁人进行CPR (3) 现场进行完整 A,LS 救护后沒有恢复 自主循环 (4)沒有给予电击 2010心肺复苏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复苏的意义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 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 猝死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概述 •2010年1月31日?ª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 •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 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 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立 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或附近医院电话。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 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手法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 苏基本技术之一。 •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 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 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 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 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 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 吹起毕,松开口鼻。 •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C:即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抢救者将 一手的中指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上滑移至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食 指紧贴中指并拢,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平放,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 合。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此时可将定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 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 (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 按压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以掌跟按压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与2005主要变化 •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程序图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 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 苏后,再联系求救。 •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 •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 ?确定病人已死亡。 •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
本文档为【新版心肺复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