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动物疫病防治常识

2017-11-10 7页 doc 19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动物疫病防治常识动物疫病防治常识 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发生于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通过接触传播,病猪及其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松乱,嗜眠,畏寒,食欲显著减少或废绝,高热稽留,达41,42?,粪便干燥,夹杂血液、粘液,后期腹泻,怀孕母猪可引起死胎、流产。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猪瘟脾淋细胞疫苗,仔猪在阉割时进行首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2次。 当猪场出现以上症状时,畜主应...
动物疫病防治常识
动物疫病防治常识 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发生于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通过接触传播,病猪及其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松乱,嗜眠,畏寒,食欲显著减少或废绝,高热稽留,达41,42?,粪便干燥,夹杂血液、粘液,后期腹泻,怀孕母猪可引起死胎、流产。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猪瘟脾淋细胞疫苗,仔猪在阉割时进行首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2次。 当猪场出现以上症状时,畜主应及时向当地兽医站,进行确诊,确诊后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架子猪最易感染发病,多发于夏季,5,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传播途径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其主要症状为发热稽留(42,43?),粪便干硬,粟状(后期可能下痢)呼吸迫促,粘膜发绀。胸、腹、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疹块,稍突起,指压退色,俗称“打火印”。 防治措施:一是使用猪丹毒疫苗免疫预防,免疫期可达9个月;二是对发病的猪只使用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有特效。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覆盖面广,主要威胁妊娠(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垂直传播,在高温、高湿、蚊蝇滋生的夏季多发,该病常与猪瘟等其它疫病同时发生,出现多种疫病混合感染,这样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更高。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烧40—42.5?,厌食或不食,眼结膜发炎,咳嗽喘气,后驱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抽搐,有些患猪耳朵或体位末端发紫,皮肤有的发红。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按时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发生疫情后,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对养鸡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在我国农村一般俗称鸡新城疫为“鸡瘟”。任何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可发,天气突变时容易诱发,未接种鸡新城疫疫苗的鸡群传播尤其快速。 病鸡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叫声。口流粘液,素囊内一大包液体,倒提患鸡流出很多液体。严重下痢,拉稀拉血,肢腿麻痹,行走困难,头颈歪曲,头向下或向上扭转,或作圆圈运动。 防治措施:1、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免疫接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使用鸡新城疫苗每年免疫2次能有效预防本病。2、定期使用消毒灵或菌毒敌喷雾消毒灭源,杀灭环境中的病原。3、一旦发生疫情,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禽巴氏杆菌病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健康畜禽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各种家禽及野禽均能感染。鸡、鸭常呈急性经过,鹅次之。潮湿、拥挤、突然换群和并群,气候剧变、寒冷、闷热、鸡舍通风不良、营养缺乏、寄生虫感染、长途运输及其它疾病等,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潮湿多雨的夏季和阴冷的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其次是呼吸道感染。 本病潜伏期为2,9天。病禽弓背、缩头或将头藏于翅膀下;腹泻,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有时混有血液;冠及肉髯发紫,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多;产蛋鸡产蛋停止。病程稍长的,逐渐消瘦,冠及肉髯苍白,关节肿大,疼痛跛行,生长发育停止。解剖病鸡可见肝脏肿大、淤血、出血,质脆,表面见灰白色坏死点的特征变化。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减少发病诱因,对已发病的禽群,可选用增效磺胺、双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口服,或用链霉素等肌肉注射,均有良好疗效。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该病在世界各大洲呈爆发性流行趋势,并造成人员感染和死亡,各国对该病均高度重视。 高致病性禽流感能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一年四季可发,冬春天气突变时多发。候鸟在禽流感的大范围跨区域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皮肤粘膜等感染,潜伏期从几小时到14天不等,病禽头部、眼睑肿胀,脚鳞充血、出血,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鼻分泌物增多,有的有神经症状,呈圆圈运动。解剖病禽可见,病鸡腺胃乳头、肌胃粘膜出血,两胃交界处带状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十二指肠广泛出血。病鸭胰腺出现点状坏死的特征变化。 防控措施:1、严格按照的免疫程序对所有禽类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每年免疫2次。2、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防止疫源输入,避免与野生鸟类接触。3、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报告,并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采取封锁、扑杀、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早、快、严处置疫情。 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种年龄、品种鸭均可发病,发病率可高达100%,病死率达95%以上。 一年四季可发,而春秋季节流行严重。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本病潜伏期为2,5天。病鸭流泪,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严重下痢,排青绿色或 灰白色粪便。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强。口流黄色液体、鼻腔流出分泌物,呼吸困难。泄殖腔粘膜表面有黄绿色假膜、不易剥离。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进行鸭瘟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鸭瘟的主要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所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危害很大。主要引起3,20日龄的小鸭发病和死亡。以10日龄左右雏鸭常发,死亡率10%,90%不等。 日龄越大,发病率越低,4周龄以上鸭发病较少。成年鸭不发病,且对产蛋率无影响。该病主要由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育雏时间和雏鸭的免疫状态有关。病鸭精神委顿、缩颈、行动呆滞、蹲伏。感染 0.5,1天,部分病鸭全身抽搐,身体侧卧,两腿痉挛性踢蹬,头向后背呈“背脖”姿势,迅速死亡。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倒毙。解剖可见病鸭肝脏肿大,质脆易碎,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或刷状出血带,胆囊肿大、胆汁充盈。 防治措施:种鸭在产蛋前2,4周肌肉注射鸭肝炎疫苗,增加母源抗体,雏鸭日龄在一周内必须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雏鸭发病时皮下注射鸭肝炎高免血清或鸭肝炎卵黄抗体,同时注射抗菌素抗继发感染。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 ,7周龄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一。主要发生于 1 很高, 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尤以2,4周龄鸭最易感。经消化、呼吸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蹼底皮肤皲裂是重要的感染途径。发病率、死亡率5,75%。一年四季可发,秋末冬春为多发季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潮湿和温度过低是诱因。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缩颈,行走不稳,有的不愿下水。眼、鼻有分泌物,污染周围羽毛形成“黑眼圈”。下痢,拉白色水样或草绿色粪便。病程长者,出现神经症状,头颈扭曲或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病理变化主要是腹部浆膜增厚粘连。 预防:保温、保湿、通风,定期消毒,减少应急反应等发病诱因。雏鸭出壳3日内注射疫苗,免疫后2周再注射一次。种鸭开产前再进行一次免疫。 治疗:庆大霉素,每只0.5毫升,胸肌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结合土霉素内服进行治疗。 口蹄疫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的A类、我国的一类法定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可侵害多种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此外,也可感染人。发病尤其是发病初期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复杂,主要经接触和空气传播,病毒多型易变,极易形成大流行,具有周期性爆发的流行特点,是国际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最重要的检疫对象。病畜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蹄部、吻突和乳房皮肤,口腔、 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破裂形成糜烂,继发感染后则可致蹄壳脱落。 防控措施: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接种是最好的防控办法,每年给猪牛羊进行口蹄疫苗接种2次。畜主一旦发现家畜有水疱性疾病,应立即上报当地畜牧兽医站。经确诊后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世界重点流行区仍以东南亚为主,在我国也是常见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狂犬病列为的B类,我国的二类法定传染病,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人和多种动物都易感,在自然界中,犬科和猫科更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患病动物、带毒动物可通过唾液排毒,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健康动物。潜伏期差异很大,从1周、1个月到1年以上不等,一般2,8周,也有长达数十年的个例。咬伤头面部潜伏期短,而咬伤下肢及伤轻者则长。特征为神经兴奋、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致死率几乎为100% 。 病犬初期精神沉郁,常躲暗处,不愿接近人或不听呼唤,强迫牵引则咬主人,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咽喉麻痹,吞咽困难,意识模糊,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轻度刺激即惊恐,唾液增多。后躯软弱,随后出现狂暴症状,高度兴奋,攻击人畜,行为凶猛,出现特殊斜望和惊恐表情,间或神志清醒。狂躁与麻痹交替发生,下颌与尾巴下垂,舌脱口外,流涎,最后衰竭而死亡。 防控措施:1、栓养管理,每年给家犬(猫)注射2次狂犬病疫苗;2、发现有狂犬病症状时,畜主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站,经确诊后按《重庆市养犬病管理暂行办法》处理。 病犬出现狂暴症状
/
本文档为【动物疫病防治常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