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比较政治分析

2017-10-07 7页 doc 19KB 4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比较政治分析比较政治分析 《比较政治分析》(2010-07-12 15:57:52) 引入西方比较分析谈中国政治体制~~~~~ 原文地址:《比较政治分析》作者:月之仙者 君子于书,惧其不博也;既博矣,惧其不审也;既博又审矣,惧其不闻道也。 戴震 用新的方法读书已经过了五天,终于把王沪宁的《比较政治分析》看完,这些天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这本二十来万字的书上了,写下了2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这对我来说都是首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虽然有些耗时间,但收获是很大的,在读书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利于对内容的把握。 好久没看正宗马克...
比较政治分析
比较政治分析 《比较政治分析》(2010-07-12 15:57:52) 引入西方比较分析谈中国政治体制~~~~~ 原文地址:《比较政治分析》作者:月之仙者 君子于书,惧其不博也;既博矣,惧其不审也;既博又审矣,惧其不闻道也。 戴震 用新的方法读书已经过了五天,终于把王沪宁的《比较政治分析》看完,这些天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这本二十来万字的书上了,写下了2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这对我来说都是首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虽然有些耗时间,但收获是很大的,在读书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利于对内容的把握。 好久没看正宗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著作了,看久了艰涩难懂的西方政治学书再回过头来学中国的政治学,发现有种久违的亲切感,那些熟悉,或似曾相识的语句使我有些零乱的 1 思路渐渐开始明朗。王沪宁先生的这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政治在各国的有关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涉及到政治时代、政治国家、政治形式、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政治文化、政治思维、政治发展、政治世界、政治科学,里面有很多东西现在已经是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作者在80年代已经对这些问题展开分 析真是难能可贵,大量引用的英文原著也说明了那个时代的一种学术研究状况---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大量引进和分析。 作者开篇就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政治化的时代,历史的力量推动着我们进入这个时代,而这个历史的力量就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摧枯拉朽的力量。”(P5)在这个时代,人类作为“政治动物”为了生存而参与政治活动,而政治共同体则是人的活动领域。政治体系作为对社会公众行使权威力量的组织和关系的总和,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核心。在这个时代,还面临着追求“无政治境界”创造条件的使命,共产主义社会则是这个“无政治境界”。 作者提出“巨型国家”的概念,指出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物质生产运动中内在矛盾的扩大和增长引起的,可以表现为“国家巨人症”和“国家官能症”。在经济化的国家里,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日趋合流,这也要求国家的职能扩大。不过国家的过分干预总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西方国家要求减少干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求引入市场因素,以减少国家对 2 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控制。此外,还存在两种对国家的片面看法,一是轻实质重形式的系统国家观,一是与之相反的片面本质国家观。后者忽视国家的社会职能,必然导致政治实践的失误,这种看法多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呼唤对国家的正确认识对我们来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当今时代,政治形式纷繁复杂,色彩缤纷。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各国呈现出了不同的政治形式,其中君主制和 民主共和制是基本的和最主要的政治学形式,本书分别描写了前者的衰落和后者的兴起。作者还指出发展中国家呈现不同政治形式的合理性,指出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个观点也是贯穿整本书的分析之中的一条基本论点。 之前的探讨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研究之上,接下来的内容则反映了政治学研究的新发展,比如政治过程的问题,反映了政治学的动态化转向。当今时代的政治应该是开放的政治,其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利益确定过程、利益实现过程都需要对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政党和利益集团则是最有影响力的外部因素,甚至可以将其影响内化。加上民众的参与和新闻媒介的介入,政治过程呈现多元主义的态势。在利益的确定和执行阶段,都涉及政治决策问题,这也是政治学研究所需要加以注意的领域,后行为主义政治学阶段,政治学向政策科学的转向更体现了这个过程的重要性。作者着重分析了决策形成、决策所体现的倾向 3 和效能问题,并列举了分析政策的模式,指出没有普适的政策模式,而只有因地制宜的对某种模式的选择和灵活运用。 政治文化几乎是所有政治学教材必备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政治文化的重要性,而各国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成了比较政治分析所需着重分析的重要内容。应该说,这些差异是不同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但历史文化因素、环境变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不同的文化也 呈现出综合的趋势。文化需要传承,政治社会化承担起了这一任务,这包括人的学习过程---政治自我的实现,和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在人的思考中,人和社会问题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才最终产生了对政治的思考。在西方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一些学者提出了非意识形态化和非政治化的观点,这个乐观的观点很快被六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所击碎,再意识形态化的思想出现,这也说明了政治思维的复杂性。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西方政治思维发生异化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思想还停留在为维护独立和发展而奋斗的阶段。可见实现对人类政治思维的真正超越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实现“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这一本质命题更是需要长时期的努力。 在全球化的政治世界,我们可以看见各国的政治发展状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的迫切愿望,不过还要警惕西方国 4 家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错误评价和指责。应该看到,政治发展不是发展中国家所独有的,当今的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政治发展时期,而政治不发展则是所有国家在政治时代初期都要经历的阶段,政治不稳态则是两个社会形态转变的时候的必然现象。但在一个时点上,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在这个国际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主体,民族国家是当然的核心,但由于力量的巨大差异,一些国家可以威胁另一些国家,而后者只有为独立和自尊而奋斗。主权的观点是后者的救命稻草,而对前者来说,主权观点有些不公平,并且还是其推行政治行动的障 碍。这说明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世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强力机构来维持公平和正义。国际法和国际组织不能,世界政府也不现实。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催生了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更促进它的发展。政治科学在美国诞生以来,初期经历了科学主义和现实主义,二战后进入了行为主义时期,七十年代进入后行为主义时期,现在则出现新的趋向,方法论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动态化、国际化、多样化和再理论化反映了新的趋势。这些最终都趋向实现政治学的神圣,就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而言,就是最终消灭政治,建立真正的自由王国。 以上是对《比较政治分析》的内容梳理,很久没有写这么 5 多字了,应该说我看的还是挺细的,对书的基本内容也可以 说做到了比较详细的掌握。 这段时间还隔三差五的看完了一本书---《学术规范通论》, 权作学习学术规范的入门读物。 《比较政治分析》 作者:王沪宁 目录: 1.政治时代 2.政治国家 3.政治形式 4.政治过程 5.政治决策 6.政治文化 7.政治思维 8.政治发展 9.政治世界 10.政治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 6 《学术规范通论》 作者:叶继元 目录: 第一章 学术规范概述 1.1 学术规范的界定 247千字 1.2 学术规范的内容 1.3 学术规范的目的 1.4 学术规范的作用 第2章 学术研究基本规范 2.1 学术自由 2.2 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 2.3 学术平等与学术合作 2.4 学术求真与学术致用 2.5 学术道德与学术法律 第3章 学术研究程序规范 3.1 有关术语的界定 3.2 选题的要求 3.3 文献调研的要求 3.4 形成假说或观点的要求 3.5 应用研究方法的要求 3.6 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 7 3.7 收集 整理研究资料的要求 3.8 精选 分析研究资料的要求 第4章 学术研究方法规范 4.1 方法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界说 4.2 研究方法的使用原则 4.3 研究方法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4.4 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的具体使用 第5章 学术论著撰写规范 5.1 学术的内容要求 5.2 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 5.3 研究的内容要求 5.4 研究报告的格式要求 5.5 图书的内容要求 5.6 图书的格式要求 5.7 论著的修改与投稿 第6章 学术引文规范 6.1 引文 注释与抄袭 6.2 引文的使用要求 6.3 引文的著录要求 6.4 引文的格式要求 6.5 参考文献表的排序 第7章 学术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 8 第8章 学术评价规范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 附录 a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附录 b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附录 c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附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儿权法及其实施条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18千字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9
/
本文档为【比较政治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