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

2017-11-24 7页 doc 76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规模递增,伴随而来的是贫困生问题也日益突显。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形成了“奖、贷、助、补、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各个高校学生资助办公室也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金,以帮助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仅事关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的进程,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神经。 2007年2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 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以及高校招生的深入改革,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规模递增,伴随而来的是贫困生问也日益突显。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形成了“奖、贷、助、补、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各个高校学生资助办公室也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金,以帮助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仅事关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的进程,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神经。 2007年2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对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及其基本程序做出明确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在财政部、教育部同年《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贷款试点的通知》中给出这样的解释:“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以上文件的精神,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但是,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庞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规范和认定上的相对模糊性,使得认定工作也带来一些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一直以来存在一些争议,由 于缺乏过硬的客观衡量标准,或有些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不能反应大学生的经济实际状况。在当前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生源地贫困证明的随意性 当前,各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以学生入学时所在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部门开具的证明为主要依据。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人情化操作以及认定过程的“零责任”,导致学生报到时所带证明存在相当的水分。学生在生源地开具的证明一般先经过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盖章确认,之后在乡镇或者街道办盖章审核,接着由所在区县政府认定通过,这个过程从制度层面有其合理性,起码从认定的程序上来讲是较为公正的,但问题却出在认定过程的心态上。许多学生能毫不费力地得到村委会、居委会出具的证明,从居委会、村委会的角度出发,其认证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帮忙”而非“助困”:都是熟人,就是盖个章子,算是帮个小忙吧。在之后更高层面的认证过程中,又存在“责任下延”的心理,即:既然下面盖章了,即便出了问题也是他们责任在先。于是,这些与认定单位自身无任何利益关系、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证明被批量的生产,这给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 (二)传统认定方式的片面性 学生在校月消费的菱形分布不足以反映真实经济状况。目前很多 高校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月生活消费支出状况,作为界定学生经济状况的重要考察因素之一,学生消费记录相对要客观一些,但也不能够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唯一认证依据。总观校园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总体上是呈菱形分布的,即绝大多数学生消费基本上比较稳定,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经济状况十分优越的学生他们的在校消费都相对少。家庭困难学生消费少是客观的,但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存在大量在校外消费而致使校内消费少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 以学生所使用物品档次确定是否属于家庭经济困难也相对偏颇。为了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消费水平,部分高校以学生所用物品消费状况,如学生的衣着品牌、交通花费、电子产品档次等状况,作为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一般意义上,学生衣着品牌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经济状况,但交通花费和电子产品档次就不那么奏效。在特定时间,存在特价机票比火车票还要便宜的情况。部分学生所用手机、电脑等并不是自己家庭消费支出项目,相当一部分是其他直属亲人给与的物质奖励,如果直接拿所用手机、电脑定性,就存在很多问题。同时,电子产品的档次很难把握,到底多少价位属于高档消费,多少价位属于一般消费,这在实际运作中根本难以制定硬性标准。况且,目前电子产品在年轻人的消费中已然成为普遍现象,以此作为依据,会让认定结果更加不科学。 大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度相对较大。高校的资助工作基本上都 在每年9月底至10月间开始,对于刚刚报到不久的新生而言,此时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新生报到的时候,持有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学生占据大多数,报到后学生紧接着就进入紧张的军训,军训期间学生的穿着一致,通过衣着判断经济状况带来难度。由于生源分布很广,大学生从五湖四来聚到一起,从心理生理上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会表现在饮食习惯上,不是学生“吃不起”而是“吃不惯”,所以此时,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方式来展开认定工作。 (三)部分学生诚信意识缺失 一个家庭能否承当得起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学校很难确知,所以学生自身的申请成为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有效途径。但有的学生在填报家庭收入时尽可能少报或不报以获得学校资助。也有一些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和家长知道高校有贫困生资助的政策,于是提前备齐了申请贫困资助的一系列证明,成为受助对象,而一些来自信息闭塞地区真正需要资助贫困的学生却因为材料缺失,被挡在受助门外的可能性增大。 二、解决方法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的基础,经过多年经验积累,陕西师范大学形成自己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大引导力度,强化学生自省 首先,我们要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有关诚信教育,以尽量避免认定过程中的虚假成分。当前,大学生校园假证明,假低保,假贫困生的出现,不仅是社会功利对大学生的侵害,更是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要做好每一位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从情感、责任角度规劝、引导、教育学生,使他们对贫困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对助学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最终使他们能够认真对待贫困生申请,做到金钱面前不失诚信,愿意让助学金帮助那些真正迫切需要的同学,达到发挥助学金真正效能的作用。 (二)建立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为规范贫困生管理,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应通过高考招生档案、家庭情况调查表及和学生的思想交流建立起详细全面的贫困生档案,其中要包括学生生源地、家庭情况、父母职业及家庭收入、贫困证明和以往受助情况,同时还要通过班级干部、宿舍长、公寓管理员等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水平进行观察记录,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完善档案信息。通过这样的档案制度,学校老师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贫困生的详细情况、主要特点和困难程度,可以更好的对贫困生进行管理和资助。 (三)强调民主评议,调动学生参与 高校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加强民主评议的重要性。为更好地 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发挥民主评议制度的作用,评议小组人员构成应该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一般的构成应有学生所在班级的主要干部代表、学生党支部代表、各宿舍社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等等,同时,为了避免在评议过程及结果中的“均势”,人员构成必须为奇数,评议小组人数应该保持在班级人数的10%-20%之间。进行班级评议的时候,先由熟悉生活状况的各宿舍舍长对已申请同学的材料及情况予以说明,然后以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最终受助对象及等级。整个评议过程安排有专门同学做好会议记录,统计评议结果,会后让每一位评议小组成员亲笔签字作为备查材料。班级评议结束以后报辅导员复核,之后再报学院及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审批。与此同时,在助学金名额确定之后要对受助学生及相关不涉及隐私的信息予以公示,开通信箱接受处理学生的监督反馈意见、以此加强助学金评定的民主程度。 (四)推进项目运作,实现以工代赈 在我国高校助学金中,大部分助学金是一种赠予性的直接资助,是无偿性的,淡化了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观念 ,助长了部分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这是不利于贫困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资助方式,建立起以激励、资助为主的勤工俭学。通过设置助管、助研、劳务等性质的岗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管理、科研创新以及部分简单劳务工作中,来实现以工代赈。这样,为贫困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内驱动力和精神支柱,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自立自强的意志,从而使助学金不再是短期性的补助而使其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推行以工代赈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责任意识及评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在开展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通过国家政策,高校制度的不断完善,学生认识的逐步提高,相信它将会积极发展,更高的发挥助学金的意义,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本文档为【大学生贫困学生认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