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2017-09-17 7页 doc 19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传统的教育方法讲究“吃苦”,“没有苦哪有甜”,为了成才要“头悬梁,锥刺股”。其实,苦苦求知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利。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比苦苦求知效果好。 不久前,记者走进华应龙的课堂,小教室里的大境界令人惊叹:学生在飞,老师在飞,课堂在飞,犹如鱼之在水,鸟之在林。 我觉得,华老师的课堂除了让学习快乐起来,还有更深刻的东西。换句话说,教育要对学生负责,快乐不是他课堂的全部特征,还有对学生的宽容、尊重。比如他的“融错”,知识没有绝对真理,华老师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而...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传统的教育方法讲究“吃苦”,“没有苦哪有甜”,为了成才要“头悬梁,锥刺股”。其实,苦苦求知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利。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比苦苦求知效果好。 不久前,记者走进华应龙的课堂,小教室里的大境界令人惊叹:学生在飞,老师在飞,课堂在飞,犹如鱼之在水,鸟之在林。 我觉得,华老师的课堂除了让学习快乐起来,还有更深刻的东西。换句话说,教育要对学生负责,快乐不是他课堂的全部特征,还有对学生的宽容、尊重。比如他的“融错”,知识没有绝对真理,华老师不给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探索、提问、求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他对学生宽容,即使和正确答案不一样,也鼓励学生说出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他把学生当朋友、兄弟,给他们自由,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式。我相信,这不仅对教育,对整个社会也有借鉴意义。 多看孩子一眼 他读出了理解,期盼,欣赏 孩子们上课时可能灰头土脸的,但是你看他的眼睛,可能闪闪发光,充满无限的憧憬。从期盼到好奇到困惑到恍然大悟到会心一笑到获得满足,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老师应该看到 这样的图景。 记者:什么样的课堂让孩子们喜欢, 华应龙:1.安全的课堂。孩子有时放不开,拘谨,是对老师是不是他的伙伴,可不可以开诚布公交流有疑问,孩子们会揣摩,“我不能瞎说,会挨批的,老师会有不好的脸色”,这样,学生就不能张开思维的翅膀,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2.好玩的课堂。感受到数学就是玩具,学习就是游戏,上数学课可能就是听一个故事。我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愿下课时说,“我们上的是疯狂数学”,这是对我的最高褒奖。 3.生长的课堂。能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成长,不单是知识上有心得,而是在思维上、品德上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课堂生活,乃至对将来的人生有一种感悟,有一个思维爬坡和心灵绽放的过程。 记者: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华应龙:首先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好老师充满生命的张力,对什么事都充满激情,好奇心强,是眼睛会发亮的人。 我是教数学的,学生看到我就能想到很多数学故事,这是我追求的境界。 故事是能够滋养人的,老师也是一个教育资源,老师在讲台上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教育,影响。 其次,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能够包容学生。孩子就是孩子嘛,老师的心要软。 第三,是一个会夸孩子的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会夸奖孩子,激励孩子,欣赏孩子。 记者:教育之于学生是什么, 华应龙:教育给孩子就是你多看他一眼,他读出了理解,期盼,欣赏,这就是教育。 教育本应该是文化育人,不是知识育人,是一个文而化之的缓慢过程,老师之于学生,课上似同学,课下似兄弟。教育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陪伴孩子走一段,离开了老师,他能够走得更好。 爱是为了谁, 爱孩子,还是他们的分, 我们的校长李烈说:“爱是给人生长的力量。”读懂学生,我们的爱才能让学生感动,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爱”才让学生喜爱。 记者:孩子们不快乐的根源是什么, 华应龙:孩子变成了一种工具,是老师谋生的工具,晋级的工具,升职的工具。 爱是为了谁,老师不是不爱孩子,但他更爱的是孩子身上的分数,而不是把孩子当做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伙伴。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现在有的老师不是慈悲的,而是冷漠的、麻木的。 不是教育人,而是育人教书。把人育好了,书自然就教好了。当你只想着教书时,书是教不好的,可能分数很高,但学生不喜欢你。 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错误是创造的开始。 记者:您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包括自由的时间和好的老师。这恰恰是当下孩子们最渴望的“礼物”,他们没有自由的时间,好老师可遇不可求。怎么为孩子创造真正有利于他们的生长环境, 华应龙:要舍得浪费时间。卢梭给教育的11条原则,关键就是舍得浪费时间。 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我们却总是能够看到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是一群身不由己的学生,慈母便是勤劳一生的教师。那条线我觉得似乎是一根绳子,它让我想起那个“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的禅学故事。我们往往习惯了在新授前先要复习,在学生探究前先要铺垫,在学生操作前先要示范,在学生解题前总要先帮助审题,在容易犯错的地方总要先打预防针„„离开了教师,我们的学生常常手足无措、一筹莫展。 学习本来是充满了探险的精神之旅。可是,慈母的“好心”遮蔽了游子头顶的蓝天,慈母的“好意”束缚了游子前进的脚步,游子被“育”成了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课堂上教师的投入与实际的产出是大大地不对称。 卢梭说,占用时间比虚度光阴对学生伤害还大。不给孩子自由,揠苗助长,是极错误的 观念。 记者:怎样给孩子自由, 华应龙:我的主张是融错。学校是孩子可以犯错的地方,给孩子犯错的自由,也就给了他成长的自由。怎样对待错误,怎样把错误利用起来,我了融错三步曲:第一步:容错,容忍、包容错误,错是错;第二步:融错,将差错化为教学资源,错不是错;第三步:荣错,出错是光荣和荣幸,错还是错。正确的解答,可能只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却可能是创新。融错就是一种解放,就是一个过程,听到自己思维的声音,自己成长、拔节的声音。怎样对待自己和伙伴的错误,我认为在今天非常重要。 学生的一个错误可以让教室响起三至四次掌声,“他有不同的声音,鼓掌~”我说,只有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去思考;有时错了,孩子还坚持,我说,“鼓掌,坚持很不容易”。 “刚才我是这样错的„„”,孩子这么说,多美,对班级学习是贡献,对同学们的学习是提示和唤醒。孩子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态度,怎样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由此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最好的学习不是求知,而是求不知。一个好的课堂是要把不会教会了,还要把会的教不会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有不知道的,才好奇,才想知道。 记者:在您的课堂上,学习真的是一段快乐的旅程,一次令人愉悦的体验,看来,学习是可以快乐的。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你还有什么秘笈让不同条件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分享, 华应龙:做一个好老师的秘笈很简单,就是心中有一个目标“让学生一直喜欢我~” 不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的所谓“真正的喜欢”而伤害学生的现在,不是为了学生现在的喜欢而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不是表扬了让学生喜欢,批评学生了也要让学生喜欢。低年级学生可能喜欢老师的外表,高年级学生可能喜欢老师的内涵。总之能让学生一直喜欢的就是好老师。 来源:新华网 中外家长教育观念比拼 以下比较虽有些绝对,但请勿“对号入座”。 ※国外的家长孜孜不倦地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他们认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将取决于责任感与勤奋努力的统一;中国有些家长则总是将“人善被人欺”的谚语挂在嘴边,教导孩子处事中多用技巧和计谋,“不亏”是做事的底线。 ※国外家长教导子女,凡事要讲究容忍和尊重别人,以取得最终 成功为最终目的,咄咄逼人没有好结果;注重忍让的中国家长近几年正日益丢掉这一良好品质,社会的激烈竞争让中国家长时刻准备着随时随地给子女上一堂斤斤计较和寸土必争的生存课。 ※国外的家长注重训练孩子的工作技能和谋生本领,学识并不重要,只要掌握基本社会知识即可;中国的父母眼里只有分数这一项,“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其它一律视为另类,强行禁止,以致博士生出门不知如何乘车等富有“中国等色”的怪事不时出现。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沟通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与他人打交道的本领,鼓励孩子“自作主张”;中国家长则以“人小易欺坏人多”为由限制孩子间的交流,或人为划界,只准与“好人”呆在一起,一些小孩子离开父母几乎寸步难行。 ※国外家长尽管也强调独立,但把合作和相互支持放在首位,讲求协助和团队意识;中国家长却变得越来越懂得独立的重要性,对于一些孩子因太善独立而赚取的一丁点小便宜,中国家长反而会向他竖起大拇指:棒,棒极了~ ※国外父母进孩子房间习惯了先敲门,他们认为孩子也有个人尊严和隐私权利;中国的家长则以放学后搜查孩子书包及日记本为首任,对于进房间敲门他们认为是神经质:孩子是我的,还敲啥门, ※国外的父母离异时,会告诉孩子父母关系有些不正常,以及他们离婚后各自的生活安排,让孩子自己选择哪一方或提出各种;中国家长则会一味隐瞒,营造表面家庭,有的则拿孩子当出气筒,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数落对方的不是,以致于缺少关爱的孩子只能采取逃避态度来处理。 给孩子减负家长要做明白人 明智的家长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希望和要求。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过错和压力让孩子来扛,要在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正确地认识孩子,提出合情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不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学业压力。 有主见的家长会合理安排孩子的校外生活。如今,大多数孩子的校外生活已经被各种学习班占满了。孩子在哪个方面有天赋,家长心里最清楚。家长渴望孩子十项全能,可绝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那种天分和潜力,有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点,每到休息日就领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中辗转,孩子的童年一点点地褪色。 我曾强制孩子学过民族舞,还幻想她再学学乐器,可半年后,我通过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虚荣心。她不喜欢,就要停止,之后,我们再没有要求孩子参加过任何学习班。因为许多东西一定要等孩子长大后,有了兴趣再去学。 现在,每到休息日我们全家或者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就在家折纸、画画、剪纸、捏软陶。有时我们全家在一起蒸馒头,做面包和各种小饼干。我们发现,孩子并没有因为不参加补习班而落下功课。 我觉得许多家长完全有能力管理孩子,却心安理得地把孩子往外一推,他们只顾忙自己的事情,除了肯付出补课费,一点也不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减负不是空谈,我们不能仅仅埋怨教育体制,埋怨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多的付出改变自己。 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是家长的责任。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不仅指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陪孩子一起学习,在他有困惑时能给予耐心解答,对他的缺点和错误能宽容地对待。 有远见的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学习上,我认为孩子学什么不重要,学了多少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生活中,我们给孩子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点,坚持让孩子做家务,干力所能及的活儿。总之,在面对给孩子减负的问题上,家长永远不能迷失方向。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本文档为【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