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格解体

2017-09-20 6页 doc 19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格解体人格解体 Krishaber(1873)最早描述了这一症状。Dugas(1898)首次应用了人格解体这一术语。一般说来人格解体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言。 对自我的不真实的感觉即指狭义的人格解体,它可单独产生,而对周围现实的这种感觉则又称非真实感。有些人格解体常是突然产生并带有昏厥感和面临灾难的惶恐紧张感。有些患者感到自己躯体和周围环境以及他本人产生一种似乎是不真实的疏远的感觉。 K(Jaspers则认为人格解体是丧失存在意识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觉察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丧失了一种“自我”的感觉...
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 Krishaber(1873)最早描述了这一症状。Dugas(1898)首次应用了人格解体这一术语。一般说来人格解体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言。 对自我的不真实的感觉即指狭义的人格解体,它可单独产生,而对周围现实的这种感觉则又称非真实感。有些人格解体常是突然产生并带有昏厥感和面临灾难的惶恐紧张感。有些患者感到自己躯体和周围环境以及他本人产生一种似乎是不真实的疏远的感觉。 K(Jaspers则认为人格解体是丧失存在意识的一种临床现。患者觉察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丧失了一种“自我”的感觉。目前把人格解体看做是一个非特殊综合征,颞叶癫痫、中毒性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症、抑郁症等都可伴发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一种知觉障碍,特征为自我关注增强,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的;这种改变发生时,感觉正常而且情感表达能力完整。在各种复杂而痛苦的主观体验中,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比较突出的有躯体改变的体验、强迫性自我审视、缺乏情感反应、时间体验紊乱,以及身份异化感或自动感。在人格内部,表现为心理失调、情绪紊乱或企图自杀;在社会中,则表现为反社会行为。也表现为一种奇怪的复合体验障碍,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发生了改变,具有一种陌生感和不真实感。如感到环境发生改变、不真实,似若做梦(现实解体);觉得体验能力丧失,似乎不能哭、不能爱和恨(情感解体);觉得身体某部变大、变小、分离、嵌合、空虚(躯体解体)。自知力一般能保留,否则为人格解体妄想。人格解体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发生,也可伴发于疲乏或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成为思维反刍、强迫性焦虑、抑郁症、分裂症、某些人格障碍和脑功能障碍的组成症状。多见于抑郁症、焦虚性障碍。也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见: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症状,在许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见到,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自从发病以来,我不但情绪不高,有自卑、自责的念头及对前途感到无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与人交往时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那些爱幻想的诗人、小说家,更是常常"如堕五里雾中",而且,有许多人还将这种经历下来,成为传世佳作。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保罗?萨特曾写过一篇小说,名叫《恶心》,其中详细而逼真地描写了"我"的人格丢失的感觉。书中的"我"已丧失了独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替身"所替代了,连呼吸、写字等一举一动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显然,在萨特的笔下,这种人格解体(萨特称为"非存在")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经历。 前面已经说过,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这种人格解体的体验,但一般不会到医院去就诊,只有当事人觉得这种"似真若梦"的感觉妨碍了自己的生活时,才会求助于医生 人格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是第三种最常出现的精神症状,最常发生于遭受意外,攻击,严重躯体疾病和外伤之时.它也可以是其他精神疾病和癫痫的伴发症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人格解体并未被广泛 研究过,对于它的发病率和病因也知之甚少. 人格解体容易诊断而难予定义。从临床需要出发,可将上述现象用“人格解体” 这一术语概括。由于患者常用“似乎是”来形容他的形形色色的体验,而且感到奇怪,难于描述,因而常常容易被误解,也即被归入某一精神病类型。例如,把“我已死”、“我不存在”或“我和身体不在那里”等体验,归入精神性抑郁症的妄想;把情感丧失或感觉到一切行动都是自动的或像被人操纵的木偶,怀疑成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病人对自己,包括他们的身体,生活有着扭曲的知觉,由此造成他们的不适感觉.病人感到自己像机器人,或者像生活在梦中.通常这些症状时间短暂,并同时伴发焦虑,惊恐,恐怖症状.但是有时症状可以变为慢性,持续或发作许多年.病人对自己的症状难以描述,并对自己是否会精神失常感到恐惧.病人有不真实感,觉得周围的世界不真实,如做梦一般., 本病对有些病人影响较小,但对有些病人影响巨大,甚至造成功能残疾.虽然部分病人能适应人格解体的感觉,甚至抵挡不利影响,但是另一部分病人则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发疯,或者对于身体的异常感觉以及对周围世界的陌生感所蕴涵的意义反复思索., 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表现,之前排除躯体疾病,物质滥用和其他分离性障碍.心理测试和特殊精神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大多数病人可以完全康复,特别是那些症状和应激有关,而这些应激问题可以治疗中解决.有些病人治疗效果较差,但也会慢慢好转. 人格解体的感觉一般短暂而自发缓解,只有当症状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或对病人造成痛苦,才需要正规治疗.各种心理治疗(如精神,认知行为治疗,催眠)对部分病人有效而不是全部.镇静剂和抗抑郁剂对有些病人会有所帮助.其他一些以人格解体起病或与此有关的精神疾病必须予以治疗.治疗中必须分析应激和本病发生的关系.b 相关研究 塔克从300多名患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得出结论:(1)人格解体是一种明确的体验,当用这种方法问到曾有此种体验的患者时,他们是立刻就明白的。(2)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发的内心感觉状态,可能发生于许多情绪状态之下,包括病理的和正常的,亦可出现于忧郁情绪和认识过程障碍的情况之下。(3)具有人格解体症状的患者往往有慢性焦虑、持续性忧郁情感和一不定期程度的思维病理变化表现,在评价人格解体与思维过程的关系中,发现人格解体多见于思维分解与概念界限混淆不清的病例中。(4)人格解体与焦虑有明显关系,但与妄想或幻觉现象没有明显的相关,与猜疑和妄想狂尤少联系。(5)人格解体现象与精神分裂症联系较多,特别是在隐袭性或边缘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种疾病患者比在混合性忧郁症中更为多见。而且,许多有人格解体现象的病人也有显著的癔病特征。(6)人格解体在年轻人中较常见,但与性别无关。2 有关研究发现,人格解体的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月,最常见的为数分钟或娄小时,该症 状在许多疾病中出现,但也见于正常人,特别在疲惫状态、药物中毒或似睡非睡之时。孤立的的短暂发作,特别是在疲乏之时,需与颞叶癫痫区别,后者在临床基础上是可以区别的。人格解体可能出现周期性、持续性现象,最常见的病理情况是伴发于焦虑综合症,特别是灾难性综合症或恐怖-焦虑-人格解体综合症。在正常女性中常伴发于轻度的广场恐怖症,亦见于神经症和精神性抑郁,尤其是在严重抑郁时。少年有时在极度恐慌时可出现急性人格解体,从而导致严重行为障碍,但不能误诊为重性精神病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自发地诉说其精神活动、身体和环境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显得不真实或遥远。其表现多种多样,但诉说最多的是情感丧失,如感到与自己的思维、躯体或现实世界疏远或解离。病人一般知道这种改变是不真实的(对这一症状有自知力,为观念),否则为解体妄想。其感觉系统正常,情感表达能力也完整。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症状可成为分裂症、抑郁症、恐惧症或强迫症的组成症状。 DSM-IV 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分离性精神障碍 分离性遗忘 300.12 A(明显突出的障碍是:一次以上的发作,发作时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问题;往往属于创伤性或应激性质,而且太过分以致不能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B.这种障碍并非发生于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漫游、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或躯体化精神障碍的病程之中,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某种神经系或其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颅脑外伤所致遗忘性障碍)所致之直接生理效应。 C.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分离性漫游 300.13 A.明显突出的障碍是:突然、出乎意料地离家或离开平常工作单位出外旅行,而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 B.对于个人的身份搞不清楚,或假设了一种新的身份(部分的或全部的)。 C.此障碍并非发生于分离住身份障碍的病程中,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颇叶癫痫)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D.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300.14 A.存在2种以上明显的身份或人格(每一种都有他自己相对长久的对环境和自我的认识、关系、或想法)。 B.至少有2种这种身份或人格反复地控制他的行为。 C.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问题,而且太广泛以致不能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D.此障碍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急性酒中毒时的丧失理智或混乱行为)或一般躯体情 况(例如复合性部分性抽搐)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注:如是儿童,症状并非由于想像性的游戏伙伴或其他幻想性游戏。 人格解体 300.6 A.持久或反复地体验到自己精神过程或躯体的脱离感,似乎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例 如,似乎做梦的感受)。 B.在人格解体时,现实检验能力仍完好无损。 C.这种人格解体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D.这种人格解体的体验并非发生于其他精神障碍的病程之中,例如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或另一种分离住障碍、也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额叶癫痫)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
本文档为【人格解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