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2017-12-19 6页 doc 21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 后的影响 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7月第24卷第7期NingxiaMedJ,Ju1.2002.Vol24.No.7 文章编号:1001—5949(2002)07—0390—02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论着? 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姜汉国,唐慰萍,曹军,吴冬梅 [摘要]目的研究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一100蛋白作 为13(2特异性标记物,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13(...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 后的影响 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7月第24卷第7期NingxiaMedJ,Ju1.2002.Vol24.No.7 文章编号:1001—5949(2002)07—0390—02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论着? 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姜汉国,唐慰萍,曹军,吴冬梅 [摘要]目的研究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一100蛋白作 为13(2特异性标记物,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13(2的 数量和分布.结果转移组淋巴结 中13(2较非转移组明显增多.在57例转移组中,13(2显着者18例,5例生存率 55.56%;DC不明显者39例,5年生 存率23.08%.30例非转移组中,DC显着者19例,5年生存率73.68%;13(2不明显者 11例,5年生存率36.36%. 经_)f检验,在上述两组中,DC显着者的转移和5年生存率较13(2不明显者差异均 有显着性意义(P<0.05). 结论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13(2程度同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 Dendriticcellsofregionallymphnodeinrelationtometastasisandprognosisofgastriccancer JIANGHan—guo,TANGWei— ping,CAOJun,ela1.(GuangdongMed.Coil.,Zha~iang524023,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studythedegreeofdendriticcells(DC)ofregionallymphnodesinrel ationtometastasisandprogno— sisofgastriccancer.MethodsS一 100proteinasthemarkerofdendriticcellswasstainedimmunohistochemicallyinregionally mph nodesofgastriccancer.ResultsThedegreeofDCinmetastaticgroupismuchhigherthanthato fnon—metastaticgroup.In18of57 metastaticgroupwhoseDCmarked.thefive—yearsurvivalrateWas55.56%.While39withDClessdegree.thefive—yearsurvival rate23.08%(P<0.05).Qultesimilardatawereobtainedfrom30non—metastaticgroup.Significantlyhigherfive—yearsurvival rateWasobservedinthosewithmarkedDCthanthosewithlessdegree.ConclusionsThedegre eof13(2inregionallymphnodesofgas— triccancerWascloselycorrelatedmetastasisandprognosis. [Keywords]Gastricneoplasm;Lyrephnode;Metastasisprognosis 影响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因素甚多.近年来, 有关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同肿瘤关系的 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兴趣.许多学者发现 肿瘤组织中DC程度同患者的预后有关?'引.但未 检索到有关胃腺癌淋巴结中DC同转移和预后关系 的文献.为此,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法对胃腺癌癌灶 周围淋巴结中DC同其转移和病人预后关系进行了 研究,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医院和银川I市 医院1993年1月一1995年12月随访资料完整的胃 腺癌根治术标本共87例,全部胃腺癌均为进展期中 分化管状腺癌,其中淋巴结阳性57例,阴性30例. 所有标本经10%中性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5m厚 连续切片. 1.2免疫组化染色:由于DC中存有S一100蛋白, 故将S一100蛋白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3.S一100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广东湛江524023 [作者简介】姜汉国,男(1961一),山东籍,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从事 肿瘤病理学研究. 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 新生物试剂公司,免疫组化染色按S—P试剂盒说明 步骤操作.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神经 纤维瘤作为阳性对照. 1.3结果判断:对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同时行 S一100免疫组化染色.S一100蛋白定位于细胞浆, 呈棕黄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代性的10 个高倍视野,分别计算阳性细胞数,算出平均值.再 按FurukawaL4J提出的:>20个定为显着者;? 20个阳性细胞定为不明显者. 1.4统计学方法:用SAS软件包行检验和方差 . 2结果 2.1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表 有 达:将转移组进一步分为有癌和无癌转移淋巴结,癌和无癌淋巴结中DC平均数分别为8.12?5.88 (个)和9.71?8.13(个),而非转移组为28.13? 12.64(个).经方差分析显示3组淋巴结DC数差异 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对比发现转移 组中两组间DC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它 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7月第24卷第7期NingxiaMedJ,Ju1.2002.,o24,N_7 们同转移组相比则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 见表1). 表1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中DC密度 注:组间P<0.01;组内AB组P>0.05.AC组和BC组均 P<0.01 2.2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DC密度比较:转移 组中,不明显者39例(68.42%),明显者18例 (31.58%),同非转移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 (P<0.01,见表2). 表2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Dc密度的比较 2.3淋巴结DC密度同患者预后关系:通过对上述 87位患者5年随访,显示在转移组中淋巴结DC不 明显者5年生存率为23.08%,明显者为55.56%,两 者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非转移组 中5年生存率分别为36.36%和73.68%,两者相比 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淋巴结DC密度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3讨论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 胞.它们在捕获抗原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器 官中T淋巴细胞促进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所以 树突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极为重要.Tsu. jitani[6]等研究了210例胃腺癌患者发现DC程度与 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随后他又揭示胃腺癌原发灶 周围淋巴结和远端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密度有显着 差异[7].本实验利用S一100作为DC特异性标记, 显示在转移组中有癌和无癌淋巴结中DC数量无显 着差异,而非转移组淋巴结中DC数较上述两组明显 增多,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 DC在两组淋巴结中程度明显不同,非转移组显着的 例数较转移组明显增多.这说明DC同胃腺癌转移 密切相关,转移同淋巴结中DC程度呈负相关.同 时,本实验揭示在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淋巴结DC显 着者,较不明显者转移率低,预后佳.淋巴结中DC 的分布显示一定的规律性,在非转移淋巴结,DC多 围绕在生发中心周围,而在转移淋巴结,DC散在分 布.以上结果表明转移者和非转移者的免疫状态有 所差异,而且DC程度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关树 突状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据目前研究的资料提示, 树突状细胞不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其最大特点 是具有显着的抗原递呈和刺激处女性T淋巴细胞增 殖,诱导产生CTC杀伤肿瘤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和体 液免疫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8]. 本试验结果提示,胃腺癌癌灶周围淋巴结中DC 程度是影响其转移和预后相关因素之一.因此,可 以将DC作为临床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参 考指标. [参考文献] [1]AdemaGJ,HartgersF,VerstratenR,eta1.Adendritic—cell—de— rivedc—cchemokinethatpreferentiallyattractsnaeTcell[J].Na— ture,1997,387:713—718. [2]龚选举,阎王虎,吴建平.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对预 后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35—137. [3]王正昕.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 学分册,1998,6:326—329. [4]FurukawaT,WatanabeSKodamaT,eta1.T—zonehistiocytesin adenocarcinomaofthelunginrelationtOpostoperativeprognosis [J].Cancer,1985,56:2651—2657. [5]MarlandG,BakkerABH,AdemaGJ,eta1.Dendriticcellsinim— muneresponseinduction[J].StemCells.1997,14:501—508. [6]TsujitaniS,Kak~iY,WatanabeA,eta1.Infiltrationofdendritic cellsinrelationtumorinvasionandlymphnodemetastasisinhuman gastricCancer[J].Cancer,1990,66:2012—2016. [7]TsujitaniS,OkeA,KondoA,eta1.Infiltrationofdendriticcellsin— toregionallymphnodesingastricCancer[J].Cancer,1995,75: 1478—1483. [8]曹雪涛.树突状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免疫学 杂志,1998,3:161—168. [收稿日期]2002—04一叭[责任编辑]杨自革
/
本文档为【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