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2017-11-09 31页 doc 61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第29卷第9期 2008年9月 哈尔滨学院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o1.29NO.9 Sep.2008 [文章编号】1004--5856(2008)O9—OOO13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王禹浪,树林娜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的松花江,牡丹江水系,以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地区,分布着为数众 多的渤海国历史遗迹和...
[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第29卷第9期 2008年9月 哈尔滨学院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o1.29NO.9 Sep.2008 [文章编号】1004--5856(2008)O9—OOO13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 王禹浪,树林娜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的松花江,牡丹江水系,以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地区,分布着为数众 多的渤海国历史遗迹和遗物.自20世纪7O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的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内.不断 发现渤海国的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发现为研究缺乏史料记载的渤海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非 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并为尽可能真实复原部分渤海的历史提供了可能.实际上,黑龙江流域的渤海遗迹 遗物是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中心而展开.文章主要依据近三十 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文物出土情况, 对渤海国的上京城遗址,二十四块石遗址,村寨遗址,寺庙遗址,边墙 遗址.碑刻,壁画,以及渤海国的铁 器,铜器,金银玉器,陶器,瓷器,货币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加以重点 介绍,目的是为拳术界提供清晰 的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历史遗迹和遗物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渤海遗迹遗物;渤海上京城 [中图分类号】K24:K878.8[文献码】A 一 ,国内外黑龙江流域渤海国遗迹 遗物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公元926年,随着契丹人对渤海上京城的 一 场大火,记录渤海国的一切文字,典籍随之付 之一炬.现存的渤海史料中记载有关渤海国历 史遗迹,遗物的史料十分有限,直接出自唐人之 手和渤海国的原始资料更是寥若晨星.因此, 唐至五代时期保留.下的苏鄂撰写的《杜阳杂 编》,杜佑的《通典》以及《旧唐书》,《新唐书》, 《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等书成为研究渤海国 历史弥足珍贵的史料. 渤海国灭亡后,渤海国的历史渐渐远离了 人们的视野,直至被后人所遗忘.辽宋时期编 辑的《契丹国志》,金代的《松谟纪闻》,《大金国 志》,宋人的《三朝北盟汇编》,《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等书,均有对渤海国史的零星记 录.元明时期所编修的《辽史》,《金史》,《元 史》,《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对渤海国的历 史地名和州县,以及渤海的人物和后裔也有一 些着录.清朝初年,一些学者误认为渤海上京 城遗址为金代的旧都,并以”东京城”的名称出 现在许多清人的笔记,杂咏之中.如:《白云 集》,《盛京通志》,《柳边纪略》,《扈从东巡日 录》,《满洲源流考》,《宁安县志》等书有对渤海 国上京城遗物遗迹的相关记载.清朝中晚期, 有关东北地方史志书也对渤海国的历史与遗迹 遗物有了记述,并对渤海国的历史人物,历史地 理开始了系列研究.如:《清朝文献通考》,《清 朝续文献通考》,《满洲源流考》,《奉天通志》, 《盛京通志》,《吉林通志》,《黑龙江志稿》,《吉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王禹浪(1956一),男,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东北史与东北亚古 代史研究;树林娜,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北史研究.’ 2哈尔滨学院2008拒 林旧闻录》,《吉林外记》,《宁古塔纪略》,《黑 水先民传》等书. 20世纪30年代,着名东北史学者金毓黻 先生对渤海国史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尤其是对渤海国历史资料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 分类,并编着有《渤海国志长编》(简称《长 编》).在《长编》卷二十中,金毓绂先生对渤海 国的文字,音乐及渤海国上京城的遗址遗物皆 有所考证,并收录了诸多的珍贵史料.从清初 到清末,对于渤海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文献 的考据上,而金毓绂先生是集渤海国史料学之 大成的学者,其集中收集了许多有关渤海国历 史研究的新的考古发现. 2O世纪70—9O年代,由于黑龙江流域边 疆考古工作的展开,掀起了渤海国史研究的高 潮.因而在研究渤海国问上,学术界由对渤 海史料的研究,逐渐转变为注意结合考古资料 的探讨.1980年《黑龙江省文博学会成立纪念 文集》中收录的由张泰湘,吴文衔,魏国忠合作 撰写的论文《唐代渤海国文化初探》,是一篇与 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述渤海文化的佳作.作者在 这篇文章中意在阐述渤海文化为棘鞠族文化的 继承,同时又吸收了汉文化和其他各族文化,创 造了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渤海文化,他们称其 为”海东文明”.并指出渤海文化的繁荣是兼 容并蓄,多种文化相互借鉴,吸收,创造的结果, 而绝非单一的文化所能造就的.这为渤海文化 源流问题的探讨提供了薪的思路. 李殿福的《渤海国考古学》从考古学角 度对渤海国文化遗存进行了概括和论述,并从 渤海国的宫殿建筑,佛教寺庙建筑,乡村建筑, 陵墓建筑等建筑形式,以及石质造型艺术,陶质 造型艺术,金属造型艺术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 这种全面的概括方式一方面做到了用详实的考 古资料来说明渤海国的建筑技术,另一方面又 结合历史文献对遗物遗迹和渤海国文化进行了 深入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说再现了部分渤海国 文化的真实面貌.此外,对渤海国文化遗存分 类论述的文章也相继出现,如刘滨祥,郭仁的 《渤海瓦当的分类与分期研究》,【2魏存成先生 的《渤海建筑》,何明的《浅谈唐代渤海的佛 教》等.但是如张殿甲《浑江地区渤海遗迹 与遗物》这样以地域性为代表的研究性文章 却很少见,也就是说按地域渤海国遗物遗 迹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阶段十分少见,可能是学 者们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介绍,或者说 是因为当时渤海国的遗迹遗物研究上没有得到 应有的重视. 这一时期有关渤海国热点问题的文章大量 出现.如对渤海二十四块石遗迹研究,渤海国 的文字探讨等.李殿福的《渤海二十四块石建 筑的性质》,傅庆满,黄林启德《二十四块石 遗址调查记》,孙秀仁的《渤海国二十四块石 之谜解析》等,均提出了对二十四块石用途 上的不同见解.由于渤海文字资料的缺乏,因 而对渤海文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已发现的贞 惠,贞孝公主墓志研究和发现的大量渤海文字 瓦的研究上,这类文章有王承礼的《唐代渤海 国(贞孝公主墓志>研究》,罗继祖的《渤海贞 惠贞孝两公主墓碑》,?以及李强的《渤海文字 瓦研究》?等. 20世纪9O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考古学成 果的不断涌现,国际上对渤海国历史的高度重 视,以及我国东北史研究工程的开展,渤海国历 史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无论是研究的 课题还是文章的数量,或者是专着都十分丰富. 例如:已故王承礼先生所着的《渤海简史》和孙 玉良先生的《渤海史料全编》,尤其是《渤海史料 全编》,是继金毓绂先生之后对渤海史料整理编 辑的又一力作.这部书的特点就是把渤海史料 的上限追溯到渤海国的先民肃慎时期,甚至把两 汉时期的挹娄也都包括进来,增加了渤海国先民 的历史史料.不仅如此,更为可贵的是把2O世 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朝鲜,俄罗斯的一些考古 资料也都囊括书中.在体例上更加明晰,按照年 代进行重新梳理,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编辑了渤 海历史的详细年表.孙进己先生编辑出版了《高 句丽渤海史研究论着集成》,把近一百多年的国 内外有关渤海史研究成果(截止到1995年)全部 编人集成.王禹浪,王宏北先生编着出版的《高 句丽渤海古城研究论着汇编》,首次把分散在俄 罗斯,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渤海 古城资料汇编成书,并在书中把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 并发表出版,为国内外渤海史研究的学术界提 供了非常重要的原创性史料.在渤海国史研究 方面,还有朱国臣,朱威合作编着出版的《渤海遗 迹》,以魏国忠先生等人撰写的重要着作《渤海 国史》于2006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 第9期王禹浪,树林娜: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3 版,这是代表我国20世纪渤海史研究最高学术 水平的重要着作.需要特别引起学术界注意的 是,这一时期我国学者王承礼,李东源,林树山, 姚凤,宋玉彬,顾学成等人,在翻译俄罗斯,日本, 朝鲜,韩国学者有关渤海史研究着述方面成绩斐 然,为我国学术界渤海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国外研究状况 因渤海国疆域的部分地区以及文化和贸易 交流曾深入到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家 的部分地区,因而这些国家的学者出于各自的 目的对渤海国史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发 表和出版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和着作. 1.日本渤海史研究 日本从20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对渤海史的 研究.1907年白鸟库吉于东京城采集到大量 的砖瓦,断定为渤海遗物.此后内滕湖南,在 《日本满洲通交略说》的讲演词中论述了日本 与渤海国的邦交,对渤海的历史和地理也作了 简单介绍.这篇演讲词的内容虽有错误,但却 掀起了日本研究渤海国史的热潮. 此后日本有关渤海史的研究着作迭出,二 战以前最具影响力的是鸟山喜一的《渤海史 考》(1915),在这部着作中鸟山不仅涉及了渤 海的疆域问题,政治等,还详细论述了渤海 的民族盛衰及其文化.这部着作观点深刻,成 为日本渤海史研究中的开山力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 区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包括对渤海上京 城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并以原 田淑人,驹井和爱共同执笔的考古报告书《东 京城》的发表,开启了渤海史的研究进入文献 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新阶段. 围绕渤海的文化问题,日本涌现出多部着作: 原田淑人的《满蒙的文化》,三上次男的《渤海国的 兴亡及其文化》,《唐代文化在满洲的传播与渤海 国》,日本与渤海交往的《日满古代国交》.日本的 研究者们更加注重渤海与新罗,日本的交往.扩大 了研究范围,使渤海史的研究处于东亚的国际环 境中,如滨田耕策的《唐代渤海与新罗的争长事 件》.20世纪8O年代后,日本的渤海史研究的主 要研究者有:藤井一二,石井正敏,新妻利久,洒寄 雅志,滨田耕策,小岛芳孝等. 2.朝鲜渤海史研究 20世纪60年代前后,朝鲜学者朴时亨在 朝鲜的《历史科学》第一期上发表了《为了渤海 史的研究》一文,明确提出了要重视渤海史的 研究,”社稷延续二百数十年的渤海史是高句 丽的继承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的王朝之 一 “ .此文一出,几乎成了朝鲜研究者的公式, 一 切研究都是本着把渤海史纳入到”古朝鲜, 夫余,高句丽,渤海”这样一个体系中去的.如 在1979年朝鲜科学院所编的《朝鲜全史》中把 渤海史列为其国史的一部分.同年,朴时亨完 成了《渤海史》的出版发行.此外,朝鲜学者朱 荣宪在其《渤海文化》中从考古学的角度,结合 渤海的墓葬,城址,器物认为,渤海文化继承了 高句丽的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 3.韩国渤海史研究 韩国的渤海史学者有李龙范,李佑成,李钟 明等.李龙范在《渤海的成立及其文化》?一 文中,在第一个标题即提出”高句丽遗民创立 渤海国”,认为”大祚荣以高句丽遗民为主体力 量,吸收秫辊之众,收复失土,开创新的国家”. 总而言之,韩国的观点与北朝鲜的基本一致,他 们的提法是”渤海及统一新罗时代论”.目前, 较为有影响的韩国学者有韩圭哲,宋基豪等. 4.俄罗斯渤海史研究 早在l9世纪初期,一些俄国学者就关注渤 海史的研究.19世纪中期,瓦西里耶夫在《满 洲志》中即确认东京城遗址为渤海上京城遗 址.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加强对我国东北领 土的扩张,并加强了对远东地区的历史研究与 考古调查,掀起了俄国渤海史研究的高潮.十 月革命后,波诺索夫考察了渤海的上京城,并撰 写了《关于东京城遗址的初步调查报告》,不但 详细地介绍了古城的全貌,而且遂介绍了渤海 国的其他遗存.20世纪5O年代,远东考古勘 察队成立后,对渤海古城,滨海边区进行了大范 围的勘察.奥克拉德尼科夫的《滨海边区遥远 过去》,沙夫库诺夫《苏联滨海边区的渤海文化 遗存》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研究渤海的北 部疆域和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二,黑龙江流域渤海国重要的历史 遗迹 (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城址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坐落在黑龙江省牡 4哈尔滨学院2008正 丹江市渤海镇牡丹江右岸,南临我国东北着名 的风景区堰塞湖——镜泊湖.周围群山环抱, 牡丹江蜿蜒曲折由北向南,流经在这个富饶的 盆地.这里气候宜人,土质肥沃,易于农耕,地 近日本海,远离中原,是公元8,1O世纪初东亚 地区历史上少有的保存较好的古代都市遗迹之 一 .至今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外城,内城,宫 城,以及宫殿等遗迹仍依稀可辨.渤海上京城 在历史上曾有渤海王城,忽汗城,忽汗王城,天 福城等不同称谓. 据《新唐书?渤海传》称:”天宝末,钦茂徙 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由此可知, 渤海国迁都上京时间当为唐天宝末年.即公元 755年前后.渤海国在此地建都的时间则应早 于公元755年.它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着名 的”十大都城”之一,其营筑时问早于辽上京临 潢府,辽中京大定府,金上京会宁府,辽金时期 东京辽阳府四座京城约两个世纪.最早发掘渤 海上京城址(主要是宫殿址)的是旅居哈尔滨 的俄罗斯学者B?包诺索夫,他的发掘工作主 要是在1931年至1932年间进行的.1939年, 他根据这次发掘撰写了《关于东京城遗址调查 的初步报告》. 1933—1934年,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等发掘 渤海上京城址,并于1939年出版了《东京城》. 1963—1964年,中国和朝鲜联合考古队再 次对渤海上京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其收获和 成果反映在朝鲜1971年出版的《渤海文化》和 1997年中国出版的《六顶山与渤海墓》两书中. 1981年,1984年,1990年,黑龙江省文物 考古工作者对渤海上京宫城的一些遗址进行了 复查性清理和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是宫城南 门址及部分城墙,第1号宫殿址及其廊庑址等. 1990年,又发掘了上京内城官衙址,均有新的 发现.2O世纪80年代的发掘材料发表简报两 篇,即《渤海上京宫城第一殿东西廊庑址清理 发掘简报》和《渤海上京宫城2,3,4号门址发 掘简报》等. 渤海上京城址保存较好,是由外城(郭 城),内城(内苑),宫城组成,规模宏大.内城 (内苑)和宫城在外城北部的中间.关于上京 城占地面积的实测图,最早刊发于《宁安县 志》.此后,1939年出版的《东京城》也将发掘 时的测绘图发表.20世纪6O年代,中朝联合 考古队发掘上京城址时也曾进行实测,成果发 表于1971年出版的《渤海文化》.8O年代清理 和复查性发掘过程中也进行过实测.其后,渤 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又进行过几次测绘,但成果 均未发表. 1.上京城外城遗址 上京龙泉府的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 约3360米,西墙长约3400米,南墙长约4584 米,北墙长约4946米,周长近16300米.四面 墙平均每面墙长度约为4075米,周长略多于 16公里.由此可知,上京城占地面积是16— 16.4平方公里.但有学者在深入研究后认为, 渤海上京城”占地面积为32平方公里”.Ll 上京外城垣保存较好,坍塌基部宽约14, 18米,上宽1,3米,平均高3.5米左右,部分 墙段残高超过3米.根据对现存墙垣的观察, 墙垣由土石混筑为主. 上京城的规划布局是以唐长安城为基本模 式,其最基本或核心的规戈是采取中轴线对称 的手法展开的.西面的城墙不是完全取直修 筑,北墙则向北突出一部分,平面呈凸字状.其 他三面城墙虽无北墙那样的外突或内凹部分, 但从整体上看也不是垂直的.南墙虽直,但由 西向东略偏南,东墙由北向南则略向西内收,所 以两墙交会处不成90度.西墙由南向北至西 北角前亦略内收(向东偏),加之北墙西端不 直,与西墙交会处亦不成直角. 上京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北部向外凸出 一 部分,而这一部分又有南折墙段,因而使一I-”京 城形成七个向外的交角,即北部五个,南部两 个.上京城北部向外突出一部分,不仅扩大了 宫城北侧的苑囿范围,整个向北突出部分东西 长近1000米,南北宽平均约200米,占地约20 万平方米.它的东西向宽度大体与宫城及其两 侧内苑宽度一致,这似乎表明三者是经嫡,一规 划后安排确定的.这种规划与不仅合理, 而且巧妙利用了自然地势,使城的形制接近于 唐长安城.同时,也有利于宫城北部的防卫和 安全.上京城的外城墙外有城壕痕迹,城墙上 没有马面设施,但城的转角处修筑有角楼. (1)外城城门 从目前的城址保存情况看,渤海上京城的外 城共有十至十二座城门,其中主要门址应为十 座,与其主要的五条大街相对应.关于渤海上京 第9期王禹浪,树林娜: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5 城有几处门址的问题,清初以来的记录各不相 同.《盛京通志》谓周围”三十里,四面七门”,但 也有谓”四面J\l’J”的.20世纪3O年代以来,国 内外学者对上京城进行过多次调查,B?包诺索 夫是较早提出四面十门说的学者之一.这十门, 即南北各三,东西各二. 外城北墙上有三门(指主要门址,与重要 大街相通),中门在外城向外(北)突出部分城 墙中问,通内苑和宫城北门.外城北墙上的东 门和西门,纵向与贯通东西二城区的大街相连. 这三座城门的大体位置,北墙西门在城西北角 以东1080米处,即今白庙子屯以北的外城墙 上.由于早年坍塌,门道堆积堵塞,凹低于城 垣,保存状况与西门相似.外城北墙中门如前 所述.外城北墙之东门在城东北角,是通内苑 宫城的重要门道,原有东沙公路通过,现已清理 出来(东京城至沙兰公路改在东内苑东侧,把 一 些遗迹压在路下.北城中门已于1997年进 行了清理,材料未发表). 上京外城南墙上亦有三门.由城西南角向 东约1040米是外城南墙之西门,相当于长安 城的安化门.由城西南角向东南2100米左 右,是南墙中门.西门与中门间距约1000米. 由城西南角向东约3050米是南墙东门,再往 东约1500米至外城之东南角.东门与中门间 距约为950米,比西门和中门间距短百米.由 此可以看出,上京城区中轴线略偏西,东城区比 西城区面积更大些.南墙东门西移开设可能与 城之东南角开辟苑池有关. 外城西墙开设二门.其北门在城西北角以 南约1040米处,现有一溪口.南门在西南角 以北1130米左右,门址保存状况较好.这两 座城门间距约有1200米,大于南北城墙各门 相去之间距.外城东墙有二门,北门在城东北 角以南约900米,南门在东墙南段,但这段城墙 有几处较低洼的地方,已确定为门址,尚有待于 发掘. 外城门址已清理发掘两处,南墙中门清理 于20世纪30年代,材料发表于《东京城》;南 墙东门址清理于1964年,虽然正式报告没有发 表过,但朝鲜出版的《渤海文化》已将有关材料 公布(1997年开始清理发掘的外城北墙中门, 材料未发表).由《渤海文化》发表的材料可得 知其大略,作者认为这是第一种形式城门的代 表.发掘证实,这座城门由左右连接门房和中 间一个门道组成,阔五问,进深三间,即左右门 房各两间,门道一间.其东西长12.3米,南北 宽6.1米.门道长6.1,6.4米,宽5.4,5.5 米.门道两边门房台基铺有一排长约6.4米, 宽约0.75米的土衬石,上有两行厚约3O,35 厘米的长方形地袱,地袱上立排叉柱.这门道 实际宽度约为4米.门道两侧的门房建在石砌 的长方形台基上,南北长6.4,6.5米,东西宽 3.6米.上有柱础石两排,靠近门一侧沿台基 基部设置土衬石一排,石面上并列两条地袱,上 有柱石两块. (2)外城的街道与里坊 上京城的中轴线是其主干道,即中心大街 或称朱雀大街.这是渤海上京城外成的主干 道,也是东,西两城区的分界线.除此之外,城 内还有主要大街四条,分别纵横贯穿于南北和 东西城区内. 上京城的中心大街(即朱雀大街)尚有部 分遗迹残存,据斟查资料,街宽约110米,南北 长2000米.北起内城南门,止于外城中门(即 正南门).渤海上京城的中心大街是由土石混 筑,曾经在遗址上大量出土鹅卵石和石板及石 块.外城的主要五街,除朱雀大街以外,还有四 街.四条主要大街并不完全同朱雀大街交叉. 东西走向的两条大街与朱雀大街平行.这两条 大街在朱雀大街两侧的东西城区里,贯通南北, 是东,西城区的纵向中心大街.东大街位于东 城区,朱雀大街的东侧.南起外城南墙东门,向 北直通外城北墙东门,街宽50,8O米.西大街 位于西城区,朱雀大街的西侧,南起外城南墙西 门,北到外城北墙西门.上述两条大街南北两 端连接外城南北四门,大街长度与其所在城区 南北距离相等.西大街与东大街的宽度基本相 等.. 外城东,西向共有两条主要大街,分别辟在 外城区南部和北部,横贯外城的东,西,是上京 城内最长的两条大街.城区南部大街称为南大 街.它由东向西横穿城区,是外城南部城区的 主要交通干道.城区北半部的大街称为北大 街,是外城区内北部的主要交通干道.上京城 外城除了上述五条主要大街外,还有七条重要 的街道,共计十二条街道.其中南北走向的七 条,东西走向的五条.除中心大街外其他街道 6哈尔滨学院2008缸 宽度在30—40米之间. 关于上京城的里坊建筑,《东京城》一书中 曾做过推测:认为每城区为四十一坊,东西两区 共计八十二坊,并对里坊的规模也作了测算. 近年来,黑龙江的考古工作者推测,渤海上京城 的大坊占地约360×490米,小坊占地250× 490米.里坊之间除有街道相隔外,还有坊墙. 有的坊墙为石砌,有的系土筑,有的可能是篱 垣. 上京城内还设有商市,《东京城》发掘报告 已经提出,并确定了上京城东,西两市的所在 地.这种商业市场,也是仿效长安城设计的,相 当于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20世纪六七 十年代调查上京城时,发现外城区有两处遗物, 遗迹比较集中的地方.东城区一处分布范围包 括今渤海镇北部,土台子村水渠以南偏东,即6 号大街以东,南大街以北,北大街以南,东大街 以西的区域.60年代初,这一带地面突兀,遗 物较多,各种纹饰和厚薄不等的陶片,金属残块 和工艺品残件等出土较为集中.而与之相对应 的朱雀大街以西也有一处类似的出土渤海各种 遗物较多的遗址,大体在第8号大街以西,西大 街以东,南大街以北,北大街以南地区.这一区 域发现不少遗物,其中有三种不同规格的铁权, 以及铜镜,软玉雕件,石砚,陶砚,陶印和各种铜 铁饰件等.尤其是在其附近还发现重约数十斤 的古代烧酒锅的外圈,这说明商市附近还有 酿酒的作坊. 此外.上京城还有较完备的引水,排水和绿 化系统.城内用水分两个系统:一是宫廷,官府 生活用水,一般凿渠引水进城;二是饮用水,取 之于井.上京城发现多处渤海时期的井,在井 内还发现有不少的文物. (3)八宝琉璃井 八宝琉璃井位于上京龙泉府宫城中部,第 二殿址的左侧.井身用灰白玄武岩砌成,井口 呈八角形,故有八宝琉璃井之称.相传为渤海 国王和宫廷贵族们饮水之用.据《白云集》载: “别有小城,似宫禁,左右石井二,白石瓮砌八 角形.”可见当时存有古井二VI,而今仅存一 口.据载井l中曾出土铁砧两块,古镜两面,银牌 一 枚. 此外,近年在外城东区又发现一眼渤海国 时期的水井,其所用工料甚至超过宫城里的 “八宝琉璃井”,在井中发现不少渤海时期的重 要遗物.这眼井在土台子村东,西去内苑东墙 300米左右,离村南舍利函发现地约200米. 其井壁全部用凿琢工整的条石砌成,四壁上下 垂直,井口各边长约1.5米,从地表到井底石层 深约5米.此井的挖掘方式不是直上直下掏 洞,而是四面开掘,从东,西,北三面挖进三四米 深,南面一直挖到石棚,修成一条宽约3米的通 道,其坡度约35度.到达石棚后,开始用规整 条石砌筑井壁.条石加工精细,对缝严密.到 地面井口时,条石也凿出口,卡合对角,十分坚 固.有空隙的地方则用小石块贴补后,再充土 填实,使井水不外渗.井底石棚被凿成约一米 见方的不规整圆坑,其下至今仍有清泉涌出,水 量充足.井中清理出遗物数件.其中两口三足 铁锅,一口放在井底岩层上,锅里放着一玄武岩 石块;另一口发现于井底上部约5O厘米处的泥 沙层中.此外,还发现一件大型铁户枢和一件 铜钵.陶罐发现七件,均完整,分为素面,轮制, 泥质黑灰陶,泥质灰陶和夹砂黑衣陶等五种类 型. 2.上京城内城遗址 内城或称为子城,皇城,建在宫城以南,平 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有城墙.北面有大 街与宫城相连.内城西墙长约454米,东墙长 约450米,南墙长约1045米,北墙长约1050 米.渤海上京内城区占地面积为48万平方米 (包括横街),可分为东西两区,皆有围墙.东 西两区相对,间距约200米,两区之问是一宽阔 的广场型大街,北与横街宫城相连,过横街即至 宫城南门,向南则直通内城南门.这条大街两 侧是东,西两城区的临街墙垣,大街南北长约 370米,东西宽210米,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 米,是宫城,内城通往外城朱雀大街的必经街 道. 内城是渤海王国的百司所在地.其集中分 布在内城东西两城区内.两城区面积相仿,约 占全城区面积的2/3,两条街(横街,天街)约占 1/3.两城区各有墙垣围绕,自成体系.渤海国 的中央政府的官衙建筑遗址主要在这两区内. (1)内城的官衙址:20世纪6O年代初期, 发掘的渤海国上京城的官衙址主要在内城东区 的北部.根据遗址有明显的叠压关系,渤海的 官衙遗址大体可推断为前后两期建筑,后期建 第9期王禹浪,树林娜:黑龙江流域渤海因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7 筑系利用前期建筑基址重建.遗址所保留下的 台基平面为东西向长方形建筑,其东西长3l 米,南北宽11.5米,高0.24米.台基系土筑, 但台基的四边铺垫有石块,大小不等.后期建 筑官衙时,利用了原有的台基.前期建筑的官 衙遗址,东西长约27.1米,南北宽约8米.正 面为十间,进深为三间.台基上保存有五排础 石,外缘础石之间保留部分墙基,厚约20厘米. 墙面墁有白灰,有的地方残存有朱绘痕迹.建 筑物的规模很大,中间没有发现立柱痕迹,扩大 了房屋内部的有效活动空间.后期减柱利用了 前期的台基,但从某些遗迹看范围略大. (2)内城”点将台”遗址:渤海上京内城西 区残存一些建筑遗址,有的建筑遗迹的台基比 较高大.如内城西区东北的”点将台”遗址,是 内城现存最高的建筑址,临近天街和横街,距离 宫城正南门较近.点将台遗址在内城西区东北 部,与宫城第3号门址隔横街南北斜对.这处 遗址呈覆斗状,底边南北长约22米,上宽约17 米,平面近方形.它北近横街,东临天街.可能 与宫城安全保卫有关,有人推测可能是渤海右 监门军驻地之一部分.”点将台”以西一直到 内城西区,残存一些建筑物.西墙附近有一处 面积较大的建筑址,其上尚存几块大型础石,说 明原建筑物有一定的规模.点将台以南也有不 少建筑址,残垣等. (3)”水牢”遗址:上京城内城东区的遗迹 很多,但大部分已遭破坏.内城的东区有一处 较为特殊的遗址,当地群众俗称为”水牢”.水 牢遗址设在内城东区西南部,北去横街约300 米,西距大街约30余米.所谓”水牢”可能是 因其遗址凹陷呈圆形而得名.实际上水牢遗 址,是一个较大的凹坑,平面呈椭圆形,直径38 , 42米,深1,2米,地面留有墙垣痕迹.城垣 高出地面约1.5米,宽约6米,由墙外计算其直 径约42米.墙垣的里侧有缓坡,从坑底到地表 约2米.围墙的东北处有一缺口,宽约12米, 似乎为一处门址. (4)上京禁苑园林址:上京龙泉府一带可 以确认的禁苑遗址共有五处,城外近郊有两处, 城内有三处.上京城外北部的”禁苑”是渤海 上京城近郊最大的禁苑遗址,相当于唐长安城 北部的上林苑.上京城外西部的禁苑址,横跨 牡丹江两岸.在牡丹江的河通小岛上,还建有 楼台亭榭等建筑.上京城北部的禁苑范围,西 起牡丹江畔,东抵马莲河人牡丹江口,北濒牡丹 江,南至上京城,占地数十平方公里.今渤海上 京城北部的”渤海泡”,又称”玄武湖”,就是渤 海时期所修筑的人工湖.在渤海泡里有两座亭 榭址(俗称”团山子”),即渤海国时期的禁苑池 内的遗迹.在这处遗址中曾发现大量的渤海国 时期的琉璃瓦,宝相花纹砖,渤海方砖等遗物. 在渤海泡东岸还保留有大面积的渤海建筑遗 址,遗址上渤海国时期的布纹瓦随处可见. 上京城内的禁苑共有三处,分别位于渤海 上京城宫城的北,西,东三面.考古工作者将其 称之为北内苑,西内苑和东内苑. 东内苑在上京宫城东侧,是保存最好又具 典型特征的渤海国皇家园林遗址.它与渤海宫 城仅一墙之隔(二者之间的墙垣有很长一段是 夹墙).东内苑北部今存有三道东西向石墙, 其中南面一堵石墙很高大,墙体厚重坚固,应是 东内苑的北墙.在这道石墙以南区域里有宫殿 址,池泊址,假山,亭榭址等.东内苑遗址东西 宽约210米,南北长约520米. 东内苑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遗址是池泊, 约占整个东内苑面积的1/7.亭榭,假山,岛 屿,宫殿楼阁和回廊等,皆以苑池为中心.苑池 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东西窄,酷似长安大明 宫的蓬莱池.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池苑 的岸坡上有石块垒砌的护坡.池底则铺有厚厚 的一层细沙,显然是修筑池苑时铺垫的.苑池 内水中亭榭遗址保存较好,尤其是西亭榭遗址, 至今保存础石十二块,都是用较为平整的玄武 岩制成.东部亭榭遗址,保留有础石二十二块. 苑池南部有一圆形土堆,可能是人工堆土筑成 的岛屿. 苑池北岸三四十米处有一座面积较大的宫 殿及回廊址.在亭址附近及其以西的建筑址遗 址上,仍然散布着绿釉花边渤海板瓦河筒瓦,以 及小型绿釉莲花纹瓦当和绿黄釉鸱尾残块. 苑内遗迹中最明显的是人工堆筑的假山. 今存残迹比宫城墙垣要高.两座假山分别位于 苑池北的东,西两岸,暂按其所在位置称之为 “东筑山”和”西筑山”. (5)”驸马府”遗址:上京外城东区北部,即 今土台子村北原有一座较大的建筑址,当地群 众俗称为”驸马府”.它在东内苑以东约200 8哈尔滨学院2008年 米处,南临土台子村.这一带原是渤海”东大 寺”区域. 3.上京城宫城遗址 上京龙泉府的宫城遗址,又称皇城,当地人 俗称为紫禁城,位于上京城内城的北部,这里是 渤海国都城最豪华宏伟的建筑中心.渤海国的 建筑精华大多集中在这里.宫城南北长约720 米,东西宽约620米,周长约2680米.宫城的 墙垣全部用玄武岩砌筑,墙垣残基宽8一l0米, 上宽2米,残高平均3米左右.经过局部清理 证实,宫城墙垣修筑十分科学,有坚固的地基, 墙基的地下部分最深处达2米,呈凸字形.接近 地面部分宽约5米,其上再筑石墙,收至3.5米 左右.墙垣基础深2米,已超出当地的冰冻线 (一般约1.8米),基本不受寒暑变化的影响, 而且也可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宫城四角建有 角楼,西北角特别明显.角楼下有巨大的石块 铺垫.城墙外有护城河,剖面呈梯形,可能是环 城开掘. 宫城的东,西,南,北各有门址.现已清理 发掘的南墙有门四座(一是假门),正中有二道 门.左侧(东)门编为第1号门址,是70年代 末清理出来的.右侧(西).门编为第2号门址. 第2号门址以西有一门,编为第3号门.第1 号门址以东有一假门址,有门的外部设施,但不 开辟门道,编’为第4号门址.宫城正南门址为 紫禁城的午门,俗称五凤楼. 宫城遗址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即中部, 西部,东部和北部. 中部以宫殿建筑群为中心的区域,南起宫 城正南门,北至第5号宫殿址.宫殿的东,西两 侧以廊庑及墙垣围绕.其南北长约510米,东 西宽约210米.在廊庑外侧筑有石墙,并与其 他宫殿区相隔离.东,西廊庑之外的石墙外分 为宫城的东区和西区.从第5号宫殿址及其以 南的石墙向北,至官城北垣属于宫城北区.宫 城的东区则存有水池,墙垣,亭榭,建筑址,以及 四合院式的建筑遗迹等. (1)官城午门址:宫城正南门的午门遗址 今俗称五凤楼,经考古工作者的清理,发现了两 处门址.即午门箭楼台基东,西两侧的第1号门 址和第2号门址.第1号门址以东约8O米处, 有一假门址.第2号门址以西约7O米处,也有 一 处门址.午门楼的台基呈覆斗状,东西长42 米,南北宽26米,高约5.2米,是渤海上京城内 现存最高大的建筑物.有趣的是,在午门一致 的台基中央并没有发现城门遗址.午门的台基 修筑的十分坚固,均采用玄武岩石块砌筑.石墙 的中间则填充碎石,卵石和黄黏土层填充夯实. 有些墙体则在外侧砌两层毛石后,再砌筑规整 玄武岩条石.在午门的台基底边,铺设向墙体 外侧延伸一层石条,约向外延伸1.41.6米. 台基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上排列着南 北七排,东西十列的柱础石.共有础石六十六 块,柱础石东西间距3.7—4米,南北间距3.5 米左右.部分柱础石加工精细,凿出圆唇(覆 盆座),直径73—96厘米,厚40,60厘米.台 基两侧门道内侧连接无门的台基,外连门墩. 午门台基东西两侧各向外凸出一部分,南北长 l2米.台基东西两侧边缘各有南北排列的三 个深洞,间距约3米,与之对应的门墩上也有三 个大小相同的柱洞(南北约0.6米,东西约0.4 米,深4米左右),这就是”永定柱”洞,两条门 道共有十二个柱洞.在南北长1米的门洞内, 设置城门两道,门道上存有两道石门槛和两块 “将军石”.,第一道门(南门)南去门洞口约 4.9米,第二道门(北门)距离第一道门约2.8 米.门道用玄武岩石板铺砌而成. 宫城正南门的午门城楼是一种类似箭楼的 建筑.两侧的城门应为过梁式门道,其上应有 其他建筑,并与箭楼相连.从无门城楼台基和 两侧的门墩有永定柱推知,渤海上京的宫城午 门楼上可能原有重要的宫阙建筑. (2)宫城内的宫殿遗址:由南向北的宫殿 址,按照考古学的编排的序号分别为1—5号殿 址.’ 第1号宫殿址是上京宫城中最重要的宫殿 建筑之一,它可能就是《辽史?突吕不传》中的 永兴殿.第1号宫殿是当时永兴宫的主殿—— 永兴殿.第1号宫殿址规模较大,东西长约56 米,南北宽27米,平均高约3.15米.台基地部 基础坚实,地面部分为土石夯筑,砌有毛石层, 其外再包砌一层青砖.台基南面的西侧上殿街 道附近保留有青砖砌面,残存七层,高约40厘 米.砖为长方形,青灰色,长32厘米,宽l6厘 米.1号殿址南北两面残存三处台阶道遗迹, 北面一处,南面两处.北面阶道位于殿址的中 间,南面阶道分别处在台基东西两侧.阶道为 第9期王禹浪,树林娜: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9 石筑,长约5米,宽约3.5米.殿址南面正中无 台阶道,这与殿前辟设广场,午门台基下不开中 央南门相呼应.1号殿址的东西两侧附筑慢 道,慢道与会廊相接,并可通往宫殿区两侧的廊 庑遗址.在l号殿址上依然保留着完整的柱础 石,柱础石为东西五排,每排应有础石十二块, 台基上共有础石六十块. 第2号宫殿址位于第1号宫殿址北侧约 140米处,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30米,台 基残高约2米.2号殿址因清末有人在殿址东 侧建砖瓦窑而遭破坏.从保留的部分础石情况 看,其面积几乎与1号殿址基本相同.2号殿 址有回廊和殿前广场遗迹,回廊分南,东,西三 面围绕,殿前广场居中. 第3号宫殿址位于第2号宫殿址以北约 8O米处.台基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25米, 高约2米,是一座面阔七问,进深四问的宫殿建 筑.它的建筑规模较比第1,2号殿址要小.3 号殿址台基上的柱础石大部分保存下来,现存 有础石四十一块,分作五排成东西向排列,南面 两排础石共二十二块,这两排础石半数以一E都 经过细致的加工,有圆形础石面.中间一排础 石仅存四块,分别在殿址东西两侧?
/
本文档为【[doc格式]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