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2017-09-17 37页 doc 69KB 1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 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规范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 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内径。 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二、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二)、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9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 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 右季肋下横切观察第一肝门 剑突下横切观察第二肝门 右肋间斜切观察右叶间裂 肋缘下矢状面观察左外侧角、左叶间裂、左叶经腹主动脉、正中裂、膈顶部、肝下缘 【检查内容】 (一)、肝脏的测量 1、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 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 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括尾状叶)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 5、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 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二)、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三)、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加或减低。 (四)、肝实质内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 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空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五)、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血管内有无栓子形成。 (六)、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七)、肝门部及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注意事项】 (一)、在肝脏超声检查中,应对上下、内外等部位进行连续性滑行扫壹,在某一位置进行断面观察时,应做左右或上下方向最大范围的侧动扫查,避免跳跃式扫查。 (二)、对肝脏径线测量时要坚持标准体位和标准切面,避免因呼吸深度和检查体位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 (三)、在右肋间扫查观察右膈顶部肝组织结构时应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横膈尽量上升后做屏气动作,以便超声束能有效投射至上述区域,井使检查者有足够时间调整声束投射方向及观察,分析声像图特征。同理,在肝脏其他部位检查中,让病人尽可能吸气使横膈尽量下降后再屏气,以避开肋骨、肋弓和胃肠气体的遮挡而获得最佳显示。 (四)、在肋下缘肋间断面扫查时、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及腹膜后病变易重叠在肝脏断面上、故应重视纵断面或冠状断面的扫查,并配合呼吸运动动态观察,帮助确定病变是在肝内还是在肝外。 (五)、在测量血管血流频谱时,应充分取得病人的合作,暂时屏住 呼吸3,,s,在此时间内获取一段平稳频谱即可。切不可长时间屏气(以免造成频谱误差。 胆囊与胆道 【检查方法】 (一)、患者准备 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 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 (二)、仪器条件:实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查相似,以能清晰显示观察部位的胆系结构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随时调节聚焦区、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消除伪像。 (三)、扫查方法 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 (一)、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 (二)、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三)、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四)、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五)、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 (一)、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二)、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三)、超声测量 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5cm,前后径数不超过3.5 cm;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 2、正常胆囊壁厚度空腹状态下不超过2.5mm,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 【正常胆道及参考值】 (一)、肝内胆管,左、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二)、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进入 胰头背外侧。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不易清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不超过5.0mm,下段内径不超过8mm,高龄者有增宽趋势。 【注意事项】 (一)、胆囊壁增厚呈双层,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表现,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急性重症肝炎时都可出现。 (二)、初期单纯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不典型。胆囊稍增大,囊壁轻度增厚。 (三)、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炎时,胆囊不大,仅显示囊壁增厚、模糊,内有沉积物。胆囊壁外肝组织有低回声带可能为严重胆囊炎的炎性渗出。 (四)、胆囊结石易误诊的常见于以下: 1、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或陈旧的浓缩胆汁等易误诊为泥沙样结石。 2、当结石不大或嵌顿于胆囊颈管时容易漏诊。 3、位于近肝门部的肝外胆管结石误认为胆囊结石。 4、胆囊颈管部结石、粘连瘢痕组织、癌肿、胆囊颈部淋巴结钙化灶等易误诊为胆管结石。 5、肝胆管积气及后方多重反射易误诊为结石声影,应注意鉴别。 6、胆总管末端的癌肿、蛔虫尸体碎块和黏稠胆汁、脓性胆汁、胆管乳头部溃疡炎症等也有同结石相似的超声表现。 (五)、胆囊气性坏疽,胆囊增大,囊壁显著增厚,囊内含有气体,后方显示不清。 (六)、或胃切除术后,常见胆囊增大伴沉积物回声,但囊壁不增厚无压痛,有助于鉴别。 (七)、轻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常显示不清。超声诊断困难。 (八)、胆囊炎增殖型需与胆囊癌的厚壁型、胆囊腺肌样增生症鉴别。 (九)、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晰,仅见胆囊前壁的弧形高回声,伴宽大声影, 看不到结石轮廓,呈典型的“WES”征。(wall echo shadow,囊壁回声的正影) 超声检查中易误诊为“WES”征有下列情况: 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回声带,其后伴有清晰的声影,胆囊内腔不能显示,鉴别困难。 2、胆囊过小或先天缺如,肝门附近含气的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结石。 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应结合病史诊断。 (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发病率高,较多结石高回声团及声影掩盖肿瘤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实块性胆囊癌有时与肝癌不易区别。 1、突到胆囊腔,肿物似与门静脉右支接近; 2、内有结石强回声; 3、来自胆囊动脉,应高度提示胆囊癌。 (十一)、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依据。 (十二)、肝外胆管扩张是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灵敏指标。胆管的扩张先于临床黄疸出现。 (十三)、梗阻水平判断 1、总管扩张是下端梗阻的可靠依据。 2、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仅一侧扩张提示上段肝门部阻塞。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即胆囊增大提示下段阻塞,胆囊不大符合上段阻塞。 4、有时胆囊与胆总管处于矛盾的张力状态,提示胆囊颈部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胆囊是否增大不能作为判断梗阻水平的标志。 胰 腺 【检查方法】 (一)、仪器条件: 1、常规检查胰腺,对仪器无特殊要求。根据病人腹壁厚度调节检查深度及聚焦区。胰腺检查常规采用3.5MHz探头,其中凸阵探头效果较佳。对小儿和瘦弱体型者还可加用5.0 MHz探头。 2、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及血流速度,随时调节彩色多普勒取样范围,调节速度范围、增益、灵敏度、滤波频率、彩色优先显示级别等,达到既能够满意显示感兴趣区内的血流信号,又不出现彩色噪声、彩色外溢和严 重混迭。 3、调节频谱多谱勒取样区的大小、取样角度、探测速度范围、滤波频谱、扫查速度等,以获得清晰稳定的流速曲线。 (二)、体位: 1、被检查者体位取平卧位,侧卧位和坐位以及立位。 2、探头常规沿胰腺长轴走行检查,同时辅以胰腺各部位的短轴超声扫查。 3、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静脉旁观察胰尾。 4、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和胆道、胃于十二指肠、胰腺周围的血管和胰腺的关系。 5、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胆道的全长。 6、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超声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引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检查内容】 (一)、胰腺的形态、大小、轮廓、边界。 (二)、胰腺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 (三)、胰管的长度与内径。 (四)、胰腺周围主要血管,胆总管,相邻器官与胰腺的关系。 (五)、胰腺病灶的所在位置、数量、分布范围、大小、形态、边缘、回声强度及其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正常参考值】 (一)、正常测量部位:剑突下(上腹部)横切面测量胰头、胰体、 胰尾厚度,胰头于下腔静脉前方进行测量,胰体于腹主动脉前方进行测量,胰尾于腹主动脉左侧缘进行测量。 (二)、胰腺正常参考值:胰头:?2.5cm ,胰体、尾?2.0cm。 【注意事项】 (一)、测量和判断胰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约1/4人的胰腺形态或位置有变异。 (二)、胰腺炎时胰腺肿大程度、实质内炎症侵袭程度、周围炎性液体积聚。 (三)、注意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胆道系统、胰管受压狭窄闭塞或扩张的范围、程度。判断和测量胰管扩张,发现胰腺结石。 (四)、胰腺囊性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囊壁和囊液情况。假性囊肿邻近的动脉可形成假性动脉瘤、门静脉血栓,超声检查必须警惕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存在。 (五)、发现胰腺内1.0cm以上的实性肿瘤,确认胰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和边界、内部回声等级和回声均匀程度,超声对胰尾部和较小胰腺肿瘤的敏感性较差。。 (六)、胰腺病变对胰腺后方血管的影响。 (七)、胰腺外伤时小网膜囊积液积血,严重的胰腺破裂。 (八)、区分胰腺病变和周围病变?与胰头紧贴的肝尾叶容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多断面扫查可判定肝尾叶与肝左叶背侧的连续关系?胰腺周围肿大的淋巴结与胰腺紧贴时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部分胰头和钩突部的原始副胰呈低回声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多切面观察其为非球形结构。 (九)、严重黄疸伴胆道全程扩张,而胰头未发现明确病灶者,应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病变。 (十)、胰岛细胞瘤多数位于胰腺体、尾部,通常瘤体较小(约1-2mm),呈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规整,内部回声均匀,绝大多数伴有发作性低血糖症状。 脾 脏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必要时可行空腹检查。 (二)、体位:可取右侧卧位、仰卧位及左前斜位。 (三)、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0-5.0MHz,亦可用相控阵扇形探头。 (四)、标准切面:左肋间斜切、左肋下斜切。 (五)、探头位置:左肋间、左肋下。探头置于左腋中线、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9-11肋间进行扫查。 (六)、常值测量:正常脾脏前缘不超过腋前线,下缘不超过左肋缘。 1、厚径:探头顺腋前线至腋后线9-10肋间斜切面显示脾门及脾静脉,测量自脾门垂直于脾对侧缘间的距离,即为脾厚径,正常参考范围为3-4 cm,个别也可<4.5cm。 2、长径:通过与左第10肋平行探测显示脾脏肋间斜切面,测量其下极最低点至上极最高点的距离,即为脾脏解剖学上的长径,正常参考范围为8-10cm。 (七)、有条件者可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观察脾门及脾内血管分 布,用频谱多谱勒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检查内容】 (一)、检查时因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脾实质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异常团块回声,如有占位病变,应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分布均匀程度、形态等。 (二)、必要时再行彩色多谱勒血流检查。 【注意事项】 (一)、超声基本上可明确提示的病变包括下列五种: 1、脾肿大。 2、脾含液性占位病变,如脾囊肿、多囊脾、脾脓肿等。 3、脾实质性占位病变。 4、脾实质钙化。 5、脾外伤。 (二)、部分病理结合声像图与临床病理情况及其他检查有可能确定病变的性质: 1、脾急性局灶性感染。 2、脾动脉栓塞。 (三)、超声提供病理声像图改变但应进一步检查的病变包括下列两种: 1、脾实质弥漫性回声异常。 2、脾实质实性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断。 三、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超声检查规范 肾 脏 【检查方法】 (一)、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选用频率为5,7MHz。 (二)、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三)、扫查的切面 1、扫查冠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 2、扫查矢状切面。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 冠状和矢状切面可统称为肾脏的长轴切面。 3、扫查横切面。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度,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并使显示的前后径(厚度)和宽径最小。 4、利用冠状切面和(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使用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探测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加速时间。在上腹部横段扫查,检测肾动脉起始段的各种血流参数。 (四)、测量方法 1、测量肾脏长径。标准肾脏冠状切面或肾脏的最大矢状切面,从上 极的上缘至下极的下缘。 2、测量肾脏宽径。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肾门内上缘至外侧缘。肾窦宽径从肾窦高回声的内侧缘到外侧缘。 3、测量肾脏厚度。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前缘至后缘。 【检查内容】 (一)、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是否正常。如果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了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并作检查和鉴别。 (二)、注意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 (三)、观察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四)、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五)、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六)、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 【注意事项】 (一)、决定有无肾内局限性病变,必需从肾长轴断面(冠状、纵断)和短轴系列断面来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对于肾的赘生性肿物(囊肿、肾癌)尤应如此。 (二)、注意识别正常肾脏变异和伪像干扰,勿将正常肾脏表面的分叶状切迹和肥大肾柱误诊为肾肿瘤。 (三)、超声检查虽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尚存在许多局限性,甚至是“盲区”。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对各种疾病的超声检查价值和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超声检查“无异常”,不等于“无疾病”,更不能称正常。必要时,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四)、对肾血管检查,仅在临床有特殊要求时进行。 输 尿 管 【检查方法】 (一)、有条件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仪有助于区别扩张的输尿管与腹部血管,识别结石(常出现彩色快闪伪像)和观察输尿管口尿流喷射现象。成人应用3,3.5MHz探头,以凸阵探头最好。儿童应用5MHz探头。 (二)、宜在晨间空腹检查,以排除肠气干扰。必要时,前一日禁食产气食物,服缓泻剂、消胀片等。检查前大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必要时,饮水后服用呋塞米(速尿)或肌肉注射呋塞米(速尿)15,20min后检查。 (三)、扫查方法和切面 1、受检者侧卧位冠状扫查输尿管长轴切面,以肾门或积水的肾盂为标志,显示肾输尿管衔接部,然后沿长轴追踪扫查,逐段显示输尿管。也可取仰卧位分别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外侧1,2cm处纵向扫查,寻找扩张的腹段输尿管,向下追踪盆部输尿管。 2、以膀胱为声窗,在膀胱三角区显示膀胱壁段及两侧输尿管口。向上逆行追踪检查盆段输尿管。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辨认输尿管出口并观察和对比双侧输尿管喷尿。 3、受检者取仰卧位,以髂总动脉末端及髂外动脉为标志加压倾斜扫查,在髂总动脉前方寻找到输尿管后,调整探头方向,显示输尿管第二狭窄部。若充盈的膀胱影响检查,可先检查输尿管盆段和膀胱壁内段,排空膀胱后再检查第二狭窄部。 4、受检者取俯卧位经背部扫查,显示积水的肾盂后,向下追踪探测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上段输尿管,直到受髂嵴声影影响为止。在经腹部显示输尿管困难时,此切面作为补充,不必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 (一)、自肾盂开始向下扫查,观察输尿管是否有扩张、扩张的程度及部位。 (二)、正常输尿管内径狭小,超声不能显示。大量饮水使膀胱高度充盈后检查,可能显示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及其蠕动,其内径可达2,4mm。 (三)、最易显示的部位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膀胱壁段(即第一和第三狭窄部)。通常首先依次检查该两处输尿管,若能确定病变所在,可不必常规检查第二狭窄部。 (四)、输尿管走行是否正常,有无迂曲。 (五)、扩张输尿管末端的部位、形态,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的范围;观察输尿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其大小和回声特征,如结石、肿物等。 (六)、尽可能找到输尿管开口的位置(膀胱壁段),观察开口处有无结石或肿物等异常回声。 (七)、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的尿流信号。也可 利用彩色快闪伪像发现微小结石。 膀 胱 【检查方法】 (一)、一般腹部超声检查,若有条件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凸阵探头最好,3,3.5MHz。 (二)、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 (三)、经腹检查时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扫查。 (四)、经直肠检查膀胱与检查前列腺方法相似。 【检查内容】 (一)、膀胱壁回声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二)、膀胱壁(黏膜)回声有无局部增厚、增强及局部隆起。 (三)、膀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异常回声的部位、强度、形状、大小、移动性、后方声影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 (四)、输尿管膀胱段、盆段有无扩张。 (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喷尿的情况。 前列腺 【检查方法】 (一)、需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兼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功能。仪器配有经腹壁扫查的3.5,5MHz凸阵式或线阵式探头和经直肠端扫式5,9MHz宽频或变频探头。 (二)、患者查前准备 1、经腹壁超声扫查需事先多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 2、经直肠超声扫查,排便后检查,膀胱无需充盈。 (三)、体位与姿势 1、经腹壁扫查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至耻骨联合。 2、经直肠扫查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暴露臀部和会阴部。 (四)、操作步骤和方法 1、经腹壁扫查,耻骨联合上缘盆腔纵切扫查与横切扫查。 2、经直肠扫查,进行前列腺系列横切面、矢状切面以及双侧精囊切面扫查。 【检查内容】 (一)、前列腺的大小(径线测量)、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利用矢状切面测量。宽径利用前列腺横切面或斜冠状切面测量。 (二)、前列腺的形状、包膜是否完整,左右侧是否对称。 (三)、内部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局限性回声异常,如囊性或实性病变,有无点状、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及其分布。 (四)、彩色多普勒检查,正常前列腺血流信号左右两侧对称。注意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 【注意事项】 (一)、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分辨力远不及经直肠检查法。如有腹壁厚、局部瘢痕、膀胱充盈不良等情况,常使前列腺检查不能满意进行。 (二)、经直肠前列腺检查时,探头和乳胶套表面应由耦合剂充分润 滑。插入肛门时动作必须轻巧,避免疼痛。有外痔和肛裂患者慎用。 肾上腺 【检查方法】 (一)、高分辨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或线阵式探头,频率3,5MHz,小儿可采用5,7MHz。 (二)、患者空腹,必要时口服缓泻剂。 【检查内容】 (一)、肾上腺的形状、大小、回声强度。 (二)、肾上腺区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其位置、大小、分布、强度及其与肾脏和相邻组织的关系。 【注意事项】 (一)、正常肾上腺呈中等回声,显示的形状可因体位和扫查的断面而有所变化,故应从多个方位、多个断面进行扫查。 (二)、部分患者肾上腺在声像图上不能清晰显示。 四、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妇 科 (一)、经腹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 1、膀胱充盈,以显示子宫底为标准。 2、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 3、患者取卧位,于下腹部先纵向探测,后横向探测,多切面探测。 【检查内容】 1、子宫体位置(前位、中位、后位)。 2、子宫体大小(纵径)*(横径)*(前后径),标准切面为纵切面测量宫底至内口最大距离为纵径,垂直于子宫纵径为前后径,横切面垂直于子宫体纵切面为横径。 3、子宫肌壁回声。 4、内膜厚度为子宫矢状切面双层内膜的厚度,成人月经分泌期内膜厚度,14mm,如怀疑内膜病变时,超声检查应选择月经干净后3,4天进行。绝经期妇女内膜厚度,4mm。 5、宫腔分离时测量分离宽度。 6、子宫纵切面节育器的上缘至宫底外缘的距离应,2cm。 7、卵巢大小为相互垂直的最大径,必要时观察卵泡的个数,大小及有无黄体。 8、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 9、子宫直肠陷窝有无积液。 10、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可以在宫体与宫颈交界处显示子宫动脉,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随月经周期、妊娠期变化而变化。 (二)、经阴道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 1、毋需膀胱充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阴道或通用腔内探头。 2、探头套入一次性避孕套内,在避孕套表面涂以耦合剂使用。 3、右手持探头在阴道内作多角度旋转,获得子宫矢状切面的长轴和冠状切面图像。探头在阴道内作推拉式移动,必要时左手可在腹壁配合加 压,使盆腔器管接近探头。 【检查内容】 1、子宫肌层及内膜 2、卵巢形态、大小和卵泡。 3、盆壁、子宫直肠险窝、宫颈等。 【禁忌证】 1、未婚妇女。 2、阴道畸形。 3、月经期、生殖系炎症。 五、产科检查规范 【技术要求和程序】 产科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类:?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中孕11,14孕周及18-24孕周进行的胎儿系统超声检查。?针对性检查。 (一)、按超声诊疗常规开展工作。 (二)、要明确指出产前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畸形。 (三)、妊娠18周-24周应诊断的致命性胎儿缺陷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心腔、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 (四)、对胎儿各发育阶段有相应的超声标准: 【超声检查标准】 (一)早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确定宫内孕、诊断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妊娠有关异常(异位妊娠、葡萄胎、胎停育)、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等。 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腔内超声检查 3、检查项目: 胎囊(大小、形状、位置);胎芽(头臀长、胎心搏动);子宫、双附件 (二)中、晚期妊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胎儿生长参数、羊水、胎盘、确定妊娠数、胎位。 2、检查项目:测量胎儿生长参数(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评估胎儿孕龄和体重;观察胎位、脊柱排列、胎心快慢、胎盘位置、羊水量。 3、说明:在实施中、晚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中,可能发现无脑儿等畸形,超声报告要作具体说明,并转致授权产前诊断的医疗单位确诊。 (三)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时间、仪器和人员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胎儿系统产前超声筛查) 1、检查内容:包括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内容,还应增加对胎儿主要脏器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对胎儿严重致死性畸形进行观察。 2、早中孕11,14孕周检查项目: 胎儿头颅和颅内结构、面部(眼眶、鼻骨)、颈部(颈项部皱褶厚度)、四腔心、胃、膀胱、腹壁和脐带附着处、脊柱、四肢。 3、18,24孕周检查项目: 头部:颅骨、大脑、脑中线、侧脑室、延髓池。 颜面部:唇。 心脏:四腔心切面。 脊柱:脊椎骨的走向与排列。 腹部:腹壁的完整性、肝、胃、双肾、膀胱。 四肢:长骨(不包括手、足及指、趾数目) 胎儿脐带结构及其附着部位。 4、说明:因胎位、羊水少、母体等因素的影响,超声检查不能很好地显示某些结构,超声报告需根据检查情况如实。 (四)、针对性检查 针对性检查宜在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基础上,针对胎儿、孕妇特殊问题进行特定目的的检查。如心血管系统有疑问应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母体血清筛查发现甲胎蛋白持续增高的孕妇进行针对性超声波检查以降低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 (五)超声检查报告 超声诊断报告应与上述标准一致,阳性结果要有图像记录。因为胎儿、孕妇等因素导致对胎儿解剖评价受限的情况,要记录在报告上,必要时进行随访检查。超过18,24周系统产前超声检查时间,根据超声检查显示的器官如实记录胎儿脏器的检查情况。 (六)安全性 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胎儿产前超声检查是安全的。总体原则是掌握适应症,在规定允许的最低超声暴露条件下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 五、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眼 球 【检查方法】 (一)、选用7,5 -15兆赫的高频探头。 (二)、体位采取仰、卧位。 (三)、轻闭双眼直接在眼皮上涂沫藕合剂。轻柔按压眼睑上方,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扫描中瞩患者上下左右移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 【检查内容】 (一)、眼球的超声检查 1、测量眼轴长度 ;将探头置于6点角膜处通过晶状体到对侧眼底视神经暗区中心处(正常值23厘米+-0.26)。 2、观察前房:了解房水的透明程度(正常超声为无界面回声)。 3、观察晶状体:了解其形状、大小、位置、前后囊厚度和回声强度(正常值厚度为4—5mm、直径9mm)。 4、观察玻璃体:测量玻璃体的轴长(正常值16.5cm+-0.26)了解其透明程度和内部回声的变化有无占位性病变(正常玻璃体为广阔的无回声静区)。 5、观察视网膜:了解视网膜的光滑程度有无脱离和形状改变,内有无新生物凸起和裂孔。 (二)、眼眶的超声检查 1、经眼睑法扫描检测眼球赤道部以后的病变。 2、经眼周扫描法将探头直接置于眼球外上方皮肤处检测眼前部病变有无泪腺病变、黏液囊肿、皮样囊肿了解病变眼球与眼眶的关系。 3、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观察眶脂肪体有无占位性病变、异物、出血、蜂窝织炎、有无眶部血管扩张及眶脂肪体增宽(眶脂肪体表现为均匀的亮带)。 4、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将探头置于角膜上垂直观察视神经暗区的形状、轮廓有无占位性改变(纵切为V字形暗区、横切为椭圆形暗区) (三)、眼血管的超声检查 1、用彩色多普勒和二维B超联合使用,对眶血管、眶肿瘤进行血流检测观察彩色血流信号、流速频谱形态、收缩期最大流速、舒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 2、眼动脉:取样位置在距眼球后壁15MM以后视神经一侧脉冲多谱勒为三峰两谷型。 3、视网膜中央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球后壁3 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 4、睫状后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两侧距球后壁10-15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 甲状腺 【检查方法】 (一)、仪器条件 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二)、体位 仰卧位。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 (三)侧卧位 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问侧向健侧探查。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 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 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方及侧方。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四)、扫查切面与测量 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6、斜切扫查,必要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的上下活动范围。 【检查内容】 (一)、甲状腺肿大或萎缩(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二)、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三)、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 (四)、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五)、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正常参考值:目前国内尚无正常值标准。为便于记忆,可以下列数值作为参考:通常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均为2cm,上下径为4—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协和医院初步认为:正常甲状腺侧叶前后径1-2cm, 横径为2-2.5cm,上下径为3.5-6cm,峡部前后径0.2-0.6cm,左右径为1.2-2cm,上下径为1.5-2cm。 【注意事项】 (一)、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 (二)、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 (三)、如怀疑病变有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乳 腺 【检查方法】 (一)、仪器条件 选用7.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若肿块位置很表浅,需提高探头频率或使用水囊衬垫;而5MHz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占位、硅胶填充物等效果较好。 (二)、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 (三)、方法 由于乳腺腺体范围较大,每位检查者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以免遗漏。有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按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倒下、从左到右逐一扫查。总之,变换扫查位置时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脂肪为止。 【检查内容】 (一)、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 (二)、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是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的部位更应仔细扫查。 (三)、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如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是否光滑或有否“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并观察淋巴引流区,有无肿大淋巴结。 (四)、如有彩色多普勒应观察每一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 (五)、对于发现的任何病变均需进行前后径和横径测量。 【注意事项】 (一)、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 (二)、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 乳腺是女性副性器官之一。其作用与体内其他腺体不同,只在婴儿娩出后哺乳期间具有分泌功能,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从发育至老年,分成五个阶段: 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性成熟期:此期的乳腺,则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 5、老年萎缩期: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涎 腺 【检查方法】 涎腺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毛发或胡须较多干扰超声穿透时,需在检查前剔除。体位宜仰卧位,应用7.5,10MHz线阵探头直接行纵、横、斜切面检查涎腺。 【检查内容】 (一)、涎腺肿大或萎缩(涎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二)、涎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三)、涎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钙化结节。 (四)、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五)、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六)、涎腺内导管状态:有无扩张,走行是否正常,导管内有无异常回声。 【注意事项】 (一)、检查涎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 (二)、检查时应注意对两侧腺体的检查与比较,注意对比原则,可 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三)、检查时,除腺体和导管本身外,还应注意相邻动脉、肌肉、骨骼等的状态。 (四)、舌下腺位置较深,正常舌下腺超声不易显示,当增大或发生肿瘤时,超声才易发现。正常左右舌下腺可以连接在一起,呈马蹄形。 阴囊与睾丸 【检查方法】 (一)、宜采用高分辨力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具有灵敏度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最为理想。线阵式探头,频率>7.0MHz。 (二)、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和外阴部。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可采用直立体位补充检查。将阴茎上提至前腹壁,用纸巾或衣物遮盖,嘱患者用手固定。用纸巾将阴囊适当托起。阴囊表面涂以耦合剂,以保证皮肤与探头充分接触。进行阴囊纵断扫查和横断扫查,以灰阶图像为主,辅以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检查。 【检查内容】 (一)、纵断扫查:分别观察阴囊左、右两侧。从阴囊根部开始扫查,注意包括精索、附睾和睾丸各个部位。 (二)、横断扫查:自上而下地双侧比较扫查,观察左右两侧阴囊皮肤和内部结构,包括双侧睾丸和附睾的形态、大小、包膜和内部回声改变,观察睾丸、附睾周围有无液体及其量的多少。 (三)、根据具体需要,观察和记录睾丸和附睾的纵切面,最大横切面,以及病变部位的若干切面,进行必要的测量。 (四)、正常睾丸实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附睾头部为中等回声,体尾部呈低回声。 【注意事项】 (一)、现今超声仪灵敏度和分辨力提高,应避免将生理性的鞘膜腔内少量液体误诊为病理性积液。 (二)、超声征象本身仍属非特异性,临床仍有少数患者如限局性睾丸炎、既往睾丸外伤所致局部梗塞等易误诊为睾丸肿瘤。因此超声诊断结论必须十分慎重。 (三)、实时灰阶超声对睾丸扭转诊断不敏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关键性的检查方法。 (四)、对于腹膜后和腹腔内隐睾,超声定位常很困难,不可贸然诊断“睾丸缺如”,应借助其他影像技术。 六、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动脉: (一)、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二)、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三)、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 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 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四)、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 (一)、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二)、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三)、探测上肢静脉: 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四)、探测下肢静脉: 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 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 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 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五)、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 (六)、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 (七)、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 (八)、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 【检查内容】 (一)、二维显象(二D) 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 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 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 (二)、彩色血流显象(CDFI) 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考虑闭塞。 (三)、多普勒频谱显象(PW及CW) 包括频谱方向、幅度、亮度、频窗等。 从形态及定量两方面分析观察:(1)频谱形态是否正常。(2)各种定量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常用的指标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PSV /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较粗血管的血流量测定(至少分析6个以上心动周期)等。 【注意事项】 (一)、常规检查时应由血管的近心端向远心端逐步扫查。先纵切后横切,保证对血管全方位的检测。 (二)、探头始终与皮肤表面密切接触,移动范围与距离要适当,必须保证血管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这是血管超声的最基本要求。 (三)、检查下肢血管纵切时超声束入射方向常是由前内向后外。 (四)、检测中应该注意两侧对比,了解左右是否对称。 (五)、静脉检查时: 1、要注意探头放置压力适当。 2、四肢静脉变异较大,防漏诊、误诊。 3、设置相应的低流速标尺。 (六)、彩色多普勒显象 1、注意调节适当的血流速度标尺、增益。 2、缩小彩色框及改变彩色框倾斜位置。 (七)、频谱多普勒显象 1、注意声束与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60?。 2、调解好取样容积的大小及位置,大小一般为2,4mm,位置须置于 管腔中央。 七、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超声引导穿刺的适应证】 (一)、超声导向穿刺诊断: 1、超声引导经皮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2、超声引导经皮细针、粗针、切割针组织学检查。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腹腔、盆腔及羊膜腔抽液检查。 4、超声引导囊肿和脓肿穿刺抽液检查。 5、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 6、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 7、超声引导经皮胰管穿刺造影。 8、超声引导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造影。 9、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造影。 (二)、超声导向穿刺治疗: 1、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 2、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穿刺引流及造瘘术。 4、超声引导腹部脓肿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5、超声引导经皮肾和膀胱穿刺造瘘。 6、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引流或注药。 7、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肝、肾囊肿。 8、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9、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治疗胰腺囊肿。 10、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 【禁忌症】 (一)、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准确。 (二)、严重出血倾向者。 (三)、伴大量腹水者。 (四)、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五)、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穿刺前准备】 (一)、在穿刺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要明确穿刺的目的是用于诊断还是治疗。 (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应仔细观察穿刺病灶的内部及周围组织解剖相互关系,确定穿刺途径,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并将实际情况通报临床医师及病人。 (三)、实验室检查:检查血液常规,凝血机制测定。肝、肾脏作介入性治疗应做穿刺脏器的功能检查,必要时检查心脏功能和其他检查。 (四)、治疗前一周停止服用抗凝剂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五)、对于特殊病人腹胀消化道充气明显,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和治疗前禁食4-8小时。 (六)、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术前谈话让其明确适应症、穿刺手术过程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须有病人及家属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一)、操作房间实用面积不<20?,易于清洁、灭菌,要保持低尘,入室更换拖鞋或穿戴鞋套、须戴口罩和隔离帽。 (二)、要求配置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的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专用超声引导穿刺探头及引导架。(穿刺探头要根据产品厂家要求消毒,普通探头须配置灭菌探头套,引导穿刺架术前应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三)、配备麻醉应用的注射器、麻醉药品,有关药品须按要求做皮肤试验。特殊病人做介入治疗必须请麻醉医师和心肺功能医师进行全程监测。 (四)、治疗前事先准备需要的穿刺针、活检针、导管针、导管、导管导丝、引流管、活检枪、负压引流器。 (五)、根据介入诊断及治疗的不同类型应该事先调试好所需要的仪器。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穿刺仪器设备】 仪器: (一)、选用有灰阶或实时显示功能的高分辨力的超声诊断仪。 (二)、穿刺探头,目前使用超声换能器有两类。 1、专用穿刺探头,专用穿刺探头穿刺槽有三种类型: (1)、中央孔型; (2)、侧旁孔型; (3)、中央槽型。 2、普通探头附加穿刺固定架,(即穿刺导向器)。 另外,应用“+”字交定位法引导,普通探头也能用于较大病灶的穿刺引导。 (三)、激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射频治疗仪、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仪、冷冻治疗仪。 (四)、穿刺针具。 1、经皮穿刺细针;又称细胞学检查针或PTC针,为套管针由针鞘和针芯两部分组成,常用型号国内为6-8号(相当于国外的21-23G针),外径0.6-0.8mm 。经皮穿刺细针用于细胞学取材、囊肿和含液性病变诊断性穿刺抽吸,以及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造影。 2、经皮穿刺粗针:指外径大于1mm,常用型号国内为12-18号,以12、14号最常用(相当于是国外的16-18G针)。主要用于抽吸粘稠液体,如脓肿、血肿等,也可用于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 3、组织学检查针:目前常用进口组织切割针有Sure-Cut针(组织切割缘针,常用型号为21-23G)和Tru-cut针(组织切割槽针,常用型号为14-18G)。国产有槽式穿刺切割针和多孔倒钩针二种。 4、置管引流用具:常用有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导管、导管针、PTCD引流导管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器械消毒】 探头及穿刺所用针具必须严格进行消毒,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一)探头消毒: 1、液体浸泡消毒法: 一般穿刺探头虽具有防水性能,仍只能用气雾(甲醛、环氧乙烷等)消毒。不允许用酒精或其它消毒液浸泡。目前只有少数厂家穿刺探头可用消毒药品液浸泡消毒,探头如果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应该仔细查阅设备说明书。在浸泡消毒时探头与导线连接部切勿放入液体中浸泡,以免损坏导线。 2、气体熏蒸法有二种: (1)、24小时密封消毒法,玻璃容器(干燥器),隔板下方放入固体甲醛(晶体)50g,隔板上放置穿刺探头,密封24小时后可使用,此方法目前被认为最佳消毒法。 (2)、快速熏蒸法,干燥器隔板下方放置弯盘,先倒入40%甲醛溶液10ml,然后加入过锰酸钾(PP粉)4g,探头置于隔板上方,5分钟后即产生白色气雾(次氧乙酸),30分钟后即可使用。熏蒸方法必须将探头插件部分进行密封。 3、无菌隔离套: 目前已广泛使用一次性探头无菌薄膜套,无菌隔离套在超声引导穿刺诊断、治疗中使用简易方便。 (二)穿刺针消毒: 穿刺针目前均使用一次性、其它操作器械各种敷料采用高压蒸气消毒,塑料导管中硅胶管可用浸泡法进行消毒。(一次性穿刺针避免重复使用)。 (三)穿刺活检包: 血管钳1把,布巾四快,巾钳4把,无齿镊1把,弯盘1个,消毒碗1个。注射器目前使用一次性无需放在包内消毒,但穿刺时应配置5ml2付,10ml2付,20或30ml1付。 【超声引导穿刺操作方法】 (一)、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进一步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经路及脏器靶目标,包括穿刺深度和角度,酌情选择不同类型穿刺针和导管。穿刺全过程必须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操作者必须戴帽子、口罩,穿消毒隔离衣和消毒手套。换用消毒的穿刺探头,再次核定穿刺点,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在监视器观察下将穿刺针沿探头孔槽经皮肤刺入病灶部位,监视器可显示进针方向和针道针尖到达的部位。 (三)、穿刺针到达预定的深度后,可根据需要进行抽吸活检、置管引流、注入造影剂或药物治疗等。 (四)、操作完成后迅速退针,抽吸物涂片、组织块固定送检。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2小时,无不适反应方可离开介入超声室。 【注意事项】 (一)、介入超声的突出价值不仅在于微创,重要在于定位精确。否则所有的介入治疗均可导致失败。所以高质量的超声设备、精确简便的引导穿刺系统、经过严格训练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超声专业医师是保证介入超声在临床成功应用的三要素。 (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1、开展介入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应事先对治疗部位进行预测,特别是进针点选择及穿刺角度。在实施介入治疗操作中,若目标不清晰、针尖位置不确定,不可盲目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 2、穿刺操作要求准确快速,一次到位,禁止针尖在监视器显示不清条件下反复试穿。 3、介入术后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种类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有无加剧性疼痛,咯血、血尿等异常表现。有无异常离开医院前必须做治疗部位超声检查。如有异常必须明确原因,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不可有侥幸心理以免误诊。 4、介入超声治疗过程中常见突发问题有三类:内出血、过敏反应、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速,事先应该有相应的药物、器械、人员准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超声医学科 2012年1月1日
/
本文档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