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2017-10-15 24页 doc 50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3 年第 3 期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王键 〔提要〕 日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始自明治维新。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产业的;移植;和发展,日本逐 步引进了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被称为;移植资本主义;。但是,日本的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从脱胎时起,就带有极明显的封建性、军事性和垄断性。因而在其经济运行过程中, 看得见的手;的强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机制从一开始就受到政府千预这只; 劲操纵。普遍认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没有政府干预的纯粹...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3 年第 3 期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王键 〔提要〕 日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始自明治维新。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产业的;移植;和发展,日本逐 步引进了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被称为;移植资本主义;。但是,日本的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从脱胎时起,就带有极明显的封建性、军事性和垄断性。因而在其经济运行过程中, 看得见的手;的强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机制从一开始就受到政府千预这只; 劲操纵。普遍认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没有政府干预的纯粹自由市场经济并不 存在。但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明显不同,与盎格鲁-撒克逊 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重大区别。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1868 年明治维新 以来,一直通过政府干预来谋求经济的超速发展。无论 战前、战后,历届日本政府始终坚持经济至上的战略方 针,在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下,日本政府根据 本国的国惰,发挥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具一格的宏观 调控的功能,对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有效促 进了本国经济的超速发展。政府干预是日本市场经济得 以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世界市场经济体制中,日本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浓厚的本国特色,是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模式 。 这是由于日本地处亚 洲,又有本国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因此,日本市场经 济体制除具有欧美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外,还有着诸多 的本国特点。日本也是亚洲最早采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 家,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日本政府在宏观调控(宏观管 理、宏观调节)等方面都发挥出适度的作用。政府的宏 观调控主要是调控经济活动,因此,宏观调控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 本文拟对此作一述论。 一、政府干预的形成与演绎 我们知道,古往今来,政治家和思想家给政府所下 的定义大相径庭,但对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地位所做的 判断却是大体一致的:政府是国家机器中的执行机关, 它代表国家实施行政管理,以国家的名义执行法律。? 也就是说政府;是依靠国家权力发生作用的; 。?所谓政 府干预经济,是指在特定的是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 力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施以直接或间接 的控制和影响。? 日本式市场经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采纳和完 善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政府 干预经济的独特形式。 具体讲,自 1868 年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明治政府诞 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从经济意 义上讲,其实施本身即已开始了构筑市场经济体系的宏 伟工程。日本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非封建晚期资本主义 经济萌芽发展成熟的自然结果,也缺乏市民革命的基 础,而是在欧美的;外压;下实现的。这种具有本国 ;早产世界;晚产;特征的资本主义,其经济发展自 始就刻上了政府干预的印痕。@明治初期,日本政府便 制定了一项移植欧美发达诸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政策,即 ;殖产兴业气其具体方针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 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 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 长。?;殖产兴业;政策的实施,如果从 187<0 年算起到 1885 年,大约经过了 15 年时间。在此期间,作为后进 国家的日本,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通过私 人资本无可比拟的政权力量,包办和扶植了一批企业。? ;日本在近代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不仅国家一开始就 ? 林子英<政府利益论), (广东社会科学) 1998 年第 4 期。 ? 于光远: <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一个哲理机 《经济研究) 1997 年第 5 期 。 ?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现代化),东方出版社 1994 1 页。 年版,第 ? 杨栋梁(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南开大学出版 社 1994 年版,第 31- 32 页。 ? 王铭< ;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辽宁大学 学报) 1997 年第 6 期。 ? 金明善 、 军维汉主编〈赶超经济理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7 - 178 页。 . 68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3 年第 3 期 集中地垄断资本力量,而且在国家扶植财阀和集中社会 上分散资金的过程中,也鼓励了私人资本的集中与垄断 局面的形成。这是后进国创立近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 特点。;?简而言之,战前日本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经济政 策 。 如优先发展重点产业政策、扶植保护私人资本政 策 、 技术引进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及统制经济。在中日 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之后,日本经济全面进入了向垄断 阶段过渡的大转变时期。受政府保护的大财阀在战争中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取得了广大的海外市场。 3<0 年代后期,随着日本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以财阀为 代表的垄断资本迅速膨胀。 为适应战争需要,日本实行 了干预力极强的军国主义战时经济体制。私人企业全部 置于国家的直接控制和监督之下,财阀成为军国主义对 外经济掠夺的急先锋,政府更加侧重加强财阀的垄断地 位。二战以前,日本的市场经济己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如上所述,战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日本政府以;官 蕾;的方式引进近代产业和;官业处理;的催生过 程中培育出来的,在这-过程中,日本政府大力扶植私 人产业,逐渐形成以三井、三菱、住友、安回四大财阀 为首的财阀垄断产业体系。二战前整个经济基本上由四 大财阀所操纵。至 1945 年日本战败时,三井、三菱等十 大财阀的实缴资本占全国的 35.2% 。 十大财阀的投资重 点,是在金融业和与军事工业紧密相关的重工业,其实 缴资本在这两大行业中占到全国的 53% 和 49% 。? 战前 财阀牢牢控制着日本经济的命脉。而且,财阀资本与国 家权力结为一体,形成?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 ;掌 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垄断财阀,在战前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政财粘合&#<039;的传统根深蒂固,战 后仍以美国人屡屡指出的‘日本股份公司&#<039;形式表现出 来;。? 战前特别是战时日本政府对经济的于预达到顶峰, 国家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既未能充分发展, 也无法对经济发展发挥自发调节作用 。 但战前实施的大 部分经济制度,为战后日本市场经济的重新构筑打下了 牢固的基础。 可以说战前日本政府所构筑的市场经济体 制,是当今日本经济取得成功的滥筋。 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了 ;民主化改革; 。 财阀被迫实行;解体财阀系大企业 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解职:垄断化程度高的大企业实 行;分割处理;和;排除集中;。并制定;反垄断法; 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以彻底铲除军国主义滋生 的经济基础。但政府干预并未中断。 日本在战败至 5<0 年代中期,高度干预的统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自发调 节的市场经济被限制在极小范围内。至 1955 年日本经济 进入高速增长期,统制经济完成了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过 渡,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且日益完善起 来。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进入高增长时期,特别是由于美 国对日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功能和 形式都出现新变化。 5<0 年代初期,由于冷战的形成,美 国一改严惩日本的战略走向,转而扶植日本经济的尽快 恢复与发展。 美国意识到,严格按原有思路走下去,就 会妨碍日本经济的恢复,使它永久性地依赖美国,会招 致美国国民的反对。同时,当时己爆发了朝鲜战争,美 国急需要日本作为后勤支援基地提供战争保障供应。 另 外,一个过于贫困弱小的日本容易出现;赤化也不 利于美国在亚洲实行;冷战政策;。 基于这样的考虑, 美国督促日本实行了一种不同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的经 济体制,即以政府干预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政府干预下逐渐形成的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有着诸 多特点是出现了六大企业集团(三井、三菱、住 友、芙蓉、第-劝银、三和) .这是以大银行为核心形 成的垄断企业联合形态。其中,三井、三菱 、 住友是以 战前财阀系列大企业为主要成分在战后经济恢复与高增 长过程中先后组成的。三和、芙蓉、第一劝银则是以新 兴产业及战前二流财阀系列企业等杂合而成。 六大企业 集团几乎在所有的产业领域中,都拥有自己的成员企 业,其经济影响力颇为重大。 六大企业集团均采取;相 互持股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在集团主银行、 综合商社的策划下,通过;系列融资;、;集团内交易; 和;高员互派;等诸多经济手段将本集团企业紧紧联结 在一起。 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六大企业集团发挥出巨大 的主导作用。 二是出现了一批大企业系列,它们不同于六大企业 集团,不拥有自己的大银行和综合商社,在这些大企业 系列下,有着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在内的;系列承包体 系; 。 这种企业体制可以节省制造成本,缩短产品制成 过程,并有效促进日本经济社会中;二重结构;的改 善。发挥出全社会的潜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 量日趋完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日本市场经济中的 决策系统中包括宏观(政府)和微观{大企业)两个层 次。在微观中,大企业在市场中的支配地位是显而易见 的。而与欧美国家所不同的是,大企业决策权更多地控 制在企业最高经营者手中,而非所有者。这就是所谓 ? 万峰著〈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版,第 171ω172 页。 ? 相原茂{日本的垄断资本>.法政大学出版局 1963 年版, 第 11 页。 ? 杨栋梁(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南开大学出版 社 1994 年版,第 32 页。 王键: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 69 . ;法人持股;占主体的日本股份制企业中特有的现象。 而在宏观中,决策主体是政府,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和 经济上。这一点也与欧美国家不同,即议会的作用 十分有限,日本政府宏观决策的制定依赖一种自下而上 的决策体制,即;官民协调体制;。 因而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程度较高 。 从而保证所制订之一系列政策、法规 有可能顺利实现。 在六大企业集团和大企业系列群之 上,形成了控制日本经济的所谓;财界;。 战后长期执 政的日本自民党政府与财界密切合作,政府给予企业政 策优惠,而企业则给予自民党大量;政治资金;的援 助。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增长便是在政府与财界的密切配 合下取得的。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也 是由政府与财界共同制定的,制定的方针 、 政策措施等 充分反映了财界的愿望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这是干预得 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政府干预形成的思想漂流及国际环境的影响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首先源于日本传统文化的 影响,其次是受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 而国际、国内 环攘的影响则是其得以形成的直接推动力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儒家思想 的巨大影响,日本民族以其特有的智慧将其加以消化、 吸收并与日本固有的文化相融和,从而构筑了日本的传 统文化。 日本国民一向崇尚权威,注重名分秩序。 而所 谓的权威是指国家、家长和上级,因而在一切活动中, 潜在着尊重国家 、 家长和上级的意识,并形成按国家 、 家长和上级意图办事,安分守己的行为准则,这样的社 会意识形态导致日本社会成为所谓纵向社会结构。其特 征为 : 上下之间的纵向联系十分发达,而横向联系很不 畅通。 这种纵向社会结构在组织上则表现为;本家;与 ‘汾家亲分;与;子分;的模式。 明治维新后所建 立的日本政府成了民族国家观中的 ;本家;和;亲分 而其他一切社会文化组织都位居于 ;分家;和 ;子分; 的小集团地位 。 这些 ;分家;和 ;子分;必须仰赖于 ;本家; 和 ;亲分;的恩荫才能发展。? ;许许多多大小 孤立集团的存在,为中央集权式的政治组织发挥作用创 造了极好的条件。与此同时,这些孤立的集团为了开拓 自己发展的空间,也需要建立更大规模的统一结构。但 是单个集团元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只能借助政治组织的 力量。;? 对此,日本著名社会学者中根千叶指出事 实上,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现代化,其中一点,就 是日本人尽可能到发挥了‘纵式&#<039;集团结构的作用,这 种组织结构的长处在于:从领导者到基层成员之间的信 息传递异常迅速,并且富于动员全体成员的能力日 本人在工作中大量地投入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其纵 向联合之畅通,动员之迅速都是世所罕见的。 ‘纵式&#<039; 集团斗争采取行动时,容易迅速形成统一意见。 在协调 各方面意见上,等级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正是由于纵式社会结构、等级制度的存在,才会使 日本国民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易于接受国家政权的领 导,使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形式变为现实。 从日 本政府扶植战前财阀和战后六大企业集团的过程来看,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与中国和韩国的 ;孝佛为 先;不同,日本式的儒家思想更强调忠诚,忠于国家 , 尊重官府,官商一致,即增加了政府发展经济的责任 感,也扩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 在考察日本政府干预经济形成的思想源流的问题 时,不能不涉及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 因为在选择一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模式时,各种经济思想总是在 政府决策者头脑中起着重要作用 。 从日本善于吸收外来 文化的和智慧来看,并非单纯某一种经济思想在起 作用 。 而是在综合各种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经 济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结果。 普遍认为,凯恩斯经济 理论和马克思经济理论在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经常作为典范的就是 战后曾担任日本首相和吉田内阁大藏大臣的石桥湛山的 ;秧极财政论.. 1936 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名著,给世界的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堪称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理论开创了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领域,这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 凯恩斯 经济理论给出的结论是: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观念,实 行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 早在战争刚刚结束不 久 、 硝烟尚未散尽的 1945 年 9 月 15 日,石桥就在《东 洋经济新报》上发表了题为;产业重建政策的提纲;一 文,大力鼓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学说。 特别是在担任吉 田内阁大藏大臣后,石桥竭力主张棋极的膨胀性财政政 策 。 强调指出战后日本发生的失业是日本经济面临的最 大问题,强调了赤字财政和增发通货的正当性和合理 性 。 纵观石桥的;积极财政论其主要吸收了凯恩斯 经济理论的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的观点。 虽然石桥;秧极财政论;的结果同其预想相反,未能取 得成功,但石桥把凯恩斯经济理论引人战后经济政策这 一点,确实对战后日本政府干预经济模式的形成起了重 要的作用。 在 ω 年代中期,受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 日本经济学者下衬治写出了被誉为战后经济调整增长理 ? 参照张艳梅{试论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历 史背景及其原因),载于{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东北与日本》 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 中根千叶{适应的条件》中译本,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4、 64 页。 . 7<0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3 年第 3 期 这样,凯恩斯 论经典的《经济变动的乘数分析》论文。 经济理论在日本经济学界受到高度重视,并且在日本战 后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 对于凯恩斯经济理论对日本政府干预经济模式的影 响,也有着不同观点。西方学者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就 指出:日本在没有凯恩斯革命的 1932 年就采用凯恩斯经 济理论,这是一个谜。 查尔默斯?约翰逊认为 : 被称为 ;日本的凯恩斯;的高桥是清和他的同僚们在政策形成 的年代得到许多经济教训,因此才有比凯恩斯理论更强 调政府干预的政策形成,这与西方众所周知的政府财政 政策的形成是毫不相同的。我们知道,早在 1937 年,著 名学者有泽广巳就曾经使用;日本奇迹;来描述 1931 年 至 1934 年的工业增长。所谓;奇迹;的发生是由于当时 担任大藏大臣的高桥是清采取了货币管制、赤字财政等 政策带来的。? 这种早期的奇迹令世人震惊。 也说明理 论产生于实践,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 另外,也不能忽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日本政府干预 经济形成的重要影响。早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马克 思经济理论就传入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写 出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文献,客观地讲, 马克思经济理论在战前日本已占有很大市场。 3<0 年代在 ;讲座派;和;劳农派;之间展开的;资本主义论争; 便是证明。二次大战后活跃在日本经济舞台上的马克思 经济理论家为数不少,如著名经济学者、曾担任日本外 务大臣的大来佐武郎,著名经济学者、曾担任吉回内阁 经济顾问的有择广巳等。长期以来,日本大学的重镇东 京大学经济学部为信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学者所把持, 而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毕业的高才生大多进入政府各级经 济部门。 由此看来,可以说日本在形成政府干预经济模 式的过程中,影响政府经济决策的政策思想源远流长, 既有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同 时,也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 。 ;当然,政策思想上 的多元性,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在经济决策上缺乏思想 指向性,而是有所依循而不拘泥一家一派的成论,是根 据特定的国情制定政策,并根据国惰的变化调整政策, 在政策解释上往往搬出某种理论傲依据,而在政策制定 上并不墨守成规,表现出很强的实用主义特点。;? 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也直接促进了日本政府干预 的实施。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能源都比较缺乏。加 上日本的领土也相当的狭小,国内不可能有巨大的消费 市场,始终面临着在狭小的国土上聚集着众多的人口和 资源、资金和技术短缺等根本性制约因素 。 有无统一的 力量协调社会,组织经济活动,关乎民族的生死存亡。 因此日本民族的危机感始终很强,这使他们易于接受国 家政权的领导。日本要走强国之路,实行赶超战略,就 必须努力发展国际贸易,以有限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 比较利益。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通过强行资 本积累、殖产兴业、振兴出口、以贸易立国赶超欧美发 达国家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行迫使日本经济更多 地向海外发展与扩张。但军国主义的扩张导致日本社会 濒于崩溃。二战后,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必须有一个强 有力的政府来制约干扰经济发展的右翼势力 。 日本重新 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惰的战略决策,即:吸收欧美发达国 家的经验,制订合理且有效之产业政策,促使本国有限 资源直接形成有效供给,缩短形成有效供给的时间。就 是说在宏观调控方面,较欧美各国更采用了政府干预措 施和手段。 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尽可能地调动了一切可能 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由此 所获得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是高层 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国际环城下日本经济的唯一 选择。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与销售不再局限在一国 或数国的范围内,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 当然,日 本的特殊国情又使得这种经济的国际化变得更为迫切。 在 1951 年 8 月,日本尚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国内经济困 难重重,日本政府及时抓住机遇,提出加入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申请,经过 3 年交涉,于 1954 年 8 月正式成为这两个机构的成员国 。 1952 年日本 又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同样在经过 3 年之后的 1955 年 9 月,正式;入关;。加入一系列国际性组织,为日本大 企业较快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严峻的国际环境转变为有利的经济发展形势,使日本成 为;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最大受益者。 综上所述,形成政府干预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后迸型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赶超现代化的客观得求,同时 也是日本审时度势,在国际、国内复杂特殊的条件下实 行赶超经济的自主选择。作为后进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日 本,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战略目标,其选择便有着客 观必然性和合理性。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焦点一一产业政策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其中, 产业政策堪称为最有特色最见成效。 从近代日本经济发 展史看,日本经济具有;速成性即起步晚,但收效 快。 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战 前日本经济实现了年均 4% 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期最高增 长率。 战后更是以极高的增长速度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 国。这对于在经济上实行赶超战略的;后发型;国家来 ? 查尔默斯?约翰逊著《政府到底该干什么?)中译本,云南 数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 页 。 ? 杨栋梁著{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机第 371 页。 王键: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 71 ?? 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与欧美等国市场经济不同的 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从国家到企业,都根据 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或相对稳定的国家长远发展战略, 制定了较为明确的经济计划。资本主义在初期的发展阶 段上强调的是自由竞争,但到了垄断时期,资本主义则 引进了计划,而日本在这方面又表现得格外突出。产业 政策是典型代表,日本产业政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系统 最成功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订和实 施,对国民经济特别是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引 导。日本政府实现干预的主要政策手段,一是财政措 施,通常采用的财政措施有投资补贴、减免税收或增加 税收、加速折旧等。二是金融措施,主要是对那些需要 支持其发展的产业给予利率等条件较为优惠的商业贷 款,或直接由政府的政策性融资机构提供长期贷款。三 是贸易措施,政府为了保护和扶植国内幼稚产业的发 展,往往采用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政策,主要手段是 本国货币贬值,高进口关税、出口退税等,在特殊情况 下,还对某些国内处于幼稚状态的工业产品实施进口数 量限制。四是法律和行政措施。这主要是指因法律或法 令规定特定行业企业的最低规模,制止垄断和非公正竞 争行为等等。?必须看到,日本的产业政策是依据市场 提供的信息制定的,是在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实施 的。 日本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的经济,是与日本的经济 战略直接相关的 o 日本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制定了;贸易 立国;的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必须在国际经济中 占领有利的分工领域。由于有利的分工领域中已被其它 国家所占有,日本必须寻找和开辟新的有利于本国尽快 发展的领域。这就需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调整,并适时 地把本国的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看准了领域中去。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在干预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 用的一个有力工具。特别是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 策是富有成效的。必须指出的是,战后日本推行的产业 政策并非完全是基于弥补;市场失灵;这一出发点,而 为了;赶超欧美先进诸国;。我们知道,产业政策归根 到底是一种赶超政策。产业政策是各项经济政策的龙 头,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日本金融、财政、外贸、外 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决定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高政 策。从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日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 策既重点突出,又在总体上比较协调,照顾到了各个时 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立足国际观点,又适应国内经 济发展的具体条件;既有连续性,又对国民有较强的说 服力,因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应当看到 ;日本的产业政策,一直是适应时代而变化的; ;最大限 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必须看到产业政策不等于经济政策?也;不 能在经济政策下独往独来;。?同时,在经济政策的诸多 下属政策中,它的确也是最具现实性和动态感的重要政 策(手段)之一。?从日本干预经济的微观机制来看, 产业政策与经济计划的交叉实施是日本政府有效推行干 预经济的强大保障。同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一样,日本政 府通常是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因此,政府的经 济计划完全是引导性的。计划的主旨在于说明经济的走 向,表明政府的决策主张,向企业界提供可靠的市场信 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日本政府的第一个经济计划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于 1952 年 12 月出台。这一计划 的基本内容是经济自立和充分就业。 1958 年 12 月,日 本政府制定了第二个经济计划即《新的长期经济计划》。 这一计划主要强调依靠民间企业来取得经济的进一步增 长,同时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由直接转为间接。 1958 年 的计划在制定过程中,政府对几种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选 择,并对每一种选择都把它与收支平衡、总就业的数 量、总资本的需要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政府有关经济计 划部门利用其所拥有的有限信息和简单的函数关系式, 模拟各种不同的增长率下上述三个方面的结果。 9% 的 增长率意味着收支的严重逆差和资本的严重短缺 5% 的增长率,则意味着人们难以忍受的失业率。最后在经 过详细计算的基础上选择了 6.5% 的目标。后来实践的 结果是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1<0.1%<0 1961 年 11 月,日本 政府公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1961-197<0) 。又相 继制定了几个经济计划,如 1965 年 1 月的《中期经济 计划). 1967 年 3 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7<0 年 3 月的《第二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等。日本政府 的经济计划主要是引导性计划。可分为三种:一是长期 计划。例如通产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的 ;1<0 年产业结构 设想\国土厅的 ;2<0 年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等等就属 于这一类。二是中期计划 o 例如二战以后,日本先后制 定了 12 个经济发展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国民 1<0 年计划 <09<0 年代后期日本制定的 1992一 收入培增 ? 吴敬涟(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28 - 229 页。 ? 小林实、吴敬涟编〈中国一一向高速经济增长挑战),中国 计划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4 - 245 页。 ? 杨栋梁(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机第 174 页。 ? 贝家启明(新古典派综合观点的政策体系),刊自东洋经 济临时增刊〈产业政策与八幡?富士合并特集) 1968 年 2 月 号。 ?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 1985 年版,第 27 页。 .7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3 年第 3 期 1师6 年的;新五年计划;等。三是短期计划 。 这是日本 政府每年所傲的经济预测,它是制定年度财政预算的基 本依据。 日本政府的经济计划是宏观的,这些计划带有 很大的引导性。 它能为企业指明发展的前景和发展的方 在日本,除公共事业投资 向,引导企业的投资走向 。 外 , 资金、资源的配置权 、 使用权都在民间企业手中 , 而企业投资的决策首先是建立在对未来经济及市场需求 的正确认识和准确的预测的基础之上的。 另外,日本还有国家的;指令性; 计划 。 这主要是 政府部门针对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和兴办的大规模事业制 定的有关法律和相关的计划 。 日本的经济计划有三个作 用 : 对于政府来说,是编制每一年度预算计划的原则和 方针 ; 对于企业来说,是进行微观投资决策的参考;对 于社会来说,是通过经济审议会进行计划审议与统一认 识的依据。 产业政策及经济计划的制订都由各省厅审议 会负责。 各级审议会成员包括各方面 、 各阶层的代表, 体现出;官民协调;的特点。 日本大企业经营者都积极 参与审议会,成为各项政策法规的制订者,同时更成为 这些政策法规的最大受益者 。 极具日本特色的;官民协 调; 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 。 在;官民协调; 体制下,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扩大了双方的视野,有 利于取得经济成效。日本的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是通过 官民合作编制的,具有发挥国民积极性的作用 , 这是应 当予以肯定的 。 四、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级 日本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准则,强调政府与企业之间 的和谐合作。 日本的价值观念重集团主义而非个人主 义 , 重和谐调整而非单纯的竞争斗争 , 国家利益至上而 非个人主义第一。从历史上看,日本政府享有极高的权 威,官民一致才能为本国经济开拓道路,延续至今即肯 定政府有权领导并在必要的方面干预,这与欧美的思想 基础大相径庭,在欧美的时代精神中 , 社会的最大利益 建筑在每个人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福利上,让 ;看不见 的手;来指挥个人的完全竞争,政府仅在维持完全的竞 争状态时才进行干预。?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欧美国家主要是依靠市场调 节这只;看不见的子;才取得了经济的高度发达。日本 则由于市场条件的;先天不足极为看重政府干预这 只;看得见的子;的功能,并通过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体制的模式,创造出欧美国家用 ;看不见的子; 创造出 来的经济奇迹 。 实现了赶超欧美国家的战略目标。 有人 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问题历来有不少争论。 把战前 、 战后日本经济的超速增长看成是在政府干预下 所取得的成绩。 有人则认为主要还是市场运营和企业经 营者自身努力的结果。从战后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 来看,并不完全是基于;弥补市场失灵;这一出发点 。 而是因为;日本地少人多,缺乏天然资源,有必要采取 政府干预;。所以,这一时期日本政府的干预经济的效 果往往是成败互见、得失兼有的 。 在这一方面应予以关 注的是,由于在不同发展阶段市场体系完备的程度不 同,市场失灵的范围和状况会发生变化 , 政府干预的作 用范围、干预力度和实施方式都应当随着情况的变化而 有所调整。 而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始终关注着这种情况, 并及时进行了调整。例如,在战后初期价格尚未放开、 市场体系还待形成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日本政府在实施 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倾斜生产方式;时,采用了直 接控制的手段,如原的优先分配 、 复兴金库贷款、 差价补助基金、进口物资分配等。 但到了 5<0 年代初实 行产业合理化政策时,其政策手段已有明显变化,如以 正常的企业核算为前提实行租税特别措施和财政投资贷 款,而避免采取违反市场机制的直接干预办法。 但进口 配额制度和控制外国资本对日直接投资的保护主义办法 依旧保留 。 ω 年代以后,由于实行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 自由化,政府失掉了发放进口配额 、 引进技术、设立合 资企业及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增添设备的审批权等权力, 政府为了继续保持影响力,曾打算发展替代这些措施的 政策孚段 , 例如制定;特定产业振兴 l临时措施法但 最终未获议会通过而被否决。 7<0 年代石油危机以后 , 日 本干预经济的手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其表现之一,就是 运用政策手段保护 、扶植与加强某些产业的作用减弱,转 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 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更多的控制走向更大程度的开 发,这是日本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与欧美国家相比,从政府的开支和公务员数量看, 日本政府的规模是比较小的 。 但对日本政体作一番深入 调查后,便不难得知,日本政府不仅规模大,而且握有 较强的权限。 除正式的行政机构外,还有许多起到辅助 行政机构执政决策功能的准行政机构。 如大量的中央省 厅外国组织和直辖团体一特殊法人和公益法人,如上所 述,各省厅都有众多的各类审议会 、 智囊机构等。因而 政府干预不仅多,且行之有效。 而且政府官员的业务素 , 不仅中上层官员富有决断力 , 而且基层部门拥有 质高 精通业务、知识丰富、善于思考 、 敢于负责、年轻有为 的政策专家。 企业对政府官员普遍持信任与合作态度。 在日本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 的基本关系是:政府干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和产 ? 俞新天 (日本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和机制).载于《日本 政府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1 页。 王键: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 ?? 73 ?? 业结构问题,并不干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政 府干预是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市场主要是微观调节机 制;政府干预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基 础;政府干预只能通过市场才能得以实行,市场又受到 政府干预的控制和引导。 在这种情形下形成的日本市场经济必然是一种面向 全球的国际化经济。所谓国际化经济是指企业的经营是 以不断扩大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为目标的,其方式是不断 增加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 日本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 经济计划时,总是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o 日本经 济决策中的经济不单纯是日本的经济,而是;世界中的 日本经济;。 政府在制定国内经济规划,引导国内经济 发展时,总是首先分析世界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 势.认清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整个世界经济的 综合比较中明确本国经济所处的地位以及要赶超的目 标。日本政府每年都要发表一部《世界经济白皮书>. 供企业在宏观决策时参考。 日本大企业都有各自的;世 界战略它们都把世界市场视为本企业的市场。日本 企业不仅有世界市场的观念,而且也形成了面向全球的 出口型产业结构。战后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在政府大力 干预和扶植下,日本形成了六大企业集团(三井、三 菱、住友、第一劝银、三和、芙蓉)和一批大企业系列 群。各大企业集团及大企业系列在全球贸易中具有强大 的出口竞争力,因此,日本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一直保持 着极强的影响力并牢固地占据着出口大国的地位。 无需赘言,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也是法制化的市 场经济,日本也不例外。所谓法制化市场经济指的是经 济活动是在可操作的、相对完整的法律中运行的一种经 济模式。日本政府并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企 业的投资方向与经营管理,政府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法规 来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政府所要求的轨道之中的。 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犹如;网箱养鱼企业是鱼,市场 是水,而政府有关经济法规则是网箱。市场这个网箱的 作用在于不仅对经济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且也有促 进和保护的作用,政府的任务是规定整个国家经济发展 的总体目标,并利用法律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和整个社 会去实现这些目标;作为企业其任务则是充分利用并遵 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通过市场来组织实行合理 的配置,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生产与经营管理。 可见在 具有法律保证的市场经济中,法律和企业是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统-的。 日本政府干预经济并取得极大成功这一实例给世人 提出了一个问题:它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的自由市场 经济究竟孰优孰劣!如此复杂的问题很难得出简单的答 案。欧美国家强调竞争和利润,其生命力已经受几百年 的考验,二战之后也一度所向披靡。在相对静止的环境 中,自由市场经济最有经济效率。但在相对动态的情况 下,加速经济增长更为必要。?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 天.扩展经济,追求增长,似乎更能获胜。日本经济的 成功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干预并非简单认为政府与企业 总是意见-致,在市场条件下.政府是执行有限权力、 承担有限责任的政府,终其作用是有限的,企业、个人 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确实,从日本经济发展史实来看, ;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但仅限于对民间 经济进行培植和扶持,经济行为的主体依然是民间部 门,也就是说,自上而下的政府作用是以促进自下而上 的道路为前提的。;? 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自始就与国家权力的推动密切相关。战前日本 虽然奉行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原则,但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始终很强。严格地说,它几乎未经过自由竞争阶段 便迅速转入垄断、国家垄断阶段。 这是战前日本经济有 别于欧美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战后日本顺乎 历史潮流,继续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历史前提。当 然,战前、战后的政府干预在性质、原则、形式、目标 等诸方面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就其干预程度和效果而 言.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中却极具代表性。日本的经验 证明政府的宏观调节已成为市场体系运行的有机组 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既应有积极的市场调节功能,又 需要有政府对市场的速度调控。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交互 结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依托和保障。这就是历史绘出的 结论。;? 应当指出的是,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方面, 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调节和缓和了某些经济发 展中的矛盾,从而对日本经济的高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 。 但同时应认识到,这种调控终究是在资本主义 制度的范围内作出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固有的根本性 矛盾始终未能解决。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 1999 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俊 ? 俞新天{日本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和机制》。 ? 严立贤(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机北京大 1999 年版,第 151 页。 学出版社 ? 罗盘在鸿、张仁德主编《世界市场经济模式综合与比较).兰 州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27 页。
/
本文档为【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