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美万能险比较

2017-09-19 8页 doc 126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美万能险比较中美万能险比较   一、美国万能险资金运用情况   1.1美国万能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美国,万能险(Universal Life)属于长期寿险,投保人完成初始交费后,之后支付保费的金额和时间都是灵活的。所交保费会分别进入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两者额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收益一般和市场利率挂钩。   万能险有许多变种,主要有投资型万能险(Variable Universal Life)、指数型万能险(Indexed UniversalLife)、保障型万能险(Guarantee Universal Life)。投...
中美万能险比较
中美万能险比较   一、美国万能险资金运用情况   1.1美国万能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美国,万能险(Universal Life)属于长期寿险,投保人完成初始交费后,之后支付保费的金额和时间都是灵活的。所交保费会分别进入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两者额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收益一般和市场利率挂钩。   万能险有许多变种,主要有投资型万能险(Variable Universal Life)、指数型万能险(Indexed UniversalLife)、保障型万能险(Guarantee Universal Life)。投资型万能险类似于国内的投连险,账户的现金价值与投保人指定的投资组合的收益挂钩,一般不保底。对于指数型万能险,账户的现金价值与指定的股票指数挂钩,但给予2%左右的保本收益。保障型万能险,可以理解为保额恒定的终身寿险。   万能险首次出现在1979年,由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由于当时美国经济处于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且万能险收益一般与市场利率挂钩,所以销售火爆,到1985年万能险占寿险保费的份额达到38%,之后随着利率走低,股市的走强,万能险占寿险保费比例不断降低,到2000年下降到不到20%。但2000年以后,万能险销售又逐渐回暖,2005年至今,万能险占寿险保费比例稳定在38%-40%,在万能险中,指数型万能险占比最高,为56%,保障型万能险占比为21%。   1.2美国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   类似国内的万能险归于一般账户进行投资管理   美国寿险公司通过一般账户和独立账户两类不同账户进行投资管理,保险产品归属于哪个账户管理取决于:1、保单是否存在保证责任;2、投保人是否有投资账户选择权。一般来说,传统型保险产品、分红险、类似国内的万能险都归入一般账户进行投资管理。而投资型万能险、变额年金类保险都通过独立账户进行操作。   NAIC对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规定   美国各个州有自己的保险监督官和保险法,但在联邦层面,有联邦保险监督官委员会NAIC发布《法律、条例和》ModelAct供各个州参考。各个州相关法律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其中关于万能险的法规,通篇没有任何一处提到万能险所收取的保费及投资账户资金的投资行为与其他险种有任何区别或者限制。   NAIC也会制定样板性质的投资规范,但是不具法律效力,只是供各州参考。在NAIC的规定中,对于股票投资,通常寿险不超过认可资产的20%,非寿险不超过认可资产的25%;除国债外,通常对于同一机构的证券,寿险公司持有不得超过认可资产的3%,非寿险公司持有不得超过认可资产的5%;持有存款机构或控股存款机构的公司普通股的,不得超过认可资产的5%。   1.3美国万能险资金的配置情况   万能险资产配置情况不单独披露,但可以参考一般保险账户的资产配置比例   目前美国万能险占整个寿险市场的比例约为37%,在投资运用中归入一般账户进行管理。从整体上看,美国关于万能险投资的行为监管较松,主要通过对资本的监管来对投资进行限制。   由于在美国保险年鉴和寿险公司年报等公开资料中,只披露保险资金的整体配置情况,并不披露单个账户的资产配置情况,所以,我们不能得到美国万能险资金单独的资产配置情况,但可以参考一般保险账户的资产配置比例。   美国一般保险账户的股票配置比例不足3%   根据美国人寿保险协会ACLI披露的数据,截止2013年末,美国保险账户总资产为6.2万亿美元,其中一般账户为3.8万亿美元,占比为62%。   根据2013年底的数据,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在一般账户中,股票配置比例很低,仅为2.2%;债券配置比例很高,政府债、公司债和抵押贷款债券占比总计为71%。从配置政府债和公司债的期限结构来看,以中长期的债券为主,5-10年期的债券占比最多,为30.6%。     美国很少出现保险公司高度持有个股情况   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股市不会像国内一样大起大落,美国保险公司的权益资产更多配置ETF指数类基金,美国保险公司很少会重仓单一个股从而对持仓公司施加影响。此外,美国单一个股的换手率都相对较低,重仓单一股票的流动性低于国内,所以我们很少看到美国市场举牌的情况,这是由美国国内投资者的理念决定的。   二、我国万能险资金运用情况   2.1近几年我国万能险规模快速增长,今年随监管趋严增幅放缓   近年来,我国万能险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万能险保费增速为95.2%,截止2016年10月,万能险保费规模超过1万亿,占人身险保费规模达到33.5%。但是,由于一些新兴保险公司,通过大肆售卖中短期的万能险,并进行一系列激进的举牌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保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从今年5月起,万能险每月新增保费量明显下滑。   未来,监管层将继续加强对万能险的监管,一是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二是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三是降低负债成本,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   2.2我国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   在我国,寿险公司也分普通账户和独立账户。传统寿险、分红险、万能险是通过普通账户进行管理,投连险是通过独立账户进行管理。但是在普通账户下又分子帐户,分红险账户和万能险账户也要求独立运作。   我国关于万能险资金投资没有专门的规定,万能保险的投资比例是并入大类资产一并进行统计的,是以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2014年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之后,原先所有对于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比例都不再适用。   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投资单一具体投资品种的账面余额,均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单一法人主体的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对于投资蓝筹股票,经报保监会备案,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同时,投资蓝筹股票的余额不低于股票投资余额的60%。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保险公司应该行使相应的公司治理权利,但是保监会也明确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且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运用资本金,间接投资股权可以运用资本金和保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   2.3我国保险资金的配置情况   近年来,从我国险资配置情况来看,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10月达到14.4%。     三、中美万能险对比   与美国万能险相比,我国万能险保障性较差,虽然在形式上满足长期产品要求,但由于一般在短期内退保,实际存续期很短,同时,结算利率过高,导致我国险资在资产配置方面,风险偏好较高,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是进行财务投资,但有些保险公司的举牌行为过于激进,影响管理层经营,甚至有些采取“快进快出”的方式。     四、美国80年代杠杆收购与万能险   4.1杠杆收购的定义和背景   杠杆收购的定义   杠杆收购(LBO):是一种并购模式,收购主体对收购目标进行收购时,以收购目标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和担保来举债融资。杠杆收购的主体通常是专业的投资公司,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KKR等私募股权公司。   通常投资公司只出一小部分钱,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机构借款、发行垃圾债券、股权融资等。首先,以少量资本组件一个壳公司;然后,收购主体出资并购总资金的10%-20%,来购买公司权益;之后,以标的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占并购总资金的50%-60%;最后,通过私募、发行垃圾债等方式来募集剩余30%的资金,以标的公司抵押权益之外的资产和收益作为担保。在整个过程中,投资公司通常使用5-10倍的杠杆,甚至更高。   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杠杆收购源于并购潮和阶段性牛市   20世纪60年代,杠杆收购模式开始出现,但是由于银行贷款利率较高、条件较为苛刻、对于放贷管制较严格,因而融资环节较为困难,所以没有出现大面积杠杆收购的局面。   80年代起,杠杆收购开始大规模兴起,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并购的需求增加: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往往并购的需求和意愿更加强烈,希望能通过兼并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竞争力,或者是对企业进行改造与升级。   2、 美国资产荒下对高收益产品需求增加,推动了垃圾债的火爆: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储贷机构的成本不断上升,这使得原本较为苛刻的放贷条件逐渐放开,同时资产荒下机构开始逐渐买入收益较高的垃圾债进行应对,这为申请杠杆贷款和发行垃圾债提供了市场。   3、 在美股处于持续牛市的背景下,PE公司在对标的公司进行“退市-并购-再上市”的过程中可获取大量利润。具体的模式是:首先,收购主体在退市后,过短期削减研发投入、各类支出等方式偿还债务,导致期初收购主体的利润很低;其次,随着债务逐渐被偿还,利润就形成一个逐年递增的态势,这样就可以实现上市;同时,由于期间美股处于持续牛市,还享受了整个市场估值提升的红利,从而在出售标的公司时,就收获了大量的利润。   80年代末,随着垃圾债券的违约,许多公司因负债过高、经营不善而申请破产,并购开始难以获得贷款等影响,流入垃圾债券的共同基金的资金出现亏损,杠杆收购市场急速萎缩。   90年代起,杠杆收购有所复苏,美国公司全面回到股权市场。但是与80年代有很大差异,这次并购主要是企业出于降低债务的目的,并购的巨额资本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和富有投资者,此外,投资者主要是提供资本支持、而不是通过损害企业的经营来攫取高额利润。   4.2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杠杆收购难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   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杠杆收购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并购的成功率,表面上做高了企业的利润,但在实质上对美国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杠杆收购的主体是财务公司,并没有实业经营的经验,他们更关注的是在并购过程之中获得资本收入,而不会在意企业的未来发展。   2、 在杠杆收购中,由于是以标的企业自己的负债和现金流为抵押进行融资的,所以标的企业的负债水平很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对企业永续经营非常不利;   3、 在并购完成后,为了尽快实现利润增长,企业的各类支出包括研发费用等被大量削减,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虽然从财务报表上看,企业实现了盈利,但实际上,企业的竞争力一落千丈。   4.3我国激进的险企举牌行为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杠杆收购的比较   如今在我国,激进的保险公司利用万能险资金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行为,与80年代美国的杠杆收购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筹资成本较高、没有运营的经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并关注获取短期利益。从长远角度看,这种行为不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阻碍了实业资本的长久发展。     五、我国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分析   5.1我国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原因分析   2015年来,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我们总结原因如下:   1、 理财型保险结算利率较高产生配置压力:理财型保险(尤其是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有所升高,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加大权益配置维持较高投资收益率;   2、 期限错配产生的流动性压力:期限错配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流动性管理,股票的流动性远远好于非标资产,上市公司尤其是市值大的蓝筹股具备较好的流动性,能够解决保险资金配置的流动性问题;   3、 优质资产荒的影响:保费增速过快导致资产配置荒,在市场收益率下行以及债券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大宗股票配置成为解决资产配置荒的主要办法;   4、 年底提升偿付能力的要求:保险公司大多在年底举牌,举牌已经重仓的上市公司,有助于持仓股票股价增长,从而提高净资产,提升偿付能力水平。   5、 年底改善财务报表的需求:而重仓股股价走高将带来可观的浮盈;同时当采取权益法核算时,也可以缓解股价波动引起财务报表的大幅波动。因此赶在年末大幅举牌,能够改善财务报表,是险企在接下来一年继续实现融资功能、维持现金流以及继续良好运营的关键。   6、 股票是一种配置需求,2013 年以后保险公司投资理念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产配置,而不是单为获取投资高收益。   5.2被举牌的保险公司分类   从我们沟通的情况看,保险公司更加青睐银行股和龙头地产股,这和保险偏好有关,保险公司对银行和地产业务更加熟悉,也是因为这类公司盈利情况较好,股息率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将保险公司举牌的上市公司分为以下几类:   1、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龙头地产公司;   2、估值便宜,分红较好,股息率较高,股价趴在地板的公司;   3、保险公司已经重仓股票,仍然可能继续加仓,从而触发举牌;   4、高现金流公司;   5、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   6、其他举牌行为:主要就是提升投资收益。   5.3随着监管的趋严,未来险资举牌将更加规范   随着险资举牌的愈演愈烈,从今年起,保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并采取专项整治行动,来规范万能险和举牌行为,保监会明确表示了对于激进的股权投资行为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应秉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原则,审慎开展投资运作,防范投资风险。未来,激进的险资举牌行为将得到遏制,险资举牌将更加规范。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从万能险对比来看,与美国万能险比,我国万能险保障性较少、实际存续期较短(考虑退保)、结算利率过高,导致我国万能险在资产配置方面较为激进。未来,监管层将加强对万能险的监管,一是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二是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三是降低负债成本,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   2、 从保险资金运用来看,中美对于保险资金运用都是只规定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不对具体保险种类的资金运用作出规定,万能险都是通过普通账户进行管理;同时,保监会也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且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运用资本金。   3、 从实际资产配置情况来看,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股票配置比例不到3%,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更多是ETF指数类基金,很少会举牌上市公司,对持仓公司施加影响;而我国险资的股票配置比例较高,约为14%,主要是财务投资,但有些险企的举牌行为过于激进,影响管理层经营,甚至采取“快进快出”的方式。   4、 如今在我国,险企激进的举牌行为,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杠杆收购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资本成本较高、没有运营的经验、只关注短期利益。从长远角度看,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做高了企业的利润,但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削减了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难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甚至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   5、 目前,我国实业的发展仍然需要资本的支持,但需要的不是激进的举牌者,而是善意的资金支持方,所以,险企对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投资、以财务投资为主、少量的战略投资以参股为主仍是需要鼓励的。可以从规范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举牌行为,以及保护上市公司稳定经营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相关监管。   6、 由于利率下行、资产荒等影响,预计我国保险公司险资未来会继续在二级市场进行股票投资,但随着监管层对万能险、险资举牌行为的监管日益趋严,未来万能险保费增速将放缓、险企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举牌行为将更加规范,从而进一步抑制我国寿险产品短期化、理财化的特征,从长期看,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本文档为【中美万能险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