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

2017-12-12 4页 doc 15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 中国www.LWLM.com编辑。 作者:阮中宝,朱 莉,樊建备,翟为洪 【摘要】 目的:对1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早(RVOT-VPC)患者进行射频消融(RFCA) 治疗 ,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17例临床症状严重、 影响 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VPC患者接受RFCA治疗,均在室早频发时放电消融,其中10例靶点靠近前间隔,5例在游离壁,另2例靶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结果:17例均成功消融,1例术后2天内室早复发,1周后再次消融治疗成功。随访2,...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 中国www.LWLM.com编辑。 作者:阮中宝,朱 莉,樊建备,翟为洪 【摘要】 目的:对1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早(RVOT-VPC)患者进行射频消融(RFCA) 治疗 ,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17例临床症状严重、 影响 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VPC患者接受RFCA治疗,均在室早频发时放电消融,其中10例靶点靠近前间隔,5例在游离壁,另2例靶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结果:17例均成功消融,1例术后2天内室早复发,1周后再次消融治疗成功。随访2,61个月,均未发现RVOT-VPC复发。结论:对RVOT-VPC行RFCA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 室性早搏;右室流出道;射频消融 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早多起源于心脏右室流出道,这类患者远期预后一般较好。对临床症状突出者多先采取药物治疗,而对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射频消融(RFCA)术对其进行根治,取得良好效果[1,2]。对我院2002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1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早(RVOT-VPC)患者进行RFCA治疗,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1 临床 1.1 一般资料 17例RVOT-VPC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8.13?11.62岁;病史9个月,17年,平均5.71?3.26年。Holter示室早总数22146?9482次/24h,其中10例患者室早成对,5例患者有连续3个室早,2例患者伴有短阵室速。17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经体检、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基础心脏疾病;(2)室早发作频繁,服用至少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影响其 学习 ,生活或工作而迫切要求根治。RVOT-VPC心电图均呈左束支阻滞形态,II、 III、aVF导联QRS波均呈单向高大R、Rr'形态,aVR和aVL导联QRS波呈QS形,I导联多数呈r、qr、qs、rsr'等低振幅形态。所有患者术中自发室早形态与平时室早图形完全一致。 1.2 标测与消融 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经右股静脉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进行起搏标测。靶点的确定为起搏时至少11/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与室早完全相同的部位,输出功率15,20 W。有效消融靶点的特征为:(1)放电10 s内早搏减少直至消失并不再出现;(2)放电10 s内出现与早搏形态相同的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并很快消失;(3)室性早搏的配对间期逐渐延长直至消失。10例靶点靠近前间隔,5例在游离壁,另2例靶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手术终点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停止滴注后30 min内无RVOT-VPC,术中出现的非RVOT-VPC不予消融。 1(3 术后观察和随访 术后心电监测24 h,出院后1个月、半年、1年、2年、5年随访Holter。 1.4 结果 17例RVOT-VPC均成功消融。3例患者术中出现自发性或心室起搏刺激诱发的短阵室速。术中无并发症出现。次日复查Holter,15例RVOT-VPC完全消失,1例仍存留31次单发RVOT-VPC,但其配对间期延长至T波后220 ms,1例术后2天内室早复发,1周后再次消融治疗成功。随访2,61个月,每例复查2,5次Holter,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其中9例24小时RVOT-VPC减少至10次以下,所有患者RVOT-VPC由术前221469482次/24h减少至108216次/24h(术后6个月)(P<0.01),对13例成功消融手术患者术后2年随访Holter示RVOT-VPC 219次/24h。 , 1 , 2 , 下一页 2,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2 讨 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RVOT-VPC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自律性增高是其机制之一[3]。 RFCA 治疗 RVOT-VPC[4,5]的疗效及安全性已为国内多家医疗机构所证实。本文17例RVOT-VPC消融采用起搏标测 方法 , 以起搏12导联QRS形态与室早完全一致或至少11个导联QRS形态完全一致为消融靶点,包括QRS振幅及顿挫需一致,即刻消融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中国www.LWLM.com编辑。 我们发现对严格选择的RVOT-VPC病例实施RFCA,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较少,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数量及严重程度大大降低,无新发心律失常,成功消融术后室早相关症状改善或消失,活动耐量提高,精神压力消除,术后无需服药,疗效持久,复发率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RFCA可作为RVOT-VPC的一种治疗手段。 【 参考 文献 】 [1] 殷跃辉,佘 强,刘增长,等. 顽固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定位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7(4):239-240. [2] 马长生,王建安,董 增,等. 室性早搏的经导管射频消融评价[J]. 中国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15(1):11-13. [3] 王燕舞,王玉堂.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 研究 现状[J]. 临床心电学杂 志,2002,11(4):223-225. [4] 张兴凯,马小明,张文广,等. 顽固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2):94-95. [5] 梁兆光,姜玉萍,黄明学,等.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22-23. , 上一页 , 1 , 2 1,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
本文档为【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17例临床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