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褐色的抒情

褐色的抒情

2017-12-04 5页 doc 17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褐色的抒情褐色的抒情 (地勘三院 宋芙然) 我游走在时间和空间的隧道里, 是藏在高原的鱼。 你拿着铁锤敲打, 斑驳的岩石是层叠的鳞。 我能够清楚地看见, 就像透过水草仰望冰层之上的你。 期待有一场必然的偶遇, 我是这戈壁滩上你最钟情的锦鲤。 这是我少女时代对地质队员野外找矿场景的想象。在许多不识地质行业烟火的人眼里,野外工作充满了骑士般的浪漫和惊险。高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清冽的湖水,只是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然而,实际的野外勘查是这样的—— 在海拔4800米,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无人区”,双脚还没有着地,...
褐色的抒情
褐色的抒情 (地勘三院 宋芙然) 我游走在时间和空间的隧道里, 是藏在高原的鱼。 你拿着铁锤敲打, 斑驳的岩石是层叠的鳞。 我能够清楚地看见, 就像透过水草仰望冰层之上的你。 期待有一场必然的偶遇, 我是这戈壁滩上你最钟情的锦鲤。 这是我少女时代对地质队员野外找矿场景的想象。在许多不识地质行业烟火的人眼里,野外工作充满了骑士般的浪漫和惊险。高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清冽的湖水,只是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然而,实际的野外勘查是这样的—— 在海拔4800米,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无人区”,双脚还没有着地,被越野车颠簸的精神和意志已经散架。想象中的美景依旧存在,但每一样都有了附加:高低起伏的戈壁滩所构成的线条美感,不仅仅是某个乐章的过门小调一样充满诗意,也充斥着寸草不生的死寂和虚无;大朵大朵压下身来的白云和铺陈得无边无际的红霞,也不仅仅是古时候侍女堆在额头上的云鬓和飞在脸上的红霞,他们更经受着狂风的撕扯和蹂躏。九月份,气温已经骤降到0度以下,你会觉得这些云 朵就像一堆堆泛黄的棉絮,恨不得拽下来拍在身上御寒。极目所望,除了自己和同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个活物,没有任何遮挡。寒风卷着地皮撒泼耍横,虚空和死寂的气息布满每一个毛孔。那些所有和美好无关的东西都隐藏在幻想背后。 像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地质行业是家常便饭。许多地质队员没工作之前就知道搞地质,很辛苦。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这一行。除了热爱地质事业,勇于吃苦、甘于奉献,还有一个个为国找矿、找到好矿的地矿梦引导着他们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对于梦想,人人都有,不同时期也许还会改变。没上学之前,我梦想当李白那样的大文豪,可以挥毫泼墨,斗酒百篇。上大学选了中文专业,梦想能与同学合伙创办一本杂志,当美女主编。工作后,来到地质单位政工部门写材料,我的梦想也“入乡随俗”了:用手中笔写身边人,让所有人知道、了解地质行业、地质生活,让地质精神发扬光大就是最最现实的梦想。 几年下来,自己也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时有豆腐块见报,仿佛有点儿战果。而凡事容不得仔细琢磨。身在地质行业,当看到同一批进来的师初级变中级,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晋升,对前途不免迷茫;看到同龄的女同事写点挣点外快,今天换包包,明天换鞋子时,我就俗不可耐地羡慕嫉妒恨起来;当看到新入职的技术员今天参加地质,明天被授予“劳模称号”,拿奖拿钱到手软,可我只会整天写着外人看来不明觉厉的党政材料,搞一些谁都不屑于参加的活动,我就毫无存在感和价值感。 履历表上野外工作经验、业绩,专业奖项都是空白,身在地勘单位,像我这样的政工人员似乎和单位的发展没有太多关联。即使我把梦想的高度一再降低,仍然遥不可及。反思自己、反思工作,我感到现有太多的惯性思维和认知需要改变、打破。如何写出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字展现地质人的工作生活,精神品质,有什么更好的表达方式让所有人了解地质行业, 前者是功力问题,后者是思路问题。 功力说白了是写作能力,这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我深切的感受是,除了自身写作水平之外,个人对地质行业的深入了解和把控更是写作的关键。当然你可以说,发掘点学地质出身,文笔又好的人来做宣传、写文章不就行了。但实际上,地勘单位大多数还是像我这样文科出身的非专业人员。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常年驻扎机关,鲜出野外,对一线职工的实际工作生活缺乏深入了解。偶尔跟着领导下基层到工地、矿区,也是走马灯似得匆匆去,匆匆回。项目经理们也都很繁忙,人是见不到面,打个电话咨询情况,他就给找个职工介绍项目。因为和职工不熟悉,人家拿个工程报告,说项目的相关都在这上面了,你自己看看把,就算是交差了。兜兜转转,每次写个先进事迹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像拉面师傅一样硬生生把百十个字的基本材料扯成两千字的通讯稿。能写出来,也还好说,最难的是想写点貌似专业点的文章,洋洋洒洒半天,还是说不透。 这样的写作困境,也许不止我一个人有。除了下真功夫老老实实深入学习专业写作技巧,平时多了解地质知识,有一个能够让宣传人员贴近基层一线,到项目驻地实实在在深入采访的渠道和制度做保证,也许对写出接地气、更生动的文章有帮助。 再说思路问题。记得以前一个好朋友说起,你们搞地质的怎么感觉土兮兮,苦兮兮的。看看你们的行业报纸,专业版面就不说了,副刊的文章什么时候看都差不多,作者也好像都是农民出身,苦的只剩下回忆。虽然是句玩笑话,可细细想想,也是有这方面的嫌疑。看看当前地矿行业的文学作品,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平面杂志期刊,似乎大部分地质文学仍停留在传统文学和主流文学的表达上。就拿发表在国土资源作家网和《国土资源报》的文章来说,通讯类、纪实类作品大体都是如何找矿,如何艰辛,最后取得成功。文艺作品,也基本是写评,写家乡,写农村,写童年,写游记。 信息时代,写作形式也千变万化。当铺天盖地的网络成语、网络小说进入我们的视野时,我们的地质行业依然排斥这样的非主流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很难在网络小说中看到地质员的身影,无论是玄幻推理,还是悬疑探险,更勿论穿越耽美,小说主角都找不到我们地质队员的身影。要说地质人工作环境险恶艰苦,一路上各种奇险经历也是鳞次栉比,但就是在新兴文学中鲜见,连起码以地质员的身份为背景写的探宝历险故事都没有。这说明两点:一是社会对地质行业,地质人的工作生活所知甚少,一是我们地质行业写这类网络小说的人少。我们只能在行业杂志、期刊上自娱自乐、自说自夸。文学领域如此,文化范畴内的影视作品也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境地。截至目前,屈指可数为人熟知的地质影视作品有《荒原》、《年轻的一代》、《生死罗布泊》。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再说出三五个吗,2006年地质的春天惠临,找矿项目如雨后笋般出现,一茬茬年轻的地质队员从各大高校毕业奔赴矿区开展大会战。而至今吆喝了近十年的地质文化大繁荣大发 展却没有呈现出同步爆发的趋势。文学著作,影视作品相对其他行业还是老态龙钟,单一贫乏。 诚然,地质生活行侠山水,远离喧嚣,与大山为伍,与寂寞为伴。从建国初期地质行业发展到今天,一代代地质人壁立万仞、梅花苦寒,既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也继承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灵魂品质。于是,我们的文字工作者也很容易顺势把思路和眼光局限到这几点。 但看看今天,这是个对着天上的星星扫一扫就能知道是什么星座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见和拥抱新兴文学和文化,让他们来丰富我们的表达,为我们所用。反观政府和一些行业文化人在推广和宣传自身时,就开始尝到了“与时俱进”的甜头。比如去年官媒借助优酷网推出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炼成的》动画片,今年7月征兵季,国防部就把跳着广场舞,唱着《小苹果》的士兵们放到自己的官方征兵宣传篇中,一经上传,全民尽知,成为新闻头条。他们富有喜感和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人们眼前一亮,原来政府和部队也可以“萌哒哒”。他们的成功一经给我们地质行业的文字工作者释放出一个信号:只在传统表达中自娱自乐,已经远离了现实,跟不上发展步伐。我们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写稿子,办杂志,繁荣地矿文化,丰富地质文学。随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地质行业涉足城市建设,新能源开发、地灾救援,旅游服务,污染治理等等,地质文学地矿文化不仅仅是找矿衍生出来的那点事,还有更多丰富的表达内容等着我们。特别是艰难险急的地质公益服务,也许新兴文学的表达方式更能够让地质 融入普通人的视野范围。比如建立个微信群,就可以更快、更广地传播地质文化、地质知识,人尽皆知。再比如地质队员正在震区开展灾害治理工作,现场发一段文字配上几张图片到微博,就能立刻让全世界了解看到我们在干什么,是做什么的。 从小到大,梦想在变,但用文字表达真情的核心思想不变。今年年初,单位做新网站,背景颜色换来换去,只有褐色感觉和地质二字十分贴合。褐色是大地的颜色,是沉稳内敛的颜色,是泥土的颜色,是岩石的颜色,是地质人最熟悉的颜色。我不奢求自己的文字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魄力,也不期望自己能因为一篇文章名声大噪,万古流芳,只希望把自己的文字汇成一首褐色的抒情诗,诗里有地质人的坚忍不拔、辛勤付出。诗作没有结尾,只有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在其中抒写、吟唱„„
/
本文档为【褐色的抒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