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7-12-20 5页 doc 17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精品文档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ESP)是一种在临床上和病理检查中较罕见的食管良性鳞状上皮息肉样肿瘤。由于内镜等检查手段的应用,目前有关ESP的报道有所增加。ESP是鳞状上皮细胞不规则增生形成的乳头状良性肿瘤。现报道1例该病患者,并结合复习,对其临床特征、病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加深临床对此病的认识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60岁,无饮酒、吸烟史,因进食后反复上腹疼痛、闷胀不适2年后加重1 w,于200...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精品文档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ESP)是一种在临床上和病理检查中较罕见的食管良性鳞状上皮息肉样肿瘤。由于内镜等检查手段的应用,目前有关ESP的报道有所增加。ESP是鳞状上皮细胞不规则增生形成的乳头状良性肿瘤。现报道1例该病患者,并结合复习,对其临床特征、病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加深临床对此病的认识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60岁,无饮酒、吸烟史,因进食后反复上腹疼痛、闷胀不适2年后加重1 w,于2007年3月5日来我院诊治。入院后查体:T:?,P:72次/min,R:18次/min,BP:135/80 mmHg(18/ kPa)。经化验、B超、心电图、X线等检查,其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胃镜检查:在食管中段、距门齿约32 cm处的食管段左侧表面,可见一约 cm× cm× cm大小的灰白色新生物。突向管腔,形似菜花,基底部有蒂,表面稍显粗糙不平,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取新生物组织整块送病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原位杂交检测均示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 1 / 6 精品文档 方法 送检组织先行肉眼检查,并将标本经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5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分子杂交检测HPV。免疫组化采用SP法,其所用HPV抗体、SP试剂盒、DAB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子原位杂交检测所用原位杂交加热器、微波炉、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福建泰普生物有限公司。抗原修复采用微波修复法。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原位杂交检测均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以细胞核中出现棕褐色颗粒为阳性。 2 结 果 巨检 送检物体积为 cm× cm× cm大小,灰白色,单发性,基底部有蒂,表面稍粗糙不平。 镜检 乳头的轴心为纤维血管束,表面被覆呈乳头状增生的鳞状上皮,无明显异型性,上皮层增厚,棘细胞增生,基底膜完整,上皮层内可见挖空细胞,见图1。 送检组织免疫组化及原位分子杂交检测 两种检测结果显示HPV均为阴性,见图1。 3 讨 论 临床特征 2 / 6 精品文档 ESP发病部位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尤其是食管中段)〔1〕。多数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2,4〕,男女均可发病;国外报道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5〕,而国内报道女性多于男性〔3〕。ES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4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多发〔1〕。ESP绝大多数为单发性,偶有多发者;其肿瘤大小一般只有数毫米,但偶有数厘米者,文献中曾报道最大的ESP直径分别达5和6 cm〔6〕。该患者为女性,属多发性别,与国外报道〔5〕相左,这是否与人种、环境不同或其他致病因素有别相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病特征 ESP有外生型、内生型、峰型等几种生长方式,近年来还有扁平型的报道〔7〕。本例肿瘤的发生部位在食管中段,属多发部位。生长方式呈外生型生长,为多见型的生长方式。组织学特点为:乳头的轴心为纤维血管束,表面被覆呈乳头状增生的鳞状上皮,无明显异型性,上皮层增厚,棘细胞增生,基底膜完整,上皮层内可见挖空细胞。概其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大体形态不显特异性,但其组织学较有特征性,故通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即得到确诊。关于ESP的发生,有人提出与饮酒、吸烟及HPV感染有关〔5,8〕。此外,医学界关于ESP病例是否会导致恶变也存有争议,以前的观念认为ESP由胃食管反流、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引起, 3 / 6 精品文档 所以不是一种癌前病变。但近几年来,通过PCR、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所取的ESP组织中的HPV阳性者可能导致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而HPV阴性者,则似乎与癌前病变无关、仅仅是一种较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4,7,9〕。另有报道:单发性的ESP、无HPV感染者无恶性潜能,而有HPV感染者、且有非典型性增生者有一定恶性潜能〔6〕。本例患者无饮酒、吸烟史,且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分子杂交检测HPV均为阴性,从而认为本例患者无恶性潜能,仅仅是患了一种较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以此为例,对该类患者的病因做进一步研究,是有必要的。 鉴别诊断 本病在病理学诊断上需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黏膜白斑:多见于口腔黏膜及外阴,发生于食管者少见。白斑可为局限型和弥漫型,病变处黏膜苍白。白斑表现为棘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呈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而乳头状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白斑镜下未见纤维血管束轴心。?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不见乳头状瘤结构,不见轴心的纤维血管束。不典型增生的上皮呈程度不等的异型性。核分裂活跃,并可见病理核分裂象。?疣状癌:癌表面被覆厚层角化层及不全角化上皮。在疣状突起的沟隙中被覆角化不全上皮,并有角化不全栓充塞于间质中。很少见纤维血管束轴心。上皮脚膨大、钝圆,基底膜完整,以独特的“推进式”生长方式 4 / 6 精品文档 向周围浸润。间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文献】 1 Yukimitsn cell 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 report of 17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Esophagus,2005;2:1614. 2 祖金池,霍君云,杨春生,等.食管乳头状瘤1例〔J〕. 临床肿瘤杂志,2001;4(6):350. 3 周稻菽,能 弦,王海波,等.食道上皮乳头状瘤23 例并文献复习〔J〕.内镜杂志,2003;9(5):156. 4 Mosca S,Manes G,Monaco R,et 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 long term follow up〔J〕.Gastroenterol Hepatol,2001;16(8):85761. 5 Carr NJ,Monihan JM,Sobin LH,et cell papilloma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 and follow瞮p study of 25 cases〔J〕.Am J Castroenterol,1994;89:2458. 6 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2:627. 5 / 6 精品文档 7 Takanori Inose,Hiroyuki Kato,Hitoshi Ojima,et 瞭ype 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a case report 〔J〕.Esophagus,2005;2:2179. 8 Talamini G,Capelli P,Zamboli G,et ,smoking and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s as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papilloma an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Italy〔J〕.Int J Cancer, 2000;86(6):8748. 9 Hideaki Katol,Etsuro Orito,Takeo Yoshinouchi,et of esophageal papillomatous polyposis caused by high瞨isk type human papilloma virus〔J〕.J Gastroenterol, 2003;38:57983. 6 / 6
/
本文档为【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